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好兒女花》女作家虹影爆家丑︰二女共侍一夫(圖)
發佈時間: 11/14/2009 12:42:27 AM 被閲覽數: 22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女作家虹影爆家丑︰二女共侍一夫(圖)

 
網易讀書

  2009年11月11日下午,知名作家虹影女士攜新書《好兒女花》做客網易閱讀客廳。10月初,《好兒女花》悄然上市,卻似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全國各地的讀書頭條,都以整版來講述這本自傳體小說——《好兒女化》中的曲折離奇。“二女侍一夫”、“自爆家庭隱私”等成為虹影的代名詞。

  虹影女士在訪談中深情回憶了自己的母親。一個女兒如何面對自己母親的情史、秘密乃至羞恥?一個妹妹如何面對自己姐姐、兄嫂和家族的不堪和隱私?作家在寫作時,是否要給自己設置一些底線?在虹影的新作《好兒女花》中,這些問題,都有確定的回答。

  


  
虹影


  文字實錄

  網易讀書︰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網易閱讀客廳,我是主持人雨嘉。我們今天的嘉賓是著名作家虹影女士。

  虹影︰網友們下午好。

  網易讀書︰這次虹影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本她的新書︰《好兒女花》。 10月初,這本書悄然上市,就好像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全國各地的讀書版頭條,都以整版來講述這本自傳體小說——《好兒女花》中的曲折離奇。今天我們想請虹影老師談談她的書,也談談她的生活。

  《好兒女花》寫盡母親的秘密︰去世前撿垃圾度日

  網易讀書︰這本書的序言里,虹影老師說是寫給她的女兒。如果女兒沒有降生,您還會寫一本懷念母親的書嗎?

  虹影︰我想可能會寫,但寫的角度沒有這麼直接、沒有這麼坦誠。因為面對自己的女兒不可能撒謊,必須忠實于自己。這本書就好像寫給自己女兒的一封長信。

  網易讀書︰現在您的生活中,覺得女兒跟母親哪個更重要?

  虹影︰女兒當然是很重要的,母親也很重要。而且我經常看見我女兒,我發現她們的笑、她們的說話方式都差不多,所以我感到特別欣慰,我的母親還以另外的生命活著。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人跟人相遇都是命定的,而且有一種緣分,我想我跟我母親的緣分並沒有因為我母親的生命結束而結束,如果母親的生命在女兒身上有反應,我認為這是上帝給我最好的回報。

  網易讀書︰您說這本書就好象一封您寫給自己女兒的長信,這本書也是構思于在給母親奔喪的過程中,為什麼寫它?您想表達什麼?

  虹影︰我想先說一下書名,《好兒女花》,大家不是特別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但大家從名字上可以知道,“好兒女花” 就是好的意思。對母親來說,不管兒女多壞多好,他永遠是好的。這種花其實是指甲花,也叫小桃紅、鳳仙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生命力特別頑強,特別易生長。這種花有點像我母親的一生,正好也是我母親的小名,我就用這種花的名字命名這本書。

  三年前我在給母親奔喪的過程中發現,母親的很多秘密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尤其我母親的晚年並不是她給我的版本那樣幸福,我當時知道很多細節時非常震驚,比如我母親晚年的時候很多年都在撿垃圾。

  網易讀書︰這也是我們非常驚訝的,為什麼她會有這樣的行為?您認為是環境對她的壓迫,還是一種逃避?

  虹影︰其實老年人在晚年時有很多怪僻,或者說是失憶癥、老年痴呆癥,類似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要去找原因,就會發現,人在生命快結束時會有回返,對于她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段時間,她會猛然想起或永遠停留在那里。我母親對于大饑荒,有我的那個時期,比如在 1959至1962年這段時間,有著特別的記憶。那時整個中國處于一種饑荒的年代,我們對于食品的缺乏、對于精神的缺乏達到極致,所以我母親在那段時間里過得很艱難,她會在她的記憶深處回到那個時候,沒有吃的,而現實社會也會促使她回到那個時代,因為她也沒有吃的。她的晚年生活並不是她給我的假象那樣美好,經常會餓肚子,所以我母親會去撿垃圾。

  其實中國人很少去面對過去、面對我們的饑餓,我們都情願忘記。

  網易讀書︰忘掉那些悲傷的、不高興的事情。

  虹影︰但如果我們老是忘記過去、不面對過去、不直視過去,那我們怎麼可以前行?你對自己都不了解,對自己的以往都沒有一個清楚的了解,而我們每個人是組成這個社會的一分子,如果社會不了解自己的過去、國家不了解自己的過去,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去、無法認清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又)怎麼可以前行?所以我想,這本書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想寫的。

  網易讀書︰您說母親身上的印記可能是悲劇的根源,我想問,母親的印記到底是什麼,又造成了怎樣的悲劇呢?

