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非洲泼墨/飞越阿尔卑斯山/林彪之死的雪泥鸿爪/乔布斯的真正伟大之处/兴亡周期率
發佈時間: 3/14/2012 12:25:44 AM 被閲覽數: 32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国摄影师拍摄鸟瞰非洲美景图片 泼墨写意(组图)

文章来源:

摄影师拍摄鸟瞰非洲美景图片泼墨写意

这组鸟瞰非洲地理人文的风光摄影作品,气势恢弘而又不乏细腻柔美,融合了中国文人画的写意风格和浪漫情怀,为打开中国风光摄影的出路,找寻到新的出口




 

 

 

士男子不靠降落伞 成功飞越阿尔卑斯山区(组图)

文章来源:
 


瑞士运动员里莫·朗以自由下落的方式成功飞越阿尔卑斯山区。


里莫·朗在空中飞了7分钟后才启动降落伞,在意大利的奥斯塔安全降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报道,瑞士运动员里莫·朗近日挑战极限,成功以自由下落的方式飞越阿尔卑斯山,他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人。

36岁的里莫·朗抵达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韦尔比耶滑雪场。他穿着飞行衣,从7500米高空跳下,然后在高空滑行。当时,里莫·朗的时速高达500公里。他在空中滑行了4分钟,才越过位于瑞士西南部、海拔4314米的大孔班山。

当地媒体报道说,里莫·朗在空中飞了7分钟,飞行距离长达26公里。他过后启动降落伞,在意大利的奥斯塔安全降落。

里莫·朗事后表示,他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判断自己的飞行高度能否越过大孔班山。他说:“我不会冒险,如果高度不够,我就会停止飞行。”

据了解,飞行衣大约是在1990年代后期出产。它在手臂与身躯之间还有两腿之间加上布料,增加表面积,让人们可以藉由气流支撑身体,在空中飞行。许多人进行定点跳跃飞行,或是进行跳伞活动时都会穿着飞行衣,以在空中滑行更久。

 

 

林彪之死的雪泥鸿爪

来源:
 

 

林彪,曾经一天几次、几亿人民挥动“红宝书”忠心祝愿他“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却突然于1971913日凌晨暴毙,得年64岁。这个人的功过是非,出于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评价。其死因和过程,却不是“罗生门”;无论政治需要,还是“名人效应”,各界都有人不懈地挖掘真相,凡四十年。

 

官方的说法至今不变:叛党叛国、折戟沉沙:郑重而又浪漫。坊间则有“导弹击毁说”、山西软禁说”、“替身代死说”、“晚宴击毙说”和“家人挟持说”等。其中,毛、周命令发射导弹,击中林氏座机的说法,官方一再否认;坠机现场的记录好像也不支持这个推测。“软禁说”据传来自某身份不低的人从公安部得到的消息:谋害毛泽东失败后,“小舰队”逃了,林彪则被抓了起来,关在山西侯马的一处山沟里,“林彪的胡子、头发长得一尺多长……”。“替身说”指“二五六号”飞机上的死林彪,另有其人,真身成功到达苏联,在某秘密军事基地为克格勃训练特工。林彪未死的说法编撰得并不高明,故流传不广。

 

一度颇为引人注目的是“晚宴击毙说”。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吧,美国出了一本名为“暗杀毛的继承人的阴谋”的英文书,似为此说的初期版本。不久,该书就被译成中文,由香港远东出版公司印行。书名《林彪之死:流产政变的幕后秘辛》,署名姚明乐,谐音“要明了”,序中称:七亿中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的副统帅是怎么死的。作者说,事发之后,周恩来成立了两个林彪专案组,一个对外;一个只对中共中央,其负责人姓赵,是该书资料的主要提供者。书的篇幅约在十万字之谱,所涉人物有注释,资料有出处,与公开信息不同的地方,都有对比和解释,故事性较强。其说,海外多年引为权威,大陆等闲之人当然看不到,却被相当级别的部门收为资料。

 

