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屠龙/卡扎菲四面楚歌/卡扎菲發跡史/美國無能為力/茉莉花革命風潮勝過顏色革命
發佈時間: 2/23/2011 12:04:26 AM 被閲覽數: 75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影《赤胆屠龙 - Rio Bravo》(1959) 主题曲

来源: classicfmm 于 2011-02-22


 
Rio Bravo - Main Title
composers: Tiomkin/Webster

 
 

比亞軍官叛逃倒戈

卡扎菲四面楚歌 誓言當烈士也不下台

 

2011/2/23  消息來源︰明報
  
利比亞軍官叛逃倒戈 卡扎菲四面楚歌 誓言當烈士也不下台


  傳利比亞軍官周一吁同袍加入民抗爭行列,另傳包括班加西在內,利比亞9個東部城市已經被示威者控制。「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周一報道,一群利比亞軍官已經發表聲明,敦促其他軍人「加入人民」的抗爭行列,協助扳倒強人卡扎菲。

  報道說,聲明中呼吁利比亞軍隊也到首都的黎波里的街頭示威游行。

  而在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示威者揮動象徵獨立的旗幟,他們據報控制了該處和另外8個東部城市,包括東部卡扎菲的家鄉甦爾特(Sirte)以及首都附近的Zouara市鎮。

  在位40年的卡扎菲四面楚歌,多名利比亞外交官也傳出倒戈或辭職。一個月前還是政府首席發言人的巴若(Mohamed Bayou),昨公開抨擊政府暴力對付反對派是錯誤。利比亞外交部門也出現震。駐印度大使依薩維(Ali al-Essawi)不滿政府武力鎮壓,辭職抗議,又指責政府派出佣兵對付國民。

  目前身處埃及的駐阿拉伯聯盟永久代表侯尼(Abdel Moneim al-Honi)亦宣布辭職,並說他已「加入革命行列」。

  半島電視台報道,利比亞駐京大使館二等秘書穆斯拉提(Hussein Sadiq al Musrati)亦以同類原因辭職,並呼吁整支外交團隊請辭。

  半島電視台昨指摘,利比亞情報機構干擾他們在中東及北非一帶的衛星廣播信號,同時還封殺半島電視台網站。

  電視台發言人表示,他們的廣播近周已屢受干擾,自上周五起更變本加厲,根據他們的追查,干擾源頭是的黎波里以南一處由軍方將領指揮的情報部門大樓。廣播干擾是以大型的精密儀器,同時干擾通訊衛星Arabsat和Nilesat負責傳送半島新聞台訊號的多條頻道所致。電視台已宣布改用其他衛星頻道播放節目,以繞過干擾。

  利比亞總統卡扎菲誓言不下台

  美國之音   

  
利比亞軍官叛逃倒戈 卡扎菲四面楚歌 誓言當烈士也不下台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誓言不會離開他的國家,並要作為“烈士”而死。目前利比亞反政府抗議怒火正在燃燒。

  他星期二在國家電視台發表了煽情的講話,並說,他是一個“革命家”。他敦促利比亞人幫助保衛這個國家,抵抗那些挑起動蕩的人。他將這些人稱為“黑社會”或“恐怖分子”。這位利比亞領導人說,他發表講話所在的房屋,在1986年曾經遭到美國和英國的轟炸。

  卡扎菲正在失去他政府中關鍵人物的支持。海內外眾多利比亞官員辭職或停止履行職務,以回應卡扎菲血腥鎮壓要求他下台的全國抗議。這些抗議活動是卡扎菲自1969年執政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的黎波里的目擊者說,直升機和戰機星期一襲擊了的黎波里的平民居住的地區,非洲雇佣兵和支持卡扎菲的武裝人員隨意開槍,恐嚇人群。利比亞國營電視台星期二說,外國媒體報道的所謂的利比亞發生的屠殺都是“謊言”,目的是摧毀公眾的士氣。

  派駐幾個國家的利比亞外交官表示,他們已經與卡扎菲斷絕關系,以抗議他的軍隊襲擊反政府抗議者的行為。利比亞駐美大使阿里‧奧賈利呼吁這位利比亞領導人下台。駐其它幾個國家的利比亞外交人員表示他們已辭職,其中包括利比亞駐印度和印尼的大使,以及駐中國的一位資深外交官。