  虹影︰我母親這一生的追求就是她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她總是企圖決定自己的命運,比如在她很年輕的時候從鄉下跑出來,逃婚,絕對不服從童養媳的命運,所以她去抵抗整個封建社會對她的安排。她逃到大城市,到大城市被一個黑社會的頭子看中,在她有了安穩的生活之後她發現自己並不幸福,于是她又敢于反抗,從那樣的家庭中逃出來,帶著我大姐。

  網易讀書︰她一直在反抗。

  虹影︰對,一直在反抗,而且她一直在決定自己的人生,不會從骨子里順從這個世界。最後到我出生時也是,我是一個不合法的存在,我是一個私生女,也是一段愛情的結晶,最後她在選擇她的幸福時,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比如家里其他幾個姐姐、哥哥,還有我的父親,當她選擇繼續留在這個家庭。放棄她個人的幸福時,我想我母親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樣的犧牲,當她承受這個犧牲時,性格里就有很多悲劇色彩。所以,她把她好的一面和負面的一面都通過她的血液和某些潛移默化的東西轉移到了我的身上。她身上有很多印記,有悲劇的色彩,也有好的一面,對抗這個世界,打破一切的勇敢和決心。我身上也有這種東西,它影響了我整個人生,比如我要走什麼樣的路,在我18歲生日時我發現我的身世時作了選擇;我愛什麼人、要從這個家庭出逃,擺脫所有的宿命,要走出這個家、走出重慶,以後我的人生道路,我要寫作、找什麼樣的男人,都和我母親的印記相聯系,所以她影響了我整個人生。

  網易讀書︰在《饑餓的女兒》中我們還是看到了很多不滿、很多恨,我們在讀這本小說時覺得命運並不是您自己一定要選擇的,而是環境、家庭給您帶來了很多壓抑,所以您要走出去?

  虹影︰寫《饑餓的女兒》時,是在我的18歲過了差不多快18年之後,快40歲時才寫的。我也很冷靜,那時對母親的理解不像是現在一個人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母親,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母親都不在了,母親不會永遠在那個地方等著你,你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是好象都變了一個顏色。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母親的看法和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寫《饑餓的女兒》時,從藝術還是顯得比較單一。這本書,我覺得從情感和手法上都不太一樣,因為母親沒有了,你在面對自己,面對她的時候,感情是完全不一樣的。

  網易讀書︰會達成一種和解嗎?一種相互的原諒?

  虹影︰我想在第一本書《饑餓的女兒》里已經有這種和解了,但沒從骨子里去理解母親。

  網易讀書︰是不是因為現在您變成了一位母親,所以可以體會她?

  虹影︰對,作為母親來理解母親,我想沒有比這更讓你明白母親是什麼樣的角色了,在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網易讀書︰剛才您說到了私生女的背景,這種私生女情結現在還在影響您的寫作嗎?

  虹影︰這樣一個身份始終影響我,不按常規出牌,它決定一個人跟傳統社會永遠逆著的,她自己的寫作、自己的生活永遠都跟其他人不太一樣,我想她永遠是一個先行的、前衛的,具體來說像是一個踩著雷區的先鋒隊角色。

  網易讀書︰您以後還會再寫自己嗎?關于這些“私生女情結”的東西。

  虹影︰我沒有想過要寫自己,如果我不是在母親的葬禮上發現那麼多東西,我想我不會再寫自己。

  網易讀書︰在您的書里,比如《K》,當時中國人說虹影寫性寫得很大膽。《好兒女花》里情事很多,但關于性都是一筆而過,基本沒有詳細描寫,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處理呢?

