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北洋軍閥史話》亂世枭雄:北洋軍閥群像(組圖)
發佈時間: 6/5/2009 3:46:27 AM 被閲覽數: 32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亂世枭雄:北洋軍閥群像(組圖)


  摘自:《北洋軍閥史話》 丁中江/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袁世凱頸短、腿短、腰粗、走起路來是個外八字,每當天陰下雨時,他都愛張口噓氣,廿歲不到頭發和眉毛都變白,這些在形象上都很像蛤蟆。

  


  張宗昌濃眉大眼,揮金如土,嗜賭如命,甲第連雲,妻妾如流水。更有許多笑話把軍閥面貌襯托得極爲生動。

  


  胡匪出身的張作霖是北洋軍閥中頂尖人物,他義重如山,清秀如書生。

  


  吳佩孚自比關嶽,慷慨激昂,可惜剛愎自用。


  北洋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它的特色是軍閥割據、軍閥争權。

  北洋時代從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到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東北易幟結束。可是袁世凱小站練兵之前的各種背景,以及袁世凱的崛起經過,也和北洋時代息息相關,朝鮮問題和甲午戰争,就是袁世凱小站練兵的背景。

  在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結束,和另一個時代興起,中間總有一個過渡的時期,承先啓後。而這個時期并不令人興奮,可是卻孕育着很多重大意義,同時對于曆史則有很高的價值。

  袁世凱代表北洋軍閥,他和他的集團統治了中國30餘年;從小站練兵開始,到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爲止,中國的内憂外患,莫不和這個集團息息相關。袁世凱雖然死于民國5年,可是北洋軍閥卻統治中國到民國17年。

  嚴格地說,袁世凱的醜惡還不及曆史上的董卓,可是他的煊赫卻比董卓大膽。董卓自己不敢做皇帝。而袁世凱則因緣時會,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竊取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他可以爲中國的華盛頓而不爲,卻要龍袍加身,做中華“帝”國的皇帝,以緻衆叛親離,抑郁而死。當董卓死了後,他的黨羽李榷、郭汜一班軍閥曾擾亂東漢十餘年,而袁世凱所手創的北洋軍閥也大同小異。

  提起北洋軍閥,雖然使人想到袁世凱,可是有更多的人想到張宗昌。張大帥濃眉大眼,揮金如土,嗜賭如命,甲第連雲,妻妾如流水。更有許多笑話把軍閥面貌襯托得極爲生動。譬如說張宗昌在山東督辦任内,有人介紹一位法律系高材生給他任用,他随手批了“ 派在軍法處”。怎知“派”字寫錯了,寫成一個“抓”字,于是某君就糊裏糊塗地給“抓”到軍法處羁押,隔了很久,原介紹人以沒有某君的下落,乃遄訪張宗昌,問到這件事,張說好像已派到軍法處工作,叫副官查問,才知不是派在軍法處而是抓在軍法處。

  這個故事确實是真的,可是其他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都是附會或轉借,有的是張敬堯的,有的是褚玉璞的,有的是韓複榘的,大家一鼓腦兒都用張大帥做代表。

  其實北洋軍閥形形色色,胡匪出身的張作霖是北洋軍閥中頂尖人物,他義重如山,清秀如書生;至于吳佩孚自比關嶽,慷慨激昂,可惜剛愎自用,則是另一型的北洋人物。

 
 


  馮玉祥卻在北洋軍閥尾聲中一變而爲革命黨人。

  


  有水晶狐狸美号的徐世昌也是獨創一格。

  


  弄權跋扈,才氣縱橫則莫如徐樹铮。

  


  閻錫山算半個北洋人物,他更是别具一格。在北洋軍閥們擾攘不休,連連争鬥砍伐時,他則在山西關起門來埋首建設。

  


  唐繼堯“氣宇不凡,目光如豆”。

  真正像小說上的北洋軍閥,除了張宗昌就是馮玉祥了,可是馮玉祥卻在北洋軍閥尾聲中一變而爲革命黨人。至于有水晶狐狸美号的徐世昌也是獨創一格;弄權跋扈,才氣縱橫則莫如徐樹铮;善權術、有學問則以楊度和張其锽爲最。事實上這一時期也可說人才輩出,不幸他們生在一個動亂的時代,雖然容易出頭,卻無濟于世,對曆史無所交代。

  閻錫山算半個北洋人物,他更是别具一格。在北洋軍閥們擾攘不休,連連争鬥砍伐時,他則在山西關起門來埋首建設,雖然這種關門建設成就有限,可是北方的軍閥卻不敢侵入山西,因此山西始終在安定中沒有内戰的創傷。

  唐繼堯也是半個北洋人物,他是在西南割據,如果對他批評,可得八個字——“氣宇不凡,目光如豆”,本來他首創護國,打倒袁世凱,再造民國,厥功甚偉。後來他被部下顧品珍趕出雲南,到了廣東,孫中山先生拉攏他,勉勵他,如果他留在廣東獻身革命,他的曆史又當重寫,而他志在割據,不久仍打回雲南,做他西南王的美夢。

