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秋蟬/空谷幽魂逾三千/薄熙来仕途走向美中专家把脉/七大国安黑洞
發佈時間: 2/25/2012 4:13:42 PM 被閲覽數: 398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蟬 , 时令应景.

来源: peter18 于   wenxuecity
 

作詞:李子恆 作曲:李子恆

 

 
 
 
薄熙来仕途走向, 美中专家把脉
 
    
    来源:美国之音 记者: 萧洵、萧华、海涛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资料照片,2010年3月6日摄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张楠
    薄熙来仕途走向, 美中专家把脉


    在中国政坛引起强烈震荡的重庆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领馆事件到底如何发展,将对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仕途有何影响,美中观察人士发表了看法。

*戈茨:中共高层因王立军事件而分歧加重*
    
    密切观察这一事件的美国《华盛顿时报》资深记者比尔.戈茨认为,王立军这一出政治大戏中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表明中共政治局里薄熙来等反美的民族主义和军方人士同胡锦涛等倾向经济改革一派之间的较量和分歧日益严重。
    
    戈茨星期五在《华盛顿自由灯塔》网上发表文章说,有美国官员(U.S. officials)认为,薄熙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型反美民族主义的突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和基础。薄熙来三年来领导重庆政府发起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 ”运动。
    
    《华盛顿自由灯塔》的文章说,王立军事件引起了美国情报界的一场辩论,中心是:中共高层的分化和派别。

*中共高层有无分裂?*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毛派和民族主义派有可能掌权,届时中国政府会更加反美。也有分析人士说,中国高层有分裂的这种观点不对,认为中国高层有分裂的想法是危险的。
    
    《华盛顿自由灯塔》网页截屏 freebeacon.com
    薄熙来仕途走向, 美中专家把脉


    戈茨的报道说,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多方认为是中共高层最有权势的反美高官。在王立军进入领馆时,周永康当时也在重庆视察。更早些时候,周永康高度赞扬薄熙来在重庆的“唱红打黑”运动。
    
    《重庆日报》8日说,政治局主管政法的周永康到重庆参加当地司法会议,赞扬了薄熙来,并没有提到王立军。
    
    美国官员估计,薄熙来主导的这场唱红打黑运动,由于大批公众的参加,可能耗资两千多亿人民币。

*陈子明:处理薄熙来,要看习近平*
    
    在北京,学者陈子明对美国之音说,薄熙来问题如何处理,主动权在习近平手里;其他人即便能处理,也要看一看习近平怎么处理。
    
    习近平刚刚结束对美国、爱尔兰和土耳其三国的访问回到中国。
    
    陈子明对美国之音说:“因为这样,这件事属于较难处理的,又跟习的这批人比较相关的,因为也是太子党出身嘛。因此我想,最高层他就是能处理也不会处理。它就是把难题留给你解决,看你怎么解决,它再决定如何。所以说这也是一种比较高明的政治手腕。”
    
    他说,前一段时间薄熙来的情况之所以显得比较暧昧,就是因为习近平人在美国,听不到他的意见。
    
    因为89年天安门事件而坐牢多年的陈子明说,习近平回来以后,就可以着手处理这件事;而现在出现的这些结果,都跟他回来是有关系的。

*政治局开会,薄熙来亮相*
    
    在华盛顿,密切关注王立军事件的华盛顿时报资深编辑戈茨也注意到了薄熙来前几天在 CCTV露面。央视的新闻联播报道,薄熙来参加了政治局的学习会议。
    
    薄熙来近期频频在媒体上亮相,包括在重庆接待前任澳门特首何厚铧。有分析认为他看上去是躲过一劫。但陈子明说:“从现在的情况来说呢,你如果说(薄熙来)度过一劫呢,我觉得言之过早。但是说,现在情况缓和了。从他的情况来说,是缓和了。但是是不是过了一关呢?我觉得还不能这么说。”
    
    陈子明说,王立军的情况都还有待于调查,这个事的发酵时间还会比较长。
    
    他说,中央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眼下怎么办呀?他认为,上层的意见是,眼下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吧。
    
    陈子明认为,上层还是不想把这件事弄得太大,不希望它成为一个对体制形成致命性伤害的话题,因此官方的语言还是会保持连续性,在最后处理过公布的话题上,会跟过去官方说的关于他的消息保持一致。
    
