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鍾情/打著民主旗號的面包革命/卡扎菲︰六四有必要鎮壓/胡耀邦兩大遺憾/鄧小平結婚照片
發佈時間: 2/23/2011 6:19:11 PM 被閲覽數: 25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一路上有你】鍾明秋歌唱專輯《鍾情 V》12首

来源: melody2011-02-22  wenxuecity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据说这位仁兄是天王宙斯最宠爱的儿子--大力神海格力斯的转世。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据说这是今年曝光的专为懒人营业的便利店。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据说这是今年最牛的少年扣篮王。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据说这是今年猎户最难忘的一次亲密接触。
   据说这是最牛的搞笑[5P]

(2011/02/22 发表)
念此的博客  博讯

 

突尼斯到埃及︰

一場打著“民主”旗號的面包革命大潮

 
2011/2/23  消息來源︰多維
 
 
 
  中東、北非其他國家反政府抗議示威的形式與突尼斯、埃及有所不同,結果也很可能不同。

  突尼斯和埃及點起的燎原之火,正在北非、中東的版圖上蔓延。以埃及為中心,以西的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以東的約旦、敘利亞、伊朗,乃至波斯灣的巴林和阿拉伯半島最南端的也門,不斷傳來群眾抗議示威的消息。各國民眾紛紛走上城市中心廣場,表達利益訴求,呼吁進行改革,然而“和平革命”並不是普遍現象,在巴林、利比亞等國家,抗議示威受到了武力鎮壓,為所謂“民主”的訴求付出了血的代價。

  
演變為“暴力革命”

  
面對反政府示威者,與突尼斯、埃及不同,巴林、利比亞政府采取了極端措施,動用軍隊對平民進行了武力鎮壓,“和平革命”開始流血。日前,在巴林首都麥納麥市中心的珍珠廣場的強制清場行動中,共有3人被打死,近200人受傷;利比亞政府21日下令空襲其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軍隊向前往參加葬禮的數千名反政府示威者發射迫擊炮和機關槍,造成多達300人喪命。利比亞班加西的目擊者說,展開鎮壓行動的包括國家突擊隊員、外國雇佣兵和卡達菲的死忠支持者,他們利用刀子、卡拉什尼科夫沖鋒槍和防空導彈對付示威群眾,城市中喪生示威者的尸體和肢體隨處可見。

  同樣是廣場民主運動,為什麼突尼斯、埃及軍隊保護了民眾,或者說至少是保持了中立,而巴林和利比亞兩國的軍隊在其政府命令下敢于將槍口對準民眾?觀察人士指出,這是由于本•阿里、穆巴拉克雖然獨裁、專制,但其軍隊服務于國家,效忠于國民。而在巴林和利比亞截然不同。巴林實行君主制,國王同時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軍權隸屬王室;而利比亞,此次沖突中沖鋒在前的是其國家突擊隊和外國雇佣軍,是屬于其最高領導人卡扎菲個人的“私人武裝”。兩國軍隊的“私有”性質決定了他們在沖突的關鍵時刻听令于其領導人,無視生命的鎮壓平民、平復騷亂。

  但隨著沖突的激化,巴林、利比亞的抗議運動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巴林政府下令軍隊和裝甲車撤出珍珠廣場,並在西方壓力下作出讓步,提出與反對派通過政治對話解決危機。在政府釋出善意後,工會取消了全國大罷工,只不過示威者搭起了帳篷,準備長期抗爭。然而在利比亞展現的則是另一幅景象。在軍隊的殘暴鎮壓下,示威者和軍隊在班加西展開“惡戰”,卡扎菲的死忠分子和近衛隊以及外國雇佣軍對民眾采取了不受限制的軍事行動,不僅用上了導彈,甚至還采取了空襲。卡扎菲政府之敢于這麼做,是因為其政府受到外來影響較小,社會相對封閉,專制和獨裁程度很高,軍隊特別是近衛部隊和外國雇佣軍只效命于其主子,因而在民眾抗議運動中扮演了劊子手角色。正因如此,在其軍隊暴力活動達到令民眾無法忍受的程度時,將使其政局發展有可能從從廣場民主轉向暴力革命。正如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所說,利比亞正走在內戰邊緣,其起因就在于卡扎菲政權毫無節制地使用了私人軍隊對手無寸鐵的民眾施加了殘酷鎮壓。

