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林中的小路/郎咸平:危机的前兆/人类可能已引发第6次大绝种/当年知青如今沦为社会底层
發佈時間: 3/3/2011 3:55:15 PM 被閲覽數: 16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林中的小路

喜欢湛蓝的天,喜欢蓝天上朵朵雪白的云,喜欢宽广碧绿的草地,还喜欢看以湛蓝的天空为背景的金黄色的树叶。在蓝天的映衬下,金黄色的树叶真是太美了,不过,那得等到深秋了。冬天喜欢看雪压枝头的美景,那必须是无风的时候,气温不能太低,这样下的雪不是粉状,而是wet snow。Wet snow均匀而厚厚地覆盖在纵横交错的树枝上,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压枝头美景,那简直就是一幅令人惊叹的抽象派艺术作品。另外,还喜欢这首浪漫的歌曲《林中的小路》。这些,你也喜欢吗?




(要控制以上视频请用鼠标右点击视频)

《林中的小路》

林中的小路有多长,只有我们漫步度量。
月儿好似一面明镜,映出了我们羞红的脸庞。
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里,你的心儿心儿可和我一样?
沿着林中的小路默默伸向远方....


我们相爱有多深,唯有这小路才知道,
星星悄悄眨着眼睛,把我们秘密秘密张望。
在这样幸福的夜晚里,你的心儿心儿可和我一样?
沿着林中的小路默默伸向远方....




-竞选-/ wenxuecity

 

 

 

然》杂志:人类可能已引发第6次大绝种

(组图)


2011/03/03 


NowNews
科学期刊「自然」(Nature )今天发布的1篇研究报告指出,人类可能已引发地球史上已知的第6次物种大灭绝(mass extinction)。

过去5亿4000万年来,自然发生的事件已引发5次大规模物种灭绝。

不过前述研究指出,最新的绝种威胁是出于人为,引发原因包括栖息地丧失、对陆上和水中动物过度捕杀、细菌、病毒和引入外来物种的蔓延,以及因燃烧石化燃料产生温室效应气体所导致的气候变迁。

来自化石的证据显示,在过去的「5大」(Big Five)物种灭绝中,动物物种至少有75%被消灭。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古生物学家,以全球哺乳动物种类为指标,检视当今生物多样性。

在人类于约500年前开始大规模扩张以前,哺乳动物绝种的情况很罕见,平均每100万年只有2个物种消失。

不过过去5个世纪来,5570种哺乳动物中,至少有80种被消灭,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明显的祸害警讯。

研究人员巴诺斯基(Anthony Barnosky)表示:「即使是把『大绝种』的定义设下高标,现代物种灭绝的速度看来和过去的大绝种类似。」



科學期刊「自然」發布的1篇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可能已引發地球史上已知的第6次物種大滅絕(mass extinction)。(法新社提供)

巴诺斯基表示,假设这些物种消灭,生物多样性流失继续不受限制,那么第6次大绝种可能在短短3到22个世纪内来临。

和以往所有的大绝种相比,这次算是相当快速。

担任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馆长的法国生物学家巴夫(Gilles Boeuf)表示,2002年首次有人提出最新1次大绝种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确认有190万种物种,每年留下纪录的新物种在1万6000到1万8000种之间,基本上都是微生物。

巴夫说:「照这速度,我们得花1000年才能记录地球上约在1500万到3000万物种之间的所有生物多样性。」

「不过照事情发生的速度,在本世纪结束前,我们很可能消灭其中半数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在热带森林和珊瑚礁地区。」


 

当年意气风发的知青、战士和工人

如今沦为社会底层


2011/03/03 


作者:草原女民兵  

英雄无语  
李培兰 李春华 雷昆生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正值改革开放伊始,人们似乎从市场经济的魅力中找到了富裕的梦幻。于是,下海经商成为时髦。考大学拿文凭走成名成家之路更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传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爱国主义被改革精英们背弃甚至是嘲弄。  

就在这样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却有一批肩负国家民族安危重担的热血青年,当祖国南端烽烟再起的时候,他们毅然走出工厂、田园和课堂,奔赴西南边陲那战火纷飞的战场。其中就有一批参加过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  

在那场著名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成千上万名优秀的中华好儿男永远地长眠在西南边疆那片深情的红土地上。  

2009年4月,原31师步兵91团的退役老兵相约來到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境内的烈士陵园内,看望曾经朝夕相处同一战壕的战友。  

金平烈士陵园长眠着800多名烈士。松柏满园,空气清新,却静溢得庄重肃穆。偶闻蝉鸣声。山河沉重,松柏低垂,这里分明有一股英雄浩气在回蕩。

  

正所谓:天悲地怆颂英雄  

    高天厚土掩青松  



墓碑上是一张张年青英俊、充满生机的脸。相片旁镌刻着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为国捐躯时只有二十来岁。大部份人还从未握过异性的手,也没有闻过姑娘的发香,更不知爱情为何物?  

