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劉繼興讀史》:黃埔軍校走出過哪些中共著名将領?
發佈時間: 7/1/2009 1:38:38 AM 被閲覽數: 17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盤點:

黃埔軍校走出過哪些中共著名将領?

(組圖)

 
 


  
黃埔軍校舊址校門 [廣東省旅遊局網站]


  黃埔軍校建于1924年,建校時的正式名稱爲“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史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産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産物。自1924年6月在廣州創辦到1949年底遷往台灣,在大陸共辦了二十三期,其畢業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内,計有二十三萬餘人。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1924年至1927年),黃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漢分校的學生,有近萬人之多。這些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日後成了共産黨軍隊中的骨幹将領。他們爲人民解放事業南征北戰光耀史冊,被國民黨方面稱爲“赤黃埔系”。

  在黃埔一期學生中,徐向前是共産黨方面軍職最高的将領,很早就是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其人頭被蔣介石标價十萬(與朱德、毛澤東一樣)。徐向前當年曾在黃埔軍校被蔣介石召見,可他生性少言寡語,又是北方人,所以沒怎麽被校長注意,蔣校長後來對之極爲遺憾。

  


  
陳赓


  陳赓被稱爲“黃埔三傑”(另兩人爲蔣先雲和賀衷寒)之一。陳赓在第二次東征中救過蔣介石的命,曾被委以副官重任。建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将軍銜。

  左權當年是被陳赓帶進黃埔的,後來軍職卻又在陳赓之上,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十字嶺犧牲,是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八路軍最高指揮員,被譽爲“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蔣先雲考進黃埔時是第一名,畢業時又是第一名。黃埔三傑中,以他爲首。蔣先雲的入黨介紹人是毛澤東,可見其人分量。蔣介石對他賞識無比,以極大的耐心等他回頭。國共分裂時蔣介石曾許諾隻要蔣先雲過來就能當師長,當時黃埔學生中能當團長的都沒幾個。然而蔣先雲鐵了心跟共産黨,終于不辭而别。1927年5月28日,蔣先雲在河南臨颍與奉軍張學良部作戰時犧牲,時年25歲。

  李之龍以“中山艦事件”而名揚中外。在考進黃埔之前李之龍就已是共産國際顧問鮑羅廷的政治秘書,資曆是很老的。李之龍和蔣先雲并列爲黃埔中的左派學生領袖,也因此被右派學生痛恨。中山艦事件前,李之龍官升爲海軍局局長,軍銜中将,與校長蔣介石平級,這不可避免地被視黃埔爲蔣家軍的蔣介石所不滿。選定李之龍作爲打擊目标,可說是各方合力所至。李之龍從此一蹶不振,黨内同志也冷淡對他,最後流亡日本。劉繼興考證,國共分裂後,李之龍又回國反蔣,在廣州被捕。據說蔣介石聞訊後,曾電告李濟深将李之龍解送南京。電報到達時,李之龍已被押赴刑場,犧牲在了紅花崗下。

  王爾琢考黃埔時已是最後一批報名,幸好,他和同鄉黃鳌、鄭洞國一起被錄取。王爾琢在南昌起義時不過是團參謀長,因爲部隊的主要軍官都逃散了,便成了僅次于朱德、陳毅的第三号人物。後來上了井岡山,又成了紅軍的第四号人物。王爾琢打仗以勇猛著稱,曾發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胡子,當他犧牲在叛徒槍下時,一捧長髯,飄灑胸前。

  許繼慎在一期中是著名人物,能講能打,令右派學生非常頭疼。在鄂豫皖初期曾是徐向前的上級,後來又是徐向前手下的師長。許對張國焘很看不上,私下稱他是“老右傾”。張國焘也沒客氣,在白雀園大肅反中将許用馬活活拖死。當時許的妻子是師政治部的秘書,已身懷有孕,還是被秘密處死。

  周士第在黃埔時有“猛将”之譽,當過鐵甲車隊隊長。南昌起義時又是葉挺部第25師師長,當時便是高級将領。後任紅二方面軍的參謀長、八路軍120師參謀長,1955年授予上将軍銜。

