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再见,薄熙来/性格终结仕途/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闹剧/薄熙来下台对中国政局的四大冲击
發佈時間: 3/15/2012 4:27:26 PM 被閲覽數: 75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再见,薄熙来!(图)

2012/03/15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薄熙来不再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今后的去向引人猜测。公众迅速从两会焦点移到该事件,几乎覆盖各大微博的评论版面。

(德国之声中文网)薄熙来不再任重庆市委书记消息,此前占据国内各大网站的头条,但从3月15日下午开始,中宣部门正在责令各网站删除或低调处理该内容。但该事件引发的网友评论则如潮水一样,覆盖了各大微博和社交网站。而网各最新传言为,薄熙来将任中央文史馆馆长,正部级待遇,但目前尚未证实。

德国之声摘录其中的网友评论,期待在这些信息中寻找事件走向和窥见民意。

日薄西山,红歌一曲绕空梁

新浪微博认证用户、北京电视台知名的主持人胡紫微在新浪微博评论是:这则消息说明了昨天总理(温家宝)发言的其他部分的分量需要重新评估,不只是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听听罢了那么简单;薄熙来不再任职重庆书记也表明文革的阴影暂退半步;但今天消息中没留"另有任用"的小尾巴,说明戏码反倒未完;相信王护士长(指王立军)在调查中有重大吐槽,否则不会这么快;估计重庆卫视又有广告要播了,为同行欣慰。


    
0:00:00|0:00:00
再见,薄熙来!(音频)随后她再发出一条微博:两个不靠谱的瞎想,第一个是日薄西山相信让很多人舒口气,但是文革闹剧刚落帷幕,警察国家的阴云已隐隐密布,似乎没什么特别值得额手相庆;曾经薄粉的大V们根本不会为旧主陪葬,左派变脸向来比转身还快。接下来有兴趣的看官可以从速度、力度和柔韧性等几方面欣赏孔庆东、司马南们迅速拥抱新大腿的行为艺术。

其微博分析和评论言词犀利且颇有见地,旋即被网友大量转载。

中国评论人莫之许在网络上以诗词方式对薄熙来的重庆之政途进行总结"红歌一曲绕空梁,黑打三年费周章。此去瀛台连秦城,徒留遗恨失九常。"

"维稳至上"

事件发生后,美联社记者莫沫在微博上发出最简单的一条评论:"维稳至上"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上海媒体人杨海鹏,他在新浪微博上的评论为:"重庆后面肯定要先稳住,左的东西尚有民意基础,要用真相说服群众。"

旅居美国的民主人士吴仁华认为:"薄熙来被撤职只是第一步,最后结局会很惨。此前我就认为,当局为了表面的稳定,会以温水煮青蛙方式处理薄熙来。薄家父子都得罪不少人。当年薄一波忘恩负义为首打击胡耀邦,只有习仲勋仗义挺胡,共进退。如今习近平接班,薄熙来不会有好结局"

莫之许分析张德江任职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今天开心薄督下台者,应能理解当日重庆民众开心文强倒霉,非重庆民众愚昧也。知政事张德江为钦差大臣,领渝督,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以震慑薄王余党。"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发出推文:"薄王事件背后还有一个看点不要漏了:周永康如何自圆其说?又会找什么样的台阶下呢?王立军在领馆提供的材料是薄与周共谋'政变'啊"

推特网友 @Tung Chen Hwa表示:"我只想在新闻报道中见到薄熙来为什么会被免职,而不是知道他仅仅被免职了,是什么原因?小百姓心中还是一团浆糊呢。"

四川网络评论人蒲飞并未对重庆前景表示乐观:"社科院毕业的薄督(薄熙来)走了,金日成综合大学毕业的张督(张德江)来了,重庆的方向盘还是往左。"

薄熙来之歌

中国网民在两会期间娱乐化、戏谑政治人物和公共事件的风格在薄熙来事件中得以延续,网络上有多个段子迅速传播:

"2015年,秦城监狱有三个人在聊各自进监狱的原因。第一个人说,我是因为反对薄熙来进的监狱;第二个人说,我是因为吹捧薄熙来进的;第三个人说,我他妈就是薄熙来。"

一则改编自德国的笑话直接嘲讽薄熙来:"某日薄书记去算命,算命仙说,你在在某個四川民俗节日下台。薄问'四川民俗节日那么多,到底是哪一个?'算命仙说'你哪一天下台,那天就是四川的民俗節日。'"

