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脚步/常常禱告 不可灰心/高校教师信仰基督教: 信仰真空/foto影像
發佈時間: 1/20/2010 1:20:15 AM 被閲覽數: 53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知音:【诗歌】脚步
2010年01月17日[彩虹之约] 
 

 

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作者: 施達雄牧師

 
耶穌曾講了一個比喻,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醒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比喻之內容是: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然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罷,免得他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究給他們伸冤嗎?…. 〈路十八:1-7〉主耶穌強調,若是這個不敬天,也不同情人的不義之官,尚且答應這個寡婦的要求為她伸冤,何況慈愛的天父怎麼會不垂聽祂所愛的子民向祂所提的要求?耶穌講這個比喻有一個指標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效法這個婦女鍥而不捨的精神,做一個「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的基督徒。
 

「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是指我們禱告要有信心:禱告的重要人人皆知,但禱告最大的難處就是容易灰心。我們為什麼會灰心呢?當我們的禱告若不能馬上使困境顯著的有所改善時,我們就會覺得禱告無益,因而灰心不想再繼續禱告。這種灰心是來自對上帝缺乏應有的信賴與信服。事實上,當我們向上帝有所求時,祂都必然有所答覆。這個答覆分為三種:「同意」、「不同意」、「等一等」。上帝若「同意」時,馬上應允我們的禱告,我們應當感謝祂。當上帝說「不同意」時,就不應允我們的禱告,我們應當一樣感謝祂。祂不應允也是因為祂愛我們,祂看見所求的與我們無益,祂不願將對我們無益的賜給祂所愛的子民。當上帝說「等一等」時,我們就當持守信心恆切的禱告。憑信心等候上帝的成全,絕不可灰心。對上帝的愛心、能力有所信賴、信服,這是我們之所以能「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的首要秘訣。

 
「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是指我們禱告要有耐性:不可灰心是指要有耐性等待上帝成就的意思。現代的科學進步,速成的東西越來越多,大家都匆匆忙忙,沒有時間等,沒有耐性等,於是有即溶咖啡、奶粉、速食麵、簡餐等。若將這種觀念用在禱告時,我們就會期待上帝能馬上的成就一切的祈求,因為我們缺乏耐性。當我們的禱告若不能馬上使困境顯著的有所改善時,我們就覺得禱告無益,而就灰心不想再禱告。事實上,上帝有祂一定的時間表,祂有祂的計劃,祂知道什麼事是對我們有益,祂也知道什麼時候成就對我們有益。我們只要耐性等待上帝的應允,絕不可灰心,因為能信賴、信服上帝而能有耐性等待上帝的引導,成全這是我們之所以能「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的另一個秘訣。
 
              禱告有用嗎?當然有用,但是我們不是偶而心血來潮才禱告,而是「常常禱告」,更重要的是要肯「不可灰心」的禱告─有信心、有耐性的信賴上帝,等候上帝成就的時機。事實上,信耶穌而不實踐「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的真理,豈不是「白」做了基督徒嗎?我們當立志做一個肯「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的基督徒。
 
                   老牧人祝福你平安喜樂

 

kong winnie:  一首我很喜歡的詩歌,希望與您分享

 

我要向山舉目(詩篇12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SLVJ1d0gBs&feature=related

 

 
 
 
高校教师信仰基督教:信仰真空

 
    
     宗教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现存的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文化的兴起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于基督教的研究工作不够,以至于长期以来给人们所造成的印象是,似乎基督教在我国已经“寿终正寝”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选取了江西省某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进行研究,以期探讨高校教师选择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

     一、高校教师中基督教信徒的基本情况
    
     我们通过对某高校一个家庭教会中6位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电话访谈和其它4位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个别深度访谈,所了解的基本情况是: 10人中男性3人,占30% ,女性7人,占70%。本科8人,占80% ,硕士1人,占10% ,博士1人,占10%。来自城市的9人,占90% ,来自农村的1人,占10%。
    
     二、高校教师信仰基督教的途径与动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首次接触基督教信仰是通过什么途径”这个问题的回答, 10人当中, 1人选择了“传教士的引导和朋友有信仰”, 2人选择了“家人信仰基督教”,其他7人都选择了“朋友和同事”。结果表明,正是身边的“基督教朋友和同事”,成为高校教师接触基督教的重要途径。这种来自于同一群体的基督教信徒对于受影响者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非常具有日常渗透的作用。
    
