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增長的教會/傾城之變/新約教會使徒的數目和教會的體制問題
發佈時間: 1/30/2011 4:05:52 AM 被閲覽數: 85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
   我要时时称颂你的名。
   你是我的盾牌,是我的荣耀。
   又是叫我抬起头的神﹐
   纵然仇敌围绕攻击我﹐

   在你怀中必不怕遭害。
   你是我的神,我所倚靠的﹔
   你同在使我全然得胜。
   
   

(2011/01/29 发表)

 


 

[福音论坛]

 

增長的教會──伊利諾州南巴靈頓柳溪社區教會



  柳溪社區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是全美最大的教會之一,
每週約有20,000名會眾在此聚會。它之所以成為美國最大的教會,是因其具創
意的運作計劃,更因其獨特的服事觀與吸引不上教會人士的絕妙策略。
  柳溪教會成立於1975年,1981年2月,以1,500萬美元在伊利諾州南巴靈
頓佔地155英畝的土地上,建立教會園區,離芝加哥市區約30英哩。該會主堂
可以容納4,650人,看起來不像教堂,倒像市政中心。整個園區看起來就像景觀
公園,而不像教會用地。這一切都不是出於偶然。所有柳溪的一切,從硬體建築
到聚會程序以及音樂的選擇,都是為慕道友設計的一個舒適、沒有壓迫感的環境。
  該會週末有四堂以慕道友為取向的敬拜,周三、四有以會友為主的查經聚
會。另外還有兒童、青少年及X世代的青年敬拜。該會以生動活潑的主日敬拜
(穿插現代詩歌演唱、舞蹈、戲劇、多媒體播映)與各類小組名聞於世。

革新之初

  主任牧師海比爾(Bill Hybels)50出頭,是教會的創建者,並不是神學院科
班出身的牧師。1970年代初期,海比爾還在大學就讀時,就參與 South Park
Church in Park Ridge的青少年服事。他們讓學生自己用流行音樂、戲劇,及各種
活動發揮個人才能,但重點則在聖經真理的教導及對孩子們身心靈的關心。最多
時曾有1,000多位青少年在此聚會。
  這期間他學習到按恩賜服事及分組增長的功課。在這項服事成效極佳,幾近
巔峰時,海比爾參加了一個聚會,領受到現代教會的策略是在使徒行傳第二章:
面對人們的需要並幫助他們解決。他深受感動,決定出來牧會,於是成立了柳溪
社區教會。
  1975年10月12日,當海比爾還是伊利諾州Deerfield三一神學院學生時,
他用賣掉1,000多籃蕃茄籌到的經費,租下一座可容納千人的柳溪戲院,開始這
間專為非基督徒而敞開大門的教會。
  在開始這個教會之前,海比爾和同工們花了四星期的時間進行挨家挨戶的問
卷調查。他們問社區的人:「你固定參加地方教會嗎?」如果得到的答案是:「沒
有。」他們就會繼續問:「為什麼沒有?」他了解到人們不去教會主要有四個原
因:
  1.教會給人一種老是要奉獻的印象; 2.教會內容枯燥乏味;3.教會跟現實生
活脫節;4.牧師使人感到自己很無知和有罪惡感。於是,他決定用低調的方式來
處理奉獻;用富創意的溝通方式;傳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道;並定意不採高姿態
來對人談話,也不用罪疚感來驅策人們。

快速增長

  1975年柳溪的第一次聚會只來了125人,第二週更少,但幾位核心同工在
海比爾帶領下,仍堅定地服事眾人,三年後,會眾突破2,000人。
  在這快速增長的三年中,海比爾用團隊服事的模式來運作 ,他自己扮演協
調者的角色,眾同工則各按恩賜服事。1979年,教會增長減緩,事工漸走下坡,
海比爾和同工進入省思的階段。在1980年代初期,教會修正一些方向及作法。
海比爾牧師在傳講信息上,除了像過去強調的愛和恩典外,又加上公義和紀律。
同工們從錯誤中學習,用智慧及耐心解決問題。於是,柳溪社區教會突破危機,
重新出發。
  在海比爾有系列性的聚會講台教導下,教會人數自1983年的4,600人到1988
年的9,000人,再到1990年的14,000人 (包括週末與週間聚會)。這樣的教會增
長引起美國媒體的注意,時代雜誌和美國國家廣播電台都來訪問柳溪教會。這裡
逐漸成為教牧領導的訓練中心,海比爾牧師也常被各地教會邀請開設教會增長研
習會。1990年代初期,因主任牧師無法常在教會,而教導又非常需要,海比爾
就建立了「教導團隊」,讓有教導恩賜的信徒出來服事成全眾聖徒。

目標群眾

  早期柳溪教會的主要增長策略是他從坊間行銷學中學到的觀念─目標群眾
(Target Audience),海比爾稱之為「未信者哈利」(Unreached Harry)。他知道他
無法面面照顧到社區中所有的人,所以他便試著實際一點,把目標群眾限定在社
區人口統計中最大的一群─25歲至45歲的中產階級、具專業技術、忙碌於商場、
對傳統教會缺乏興趣的已婚男士。
  海比爾認為有些牧師之所以達不到果效,是因為他們一直試著要接近那些跟
他們沒有自然關係的人。上帝使用每位牧者獨特的恩賜和熱情,並且使他們可以
親近一個特別類型的群眾。海比爾說:「大致上,一位牧者若想設定他的目標群
眾,可以先看看他喜歡與哪些人一同渡假或休閒一個下午。」