  上述人士認為,在一個開放和透明的世界,動用軍隊的結果,只會使其政府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巴林政府主動求和,準備政治對話並開啟改革,或者還將能達成一個妥協的局面。而利比亞領導人仍然頑固堅持以暴力對付民眾,只會加劇利益集團和普通民眾之間的鴻溝,增強相互仇視心理。據悉,反政府抗議者已經佔據了大部分城市,並佔領了部分軍事設施。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國家的閉塞和專制,當血流成河的時候,民眾是否還有持之以恆的動力和堅持?

  畢竟他們所追求的民主並不應是建立在流血和暴力基礎上。而且,作為產油國的利比亞也存在憑借雄厚的財政實力解決壓力的可能。人口僅600萬的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儲備,2010年人均GDP達1.38萬美元。畢竟,一般百姓的追求,切身利益是第一位的。

  中東、北非其他國家也蠢蠢欲動。在也門,2月10日起就有民眾走上街頭,在首都薩那、南部城市泰茲和港口城市亞丁都有示威活動。敘利亞的抗議者和政府間也已經發生了暴力沖突。在伊朗,2月14日也發生了抗議活動,總統內賈德發表講話稱,抗議活動“注定要失敗”。

  埃及倒下之後,這場革命大潮徹底不可阻擋。經濟困難的阿拉伯世界國家,以及中東非產油國,恐怕都將面臨同樣的結局。至于富有的產油國,是否也將卷入革命,值得觀察。但後者可能更能抵御群眾抗議的壓力。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烏里晨(Kristian Coates Ulrichsen)分析指出,那些財政和貨幣收入更高的中東威權國家,更有能力消解群眾的不滿。如,產油大國科威特,為了慶祝科威特建國50周年、“趕走伊拉克入侵者”20周年和埃米爾•薩巴赫就任5周年,薩巴赫1月17日宣布,向所有國民每人發放1,000第納爾(3,500美元)的現金“紅包”,並且未來14個月內人人享受米、面、油等免費口糧。

  變革是一場輪回?

      一輪勢不可擋的民主化浪潮已經在非洲大陸拉開序幕。這一輪浪潮的結果並不一定是都是親西方的,但它們都有共同的反對目標——獨裁的權威政治、高物價壓力、高失業率、官員腐敗、缺乏言論自由。這些問題聚集在一起,就會激化成引發社會動蕩的“火種”。

  回看歷史,阿拉伯世界自二戰之後逐步擺脫西方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以來,開始了艱難的現代化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屢屢發生革命,而這些革命的對象都是親西方的政權。憤怒的民眾高舉“民主、自由”旗號,但最後建立的卻是伊斯蘭政權。1979年伊朗革命、1991年阿爾及利亞號稱民主、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卻導致極端伊斯蘭政黨獲勝、2005年貝魯特之春真主黨執政、2006 年巴勒斯坦舉行首次民主和自由選舉,最後哈馬斯上台。今天正在發生革命的突尼斯、埃及和受波及的阿拉伯國家中,最活躍的依然是伊斯蘭勢力。

  觀察人士宋魯鄭指出,革命反對的只是當權的執政集團,但對立雙方都有共同的意識形態︰伊斯蘭教,區別僅僅在于是溫和還是極端。一旦革命成功,伊斯蘭意識形態迅速成為主導。事實上,一些伊斯蘭教主義者已經證明了他們比某些世俗的獨裁者更加致力于民主,而許多伊斯蘭教主義者還不如他們的統治者那般暴力或激進。如︰埃及“中心黨”(al Wasat Party)這類現代伊斯蘭教主義團體一直都在努力作出承諾,要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參與埃及政治。然而,“中心黨”的這一權利也遭到了剝奪。事實上,如果說所有的伊斯蘭教主義者都是“基地”組織領導人的追隨者,這已經越來越不被人認可。