    陈子明认为,这件事肯定会影响到薄熙来等一些人的升迁。

*报人杜导正:政府不应遮掩,要对人民有所交待*
    
    史刊《炎黄春秋》的创办人、社长杜导正是资深共产党高级干部。他认为,王立军的事情相当的复杂,是“很复杂的政治大背景之下的一个事件。”他说,这么一个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事件,中共党中央和政府应该对人民有一个正式的交待,因为越这么遮遮掩掩地,就越被动。
    
    杜导正说:“看看中央它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吧。反正我认为这个事情很大、很大。因为他(王立军)是个高层的官员,又牵扯到薄熙来。他是个政治局委员、省委(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又牵扯到十八大。反正很复杂,各种各样的谣传也很多。官方光这么简单的十几个字这个不行。”
    
    杜导正说,官方就此事调查和调整需要时间,但是不能就简单地说王立军精神上不太正常,这个不行,骗小孩子倒是可以。

*《明报》:薄熙来、何厚铧“一厚一薄”*
    
    香港媒体对薄熙来在“请辞”传言后又高调出席公开活动相当关注。《明报》25日载文说,薄在“请辞”后,于前日(23日)接见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率领的港澳代表团;薄熙来表现得相当开心,还与何厚铧开玩笑称二人“一厚一薄”,宾主当晚还一同登台合唱“歌唱祖国”。
    
    《明报》文章未作分析,但提及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赵启正24日上午与传媒茶叙时,被问到薄熙来会否赴京出席两会,赵回答到:“我觉得他会出席的,为什么不出席?”文章说,赵启正又指网上对王立军、薄熙来事件的报道是“拼图”,“拼出来各式各样都有,是失真的。”

*《南华早报》:薄熙来或已安度风暴*
    
    香港英文大报《南华早报》25日的报道则以“薄熙来或已安度风暴”为题,称薄熙来高调公开会见澳门代表团显示十八大前他不大可能落马。
    
    文章援引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的分析说,薄熙来本周在中央电视台有关政治局会议的报道中露面,意在缓解与他相关的疑虑。
    
    郑宇硕认为薄熙来打算渐退,那样可以不太轰动,有助于他避免围绕着他的过多有关其政治前途的猜测。
    
    本文来源:美国之音

 

七大国安黑洞,助中情报超限战
 
 
吴行健
2012年2月26日 
 
     台湾高雄高分院2011年11月7日宣判,涉嫌替中国人民解放军搜集台军事机密的商人刘正平,被判两年六个月徒刑。法院判决书指出,刘正平受到总参部第二部布建的保利集团密探所吸收,侦查台湾汉光演习、军力部署情报,事泄被捕判刑。
    
     我于已停刊的台湾〈玉山周刊〉(2011/10/5出版,停刊号)第120期,写了篇「七大国安黑洞,助中情报超限战」长文,即点出了台海两岸表面交流紧密,但台面下却是谍影幢幢、情报生死斗。
    
    事实上,刘正平案只是台海谍报战的冰山一角,真实情节的惊心动魄故事,远远超乎你我寻常人的想象之外,〞间谍的真名叫做偏执狂。这话〞释成英文就是说: “Paranoia is the real name of spy.”由于〈玉山周刊〉已从传媒市场消失停刊,我从我的档案夹里挖出该篇长文,原封不动,通篇不改一个字,转檔为简体字,全文首发,以飨博讯网读者:
    
    马政府主政以来,两岸交流大幅开放,共谍、内奸、细胞、网民更容易在台潜伏,中国的第五纵队已成为台湾安全的一大威胁。警大副教授吴彰裕疑遭大陆公安单位吸收,被控沦为中国搜集情报案,揭露了在马政府高唱与对岸拥有92共识与外交休兵的今天,中国在台变本加厉的情搜工作,不仅使得我们的国家安全出现了千疮百孔的黑洞,更惊爆了共谍潜伏,肆机发动「情报超限战」的惊人意图。
    
    所谓超限战,意指2004年有2位中共解放军军官,联名写了一本同名书籍,书中强调「超越一切现代国际战争规则、规范的限制,不择手段地对付高科技军事强国」,作者列出24种战法,其中包括情报战,意味着战争手段无所不备,信息无所不至,战场无所不在。
    