书里说:林立果的“小舰队”是背着林彪的,动手之前被林彪发现,立予制止。林彪当然不想坐以待毙,军事政变是要搞的,不过另有一套。而毛、周这里,早在林家布置了眼线,如豆豆的未婚夫直接向汪东兴汇报等。所以,毛才得以自杭州回京的一路之上“随机应变”,“挫败了暗杀阴谋”。

 

书中,毛泽东主持制定最后粉碎林彪集团的过程,最富戏剧性(大意):在毛的南巡列车接近北京、安全无虞时,毛与汪商量起来。毛问:打掉林彪,需要多少人?汪说:两万!毛诧异地:怎么这么多?汪:一万人包围林的西山指挥所,一万人往里冲!毛闻此失笑不已。汪忙问:您看需要多少人?毛并不说话、笑着竖起食指在他眼前晃动。汪:一万人?毛还不说话,继续晃动食指。汪:一千人?毛笑道:“一百人。”指了汪和自己:“而且包括你和我。”汪大惊。于是毛慢慢说出了他的安排:先请林彪夫妇晚宴,席散,在回去的路上埋下伏兵,用反坦克火箭筒轰击了林的座车。林立果闻讯出逃……。

 

现在有人提到这本书,都以“荒唐”冠之。不料,网上有人说:版权页上印着199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揭开林彪死亡之谜》,作者就是那个姚明乐,书中的林彪之死,归功于毛泽东所设“最后的晚宴”。看来,真的有人为了造谣,不惜工本,创作、盗版哦。直到199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刊出,某美国记者到俄罗斯住了半年,查阅公开了的苏共档案,发现,林彪的三叉戟坠毁后,苏联亟须知道林彪是不是真的在飞机上,克格勃遂派人去把林彪的头颅挖了出来,放在锅里煮到皮肉脱骨,然后将头盖骨带回莫斯科。对照二战时林彪在苏联留下的X光片,证实他的确死在温都尔汗。为林彪“爬格子”的“姚明乐”也许会说:制造证据并非难事,那个美国记者是为中共打工的。可惜或曰可疑的是,那个美国记者怎么没有顺藤摸瓜、顺理成章地查查,那架飞机从进入蒙古到坠落的档案记录呢?肯定不是忘了,如果查不到,报导里可以提一句啊。史料,一向这样缺斤短两,让史实扑朔迷离。

 

“家人挟持说”,为林彪反党集团翻案者主张最力。因为,林系人马已经提出无数事例,证明林彪反文革、反四人帮。惟一说不清的是其出走的动机。同行者无一生还,只能从逻辑上分析了。他们的思路是:林彪性情孤僻,一切资讯来自其妻叶群和儿子立果。从而被妻、子控制。出事那天晚上,林彪像往常一样吃了安眠药准备入睡,是叶群和林立果把他拖出房间、塞进汽车、推拉着上的飞机;出走非其本意云云。但是,也有些目击者的见证不支持“挟持说”。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中,或许能间接支持“挟持说”的,只有蒙古方面的说辞。

 

前几年,有人去过外蒙,与曾任外蒙总理时任该国社科院院长的某某某谈到林彪事件,某某某是这么说的:坠机的温都尔汗是他的家乡,那有一个废弃的飞机场。林彪的三叉戟一进外蒙,就被苏联红军的雷达盯上了,并派战机升空拦截。但是,“256号”不回答苏联空军的呼叫。拦截的苏军战机在靠近林彪座机并排飞行时,看到三叉戟里有人打斗,还有人用手枪顶着驾驶员的脑袋。然后,苏军战机就把三叉戟击落了。

 

这个说法至少提供了一个方向:到乌兰巴托、到伊尔库茨克、到莫斯科去查档案-----苏共的档案早就可以公开查阅,俄罗斯没有必要为四十年前的一起外国政治事件保密。那时,外蒙空防由苏联远东军区负责,传说林彪要去的伊尔库茨克就是当时苏军远东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也许,当年的驾机拦截者、开炮击落林氏专机的人还健在,一直没有中国人登门拜访,也许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呢。

 

当然,现在能找到最直接的证据是“黑匣子”。但是,该项史料竟平白地消失无踪了。经查,黑匣子有两种:一是“座舱语音记录仪”(CVR),就是无线电通话记录器,记录飞机座舱和驾驶室里的对话。但是“256号”是专机,本来首长的谈话就要保密,按林彪的习惯、尤其杨尚昆因“偷录毛泽东讲话”而下台的事件其去未远,在专机、至少是座舱里安装自动录音设备的可能性不大吧?

