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会大学是西方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对此,之江大学校长李培恩是这样说的: “若中国今日不需要外国文化之输入, 则尽可闭关自守, 而无待于西洋科技艺术之灌输, 社会经济思想之流入……西洋文化之输入, 乃为补救中国文化之不足而决非侵略的。”
作者:李铁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则成立于1898年。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 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 所。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公布了2010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收140名本科生,除了高考成绩要达到重点本科线以外,还要求严格的面试筛选,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一起,也要86000元港币。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这些教会学校则要“优惠”太多。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甚至是无家可归的小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教会大学还积极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康奈尔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为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农业科学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疗培训等。
教会大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把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几千年来,中国沿袭的官学、书院、科举等传统教育模式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相去甚远,无法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而教会大学的进入,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塑造了仿效样板,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大潮。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会学校自然也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1846年 美国传教士布朗将马礼逊学堂的3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送到美国求学。由于这3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教会在他们留学期间还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费,为期不少于两年。后来除黄胜因病回到香港外,黄宽和容闳都学成回国,黄宽成为了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而容闳,从耶鲁大学学成归来后,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后来,他先后带领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史料记载,第一批享受庚子赔款奖学金的绝大多数留学生曾在教会学校学习过。例如:1910年,上海举行的庚子赔款奖学金考试录取的31名考生中,26名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同年在广州举行的考试,有260名学生报考,6个奖学金名额中5个是授予广州教会大学学生的。建立清华学校之后,有些学生发现,“教会学校的训练对参加清华考试是一种极好的准备。”1917年,清华学校出版的《留美归国学生人名录》一书中,列举了401名学生,“其中有132人曾在教会大学受过全部或部分的高等教育,24名以上在教会中学学习过。教会大学在中国留学史上的成绩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促进留学,这些教会大学在中国本身的教育质量也相当高。所有的教会大学都很重视英语的教育,在教学中直接用英文授课,所以一般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外语都十分流利。教会大学所发的文凭全部来自国外,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而且,这些教会大学的文凭都得到欧美国家承认,有的学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教会大学起点高,制度完善,各校名师云集,而且各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殊专业,办学有声有色,学生才俊辈出。比如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和新闻系,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还有东吴大学的法科,在二战后的“东京审判”中,中国法官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自东吴大学。医科更是教会大学的强项,协和医学院、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等校的医科,为中国培养了最优秀的医学人才。
教会学校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但同时在中国文化传播与研究中,也成绩斐然。当时的很多教会学校,不仅教授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字经》、《千字文》、《 百家姓》、《四书》、《五经》等。
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少教会大学负责人都主张教会大学通过吸收中西文化之精华, 使之具备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哈佛燕京学社举世闻名,许多著名的中国学者都曾在该机构进行历史典籍和文物考古方面的研究, 至今它在美国仍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一流机构。抗战期间, 华西协和大学和内迁成都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知名学者共同发起成立了东西文化学社。其简章规定“本社联络国内外学者, 以客观的批判精神, 检讨东西文化之价值, 并直接交换思想, 共同努力与文化之交融及新文化之建设为宗旨”。学社成立之后,组织了很多活动与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中西文化交流。
有人说,教会大学是西方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对此,之江大学校长李培恩是这样说的: “若中国今日不需要外国文化之输入, 则尽可闭关自守, 而无待于西洋科技艺术之灌输, 社会经济思想之流入。然在今日之中国, 其实际对于外来吸收之不暇, 遑论拒绝。足见西洋文化之输入, 乃为补救中国文化之不足而决非侵略的。”
背十字架不是背沉重包袱,而是神所赐成圣的应许。 2010/02/19 | 白鸽子