"那年的机场,很多爸爸送儿子前往英国留学。那些父亲,满怀激动泪水莹莹的说:你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唯独有一位爸爸,面色凝重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我混不好你就别回来。"

"一觉醒来,薄瓜瓜变成了薄孤孤。"

中国知名艺术家艾未未第一时间上传他与当年"重庆打黑"中被打压的律师李庄,及其他工作人员合唱的《薄熙来之歌》,"你的目光闪烁着寒光,刺破了腐败和黑暗",籍以此歌嘲讽中国政治生态和权力斗争。

部分网友力撑薄熙来

一批早前支持"重庆模式"的网络知名人士吴法天、司马南等人在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曝料这些昔日的薄熙来拥趸者悄然删除他们早前的博文。但网络上亦出现一些声援薄熙来的声音。

中国最为公众熟悉的左派网站"乌有之乡"15日发出署名"灵感"的文章,力撑重庆模式和薄熙来。在重庆本地论坛上,则有标题为"万人涕泪送书记"的内容。但目前"乌有之乡"网站在中国大陆境内无法打开,重庆本地论坛内容也遭删除,中国媒体人北风认为,即使重庆在本周末出现百姓上街支持薄熙来的行动也有可能。

网友"一路暖阳":"说实话,我有点支持薄熙来,因为他是能给中国带来改变的人,是会给老百姓带来利益的人,不像温家宝,虽然官位比薄高,却整天说'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好',试问,如果他都无力解决,中国还有谁能解决呢?人民还能指望谁呢?望后来者鉴。"

"家有宝贝子":"薄熙来的的故事告诉我,在现在的制度下,你做再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的结局始终是苦果自己尝....不是英雄却让英雄步了我的后尘。"

"你爱不爱栗子":"薄熙来 在很多重庆人眼中,无关政治斗争而言,真的像恩人或者说是能让百姓安心过日子的好官。至少在重庆的发展史中,他薄熙来的名字如何也抹不掉,在重庆的民生发展 和经济建设上,他薄熙来功不可没。不管你们如何否定他抹黑他,他和红歌五个重庆还有那一片片银杏,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回忆。"

作者:吴雨

 

 

倒薄: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闹剧

 

医言堂   /万维

 

 

 

2012-03-15

3月14日,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说,“王立军事件……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央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专门调查。目前调查已经取得进展,我们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严格依法办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一定会给人民以回答,并且经受住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3月15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决定: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据中央组织部证实,同日免去王立军的重庆市副市长职务。

要点:党中央责成其下属部门进行调查,不是司法系统独立进行的侦查,这又怎么是以法律为准则? 完全是自相矛盾。

就一天,调查和处理的结果就出来了:王立军免职,薄熙来免职。

没错,王、薄早该靠边站去洗洗睡了。 可3月14日到3月15日才一天,事实的依据和法律的准则在那里? 依法办理,办是办得好。但是依得是什么法?

党纪国法,还是一样的党在上面,国在下面。并且大言不惭地将“调查和处理”放在“法律的检验”之前。这不是老共在强奸法律又是什么?

影帝啊,你真该得个奥斯卡奖。

依旧是一个一党独大,老子说了算的独裁体系!

29p3mue.jpg



 

薄熙来,性格终结仕途!


2012/03/15 


在重庆,薄熙来以“唱红打黑”“共同富裕”等苦心经营近五年,虽然得到一些保守派的支持,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却是一个异类。也许是在重庆独立王国张扬自大习以为常了,以至于薄熙来在回应王立军事件——这个决定其仕途进退的关键环节上继续栽跟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终被北京免去重庆市委书职务,连引咎辞职的机会也没有捞着,丢尽了面子。

中国“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因为王立军事件被北京免去重庆市委书职务。这位志在十八大常委占据一席之地的政坛明星的仕途进退,恰好印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俗语。

在王立军事件已成海内外舆论焦点的情况下,薄熙来未经北京许可,让重庆市长黄奇帆于3月5日通过凤凰卫视散播言论,试图影响调查进程,据说引起北京震怒,专访视频随即被删。但是,薄熙来没有警醒,不以为意。第二天,又抢在北京之前为王立军事件“定性”。通过重庆文广局副局长刘明华在政协小组透露,王立军事件的结局,“最后会很戏剧性很简单。”刘明华并无解释详情,但似乎有意暗示王立军的精神出问题。