 

“黑匣子”也指“飞机数据记录器”(FDR)。有资料说,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黑匣子(FDR)只能记录5个参数,且误差较大;70年代开始使用数字记录磁带,能够记下100多种数据;90年代后才出现集成电路存贮器。林彪的三叉戟生产于1960年代的英国,1971年就出事了,安装在尾翼的黑匣子也许正是“只能记录5个参数的FDR”。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有人把它交出来,参考价值恐怕也不大。

 

但是要是把这个事件归入无头案,怕也不宜:1971913那个历史性空难动静不小,有人目睹事发,有人追踪过程,即便大漠朔风强劲,也会留下雪泥鸿爪。按理,机毁人亡的细节,应该记录在苏联远东军区空军档案里,并上报了苏共中央,副本在克林姆林宫的某个角落沉睡至今。

 

 

 

郎咸平为你解密:乔布斯的真正伟大之处在哪里


2012/03/13 


网易博客  

华尔街的经营战略就是“零和游戏”,华尔街的财富积累是让99%的老百姓付出惨重的财富损失的代价。而乔布斯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搞了一个iPhone这么简单,而是这个人用自己的智慧颠覆了整个数字化行业。而后让这整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能从中获益。因此他的成功和华尔街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种全面的胜利,是整条产业链一起富裕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被美国人誉为可与爱迪生、福特比肩的历史人物。奥巴马总统说他是美国精神的楷模。

我举个例子,像百度透过MP3音乐搜索来增加自己的浏览量,是不是?可以说,整个中国的盗版行业摧毁了一个一年有一万亿产值的文化创意产业。我们根本不晓得知识产权有多重要,对这个也不感兴趣,我们只对基础建设之类的东西感兴趣。可是你晓不晓得,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容许这种抄袭、仿冒的产业链的存在,才毁灭掉了一个一年上万亿的文化产业,毁掉了一个一年过千亿的电影产业,同时也毁掉了几千万个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最可怕的是我们毁掉了像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在中国成长的可能性。

现在市面上有关乔布斯的书很多,有的是传记,有的是演讲,有的是其他人对乔布斯的分析,美国人写乔布斯,中国人也写乔布斯,我甚至还看到过一本叫《乔布斯革命》的书是日本人写的。这么多人对乔布斯歌功颂德,那么,乔布斯的贡献在哪里呢?他推出了iTunes在线音乐商店,开创了一个新模式:一首歌的收费大概是99美分,其中65美分给唱片公司,25美分给了网络供应商跟VISA,剩下10美分留给自己。这样,老百姓在交了小小的费用之后听到音乐了,同时又让产业链的每一个成员都获利。也就是说,他颠覆了一个产业链,让产业链上每一个结点的人都因此变得更富裕。华尔街只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乔布斯却创造了财富。我们中国正是缺少了一个像乔布斯一样伟大的企业家,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爱迪生、福特和乔布斯这三个人物其实都是颠覆性的人物。爱迪生颠覆了一切与电相关的东西,福特颠覆了一切与自动化、机械有关的东西,而乔布斯颠覆的是一切与数字化有关的东西。你说电话是爱迪生发明的吗?不是,贝尔比他早两个小时申请专利,因此是贝尔发明的。还有电灯、电影、发电机组、留声机都不是他发明的,那为什么说是他起到了颠覆性作用呢,就是因为他在别人发明的基础之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之后,让这些技术得以商用的。比如说电话,是贝尔先发明的,但是是爱迪生透过坚持不懈的实验制造出了碳粉送话器,大大提高了电话的灵敏度和接收距离,这就是他的贡献。所以说,爱迪生所受到的尊敬远远大过于贝尔。福特也是一样,汽车谁发明的?不是福特发明的,而是德国人发明的,但是是福特让汽车得以大规模地商用,并且奠定了现代制造业工序流程的基础,就是流水线。