就在蒋跃昆烈士的墓前,站立着他的生前战友李春华、雷昆生、沈家宽、陈小明、刘文昆、张宇平、邱昆林、晋文中等专程从昆明来看望他的战友们。  

站在前排的李春华是一位有着浓眉大眼、瘦高个子的中年男子,旁边是长得挺精神的雷昆生及其妻刘翠莲。战友们为他摆上鲜花、水果零食、包谷酒及他爱抽的香烟。  

李春华动情地说道:“跃昆,我们的好兄弟,我们来看你了,三十年来,你一定在冥冥中苦苦地等待着我们看望你吧!由于生活的艰辛和经济拮据,我直到现在才来看你,我对不住你啊……”说罢两眼润湿了,战友们的心在哭泣,女同胞们已经潸然泪下了。  

  

1976年,李春华,蒋跃昆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昆明的中学来到安宁县连城公社仙桥大队通仙桥生产队插队落户,和当地社员一起战天斗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壮大集体经济。就在那片广袤的田野上,曾经留下了男知青们犁田耙地時的矫健身姿,留下了女知青们在田间劳作时的玲珑身段。秋天到了,黄澄澄的谷穗好似那狼尾巴,当知青们把丰收的谷子挑进生产队的粮仓时,春华和跃昆两个好朋友都欣慰地相視微笑了。  

艰苦的劳动铸就了坚强的性格,就在与工农相结合的点滴过程中,他们谙熟了国情民情,与基层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情感。  

由于表现出色,1978年4月,经生产队推荐,李春华,蒋跃昆均被批准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新兵训练中,蒋跃昆这个脸庞俊朗、个头不算高的青年和同志们相处甚好,军訓成绩中表现出色,成为多项能手,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被提升为付班长。是知青兵中进步最快的一个。  

从1975年开始,地区霸权主义就悖离了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公然侵占我西沙群岛。在中越边境线上耀武扬威,不断侵扰我边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1979年,当中央军委发出自卫反击战的号令时,李春华,蒋跃昆他们同许多优秀儿女一道,毅然奔赴边境前线。李春华分配到91团3营5连,后整编为新九连。由于该连湧现出李光辉、陶绍文两位战斗英雄,后被中央军委授以“猛虎九连”的光荣称号。蒋跃昆及知青战友雷昆生分配到11军91团一营三连。  

中央军委下达了“自卫还击,保卫国家”的总战斗令。部队随即进入了紧张的临战訓练。李春华,蒋跃昆只能匆匆见了一面,相互说了些鼓励和祝福的话语。跃昆把自己心爱的英雄牌钢笔送给了春华,谁能想到这就是离别的最后一面。  

  

在2月17日总攻令开始之前,蒋跃昆及雷昆生就参加了著名的邦朋河战役,当班长为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时,他俩冒着敌人密集的砲火,匍匐前进,硬是抢回了班长遗体,表现得非常英勇。  

蒋跃昆和雷昆生所在的一连是负责担任主攻的尖刀连,在丛林穿插搜索战中,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  

前面的战士一排排倒下,后面的战士又冲上去,为配合大部队的作战部署,这样的丛林攻尖战进行了十多天,最终攻克了敌军多个高地和军需要地,支援了友军大踏步前进。但尖刀连却牺牲了很多战士。  

三月七日那天,在攻打班绕散184号丛林高地的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该阵地多次易主,越军暗堡多而诡秘。为清除丛林中的一暗堡,蒋跃昆不怕牺牲,同连里的干部先后三次偵察敌火力点。他指挥八二无后座力炮,冒着敌人炮火的严密封鎖,摧毁了敌火力点两个。在排里组织的四次冲击中,他亲自带领机枪组,用火力掩护。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他再次带领火箭筒小组一直冲在最前面,正准备摧毁敌高机火力点,不幸被敌翼侧方火力点发现,敌暗堡机关枪疯狂扫射,蒋跃昆同志不幸胸部两处中弹,鲜血汩汩流出,蒋跃昆忍受着剧痛,一直坚持战斗,直到昏迷过去。雷昆生见状大叫一声奔过来,流着眼泪抱起战友,和另一名战士用担架将他抬到临时战地医院,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经多方抢救无效,这名不满21周岁的英雄战士于三月十一日壮烈为国捐躯了。  

