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記憶︰1978-2008》︰追捕“二王”最驚心
發佈時間: 4/3/2009 3:46:59 PM 被閲覽數: 286 次 來源:
邦泰
|
|
改革30年大案回顧︰追捕“二王”最驚心 | | 陳煜 錢躍
| 1983年9月2日,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關于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這一系列決定的核心是,對治安犯罪的打擊要“從重,從嚴,從快”。 這就是我們記憶中的“嚴打”。
本文選取了1978年至2008年30年間平常百姓印象深刻的一些典型案例︰改革開放之初的高干子弟案,1980年代震驚全國的“二王”殺人案以及1990年代的賴昌星重大走私案。
嚴打記憶 全國追捕“二王”
通緝“二王”的文告,布滿了1983年中國的城鄉。讓老百姓提心吊膽了半年之久的“二王”,名叫王宗坊、王宗瑋。
1983年2月12日大年三十,“二王”持槍到沈陽一醫院小賣部盜竊3000元人民幣,正要離開現場,被早已驚覺的工作人員周化民、吳永春攔住去路。
“砰砰”幾聲震耳的槍聲,4死三傷,這是“二王”殺人系列的第一樁血案。
遼寧省將“二王”的有關材料上報公安部,當天,公安部就發出13號通緝令,向全國緝拿殺人潛逃犯“二王”。
2月25日,在北京開往廣州的47次列車上,在湖南境內,乘警查驗王宗瑋的持槍證時,王宗坊向乘警開了一槍,“二王”趁亂逃到衡陽境內的西里坪。
27日,“二王”被衡陽市民蔣光煦等堵在一條死胡同內,王宗瑋向蔣光煦射一槍,逃脫。在搶另一位市民李瑞玲自行車時,打傷其女兒,打死撲向二犯的丈夫張業良,李瑞玲死死抓住二犯的提包不放,二犯開槍打傷李瑞玲,但未能從李瑞玲手中拿走挎包,包里有5顆手榴彈、36發子彈。接下來,工人劉重陽騎車追擊罪犯達3華里遠,終被擊傷。當公安部門在衡陽完全布控後,二犯已扒車逃出衡陽。
二犯殺人用的槍,是早在1976年時,從沈陽市北監獄盜得,王宗瑋又在某部隊偷得子彈百發。二人協同作案,此前已有多起。
二犯由北向南的逃竄一時引起了全國性震動,氣焰如此囂張的案子,在共和國歷史上是第一次。人們驚恐,不知什麼時候“二王”也許就會竄到自己身邊。
3月3日,“二王”出現在武漢,在交通檢查站,殺二人,傷一人,劫一槍。並在與民警民兵槍戰後逃脫,隨後在軸承廠打死市民詹小健,搶走他的自行車,從刑警大隊的包圍圈中,混入觀望人群溜走。
公安部發動群眾配合,在河南、上海、江甦、江西、山東、安徽嚴密布控,但新問題是,有罪犯冒充“二王”作案。
8月29日,二犯在淮陽搶得2.1萬元現金逃跑。之後,狡猾的“二王”為躲避撒開的法網,帶著蚊帳等露宿山村野坳的用具,騎車逃離淮陽。十四天的時間,他們從江甦橫跨安徽,又跑到江西省,妄圖從這里再通過廣東、福建二省南逃過海。
9月13日,二犯在江西廣昌被發現,被追進了旰陽林場的深山密林,干警們對“二王”進行了包圍。
9月18日二犯被圍在尖峰公社南坑山,開槍拒捕,被擊斃。二犯蓬頭垢面,皮色灰白,腳板上累累孔洞,一個公文包綁在腿上,內有人民幣1.3萬元,腹內空空無物。
據參加過擊斃“二王”行動的贛州地區公安局痕跡檢驗的負責人和助理工程師孟慶遠回憶︰在一個灌木叢生、草高林密的小山窩里,終于發現了“二王”的蹤跡,所有的搜索人員全趕了過來,將小山窩圍個水泄不通。很快,山窩里響起了槍聲,孟慶遠與戰友謝竹生帶著一條警犬沖進山窩,剛走了20米,在一個大約5平方米的平地上,他發現一個穿白襯衣的大個子俯臥在地上,似乎還在往前爬,右手拿著一把槍,後背有一片血漬。他的身旁有兩個武警戰士也倒在血泊中,警犬沖過去咬掉了那人的手槍,孟慶遠和戰友隨後將那人死死按住,警犬又是一陣狂咬,那人已經奄奄一息了,孟慶遠將那人拖出了山窩。