  除了根深蒂固的伊斯蘭教意識形態深遠的影響之外,阿拉伯世界同樣根深蒂固的反西方情感。從某個角度講,這場革命也不妨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真正走向獨立的歷史契機,但基礎薄弱,前景堪憂。

  
拿來主義 舉步不前

  
回首這場革命風暴的起點,是一位失業的突尼斯青年自焚。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正是這些阿拉伯國家面臨的普遍問題。人口年輕化是阿拉伯國家的普遍特點。阿拉伯世界的大多數國家青年失業率都達到兩位數,而且很大一部分失業人群都是受過教育,但缺乏機會而深感不公的年輕人。長期關注中東及北非青年問題的公益組織“青年因素”聯合創辦人默頓(Matthew Morton)表示,對于這群人,一旦有了導火索,他們馬上就能成熟地行動了。必須認識到,年輕人是國家經濟戰略的核心,這也就意味著經濟政策應該鼓勵社會成員的創新和投資。

  人口增長與現代化產業停滯形成的背離,這也是阿拉伯世界國家的共同特點。時至今日,關于阿拉伯,世人就記得兩樣東西︰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伊拉克的耶棗,而埃及能在穆巴拉克手中維持這麼多年,運河和金字塔為經濟了提供重要支撐,但這些都同現代阿拉伯人的創造沒有任何關系。擁有如石油和磷酸鹽這類基礎資源,以及控制地緣戰略航道甚至水資源,使阿拉伯政權具有巨大的地理優勢。對國外援助和自然資源的控制通過“津貼”或“給予薪酬的石油治國”的方式,在1970年代為眾多阿拉伯國家帶來了政治合法性並且一直延續。

  然而,從自然資源、控制航道使用權,以及外國資助獲取的財富,相信無法讓阿拉伯政權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因為年輕一代對獲得免費教育、醫療保險和工作機會的需求越來越高。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現代產業的成長,沒有創造出自主、強大的產業體系,如何確保為數以千萬的憤怒的、年青阿拉伯人創造出他們最需要的就業機會?這就是阿拉伯世界悲劇的根源,這也令“革命-動亂”成了循環往復的事情。
 
 
 
 

耀邦人生中的兩大遺憾︰

不懂外語和古詩詞中的平仄格律

 
 
2011/2/23  消息來源︰網易 
  
胡耀邦人生中的兩大遺憾︰不懂外語和古詩詞中的平仄格律


  
1953年9月毛澤東(左)、羅瑞卿(右)、胡耀邦(中)在北京西郊合影。


  近讀無產階級革命家胡耀邦兒子胡德平先生追憶父親的文章,感到非常親切。特將文中的精華部分摘錄在此,值得一讀︰

  父親是個閑不住的人,1987年,他不再擔任中央的重要工作以後,經常向我講︰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他說他自己一生中有兩大遺憾,一是不懂外語,二是不會中國古詩詞的平仄格律。他選擇了古詩文的習作。一類詩詞是他送給他的老戰友、老同志、老朋友的詩,如他在讀完蕭克將軍《浴血羅霄》小說以後,給蕭克將軍寫下這樣一首詩︰

  寂寞沙場百戰身,

  青史盛留李廣名。

  夜度將軍羅霄曲,

  清香伴我到天明。

  井岡山時期,毛主席贊蕭克同志為“白袍小將”。文革中,蕭克致信毛主席說,那時紅軍隊伍每多一個人,毛主席都說好呀,我們隊伍又多了一個人。信中意思是希望毛主席團結大多數人。我問,為何把飛將軍李廣和蕭克伯伯相提呢?父親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按蕭克同志的資歷、條件、貢獻來說,本應盡享大將名譽的,但革命隊伍中有些事兒也說不清啊。

  一類是給他的老熟人、老部下寫的,如給魏巍同志的詩︰

  禹域乾坤變,人間爪鴻新。

  北音千百囀,此曲最牽情!

