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外媒曝光内幕:朝鲜部署接班人向中国发出重大信号(图)
發佈時間: 6/30/2010 11:54:36 AM 被閲覽數: 8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外媒曝光内幕:朝鲜部署接班人向中国发出重大信号(图)


2010/06/30 



在瑞士留学时期的金正银

  朝鲜战争60年后其国内大格局未曾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其代际传承却在有序进行。金日成将权力棒子交给了金正日,金正日有迹象显示要将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幼子金正银。为达成这一目标,朝鲜正在全方位动用党务、行政、军事、舆论等国家机器为之服务。

  朝鲜《劳动新闻》26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23日作出决定,将在9月上旬召开劳动党代表会议,选举劳动党最高领导机构。《劳动新闻》当天在报道这一决定时说,当前全体劳动党员和全国军民正满怀信心展开“总攻击战”,以迎接劳动党成立65周年。在这一形势下,为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党,提高党的战斗机能和作用,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决定举行这次劳动党代表会议。

  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是1980年,此后30年再未召开。正是在那次大会上,确立了金正日作为金日成接班人的地位,金正日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时隔30年重新召开劳动党代表会议,自然引发强烈关注。而召开此次会议的时机十分微妙,前不久朝鲜刚刚举行了最高人民会议,对领导层进行了大换血,内阁总理及多位副总理易人,据信是金正日心腹、同时是金正日三子金正银坚定支持者的张成泽从幕后走向前台,出任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而自从前年突然病倒的金正日似乎根治无望。一切都显示,朝鲜的接班工作已经启动并在按照法定程序紧锣密鼓地实施。朝鲜准备在9月上旬召开劳动党代表会议,是完成接班部署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朝鲜劳动党是朝鲜政权的领导核心,对其领导机构进行改组,其动向预示着朝鲜的未来,尤其是朝鲜即将面临代际更替的背景下,更具有异乎寻常的意味,这一点从朝鲜劳动党第六次到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跨度长达30年,也能明显看出来。

  朝鲜政权更迭对朝鲜意义重大,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十分重要。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南北在可控的情况下实现统一、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是中国相当长时期在朝鲜半岛的重要战略利益所在。朝鲜半岛的任何冲突、动荡甚至战争,都将损害中国在东北亚所谋求的利益。

  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聚集了亚太最活跃的经济体和全球强国、地缘大国,它们在朝鲜半岛具有不同的利益,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政策。朝鲜当前最大的政治是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和权力继承的顺利实施。韩国打的算盘是,在朝鲜显示不稳定迹象、前途未卜的时刻,如何动用政治、外交、经济甚至军事等诸种手段,是朝鲜半岛局势向着有利于韩国的方向转化,实现韩国利益最大化。日本与朝鲜向来关系紧张,对朝鲜影响力微乎其微,它的利益只能通过美韩实现,表现在具体的外交政策上就是只要美韩一致行动的,日本都会无条件支持。

  俄罗斯正处在战略低调期。它的中心任务,是要走过苏联解体对俄罗斯带来的对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精神的创伤,重新培育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乃至文化在内的实力,恢复大国荣耀。他的对外政策的方针,即使是强硬,也是为了自我防卫;而为了赢得发展自身的有利条件,俄罗斯既要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新型的奠定在其传统影响力和新的国家定位基础之上的国家关系;又要在全球和地缘战略中对西方国家进行妥协,除非危及其重要利益,否则一切都为国家的复兴大业服务;而在南部,与中国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朝鲜问题上,俄罗斯可以施展的空间不是很大,而且也不处在其积极介入的国际争端的优先方向。这是因为,虽然朝鲜与俄罗斯接壤,但在意识形态上两国已经分道扬镳,维持共产主义阵营的团结的需要已不复存在。即使是韩国统一朝鲜,俄罗斯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在俄罗斯看来,朝鲜半岛与中国的核心利益攸关,有中国在前锋,俄罗斯不必冒着与西方对抗的风险介入朝鲜问题,而是更多地采取支持中国的立场。

  美国在朝鲜半岛拥有长远的地缘和全球战略意义,它目前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理由是阻止朝鲜核武装,但是其实际意图却是保持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为其在韩国乃至日本维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寻找充分而有效的理由。美国图谋的地缘战略目标是,通过遏制朝鲜实力的增长,扶持韩国有足够能力对抗朝鲜,保护日韩等盟友的利益,并为台湾地区发挥美国在太平洋的一颗战略棋子作用提供强有力的屏障。美国的全球目标是,通过在韩国维持政治、军事存在,在亚洲东部插入一个楔子,在后冷战时代延续美国在东北亚的利益存在和影响力,将之作为抵抗共产主义的前沿,并对中国、俄罗斯等地缘重要国家形成战略威慑力。