突然,山窩里又響起了一陣槍聲,孟慶遠放下“白襯衣”,又帶著警犬沖入山窩,下午6時在半山腰發現了被擊斃的另一個人的尸體(事實證明前後兩具尸體為王宗坊、王宗瑋兄弟)。
追捕“二王”無疑是全國“嚴打”最驚心動魄之作。
1983年9月2日,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關于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這一系列決定的核心是,對治安犯罪的打擊要“從重,從嚴,從快”。
這就是我們記憶中的“嚴打”。
“二熊”伏法
給高干子弟一點顏色
高干子弟問題在改革開放之初,很快就顯現出來。
1979年槍響,杭州“二熊”伏法。改革開放伊始,中共就沒有姑息那些不爭氣的高干子弟。
孿生兄弟熊紫平、熊北平出身于高級干部家庭,湖北省紅安縣人,分別為杭州重型機械廠和杭州制氧機廠工人。自1974年5月-1978年8月,兩人糾集犯罪分子馬少華、錢永敏等人,結伙強奸、輪奸、奸污、猥褻婦女達百余人。
杭州市公安局先後逮捕了這伙犯罪分子。主犯熊紫平,品質極為惡劣,早在1971年在部隊服役期間,就犯有強奸女青年的罪行。1973年退伍後,與罪犯錢永敏等勾結,肆無忌憚地進行犯罪活動,他采取欺騙、持刀恐嚇、卡脖子等惡劣手段,強奸女青年7 名,輪奸2名,奸污、威脅、侮辱20余名。還曾將一名社員毒打致傷,並敲詐手表一只。
另一主犯熊北平從1974年以來,糾集罪犯馬少華、王斌等人,結拜兄弟,自封老大,先後強奸女青年、女學生6名,輪奸4名,奸污、威脅、侮辱女青年20余名,還私設公堂,向別人敲詐勒索現金手表等。
兩熊罪大惡極,民憤極大,被依法判處死刑,其中熊北平認罪態度好,緩期2年執行(後熊北平在獄中自殺)。
1979年11月14日,杭州市六千多名群眾參加了公判大會,表示堅持支持法庭的嚴正判決。
楊小民殺人案
8位中央領導內參批示,驚動鄧小平
1979年,青海省發生了一起震動全國的高干子弟殺人案,即楊小民故意殺人案。此案因官官相護、徇私枉法而導致死罪輕判,在青海省激起公憤,群眾反應強烈,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干預此案,要求復查,但因官官相護織成的關系網太厲害,此案拖了5年未能糾正。
後來,《光明日報》記者陳宗立揭露這件事的內參,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8位中央領導在內參上作了批示。
1985年6月13日,中央書記處專門就楊小民殺人案召開第212次會議。在我國解放以來的歷史上,中央專門就一個殺人案件召開書記處會議進行討論恐怕是第一次。
書記處會議認為︰“ 此案搞了5年之久,青海省的群眾意見很大,要盡快解決。有些地方搞封建主義、家族關系、官官相護,應引起嚴重注意。在這個案子的錯判和長期未予糾正的問題上,青海省委的一些領導同志是有責任的。對那些在此案中徇私枉法的人,不管是誰,都要實事求是地予以嚴肅處理。”
在中央領導和中央有關部門的堅決干預下,青海省委不得不重新討論楊案,終于作出改判決定,判處楊小民死刑,立即執行。
1985年7月31日,青海省召開公判大會,將楊小民押赴刑場執行槍決。西寧市萬人空巷,爭睹這個現代“高衙內”被法律嚴懲、爭睹正義戰勝權力的大快人心場面。
翻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2頁,有這麼一段話︰“青海省楊小民那個案子拖了多年,幾任省委書記沒有解決,現在處理了,處理得好,就是這樣的案子才會有震動。”
賴昌星走私大案
大批干部落馬“紅樓”
2000年11月8日,新華社發布了一條消息︰廈門特大走私案首批25起案件今天一審公開宣判。