  利比亞駐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的大使館表示不再代表卡扎菲。卡扎菲的司法部長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賈利勒的星期一辭職,以抗議卡扎菲的鎮壓行動。兩名利比亞戰斗機飛行員駕駛飛機飛往馬耳他, 並表示他們在被命令襲擊示威者後脫離利比亞。


  戰機叛逃 卡扎菲政權敗象已露

  世界日報

    利比亞反抗領導人卡扎菲的示威抗議21日再度升高,卡扎菲政權敗象已露,政府染匕血腥鎮壓行動,21日出動戰機和軍用直升機射殺在首都的黎波里市抗議的民眾,至少200人死亡,手段殘酷;政府在國內和駐外外交官眼見如此屠殺人民,集體辭職抗議,要求卡扎菲立即下台、兩名空軍飛行員抗命叛逃。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英國首相卡麥隆怒責其對抗議者的「邪惡鎮壓」,並要求卡扎菲停止流血行動。

  阿拉伯世界統治時間最長的卡扎菲22日出現在國營電視台,發表不到一分鐘的簡短談話,為外傳他已離開利比亞、前往委內瑞拉謠。卡扎菲在其官邸前,坐在汽車中,從車窗中伸出一把傘,告訴訪問者說,他想到首都的綠色廣場去與他的支持者談話,但下雨使他不能去。他說︰「我在這顯示我人在的黎波里,不在委內瑞拉,不要相信那些誤導的狗電台。」

  美國國務院已下令所有美國非緊急工作人員離開利比亞,也警告大使館館員家屬離開,因為在未來數日可能發生暴力和搶劫。

  反卡扎菲抗議在東部城市進行六天後,20日晚和21日蔓延至首都的黎波里,在抗議者進入的黎波里市中心綠色廣場和附近街道後,政府的狙擊手以及民兵,從屋頂開槍射擊,並追趕抗議者。目擊者說21日免,街上都是荷槍的特戰部隊,用自動武器任意射擊,戰機則擲下多枚「小型炸彈」,直升機則從半空掃射示威者。目擊者說,看到有人傷亡,但無法確定人數。中東半島電視台等媒體稱21日的鎮壓有160到250人死亡。

  午夜後,抗議者佔據國營衛星電台的辦公室,21日政府和國會每年數次集會的場所「人民會堂」也起火燃燒。擁護卡扎菲的民兵21日在的黎波里大街小巷用擴音器要民眾不要出來,但抗議者仍呼吁到綠色廣場和卡扎菲官邸前抗議,政府以直升機和戰機包圍首都部分地區,禁止年輕民眾集結。到21日中午,在綠色廣場附近一個社區的抗議者與警察發生突,民兵開始對抗議者開槍,抗議者則四散奔逃。

  卡扎菲顯然已失去至少一個主要部族、數個軍事單位,和他自己的內閣官員與外交官的支持,卡扎菲政府的司法部長、駐美大使、駐聯合國副大使、駐阿拉伯聯盟大使、駐印度大使和一名駐中國的外交官21日都宣布辭職,抗議卡扎菲對平民抗議者過度使用武力,指責他背叛國家與屠殺人民,並要求他立刻下台。

  利比亞空軍的兩位幻象機飛行員21日從的黎波里的空軍基地,駕機叛逃至鄰近的馬爾他島。馬爾他軍事官員說,這兩位都是上校的飛行員表示,他們不接受轟炸抗議者的命令,二人經尋求政治庇護。

  利比亞抗議行動開始的東部數個城市,受到安全部隊的鎮壓,六天迄今已造成至少400多人死亡。在鎮壓最血腥的大城班加西,安全部隊20日雖然開火殺死抗議者,但數個軍隊單位與民眾站在一邊,對抗安全部隊。抗議者21日宣稱他們控制了班加西,升起舊王朝的國旗,充滿了慶祝的氣氛。
 
 
 
 

 