  魏巍寫作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產生過很好的社會影響,他曾在父親所在的華北野戰軍三縱隊工作過。改革開放以來,他的思想變化很大,火氣也很大,雖然他的觀點我反對,但我也曾為他寫過一封信反映情況,不贊成對他那種批評的方式。

  當然也有些初次見面的朋友,相處一段時間,他也給別人題詩,因為人家懇請,贈送新朋友的。但有時也有個別情況是他不寫的。一位山東干部告訴我,他曾懇請父親給他寫詩或題字,請求好幾次。最後我父親給他說了這麼一段話︰“我可以給你寫字,但我不能寫,為什麼?因為你還年輕,還有前途”。父親就是這樣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他還寫過一些詩詞,贈送的卻是他一面未識的同志,如甘肅作家姜安同志。姜安同志是一位堅強與疾病頑癥做抗爭的女作家。她寫過一篇文章,記述我的二弟劉湖出生不久,就因父母要上前線,無奈將他送給延安的勞動模範劉世昌同志的故事。

  1988年,她又來信問候我父親的身體,父親有感提筆而做,並且連作三首詩,最後一詩是這樣寫的︰

  滄桑變化尋常事,

  人間悲歡最牽魂。

  誰能偷得蟠桃果,

  憐取卿卿錦繡文。

  第一句似乎是指他的身體、健康和工作變化。第二句則是指人間的悲歡離合,大概也包括他對家庭的情感和責任。在戰爭年代,父母親把自己剛剛生下的孩子送與他人,即便是相熟的同志,畢竟心情也不會是那麼平靜的,怎不牽腸掛肚?母親送來親生的兒子並多次探望劉家,囑咐劉家︰一,一定要給孩子講衛生,二,要到上學年齡時一定讓他上學。一一囑咐妥當,才隨父親奔赴前線。後兩句則是夸獎姜安同志的文章寫得好,把文章比喻為從天上偷取下來的錦繡文章。

  當然父親的詩詞,也有對當時不良風氣,腐朽意識的批評,他認為不好的事情絕不同流合污。1988年8月,他在煙台休息,我帶著兩個孩子去看他,他樂呵呵地拿出李白的一首詩,給我們誦讀,邊讀邊笑,邊稱贊,以後他作了一首《飲酒歌》,前四句就是引李白的原詩︰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酒價年年漲,酒癮月月添。

  量小非君子,醉昏才算仙。

  滾他媽的蛋,為政在清廉。

  父親不是反對喝酒,他平日興致好些,也喝一點。他反對的就是那種浪費公款,假公濟私,不辦實事,個人利益、幫派利益至上的,對人民事業又毫無作為的人。父親對內部同志的宴請,非常提倡四菜一湯。當他在1980年左右知道全國全年的公款宴請竟達到二百億元時,他既痛心公款浪費,更憂慮一些同志究竟把多少心思用于發展經濟,用于體制的創新。為何他提倡四菜一湯呢?若有人願做一番考證,我倒有一則史料。

  1981年5月2日,父親給我講了一則逸事︰“1953年9月的一天,我出國訪問回來。主席在豐澤園的頤年堂(請我)吃飯,(主席平常是)三菜一湯。葉子龍同志說,主席的習慣是三菜一湯,這次請你是四菜一湯。下午兩點半吃的。主席臨時請來羅瑞卿同志。吃完飯以後,我們共同乘車到現在的八一湖一轉。天快黑時回來。”他提倡四菜一湯,是否緣于此,待考。現在宴請是否也不必拘泥于此,但如今吃喝得熱鬧不堪,又有何必要呢?

  今天,我想可以告慰父親的是,他一生摯愛的國家和人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富裕、國家富強是他畢生的追求。在清明之夜,父親可能又點燃一支煙,有微笑,也有沉思吧!
 