8日,薄熙来有意卖了一个关子,缺席人大会议,引起媒体关注。9日,薄熙来在重庆代表团记者会上首次公开王立军事件。薄熙来承认“用人不察”,但仍表示打黑“问心无愧”。也许是受此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看望重庆代表团,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的影响,薄熙来又以贺国强、周永康为靠山,为“打黑”辩护,此举非常不明智。他说,重庆“打黑”有中央的大政方针,由政法委协调,公、检、法、司加上纪委,多家共同努力。重大案件上报最高检察院和法院,重要干部的问题上报中纪委。

王立军事件已经宣告重庆“唱红打黑”破产,但薄熙来却一条死路走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表示重庆将继续“唱红打黑”。

最为出格的是,薄熙来还在记者会上公开“逼宫”。有记者质疑,为何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至今还没去重庆考察?薄熙来称胡锦涛非常重视重庆,并在2007年提出重要部署,而自己领导的重庆就是这样跟着做,并表示自己相信胡锦涛最终会去重庆视察的。正如牛泪在其博文中指出,“相信胡锦涛会到重庆视察”一语非常没水平,这句话被高层视同“逼宫”行为。此语一出,胡锦涛如果去重庆,则是听从薄熙来安排;如果不去,就会被认为和薄熙来对着干。

以上种种不当之举,都是薄熙来的性格所致。“出头的椽子先烂”,薄熙来为人处事违背中国传统。在中国,低调内敛是官场潜规则。当年,薄熙来升任商务部部长,一反在辽宁时的高调,不出头、不亮相、不讲话,非常低调。据说,国务院一位主要领导人曾告诫薄熙来,担任部委领导,与地方领导不同,谦虚谨慎为好,否则会走弯路。岂料,到重庆之后,薄熙来又回到在辽宁时的高调。

在重庆,薄熙来以“唱红打黑”“共同富裕”等苦心经营近五年,虽然得到一些保守派的支持,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却是一个异类。

也许是在重庆独立王国张扬自大习以为常了,以至于薄熙来在回应王立军事件——这个决定其仕途进退的关键环节上继续栽跟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终被北京免去重庆市委书职务,连引咎辞职的机会也没有捞着,丢尽了面子。

温家宝首届内阁,薄熙来在商务部长任上未满一届,于2007年底突然被贬出京城,改任重庆市委书记。不足五年,薄熙来再次被免职,姑且不论薄熙来想以开历史倒车的方式上位,仅从其个人性格来看,这种结局也许迟早会发生。

多维关山博客

 

 

薄熙来下台对中国政局的四大冲击

2012/03/15 

作者:解滨

薄熙来突然下台,眼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究竟会不会引发中国的政局动荡。对中国的政局又有什么冲击呢?

薄熙来突然下台,眼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究竟会不会引发中国的政局动荡。在今后48小时内会有答案的。 笔者认为不会。 笔者发现薄熙来下台的消息公布后的一个小时内,乌有之乡所有挺薄文章立即被撤下,这种做法显然是防止左派大串联。 估计国安部已经派人盯梢所有极左派的头目了。中国的极左派大都是一帮只会动口而不敢动手的胆小鬼。 只要他们不聚众起事,他们不会闹出什么名堂的。另外,“两会”期间守卫首都安全的不是武警而是总参指挥的军队,现在军队还没有撤走,仍然在警戒首都,他们不是武警系统的,不会为薄熙来卖命的。

另外,在百度还可以搜索到薄熙来的资料,只是注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百度百科中有关薄熙来的介绍立即做出了更新,将其被免职的信息补上。 这种新闻和媒体上的密切配合说明薄熙来下台不像是临时决定,而是政治局常委在“两会”之前就做出了的决定,事先已经计划好了。 之所以拖到这个时候公布这个决定,完全是为了保证“两会”的顺利召开,不受冲击,稳定人心。

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就是薄熙来在“两会”期间几度与中央唱反调的出格行为,导致政治局常委最后决定拿下他。出了那种事情,比较聪明的办法就是保持低姿态,深刻检讨,做出诚恳认错的姿态,以博取主子的最后一点好感。但薄熙来在“两会”期间仍然若无其事,谈笑风生,高调露面,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即使江泽民存心保他,现在也要对他起疑心了。 所以一定要拿下薄熙来。

薄熙来下台对中国的政局有什么冲击呢?