     而宗教信仰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强身健体、寻求心灵寄托、寻求真理与智慧、好奇心、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社会的需要等等。调查显示,对于“最初信仰基督教的动机”这个问题, 8个人选择了“寻求心灵寄托”; 1个人选择了“寻求真理与智慧”; 1个人选择了“承袭家庭宗教传统”。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寻求心灵寄托”这一项占了80%。根据我们的深入了解,再结合信仰途径与动机这两项一起来看,80%的人表示在最初接触基督教的过程中都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扰,感觉上无法克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接触到了基督教,当时迫切地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支柱来帮忙支撑脆弱的心灵,渡过难关。这种通过宗教信仰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宽恕,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释放自我,达到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完善,可以说是高校教师信徒和其他信徒之间信仰动机的最大不同。
    
     选择“寻求真理与智慧”的占10%,这表明有高校教师把基督教当作一种文化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基督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 世纪,它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界有部分学者也对此进行过长期的专门研究,高校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有兴趣对它进行学习和研究,本身就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选择“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的也占10%。根据了解,我们发现,由于从小受基督教的影响和熏陶,她对基督教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之其他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要高。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她直接被带入参加了一系列的宗教活动,信教成为一种习惯。
    
     “强身健体”、“好奇心”、“社会的需要”等选项无人选择。访谈中我们发现,准确地说应当是“强身健体”一项无人涉及。“好奇心”、“社会的需要”这两项,选择“寻求心灵寄托”的人当中,有2人坦言:“好奇心”也是有的。因为当时正在遭遇某种困境和困扰,心里很郁闷,感觉到压力很大,一个朋友也可以说是同事来安慰自己,给自己谈到信仰基督。用朋友的话来说,是传福音吧。因为当时面临的困境,心灵上很空虚,好奇心使然,就这样接触了基督教。选择“寻求真理与智慧”选项的,认为“社会的需要”也是其接触基督教的动机之一。而“强身健体”一项完全无人选择,这表明,高校教师对传统观念中那种认为“信什么就治什么”的愚昧观念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不在考虑之列。
    
     三、影响高校教师信教的主要原因
    
     通过思考和研究,我们发现“需要”这个概念可以非常完美的概括众多的动机。心理学上对需要的定义是,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我们认为,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和传统信仰的断裂带来的信仰真空的出现,正是高校教师信教的主要原因。
    
     1. 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
    
     提到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马斯洛(Maslow,A.H. )的需要层次理论。爱和归属的需要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到的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高校教师生理和安全需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为何会出现第三个层次的缺失呢? 它为何会成为高校教师皈依基督教的主要原因呢?
    
     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而现代社会,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迁移的频繁,导致传统社群瓦解、家庭活动分散化,人际关系冷漠,现代企事业单位已经逐步丧失了传统企事业单位所带来的归属感。高校教师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域,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疏离感、陌生感,彼此之间缺乏关爱,而基督教信仰的介入,可以帮助排除由此而产生的孤独感,也就是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
    
     2. 信仰真空的出现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化在带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人类的精神家园,造成人们精神道德上的沦丧。唯利是图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在蔓延。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世界里,高校教师作为时代中最具敏锐度的群体,传统信仰的断裂所带来的信仰真空的出现使他们迷茫、无助而痛苦,他们在不断地思索“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所以,“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1]它的出现是任何科技手段所无法满足的一种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基督教教义中所宣扬的真善美等伦理价值很容易获得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认同,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平静、安宁,成为他们解决信仰危机需要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发现,在高校教师信教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在前面谈到高校教师信教的动机部分时已经了解到,大多数高校教师信教的同时都在生活和情感上遭遇到困境。但是,有利于产生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存在本身(如心理压抑、悲痛、孤独感、不满意自己等等),并不会使人必然皈依宗教。而社会因素,如具备或缺少一定的世界观、人的直接社会环境及其家庭教育的条件等,对这些前提的实现则是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当把有助于形成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即宗教的心理根源,仅仅看成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的条件和前提。[2]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信教问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宗教问题一向具有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高校教师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高校教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他们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们本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信教问题,我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态度: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为先,引导为主。一方面,高校教育机构应该创造有利于高校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增强高校教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89.
    [2]德·莫·乌格里诺维奇:宗教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新西部》2008年16期)
 