崇拜的運用

  決定要積極地向「未信者哈利」接近時,海比爾面臨了一個特別的問題:如
何在教導信徒的同時,也能向非信徒傳福音?所得的結論是:「不能!」於是,
他為非信徒哈利設計了週末福音崇拜,聚會中以現代音樂、話劇、舞蹈、多媒體、
聖經基本真理為特色,而其中所用的詞彙都是未信者所能接受的。
  信徒們也參加福音崇拜(通常是陪著未信者哈利來的),若要有更深的靈命
造就,則參加週三與四晚間的信徒崇拜(又稱為「New Community」,新社群)。
這聚會著重在解經式的教導、團隊的敬拜、禱告與讚美。海比爾把週間聚會比喻
為馬拉松選手在中間停下來補充水份的中繼站。
  教會成立20餘年來,柳溪一直沒有週日晚崇拜。海比爾的理由是:「一般而
言,會眾從主日晚崇拜的講道中得到的東西較少,因為牧師的心力都已放在主日
早晨的講台上。而且我們這一代人大都利用週日晚上休息,好為下週的工作做準
備。週一一大早,他們必須把小孩送到保姆處或趕著參加公司週會。主日晚上沒
有聚會也使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家參加一些小組聚會或特別的研習會。」
  一個無神論者在到柳溪聚會兩年後信主,他說:「柳溪是一個可以安心慕道
的地方,一切是這樣的自然,沒有壓力,我可以用自己的速度來了解基督教。」  
海比爾並沒有在聚會中進行呼召。他反而鼓勵慕道友跟帶領他們來教會的人談
天,或找教會的輔導。他說:「大部份的人是在聚會完畢後,在停車場或星期天
中午在當地餐廳用餐聊天時,決志信主的。」
  在柳溪,一個人屬靈之旅的下一步是參加小組聚會。這些小組提供了個人的
門徒訓練課程,也在小組中彼此扶持,它就像大教會中的小教會。
  柳溪的服事網絡幫助會眾找出個人屬靈的恩賜,並且引導他們在適當的時機
參與服事。海比爾說:「固定參加週間的聚會,並樂於接受小組的挑戰、也投身
於服事的人,幾乎都會發展到最後的階段:即對「非信徒哈利」伸出福音的觸角,
並使傳福音的事工繼續循環下去。」

尋找合神心意的人

  「雖然需要已呈現在眼前一段時間,但是若神所差派的人尚未出現,則我們
寧願繼續等待,我們不會隨便開始一個新的部門或事工。當你找到合適的人來運
作時,你同時也讓聖靈自由地來引導。」海比爾相信被神揀選的人必須有兩種恩
賜:一、與未信者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二、必須有教導信徒的恩賜。一個人若無
法幫助人們在基督裡更成熟長進,就無法擁有一個有果效的服事。但是如果一個
帶領人只能把人帶進教會,卻無法在靈裡餵養人,則事工就只能建立在軟弱的根
基上。
  柳溪對平信徒同工的招募是:先從人開始,而不是從職位開始。新會友必須
努力找出個人的屬靈恩賜,以便在服事上可以勝任愉快。海比爾用一句話來描述
平信徒總動員的目標:「會友即傳道人」。他們提供發掘屬靈恩賜的講座來引導會
友,再由輔導幫助個人找出三個最明顯的恩賜,並指導他們進入合適的服事部
門。這種方法會引來平信徒的高度參與並減低流動率;因為當人們在自己的服事
領域中有果效並得到滿足時─他們會喜愛自己所服事的,而且不想停止。
  當要增聘教會新的同工時,柳溪特別注重以下三點:一、屬靈上的恩賜:二、
特殊的呼召或服事的熱誠;三、本身的氣質與目前的同工群合得來。當人們對一
份特別的服事有恩賜與熱誠,又能在服事團隊中表現傑出時,他們就自然地願意
去服事。「我們所當做的,就是把他們的心力與能力匯整起來。」他強調:「我們
不是聘用同工來做服事的工作,而是要他們裝備教會的弟兄姐妹,使他們有能力
去做。」
  海比爾透過一個管理小組與部門負責人來管理整個教會。他發現他最大的挑
戰是向他的同工傳達異象與價值觀。通常他是透過月同工會及每週一次的同工午
餐會來傳達異象與增進關係。
他和許多主要同工已經合作二十餘年。他說:「即使我們不在這個教會同工,也
會在別的地方一起工作。我們一起成長,同受失敗的苦,彼此認罪,彼此關顧,
一起流淚,一同歡笑。同工之間的愛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建立起來。」