  劉疇西在一期生中也是積極分子,很早就受傷獨臂,最高軍職當過紅十軍團軍團長。後來在江西懷玉山地區和方志敏一起被俘,在獄中堅強不屈,與方志敏一起犧牲。

  蔡申熙在鄂豫皖是地位僅次于徐向前的軍事将領。張國焘對黃埔出來的人大開了一頓殺戒,卻十分欣賞蔡申熙,有意委任他爲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無奈時運不濟,在四次反圍剿的突圍血戰中,蔡申熙親臨前線,中彈犧牲。

  趙自選以僅次于蔣先雲的第二名成績考入黃埔,是黃埔軍中的第一任鐵甲車隊隊長。後來跟随彭湃去組織紅軍,犧牲在廣東海豐。

  宣俠父是一期生中的特殊人物,因蔣介石破壞以黨治軍的制度而抗命不從,被蔣介石開除出黃埔。臨行前留詩兩句: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甯折不爲鈎。後來宣俠父入吉鴻昌部,八路軍時又任高級參議,出面向國民黨要錢要槍。蔣介石對他不勝其煩,命軍統特務将其暗殺。

  黃鳌也是一期中著名共産黨人,後來又跟着朱德、陳毅上井岡山,在湘南作戰中犧牲。

  閻揆要是和杜聿明、關麟征等人一起從陝西千裏跋涉來考黃埔的。這十幾個陝西人中竟出了6個中将,而閻揆要是其中唯一的一個解放軍中将。

  彭幹臣,1899生,安徽英山(今屬湖北)人。南昌起義時任南昌衛戍司令兼黨代表、南昌公安局局長(前任局長是朱德)。後來跟着方志敏去贛東北,1935年1月參加北上抗日先遣隊,于皖南戰鬥中犧牲。

  在一期生中較爲可惜的是孫德清、吳展、董朗這幾個人,在軍事上都是一把好手,卻都死在了肅反中。

  在黃埔二期中著名的共産黨人是周逸群盧德銘。周逸群是紅二軍團的政委,和賀龍一樣是紅二方面軍的代表。1931年5月在湖南省嶽陽縣賈家涼亭附近遭國民黨軍伏擊,英勇犧牲,時年35歲。

  盧德銘以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團長的身份率部參加過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并任秋收起義總指揮。1927年9月25日,秋收起義部隊在萍鄉蘆溪遭到國民黨軍隊的襲擊。爲了掩護部隊撤退,總指揮盧德銘英勇犧牲,年僅22歲。如不死,他很可能是會師後的紅四軍副軍長,建國後當然的元帥。

  二期中的餘灑度值得一提,他是李之龍的好朋友,參加了秋收起義,是紅軍中的第一個師長。後回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與中共失去關系,轉回投奔了蔣校長。後來餘灑度任國軍少将,在北平貪污,被蔣介石下令槍決。

  黃埔三期生中朱雲卿是井岡山黃洋界保衛戰的英雄,時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十分爲朱德欣賞。後在蘇區醫院養病時被特務刺殺而不幸身亡。

  吳光浩則是黃麻暴動的副總指揮,鄂豫皖蘇區的創始人之一,在當地有着極高的威望。後在前往河南組織暴動時遭民團突襲犧牲。他犧牲後,中央派徐向前來接替其指揮軍事。

  黃埔四期出的中共将領是最多的:

  林彪,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戰功卓著,被譽爲“軍事天才”。

  劉志丹,陝北紅軍的創始人,曾任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紅二十八軍的軍長。1936年4月,劉志丹在東征戰役中犧牲于山西省中陽縣三交鎮 (現屬柳林縣)的一次戰鬥中,年僅33歲,是東征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紅軍将領。毛澤東爲其親筆題詞:“群衆領袖,人民英雄”。

  曾中生,紅四方面軍參謀長,徐向前的副手,以遊擊戰略而名貫全軍。後被張國焘長期關押,并被秘密處決。

  段德昌,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洪湖蘇區的創始人,紅二方面軍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火龍将軍”之稱。後被特派員夏曦殺害于肅反中。

  伍中豪,紅一方面軍中與林彪齊名的将領,毛澤東的“三骁将”之一。朱德曾有意自己進軍委後讓其接任紅一方面軍總指揮之職,但不幸的是,伍中豪在病愈追趕隊伍時被江西安福縣民團襲擊犧牲。

  葉镛,1899年生,四川樂至人。鄂豫皖蘇區最早的師長,徐向前是他的參謀長。1928年6月被敵逮捕,後遭殺害。

  陳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陰人。井岡山的紅軍骁将之一,任過紅五軍參謀長等職。1930年8月7日犧牲于長沙戰役。

