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向商界的美國精英軍官 從西點優良傳統到固步自封(組圖)
發佈時間: 2/11/2011 12:52:12 PM 被閲覽數: 186 次 來源:
邦泰
|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奔向商界的美國精英軍官 從西點優良傳統到固步自封(組圖) 2011/2/12 消息來源︰南都周刊 一個擅長培養人才的地方,卻為什麼留不住他們呢?人們當然可以簡單地將一切原因歸結在錢上,私人民間企業所能夠給予更多的物質回報,所以不可避免地,軍隊內部的優秀軍官們會受到這方面的誘惑。但是,對于退役以及現役軍官們來說,最重要的並非物質原因。
2009年5月23日,美國西點軍校舉行畢業典禮,學員們躺在草地上休息。由于美軍內部對精英軍官的支持力度不夠,很多西點畢業生以及精英軍官開始轉投商界。
根據2006年的一項調查表明,美軍中的男性軍官,較一般美國男性更容易成為公司的CEO,寶潔公司CEO鮑勃‧麥克唐納德就是其中一員。
約翰‧納格,羅德獎學金獲得者,同時也是一名曾身赴伊拉克前線的美軍陸軍中校。他是美軍內部游擊戰專家,曾為駐伊美軍撰寫有關反游擊戰的戰場手冊,在該手冊的指導下,駐伊美軍對當地游擊隊進行了有效打擊。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軍官,納格在美軍內部聲明遠播,影響力巨大。但是2008年,納格在還未升任陸軍上校的情況下,便從軍中退役,轉而掌管一家設在華盛頓的智庫。
時至今日,在談起為何從軍中隱退轉入民間時,納格仍很猶豫。有趣的是,即使早已脫離軍隊,納格在言談之中,仍不時將“我們的軍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仿若從未離開一般。對于其眾多軍中同僚來說,美軍將納格這樣的人才放走,真是一個巨大的失誤。而事實上,像納格這樣離開軍隊的精英軍官,並非少數。
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曾于2010年做過一份調查,調查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越來越多的連隊級以上軍官在服役期滿後選擇離開軍隊,而其中的多數都是些表現優秀的精英軍官。早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之前,這樣的情況便已經持續多時。
2003年至2007年期間,彼得‧斯庫梅克將軍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曾在美軍內部進行一次改革,將全軍重點從冷戰時期的大型傳統戰爭轉向強調更多的新式武力威脅,並在武器使用、戰術技巧、後勤保障以及軍事訓練方面統統作了轉變。但是,流失問題仍然存在,其背後的原因何在?
這可以歸結為美軍內部的體制問題︰在人事任用、表現評估以及工作委派上,美軍內部充斥著官僚作風,對精英軍官鼓勵支持不夠。有趣的是,軍隊所流失的那些精英軍官,多數都進入了美國本土那些極具開創精神的民間公司中,成為商界明星。
棄戎從商
最近,記者對250名西點軍校畢業生做了一次調查,調查對象包括退役以及現役軍官。調查發現,93%的人認為超過半數的美軍軍官過早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30%的被調查者認為軍隊體系“擁有有效的晉升制度”,只有7%的人同意軍隊能夠有效地留住精英軍官。
事實真如調查結果一般嚴苛嗎?軍隊的終極使命是維護國家安全以及取得戰斗勝利。調查結果顯示,65%的被調查者認為軍官流失率的上升會影響軍隊內部高層的人才質量,而78%的人認為這一問題會進而危害到國家安全。