 
 


摄坛50人 之二十五 foto

随意,自然,富有诗意的影像的飞翔/hankvision/wenxuecity

     
Jan 16th, 2010, posted by hankvision    

摄坛50人 之二十五 foto 随意,自然,富有诗意的影像的飞翔


看到foto引述安塞尔·亚当斯的话,“只有好照片,没有好照片的准则.”我吃了一惊。我可能从来没读到过这句话,也可能当时修行不到,读了却没有体认它的重要因而给忘记了。如今再读,像无意间碰到刚出炉的烤盘,直接被烫了一下。foto在讲述自己学摄影的经历时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总认为出不来大片是俺没有牛头",呵呵,多么老实的供述。到了后来,他认为,“摄影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无形,应该是随意,自然和富有幻想和诗意的飞翔。”如果把前述亚当斯的话看做是经典,foto的这句话则是对经典的通透理解和具体实施。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吧,再看看对他的访谈,各位一定会收获不小,小心别被里面的美景和真知灼见烫伤就好。



云漫老师点评:

Foto的作品里充满了动感。《汉子》这张是他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我们似乎能听到主人公在对天怒吼。似乎看到他张开干渴的喉咙在大口迎接自天而降的雨滴 --- 是刚冲过马拉松比赛的终点? 是经历了久旱之后突逢甘霖? 还是如同广告里那样,刚从干枯的沙漠死亡线上走出来? 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能感受到那阳刚的气氛,那绝望后仰头长啸的喜悦。




这张片子展现的则是另一种柔美的飘动。掐到好处的慢门很好地渲染了女孩子们的优美舞姿,地上的阴影和模糊的动作相映成趣。 黑白影调处理的很漂亮,给画面带来一丝传统优雅的气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Hankvision访谈:

1. 你怎么开始喜欢上摄影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谈谈你的摄影经历。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还有其他的爱好吗?

大家好。今天,能够到WXC 摄影沙龙Hankvision专辑做客,感到特别的高兴。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珍贵和难得的向朋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要借此机会向摄影沙龙的朋友们拜个年,祝贺大家新年好,也祝摄影沙龙和Hankvison专辑办得越来越精彩!废话我就不说了,既然来了,俺就不把自己当外人,先来个自奔近照,以表心诚。有人认为俺的长相像那位大明星的话,欢迎随意发言,先谢谢了啊。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个leica 135照像机。早年,父亲留学时,用它在苏联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很多美丽的异乡风情照和当时苏联及我国国家领导人的人物照。父亲经常给我讲照片里的故事。 许多故事片断,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在中学时,我开始用leica和海鸥120照像机拍些学校和班里的一些活动。后来,读研究生时,由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我对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摄影技术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这样一来,我渐渐地对影像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我在那时的影像拍摄实践不能算作摄影,准确地说,应该叫“照像”。



其实,我断断续续地的学习摄影,也只有前后不到4年的时间。4年前,刚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只是想找一件有点儿‘技术含量”的事情做,以便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让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一些,叫别人看上去有点儿“艺术小资”的品位。


高科技数码技术的应用,使得“玩”摄影好像变得越来越容易,“喀嚓”一下,一按快门,就是一张高清晰度的照片。 2006 年底,我“发烧”地买了个D70,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单反摄“狼”队伍。刚开始端着单反相机时,心情激动, 精神振奋,套上“狗头”,就象端起了AK47冲锋枪,一个劲儿地咣咣的按快门,立马儿觉得自己加入了“专业”的摄影行列。那时的我,不图有大片,只图心里舒服,呵呵。


其实,那时自己对摄影了解得甚少,总感觉到自己不知道要拍什么,有什么可拍的。再加上工作较忙,真正用于摄影的时间又不多,当时拍的对象主要是旅游的景点和家居附近的山水风光,社区活动、花草小虫等。其实,那时拍了好多垃圾片,间或也有一两张看来和傻瓜机不一样的片子,自己自然有些小小的得意。老实说那个时期还不算对摄影艺术的喜爱,也没有系统地拿一本摄影基础教程之类的书来认真读过。不过俺发烧温度从来没有降低过,总认为出不来大片是俺没有“牛头”,于是乎,就去卖“狗头”买“牛头”,买“肥牛”买“猛牛”。折腾来,折腾去,直到把信用卡折腾到太太的钱包里去了以后,才算了结。