擴展異象

  柳溪雖未曾花功夫來發展植堂模式或自己的宗派,它卻很樂意服事並鼓勵那
些想法相近的教會和牧者。在80年代,他們每年舉行三次教牧研習會。1992年
後,他們成立了「柳溪協會」(Willow Creek Association),目標是透過異象、訓
練與資源的分享,與全世界致力教會更新成長的牧者與領袖連結。
  目前這個協會的教會會員已超過5,000,每年有超過65,000個地方教會的牧
者或同工前來參加柳溪的研習會與訓練課程,包括:得勝教會研習會(Prevailing
Church Conference)、領袖高峰會(The Leadership Summit)、柳溪策略服事工作
坊(Strategic Ministry Workshops at Willow Creek)、兒童與學生事工研習會
Promiseland /Student Ministries Conference)、小組研習會(Small Groups
Conference)、藝術服事研習會(Arts Conference)、個人佈道研習會(Contagious
Evangelism Conference)。
  其中「得勝教會研習會」是全盤了解柳溪事工最重要的聚會,該研習會每年
5月與10月各舉行一次。而「領袖高峰會」則是柳溪最受歡迎與參加人數最多
的研習會。2002年8月8-10日舉行的聚會,4,650個名額去年底就已全部額滿(向
隅者可以透過現場直播衛星在全美50個地點學習。本會「2002年美國教會觀摩
之旅」已取得34位名額!)
  海比爾非常看重這些研習會,見到教會因改變而經歷成長,他便受到激勵。
然而,他也意識到許多牧師在試用柳溪的方法時卻失敗了。他相信之所以如此,
往往是因為牧師只知抄襲,卻沒有改變他們的態度和整個教會策略。海比爾知
道,要在教會履行整個柳溪的牧會哲學是非常困難的,然而,在每次研習會後,
他都會傳達「一切均可改變」的觀念,他也確信,牧師可以藉著明暸異象及可行
性的調整,而使得教會復興起來。他說:「如果教會未做任何改變,它的前途是
黯淡的。但它若願意順從聖靈的引導,而非憑血氣的指使,那它的未來將是光明
的。

開創新局

海比爾顯然定意要作個革新者。他宣稱他從未想過要把傳統承遞下去:「我們最
在乎的是,如果一個計劃無法達成既定的目標,我們寧可讓它成為過去,然後再
度嘗試開闢新的局面。雖然如此,海比爾牧師還是承受不住一支蠟燭兩頭燒的服
事量。有一次,開車趕赴聚會時,心靈終於崩潰。於是,他休假,他省思,也接
受過心理輔導,情況才慢慢改善過來。

身為教會領袖,海比爾很重視資訊的吸收,他每天要看兩份報紙,每週要讀三份
全國性的雜誌,每天上網看新聞及看CNN,此外,思考未來也是教會領袖不可
或缺的能力。

在柳樹溪社區方圓車程20分鐘範圍內的百姓約有150萬人,的確有非常大的
發展潛力。眼前教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增加聚會場所及解決聚會時的交通阻墜,他
們尋求各種管道的資源。柳溪教會有突破百萬人聚會的準備,以目前教會人數成
長率而言,這目標似乎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
http://www.willowcreek.com
http://www.willowcreek.org
摘自「航向月刊」

 

 

傾城之變──美國加州漢默市

馮 文 莊

二 、 邪 不 勝 正 — — 美 國 加 州 漢 默 市 (Hemet, California)

表 面 看 起 來 , 漢 默 市 不 過 是 美 國 南 加 州 的 一 個 普 通
小 城 , 安 詳 寧 靜 , 適 合 退 休 人 士 居 住 , 可 是 稍 為 深 入 認
識 她 一 點 , 就 發 覺 這 地 方 有 點 邪 門 。

首 先 , 這 裡 的 教 堂 凋 零 , 門 可 羅 雀 , 有 一 間 居 然 被 流
鶯 拿 來 做 露 天 妓 院 用 。

其 次 , 許 多 稀 奇 古 怪 的 宗 教 都 群 聚 在 這 地 方 , 以 漢
默 為 大 本 營 。 每 逢 到 了 美 國 的 萬 聖 節 , 居 民 就 見 到 鄰 近
山 頭 煙 火 四 起 , 原 來 那 是 女 巫 領 她 們 的 信 眾 在 那 兒 獻
祭 。 因 此 在 山 頭 上 , 在 曠 野 , 居 民 都 能 看 見 祭 牲 殘 骸 ,
可 也 見 慣 不 怪 。

第 三 , 這 裡 的 幫 派 可 說 是 世 襲 , 歷 代 相 傳 。 不 少 幫 派
的 成 員 從 祖 父 , 或 曾 祖 父 一 代 起 , 就 是 幫 派 成 員 。

第 四 , 漢 默 市 是 美 國 西 岸 的 大 麻 之 都 。 據 一 個 現 已
痛 改 前 非 的 毒 販 ( 姑 且 喚 他 阿 福 ) 說 , 這 裡 最 少 有 九 間
重 要 的 大 麻 提 煉 廠 。

第 五 , 可 以 理 解 的 是 警 方 對 幫 派 、 毒 販 , 都 感 到 十 二
萬 分 頭 痛 , 甚 至 說 得 不 好 聽 , 怕 得 要 死 。 警 員 們 要 是 沒
有 足 夠 後 援 , 就 不 敢 到 幫 派 出 沒 的 地 方 巡 邏 。 更 可 怕 的
是 , 根 據 阿 福 說 , 不 少 警 員 還 與 毒 販 勾 結 , 甚 至 使 用 警
車 替 毒 販 「護 送 」 大 麻 。

阿 福 從 一 九 八 三 年 起 , 開 始 加 入 製 造 大 麻 的 非 法 勾
當 , 一 直 到 一 九 九 一 年 信 耶 穌 悔 改 為 止 。 他 說 , 那 時 他
們 每 兩 星 期 就 得 輸 出 十 三 磅 大 麻 — — 足 夠 供 應 二 十 五
萬 人 的 用 量 。 有 時 訂 單 加 倍 。 主 要 的 供 應 站 是 南 加 州 、
阿 里 桑 那 州 和 猶 他 州 等 。 他 說 : 「 我 們 把 毒 品 製 得 像 用
來 做 建 築 的 石 膏 板 一 樣 , 每 塊 四 乘 八 呎 。 毒 品 甚 至 可 以
銷 售 到 監 獄 裡 。 」