  虹影︰先談《K》這本書,也叫《英國情人》。因為《K》這本書完全按照我要寫一個女性中心主義的思路,我要再現那個時代。在戰爭來臨之前人對生命、對愛的追求可以到怎樣的極致,幾千年來中國對女性性的壓迫,或者是女性對性的壓抑,我想只有寫得非常淋灕盡致,到頂峰時才能表達我想表達的。

  《好兒女花》要表達的不是在性方面,我也寫了性,但最後我把自己認為最美的一些東西拿掉了。一個作家像外科醫生一樣,手上有一把手術刀,如果她能把她最看重、認為最重要的地方拿掉,那這本書就顯得非常冷靜。我想我把這些東西都拿掉了,這里面有很多類似的東西,在我寫的時候。

  網易讀書︰您認為父女之間和母女之間的關系有什麼不一樣,母女之間的關系會更糾結嗎?

  虹影︰每個人跟母親、父親的關系是完全不一樣的,母親在懷胎過程中就和你心心相印了,她所有的性格,所有她經過的人生經驗、感覺全部通過她孕育你的過程中全部給你了。父親是一種後天的影響,母親是在你長成人形過程中就已經影響你了,所以跟母親糾纏的過程要比和父親糾纏的厲害。但如果父親一直在那里,不像我的父親,我父親在我整個人生中是缺席的,因為缺席,所以我要尋找這樣一個,但如果母親在這里,父親也在這里,不缺席的話,每個人,不管做女兒的還是兒子,首先糾纏的肯定是反叛的人,肯定是母親。

  所以母女關系很少有沒有問題的,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我想這是一個特別普遍的問題。

  網易讀書︰從小缺失父愛,影響到了您日後的愛情,好象影響還蠻大的。

  虹影︰因為母親一直在那里,而我發現父親並不在席,是一種缺席的狀態,所以我的整個人生是一個找父親的過程,你看看我寫的那些作品里也是,包括《阿難》,其實寫的也是女人和男人的關系,她沒法兒把自己和男人的關系弄得很清楚,因為她沒有父親。像我也是,我很難跟男人相處,因為我跟男人的關系一開始就錯了,最開始我找男人不是找愛人、找情人或找丈夫,而是找父親,本來你就把自己的位置擺錯了,所以你能夠怪別人嗎?

  網易讀書︰剛才說到您是重慶人,我們知道您今年也成為了重慶的形象大使,但您之前發誓說再也不回重慶了,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虹影︰我是在2006年,三年前我母親的葬禮上說的,再也不回重慶了,反正母親不在了,父親也不在了,而且我母親的晚年過的那個樣子。但血濃于水,我的姐姐、哥哥都是重慶人,重慶一旦有什麼事情,我是回去最快的一個人,像今年我就回去了三次。這次重慶給我這樣一個身份,讓我代表重慶,讓我又意外又驚喜。因為以前我理解重慶,某些人特別不喜歡我,認為《饑餓的女兒》把重慶的陰暗面表現出來了,重慶有沒有陰暗面?我想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城市都有,只是有的作家要表現它特別好的一面,復原特別壞的一面,或是特別黯淡的一面,而我是這樣一個作家,我不會放棄我作為一個批評家的立場,在我的作品里,我會把它的什麼方面真實表現出來。以前鬧過一些事情,比如在我簽售時特別受歡迎,有的作家就跑到有關部門說,虹影專門表現重慶不太好的一方面,我們不應該歡迎她回來,果然,有很多年我都不能在重慶做簽名售書。這次重慶選我,投票,我當然覺得這是莫大的安慰。

  網易讀書︰在您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太有人能注意到的,比如貧民窟,現在還有嗎?

  虹影︰到過重慶的人肯定不會覺得我用這三個字有什麼過分。因為重慶和中國其他城市不太一樣,在沿長江流域,都是一些下苦力的人在那里,搬運啊,棒棒啊,因為重慶是一個山城,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時全是靠人力完成運輸工作的,所以長江岸都住滿了這樣的人。住得特別差,得到的報酬也特別低,生活質量水準也特別低。我正好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我見識過他們苦難的生產,在很差的情況下,他們有很頑強的生存能力,而這些人中有非常美好的心靈,很善良的,像我的養父就是這樣一個人。

  網易讀書︰但他們基本都是被歷史遺忘的人。

  虹影︰對,他們都是被歷史拋棄掉的,我寫了他們,我的書在重慶簽售的時候,《饑餓的女兒》,這些老百姓很歡迎我,他們說這本書寫的是他們。我真的是特別感動,難道我不會再寫一本關于他們的書嗎?我想大家在看這本書時也會一樣喜歡。

  網易讀書︰《好兒女花》這本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引爆點,關于一些家庭隱私。很多隱私都是您在奔喪的時候才知道的,竟然有這麼多秘密。書中“二女侍一夫”情節是一種營銷策略嗎?您為什麼願意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呢?