根据烈士生前申请和战斗中的突出表现,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并给他追记了二等功。  

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部队转移到云南宾川进行整编,两年后,他们转业回到了昆明,春华进了云南纺织厂当工人,昆生则到昆明建筑木材厂工作。  

  

清山永存,绿水长流,岁月却在悠悠中漂逝了三十二年。李春华这拨知青兵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当年意气风发、青春逼人的知青、战士和自豪的工人阶级,如今沦为了社会底层的下岗工人,又正赶上国企私有化的时代,九仟万工人下岗失业,几十万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他们被无情的抛向弱肉强食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个公司成功的同时,必然要挤垮九个公司。何况年纪偏大文化偏低的他们乎?只能忍受着人们歧视冷漠的目光。四处打零工勉强度日,正艰难地跋涉在通往老年的人生道路上。  

  

退伍老兵们偶尔也会小聚一番,互倾衷肠,回忆自己曾经豪迈的青春年华。谈起当今生活的不容易,谈起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免不了要长嘘短叹地感慨一番。  

一次到翠湖公园小聚时,雷昆生的妻子刘翠莲,一位面庞白净端庄,身体微胖的中年妇女,她略带不满又有些苦涩的说道:“都说是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可有谁來真正帮助过下岗工人?一把年纪的人了,到哪儿去找工作?只能去给人家煮饭,做清洁工,每月挣几佰元钱,最后还得向家中老人伸手要钱,去缴纳每年两人一万三仟多元的医保社保费用。”  

的确,这俩口子也挺不容易,孩子还没有工作,雷昆生下岗后四处打工,做过搬运工、守门人,现在又去郊外给人家看管工地。  

虽经多方维权努力,政府给参加过越战的下岗退伍老兵每月200元的补贴,可物价飞涨,200元钱又能干什么呢?  

李春华自被迫四万元买断工龄后,夫妻俩也是四处打工艰难维持生计,其间做过电工、司机和搬运工,现在到一家物业公司做花匠,澆花锄草还外带周边清洁,每天一身泥土一身汗,一月下来仅有800元钱。  

这时他说道:“能从越南战场上活着回來,应该算是福大命大,可是生活的压力更大,吃了上顿愁下顿,倒不如当初壮烈牺牲在战场上还好些......”  

没想到看上去挺阳光的李春华,竟然会发出如此悲天悯人的叹息,众人听罢不觉沉默了。  

     

再说说烈士的母亲蒋妈妈吧!这位在云南纺织厂工作了一輩子的纺织女工,已经七十五岁了,因退休金很低,又要帮补下岗的儿女,不得不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去摆摊淘生活,做针线活或卖点小百货什么的挣点小钱。  

提起云南纺织厂,上了点年纪的昆明人都还记得,那可是计划经济年代昆明市的支柱产业。赫赫有名的国有大厂,七十年代以前,每逢国庆节举行游行时,第一个方阵总是非云南纺织厂仪仗队莫属。纺织女工们身穿白衬衣,腰系玫瑰红裙子,手捧鲜花,一个个面若桃李,透着工人阶级排头兵的骄傲。  

然而,沧海桑田,时事变迁。贪官、奸商和无良学者们沆瀣一气,将国营企业倒卖得白芒芒一片大地真干净!昔日意气风发的工人阶级早已被改革成为弱势群体。国企改制后,厂址位于螺狮湾的云南纺织厂几经倒卖,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聚散地,商铺林立,熙来攘往,承包者和老板们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而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却全部下岗,繁华的商城与原厂工人毫无关系,照样过着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  

大儿子蒋跃昆越战牺牲后,仅仅领到七百元的撫恤金。蒋父由于思念儿子悲伤过度,身体一直虚弱。病重住院时,对烈士家属竟然没有一点优惠政策?!家人东拉西借地才凑足了医药费,如今蒋父已去世七年了。  

每当跃昆生前战友及同学们去探望蒋妈妈时,提起儿子,这位英雄的母亲还是忍不住老泪纵横,悲伤不已!  

两个弟妹也先后下了岗。前几年蒋妈妈只得在人家商店门边支一架缝纫机,戴着老花眼镜帮人缝缝补补。最近她又转而在家中加工鞋垫、衬裤拿到集市去叫卖出售。  

她瘦小的身材,生活的艰辛已使她满脸沧桑,银发裹头,胸脯就象荒芜的草地一样。无论是烈日喷焰的夏天还是冷风萧瑟的冬日,人们总能看见她在街边摆摊干活时年迈的身影和随风飞舞的银发。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一位英雄的母親呢!  