沒 有 牧 師 喜 歡 來 這 個 著 名 的 「 牧 師 墳 地 」 。 漢 默 的 教
會 死 氣 沉 沉 , 傳 福 音 沒 有 果 效 。

但 是 , 有 幾 位 牧 師 為 了 上 帝 的 緣 故 留 下 來 。 他 們 為
漢 默 懇 切 禱 告 , 積 極 地 傳 福 音 。 上 帝 和 他 們 同 在 , 不 久
他 們 看 見 有 幫 派 成 員 到 教 堂 來 參 加 聚 會 。 牧 師 侯 詩 道
( Gorden Houston ) 說 , 「 那 天 我 在 講 壇 上 傳 道 , 還 沒 說
完 , 便 見 一 個 幫 派 成 員 走 上 來 。 他 全 身 都 紋 了 身 , 我 略
感 猶 疑 , 便 聽 得 他 說 , 『 我 要 現 在 得 救 ! 』 原 來 , 他 是
個 幫 派 首 領 。 後 來 他 們 整 個 幫 派 都 信 了 耶 穌 , 還 在 教 會
幫 忙 清 掃 落 葉 , 粉 刷 牆 壁 。 另 一 個 喜 歡 暴 力 , 沒 有 悔 改
的 幫 派 , 則 搬 離 開 這 城 。 」

阿 福 信 耶 穌 的 經 過 也 是 一 個 神 蹟 , 那 天 他 帶 著 手
槍 , 上 好 子 彈 , 開 車 出 去 找 仇 家 報 仇 。 路 上 不 知 怎 的 ,
竟 不 由 自 主 地 把 車 子 駛 進 教 堂 。 當 他 停 車 後 看 見 座 上
的 手 槍 , 腦 筋 像 突 然 醒 過 來 , 抹 了 一 額 冷 汗 , 自 問 : 「 天
哪 ! 我 要 幹 什 麼 啦 ! 」 他 拿 一 塊 氈 子 蓋 好 手 槍 , 走 進 教
堂 。 那 時 是 早 上 八 時 , 可 巧 教 堂 裡 有 個 弟 兄 禱 告 會 , 大
家 都 圍 上 來 為 他 祈 禱 。 從 此 他 開 始 了 漫 長 的 悔 改 之
旅 。

目 前 漢 默 的 基 督 徒 人 數 不 多 , 只 佔 人 口 百 分 之 十
四 。 但 跟 十 年 前 相 比 , 已 經 倍 增 。 並 且 上 帝 使 人 得 勝 ,
不 在 乎 人 多 人 少 ( 撒 母 耳 記 上 十 四 6 ) 。 人 少 也 可 以 對
社 會 有 很 大 貢 獻 。 漢 默 的 基 督 徒 就 做 到 這 點 , 到 了 一 九
九 零 年 代 末 期 , 漢 默 的 市 長 是 基 督 徒 , 警 察 局 長 是 基 督
徒 、 消 防 局 長 是 基 督 徒 、 城 市 經 理 是 基 督 徒 , 還 有 很 多
教 師 、 教 練 , 校 長 都 是 基 督 徒 。 警 隊 中 有 三 分 之 一 的 成
員 是 基 督 徒 。 因 此 警 隊 裡 的 貪 污 已 是 絕 無 僅 有 。 而 毒 品
商 的 營 業 額 也 因 此 大 降 。 據 阿 福 提 供 的 內 幕 消 息 , 毒 品
出 產 現 在 已 銳 減 了 百 分 之 七 十 五 。

說 到 學 生 成 績 , 從 前 漢 默 市 校 區 的 學 生 成 績 , 是 南
加 州 一 帶 校 區 的 笑 柄 , 差 得 見 不 得 人 。 現 在 他 們 已 可 以
挺 起 胸 膛 宣 佈 , 他 們 的 輟 學 率 只 有 一 萬 分 之 七 , 是 全 美
國 輟 學 率 最 低 的 地 方 。 在 過 去 四 年 中 , 他 們 輟 學 的 人
數 , 從 百 分 之 四 點 七 直 跌 至 一 萬 分 之 七 , 成 績 有 目 共
睹 。

另 一 件 奇 怪 的 事 , 是 在 這 裡 的 邪 教 也 漸 漸 衰 微 , 幾
個 教 派 已 經 遷 移 了 大 本 營 , 有 一 家 因 為 遇 上 祝 融 之
災 , 也 離 開 了 此 地 。 現 在 邪 教 信 徒 只 佔 全 市 人 口 的 千 分
之 三 。 侯 詩 道 牧 師 說 : 「 不 錯 , 上 帝 叫 我 們 牧 養 教 會 ,
但 祂 也 要 我 們 牧 養 我 們 所 住 的 城 市 。 」 牧 師 畢 克 ( Bob
Beckett ) 說 : 「 我 們 牧 師 要 建 立 的 是 人 , 不 是 只 關 心 自 己
的 教 會 人 多 人 少 。 我 們 關 心 的 是 上 帝 的 國 度 、 上 帝 的 權
能 有 沒 有 臨 到 人 間 , 有 沒 有 改 造 人 心 、 有 沒 有 因 為 改 變
人 的 心 後 而 改 變 整 個 社 會 。 」