我真正把摄影当做艺术来学习,还是始于2年前来wxc摄影沙龙串门的时候,看了这坛子里大侠拍的片子,当初的菜鸟俺对别人的摄影作品真的是崇拜之极。总是在问这片子是怎么拍出来的啊?这细节怎么会这么好?这背景是模糊的而人是清晰的是咋回事啊?那时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如此这般,慢慢地在摄影发烧的旋涡里越陷越深。通过好友引见,结交了摄影沙龙里的几位摄影专业高手,有幸和他们一起外拍, 学习和切磋。 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在摄影艺术创意的认识上受益匪浅。


和朋友们一起外拍,是我最快乐和难忘的时光。当身临大自然其境,心也自然地悟到美的瞬间。那时的我,身心真诚地和不由自主地融入到环境当中去了,且化于无形,我随着这些美景,进入那些我梦幻的时空中,与大自然互动,真是痛快淋漓,摄影的创作灵感,便油然而生。从那时起,在我按下快门之前开始认真了起来。 开始细心地观察取景框里拍摄物体的内涵,琢磨画面的意境, 并开始品味到按下快门时的瞬间的快感。 真正从心底体会到了摄影艺术那种激情和摄影对我人生的快乐意义。摄出的是孤独和寂寞,拍来的是生命的快乐和心灵的坦然。除摄影之外,我还喜爱旅游,诗歌,哲学,书法, 打猎和国际关系等。


2. 谈谈你自己,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怎样看你?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性格上偏重内向,人生上崇尚自信自强,做事上讲究认真坚韧, 生活上看重朴实坦然,待人上喜爱谦逊诚恳。我太太看我象兄长,感到没嫁错郎, 因为俺还喜欢五味五香厨艺叮当交响;我儿子看我象朋友,因有我这样的父亲他们感到学习的轻松和生活的快乐。我身边的朋友认为我比较随和儒雅,侠骨柔肠,善心助人。但我缺点也比较全乎,喜欢吃喝玩乐。总而言之,我是一个普普通通人中的一员,就象一株小草。 我想用我近期《小草》的作品和借图言志的诗来概括我这个人,愿与大家分享。



《小草》

Foto


线的醉意


草的朦胧

百水深处是何影?


简单

心悟淡薄的音符

鞠躬

叩恩母亲的真诚

仰首

是笑傲寒风的坦然

舞蹈


是祈盼春风的欢笑


乾坤扭转

王朝跌复

上下五千年

是我三更的梦

还有伸不直的懒腰


在鲜花争芳时

我看见了一捋绿色

在云中漂遥



3. 有喜欢的摄影家吗?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呢?

在众多的著名的摄影家中,我最喜爱的是国摄影家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他的《決定性瞬间》(法語:Images à la sauvette/英語:The Decisive Moment)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他创作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也深深吸引着我。用亨利大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时时刻刻地观察事物,就像跳舞一样,在有意识和下意识之间摆动,突然地发现并抓取那些刹那间的、自然出现的、直观感觉的景物”,“与其说我是个摄影家,不如说我是个蚀刻家或水彩画家……我是一束等待着时机的神经,在景物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之中。突然拍摄,这是一种自然的快乐,是活动、时间与空间在某一时刻的集结”。从大师们艺术思想中我领悟到,人的最真实的感觉,突发灵感只能显现在潜意识和梦幻当中。
我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应该是匈牙利摄影师马丁· 芒卡西(Martin Munkácsi)在1930年拍摄三個赤身非洲男孩的跑入坦噶尼喀湖的作品,被命名为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Three Boys at Lake Tanganyika)



马丁大师这个作品的画面虽然是“纪实”的,但只是用来物化摄影家头脑中瞬间意识运动的艺术符号。其创作趋向于“心理自由化”和纯直觉表现,通过自由联想,自由地、随意地、松散地、不受逻辑支配地进行创作,但又并非完全都是想象的漫无边际和感情的无端跳跃。


4. 在你的眼里,美的照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你又如何在你的照片里用你自己的方式表现美?