每20分钟轰炸一次:利比亚已是遍地尸骸


2011/02/22 


美联社  

利比亚独裁狂人卡达菲( Muammar Gaddafi)的疯狂到达极点,连续两天派战机狂轰滥炸自己国家的首都的黎波里( Tripoli),军队则冷血得见人就杀,会移动的就开枪,连救护车也扫射,街上死尸处处,有人更被炸至身首异处,令爆发反政府示威以来的死亡数字飙升至 560人,另有 1,400人失踪。


反政府示威者周日在绿色广场( Green Square)与军方衝突一整夜后,半岛电视台引述居民指,空军前天(周一)早上随即派出战机和直升机,轰炸市内多处地点。

反对派人士萨利赫称,空袭最初以送殡队为目标,后来却见人就炸,「我们今天所目睹实在难以想像,战机和直升机任意地狂轰滥炸,很多很多人丧生。他们实施焦土政策,每 20分钟就炸一次。只要会移动的,就算在车都照轰炸」。有居民拥着被炸死的亲友痛哭。

部份不怕死的示威者继续在绿广场和卡达菲官邸外聚集,呼吁民众上街,又焚烧卡达菲的肖像,但亲卡达菲的保安部队随即在街上乱枪扫射和投掷手榴弹,示威者争相走避。法许伦区( Fashlum)有居民见一架直升机降落后,一支非洲僱佣兵在街上见人就射,愤怒地说:「这简直是大屠杀,枪手随意乱射,很多女人也遭殃。他们开枪并非要驱散示威者,是有心杀人。卡达菲不是阿里或穆巴拉克,他根本没人性」。

有目击者更指,保安部队连运送伤者的救护车也照开火,街上尸横遍野,有示威者倒在血泊中,因失救流血过多致死。有逃出利比亚的约旦人称,枪声彻夜响遍全市,很多汽车和店舖被焚毁,前往机场的道路上血迹斑斑。医院都堆满示威者的尸体,有医生指多人被行刑式轰爆头枪杀。半岛电视台引述目击者指,的黎波里前天一天内就死了 160人。

全市几近瘫痪,学校、政府办公室及大部份商店都已关门,只有几间麪包店继续营业,重要的建筑都有军人驻守,十步一岗,到处可见有军车巡逻,亲卡达菲的民兵部队控制了市中心,用扬声器叫民众留在家中,不淮出外。入夜后更有战机在低空盘旋,狙击手部署屋顶,阻止其他人入城。的黎波里机场非常混乱,大批外国人滞留,一名意大利考古人员说:「机场堆满想撤离的人,气氛很紧张,所有人都忧心忡忡。」

半岛电视台报道,卡达菲昨(周二)再派战机轰炸的黎波里,民兵通宵在街上乱枪扫射,直至黎明前,医院都不敢再派救护车救人,街上躺满满身弹孔的示威者尸体。

另一主战场、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港( Benghazi)亦连续两天遭战机轰炸,目击者称见到很多人被炸至身首异处,「头在一边,脚在另一边」,报道指当地已有 400人丧生,有目击者更指死亡人数至少达 2,000人。

一名从利比亚飞抵意大利的塞尔维亚人形容,当地人在街上互相追打,已陷入内战,「持枪的便衣保安站在街角,很多人在油站排队,我们彻夜都听到机关枪声,所有人都说情况会越来越糟」。

卡达菲次子赛义夫( Seif al-Islam)则否认派战机轰炸两市平民,只是攻击人烟稀少的偏远弹药库。官方电视台也死撑,否认军队进行大屠杀,指有关报道全属谎话。

分析指卡达菲连首都也轰炸,意味他已走到穷途末路,独裁政府气数已尽,「这明显是垂死一击,若你连自己的首都都轰炸,很难相信你还能继续存在」。

 
 

扎菲發跡史︰

美國前總統里根口中的瘋狗上位之路(多圖)

 

 
 
  
卡扎菲發跡史︰美國前總統里根口中的瘋狗上位之路(多圖)


  
卡扎菲發跡史︰美國前總統里根口中的瘋狗上位之路(多圖)


  
卡扎菲發跡史︰美國前總統里根口中的瘋狗上位之路(多圖)

  
  1942年生于甦爾特的游牧部落家庭利比亞元首穆阿邁爾.卡扎菲(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77年起成為革命領導人兼任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