( 本 文 取 材 自 Informed Intercession, by George Otis, Jr., Renew,
1999 )

摘自香港「中信月刊」
小溪

 

 

以西緬: 新約教會使徒的數目和教會的體制問題(1/2)

 

送交者: 以西緬 2011年01月27日 [彩虹之約] 
玉舟姊妹的一個帖子引發我寫了這篇文章,分兩次貼出,請大家討論、指正。

新約教會使徒的數目和教會的體制問題


鑒于今日教會的現狀,我想在此談兩個問題︰一、新約到底有幾位使徒?二、教會問題的關鍵是體制的問題嗎?

神在新約教會到底設立了幾位使徒?

根據舊約的實例,被神改名為以色列的雅各開始有十二個兒子,後來在從迦南地搬到埃及地之後(因先前被賣到埃及的真正長子約瑟在埃及作了宰相),雅各在聖靈的帶領下告訴約瑟(記載在創世記48章3-6節)︰

“全能的神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我顯現,賜福與我,對我說,我必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民,又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未到埃及見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蓮和瑪拿西這兩個兒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緬是我的一樣。你在他們以後所生的就是你的,他們可以歸于他們弟兄的名下得產業。”

因著這個緣故,以色列實際上有14個兒子(12+2)。而且從約瑟叫這兩個兒子從以色列的兩膝中領出來,而後雅各給這兩個認領的兒子祝福這段記載看,以色 列故意交叉按手在這兩個兒子頭上,這樣,用自己的右手立以法蓮在瑪拿西之上(約瑟因此不喜悅,當時產生小小的爭執,見創48︰13-19)。

細致讀聖經的人發現,在新約也是如此。主耶穌在升天前設立了十二個使徒,因猶大賣主的緣故,起初的教會在聖靈沒有整體澆灌教會之前就清楚知道猶大已經被除 名,因此選出兩個人(叫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為了不強行用人意,就使用“搖簽”的方式(僅此一次)搖出馬提亞來,與當時的十一個使徒同列。這樣在聖靈 澆灌教會整體前,將十二個使徒確定下來。

在主耶穌用聖靈澆灌教會整體後,又另外設立了兩個使徒︰巴拿巴和保羅。開始的時候,巴拿巴排在保羅的前面(因為是聖靈使用巴拿巴將保羅認出來的又找出來 的)。後來,在被聖靈使用的過程中,很明顯看出保羅乃是在巴拿巴之前的使徒,因為是主耶穌升天後親自向他顯現,指定這個拼命逼迫教會的掃羅作他的使徒的 (掃羅的得救是特別的︰得救不是單單為自己,乃是為著基督和教會)。

這樣,使徒的書目同以色列兒子的總數目是一樣的︰14個(12+2)。

這樣就引出一個爭論,即被稱為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的雅各”(人以為他是耶穌的親生弟弟)他是不是使徒?

這確實是有爭論的,但很多人認為他不是使徒,原因如下︰

(1)他在補滿十二個使徒名分之前就同十一個使徒並有些婦女一起在馬可樓上同心合意地禱告(見徒1︰14),如果他是使徒,在補選的時候卻沒有人提他的名 字,反而推選出叫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來--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疑點。當然,有人可以說,沒有聖靈澆灌教會的整體,教會沒有辦法認出誰是真正的使徒,只有 靠人自己的辦法選出。但不能忘記的是,當時十一個使徒是有內住的聖靈的,那是在主一復活向他們顯現的時候就賜給他們的(見約20︰22)。這證明,有彼得 倡議的補選12個使徒名分的事是出于聖靈在十一使徒里面的帶領的。

(2)十二使徒名分之外的使徒的特點必須是︰兩個人至少在開始的時候能夠一起同工(舊約的以法蓮和瑪拿西是由同一父母出生並在一起長大的),而且在後的要在前(雅各交叉按手,立次子以法蓮在瑪拿西之上)。

(3)這另外加上的兩個使徒必須清楚看見真正的福音是什麼︰得救是靠真實的信心,不是靠守不守律法。關于這一點雖然彼得和巴拿巴不能十分確定,但至少沒有 像雅各那樣一度形成律法主義的團體,給起初的教會帶來很大難處(不但是使教會在如何接納外邦人的事情上妥協,立了三個原本就包括在律法以內的規條,還為信 主的猶太人和外邦人本沒有分別設置了很大障礙)。

(4)雅各被推舉為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一開始教會面臨的反對是那些不信的猶太人,雅各因母親瑪麗亞的緣故並自己的虔誠(據說他常常 跪著禱告,兩個膝蓋都有了厚厚的繭子)堅定了猶太信徒的心。但這是他成為當時那個地方性教會的分,不能成為普世性教會的根基,因為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上的 肢體必須建立在直接因聖靈的緣故同基督發生直接關系的基礎上,而不是憑著血緣的關系--這是聖靈分別工作的明證。

關于雅各不是使徒為什麼可以寫雅各書,這個完全不成問題,因為被認作耶穌的另外一個弟弟的猶大(不是賣主的猶大和另外一個使徒猶大)對新約聖經也貢獻的一 封書信。連彼得的同工馬可和保羅的同工路加也各自有一封書信納入新約。這正是保羅所盼望的,願每個門徒都可以有作先知講道的恩賜。先知講道的恩賜不是發明 新道理,乃是將原本就放在聖經里的意思說出來。

 

 
新約教會使徒的數目和教會體制的問題(2/2)


 

 

教會問題的關鍵是體制的問題嗎?