  美国的这一地缘战略目标,随着中国的崛起,变得日益突出。

  在这些复杂背景之下,中国理所当然地异常关注朝鲜半岛的任何风吹草动,而朝鲜的权力继承进程,无疑是当前最为重大的事变,关系到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利益,并间接影响到亚太战略平衡。

  朝鲜如果不能顺利实现代际更替,很可能会导致其内政混乱,而朝鲜自身局势动荡,将引起其核武库的失控,为美国直接介入朝鲜半岛事务提供口实,韩国也可能陡起武力统一朝鲜的野心,中国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付出的成本会相应地增加的同时,将面临美国的战略前沿推进到中国东北家门口的危险。可谓干系极大。

  另一方面,即使是朝鲜的接班部署被打乱,其内部反对势力成功掌权,也会增添中国的忧虑。与相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朝鲜现政权相比,任何来自朝鲜内部的反叛,都有可能使中朝关系偏离原先的轨道,使中朝关系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中国需要投入更多的外交资源和其他援助,维系原本已经相当稳固的双边关系,对中国来说得不偿失,何况新政权对华姿态以及友好程度还需要时间慢慢检验。相比较而言,支持朝鲜现政权成功实现权力传承,不仅代价最小,而且将继续推进中朝关系,提升中国对朝影响力,也将杜绝外部势力强行干涉半岛事务。

  确保朝鲜的稳定或者具体来说支持现政权保持国家稳定,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实现地缘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而且在中国国内发展仍然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阻止美国的影响力前移至中国东北边境而引起的巨大战略压力方面,也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30年前金正日走上前台

  30年

  “六大”后时隔30年,朝鲜劳动党9月将开“七大”,有可能出现领导人更替

  据朝鲜《劳动新闻》26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23日作出决定,将在9月上旬召开劳动党代表会议,选举劳动党最高领导机构。这一消息公布后,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上一次召开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是在1980年。

  《劳动新闻》当天在报道这一决定时说,当前全体劳动党员和全国军民正满怀信心展开“总攻击战”,以迎接劳动党成立65周年。在这一形势下,为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党,提高党的战斗机能和作用,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决定举行这次劳动党代表会议。

  金正日此前曾表示,在2012年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之时“打开强盛大国之门”,是朝鲜党和人民坚定的决心和意志,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超常的热情和不懈的斗争。

  朝鲜刚刚于本月初破例召开了最高人民会议,做出多项重大人事变动,其中包括任命张成泽为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并更换了总理及多位副总理。

  朝鲜劳动党在1980年举行了第六次代表大会,但至今未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就是在朝鲜劳动党“六大”上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金日成1994年7月逝世后,金正日于1997年10月就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按照劳动党党章的规定,在代表大会休会期间,可以举行党的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党的路线、政策及人事等重要事项。据中新社

  25日,正在朝鲜参加国际青年大会的外国青年学生在平壤举行声援朝鲜人民正义斗争的游行。新华社

  金正日三子或接班 妹夫成“辅政大臣”

  朝鲜突然宣布今年9月将召开劳动党代表会议,让人不由想到本月初,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二次会议上,金正日的妹夫张成泽获选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被视为是金正日三子金正银的主要支持者。外界猜测,这些都是在为金正日三子接班铺路。

  前奏:张成泽晋升

  《纽约时报》援引韩国朝鲜研究大学教授YangMoo-jin的话说,“张成泽已经成为‘集权力和影响力于一身的朝鲜二号人物’。”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分析称,“张成泽的晋升被不少人看作是释放出的一个信号———金正日正在使核心人士就位,以确保权力顺利过渡到他儿子手上。”

  《华尔街日报》则分析说,“金正日对领导层进行调整有可能是他在让儿子接班前,为巩固自身权力而实施的整体策略的一部分。”

  未来:张成泽“摄政”?