    如今几乎每年都会爆发的共谍落网新闻,更说明了泄密网络遍布政经民代商军警情治各界,上到总统府,下到国安局、军情局的一线探员,都受到中共情报单位的渗透,显示我国的保密防谍体系亮起了红灯。
    
    超限战的作战理念强调:「敌人希望我们干的,我们绝对不干;敌人最为担心的事情,我们就坚决去做」。回顾近年被媒体曝光的共谍案,我国国安系统最担心的内部被分化、高层被渗透、政治与军事机密泄露、情报员被中国策反、误陷双面间谍陷阱、情报员被中国捕获、我方在大陆间谍网被破获等等,过去几年都成为了事实,急待我方情治单位重视与尽早提出对策因应之道。
    
    归纳近年的泄密案可分为7大模式与手段如下:
    
    第1种、广布驻台地下细胞。
    
    由于本类型的共谍散布于工商社会团体,披上商人的保护色彩,再加上拥有中共外围统战组织运用商贸交流的掩护,比较难以查获涉案的人证与物证,但一旦捕获,都证明了这类型的共谍都是潜伏于社会死角,秘密网络很可怕。
    
    例如:2007年离职调查员陈志高被查获,吸收在调查局担任专员的同学林羽农,刺探调查局的情资,转交中共上海国安局。媒体报导陈案时,指称他因为在上海经营《商旅之友》杂志有财务压力与报税问题,才会涉案。其实,外界罕知,陈志高当时兼「台湾光彩促进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光彩事业协会为中国的外围统战组织,中共统战部长杜青林兼任该会会长,陈员背景之复杂,可见一斑。
    
    据指出,类似陈员这样有背景、有平台的台商,很容易成为情治单位的注意监视对象,因此台商在大陆经营事业,最好的自保准则为「台湾的情治单位不能碰,大陆的军事机密不能碰,大陆的国安单位人员不要认识」。
    
    此外,据办案人员透露,中国近年来以偷渡、参访、结婚、探亲等名义,派遣谍报人员,「以合法掩护非法」,来台获合法居留身份,充当「死间细胞」,情搜我重大军、政、经情报,由于来台人数众多且居住多年,虽其真正具有谍报身份者的比例不明,但让我方反间干员疲于奔命,增加办案的困难度。
    
    第2种、策反我方军情治人员。
    
    国军建军50年被破获的最大共谍案罗贤哲少将泄密案,案发时任职国防部联二情报次长室国际情报处处长。当年他奉派驻泰武官,受到大陆女间谍的色诱,加上每次10万到20万美元的金钱利诱,泄露「博胜案」给中共,该案为整合我三军联合作战指挥、管制、通讯、情报系统的电子作战方案,一度震惊美国军方担心危及美军作战联合指管系统的保密工作,因为台美之间的军方系统类似。
    
    由于军情治单位具有相当封闭的秘密成份,再加上单线作业的职业特性,造成情报机构内部派系林立,为了争取升官与内部情报资源,不乏相互陷害与斗争的情节,结果,情治部门成了一个很现实冷酷、充满猜忌的机构,当然也成为中共方面分化与策反的温床。
    
    例如:2005年国防部电讯发展室中校庄柏欣,涉嫌泄露我军方的电讯侦获讯息、密码破译数据,交中间人转付中国。2010年,陆续传出军情局张全箴、曾能惇涉及共谍案,还有先的前军情局军官陈穗琼、曾昭文、白金养、王惠贤。这些案件显示,中共国安单位主要吸收策反的重点对象,为军情局、国防部与国安局。
    
    还有,调查局也被中共国安部视为渗透的重大对象。2002年,当时的调查局北机组调查员的厉开平将「法轮功研究学会现况调查」项目报告,传真给大陆同学,被依泄密案法办。
    
    第3种、色诱利诱与设局。
    
    据破案的检调人员表示,中共国安单位常利用离职军情人员、立委助理、台商到大陆经商或旅游之际,先掌握对象的弱点,例如对象包养二奶、被查获逃漏税、与事业伙伴产生冲突、违法经营事业,再掌握其不利的小辫子或是不欲外界知道的短处,威胁若不与中共国安人员合作,则要予以公开云云,诱使对象突破心防,背叛国家,成为共谍细胞,返台运用其人脉,成立共谍网。
    