  圖為目不識丁的貝都因牧人的獨子穆阿邁爾・卡扎菲,于1969年在伙同其他幾位軍官參與反對這個國家最重要的獨立領袖國王伊德里斯一世的不流血政變後,篡權成為利比亞領導人。只有27歲的他被晉升為利比亞軍隊中最高的上校軍餃,宣布自己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成為利比亞事實上的國家領袖。

  卡扎菲成為執政者根源于其信仰方面的泛阿拉伯主義︰一個從波斯灣橫亙到大西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理想圖景。1960年代,主要由埃及加麥爾・阿卜杜勒・納賽爾支持的泛阿拉伯主義激勵了卡扎菲和一批來自于這個國家貧窮部落,喜歡他們領袖的利比亞軍官。

  執政的第一年,卡扎菲致力于打破用他的話來說是由殖民者分割各自獨立的阿拉伯人的邊界。他在由利比亞、埃及和敘利亞組成阿拉伯國家聯盟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埃及的薩達特,卡扎菲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簽署結盟協議的儀式上聯手。同盟後來被證明沒有實際效用,成員國之間的關系也最終惡化。

  1986年4月5日,一顆炸彈在柏林La Belle夜總會爆炸,那是一家以服務美國軍人而聞名的迪斯科舞廳。雖然當時沒有確切證據顯示卡扎菲與之有關,但里根政府相信利比亞實施了因先前幾年美軍針對利比亞船只包括一個月前利比亞海軍巡邏艇沉沒在內一系列打擊的報復行動,因此卡扎菲應該負責。夜總會爆炸殺死一名貧民和兩名美國軍人。2008年的協議留出了洛克比空難受害者賠償基金的一部分(其後更多)被指定為俱樂部爆炸受害者的專用款項。

  被柏林爆炸案中所謂的卡扎菲共謀所激怒,里根總統稱其為“中東瘋狗”,授權美國軍機轟炸利比亞境內包括的黎波里卡扎菲住所在內的數個目標。美國的打擊使卡扎菲領養的還在襁褓中的養女Hanna Gaddafi死亡。

  1988年12月,美國打擊利比亞的兩年後,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在甦格蘭洛克比上空爆炸。在災難原因的調查中,調查者逐漸聚焦于兩位利比亞人Abdel Basset Ali al-Megrahi和Lamin Khalifah Fhimah。數年間,卡扎菲拒絕在調查中合作,拒絕交出這兩名涉案疑犯,直至1999年態度軟化。經過八個月的審判,al-Megrahi被判有罪並判無期徒刑。Fhimah則被宣布無罪。Al-Megrahi一直在監獄中服刑至2009年8月,他在診斷為晚期癌癥後被釋放。

  在國內,卡扎菲鐵腕統治。他逃過多次暗殺企圖和數次顛覆其權力的努力。雖然他從利比亞石油儲備巨大的盈利中拿出一些改善民生,但利比亞的經濟仍然低產出且無效率。

  雖然卡扎菲的軍餃40年不變,但如他喜歡稱呼自己 “領袖和革命的導師”一樣,他一度擔任的職務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總秘書、總理、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大型公共事務都忠誠于他在國家的任職。

  雖然他佔有大量權力和財富,有數座自己的行宮,但根據許多描述,卡扎菲喜歡住在的黎波里城外他寓所附近搭建的貝都因帳篷里。這種生活安排偏好擴展到他在國外的行程。在對羅馬、巴黎,進行國事訪問時卡扎菲搭建了自己的帳篷。
 
 
 
 

況不斷惡化

利比亞面臨爆發內戰的風險 美國無能為力

 

2011/2/23  消息來源︰華爾街日報 

 
  與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Moammar Gadhafi)上校有長達十年的外交接觸,但白宮似乎對這個北非國家依然沒有什麼影響力。

  美國官員周一呼吁利比亞結束暴力沖突。有跡象表明,卡扎菲的軍事和外交官員之間出現了分裂。此外,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下令美國駐利比亞使館的工作人員撤出利比亞首都黎波里。