我曾经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随手翻过一本写乔布斯的书《心理乔布斯》,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史蒂夫·乔布斯之所以能够成为史蒂夫·乔布斯,纯属偶然。”乔布斯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乔布斯确实是一个创新型的人物,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创新的土壤和创新的文化,所以说乔布斯只出现在美国。刚才我们说华尔街是一种金融创新,而乔布斯带来的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产业链或者说整个商业的创新。

但是他的贡献不是创造一个产品。我就以iPhone为例,苹果搞什么?搞设计,搞销售,对不对?就一个iPhone来讲,苹果赚了360块美金。然后硬件呢,美、日、韩、台等等拿到了187美元。我们是最惨的,我们搞组装,拿到的大概是6.54美元。但是,透过这整个产业链你会发现每一个结点都是被iPhone连在一起的。还不止如此,再往上看,比如说硬件里的液晶屏显示器是谁推动的?是乔布斯在1999年花了大概1亿美元,帮助韩国三星电子建了一个液晶显示器工厂,然后才有了今天我们用的价格既便宜又好用的液晶面板。如果没有乔布斯,很难想象会有今天三星的成就。不止如此,还有采购、物流、代工又是谁推动的?又是乔布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全世界的苹果产品上印的都是“加州设计,中国制造”,这是他喊出来的口号。这是个什么概念?苹果让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分别代工不同的产品,同时又在深圳建立采购中心,有效地整合这些企业。

就是透过这样的模式,苹果的成本大幅降低。甚至连零售环节,他也要颠覆。比如说我们现在到处可以看到的体验店,就是乔布斯创造出来的。其实当初他搞体验店的时候,连华尔街的人都非常不看好,说你根本不懂销售,一定会失败的。但是现在呢,非常成功,苹果在全世界11个国家已经拥有330个体验店,利润非常高,已经占到苹果总利润的11%左右。这是我们完全没有想象到的。也就是说,就乔布斯而言,苹果不仅仅是一个制造“I”产品的公司而已,而是把跟“I”产品相关的所有的产业链结点,统统透过一个颠覆的概念,让它们壮大,让它们强大,让它们获取更高的利润。

我想对于企业而言,能够从所谓的“零和游戏”升华到整条产业链同时获利的模式,就是一种值得钦佩的超越。我们也希望将来我们的产业链能够从所谓的简单的OEM生产,就是简单的代工生产,升华到整条产业链的整合,让所有参与者同时获利。这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目前我们很多人把这个产业升级,简单理解为从什么园区搬到什么园区,然后生产什么所谓高附加价值,所谓高科技产品,这是错的。真正伟大的产业升级是整条产业链的升级,是让整个国家的产业链能够同时升华。我认为这才是苹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权力私有制和黄炎培的兴亡周期率
 
 