  虹影︰我想如果一個作家虛構生活,遠遠沒有真實再現生活更讓他有創作能力。

  網易讀書︰可是在您寫作時有底線嗎?

  虹影︰在我的作品里描寫這些你看來不可以,或是中國人認為的“家丑”、“丑聞”的狀態時,我的看法不太一樣,我不是會征詢傳統、偽善道德而寫作的作家,我想說的是,生活就是如此,生活是最殘酷的,而且生活會毀掉我們很多美好的東西。我想看一個作家的好壞是他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勇氣去再現這樣的生活,再現生活殘忍的一面,再現陰暗、黑暗的人性。

  網易讀書︰書中有沒有一些其他記錄生活陰暗的東西,但出版時把它刪掉的部分?

  虹影︰我想,在寫作的時候其實會有一種控制。比如桑塔格說,她寫完這本書會成為一個讀者和批評者,我想在寫的時候已經成為這樣一個人了,我想我是讀者,也是批評者,我不要對自己留臉面。我想所有的問題在于我自己的出生,在于我的母親,在于造成我母親悲劇的整個社會,所以我尋根溯源,想找到答案,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找到答案,或是一部分答案。像你剛才說的“控制”,肯定是有的,而且我認為很多地方都很重要,如果換一個人寫,這書可能就不是一本了,或許三本,或許四本。

  網易讀書︰這本書里“小唐”音這個人物可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會有人從道德的層面上批判他,我很想知道您怎麼看“小唐”這個人物?

  虹影︰不僅是小唐,我想我書里的每一個人都有比較豐富的形象,他有讓我們同情的一面,也有讓我們恨的一面,這才是人。如果你把一個人寫得特別特別可愛,這個人特別美好、這個人不可信,同樣也是如此,你把一個人寫得特別丑惡,那這個人也不是一個人,你的寫作就是失敗的。

  小唐在這個里面,我想我要盡量地跳出來,作為一個作家來寫他,我要盡量從旁觀的角度來理解他。

  網易讀書︰覺得您對小唐還是挺寬容的。

  虹影︰怎麼看呢?

  網易讀書︰您看到了他很多軟弱的地方,知道他的軟弱是他可悲的地方,也許他在《好兒女花》這個故事中是一個很強勢的人,沒有吃什麼虧,但他其實是一個很軟弱的人。

  虹影︰他為什麼沒吃什麼虧呢?

  網易讀書︰看起來他好象很風光,可以隨心所欲,想做的事情都達到了。

  虹影︰把每個女人都玩弄在手中。

  網易讀書︰對,很多女性還很喜歡他,很留戀他,但我覺得他是一個很軟弱的人。

  虹影︰其實他的人生是很悲慘的,因為他從根子上對女人沒有愛,他認為女人都是為了利用他,而且女人都是一個比一個可恨,他對女人的利用價值是建立在自己的幸福和人生經驗里來看的,看女人是否能為他做什麼,這不是愛情,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幸福呢?我是特別同情他的。

  網易讀書︰我們知道您經歷了一次大起大落的婚姻,您現在還相信愛情嗎?

  虹影︰愛情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字眼,誰能不相信?愛情就像疾病一樣,誰能不承認?愛情比任何美味都還好,誰能夠拒絕它?但愛情在我們談論它的時候已經改變了,改變是因為這個人自己,有人年輕時追求一種愛情,中年時追求一種愛情,在經過一些大苦難時他追求另外一種愛情,對我這樣的一個人來說,我看愛情,我仍然認為在我70歲、80歲,甚至在臨終時還會談論愛情,而且我還會愛人。就像我第一眼看見這個世界時,我愛這個世界,我想首先要愛世界才能愛人,首先要有愛人的能力才能談論愛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愛情會跟你心心相印,它會跟隨著你,不會因為任何外來的災難或打擊、毀滅而離你遠去。

  網易讀書︰人們關心女作家的作品,關心女作家,他們同時也會關心女作家的感情生活,所以有一個問題是不可回避的,很多網友想知道您怎麼評價趙毅衡,您曾經在前不久的研討會上說,在學術方面您很尊敬他。