  美國一位高級官員就利比亞問題介紹說,情況不斷惡化,目前不能排除爆發內戰的可能性,鑒于利比亞當局看來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權力,美國無力顯著影響這里的事態發展。

  美國官員說,奧巴馬政府最近幾天沒有與卡扎菲或其家人進行直接對話。

  另外,利比亞駐美國大使阿里&#‧奧賈利(Ali Aujali)已與卡扎菲正式決裂,並說卡扎菲必須下台。奧賈利對半島電視台(al-Jazeera)說,我和同事們今天決定,要譴責利比亞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同屬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奧賈利說,他希望美國和其它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能通過聯合國及其它機構采取行動,制止利比亞國內的殺戮。他說自己不知道卡扎菲目前的下落。

  這只是美國在中東抗議活動不斷升級過程中最新一次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美國對中東30年來所采取的一貫政策在數周之內就土崩瓦解。對奧巴馬政府來說,中東每爆發一次民眾起義,都給其帶來一系列特有的挑戰。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與卡扎菲交談後,周一向奧巴馬政府簡單介紹了他們的談話內容。據前文所述的美國高級官員稱,卡扎菲暗示說,為保持自己對利比亞政權的控制,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瑞茲(Gene Cretz)已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不在黎波里,此前他由于網站維基解密(
專題)(WikiLeaks)泄露美國外交電報一事被召回國內。在一份被泄露的克瑞茲致美國國務院的外交電報中,他說卡扎菲的行為越來越反復無常。利比亞政府對克瑞茲的這一言論進行了譴責。美國官員說,克瑞茲被召回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國擔心他在黎波里的安全。

  美國歷屆政府都曾試圖爭取卡扎菲這位利比亞領導人,想以此來讓他放棄對國際恐怖主義的支持以及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追求。

  這種外交接觸取得了一定成效,利比亞在2003年放棄了其草創的核武器項目,減少了對巴勒斯坦和非洲那些激進組織的支持。的黎波里還同意向與利比亞有關的恐怖主義活動中的美國受害者家屬支付30多億美元,這些恐怖事件包括1988年一架泛美航空公司(Pan Am)噴氣客機在甦格蘭洛克比上空發生的爆炸。

  然而最近幾年,美國官員一直對卡扎菲的領導能力持續表示擔憂,尤其是卡扎菲對利比亞巨大的石油財富管理不善,以及利比亞的人權紀錄。近幾年,華盛頓和的黎波里還圍繞利比亞希望擴大軍事力量和發展民用核技術的想法爭論不休。

  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說,卡扎菲的專制統治把利比亞搞得如此糟糕,在他離開後,利比亞這個國家能否繼續存在下去可能都將面臨挑戰。卡扎菲政權被指剝奪利比亞東半部的石油收入,原因是該地區歷史上曾挑戰過的黎波里的權威。這些官員說,在後卡扎菲時代,利比亞東部的領導人將要求對那里的石油資產有更多控制權,否則東部地區將會從利比亞獨立出來或自治。

  卡扎菲未能大力發展利比亞沙漠地帶和東部地區還使美國擔心,基地組織(al Qaeda)和其他恐怖組織未來有可能在利比亞扮演重要角色。伊拉克最大一股外國武裝分子就出自利比亞東部城市德爾納。在後卡扎菲時代,基地組織的附屬組織利比亞伊斯蘭戰斗組織(Libyan Islamic Fighting Group)據信也將表現活躍,並可能從權力真空狀態獲利。

  曾任美國駐的黎波里外交官的科林(Ethan Chorin)說,利比亞人缺乏機會和遭受壓迫助長了伊斯蘭和世俗抵抗組織的氣焰,尤其是在德爾納這種地方。他還說,許多在伊拉克打過仗的利比亞人“練就一身精湛的技術”後回到了利比亞。

  美籍利比亞裔學者瑞希(Ali Rishi)說,美國應在幫助利比亞渡過這場危機中發揮核心作用;利比亞就像是一個需要悉心照顧的嬰兒。瑞希曾對華盛頓和的黎波里之間的外交提出過建議。
 
 

動了中國影響世界

茉莉花革命風潮的力量勝過顏色革命

 