  袁國平,湖南邵東人。1933年1月起,先後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軍第1方面軍政治部代主任。參加中央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兩次入閩作戰。參加兩萬五千裏長征。到達陝北後,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政治部主任,工農紅軍學校政委等,1938年3月,袁國平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19日在皖南事變突圍中犧牲。

  洪水,1906生,原名武元博,越南河内人,解放軍中唯一外籍将軍。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将銜,是世界少有的兩國将軍。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并改名洪水。1932年,以師職幹部身份到瑞金紅校任教。1934年,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執行委員,同年參加長征。抗戰爆發後在山西、河北等地開展抗日工作。1945年回到越南,改名阮山,任軍區司令員,授少将軍銜。1950年再到中國,任中央中共部越南科負責人。後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任中央軍委條令局副局長、《戰鬥訓練》雜志社社長兼總編。1955年,被授予解放軍少将軍銜,1956年患癌症後回越南,在河内病逝,終年48歲,越南爲他舉行了國葬。

  郭化若,1904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毛澤東最早的軍事秘書之一,解放後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政委、淞滬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1995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

  除了上述的外,四期生中的共産黨将領還有王世英、方之中、李天柱、李鳴珂、李運昌、李逸民、肖芳、季步高、胡陳傑、倪志亮、唐天際、曹廣化等人。

  黃埔五期中出了幾個重量級人物。

  許光達,湖南長沙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将之一,建國後受命組建裝甲兵,任裝甲兵司令員,後兼任坦克學校校長和裝甲兵學院院長。

  宋時輪,湖南醴陵人,建國後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九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兼書記。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張宗遜,陝西渭南人,建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後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陶鑄,湖南祁陽人,建國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中央宣傳部部長、政治局常委。1967年1月遭江青等人誣陷,受到殘酷迫害,1969年11月30日逝世于合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爲他平反昭雪。

  趙尚志,北滿抗聯的靈魂人物,與楊靖宇有“南楊北趙”之稱。日将岡村甯次在東北時數次對趙加以圍捕而不果,将其寫入自傳中。趙尚志對敵作戰英勇,卻被自己的中央兩次開除黨籍,直到犧牲四十年後才得以平反昭雪,鄂豫皖蘇區的最早創建者之一。

  五期中還出過解放軍上将楊至成和中将譚希林

  黃埔六期中出過郭天民(上将)、王诤(中将)、張開荊(少将)等解放軍将領。在高級班中有兩個著名人物,一個是黃公略,毛澤東最器重的紅軍将領之一,将其寫入詩詞中。另一個是賀國中,彭德懷的得力幹将,紅五軍中最早的幾個黨員之一。賀作戰勇猛頑強,爲廣大将士愛戴,被譽爲“虎将”。

  黃埔在武漢辦過分校,同樣出了一些著名的共産黨将領:張子清、王良、羅瑞卿、遊曦、周維炯、鄧萍、程子華、段玉林、趙一曼、陳伯鈞(上将)、徐彥剛、胡筠、劉型、李青雲、李超時、張赤男、張友清等。

  其中,遊曦、趙一曼、胡筠還是三位巾帼英雄。遊曦,廣州起義著名女英雄。帶領一班女兵與敵巷戰,因寡不敵衆全部犧牲。遊曦也血灑疆場,年僅19歲。趙一曼,四川宜賓人,原姓李,抗聯中的著名女英雄,任抗聯第三軍第二團政委。在吉林珠河戰鬥中受傷被俘。在入院療傷時說服護士韓勇義及看守,雇馬車偷偷逃離。因馬車速度慢,在離遊擊區僅二十裏時被日軍追上,不久英勇犧牲。死後長時期身份不明,後在同學羅瑞卿幫助下,終于明确了真實身份。胡筠,雙槍女将,極爲能幹,平江地區蘇維埃主席,彭德懷當時是她手下的委員。後在肅反運動中,一代女傑胡筠被冤殺。(摘自《劉繼興讀史》 作者:劉繼興 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出版)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丁楚: 中国之春回忆录/方里︰王炳章談性、婚姻及冒險生涯
  • 余大郎:丁楚“先觉”及其《大梦》/丁楚在回忆录.../蘆笛: 曾經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