什么是美的照片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我想你这里指的美的照片也是指什么是好的照片吧。但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美。美有哲学美和艺术美之分,哲学美是指美源于生活和自然。而艺术美是生活和自然美的高级形态,它强调的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摄影艺术的美是指在被摄景物中再现作者的自我和对景物超现实的创意。只有艺术美才能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最为纯粹的美的愉悦和享受。

下面请允许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几位摄影大师和艺术大师有关什么是艺术性的好照片的名言:
摄影大师安德烈斯·法宁格(Andreas Feininger) 说 “ 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可能是世上最乏味的图像。”; “ 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

摄影大师简·考克多(Jean Cocteau)说“ 一个真正的摄影师像真正的诗人或真正的画家那样少见。”

摄影大师皮特·亚当斯(Peter Adams) 说 “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

总之,大师们强调的是好照片要有创意,要有情思, 要有诗一样的意境。

我个人对什么是真正好照片的认识是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认识到的。以前我判断一张好照片的标准是摄影教科书中说的, 曝光正确、色彩真实、影像清晰、构图完美、主题明确、光线漂亮。要达到这个标准我认为很难,至今我也没有几张令我满意的。偶尔有一张就令我心喜若狂。但现在我领悟有所不同了,按照摄影教科书指南的标准拍摄,不能拍出算得上真正好的作品,就是因为这些照片缺乏创意,还属于复制品,尽管复制得很正确,甚至很完美,但终究是复制,没有属于自己个性的创造。

因此,在我想要很好地表现一幅真正美的照片时,我常常试图是把取景框的景物拍摄成大脑中想象的画面,最重要的是要把自我的身心,情感,梦幻,个性等元素融入画面,这样才能拍摄出有创意的交织着想象和诗意的作品。美的作品不仅能愉悦人的视觉中枢,而且还要通过有形的影像触发读者情感中枢,激起读者潜意识里的情感、情绪、情思和幻想, 产生读者共鸣。

我还记住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 的话“只有好照片,没有好照片的准则.”。

下面请允许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几张我的作品,用来例证我是如何在拍摄实践中惯彻了我对好照片的领悟的。

当我面对熟悉的景物先仔细观察,然后用特写镜头将陌生成分的局部抽象出来.(见下图)





还可以控制景深、虚实、等多种手段使熟悉的事物产生新奇感。(见下图)



秋叶情荷


Foto


秋叶芬芳,

凋谢后的辉煌,

乘载着一生梦想。


荷情婆裟,

相伴一路风霜,

洗尽幽幽神伤。



也可以利用光影、曝光等多种手段使熟悉的事物产生创意情趣。(见上图)



5. 你的作品很多样化,从微距,到风景,再到人物及鸟片,每种类型都拍得很出色,你自己最喜欢哪个方向呢?

我拍摄题材的确很多样化, 但很出色的不多。我的摄影初终是寻找美好的感觉,体材越多找到的美的感觉可能会越多吧!呵呵。摄影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无形,应该是随意,自然和富有幻想和诗意的飞翔。虽然我拍摄的题材很多样化, 但它始终惯穿着一种快乐的美,这种无拘无束的拍会更能激发我创意灵感和轻松地享受美的快乐。要问我自己最喜欢哪个拍摄题材,那也许是人物的瞬间抓拍,因为它极具挑战性,能更贴切地挖掘真正左右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的内心的情感世界。

6. 在你的作品当中,“快乐”好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在你拿起相机的时候,你是否在下意识地寻找快乐的(女性)面容?这个“快乐的女性面容”主题对你的摄影创作的意义在哪里?

