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会昨在京举行 有专家在会上强调
聚焦中国经济50人论坛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于昨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本届年会题为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几个重大问题。在昨日的论坛中,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成为与会专家聚焦的重要议题。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昨日的演讲中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
中国老龄化比例高
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显著赶超世界平均水平7.5%。
“提及人口老龄化,我们过去更多的作为一般现象来看待,其实,其背后有更多的含义,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含义。”蔡昉在昨日的论坛上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结构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至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已达 8.3%,显著赶超世界平均水平7.5%。
他说,没有办法让老龄化停下来或者退回去,也就是说,是发展阶段造成了人口转变阶段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而非某一项政策造成,所以调控政策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10年或20年后,我们的参照对象为高收入水平国家,和他们比我们并不老,甚至还相对年轻,最关键的是如何关闭未富先老的窗口。”
蔡昉说,“先老意味着要素发生变化,劳动力贵了而资本相对便宜了,也意味着我们丧失原来劳动密集比较优势;而未富则是说,我们不会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面临着尴尬境地,这时比较优势不显著,我们需要进行选择。”
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表示:用各种方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则表示,工业化进程根本核心是劳动力转移,按目前分析数据,如果计算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力,至少有30%~35%的劳动力是农民劳动力,尽管他们的收入目前仍在增长,但其收入也只是农民工的一半,照此不应出现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情况。
“但现在,确实出现了劳动力工资上涨的情况,如何解释这个悖论?”他说,此悖论反映了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也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工业化率步速快,但城市化率低,劳动力进城了,把老人孩子留在农村。他表示,用各种方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
分析物价上涨应考虑四因素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昨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说,对于物价上涨,应从市场结构、国际传播、成本推动及类金融化等四方面因素考虑。
李扬认为,其一是市场结构问题,一般是从宏观角度去分析,但反过来也要找找宏观经济现象基础,比如,这一年来的市场参与度如何?交易合约怎么设计的?程序怎么样?对价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此外,就是从国际传播的因素来考虑。此前被强烈关注的石油涨价问题,实际上包含炒作因素。
最后是成本推动因素以及类金融化问题,比如,金融资本炒作,对物价产生的影响。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则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货币确实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他认为流动性过剩有两方面,一方面是2009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造成贷款、M2增长过快,在情况变化后,一些过度发放的流动性需要回收,此外,是近两年有些外资包括热钱的流入,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外汇储备的增加,这也意味着国内流动性的增长,因此,要适当对冲掉这些新增的流动性。
李稻葵:房产限购应淡化户籍色彩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日表示,国内可能需要新形式的改革。对于改革在当前情势下遇到的瓶颈,李稻葵表示理解,他说,改革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调动部分基层。需要通过基层感受来设计新机制改革。
改革应从基层做起
李稻葵表示,改革很大程度上应从基层做起,学术界应从中国实际进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安排过渡到合适的制度。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则表示,“十二五”动力源于改革。他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改革。
户籍制度存在灰色地带
李稻葵表示,房地产限购应该从局部的资本管制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一个十分重要的隐患却是户籍制度存在灰色地带,“北京市的房产限购政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把户籍放在核心位置,而北京市的户籍存在灰色市场和灰色价格是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事实。”
李稻葵表示,如此搞限购,就是把从前炒房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倒买倒卖户籍的人手里,这样投资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他建议将限购作为过渡手段来坚持,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因此具体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淡化户籍的色彩,增加工作居住等一些实际标准,时间也不一定要很长,两年应该够了。”
龙永图:应给予内外需求同等待遇