我自己是在教會外重生信主,在牧師體制的教會受浸的,受浸2年後被主很清楚地帶領出來,到了沒有牧師體制的弟兄會受教14年,現在又從其中走出來。我想我的經歷和認識可以作一個參考。

起初的教會,因為後來羅馬皇帝康士坦丁信主後將羅馬從逼迫教會的光景一下子翻轉為將基督教立為羅馬的國教。這個改變表面上是好的,但等于將起初的教會從火的試煉投到了水的試煉中。結果是什麼呢?

從火的試煉跌入水的試煉,教會暫時失敗了。

這個暫時可不短,長達一千年之久!史稱為“教會一千年的黑暗”,實在是黑暗到不能再黑,好像主耶穌被十字架時長達六個小時的黑暗一般。

中間雖然有很多人看到天主教的問題,但他們大多數人的結局是被天主教活活迫害死,包括一些科學家。他們受迫害的殘酷,簡直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地步 -- 不堪一視,也不必細說。

直到馬丁路德的時代,當天主教的問題到了堆積如山和登峰造極的時候,改教才時機成熟。教會這時就又從靠近北極圈的地方寒冷地帶到了赤道夏天暴曬的光景。就是在這個時候,教會就產生了奇妙的兩個分支︰福音派前身的牧師體制和沒有牧師的弟兄會。

余下的時光就是這兩個體制團體的一前一後,一後一前的賽跑。我們從後來看到的很多大的復興工作也證實了這一點︰有的是在弟兄會中間發生的,如德國的莫利維亞弟兄會長達100年之久的大復興;也有在牧師體制里的大復興,如威爾士的大復興(當然,發起人伊凡羅伯特雖然是加爾文的Methodist背景,但確實又受到弟兄會一些正面的影響)。研究過去歷史上的大復興,我們可以看到一點,教會的體制不是關鍵的問題,關鍵的問題是帶領的人(在牧師制里面稱為“主任牧師“,在弟兄會稱為“最前面的弟兄”)有沒有經歷聖靈的澆灌,有沒有受過神親自的多次帶領和多方調教,對聖經的認識有沒有建立在教會歷史對聖經整體認識的高峰點上。

不錯,弟兄會在改教時的起初比馬丁路德更進了一步,因為不光看到了唯獨信心、唯獨聖經、唯獨恩典的真理,而且還看到了身體搭配侍奉的原則,以致莫利維亞弟兄會的大復興可以長達100年之久。但是到了英國弟兄會的時候,雖然也有過大復興,但不能持續很久,就一分為三︰極左的閉關弟兄會、極右的門諾弟兄會和居中的以史百克為代表的英國弟兄會。這個居中的英國弟兄會就成了下一個傳承的開始︰中國弟兄會。

縱觀這兩個有牧師職位和沒有牧師職位的體制,發現兩個好像世俗的獨裁和民主兩個政體的體制一樣,各有利弊︰一方面可以減少人的參與帶來的問題,一方面也可以擴大人的錯誤。

牧師的體制是直接將權柄給了牧師(現在多是由聘牧委員會審查推選的),使牧師有權柄宣講真道並推行聖經的真理,而由執事會負責其它的行政事物。這樣的安排如果能夠站立在聖經啟示的(使徒/執事)框架上,原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事實卻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問題多多。列舉如下︰

(1)牧師的人選問題︰他是神親自呼召的嗎?如果是,他能是原本只是負責飯食、行政的執事會委托聘牧委員會看出來的嗎?聖經給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幅圖畫︰使徒在各地教會設立長老/執事,長老也可以設立執事。但在今日的教會,次序全部顛倒過來。遺憾的是,一個教會如果可以稱為教會,那麼其中一定不是沒有作口講道恩賜的。但絕大多數福音教會,偏偏不在自己的內部看出有講道的恩賜的人,而是從外面聘請人來,這樣他們對這個聘請來的人的認識能有多少呢?在這點上,神在聖經中對保羅和彼得呼召和使用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

(2)牧師的訓練問題︰神呼召的人必須听從聖靈的帶領而接受神自己安排的訓練,而不是按照傳統的套路去神學院讀神學,然後一畢業之後,馬上作實習傳道,幾年之後就立刻按立為牧師。這樣一條先知識裝備、後生命磨練的辦法是本末倒置,後來的生命磨練就成了空話。剛剛從神學院畢業的很多年輕人,由于沒有實際生活的磨練,在神學院畢業後很容易驕傲,給撒旦魔鬼留地步,後來不是成為教會的領頭人,乃是成為絆倒他人的猶大。主耶穌在彼得打魚的時候呼召、磨練他,在復活後又再建立他;以及主在掃羅逼迫教會的時候呼召他,後來又借著逼迫將他帶到阿拉伯曠野的西奈山上隱藏默想舊約的聖經,後出來靠織帳篷的“打工”而侍奉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可反省傳道人當怎樣受神親自磨練的問題。