摄影大师弗莱德·皮克(Fred Picker)说“摄影师眼里的真实就是他们照片所表现的那些东西。”你一言重的, 因为我心里充满着块乐,眼里拍摄的主题自然是以快乐是主线。快乐来源于每个生灵最美好的天性,快乐是人们内心对于整个世界的感悟,是人生最宝贵的调味品。我学摄影也许是上天让我去发现这些秘密的机遇,让我有可能回到赤子之心,还本归真进入了童年的梦幻。

摄影艺术的本质是感情渲泄,将点、线、面、影调、色彩等抽象符号以某种组合方式来表达感情。摄影艺术的终极应该是提示摄影家自身的某些朦胧意念和表现不可言传的内心状态和下意识活动。

在我拿起相机框取快乐的时候,我的潜意识里的确会常常出现能带给我快乐灵感的美女元素,这很自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呵呵。 美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男人快乐的潜意识里如果没有美女,快乐就是空中楼阁,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拍摄时我经常把框取到的景物拟人化, 赋予景物以情思和灵魂, 再在大脑中还原成想看见的鲜活的影像。美女的容貌和她们的文化内涵及情感内涵,为我在镜头中寻找想看见的快乐的美,常常会带来无穷的意境,遐想和诗情。

要想把握好景物的“拟美女化”,重要的是要领悟好女性的内涵,例如,现代女性,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勤奋努力。她们既时尚又典雅;既大胆开拓又柔情似水。她们气质高贵但不媚俗、不盲从、不虚华;她们善意通达,温柔但不为情所困,心灵通达,让爱情在平淡中走向坚固和永恒。

而古典的美女,古韵幽梦,温婉如玉,香肩峰腰,玲珑迷魂,如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之貌的四大佳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及当今的明星亮妹,她们在诗人量子的《漂亮秀妹》诗中,意境的淋漓通透。 愿引用与大家分享。

《漂亮秀妹》


量子


秀色玲汀


娇花滴芬

漫随三分流水

淘溶梨花雪姿


影碧云翠

峦峰含莺

夜一次长幽

萧音琴瑟

叮叮连动舞步飘裙


遥风晚星


点照白皓肌露

轻起笑吟

夜莲频频低首

袭潮风 而芯蕊罄漏


唇情千古妩媚

眼波黛山水纹

梦不过如此江南女子

颜花不过眼前清羞

使诗人到此


眷怀无孤

立而浩翰心鼓


快乐是我对生活的欢笑;快乐是我拍摄的时时刻刻;快乐是每一位朋友真心的称赞;快乐是我与大家相处中的点点滴滴; 你快乐,我快乐,他也快乐是我来摄坛活动的最大的心愿。


7. 你的作品光线都很精致,这是你形式上的追求,还是感性的诉求?

谢谢你的好评。 摄影大师 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 有句名言 :“光给了我创意的形状和脚本,也是我成为摄影师的原因。”在摄影艺术中,用光之极在于神。现阶段我对光的语言,语法和韵律的领悟还很初浅,还有漫长的路有走。

我们都知道,摄影是用光的语言写的诗篇。光是摄影艺术的灵魂, 它灵光的是拍摄主题。在我拍摄时,我不提倡刻意追求光的形式, 而是力求用最合适的光的形式来表达作品的创意。

我个人体会,如何选择用光应该原于自己的摄影观念和紧紧围绕着拍摄的目的,要感性地品光,理性地用光,真正做光的主人,让光为我舞,光为我唱; 要尽量减少靠运气的被动性用光,不应提倡只追求光的表面形式。

8. 每个作品后面都藏着很多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摄影故事吧?

我印象最深刻的摄影故事,要数第一张拍到的幸运的好照片,它并非是属于有创意的作品,却总是令我最兴奋,激动和难忘的,并且决定了以后我真的成为了摄影大潮中的发烧友。 从此,在摄艺的天地里一发不可收拾。这个照片后的故事, 也给我带来对摄影艺术的深刻的感悟和启迪。(见下图)