“我的观点是不要把出口问题中的减少出口问题当成调结构、转方式的主要目的,没这个必要。”龙永图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说道。
龙永图表示,现在一谈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家就觉得像是拿自己开刀,减少投资,减少出口,增加内需,“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想刻意减少出口,这已经形成一种国际潮流了。不要形势好的时候骂出口;形势坏的时候,或者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又向出口来要效益、要增长。市场丢了再要拿回来是很困难的。”
“以后能不能把"三驾马车"搞成两驾,一个投资、一个需求。”龙永图认为,在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和关税减少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应当将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分开,并给予两种需求同等的国民待遇。
在他看来,出口多了,也就意味着我们海外投资增加了,“给予内需和出口机遇同等的国民待遇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方式,搞清这个观点对于改善中国的整体出口环境将有很大帮助。”
此外,龙还认为,在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之前,中国的内需是一个幻想,还是得靠国际市场。
刘伟:面临通胀和滞胀双重压力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在发言时表示,宏观调控和宏观政策选择以及完善宏观政策的效果是“十二五”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货膨胀压力大
刘伟表示,从2003至2008年,此次金融危机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已面临一些挑战,宏观经济的失衡不是表现为过冷而是过热,投资和消费方向不同,“投资领域过热,而针对消费,当时提出的是产能过剩”。
刘伟说,2008年下半年来,进入反危机时代,扩张的政策力度非常强,财政政策也更为积极。目前的宏观调控已处第五阶段,回到了2003年至2007年的情况,“不敢紧缩,不敢扩张,原因不像2003年至2007年,是不同领域结构性的方向差距,这次面临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带有滞胀的威胁和经济衰退威胁,有相当大通货膨胀压力。而这种两难选择是总量失衡问题,这也是"十二五"宏观政策的特殊性所在。”
他说,比如,此次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的货币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大,而供给不足,也就是流动性不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解决,要求采取有利的办法放松银根。尽管,中国也采取了放松银根等方法,但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别,因为中国货币市场失衡总方向不是需求大于供给,而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
扩大内需很重要
刘伟表示,现在强调宏观政策的需求效应,扩大内需很重要,在中国要关注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
他表示,在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十二五”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调整,除了强调短期总量均衡外,要关注供给方面的调整,强调效益的作用等。
越南创下新纪录:中国人惊出一身冷汗! 2011/02/20 | 东方军事
最近,泰国纺织及农产品出口从业者有些郁闷。原因很简单,越南盾又贬值了,这是2009年以来越南盾第四次贬值,贬值幅度也高于预期,创下历史纪录。作为越南出口产品的主要竞争者,泰国相关产品预计未来3-5个月出口将继续减少,业者必须降低出口价格才能与越南竞争。 着急的似乎还不仅仅是泰国人。一些西方媒体及金融界人士担心,越南盾严重贬值将像当年泰铢贬值引发亚洲金融危机那样,辐射周边国家,整个亚洲货币或将跟风贬值,甚至可能出现新的金融危机。对此,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越南问题只是个案,亚洲经济已与1997年不可同日而语,当前处在历史最好时期,越南影响相当有限。
越南危机可能扩散?
「11日一早就惊出一身冷汗,幸亏前一阵把本币股票都抛了,不然赔得回家路费都没了。」一位中国广西股民在论坛上讲述自己在越南股市惊心动魄的投资情况时,语气里透着一丝无奈。2月11日,越南盾对美元贬值,幅度达9。3%,调整后的汇率为1美元对20693越南盾。这是该国在14个月内第四次将越南盾贬值。此次贬值的幅度高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
越南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解释说,政府于1月9日颁布了关于落实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央行按照市场需求,主动、灵活、适当地调整汇率。本次央行对汇率的调整将促进市场流动性,提高越南国际结算能力,有助于鼓励出口、减少贸易赤字和增加外汇储备。据了解,越南2011年1月的外贸赤字达到10亿美元,2010年全年的赤字已经接近200亿美元,而越南的外汇储备只有100多亿美元,赤字水平已经远远超越安全范畴。
越南盾贬值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西方金融界人士的担忧。瑞士信贷报告称,越南与周边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结构相似。越南盾的贬值在利好该国出口的同时,将大大挤压周边国家,甚至可能引爆其他亚洲国家货币跟风贬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花旗集团也都发表报告称,越南盾大幅贬值可能在亚洲引发连锁反应。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将越南盾贬值看成是新兴经济体「没落」的信号。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15日发表题为《越南盾贬值,中国如何引以为戒?》的文章。文章称,急剧膨胀的通胀被认为是比低迷的发达市场可能出现的主权债务违约更令人不安的问题。中国当前也面临着通胀问题,今年更频繁听到的投资主题将是「发达市场比新兴市场更受投资者青睐」。
高通胀重压「亚洲小虎」
尽管贬值措施是根据外汇供求关系而提出,能够提高国内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遏制贸易赤字和控制物价,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越南盾的贬值是柄「双刃剑」,将会使越南国内的通胀压力成倍增加,给宏观调控带来更大压力。据泰国工业联盟预测,越南的出口可能会因为货币贬值增加7%的利润,但高通胀同样会推高许多领域的成本,这又抵消了贬值带来的利润。