──谈谈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之十二
   
   连绥仁
   
     人类社会有两种私有制:财产私有制和权力私有制。
     财产私有制者,生产资料及产品为私人所有是也。权力私有制者,权力为私人所有是也。这里我们是讲政治权力,或者政权(Political Power)。
     在权力私有制之下,一些人不受约束、不受监督地拥有支配其他人的权力。
     为甚么这些人拥有支配其他人的权力呢?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秦始皇、刘邦、司马懿打下了江山,当然做皇帝,我大唐是李家天下,我大宋是赵家的,我大明姓朱,我大清是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他们的权力都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打江山、坐江山",是家天下,是天下为私。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城上空响起的炮声结束了家天下。共和国经历了初生的短暂啼声,便进入天下为私的新时代,先是罗隆基说的:“国民党革命成功,可以说‘党在国上’。这当然成了继续不断地‘党天下’。”紧接着,这个“党天下"被储安平说的那个“党天下"取而代之。所谓“党天下",即“一切权力属于我党"。
     家天下,“党天下",都是权力私有制。
     甚么是政权呢?
     伟大领袖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林副主席有精辟的解答:“政权就是镇压之权。”
     敬爱的林副主席教导我们:“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失去权力就失去一切。"  他说的权力,指的是“镇压之权"。在权力私有制的社会中,“镇压之权"是人们想得到的所有政治权力中最根本的权力,是核心权力,是权力中的权力。
     权力有很多。对于一个国家,有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监察权,掌握这些权力的人的人事任命权,支撑这些权力的财权,物质资料的分配权,等等。如果失去枪杆子,就失去“镇压之权"。失去“镇压之权",甚么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监察权,还有人事任命权、财权、分配权,所有想得到的权力,统统都化为乌有。所以,笔者斗胆把林副主席的次高指示篡改为:“有了镇压的权力就有了一切,失去镇压的权力就失去一切。"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看谁的拳头大,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镇压之权"。一群猴子中有一只猴王。猴王是用拳头打出来的。谁的拳头大,谁为王,就有“镇压其他猴子之权”。人类社会和猴类社会一样,权力是用拳头打出来的。谁的拳头大,抢到了权力,权力就是谁的,就拥有“镇压之权",即所谓“打江山、坐江山”。只不过在人类社会,抢到权力的人,“打江山、坐江山”的人,会编造一套套“理论”,掩盖私有的权力是用拳头打出来的真理,而且会想到把“镇压之权"传给皇子皇孙,世世代代,江山永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代帝王,把江山抢到手之后,无不说他们当皇帝、有“镇压之权”,是“受命于天”,即所谓“君权神授",实行权力私有制;无不想把“镇压之权”让皇子皇孙世世代代相传下去。秦嬴政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命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大秦帝国未能“既寿永昌”,二世而亡。后来的历代帝王都逃脱不了黄炎培说的“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
     一九四五年七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夜,黄炎培有过一次延安之行,曾和伟大领袖作了一番著名的窑洞对话。
     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最终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对我党抱有希望,说:“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伟大领袖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延安归来》,《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历代帝王未能跳出黄炎培说的兴亡周期率的根本原因,是权力私有制,而跳出这个周期律的路,是权力公有制。
     伟大领袖嘴上讲的“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颇有权力公有的味道。可是他讲这些,只是哄哄天真的黄炎培老先生,并不是真的要这么做。在抢到印把子之前,已然存心不这么做,抢到印把子之后,就紧锣密鼓地实行“党天下"了。伟大领袖发动了一系列政治运动,经过反右派运动,实现了绝对的权力私有制。伟大领袖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运用“镇压之权”,发动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思想改造运动、肃清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反右派运动、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反右倾、拔白旗插红旗、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运动。文化大革命又是包含许多小运动的大运动,例如红卫兵运动、破四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清理阶级队伍。在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中,像捏泥人似地折腾、愚弄、侮辱、蹂躏、践踏着茫茫九州大地上的几亿人民。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用拳头、用枪杆子夺取政权、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之所以是这样,根源是权力私有制。私有的权力,无一不是用拳头、用枪杆子抢来的,坐上皇帝宝座,当然怕前朝遗老遗少抢回去,也怕别人抢走--尔能抢,别人也能抢,只要拳头够大、枪杆子够硬。