那是在2006年2月,我和全家去旧金山过春节,住在硅谷San Jose的一个旅馆。 为了这次旅行我兴高彩烈地带上新买的Nikon D70, 并在心里默默祁福能拍些美片。 16日凌晨6点30分左右,一个令人难忘的凌晨,窗外寂静,人们还在甜蜜的沉睡中,我的小儿子把我从梦中拉了起来, 指着窗外惊喜地喊着,快看快看外边的神光。我顺着他小手指的方向望去,天空飘着紫色的光晕,远山宁静而永恒,山梁上树的轮廓现出不可思议的清晰,在金红色的阳光中袅娜抒情。 我赶紧拿起像机抓拍下了这个神光的照片。过后品味这个幸运“作品”还真有点光红山头吻树梢, 神光睡山仙的意境。回家之后,心里激动万分,将这张照片打印了很多,寄给亲属好友们分享。 大家的看后赞赏有佳,我心里十分得意,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同时也感到自己好象真有摄影的天份。从此之后,发烧发得冒火,以此“作品”向太太申请到银子更新了牛头,买了Nikkor 梦幻镜头组合, 好象明天就能成为摄影家了!。现在想起,我还时常为自己当时的天真幼稚好笑!。之后一段时间,拍出的片子可想而知,总之,神光不在来,俺又不知如何请神来,拍出的照片无神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靠运气是学不到摄影真谛的,也成不了摄影好手的,是出不来真正艺术作品的。因为难得一见的景物,如果你幸运看见了,并拍摄了下来,而且拍摄得很好,就可能引起赞誉,成为好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上的成功。因为你只是运气好而已,并无创造性可言。要想有真功夫,还要踏踏实实地修心,悟道,学技,实践, 方可修成正果。

谢谢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希望它能对大家有些有益的参考。

9. 每一个摄影人都是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你所有的训练或尝试当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是最重要的?

摄影大师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 有句名言:“ 找到最适合拍的是最难的。” 对于一个在艺术上有所追求的摄影人都想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更梦想形成有个性的艺术风格,但是要把这个梦想成真的确很难。难就难在你既要有天分,要修到火候,又要选对拍摄方向。还要幸运。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我有这个造化。

不过,在我学习摄影不同阶段中, 我经常遇到很多困惑。例如,经常遇到各种各样难以突破自己的瓶颈,又没有有效的方法突破这些瓶颈。 其中最难之一就是,当我拿起像机拍来拍去越来越不知拍什么好。如何确定好拍摄方向,如何认识自己,找到一个擅长的、适合自己的拍摄题材是在我学习摄影当中重要的阶段。另一个更重要的阶段是思想方法方面,如何通过艺术修养阅读书籍来提高对摄影艺术层面的理解,掌握摄影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那些超越摄影技巧本身、独具艺术内涵的观点和观察方式,从而以摄影家的境界去进行思考和创作。

我个人体会如果能确定好适合自己拍摄方向,能领悟摄影家的思想方法并以它为指导进行不歇的创作实践,这样离成功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就会越来越近。

10. 对以后在摄影方面的发展有什么计划或期望吗?

我期望有一天我会梦想成真,我的作品能形成“foto视觉韵律”唤起的读者的情绪, 幻想和共鸣,被社会认同。我不希望陷入“大师”所设的一些法规,也不期望自己被任何一个阶段所限制,我的生活以及摄影都要和谐的顺其自然, 努力在肉体与灵魂之间找到适合自己拍摄方向,使我的作品不仅具有抒情、广阔,生趣盎然,更具有追求现代韵律感、富有诗的意境。摄影必竟是天地人心灵的感应。正如摄影大师奥森·威利斯(Orson Welles)所言“ 相机如果不是诗人脑袋上的一只眼睛,其中的胶卷就没用。”我希望我的摄影能给我的生活,带来象诗一样美的快乐!

11. 对摄影沙龙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希望和建议?

我衷心希望摄影沙龙越办越红火,力求成为北美华人影像文化领域更专业的平台,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资深的摄影发烧友都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和交流的首选平台; 希望Hankvison专辑越办越精彩,希望能看到更多象Hankvison这样有专业水准的好专辑。

我诚恳建议摄影沙龙网页要在整体设计风格方面变得更加新颖时尚。之外,能否添加专家网上课堂、名师佳作赏析、图片评论等板块,以使得网站在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变得更为突出。

最后,借此机会衷心感谢Hankvision专辑的全体朋友们,感谢您们的无私奉献和认真敬业的高尚精神!感谢我的太太和家人对我摄影爱好的大力支持!感谢WXC全体关心我和鼓励我的全体朋友们!在此,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朋友们虎年吉祥,虎虎生气,家庭幸福,大片累累!谢谢。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请大家为海地地震的抢救工作祷告/世界听不懂的歌 /基督教与革命的渊源
  • 人生需學習做對的三件事/你讀了聖經沒有?/为什么要研究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