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还是说咱健找房子。这年月,硅谷越来越多的老印,健自己的大组里,老印拉帮结派发展,现在都快超过一半人了。一有机会出去吃饭,这帮老印就嚷着去吃印度餐。健为了同事关系,曾经不得不跟他们一起去过印度的自助餐餐厅。结果一进餐厅,还没等坐下,那强烈的咖喱味就让我们的健反胃得立即要吐。健强忍着坐下,可那吃饭的胃口是一点都没有了。整个一顿饭简直是如坐针毡,自己只吃了一点白饭,加一丁点的菜,吃完了还饿得前胃贴后胃。可结果一算钱,你道是什么结果?竟然每人平摊,健没吃两口也不得不掏了将近20大刀。健这个气啊,20刀不算什么,可自己饿着进来,还饿着出去,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所以,以后公司里聚餐,只要听说是去印度餐馆,健就想法找个借口逃过。那些老印瞧出健不爱印度饭菜,心里竟然不舒服起来。一次再要去印度餐馆,健找借口想溜,一个老印挑悻地问健:“你是不是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菜是中国菜啊?”
健一听,火上来了,立马打回去:“是的,我就这么认为。”
旁边同事一听火药味比较足,连忙化解道:“我们好久没去泰国餐馆了。今天,想不想去泰餐馆?”
泰餐中国味印度味兼具,老中老印能各取所好,所以,众人皆拍手称好。近几年来,泰餐馆在硅谷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中印口味兼具的优势。现在的硅谷高科技公司里,基本是老中和老印工程师人数兼半。老中吃不消印度咖喱,老印又多属“素食动物”,吃不消中餐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都能吃”的霸气,所以,大家就折中到了泰国餐。这泰国餐就成了河蚌相争里的渔翁。
这在公司里为了吃的这么一闹,搞得我们的健就从此跟印度咖喱有了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健跟莲说了,是老印住过的房子,再好咱也不看。倩也不喜欢印度咖喱味,所以自然再同意不过。可这好学区,住的不少是老印,你不买他们的房子,这选择就少了不少。莲就劝健,这味道大的主要是厨房,要是房子看好了,你就把厨房重新做一下,味道不就除掉了?倩和健半信半疑。
话音刚落,莲就有一房子给健两口子看。房子有五六十年了,可是所在的地点,从小学到高中都挺不错的。莲一定推荐健两口子乘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赶紧来看看,说这么好的地点,要不快看做决定,怕到了周末就没了。健和莲不敢怠慢,乘中午吃饭的时候都往这儿赶。
从房子的外观看,两口子没看出什么。这五六十年的小木屋,你不能有太多指望的, 只要不是杂草丛生就行了。可这一进屋就坏了。健一踏进屋子就被一股强烈的怪味道给憋过气去。健一转身逃到室外,像是从水里憋了五分钟才出水面似的,长长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回过身问莲,这是不是老印的房子?
莲只好吞吞吐吐地说,不太清楚,好像是。
健心里一哼,什么不太清楚,这鼻子一闻,只要你还能呼吸就知道这是老印的屋子。莲赶紧解释说,只要把厨房重新换灶换橱柜就不会有味道了。
健将信将疑,抽了张面巾纸,掩住鼻子,深吸口气,再入这“重味穴”。这下不敢进厨房了,直接进卧室。这卧室的味道是好点,可还是有。这味道不仅是弥漫在空气里,好像还是从墙里渗出来,连开窗都散不去。最坏的是,这味道好像不是纯咖喱的味道,好像掺杂着吃这咖喱的人的身上的味道,让健不仅反胃而且还莫名其妙地头疼起来。
健心想,我即使把厨房给换了个底朝天,除了那气味,可我这卧室怎么办?把墙重新再刷层漆就能除味了吗?这味道好像都渗进墙缝里了,你能不保证日子久了不又跑出来?别的味道还都能忍,可这种怪味自己怎么忍?住在这卧室里,闻着这气味,别说连做“爱做的事”的心情都没有,怕是连做梦都要做吃咖喱的梦吧?健这么一想,头皮都有点发麻。要是自己做梦吃龙虾大餐,可不能让里面掺合上印度咖喱粉什么的。
健下定决心,自己还是做一次“活雷锋”,把这房子让给那些不怕咖喱味的人吧,至少他们少一个出价的竞争对手。莲这下领教了健是如何怕老印的咖喱味了,下次再也不敢带健看跟印度人沾边的房子了。不过,莲也提醒这两位,现在是2006年,抢房的形势已经很严峻了。竞价大战(Bidding War)已在他们看的好学区天天上演。倩和健知道这情形,不敢懈怠。
又隔一周,莲给倩和健发过去又一新出来的房子。说从各方面看,这个房子都不错。房龄有40多年快50年了,但学区很好,她已经去看过,房子维护什么的都不错。最重要的是,保证不是老印住的,让倩和健尽快过来看一下。
倩和健赶过去,还没进门,就觉得外面维护得不错,心里有了好感。跨进门来,健那敏感的鼻子不自禁地嗅了一嗅。莲注意到健这个细节,心里寻思,别又有什么气味让这位有个狗鼻子的朋友说“不”了。
健的狗鼻子一嗅,就觉得有股说不出的怪味,一点油烟味加上一点老房的霉味。好在没印度咖喱味,健心里放轻松了点。倩和健一头就往厨房走过去。莲一看,这回健没捂着鼻子逃出去,是个好开端。
倩和健经过前厅,看到墙边靠着一书架,上面放着好多韩文的书。倩拉了一下健的袖子,小声说:“唉,是韩国人的房子,这油烟味应该不会太重吧?”
