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三湯”冬季不感冒 五神飲雙白玉粥豆腐火腿芥菜湯...
發佈時間: 1/6/2007 1:19:13 AM 被閲覽數: 197 次 來源:
邦泰
|
|
| 【 阿波羅新聞網2007-01-04訊】 | 冬季感冒患者可以嘗試家庭簡易的食療方法,如果及時按順序服用,可以做到“三湯下肚、感冒驅除”。
治風寒感冒的三湯
風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狀爲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酸痛發緊,身體發燒但無汗,同時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覺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對鏡還可自行觀察到舌苔薄白。食療應以辛溫解表爲主。
第一湯:“五神飲”(借鑒自《本草彙言》)
将荊芥、蘇葉、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與茶葉6克一同開水沖泡。一段時間後,與紅糖30克攪拌,煮沸後趁熱服下,服後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後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當配麻黃6克、桂枝9克,以加強辛溫散寒之力。
第二湯:“雙白玉粥”(借鑒自《顔氏驗方》)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騰後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幫)大白菜、切段的大蔥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蔥變軟,粥液黏稠時,起鍋加食鹽少許後食用。此粥可促進出汗,驅散寒氣,又能調和胃氣,使發汗而不傷正氣,尤其适合老人服用。
第三湯:豆腐火腿芥菜湯
豆腐100克切塊或厚片,與50克火腿絲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湯、生姜10克煮沸,起鍋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鹽調味後趁熱服用。
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還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兩湯基礎上,此湯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補中和胃,增進食欲,進一步加快人體調動自我恢複功能
| 治風熱感冒的三湯
風熱感冒表現爲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幹澀疼痛、鼻塞涕黃,咳嗽痰黏或黃,且口渴喜飲,怕風。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還有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爲主。
第一湯:薄荷粥(選自《送餘錄》)
薄荷15克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時,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溫即服,得汗最佳。
薄荷爲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适宜。
第二湯:桑菊薄荷飲
桑葉6克,菊花6克,薄荷 3克,苦竹葉15克,蜂蜜少許,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頻服。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爲疏散風熱之要藥,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症狀。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較爲适宜。
第三湯:貝母沙參蒸雪梨
将雪梨1個去皮去核,把貝母6克、沙參10克、薄荷2 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連吃數日。此湯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兒童感冒後熱病傷陰引起咽幹咳嗽、肺熱痰黃,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症。
| |
|
上兩條同類新聞:
冼岩 :從廣州“禁電”看官員滅門慘案 /肇事者無不認為自己受到了官府極不公正的對待職場人對抗老化11招 每天早起一杯水,保持身體水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