2011/2/23  消息來源︰王凱
 
撼動了中國影響世界 茉莉花革命風潮的力量勝過顏色革命


  
在示威中宣下台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資料圖片)


  突尼斯與埃及的反政府示威,不但令總統下台,也在其他國家掀起更大的動,甚至蔓延到另一頭的中國,對維穩至上的執政者構成威脅。法國賽爾齊—蓬多瓦茲大學(Cergy-Pontoise University)高級講師張倫在接受《大事件》專訪時表示,阿拉伯世界不可能再回到以往,其體制已面臨深刻的變革,西方社會將調整看待阿拉伯世界議題的角度,世界政治在東歐發生劇變的二十年後又發生一次連鎖性的劇變,對未來的世界也對中國影響深遠。

  茉莉花(專題)革命對中國影響深遠——埃及還是台灣

  由突尼斯引發的革命,已激起中國網民的熱烈討論和各種反應。張倫認為,這次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要遠深過顏色革命的影響,原因有二。其一為顏色革命發生後,北京為了抵御顏色革命的沖擊,指顏色革命是美國在背後操縱,其二以前甦聯的加盟國經濟一塌 涂為論證,因此有必要繼續搞好經濟,才能遏止顏色革命的發生。

  但這兩個理由顯然在評斷這些革命上都不成立。一方面,從哪個角度,美國現在都最不希望這些國家出事,一方面美國內部有許多自己的事情要處理;另一方面,如果美國無法良好處理阿拉伯國家的反政府浪潮,將重擊美國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本來就不甚好的形像,美國實際上是“踩著雞蛋在處理這個問題”,因此,美國不會主動去煽動革命。

  在經濟發展上,突尼斯的事件也顯示出,經濟發展不是遏止革命的良方,有時恰恰還是誘因。突尼斯一直非洲發展之星,但其經濟增長並未保證官方所希望看到的專制穩定。

  因此,從中國的統治和知識菁英到社會各界,阿拉伯世界的革命都將對其產生深遠影響。張倫對《大事件》分析,雖然中國的形勢可能還沒有發展到立刻爆發大規模抗議的局面,但痼癥已在,征兆已顯。忌疾諱醫,頭痛摸頭,腳痛摸腳不正視問題是不行的。上層很可能自然將會出現兩種反應,第一種是強調維穩的必要,短期內尤其是會如此。特別是2012年換屆在即,會更加縮緊對媒體、網路、異議人士的控制,采取一些鎮壓手段,防範未然,高層各派系在這點上利益也大概會一致。同時試圖保持經濟增長,在一些管治技巧上做些調整,來以此平抑人民的不滿;第二種是變革意識得以強化,認為不改革終究會出問題,必須加速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的腳步。這種聲音稍後肯定會得到強化。

  至于中國的民間改革力量則會受到鼓舞,中國民眾的不滿的表達意願也會受到激勵。“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那因幾千年文明造就的某種潛意識的優越感也定會受到極大的刺激。人們會重新提起孫中山先生的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盡管其中民主的制度和文化成熟發育水準不一,績效也不同,但從歐洲、北美,到拉美、東歐,從東亞到南亞,大勢上都在逐漸納入這個潮流。中國正顯示出成為某種巨大的孤獨體,這是中國人無法不面對的。”

  張倫對《大事件》指出,此次運動中,國際上許多評論都將其與20年前的天安門事件做對比,天安門事件的記憶再次被激活。“中國模式到底能不能繼續,中國是否要走向民主,一定會成為今後各界和國際社會討論的重要題目,這是東歐變革20年後對中國影響最深的事件。值此辛亥百年之際,在中國的各種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問題日益嚴重的之時,受這些運動的刺激,人們會自然地將一個問題提上日程加以討論︰為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甚至是為統治集團自身利益計,中國到底要走何種路?台灣模式還是埃及模式甚至是利比亞模式?這些,我們會在未來的歲月看到中國人自己給出的答案。”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感人/中國有共產黨 俄羅斯只有普京/65萬中國塵肺患者正跪著死亡/和尚到了中国才不准吃肉
  • 春天里/新月/黑老大的政治/一个中国中产者的十年/宗教领袖三代181人大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