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葉劍 :胡錦濤時代“中國勢力範圍”改變世界政經版圖
發佈時間: 10/30/2006 11:36:10 PM 被閲覽數: 13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胡時代中國勢力範圍改變世界政經版圖

萬維   作者: 葉劍    

  最近的好消息,真是接連不斷、目不暇接,讓人看到了中國實力的鋒芒、讓人看到了胡哥的膽略膽魄手筆。《胡錦濤時代中國將圓航母夢》、《中非合作論壇將在京召開35個非洲國家元首赴京》、《中國外匯儲備即將突破萬億美元》、《中日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國共農業合作論壇在海南召開》、《法國總統訪華中法加深戰略合作》、《中央罷免陳良宇上海市委書記職務》、《J10戰機即將解禁》、《今年全球最大的新股發行圓滿成功︰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和內地股市成功上市》……

   

 

oooooooooooo一樁樁、一件件,尤其是聯系起來看的話,筆者葉劍看到的是︰胡錦濤時代,在延續毛、鄧、江時代的幾十年累計的基礎上,中國像一個積蓄了幾十年內功的武林高手,正在胡代表的運功高手的運作下,疊出大手筆、展現大氣魄、譜寫世界史、創造新格局。胡錦濤時代中華民族將迎來改變世界格局的大輝煌。

  第一、中國勢力範圍正在世界政治版圖、經濟版圖上呈現雛形

  以中國為經濟中心、俄羅斯和西亞為能源腹地、東南亞為環中國經濟圈、非洲澳洲南美為能源資源新基地、以美歐日為重要市場和技術來源之一的中國勢力範圍,正在世界政經版圖上呈現雛形。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性的,離不開世界性的市場、離不開世界性的資源來源。不解決市場問題、向歐美日的出口問題,則無以富國強軍;不解決資源問題,則無以持續發展、無以實現統一。目前中國發展、影響到的世界經濟、整個版圖的變化是︰

  (一)中國主導的西亞經濟圈在浮現、遠景誘人

  主要是︰伊朗為油源、巴基斯坦為通道,加上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上合組織成員國作油氣來源的、中國主導的西亞經濟圈正在形成。加上俄國的對華油氣供應,形成中國的西部、北部的能源後院。這一經濟圈,以油氣為核心,以交通運輸輸油管道設施的建設為骨架,以中哈油氣管道為首期標志性工程、以未來十年二十年為新的建設周期,形成一個中國主導的、中國西部北部的能源附屬國群體。隨著中國的發展,這些國家將緊緊地綁上、也是傍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成為中國發展的受益者、共富者。這個圈子,西鄰積極主動加入、不論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還是伊朗,目前對華能源合作都非常積極主動;這個圈子,加以時日,形成穩定的供油供氣關系和渠道之後,無論美日如何打入鍥子,都將變成難以動搖、無法動搖的政治關系。一旦北部、西部能源來源穩固,則東南方向實現武力統一的把握大增、戰時的能源源頭將得到切實保障。

  (二)中國主導的新中非關系在形成,胡時代正大手筆開闢中非關系新時代

  非洲是新中國建國之後的最重要朋友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安理會)席位,非洲朋友起到了重大作用。時隔三十多年,非洲的重要性再度被提到了議程。中非關系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凸現出非洲作為中國重要油氣資源、鐵銅礦石資源、其他資源的來源地重要性。值得驚嘆的是︰中非合作論壇,以一次正式邀請48個非洲國家、特邀5個(與台灣有外交關系的)非洲國家、35個非洲國家首腦來華的、空前的盛況,即將展現在世人面前,顯現了胡景濤時代的外交大手筆、大氣魄,即便美國也未見這個氣魄。通過對非洲豁免債務、擴大投資和關稅優惠待遇等,加強中非關系、維護和擴大中國在非洲資源區和市場中的地位、以及份額;通過帶領這批非洲領導到中國最優秀的城市上海等參觀訪問,展示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的軟實力、影響力、吸引力,如果說美日模式是非洲的一個發展選擇的話,中國道路同樣將是非洲發展的一個重要選擇。