美軍雖然留不住人才,但卻很善于培養人才。那些自願加入軍隊的人,多數具備冷靜以及快速反應的能力。他們大多數有著領導天賦,具有團隊素養,而且善于激發手下的熱情。這些特質尤其受到私人企業的欣賞。根據2006年的一項調查表明,美軍中的男性軍官,較一般美國男性更容易成為公司的CEO。而這樣的從軍隊跳入商界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寶潔公司的新CEO鮑勃‧麥克唐納德。美國的公司管理大師沃倫‧貝寧斯甚至認為,自己在美軍本寧堡基地所學到的知識,比在麻省理工或者哈佛學到的還要有用。
但這樣一個擅長培養人才的地方,卻為什麼留不住他們呢?人們當然可以簡單地將一切原因歸結在錢上,私人民間企業所能夠給予更多的物質回報,所以不可避免地,軍隊內部的優秀軍官們會受到這方面的誘惑。但是,對于退役以及現役軍官們來說,最重要的並非物質原因。在調查中,他們不斷強調軍隊內部對人才的不重視,體制內保守的官僚作風使得軍官們的仕途變得一眼望穿,不管你有多優秀,都需要按著既定且繁冗的晉升制度一步步往上爬。而在中央集權的掌控下,軍官們對于自己的工作委派完全沒有話語權,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接下來將會被派到哪里。
五角大樓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方法簡單而粗暴︰即往里面砸錢,他們寄希望于給軍官們發津貼來挽留住人才。但是整個美軍內部沒有有效的評估機制,所以這些砸下來的錢,並沒有得到善用。這種做法保守而平庸,換來的也只是一群平庸之才留在了軍中。
從優良傳統到固步自封
美軍並非一直如此官僚保守。二戰期間,美軍將士在排兵布陣上不拘泥于常理,變幻莫測的戰斗策略讓德軍大為惱火。1944年,盟軍發動諾曼底登陸,在法國戰場上美軍發現,當地灌木叢生,樹籬水溝遍布,沒有甦德戰場和北非那樣開闊的地形,所以裝甲部隊無法展開,因此戰斗多在營、連、排甚至單車間爆發,而這種環境卻十分有利于德軍裝甲兵發揮作戰經驗豐富和坦克性能較好的優勢,也便于坦克在伏擊後能夠成功撤退。面對這一困境,美軍發明了一種機械裝置,並把它焊接在坦克前部,用來割斷灌木叢。
這樣的獨特發明和創新,一直是美軍內部的優良傳統。對于美軍軍官來說,他們並不因循守舊,面對不同的作戰環境,他們可以獨立地作出判斷,並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這也是美軍向來引以為豪的優點。在戰斗中,即使級層最低的士兵,也常常鼓勵作出創新。這不僅吸引著大批極具開創性的精英加入軍隊,同時也為美軍造就出眾多新興的戰術戰略專家,比如海軍戰略專家阿爾弗雷德‧馬漢,以及美國空軍教父比利‧米切爾。
這樣的創造性被經濟學家們所看重,他們認為創新是經濟穩定持久增長的基本要素。而創新始于優秀的人才。只有那些敢于冒險、願意開發新理念及想法的人,才能夠為資本社會帶來所謂“創造性進步”,並幫助經濟繁榮昌盛。巧合的是,軍事技術的發展,正是根源于那些敢于向陳規陋習挑戰的創新型軍官。
但是五角大樓並非總是欣賞這樣的開創者。那些“軍中叛逆者”,在創造出新點子的同時,還得冒著被懲罰的危險,比利‧米切爾將軍就曾在1925年因為不服從上級而接受軍事法庭審判。
2007年,陸軍中校保羅‧英林曾在《軍事力量》月刊中發表文章,稱美軍中正蔓延著一股思潮,即平庸的將領是導致戰爭失敗的主因。作為一個曾三次親赴伊拉克戰場的軍官,英林還認為,無視精英的官僚體制是這一現狀的“罪魁禍首”。“無法想象,一個在25年任期內,只知道遵守上級命令的軍官,可以在40 多歲之後成為經驗豐富且獨創性絕佳的優秀將領。”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戴維‧彼得雷烏斯將軍等人的領導,伊拉克戰場便不可能出現轉機。而這一事實也清楚地表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對精英的忽視以及鼓勵制度的缺乏,已經成為美軍中高層的主要問題。而隨著大工業時代的離去,以及知識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類似于斯蒂夫‧喬布斯這樣創新企業家的出現,使得在今日的美國資本社會中,一家企業甚至是整個經濟的走向,都越來越依靠領導者本身的創新才華。