与她一般年纪的老太太们,特别是那些养遵处优的机关事业教师等高收入单位的退休职工,要么到处旅游玩耍,要么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人家问起來,蒋妈妈总是訕笑着说道:“在家闲不住,出来干点活打发日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歧视穷人,翻开成语辞典便知,谴责富人的成语很少,可是却有“穷凶极恶”,“穷途末路”,“穷困潦倒”等诸多辱骂穷人的语言。谁愿说自己穷呢?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开始,就领导穷人与富人斗争了90年,可是结果呢?穷人彻底失败了,富人笑到了最后!  

同样是上山下乡为国献青春的热血儿女,同样是为社会主义辛苦工作几十年的公职人员,生活待遇却天差地别,大相径庭!企业工人退休金为何只有机关事业和垄断单位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真是荒谬至极。  

按照张宏良的说法:这是由于当年被打倒的右派经济学家们成为改革精英后,对工人实施阶级报复和疯狂的反攻倒算所致。这话咋听起来有失偏颇,仔细分析却挺有道理。在右派精英们狠批“两个凡是”的同时,新的两个凡是已经实行了三十年了,即“凡是毛主席当年支持的就要彻底否定,凡是毛主席认为错误的则视为正确”。毛主席支持的工人阶级自然要被重新压到社会最底层了! 因此,广大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人阶级深受改革改制之苦,不断被边缘化,雇佣化,贫困化和分散化。   

  

人大代表中有下岗工人和退伍老兵的代表名额吗?谁来关注和解决他们的生活现状?谁來为他们鼓与呼?  

不要忘记自卫还击这场战争吧!不要忘记这场战争中著名的战斗英雄和滚雷英雄李成文、陶绍文、安忠文、岩龙、史光柱、李光辉等的英雄事迹,不要忘记壮烈牺牲在猫耳洞里的重庆留滇知青罗文华,不要忘记伟大的老山、者阴山、扣林山和法卡山战役。  

英雄们已经常眠地下了,但不能让英雄的母亲太寒心。不能让曾经为保家卫国流过血汗、尚能活着回來的退伍老兵们再摇头叹气,徒唤奈何了?  

好在党中央已经将民生工程提到议事日程上,全国人民殷切期盼着一个有着朗朗乾坤的清平世界的到來!大家一起努力吧
!  

辣椒城
 
 
 

郎咸平:

这个可能是中国经济严重危机的前兆


2011/03/03 


天涯社区

近两年中国汽车销售这么好,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更好了,而是因为中国经济更坏了。

郎咸平教授在演讲中进一步解释到,中国制造业危机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两个危机,第一个,政府经济政策的误判导致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第二个,金融海啸所带来的产能过剩。

郎教授说,人生病要看医生,经济出了问题,国家就要开药方。 2008年11月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们政府开出四大药方来为国家经济治病。第一个是4万亿,第二个是十大产业振兴方案,第三是汽车家电建材下乡,第四是银行信贷的六成投向基础建设。要看清楚这四大药方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GDP增长保8。但是却造成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其中就包括汽车行业。

由于政府对经济环境的误判导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 ,我们的民营资本会怎么办?他们当然不想重蹈2006年的覆辙,所以从实体经济拿出大量的钱去炒楼、炒股、买奢侈品、买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去买汽车。这就是为什么汽车销售网络进入金融海啸之后,2008年11月之后突然转危为安,销售竟然会上升。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更好了,而是因为中国经济更坏了,所以汽车才卖的好。

201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182万辆。汽车需要用到什么材料?钢材。去年年终,中国26个城市,5种钢材的库存高达1578万吨,这个数字是2008年同期的5.5倍,是2009年金融海啸同期的1.8倍。严重的产能过剩。我们政府在把子孙后代的产能统统拿到今天来花,今天我们干完了,你子女长大以后干什么?这种可怕的产业政策,将给汽车行业带来可怕的产能过剩。

去国外看一下,一片萧条,除了股市还不错之外,楼价持续下滑,汽车乏人问津,奢侈品门可罗雀。现代艺术品拍卖流拍率超过60%,一片萧条。可是一回到内地,一片火爆。除了汽车很火爆之外,楼市、股市、奢侈品、艺术品,就是夜总会也都涨价了。

今天汽车销售的繁荣,就是制造业解体的危机前兆。郎咸平教授比喻,这就好比你手上的脓疮要爆破的前夕一样,它是最美丽的,是粉红色的,但是它内部的机构,也就是根本上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开始腐烂。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发飙/2011年年初在网上最新最火的段子 /全球大萧条时代降临?
  • 遥远/《毛主席语录》停止发行/美财长洩露中国通胀天机 /美国转嫁危机/胸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