 
 
 
 

為節省膠卷

鄧小平夫婦的結婚照片上一共有四個人(圖)

 

 
2011/2/23  消息來源︰網易 
 
  提起結婚照片,大家都很熟悉,一對新人成婚前,相互靠近, 嚓。。。。。。

  奇怪的是,鄧小平和卓琳夫婦的結婚照片中竟然有四個人,這又是為什麼呢?

  
只為節省膠卷 鄧小平夫婦的結婚照片上一共有四個人(圖)


  卓琳88歲高齡時,對外界說起那張結婚照的來龍去脈。

  卓琳的原名叫浦瓊英,父親是雲南著名的火腿大王浦在廷,浦瓊英在學生時代勤奮好學,追求上進。1937年,她為了追求自由和理想,來到了心目中的革命聖地延安。並將浦瓊英改名為卓琳。

  兩年之後,一個與她的年齡和生活經歷完全不同的青年人,喜歡上了她,並嘗試著走進她的生活。這個青年人就是八路軍129師政委鄧小平。

  卓琳說,他找跟我一塊兒到延安的女朋友。讓那個女朋友來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意不同意。我說我現在還年輕,我不想結婚,我拒絕了。

  生于1916年的卓琳,此時已經23歲,按說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然而,在1938年夏天的延安,卓琳斷然拒絕了比自己大12歲的鄧小平的求愛。

  卓琳說,我要找,就找知識分子。

  當時的卓琳不知道鄧小平早年讀過書,而且曾經留學法國。迂回作戰受到挫折後,鄧小平並沒有知難而退,他提出希望能和這位從大城市來的大學生當面談一談。

  卓琳說,他找我談了兩次。第一次談一談他的情況,第二次談談他的希望。我听听,覺得這個人還可以,他是有點知識,是知識分子。第二個呢,我說反正都得結婚,早晚得結婚,我那時候已經23歲了,我說,算了吧,就湊合吧。。

  就這樣,從相識到決定結婚,在很短的時間內,鄧小平就和卓琳走到了一起。。。。。。

  1939年初的一個夜晚,延安楊家嶺,在毛澤東的窯洞門口舉行了一次聚餐。毛澤東和江青、劉少奇、張聞天和劉英、博古、李富春和蔡暢。。。。。。當時在延安的高級領導人,能來的都來了。在這個晴和、美好的時節,有兩對新人成家︰鄧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許明。包括新人在內,大家都穿著土布做的八路軍軍服,腳踏布履,膝上打著補丁。用木板在黃土窯洞外搭成桌子,桌上是黃燦燦的小米飯。

  為了節省膠卷,這兩對新人一起拍了張結婚照。四個人並肩而站,衣著土布的八路軍軍服,襯托出簡樸的生活,明朗的笑容,表示出了革命者那幸福而崇高的心境。

  那個平靜而歡樂的黃粱喜宴上,孔原大醉,新婚之夜挨了新娘許明的數落。宴散之後,劉英對張聞天說︰“小平的酒量真大呀!”張聞天答道︰“酒里有假!”原來,是李富春與鄧發袒護鄧小平,暗里弄了一瓶白水充白酒。

  同時成婚的這對夫婦,孔原,是1924年參加革命的老共產黨員,在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任副主任。解放後,他歷任海關總署署長、對外貿易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等職,是一位著名的革命活動家。他的新婚妻子許明,是一位有才華有能力的婦女干部,解放後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秘書長。
 
 
 
 

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天安門“六四事件”顯示有必要鎮壓

 

 
2011/2/23  消息來源︰多維 
 
  比利亞領導人卡扎菲22日稱,以北京武力鎮壓天安門學生運為例,表明利比亞當局對付抗議者的行動是有必要的。此外,就利比亞當前局勢,中國表示關切,但未譴責卡扎菲。

  綜合媒體2月22日報道,卡扎菲22日在全國電視講話中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護,並拒絕下台。他提到了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993年憲政危機、美軍2004年攻打伊拉克費盧杰三個例子。