但可惜的是,美軍並未意識到這一社會巨變,他們仍停留在效率低下的大工業時代,視單一雇員(即軍官)為可以替換的物品,從而做不到為才所用。
尋找自由市場
在這個業已官僚化的軍事體制中,最為人詬病的是它那嚴苛的服役時間要求。現役軍官可以在服滿20年的任期之後從軍中退役。但是如果想被提升為上將軍餃,則必須服役至少22年,無論軍官多麼優秀,都無特例。
約翰‧納格即是這樣一個例子。2002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用刀喝湯》的書。在書中,他預估在新千年以後,美國可能面臨新興游擊戰爭形態,而這一預測恰與美軍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所遇到的情況一致。2005年及2006年,納格還幫助戴維‧彼得雷烏斯將軍撰寫反游擊戰戰術條例,此條例在隨後的一年中幫助美軍有效制止了伊拉克頻發的游擊戰。
2008年,納格服役期滿,甚至還沒等升上陸軍上校,便選擇從軍中退役。對于納格來說,走出兵營會給他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現在,納格是“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負責人,而這一組織據說是奧巴馬總統最為器重的華盛頓智庫之一。如果當初納格留在軍中,他頂多可以升為陸軍上校,或者轉為軍事學院的教授。而現在的這份工作,則讓他能夠更為接近美國政權的核心。
根據對西點軍校畢業生的調查,美軍在招人、培訓等方面都算有效,唯獨在人事方面最為薄弱。對于軍隊內部的評估體系,有51%的人認為“較差”或“最差”,而其他例如任務委派、晉升體系以及薪酬制度等項目上,有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將它們評為“最差”。
作家詹姆士‧基第菲爾德曾寫過一本名為《浪子士兵》的書。在書中,他詳盡闡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美軍在培養、組織士兵方面的變化。其中一個最大的變化便是1973年實行的純志願兵役制。起初,相當一部分人質疑,這樣的變化很可能會削弱美軍力量。但可喜的是,這一變革使得美軍越來越專業化、職業化。在今日看來,這是一場激進的改革。而對于當下的美軍來說,同樣需要另外一場激進的人事系統變革︰如同那些私人民間公司一樣,利用市場經濟原理,將最佳的人才放置在最佳的位置,給予更高的薪酬,更好的福利待遇,更長遠的職業規劃,從而吸引及保留住優秀人才。
對于如何改變現今軍官流失率過高的問題,在接受調查的西點軍校畢業生看來,美軍首先需要改變死板僵硬的晉升體系。90%的調查者同意整個美軍用人體系需要更加強調軍官的專業性。在目前的體制下,連隊和排一級的軍官常被晉升去做文職工作,這些原本應該指揮軍隊的官員,最後將才華都浪費在辦公室里。
流失的軍官大都選擇經商,這不無道理,因為他們普遍推崇自由市場。在經濟領域,真正的自由市場往往有一只看不見的手進行操控。同理在軍事領域,如果在任務委派方面給予軍官們更大的話語權,那麼就可以帶來更長的服役期並培養出更好的軍事領導者。如果美軍能夠在這方面加以改變,那麼便不會導致今日如此高的軍官流失率。
美軍所能設想的未來是,在自己所領導的部隊內,每一個指揮官都擁有獨自的人事任用權。軍官們可自由申請部隊內部的職位,而這些信息都可掛在內部網站上公開;美軍的幾大分支能夠不受五角大樓的過多干涉,自由地進行人事架構的設計;通過學習大企業的做法,對人事管理進行變革,即使面對眾多人員設置,也可以在保證靈活性的同時,對優秀個人進行提拔任用。
但這只是設想而已。究其這一設想能否成真,正如一名前任軍官所說,“還取決于美軍是否能夠真正改變自己的官僚保守態度,接受並融合進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的變革大潮”。
|
上兩條同類新聞:
美前總統克林頓︰中國不該成美國金融危機替罪羊(圖)媒体关于埃及总统离开开罗后的去向出现多种说法/走下神壇的穆巴拉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