持续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也大大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去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下调了越南主权债务评级,标准普尔和惠誉也下调了越南本币和外币的评级。2月11日越南盾再次贬值后,惠誉表示,若越南盾贬值未能遏制外资流出,或考虑下调越南主权债务评级。与此同时,越南媒体报道,一些外来投资者和本国国民开始规避本地货币,转而投资外汇和黄金资产。
分析人士认为,近些年,速度至上的过热发展给越南这头「亚洲小虎」带来不小的问题。2008年,越南的通胀危机就曾引发过一轮国际社会对又一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担忧。当前的通胀危机再度暴露出越南经济增长模式中多年潜伏的一些弊病。诸如,经常项目逆差规模过大,吸引外资政策急进,国企危机导致投资者对越南市场失去信心等等。
「越南经济发展当前的一个很大局限在于国企的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所越南问题专家褚浩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褚浩指出,越南24年的革新开放,背后有大量的政府支持,而这也导致了如今越南「国大民弱」、可持续发展乏力的困境。过于依赖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备受诟病。「越南国有企业占越南资本投入的40%,其产值却只占越南GDP的25%。去年,越南船舶工业集团的债务危机已经充分暴露了其中的弊病。短短一年多货币连续贬值,也许到了这只『小虎』对其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改良的时候了。」
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现
去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对美元汇率纷纷出现上升势头,越南盾贬值无疑将有利于其与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曼谷邮报》引述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名誉主席的话说:「如果越南盾继续贬值,越南也许会在未来几年替换泰国成为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然而,专家指出,总体来看,越南毕竟还是一个较小的经济体,越南盾主动贬值对周围经济体的出口影响非常有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越南是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以大米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4%,但货币贬值暂时不会对东盟的其他大米出口国生成较大冲击,主要原因是「当前国际市场上大米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能把越南盾贬值的压力抵消掉」。
至于亚洲货币会不会出现西方媒体所担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陈凤英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可能性极小,因为今日亚洲已经不是1997年被泰国货币贬值拖入金融危机的亚洲了。」
陈凤英说,1997年,亚洲地区刚刚开始金融改革,很多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尽管市场已经开放了,但外汇储备却非常少,从而导致在经济转型中出现种种问题的东盟国家,被泰国的金融危机纷纷拉下水。十几年过去了,今日亚洲经过1997年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尽管受到西方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有热钱流入造成一些资产泡沫,但整体经济形态健康,金融监管严格,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也属于危机后时代周期性和结构性的调整。
陈凤英指出,应该说,现在的亚洲经济形势是历史最好时期。「越南经济确实出现了问题,但这样的个案在亚洲暂时还没有第二个。而且,除了越南和印度,其他国家都是贸易顺差,且外汇储备充足。因此,对越南盾贬值生成连锁效应的担心实在有点夸张。」
回敬西方的不负责任
由越南唱衰整个亚洲新兴经济体,这并不是西方的首次尝试。2008年,越南股市大跌、通货膨胀率攀高时,西方媒体就曾高歌「越南将把亚洲拖入第二轮金融危机」,「亚洲奇迹即将破灭」。但结果是新兴经济体继续蓬勃发展,西方困境却迟迟无法摆脱。
分析人士指出,越南是一个与西方关系复杂的国家,也是西方媒体或「唱衰」或「捧杀」的对象之一。西方对于越南以及整个亚洲经济的悲观论调,源自仍陷于经济困境的西方国家,目睹新兴经济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蓬勃发展,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酸楚,同时也有意在为其不负责任的「货币洪水」政策开脱推诿。
褚浩表示,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像反金融危机时那样团结。越南出现的问题,整个亚洲的高通胀,都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物。既然是全世界造成的问题,就应该全球团结一起解决,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指责推诿。
陈凤英告诉记者,越南盾的贬值,从整个新兴经济体的角度看不完全是坏事。此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转嫁危机,自己施行货币宽松政策的同时,却要求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升值。越南盾的贬值无疑给了美国一个警示:不要过分给新兴经济体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的货币升值,一旦经济热过头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贬值。
| 组图:揭秘斯大林地下办公场所 仿佛克里姆林宫 2011/02/20 | 斯大林的休息室高4米,装饰同他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时原一模一样:木地板、橡木墙板、铺着绿色呢的大桌子、带有白灯罩的灯、套着白布罩的沙发。墙上挂着斯大林最崇拜的俄国统帅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像。屋子四周有几扇假门,门得用途谁也说不清。据说,斯大林的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也有几扇这样的假门。 作者:从下往上计楼层 (来源:环球网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