  北洋軍閥第一人當然是袁世凱。第二級有三個人,就是所謂的北洋三傑,龍——王士珍,虎——段祺瑞,狗——馮國璋。而徐世昌、梁士诒、黎元洪則介于袁和北洋三傑之間。曹锟、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馮玉祥隻算是第三級。……

  舊中國的政治常由一種無稽的神話來襯托,首創這個玩意的是劉邦。劉邦出身微賤,可是他有大志,因此他便别出心裁,說他是赤帝之子,同時和他家中人相約,自己躲到山中,别人找不到他,家中人則一找就找到了他。别人不明白爲什麽劉家的人可以找到劉邦,劉家人于是繪聲繪影地說劉邦到的地方,頭頂上有一塊彩雲,隻有劉家人可以看見。後來劉邦做了皇帝,這些便成爲有真命天子的背景。從此每個皇帝或大人物就都采用這種方法襯托自己。

  袁世凱也離不開神話,因此傳說他出生時,他的父親袁保中就夢見了一隻大蛤蟆爬到他的身上,而清朝末年也有西山十戾的說法。

  西山十戾是:熊(多爾衮)、獾(洪承疇)、鹗(吳三桂)、狼(和珅)、驢(海蘭察)、豬(年羹堯)、蟒(曾國藩)、猴(張之洞)、狐(西太後)、蛤蟆(袁世凱)。

  這些形容多數是以每個人像貌相近于某一種動物,而冠以外号。如曾國藩害皮膚病,順手一抓就掉下很多有顔色的皮,好像蟒皮一樣。張之洞瘦小,形同猴子。袁世凱頸短、腿短、腰粗、走起路來是個外八字,每當天陰下雨時,他都愛張口噓氣,廿歲不到頭發和眉毛都變白,這些在形象上都很像蛤蟆。

  袁世凱是不是以蛤蟆自居呢?當然沒有人敢問他。

  民國6年馮國璋曾說過一段掌故:據說真正促成袁世凱要做洪憲皇帝的,是袁身邊端茶捶腿的小厮。原來袁世凱每日習慣午睡兩小時,睡醒後必先喝茶,使用一隻最心愛的玉制茶杯。有一天小厮端茶時突見袁所睡的床上躺着一隻大癞蛤蟆,這一驚,失手便把玉杯跌落地上,當然四分五裂。幸好沒有驚醒袁世凱,小厮吓得哭了起來,慌忙把地上掃淨,便去找袁世凱的一位老家人請教。老家人見小厮吓得哭哭啼啼,便動了恻隐之心,乃教他如此這般。待袁世凱午覺睡醒,小厮換了一個茶杯奉茶,袁接過來大爲疑惑,便問道:“玉杯呢?”小厮戰戰兢兢地回答:“求大人開恩,小的打碎了。”袁大怒:“打碎了,這還了得。”小厮眼淚已流了出來,細聲地說:“小的端茶進來時,看見床上睡的不是大人。”袁厲聲問:“是什麽?”小厮說:“是一條五爪金龍橫躺在床上,小的吓了一大跳,一不小心便把玉杯跌碎了。”袁的面色突然好轉,聲調也緩和下來說:“胡說,不許在外邊講,讓我聽見打斷你的狗腿。 ”袁說完便在抽屜裏拿出十塊洋錢給小厮說:“這個賞給你。”小厮接了賞錢,歡天喜地而去,一場天大的禍事便如此這般化爲烏有。

  由于這個幻覺,袁世凱便真的以爲自己有九五之尊,其實袁并不是一個糊塗蟲,他平素頭腦很清楚,爲什麽卻會相信這種鬼話,利令智昏呢?西方人有句諺語:“大人物常在仆人面前露出馬腳。”袁的老家人深懂官場中的一切,同時跟袁久了,摸透了袁的脾氣和弱點,所以輕輕一指點,便讓小厮化挨責爲受獎。

  癞蛤蟆和袁世凱的附會在北方傳說很廣,當袁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就有“南下窪”(地名)蛤蟆結隊朝王的怪事,真的出現了一大群蛤蟆。民國3年袁大總統舉行祀天大典,北方争傳“蛤蟆祭天”。到了袁死時也離不開蛤蟆,因爲中國俗語:“癞蛤蟆難過端午節 ”。袁死在民國5年6月6日,早一天袁已人事不知,6月5日正是舊曆5月5日端午節。當時還有人說袁斷氣時,床下跳出一個大蛤蟆,怒目而視,不知所終。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帝夢驚華》:1949后中國大陸領土上的“稱帝者”(組圖)
  • 一贈而紅 查維斯送奧巴馬書銷售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