健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一点。可一进厨房,那怪味道就又重起来,而且带上了一点点咖喱味。健的这狗鼻子就不自觉地又嗅了嗅,轻轻对倩说:“我怎么闻到印度咖喱味?”
倩奇怪了:“你真是狗鼻子啊。我怎么闻不出来?”
健不说话,拉开一厨柜抽屉,低下身一闻,差点没又憋过气去。我的天,又闻到我们健的克星了,是印度咖喱味!健拉过倩,让倩伏下身也来闻闻,得意地说:“怎么样,我这鼻子灵吧?”
倩也奇了:“怎么这韩国人也喜好这印度咖喱啊?”
一旁的莲赶紧解释:“可能他们的前一户主人是印度人。而这韩国人没重新换厨柜,所以,有这点遗留味道。”
一边解释,莲一边心里暗想,你这个键,你的鼻子跟印度咖喱飚上了哈。这么一丁点味道,你竟然能闻出来。
咱健也有点为自己灵敏的狗鼻子不好意思。不过好在就这一点味道,自己还撑得住。要是买下来,咬咬牙,出点血,把这厨房橱柜整个都换了不就得了?只要卧室别有这味道就好。想到这儿,健一转身就往卧室那边钻。
进了卧室,还好还好,健的狗鼻子竟然没闻出印度咖喱味。这味道一过关,健的排斥心理就没有了。倩也把前前后后看了个遍,也觉得还行。快50年的房子,你不能要求太多。其实,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吗?忍忍吧。
健看看倩,倩好像没什么大意见。倩看看健,看他那狗鼻子好像也能接受。两个人对视地点点头, 跟莲说,愿意出价。莲松了口气,说下午就把房子的所有文件全弄齐,晚上来健那儿准备出价。
晚上,莲耐心地给倩和健解释房子的状况。健虽然以前买过房子,但一来,那是新房,没什么要注意的。二来,这次非同小可,价格可是当年的四倍啊,是那种一失足就能成千古恨的交易,倩和健都不敢掉以轻心。这五十年的老房子确实问题多多。首先房顶要换,其次有白蚁问题,但检测报告上说不严重。还好的是房基没有问题。
倩小心翼翼地提出个问题:“这房子里没死过人吧?”健还真没想到这上面来。倩这么一提,健心里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如果我是“茉莉花”的领袖
对群众运动的反思
来源: 悟空孙 于 2011-02-25
“茉莉花”开了一阵了,照理,我们该闻到花香,可“自由”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间或夹杂了一丝尸体的焦糊……
是的,独裁者被推翻了,应该高兴!不惜代价?谁的代价?你的吗?你的父母兄弟儿子女儿吗?当年广场上叫喊“我们就是要血流成河”的人,今天还会让她的孩子手持“茉莉花”吗?“不惜代价达到目标”是共产党提倡的战争思维,民主不再是革命,更不是战争。
对“群众运动”,尤其是中国的群众运动不做一个清醒反思,代价将是巨大的。64的精神和宗旨值得肯定,可是经过64中国人民更加觉醒了吗?当年老百姓反对腐败,今天自己也成了腐败大军的一员。当年我们要新闻自由,今天上个网都要“翻墙”了。更别提那些“天安门母亲”们,我想到她们,心里竟有一丝的愧疚,虽然我没有亲临广场。
难道让独裁政府“长治久安”吗?绝不!从我内心深处来说,恨不得共产党今天就下台,中国今天就一步跨入民主自由。成吗?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民主需要文化的土壤,我们有吗?中东的民主进程对于那些以伊斯兰为主的国家究竟是自由之途还是为原教旨势力做了嫁衣?你们想过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是不是先把民主放一放,我们先反独裁,反专制?
任何运动,没有系统的纲领,没有优秀的领袖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尤其是茉莉花首先开在墙外,共产党很容易以“国外势力”介入,再次使用坦克机枪大开杀戒,你愿意看到吗?
我没有领导才能,我不会成为领袖,但如果我有机会手持茉莉花,我会提醒大家,这不是运动,更不是“革命”,我们只是在大街上,在广场上会会朋友,走走路,停留一会儿。警察来了,让走就走,绝不反抗。只要让政府听到人民的声音,见到人民的行动就可以了。
我们的口号里没有推翻谁,没有“民主”,没有“茉莉花”,更没有埃及利比亚,我们只要司法独立,新闻自由,我们还“拥护”共产党,总可以吧?
对了, 我们要求,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遵照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一个圈”的思路,也画个圈圈,办一个“政治特区”如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什么不能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
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要“经济特区”,我们要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