  虹影︰我尊敬每一個人,當然對他也更尊敬,對他,我根本不想說他,好象我說到這個名字時已經過了一個世紀,甚至更久,所有那些記憶好象都隨風飄散了,我想不起這麼一個人,而且好象這個人跟我前一生、前一世的某一個時期相關的,我情願在想起這個人時能想起一些特別好的時光。因為其實任何人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有一些值得回憶的地方,我想今天也是這樣,情願去回憶那些特別美好的東西,而並不是談論那些應該忘記、確實已經忘記而要重新鑽入時間隧道把它尋找回來的東西。

  網易讀書︰然後您就回國了,有了新的生活,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您的女兒現在什麼樣子?她多大了?

  虹影︰她兩歲,成天拉著我講故事,這個故事,那個故事,而且每次都要講同樣的,如果改編了一下,把什麼菜說成什麼菜了,比如這次講兔子吃菜,這次是蘿卜,下次你說它吃白菜,她會說“錯了!”你會看見孩子的心是很純很純的,一片白色,一個父母在上面涂什麼樣的顏色,就會給她留下什麼顏色,我很抱歉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看見的顏色是陰暗的,比明亮的顏色要多得多。所以我不想給她涂上這樣的顏色,我要哭的時候都會背著她,笑的時候會面對她,我希望給她一個特別安穩、非常平靜、快樂的環境,讓她在這樣的環境里健康成長。

  網易讀書︰《好兒女花》和《饑餓的女兒》感覺差別非常大,整個調子都變了,《饑餓的女兒》時有一種強烈的、扭曲的感覺,很慘烈,但到了《好兒女花》,我們讀完之後發現它很平和,或者說對很多事情“認了”,覺得生活就是這樣子,這算是給一段生活做了結嗎?我們覺得它很平和、很雍容,有時甚至很難想象這是虹影的作品,因為虹影的作品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強烈的,有一種張揚的顏色感在里面,比如“小姐姐”這個人物,這個人物就很有重慶女子的感覺,敢愛敢恨。

  虹影︰你說的平和是它的風格還是它的故事?

  網易讀書︰風格。

  虹影︰我同意。但我想這本書的沖擊力現在還沒有辦法來評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對待母親,因為她還在,而母親死了之後我們會發現,母親仍然在,我們有時候回憶她,回想她,想念她,其實我們都沒有好好想一下我們的母親是怎樣一個人,我們也沒好好想一下自己是怎樣一個人,而且我們對于母親經歷過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我想這一本書其實能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現在的生活,思考一下我們和母親之間的關系,我們有一天會後悔嗎?我們有一天會覺得有這樣的母親,自己的一生都值得嗎?

  最接近諾貝爾獎的華人女作家?

  網易讀書︰我們也知道您在國外待了很長時間,坊間有一些報道,說您是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女作家,您怎麼看這個評價?

  虹影︰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而且在很多場合下記者問過,我的德國出版社認為我是“中國的米蘭昆德拉”,他們把我的作品和德國最好的作家放在一塊兒。德國所有的電視台這次法蘭克福書展都在采訪我,也問到了類似的情況。我非常坦然地告訴他們,為什麼德國的媒體跟中國的媒體一樣呢?為什麼老是談這個諾貝爾獎?這次為什麼問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德國有一個人女作家得了,他們覺得她不是特別盡然得到這個獎項。但對她的作品,表達下層女性、普通女性的生活,覺得她在這方面做的很不錯,很特殊,覺得她的作品有一些特別的地方,和別的作家不太一樣。問到我,我想不盡然得諾貝爾獎就是一個作家追求的最高目標,只有中國人、德國人會瘋狂談論這個問題。

  我在英國待了十年,英國每年要評布克獎,他們認為得布克獎的人要比得諾貝爾獎的人高得多。這就是文化差異的問題,有一些情結,很多作家一生都沒有得獎,但他仍然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作家,而且我們不會復原他,在文學史上、在我們所談論的,所有熱愛的書里。

  網易讀書︰您會強烈受某一個作家的影響嗎?

  虹影︰我在早年會受到一些作家的影響,南美的一些作家,包括歐洲的一些詩人,尤其是那些自殺而死的詩人,比如普拉斯,包括甦聯那些,詩歌的影響對我來說是最深的。

  網易讀書︰那您自己還寫詩嗎?