  新中非關系的形成,筆者葉劍認為︰將得到下列意義和利益︰

    1、進一步保障中國的油氣來源、鐵銅礦等等的資源來源。

  2、進一步增進、增強中巴關系

    進一步提高甦伊士運河-->紅海-->西北印度洋-->巴基斯坦-->中國的運輸路線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高中巴戰略伙伴關系的地位。從而避開未來的印度洋海軍強國印度的制約、減輕中國對于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未來巴基斯坦將是中國最重要的盟國或者準盟國。來自伊朗的油氣,來自非洲的油氣、鐵銅礦資源等等,都可以通過巴基斯坦的運輸途徑進入中國,而不必經過東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

  3、進一步增強和穩定中國在重大國際組織中得到非洲等第三世界力量支持的程度。

  4、有利于進一步減少台獨勢力在非洲的影響力。台獨不論軍備競賽、還是打外交戰,都無法同大陸長期抗衡。

  (三)中國影響日益明顯的東南亞交通圈可望建成

  不論中緬石油管線、公路鐵路,還是連通中國雲南、老撾、泰國等的交通干線,抑或穿越中老越泰等的河運線路的建設項目,都顯現一個未來︰一個以交通干線為骨干、(可以)以人民幣為結算手段的、泛東南亞次大陸的東南亞交通圈,正在形成。由于中國佔據地利和經濟優勢,這個交通圈同樣將是環中國經濟圈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將發揮重大影響。

  (四)南美、澳洲進一步成為中國的礦石、油氣資源的來源

    其中,中南美部分,通過發展同中南美國家及其經濟組織的關系,同樣可以進一步壓縮台獨的國際空間;通過加強同澳大利亞的經濟關系,同樣可以在美澳等等關系中打入鍥子,增加澳洲在台灣等問題上同美國的分歧,增加南美資源國家在台灣問題上同美國的分歧。

  (五)歐美日繼續成為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外匯儲備和盈余的主要來源、以及主要技術來源之一

    注意是之一,中國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技術創新。同時也要注意︰目前中國同日本、美國的關系,必然也是斗而不破的關系。

  由上述四五個方面,已經顯現了一個嶄新的格局,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必將帶來中國經濟圈的出現,其中、西亞經濟圈、東南亞經濟圈、中非經濟圈等三個中國經濟圈組成部分,越來越明顯。並且,在中國經濟圈的基礎上,必將發展出中國勢力範圍準勢力範圍。這是歷史趨勢,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趨勢只有中美萬一發生戰爭、美國付出慘重代價將中國打敗才能阻止的。但美國要同中國開戰,已經越來越缺少底氣和把握。中國坐大的趨勢,越來越難避免。

  第二、隨著中國勢力範圍的出現,一個強大的、深藍海軍的建設進程,中國軍隊的全球投送能力的建設,必然加快。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看到《胡錦濤時代中國將圓航母夢》、《2016年以前中國將建設三個航母艦隊》等報導。中國在世界範圍內日益增加的經濟利益,中國的、遍布全球的航運通道,中國不斷增加的海外投資,需要一個強大的海軍作為後盾、作為保障。

  隨著中國外匯儲備即將突破萬億美元,中國政府、中國企業、中國自然人的海外投資,還將繼續擴大。達到數額遠超現金想象的程度。這一切,必然要求一個深藍的海軍,航母艦隊為中心的海軍,提供保障。

  一個強大的海軍,是中國國際地位的必不可免的一個反映。也是世界新格局的保衛者、維護者。中國軍隊的全球投送能力的建設,必然也會加快。中國將在全球範圍內,同一切負責任的大國或國家組織一起,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或為次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來源︰http://www.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牟傳珩︰透視“林牧現象”, 林牧老不正是背負著一個沉重的時代走去了嗎
  • 煙霧后果嚴重 明年可能出現超級厄爾尼諾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