(3)牧師的按立問題︰現在的作法,一個實習傳道,只要在一個教會侍奉兩三年沒有什麼大問題,就自然由一些老牧師們按立為牧師 -- 聖經中有這種按立的樣式嗎?聖經有使徒設立長老和執事的事,但沒有設立牧師的事,因為牧師是恩賜,不是頭餃、不是職位。這樣的恩賜是要放在本地的教會慢慢顯露出來的,很像一個有十幾個孩子的家,當大的可以協助父母的時候,就開始讓大的帶小的,而不是還要從外面聘請一個保姆包辦一切的事。

(4)牧師放手的問題︰因為前面的問題,導致牧師沒有信心放手叫其他的弟兄姊妹按照聖靈的帶領(不是牧師的帶領)在手下侍奉,因為怕超過自己,自己被執事會掃地出門,叫別人取而代之。牧師體制下的小組、團契在某種程度補充了牧師一手操辦的問題,但還是沒有機會叫真正有各樣恩賜的弟兄姊妹起來在教會整體公開的場合參與配搭的侍奉。使徒行傳給我們看到的是︰當彼得一個人站起來時,其他十一個使徒也一同站立(這就是最基本的見證),開始是一個人一個口在說話,但是到了耶路撒冷會議的時候,乃是幾個人幾個口輪流說話,才使得雅各給外邦人設立的規條不含有割禮的條例。因為我們相信後來再沒有使徒的職分,但卻有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五種大的恩賜,有恩賜的在彼此合一並同心的基礎上按照各自的負擔和聖靈的感動依次說話乃是教會要追求的目標。

(5)其他肢體盡功用的問題︰因為牧師體制本身的問題和新教沒有從天主教徹底反省的問題,使得牧師沒有辦法實行聖經里的很多作法,如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掰餅聚會等,聖靈自由帶領的禱告聚會,幾個有講道恩賜的弟兄配搭講道、探訪、牧養等等。

現在來看看弟兄會體制的優缺點︰

(1)弟兄會相信聖經所講的,每個信徒都是祭司,是互為肢體搭配才構成主的聖殿(Assembly的本意)-- 這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沒有聖靈自己在每個肢體身上的工作到位,沒有一些有經歷的年長弟兄作根基,沒有聖靈很強的管治工作,很容易跑到舊約士師記所講的以色列一進迦南地就各自為政,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對的混亂中。

(2)弟兄會注重掰餅的聚會,讓每個信徒都有機會按照聖靈的感動,在主的餅杯面前獻上感謝的祭 -- 這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但就是這個非常合乎五旬節聖靈澆灌後信徒自發地掰餅紀念主和保羅書信中顯示的的安提阿的教會由聖靈自由帶領的聚會的形式,當教會脫離聖經的權威而以人的亮光代替時,別有用心的人還是可以利用來用人多勢眾的方式排除異己。我所知道的李常受的跟隨者們就是這樣將同他有分別的江守道弟兄在紐約的聚會一個一個地整體奪過來的。因為弟兄會沒有會員制,在江的聚會有重大事情抉擇時,李的團體就糾結很多人去參加掰餅的聚會(他們都是先掰餅後講道),在掰餅的時候就造出一種聲勢,然後在掰餅和講道後用人數眾多的壓倒優勢來否決江的聚會決定(難怪江守道弟兄私下稱李常受為CULT)。

(3)弟兄會注重教會帶領的人和其他配搭的人生命的分量 -- 這也是對的。但忽略了真理的辨析,以至于你只要肯在一個聚會呆很久,你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長老”了,甚至可以再往上跳一級。李常受自己就曾經暴露他怎樣在這樣的背景不多說話,將自己隱藏了下來,等倪柝聲弟兄在獄中殉道的消息一傳出來,才開始暴露自己里面真正相信的東西。

(4)弟兄會過分強調人的權柄的問題︰這恐怕是這種沒有牧師的體制本身帶來的問題。因為沒有制度本身定下的權柄,那麼,最前面的弟兄就需要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強調他的權柄,而且用另外的方式要求下面的人絕對服從他的權柄。這種沒有牧師頭餃卻要求牧師權柄的方式,使得這樣的團體敗壞時,團體的帶領者自然而然成為沒有教皇頭餃的教皇 -- 這恐怕是更糟糕的。

(5)弟兄會的體制里沒有人拿工資,個人自己解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問題,將時間和精力無償放在教會中 -- 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信徒的奉獻款,有些團體(不都是這樣)全部交在講道的人(他們叫作“出口”)下面,由他分派下去。李自己的聚會就是因為工作款分配不均和濫用資金的問題在信徒中造成很壞的影響。不單是工作款,甚至那些團體共用的書籍,如李指導完成的恢復本聖經的作者都是歸在一個人的名下,這還不算銷售書籍的款項。

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到︰教會的問題不是體制的問題,教會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因為是由人組成的團體。這個團體中人層面上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前面帶領人的這個環節,一旦出現重大問題,對整個團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 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可以這樣說︰再好的體制,不好的人一進去,而且又取得很高的地位,那個團體也被糟蹋了。這就好像聖經所說的︰

“死蒼蠅,使作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傳道書10︰1)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不好的體制,只要各個層面上的人是真實活在神面前的,特別是當講台真正將真理宣揚出來,整個團體就可活起來,成為天國的鑰匙和實體,震撼陰間的權柄。