  虹影︰我寫詩,我仍然寫詩。最近你看我的博客,我寫了兩首詩,一首詩給我的女兒,一首詩給我的母親。我想,一個詩人在看這個世界時是有想象力的,永遠都會想象這個世界新奇的一面,他也有張力,看世界不那麼呆板、固定,有無限擴大的方式。剛才我們談到要怎樣看待生活的多方面,我想人生有不同的風景,有的人站在遠處看,有的人跨前一步看,有的人站在旁邊看。

  
  寫上海,源于補償養父

  
  網易讀書︰您會再挑戰一些新的文學體裁嗎?寫了詩、寫了小說,您的很多作品也改編成了影視劇,剛才我們有聊到《上海王》,說到“上海”這個話題,以前有媒體問,雖說虹影在上海待的時間並不久,為什麼她敢說她最能寫上海、最能寫上海女性?

  虹影︰你是不是在一個地方生活過,或者你有一個地方的生活經驗才可以寫作,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有的作家可以直接寫,因為在那兒生活;有的作家是憑想象力和張力就能寫的。對我而言,我寫了“上海三部曲”,其實不只三部,我也寫了一些中篇,比如《鶴止步》,寫舊上海的,和張愛玲的《色戒》的背景差不多,同時代,男人的故事。

  為什麼我寫上海這麼多,因為我對上海非常感興趣。它是殖民化最典型的城市,也是中西方文化在交匯最典型的城市。關于上海一些小女人的作品,我想那是一方面,也有一些大女人的改變,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對上海有情結。特別是因為我的養父,他一生都想回上海,但他一直都在重慶,直到他去世,所以我有帶父親回上海的願望,寫上海的故事他會感興趣。

  網易讀書︰《上海之死》感覺氣魄就很大。“上海三部曲”中,《上海之死》的女主角,大家會覺得她很了不起,您想去表達一種新的史觀,是一個很小的人物,但她改變了命運,她把諜報信息中的珍珠港改成了新加坡,我們覺得很有意思。

  虹影︰對于“上海三部曲”中的這些人物,我想我是把她放在了歷史上,運用了一些歷史史料,但我想表達的是她的內心。

  網易讀書︰但我覺得她有一點男性化,身上承載的責任更大了。

  虹影︰她有這樣的責任,但我想表達的是她的內心世界,其實她內心是很孤僻的,沒有母親父親,有一種孤兒情結。你看我所有(書中)的主人公,不管是寫自己的還是不是寫自己的,都有一個典型的孤兒性格,很孤僻,和這個世界不合流,她有自己的主張,在她認為她自己做對的時候,不管所有已有的常規,她不會服從于已經有的規矩,她會按照自己的性格和意志行事,所以我想寫的是女性對自己命運的掌控,不管是從《上海王》里的小月桂,《上海之死》里的女主人公,還是雜耍藝人,《上海魔術師》里的小女孩或是少年,他們對自己的命運都有一種抉擇。

  網易讀書︰剛才我們談了很多,談了《饑餓的女兒》,也談了《上海王》,我覺得還是應該談談這本新書《好兒女花》,它是不是您一段寫作生涯的里程碑,或是一個小結,寫作它的時候您會有這種感覺嗎?

  虹影︰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這麼說,在我看來它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以前我每次寫作都感覺自己在寫第一本小說,寫這本書時也是這樣。我想,從這本書開始我還會寫一些書,每次寫作我都回到了以前,在長江岸邊,在風雨當中呼喊,要去找母親回家來,我的五哥在纜車上被壓傷了,我要找我的母親回來救他,然後我就往前跑,不管風雨有多大,我看見這樣一個女孩子,我認識她,而且她每次都把會把源動力帶給我,在我寫作的時候,我永遠是貧民窟里的一個小女孩,她對這個世界有無盡的愛,有無盡的欲望,有無盡的追求。

  網易讀書︰您的下一部作品會寫什麼?現在有想過嗎?有沒有在動筆寫什麼?

  虹影︰在寫,我想下一本……到時候請你看(笑)。

  網易讀書︰真的很感謝虹影老師今天做客網易閱讀客廳給我們談了這麼多她的人生經歷、她的閱讀、她的寫作,我們也希望虹影老師寫出更好的、更能代表自己的作品。謝謝你。

  虹影︰謝謝你。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小岗村的故事》作者:土地是农民的最大问题
  • 《獨立記者》:戴晴的間諜生涯(1-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