    例如:2002年破获海军译电士刘祯国、刘岳龙父子共谍案,刘员的父亲刘祯国就是因为在大陆经商犯案被查获,对岸提出当共谍抵罪而被吸收,为了脱罪,于是和儿子刘祯国10年来泄露重要军机,包括军舰相互连络方式、海空军基地绘制图、军舰部署情形、指挥系统、军方通讯密码代号、幻象战机照片等。还有,2000年破获的退役军情局人员张全箴,在中国被吸收,返台吸收前同事曾能惇,情搜军情局机密。
    
    第4种、渗入政府与科研单位。
    
    2009年最为轰动的共谍泄密案,为罕见的检调单位搜索总统府,马英九总统当时为了配合保密要求,在搜索行动之前甚至没有告知当时的府秘书长詹春柏。该案为总统府简任参事王仁炳,涉嫌将多件机密资料,交付曾经担任立委助理的友人陈品仁,再辗转交付大陆人员。该案涉嫌泄密数据,包括:正副总统文物移交清册、政权交接小组名单、总统府内组织配置图、总统府各局处电话分机表等。
    
    据联合报报导,已婚的立委助理陈品仁在大陆旅游时,被中共情报机关安排美人计,再威胁要公开他包养二奶情节,让陈员答应当共谍,再吸收王仁炳作情搜。值得注意的是,与陈员接头的对象自称国台办北市京台办人员“谭刚”,经查,该单位否认有此人员,该员可能为化名,整套设局之阴狠绵密。
    
    再如:2003年,涉及共谍案的前国防部中科院第2所文职技正黄正安,被判刑10年。黄正安将「凤凰遥攻精灵炸弹」技术贩卖给中共,这种技术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导引炸弹落点,中共很需要这方面的技术。据调查指出,此为近年来破获共谍案中极其罕见的案例,重要共犯未具有中国籍,被列入侦办对象。本案
    显示中国对台情搜,不惜花费长时间及高成本,值得后续调查。
    
    第5种、布间立委助理情搜。
    
    外界只要在网络的搜索引擎打上「立委助理泄密」6个字,至少可找到100笔以上的网络数据,指称立委助理利用职权,接触国防外交机密,或是贩卖图利、或是间接透过中间人转售、或是被威胁,近10年接二连三爆发泄密案。此等案件,朝野立委的助理都曾被扯入,再加上中国国台办系统近年常透过国会助理联谊会或台商协会邀请,招待立委助理组团赴大陆参访,此类泄密案件,让我国情治单位防不胜防,非常头痛。
    
    令人扼腕的是,一旦事迹爆发,当事人的立委老板反应,却往往是一推二净,声称不知情且与当事人没有关系。例如,立委廖国栋的前助理陈品仁,涉及吸收总统府简任参事王仁炳泄密共谍案,当时报载,立委廖国栋表示:「我个人非常遗憾,也非常惊讶,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所以事实上我跟他接触的并不多,对于他的事情,尤其是这件事情,完全一无所知。」媒体记者反问知不知道他常去大陆?廖国栋则说:「他去他不会跟我报告,也不会跟我讲。」
    
    不过,有时风声鹤唳,也会波及无辜。1999年3月,被电视新闻误传为泄密对象的立委陈振盛助理丁某,面对媒体记者穷追猛查,当晚在家睡觉不得安宁,彻夜起床上厕所十多次,自己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的丁某,身心受到影响。
    
    第6种、利用退职军警情治人员。
    
    知情人士指出,在警大任教的吴彰裕,在政大政治所的博士毕业论文为中国历史二十五史方面的专题,出身云林北港子弟的他,不讳言对绿营政治人物的厌恶,私下在品评时政之际,常常铁齿的和友人直断「台独在台湾没有前途、台独会害死台湾」。也因此,抱持着强烈大中华思想的吴彰裕,被自由时报形容为蓝营人士的另类军师、另类国师以及马英九的另类御医。
    
    吴彰裕其实就代表着亲中反独的一种思想,类似他相同思想与立场的退职军警特人员,近年络绎于途,争相组团访问大陆,尤其在陈水扁执政时期,他们无法适应民主社会政党轮替的常态,基于立场与思想的认同中国,有些人在访问大陆时主动与中共国安单位接触,为中国情治单位介绍和引荐同梯、同期的军校和任职单位人脉,成为泄密给中国的间谍网民。
    