  卡扎菲說,俄羅斯總統派坦克炮擊國家杜馬,直到把里面的國會議員都趕出來。當時西方並沒有反對,還說葉利欽的行動符合法律。北京的學生在天安門抗議了好幾天,中國領導人然後派坦克進入,把學生摧毀、清除。卡扎菲指出︰“中國的統一和俄羅斯的統一,比少數示威者更重要。”

  在伊拉克戰爭上,卡扎菲表示︰“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旗號空襲費盧杰。”2004年3月,4名美國黑水公司的保安人員在費盧杰被伊拉克抵抗武裝打死。美軍4月圍攻費盧杰,估計造成城內4,000到6,000名伊拉克平民死亡。

  而就利比亞目前的局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22日稱,中國非常擔憂利比亞局勢發展,希望利比亞能盡快恢復社會穩定及正常秩序。同時中國將努力保護中國駐利比亞人員、公司及財產安全。馬朝旭還表示,中國要求利比亞調查部分中國駐利比亞企業遭洗劫及縱火事件。不過,中國沒有與其他國家一道譴責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對利比亞局勢發表評論。中國歷來不願譴責發展中國家政府。

  不過,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皮萊(Navi Pillay)22日表示,呼吁就利比亞政府鎮壓反政府示威者一事展開調查,並稱利比亞政府的這種行為可能達到反人類罪程度。皮萊在聲明中呼吁立即停止這種滅絕人性的暴行,譴責動用機槍、狙擊手和戰斗機來打擊平民的做法。皮萊說︰“這種廣泛系統地打擊平民的做法可能已經犯了反人類罪。”皮萊本人曾是國際法庭戰爭罪法官。
 
 
 
 

卡扎菲子女亲族自相残杀 四面楚歌

 


星岛日报 2011-02-23


「维基解密」取得的机密电文显示,在利比亚最近爆发抗争浪潮前,卡扎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平息家丑以及儿子彼当地的内斗。

据「维基解密」揭露的电文报道,国际媒体报道此事,让利比亚「国内观察家取得一出利比亚肥皂剧的足够丑闻」。同一封外交电文指出,卡扎菲家族「乱成一团,家族成员每天忙着灭火或闢谣,为的是捍卫家族声誉」。不过,家丑外扬后果相当严重,因为关系到究竟谁最后能够胜出,成为卡扎菲的接班人。中央社报道,一封2010年2月的密电内容爆料,卡扎菲的四子兼国家安全顾问穆塔辛2010新年除夕曾在加勒比海度假胜地圣巴兹岛,举行一场花费数百万美元的跨年派对。

穆塔辛的跨年狂欢「惹恼当地民众,许多民众认为他的行径有损国家形象」,并损及他争取成为父亲接班人的努力。「维基解密」电文指出,卡扎菲的次子塞义夫「对花花公子生活毫不陌生」。不过,撰写密电的外交官认为,塞义夫「明智地避免沾上家族丑闻,并将自己形塑成人道主义者、慈善家和改革者」。2009年3月的一封电文指出,卡扎菲的子女「正在自相残杀」。这封电文较不留情地指责塞义夫和3个兄弟、姊妹,「甚至和自己的母亲激烈内斗」。电文并说,卡扎菲家族关系紧绷,主要似乎是出于不满塞义夫行事过于高调,俨然成为卡扎菲政权的代言人。

密电并对卡扎菲子女运用种种手段剷除家族内外异己,表达忧心。不过,最令人担心的现象是,卡扎菲的健康日益恶化,国家又没有宪法,「不具备合法的接班机制」。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屠龙/卡扎菲四面楚歌/卡扎菲發跡史/美國無能為力/茉莉花革命風潮勝過顏色革命
  • 感人/中國有共產黨 俄羅斯只有普京/65萬中國塵肺患者正跪著死亡/和尚到了中国才不准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