上面僅僅是自己對教會體制的一些認識,難免偏差。提出來,為的是讓大家思考,好叫在一個好的體制聚會的弟兄姊妹不以體制為自夸,乃是單單夸主耶穌的十字架;也叫不在一個很好的體制里聚會的弟兄姊妹,在聖靈的帶領下,自覺地順從聖靈,給神更多靈活引導我們的空間。

觀傳統中的教會

 

送交者: 玉舟 2011年01月26日[彩虹之約] 


    回歸《聖經》看教會,我們真驚奇教會帶有如此濃重的傳統色彩,而這些傳統大多還不是源自于使徒年代,它們乃是更直接地傳承于天主教。幾次的教改運動並不能 把天主教的痕跡完全從教會中清除,以至今日的基督教會顯示著大量的天主教遺風。傳統對抗神的話在任何一個敬虔的信徒心里是站不住的,然而在實際上往往正是 傳統佔上風,畢竟反對傳統就等于反對大多數,是一件要付出極大代價的事。

   《聖經》中對教會的記載最集中是在《使徒行傳》,其後的書信和《啟 示錄》所提到的教會運作沒有背乎行傳原則,對觀今日的教會,與時具進的腳步已經遠遠走出使徒的教訓了。如果《聖經》的原則和教訓不若人的方法更智慧,我們 的信仰全部都受到挑戰,整本《聖經》都可以被推翻,但如果神的話從不改變,神的道路和意念高過人的道路和意念,教會就是一個信徒一生無法避開的思考題目。 面對眾多宗派,以及它們之間的曠日持久之論戰,究一個信徒的一生並無法完全了解,也可能無法理解,如果基督的身體本是一,這樣的現狀是合一的立場麼?

    首先,教會的見證是否剛強乃是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立場,二是實行。立場是所站的地位,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基督在地上持續的見證,是高舉基督為頭而不該高 舉人的。我們讀行傳和啟示錄看到,各地教會都只有一個名,就是那地方的教會。她們在主面前各自負責,沒有依屬關系。而今天,人的名都紛紛加在基督的名之 上,成立了百千樣的會,公然在地位上不獨尊主而尊崇人。有人要說名字有那麼重要麼?一個教會取什麼名不過是一個稱呼,但是神的眼里也是這樣看麼?神的名不 準許人妄稱,尊神為大的人也不提別神的名號,信徒禱告聚集都奉耶穌的名,得勝的信徒在將來要得主所賜白石上的一個新名,做信徒和主之間隱秘的見證。(參出 二十7,詩十六4,約一12,啟二17)教會是基督的新婦,除了她所在的地方,她只應有一個名就是她天上丈夫的名,而不是為了有別于其他肢體而特取專署自 己的名,這樣的分裂仍然是林前的分裂,“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難道在前輩和傳統的遮掩下分裂就會被接受麼?屬 靈的偉人中保羅也許是最有資格被人尊崇的了,但保羅怎樣說呢?他在教會的建造上勞苦,卻決不允許教會的分裂。

    同樣是在哥林多前書,保羅旨在對付一系列教會的難處,我們今日的難處在當日就已有了,因為仇敵的作為從伊甸園就開始發動。論到恩賜,保羅列舉了使徒、先 知、教師、行異能的、醫病的、治理的和說方言的(十二28)再查看行傳和書信中的實行,教會是長老治理而非牧師,長老只治會卻不教訓,這是神教會中各個肢 體的功用得到發揮的途徑,正如身體的運行,沒有一個肢體無用。今日我們秉承祭司與天主教的法則,將信眾分做了平信徒和教牧人員,這雖然得了很多信主後靈里 “偷安”的信徒的滿意,究竟不是神的心意。一個人的身體如果有不活動和盡職肢體,他的身體就不完全,教會同樣不該有不盡功用的肢體。一人包辦屬靈的事不僅 行不通,更不符合神的話。

    神未曾有一事向我們隱瞞,只是我們對神的話失去執著和渴慕,我們就因此而漸漸瞎眼,行走在神任憑的旨意中。林前十四章是基督徒聚集的細則,保羅曾經領受了 那奧秘的啟示,他被主得著要做建造的工,他是一個聰明的工頭,將根基立定。對照今日的做禮拜,這些聚會是落伍了還是被以什麼理由忽略不計?《聖經》中明白 無誤的言語書寫了,而我們卻更樂意爭辯那些隱秘的,忽略這些顯明的,使自己仍在錯謬中行。

    人性永有其軟弱和局限,相信人若完全,他便不再需要救主,這樣看來,無一事不在成就神的美意,在我們的軟弱上,他彰顯能力,在瓦器里人看出寶貝。教會的地 位在《聖經》中揭示,教會的實行仍然充滿坎坷,使徒在各書信中對付的無一不是信徒屬靈的難處,只有當我們全人被主對付,被聖靈雕琢,我們才會給教會生活帶 來積極的因素,否則每一個肉體都產生難處。主在《啟示錄》致教會的書信中責備教會,要使每一個讀的人心里警醒,听聖靈的發言。

    《聖經》之豐富令我們一生追測不盡,主的話淺白之處如果被他的兒女撇棄,我們向他還有什麼借口呢?人生在傳統中,死在文化里,這不僅攔阻我們接受這位獨一的神,也阻礙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直。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感恩的泪/真有唯物主义者存在吗?/玄妙之道-中國文化與聖經相符相通之處
  • 主喝的苦杯/聖經預言與中國/神向秦國呼召/無神論学者如何信耶穌/敢於面对教会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