    举例:2003年破获的军情局退役中校曾昭文,涉嫌招募军情局专员陈穗琼,情我潜伏大陆的敌后工作人名单,泄密给中共。2010年陆军退伍中校张德仁透过台商刘正平也涉嫌牵线,泄漏国防演习机密数据报括「汉光二十二号演习」、「官田守备区八十六年度『华山操演』实施计划」。2011年破获的吴彰裕泄密案,利用原任新竹县警局外事课的课长林柏宏与警员吴东霖,情搜大陆人士来台出入境的资料,泄密给大陆公安部方面。
    
    第7种、拷问或是反间情报员。
    
    2006年,爆发军情局近年以来最惨痛的行动人员遭中共现场活逮事件,被视为在两岸情报战中,台湾最大的挫败事件。军情局第四处副处长上校朱恭训、徐昌国上校,在越南跨入边界之际,被广西国安厅人员扭打逮捕,由于朱在第四处主管东南亚业务,许为四处组长,两人落网,形同台湾在东南亚的情报网和驻站,全部曝光给中共当局,而且朱的太太为第二处组长主管情报业务,拥有极高等级的情报价值。据亚洲周刊报导,朱、徐二人被捕,令外界不得不怀疑整个事件可能是「军情局有内奸,或者是内斗使然」。
    
    再者,我方派驻大陆布间人士在形迹曝露后,也偶然传出被中共策反,成为反反间,返台情搜。2000年,军情局上校罗奇正吸收台商罗彬作为网民,罗彬在大陆潜伏时被识破,结果被中共国安人员策反,返台游说罗奇正为「下线」,情搜给对岸。
    
    最后,由于情报工作向来与欺骗和阴谋为伍,所以很多被中共吸收的人士,都具备了被中共情报单位威胁利诱的弱点与特症,但这不能被视为背叛国家的籍口,因为叛国是一道不能逾越的红线,就算是自称为天师的吴彰裕,也不例外。 /博讯
 
 
 
 
两岸谍战数十载,空谷幽魂逾三千
 
 
    美国之音记者: 海涛
    
     海外媒体报道,近几十年来,台湾派出上万特工,到大陆搜集情报。前后共有一万多人被捕,三千多人“殉职”。而1979年中国大陆同美国建交后,大陆抓捕并处死台湾间谍的情况仍屡有发生。
    
    北美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星期四报道,台湾情报机构估计,近年来“大陆情报人员假借各种交流、参访、观光名义不断进入台湾,但在台湾,由于没人愿意冒险,派往大陆的间谍已经后继乏人。”
    
    报道援引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说,“1979年美国和中国大陆建交之前,台湾每年都向大陆派遣百名甚至数千名间谍,前后有一万多人被捕,包括被处决的在内,共有三千多人殉职。”
    
    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被中国大陆发行量最大、世界发行量第五(310万)的报纸、新华社旗下的《参考消息》日报所转载。百度百科介绍,“《参考消息》是与《环球时报》(《人民日报》旗下)同为中国大陆唯有的两家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
    
    这一报道并没有说明“殉职”的三千多特工是在哪个时间段被大陆处死的。《环球时报》8年前(2004年)曾报道,“台湾情报局对大陆情报战惨败 50年死3000人”,消息来源是台湾情报局“前官员”。
    
    该官员两年前(2002)透露,台湾半个世纪对大陆的情报战,已有三千多特务殉职。《环球时报》的报道说,例如,1958年12月7日,广东高院判处5名台湾特务死刑,立即执行。
    
    *中国媒体:两岸谍战最危险、活跃*
    
    报道说,“50年死3千人,数字上颇为惊人。”但如果大陆涉案人员和被捕判刑台谍计算在内,人数可能超过一倍”,“两岸之间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危险的情报战场之一”。
    
    *台湾枪毙“匪谍”吴石案*
    
    台湾方面,在国民党政府1949年退到台湾之后的年代,“防匪防谍”意识非常高,特别是上世纪50和60年代,台湾经常听到抓捕处死大陆“匪谍”的消息。美国之音记者2000年后到台湾澎湖,看到岛上还有“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的标语。台湾防谍最知名的例子就是中将吴石案。
    