  64岁的张成泽被广泛看作是确保权力移交给金正日27岁的三儿子金正银的最佳人士。分析师认为,如果金正银太年轻而无法领导政权,张成泽甚至有可能代行职权。

  韩国和日本的媒体多次披露,金正日已经指定其小儿子金正银为他的接班人。法新社的文章更是直言,“张成泽获得提拔,显现出了金正日将指定小儿子金正银为最终接班人。张成泽与金正银关系密切,外界普遍认为,当金正银掌权时,张成泽有可能‘摄政’。”

  BBC的报道同样提到,“张成泽被视为金正银接班掌权的主要支持者,他已被描述为金正日最信任的盟友之一。有些报道说,在金正日2008年中风后,他曾代理工作。”《每日电讯报》称,“分析家说,张成泽的任命可以作为金正日发的信号,表明了他决心让他的儿子接班,而非是来自军事机构的人士。‘张成泽将是金正日最值得信赖的人,他能够为金正银的继承打下基础。’”

外媒热议朝鲜高层人事变动

  导报记者孙罗南

  朝鲜高层领导人“大换血”。7日,朝鲜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平壤举行,会议决定免除金英日的内阁总理职务,并选举崔永林为内阁总理。会议根据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提议,选举张成泽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是劳动党中央行政部部长,此前他是国防委员会委员。

  消息一出,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欧美主流媒体对此的报道均聚焦在了金正日的妹夫张成泽身上。《纽约时报》援引韩国朝鲜研究大学教授YangMoo-jin的话说,“张成泽已经成为‘集权力和影响力于一身的朝鲜二号人物’。”

  外媒对张成泽的关注,依旧围绕着朝鲜接班人的问题。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分析称,“张成泽的晋升被不少人看作是释放出的一个信号——金正日正在使核心人士就位,以确保权力顺利过渡到他的儿子手上。”金正日巩固自身权力?

  根据BBC的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是朝鲜最高权力机构,目前有687名代议员。金正日出席了7日举行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此次会议是一次特别会议,因为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上次会议是在今年4月9日举行的,金正日当时缺席。该会议通常是每年举行一次。朝中社称,5月18日朝鲜即宣布,这次议会特别会议将讨论‘组织问题’。”

  《纽约时报》的文章则提道,“上个月,已是80高龄的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金一哲因年龄原因被解职;上周,金正日的亲密助手、积极支持接班人金正云的李济刚因车祸丧生,享年80岁。两位80岁老人的离职或离世曾引发了人们的猜测,朝鲜可能会为金正云的继位进行高层权力结构的调整。”

  《华尔街日报》则分析说,“金正日对领导层进行调整有可能是他在让儿子接班前,为巩固自身权力而实施的整体策略的一部分。”张成泽未来或“摄政”?

  64岁的张成泽被广泛看作是确保权力移交给金正日的27岁儿子金正云的最佳人士。分析师认为,如果金正云太年轻而无法领导政权,张成泽甚至有可能代行职权。

  一直以来,韩国和日本的媒体多次披露,金正日已经指定其小儿子金正云为他的接班人。法新社的文章更是直言,“张成泽获得提拔,显现出了金正日将指定小儿子金正云为最终接班人。张成泽与金正云关系密切,外界普遍认为,当金正云掌权时,张成泽有可能‘摄政’。”BBC的报道同样提到,“张成泽被视为金正云接班掌权的主要支持者,他已被描述为金正日最信任的盟友之一。有些报道说,在金正日2008年中风后,他曾代理工作。”

  《每日电讯报》称,“分析家说,张成泽的任命可以作为金正日发的信号,表明了他决心让他的儿子接班,而非是来自军事机构的人士。‘张成泽将是金正日最值得信赖的人,他能够为金正云的继承打下基础。’韩国统一研究院研究员ParkYoung-ho说,‘这也显现出,他们将不会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没有创新,不会公开,也不会变革。’”

  《纽约时报》认为,“朝鲜议会将金正日的妹夫提升至了一个被认为权力位居全国第二的职位,这是金正日在将权力交接给他第三个儿子时越来越依赖于自己近亲的又一迹象。此次为期一天的议会会议的亮点是张成泽的任命。”金英日因货币政策被“罢免”?

  7日,朝鲜劳动党平壤市责任书记崔永林取代金英日,成为朝鲜新一任总理。《华尔街日报》说,“朝鲜任命了一位长期以来的家族亲信担任朝鲜总理,总理名义上是朝鲜权力结构中的二把手,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该职位仍在张成泽之下。崔永林接替的是金英日,金正日和金英日并无亲属关系。分析人士提醒注意朝鲜官方声明中所提到的‘罢免’一词。在朝鲜,当政府罢免一位官员时,意思就是这位官员错误地执行了政策,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英国路透社称,“朝鲜总理被视为掌管经济政策的最高官员,更换总理人选可能与去年底朝鲜进行的货币改革有关,据一些媒体称,此次改革引起了民众普遍的不满。”

  根据美国《时代》网站的文章,“今年2月份,金英日曾就货币改革失败造成朝鲜社会秩序混乱和经济环境恶化作了罕见的公开道歉。朝鲜在去年11月份宣布实施货币改革,将旧币以100比1的比例换成新币,同时禁止使用外汇,这一改革引发了国内的反弹。民众手中的钞票购买力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国营商店无法满足需求,通货膨胀加剧。”

  “新任总理、81岁的崔永林曾在莫斯科大学就读。韩国东国大学的专家KohYu-hwan说,据报道,崔永林曾和金正日的小儿子在一个项目上共事,他们显然关系密切。”“天安号”事件另有动机?