     我大清为甚么跨台呢?
     大清跨台的原因可以罗列出许多,笔者认为,真正起作用的原因,或者作用最大的原因,或者最根本的原因,是清皇室手上的枪杆子不够硬。袁世凯手上的枪杆子比清皇室的枪杆子硬,大清的国运也就操在袁世凯手中。革命党人的枪杆子也没有袁世凯的枪杆子硬,才会有袁世凯当民国大总统这出戏。笔者想,如果武昌起义没有发生,历史总有一天会上演袁世凯小站兵变,黄胞加身,中国历史上就多一个家天下。各位以为然否?
     不过,话说回来,导致我大清灭亡之所有原因的根源,我大清之所以走到这一步的根源,是权力私有制。
     伟大领袖之所作所为盖因患失“镇压之权",直至临终,用一位老先生的话说就是:“小人之得天下,既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而无所不用其极。”
   在我党内部不乏忧虑“亡党亡国"之士,企图从苏共之“亡党亡国"吸取教训。这些人所忧虑之“亡党亡国"中的“国",实际上是指权力,是忧虑我党的“镇压之权"是不是能够“既寿永昌"。不过,笔者相信,不论谁亡了,不论谁上谁下,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
     我党原中央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总结苏共“亡党亡国”有五大原因。这五大原因是:一、“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二、“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三、“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四、“干部路线……是实际上的任人唯亲,上下级干部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五、“严重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改变了党的颜色。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搞的是民主社会主义,鼓吹‘全民党’、‘全民国家’,实行资产阶级‘公开性’、民主化’,造成了全党的思想混乱"。
     从张全景说的五大原因看看我党罢。第一条,否定党的领袖、党的历史。伟大领袖和我党的真实历史并不光彩,伟大领袖和我党的所作所为早就把自己否定了,中国的黎民百姓也看清楚了伟大领袖和我党的真面目,用得着甚么人去否定吗?第二条,伟大领袖和我党,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后,虽然嘴上都是主义,其实没有主义,没有政治理念,没有政治理想,心里只剩下权力,全是权力。第三条,“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这里,张景全讲的是现象,没有讲“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的根源。究其根源,是权力一党私有,绝对权力的绝对私有。权力私有导致腐败,绝对私有的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以,我党腐败不奇怪,我党不腐败就奇怪了。第四条,任人唯亲,人身依附,这是权力私有制的必然结果,而且张景全讲得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没有讲到,例如不光彩的争夺权力内斗、特权制度和特权阶层、森严的等级制度、按权力分配的新型剥削制度。家天下是这样,“党天下"也是这样,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五条,苏共“搞的是民主社会主义,鼓吹‘全民党’、‘全民国家’,实行资产阶级‘公开性’、‘民主化’。" 这第五条的实质是走向权力公有制。在权力公有的条件下,任何政党、任何个人不可能靠枪杆子占有权力,权力交给谁,是人民决定的,让他掌权多久,也是人民决定的,而且要受到人民的全面监督。在权力公有的体制下,苏共或者俄共不能通过选票得到权力,说明他们不得人心。张景全提出这一条,说明我党自知不得人心,如果实行权力公有制,必定失去权力,要把住权力,只能坚持权力私有制。
     张全景列出的第五条,除了说明我党要坚持权力私有制,还说明,第一,我党和人民没有共同利益。人民希望的是安居乐业,我党要的是权力。第二,虽然我党声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心中知道这是谎言,对人民、对权力公有制十分恐惧。第三,权力私有制导致的腐败、任人唯亲、人身依附、争夺权力的内斗、特权制度和特权阶层、森严的等级制度、按权力分配的新型剥削制度,在中国将继续下去。
     张景全总结的五条原因中没有讲到苏共的枪杆子变了。笔者窃以为,苏共之所以“亡党亡国”,原因有很多,根源是实行权力一党私有制,而权力私有制是靠枪杆子撑住。一旦失去枪杆子的支撑,便立即轰然倒塌。
     按照张景全罗列的“亡党亡国”五条。除了第五条,其他四条我党都占了。至于第五条,只要我党洗心革面,放弃一切权力属于我党的权力私有制,实行权力公有制,“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则弊端可除,国家有望,人民有福,并得到人民的谅解,不是没有继续掌权的机会。
     我党上下现在“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权力,并且利用权力敛财”,已然没有主义,没有政治理念,没有政治理想,只有争夺权力、巩固权力的理论,这就是:阶级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牢牢地把住枪杆子,坚持权力私有制,把住权力,特别是权力中之权力“镇压之权力"。
然而,不论谁坚持权力私有制,必然跳脱不了黄炎培的兴亡周期率,只是来早与来迟的问题。

权力私有制和黄炎培的兴亡周期率 全文完
此文于2012年03月10日做了修改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擦肩而过/中国社会究竟可以裁减多少官员/邱會作:在林彪問題上周總理.../绍兴俞正声家族
  • 逃脱鳄口/志愿军战俘回国后/苏联解体/因想女人被判12年/爱因斯坦风流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