美國心髒學會推出預防心血管病的最新飲食指南
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居美國首位,因此美國心髒學會(A-HA)為預防本病于2006年7月推出新的飲食指南,較2000年版本有不少改進,操作更切合實際,很值得我們參考。
新指南認為飲食僅僅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飲食和活動是不可分的,兩者都聯系到整個生活方式。
新指南的目標是促使︰食用完全健康的飲食;達到健康體重(體質指數BMI18.5~24.9)(我國應稍低<23);合適的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100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女>50mg/dl,男>40mg/dl,甘油三酯TG< 150mg/dl;血壓正常(120/80毫米汞柱);血糖正常(空腹血糖≦5.6毫摩爾/升);參與體力活動;禁煙及不吸二手煙。
新指南的具體要求︰在飲食攝取熱卡和體力活動消耗熱能間取得平衡,以達到或保持健康體重;多吃蔬菜及水果,尤其深色者;選全谷、高縴維食物;至少每周吃兩次魚,特別是油多的深海魚,因多ω——3多不飽和脂肪酸;限制飽和脂肪佔每日總熱卡量<7%,反式脂肪<1%,膽固醇每日< 300毫克;盡量少吃加糖的飲料和食物;選用少鹽或無鹽食物;如飲酒,應適量;離家外出吃飯時也應照此辦理。
關于限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是新指南的重大改變。具體執行,可選瘦肉、禽類及豆類等替代品,牛奶及奶制品用脫脂、1%脂或低脂牛奶,盡量少吃人造奶油類部分氫化的脂肪。因此選購食物時要參考包裝上的食物成分表。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加高熱卡的含脂肪調料及鹽或糖。吃禽類前去皮。魚肉禽類多用燒烤或烘焙烹飪,不用油炸炒等法。
對于生活方式,要知道自己每日所需熱卡量,了解飲食中所含熱卡量,吃得少些,關注體重,可能時減少看屏幕時間(電視、電腦等)。養成體力活動習慣(如走樓梯而不乘電梯)。
新指南還提出了對環境的要求。因為僅靠個人的努力還很難完全預防心血管病。此環境主要指經濟條件、社會風氣、生活習慣等改變。例如近年每客飲食的分量增加,高熱卡的食物增多,食物易買到而且相對不貴,如快餐業的興起、食品工業的發展等。而且環境改變促使人活動減少,如私人汽車越來越多,步行越來越少,電梯及自動扶梯增多,許多操作都改為自動化,大部分時間花在看電視、電腦上網、玩游戲機等上面。要改變這些環境就不是個人所能做到的。
為此,新指南還對醫護工作者、餐飲業、食品工業、學校、政府等提出了要求,希望改變這些環境。例如希望餐飲業者在菜單上標出總熱卡量,減少每客飲食的量,限制反式脂肪,烹飪時應用低飽和脂肪的油脂等。又例如對政府的城市規劃應設立人行道、自行車道等內容。真正能做到以上個人和環境兩方面的要求,相信心血管疾病的確可以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