  朝鲜最高人民议会罕见地在短短2个月内召开了今年以来的第二次最高人民会议,这正值国际社会因“天安号”事件要求制裁朝鲜的声音愈演愈烈之际。

  《华尔街日报》称,“分析人士说,朝鲜做出的人事安排并不像是涉及到‘天安号’事件,因为朝鲜的声明并没有提到这艘军舰,也没有提到朝韩两国之间的僵局。不过,分析人士曾说,朝鲜调整领导层和‘天安号’事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看,都是金正日在实施传位计划之前,稳定国内局势、把朝鲜人团结在军方周围的整个策略的具体组成部分。”

  《纽约时报》此前的分析文章这样写道,“无论是导弹发射还是核试验,多年来,韩国的官员和分析家们对朝鲜这种兴风作浪的习惯已经逐渐习以为常。当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时,朝鲜即予以抨击和报复,甚至以战争相威胁。韩国人说,通常情况下,这是一个渴望吸引眼球的战术,往往希望借此争取外交和经济上的让步。但是这一次(‘天安号’事件)的动机或许有所不同。朝鲜问题专家说,朝鲜这一最新的好战行为折射出了一种新的力量:金正日试图扶植他27岁的儿子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上述报道猜测,“表面上看,朝鲜日趋激烈的对抗政策可能会‘自取灭亡’。但是,官员和分析家们认为,这是金正日巩固金正云地位所作出的努力。从这一思路出发,‘天安号’事件是试图要制造一种紧张氛围,以赢得公众和部队的支持,这是金正日的目的。”

  (来源:经济导报)

朝鲜高层变动极少外传 隐士之国令西方难捉摸

  据6月2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在过去几年中,谁将接替金正日领导朝鲜一直是西方观察家最想破解的谜题,2008年外媒传出金正日身体状况欠佳的传闻后,韩国情报机构将猜测重心转向金正日三子金正恩,并于去年6月1日宣称朝鲜已将金正恩定为接班人。几个月后,俄罗斯学者安德烈-兰科夫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撰文称,过去十多年,观察家一直在等待朝鲜发生大事———金正日宣布谁是他的继承人,他们觉得这样的事随时都会发生,但等来的是无尽的假消息、无法确认的传闻及传来传去的“独家谣言”。

  “接班人”金正恩的出现去年曾几度引发韩日及西方媒体热炒,他早年在瑞士留学过的学校吸引了大批记者拥入。去年6月,一名日本驻华记者宣称“金正恩秘密访华”,迅速引发媒体热炒,而他的报道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形容为“读起来就像007小说一样”。在那时,这位朝鲜“接班人”的名字还被叫做“金正云”。

  27日,韩国《朝鲜日报》中文网站依然称金正恩为“金正银”。从“金正云”到“金正银”,再到“金正恩”,外界对金正恩信息的混乱绝不仅限于名字。《纽约时报》26日说,朝鲜内外的人都对他所知甚少,人们只有几张他年少时的照片,只知道他的年纪在27岁上下。

  《人民日报》前驻朝鲜记者徐宝康说,依据正常情况,朝鲜劳动党代表大会应该定期举行,在代表大会举行期间可举行代表会议。但朝鲜没有按常理出牌,自1980年之后就没再举行过党代表大会。朝鲜从未对外公布这样做的原因,外人更是无从知晓。徐宝康说,朝鲜一些重要会议的举行时间往往无规律可循。在这长达数十年没有代表大会的日子里,朝鲜劳动党高层已完成过几次人事变动,但都没有走代表大会这一程序。徐宝康说,朝鲜有重大变更和决定“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极少将其国内的大事及时向国际社会传达,领导人接班这样的核心机密更不可能轻易对外透露。(环球时报驻朝、日、加记者 周之然 孙秀萍 陶短房 本报记者 谭福榕 赵海兵 陈一 王燕)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俄罗斯美女间谍身份曝光 经常出没于曼哈顿名流派对/美抓获11名俄间谍 系美俄冷战后最大间谍案
  • 意大利破获洗钱案涉上千华人 意称中国加剧世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