    吴石当时是中华民国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初,台湾当局发现他为大陆服务、秘密输送情报,遂将其逮捕,并在当年6月10日处死。一同处死的还有同吴石联系的大陆“匪谍”朱谌之(朱枫)、吴石副官聂羲、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
    
    从台湾在80年代中期废除勘乱条款、放开党禁报禁之后,对抓到的大陆间谍一般很少处以极刑。
    
    *大陆最知名台谍案---刘连昆、刘广智案*
    
    在大陆被处死的台湾间谍最有名的是解放军少将刘连昆、大校邵正宗。他两人于1999年8月15日被处决。后来有报道说,二人是被注射毒针处死的。刘连昆是解放军总后装备部部长、邵正宗是总后军械局长。大陆在1999年非常低调地处理了这个案件。
    
    *李登辉泄露空心导弹要了刘连昆的命*
    
    2000年2月19日,《华盛顿邮报》详细报道说,台湾方面承认,由于台湾领导的失误,导致中国反间谍机构,查获刘连昆和邵正宗。“并在1999年台湾的李登辉总统提出两国论之后不久,将二人处死。”
    
    据报道,刘连昆、邵正宗案一共牵连24人。刘邵二人是台湾在大陆策反最成功、地位最高、最敏感和情报最准确的官员。
    
    台湾方面开始不承认刘连昆为其服务,但后来在路透社和香港多家媒体报道后证实,刘邵二人的确为其服务。1996年台湾大选,大陆在海峡发射导弹,引起台湾人心浮动。
    
    刘连昆的情报透露,大陆发射的导弹不带弹头,同时还提供了解放军部署,兵力和战斗力方面情报给台湾。李登辉发出安民告示,告诉百姓导弹不带弹头,因此不要惊慌。据报道,大陆军方只有10个左右高级将领参加了这次会议,情报部门马上调查,很快将刘连昆和邵正宗拿下并在半年内处以极刑。
    
    *台湾特工张志鹏:情报生涯一场梦*
    
    一年后,曾参与策反刘邵二人的台湾谍报人员张志鹏在台湾举行记者会,诉说情报人员的艰辛,为死去的同志感到悲痛。他说:“情报生涯本来就是一场大梦。”
    
    据报道,台湾方面也委任刘连昆为国军少将,因此,他是第一位同时有大陆和台湾少将军衔而被处决的军人。
    
    刘连昆是级别最高的被策反解放军官这一纪录,5年后被另外一位解放军将军所打破。2004年3月,解放军空军学院院长、少将刘广智因台谍罪被捕,他是正军级军官,而且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刘连昆是副军级,不是人大代表。所以,中国互动百科把两案并在一起,称二刘台谍案是中国建政以来军队内最严重的间谍案。
    
    中国《警务中国网》(2011年1月2日)报道,专家认为,刘广智案的破坏力比刘连昆案还大。他涉嫌“将绝密的解放军对台作战计划以及空军主力战机苏27、苏30的部署和训练详情交给台湾。”
    
    *刘连昆、邵正宗、刘广智被毒针处死*
    
    有报道说,刘广智很快就和刘连昆一样被判处死刑。维基和百度百科都说,他2004年被捕后,被解放军军事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注射药物处决”。刘广智一案也牵连了二十多人。
    
    *科学家沃维汉、郭万钧被处死*
    
    北京以“资敌罪”处死了刘连昆和刘广智这两位解放军高级将领4年后,又高调处死身份为科学家的台湾间谍沃维汉。
    
    2008年12月,沃维汉在中国被处死,罪名是给台湾当间谍。《环球时报》曾详细报道,1948 年出生的沃维汉80年代到德国留学,被台湾间谍机构策反。沃维汉和刘连昆一样,都是东北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环球时报》说,沃维汉认识了大陆导弹技术专家郭万钧,把郭给他的口头“科普”资料详细作了笔记,提供给台湾军情局。台湾军情局一个副局长对沃维汉说,美国非常重视他的情报。
    
    报道说,沃维汉曾向郭万钧转交台湾谍报机构提供给数万美元和一块手表。中国媒体报道,沃和郭是远房亲戚,郭1942年出生,南开大学毕业,后来从事导弹研制工作。90年代初,郭向沃提供了“大量有关战略导弹的情报”。
    