因信称义,因信成圣(罗马书1:17 因为神的义,正是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For in the gospel a righteousness from God is revealed, a righteousness that is by faith from first to last( or from faith to faith), just as it is written: The righteousness will live by faith.) 的确要靠着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不过,请不要偷换概念: 1、圣灵不等于灵恩运动教义的灵(约一4章:亲爱的弟兄们啊,一切的灵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灵是否从神来的。);
2、圣灵不等于圣灵的恩赐。圣灵是三位一体神中间的一个位格,与神与耶稣同等,是神自己。而恩赐绝对不是神,就象大自然是神的创造,但不是神本身,因此拜大自然的就成了一种异教。 | 謝松齡:選擇生命的道路 ——大齋第一主日講道(C年) 申26:1-11;詩91:1-2,9:16;羅10:8b-13;路4:1-13 ()
·謝松齡牧師· 2010年2月21日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我們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阿們。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信息是《選擇生命的道路》。 去年十二月,俄羅斯總理(前總統)普京在一次電視、廣播、網路直播節目中與普通民衆直接交流。一位九歲的女孩(達莎)問他:“甚麽時候是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刻?”普京回答說:“活著就是幸福。”這個回答真的很妙。“活著就是幸福。”如果有人問,現在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死亡,一個是生命,你選擇哪一個?或者更簡單地說,你是要死還是要活?我相信,每一個正常的人,在這兩種選擇面前,當然是選擇生命,當然是要活!因爲,沒有什麽比活著更好。“活著就是幸福”。 是的。人人都願意選擇生命;個個都想要活得更好。可是,許多人雖然嘴上說的、心裏想的都是要選擇生命,都是要活,但實際上卻選擇了死亡,走上了死路,甚至自己還不知道。比如,一切貪官汙吏,全是想活得比別人更好,沒有一個想去死的;但是,他們卻都走在的死亡的道路上,下場十分悽慘。還有許許多多沒有機會作貪官汙吏的人,看起來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爲了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但卻事與願違,最終給自己帶來的不是生命,而是死亡;不是快樂,而是悲哀;不是幸福,而是災難。 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呢?那是因爲人類始祖一開頭就選擇了死亡。《聖經·創世記》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了亞當夏娃後,與他們立約,上帝說:“園中(各種)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爲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上帝和人立的這個約,可以說是善惡之約和生死之約;遵守這個約,就是良善,就是生命;破壞這個約,就是邪惡,就是死亡。這時,魔鬼(蛇)出來誘惑人說,“你們吃果子的日子不一定死;而且,你們吃了果了,就會和上帝一樣能夠辨別善惡。”上帝明明說“你們吃的日子必定死,”魔鬼卻說“你們吃的日子不一定死。”於是,人聽從了魔鬼的誘惑,摘下果子吃了。就這樣,在試探面前,人選擇了魔鬼,背離了上帝。在死亡和生命之間,人選擇了死亡,放棄了生命。在邪惡與良善之間,人選擇了邪惡,丟掉了良善。因此,亞當夏娃被趕出伊甸園。這樣,罪就進入了世界,人離上帝越來越遠。 到底是選擇生命還是選擇死亡?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回答的問題。試探和罪惡就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換句話說,我們就是生活在試探之中。英文中有句諺語,說,“機會只是輕輕敲你一次門,而試探會天天拍打你的門。”今天的福音,記載了主耶穌受洗後,聖靈將祂引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主耶穌基督雖然是上帝的獨生聖子,但是,祂和我們一樣,也有血肉之軀,同樣要面對魔鬼和邪惡勢力的誘惑和試探;同樣面臨生命與死亡的選擇。 我們可以把人看作一個身、心、靈的複合體。魔鬼和邪惡勢力一定會從這三個方面來誘惑我們。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就清楚地看到魔鬼從身、心、靈三個方面來試探耶穌。 第一個試探,是生理上的誘惑。耶穌在曠野禁食禱告四十天,就餓了。這時,他在身體上肯定是軟弱的。因此,魔鬼就乘虛而入,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我們同樣經常在基本的生理需要上受到魔鬼的試探(溫飽的需要、性的需要)。我有一個同學,十幾年前放暑假的時候,計劃在餐館做十天,掙點機票錢回國度假。但是他星期天要去教堂做禮拜,於是對餐館老闆說:“老闆啊,我星期天上午要去教堂,只能下午來上班。可以嗎?”老闆回答說:“好啊,好啊,你信上帝,不打工也有飯吃。上帝會把聖經變成面包給你吃。你以後不再用來這兒做苦工了。”這位同學說:“老闆啊,如果人活著只爲吃穿,那不就和豬一個樣了?” 魔鬼第二個試探,是挑動耶穌的野心。野心和貪婪是人在心靈上最大的軟弱。人很難戰勝自己的野心和貪婪。要想實現自己的野心、得到自己的利益,必定要運用魔鬼那一套邪惡的手段,比如欺上壓下,坑蒙拐騙,甚至欺騙上帝,嘴說信上帝,但拿到好處後,就把上帝一腳踢開;這一套方式,都是從魔鬼而來。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拜魔鬼,因爲拜魔鬼可以撈到許多看得見的現實好處。許多人的生活哲學是“有奶便是娘”;只要有“奶”,可以拜魔鬼作乾娘。所以,魔鬼對耶穌說,如果拜魔鬼,就能得到天下所有的權力和榮耀。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祂。”如果聽從魔鬼,就是重新走亞當夏娃當年的老路;而耶穌卻完全遵從上帝的旨意,選擇生命的道路;不拜魔鬼作乾娘。 魔鬼的第三個詭計,是從靈性上誘惑耶穌去試探上帝,試試看上帝是不是真的存在、上帝說話算不算數。魔鬼把耶穌帶到聖殿頂上,叫耶穌往下跳;並且引用聖經的話,說,如果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上帝就會派天使保護他、用手托著他,他的腳就不會碰在石頭上。耶穌第三次引用聖經的話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在生活中,特別是在教會裏,我們也常常經歷到靈性上的試探。比如,有人可能引用聖經的話去攻擊別人,擡高自己。有人可能對生病的人說,生了病不用看醫生,只要禱告就好了。也有人說,受洗成了基督徒,我想要什麽,上帝就應該給我什麽。如果個人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反過來說“根本沒有上帝”,甚至咒罵上帝。這些都是在靈性上對我們的試探。 魔鬼從身、心、靈三個方面試探耶穌,耶穌三次用聖經—上帝的話語抵擋魔鬼。魔鬼失敗了。牠暫時離開了耶穌。“暫時離開”,就表明魔鬼還會再來。其實,在耶穌傳道的三年中,魔鬼一直跟在耶穌的後面;甚至通過耶穌最親近的門徒彼得和雅各、約翰去誘惑耶穌離開生命之道。 要小心啊!魔鬼也這樣常常在我們的前後左右,利用我們身體上基本的需要,利用我們心裏的野心和貪婪,利用我們靈性上對上帝的不忠,在前面引誘、在後面推動我們去走死亡的道路,讓我們吞下賞心悅目、味道甜美的毒果;就像當年亞當夏娃吞下死亡之果一樣。 各位弟兄姊妹,上帝在創造我們的時候,也賜給我們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可以選擇生命,也可以選擇死亡。亞當夏娃卻選擇了死亡。如今,我們靠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脫離了死亡,獲得了新的生命。我們一定要堅守洗禮時立下的誓約,靠主抵擋一切的試探,每天都走生命的道路。 奉上帝,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