現已查明︰1996年以來,賴昌星走私犯罪集團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在廈門關區大肆走私進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車、香煙等貨物,價值人民幣530億元,偷逃稅款人民幣300億元。在目前移送起訴的走私犯罪案件的案值中,賴昌星走私犯罪集團直接操縱下的走私物品價值達人民幣252億元,偷逃稅款人民幣115億元。
廈門特大走私案是建國以來查處的涉案金額特別巨大、案情極為復雜、危害極其嚴重的走私犯罪案件。
賴昌星的名字,成了特大走私的符號。國人除了對他走私的巨大數額目瞪口呆,更震驚的是,賴昌星以金錢、女色等為誘餌,有預謀地拉攏腐蝕了一批國家工作人員。
一大批干部,在賴昌星的“紅樓”里下了水。“紅樓”建于1996年,建築面積近五千平方米,高7層,耗資七千多萬元。從外觀上這棟貼有紅色瓷磚的大樓,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內里,卻是賴昌星精心設計、營造的一座美麗的陷阱。
紅樓是一幢集辦公、生活、酒店、娛樂于一體的高智能商住樓宇。紅瓦、紅牆、紅頂、紅窗、紅門、紅地毯、紅燈籠,一切都是紅顏色的。有意思的是,走進一樓接待大廳,右牆上掛的丹青墨寶,題寫的草書居然是“紅運當頭”。非“鴻”而“紅”,寓意深長。
紅樓有著廈門乃至中國所有五星級酒店都倍感遜色的超豪華設施,所有電源、設備均采用電腦觸摸式開關控制,不明就里的外人根本無從下手。
二樓是用餐的地方,小包間、大餐廳共計10余間,餐廳中除紅木餐桌外,旁邊還擱著一張棋牌桌,掀起上方蓋板,底下則是剪絨布鋪墊的麻將桌。
三樓的桑拿房設計也很獨特,進口的雙人蒸汽式沖浪浴缸,俯仰起伏可調控的按摩床,床旁還配有一僅供兩人入座的小沙發。
四樓設有小型卡拉OK廳,音響設備與效果堪稱一流,每間卡拉OK廳還相應配有一雙人舞池,可兩人盡情歡娛,也可三四人同舞同樂。
五樓除賴氏夫婦臥室,剩下全是供客人入住的標準客房。標準客房擺的盡是雙人床,被褥大多以紅綢緞作為底色,花枝招展的圖案充滿誘惑,浴室里的設備全是進口貨,可淋浴,也可干蒸。而賴氏臥室的書桌上,一個手提式的小巧、精致的進口CD唱機價值就高達20多萬元港幣。手一靠近,感應門自動啟開,換好碟片,輕按袖珍遙控器,音質考究的樂曲或歌聲響起來。
六樓是宮殿般富麗堂皇的總統套房。賴昌星就有這個本事,叫那些從京城、省會前來鷺島考察、參觀的高官、名人們下榻他的“紅樓”賓館。上面來了位首長,賴昌星親自赴機場接機,首長的吃住均在紅樓,地方官想插都插不上手,連給首長倒杯水的機會都沒有。最後,地方長官只好找賴老板協商,能否讓出一天時間由他們出面接待一下,好為首長盡點“地主之誼”。所以在廈門有種說法,不僅僅是賴昌星有求于當地官員,當地官員也有求于賴昌星的上層關系網。
七樓有賴昌星的辦公室、休息室和個人臥室。
紅樓,硬件設施一流,軟件設施更是無與倫比。特地從江浙一帶選聘來40多名風塵佳麗。
紅樓,是一座醉生夢死,使人的物欲肉欲得到最大滿足的宮殿。真是入得紅樓,如進天堂。賴昌星用女色作為手中的釣餌,而紅樓里的美女負責“垂釣”,最終“鎖定”多少貪官污吏。
賴昌星曾揚言,我在廈門誰都不怕,只要涉及到我,任何人都不敢踫。就是中央來人辦案,來一批我同樣“搞掂”一批,我就不信有誰不貪財戀色。
賴昌星還總結出一句至理名言︰“不怕什麼法規條文、規章制度,就怕領導干部沒有興趣愛好。”
賴昌星拉攏腐蝕黨政機關、執法單位及口岸部門的招數多,花樣翻新,被戲稱為“七子之歌”,即︰票子、女子、位子、房子、車子、本子(護照)、孩子。
○摘編自《民間記憶︰1978-2008》
陳煜 錢躍 著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年11月 |
|
上兩條同類新聞:
《中国不高兴》连载《中國不高興》,民族主義升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