    2008年11月28日,沃维汉、郭万钧被执行死刑。
    
    *陈锡藩:两岸无消除敌对关系*
    
    针对沃维汉一案,台湾国民党智囊机构国家政策基金会国家安全组召集人陈锡藩(2008年12月3日)对美国之音说,两岸关系虽然缓和,但“不等于已经消除了敌对关系。”
    
    陈锡藩说:“两岸现在的确关系和缓。但是,就中共来讲,现在敌对状态并没有结束。是中华民国这边,是李登辉先生,他已经终止了敌对状态。但中共那边,一直没有,现在就他们而言,检察机关、法院,甚至政府部门,还认为现在还处于敌对状态。什么时候解除敌对状态?大概要等到和平协议签订之后了。”
    
    *陆以正:胡锦涛处理沃案安抚强硬派*
    
    曾经担任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顾问的资深外交官说,两岸关系特殊:“两岸,不是两个国家,但也不是一个国家。大家都在那里搞情报,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曾经担任中华民国驻南非大使陆以正认为,胡锦涛处理沃维汉案件,也是想安抚强硬派,“要摆平各方的关系,搞平衡非常不容易。”
    
    *大陆猛捕台湾“间谍”*
    
    2001年,北京中级法院对三起台湾间谍案作出一审判决,杨铭中还有两名女士姚嘉珍、张玮分别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十五年。
    同时,北京高调逮捕了大陆留美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李少民,并以为台湾从事间谍罪将其驱逐出境。
    
    大陆媒体报道,1997年,西安破获朱晶民台湾间谍案;南京破获王冠都间谍案;1999年,武汉破获岳青间谍案。
    
    2004年,千龙网报道,海南破获宋孝濂台湾间谍案;安徽安庆破获了台谍李庆生、张新民案;南京破获李运溥、高国宁和吴哲明案(和刘广智案同案);广州抓捕了台湾居民童太平,指控他为台湾情报部门服务;福建逮捕了台湾居民张旭闽和余诗屏(女),使台湾在福建的“情报部门瘫痪”。
    
    *陈水扁说出大陆导弹部署,导致24名台谍落网?*
    
    大陆媒体报道,1996年是李登辉说出了大陆导弹是空包弹,导致刘连昆被捕。而在2003年,陈水扁(总统)在高雄县“扁友会”成立大会上宣称,大陆在沿海600公里范围内共部署了476枚导弹,其中在江西乐平、江西赣县和广东梅州各部署96枚、福建永安144枚、福建仙游64枚。《环球时报》说:“这是陈水扁第一次‘精确’说出大陆导弹部署位置和具体数量。”
    
    报道说,陈水扁这番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大陆安全部门的高度警惕。”短短两个星期,大陆当局在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八个地方抓获24名“台谍”,包括傅宏章、宋孝濂、张豫人、王长勇、童太平、林介山、张耿桓、李享隆。
 
 
 
 
 

 

美学者:中国政治制度 迟早学台湾


2012/02/25 



美国之音报导,到台湾实地观察台湾总统选举的学者说,中国目前制度无法长久维持,中国迟早必须走上与台湾同样的道路。
据报导,自1990年开始赴台观察选举的丹佛大学美中合作项目主任赵穗生说,台湾的民主制度短期内无法在中国複製,因为中国现行的中国发展模式,对一般人民仍具有相当说服力,这种模式就是中国正在实施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state capitalism),先发展国家经济,再进行社会制度改革,最后才是政治制度的改革。

不过赵穗生认为,中国迟早必须走上民主的道路,因为中国为发展经济,在政治、环境和社会上都付出代价,一旦经济发展迟缓,中国模式就会受到挑战。

另外,赵穗生也认为,现在到台湾的大陆观光客越来越多,许多中国年轻人和中产阶级透过网路,对这次台湾总统选举和有较多的瞭解,这也会对中国的民主化起到一些作用。


世界新闻网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盛宣怀逃亡/中国选择中产阶级民主治理?/逃避饥饿无罪/中国剩男4000万
  • 红卫兵/教父乔布斯走后/老太子党从军 新太子党从商/还原雷锋/改革信号王案成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