1. 太子党遭受重创。 薄熙来是太子党的一颗明星,也是官阶除了习近平外最高的一位太子党。虽然薄熙来的权力远不如习近平大,但他的实际影响力远大于习近平。 薄熙来的倒台让太子党的实力大大削弱。 但他的倒台也许可以使太子党的名声今后不那么烂。 实际上太子党里面也不是铁板一块,那里面也分左中右,也有保守派和自由派。习近平、刘源这些人是比较稳健的太子党,而薄熙来属于张狂一族。 薄熙来倒台,创了太子党被拉下马的先例。 今后就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太子党被拉下马。

2.“重庆模式”告终。 这是显而易见的。 以“唱红打黑”为特征的“重庆模式”将退出历史。这种模式本身就是典型的“人治”而不是法治,换一个人都无法继续下去。何况王立军也倒了,打黑的警察放鞭炮庆祝王立军出事,今后那种重庆式的打黑不会再出现了。

3. 中共“向左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由于“重庆模式”的告终,左派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堡垒,在今后一、两年内不会再出现一个左派的据点或要塞了。中共即使想向左转,一时半时都找不到向左转的路子来了。 但这只是暂时的。 习近平上台以后也许会变,但那也要几年之后了。

4. 中共出现重大分裂的可能性暂时为零。 无论政治局常委在讨论如何处分薄熙来时的分歧有多大,最后的决定已经做出,现在至少表面上要保持一致。 所以公开分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薄熙来被免职 引发中国政坛震荡

2012/03/15 

日本新闻网

  中共中央在“北京两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就立即宣布免除薄熙来的重庆市委书记职务,这一决定来的之快令人震惊。新华社今日上午发出一条简讯: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日本媒体认为,薄熙来的政治生命正在趋于完结。他曾希望通过推行“重庆模式”获得进入中共第18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门票。

  日本新闻网报道称,在昨日的温家宝总理的记者会上,这位对于中国政治颇有忧心的政府当家人,在谈到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问题时,使用了两个“必须”,要求薄熙来领导的重庆市委和市政府作出深刻的反思,并吸取教训。

  许多人认为,温家宝虽然口气坚定,但是并没有透露出要立即处理薄熙来的意向。而在几天前的重庆人大代表团讨论会上,薄熙来还表示出一种高扬的气势,认为自己虽然对王立军事件负有责任,但主要是“用人不当”,没有对自己的领导责任展开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批评。这显然,中央高层下定决心处理薄熙来。而消息人士透露称,解除薄熙来职位的决定于周三晚上在高层内部宣布。

  中国有许多人认为薄熙来是一位“野心家”,而他指挥重庆武警越界到成都围困美国总领事馆,也被戴上了“西南王”的帽子。作为他重庆打黑运动的最得力干将,王立军的反叛,让薄熙来的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并很快成为众矢之的。

  产经新闻认为,薄熙来的政治局地位仍会被保留,但是今后有可能赋闲在京。另外,因部下出事而承担责任的薄熙来将成为其他“太子党”的反面教材,今后这些人在任用人才的时候会更加小心。

  读卖新闻报道称,保证中共18大稳定召开成为中共高层换届选举的首要任务,此事薄熙来被免职可以确保中共领导层的暂时团结。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15日在重庆出席会议时,就免去薄熙来职务强调,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

  每日新闻将薄熙来免职一事解读为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称薄熙来在重庆的打黑行动触及了汪洋和贺国强的利益,而薄熙来倡导的唱红歌运动又被胡温批评为为文化大革命唱赞歌。该媒体称薄熙来被免职是政治路线对立和人事安排交易的结果,认为这是对中国太子党和保守势力的打击。

  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称薄熙来犯了“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是,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公开宣布,对于王立军的调查已经取得了进展。至于薄熙来的最终处理结果,温家宝昨日已经在记者会上做出了答复:会给人民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也许,通过“重庆问题”的处理,中共18大的人事安排,会变得顺畅。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里面用的是“不再兼任”这个词。当年陈良宇的格式是: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而“不再兼任”这个词在中国官场文化中很多用在进京诸侯的任免公告中,因此不排除薄熙来将被调入北京任职。

薄熙来走了,胡锦涛会来吗?

2012/03/15 


记得王立军事发之初,有传言说王立军曾对朋友说自己是政治口香糖,随时可能被别人吃完吐在地上,粘到别人鞋底。很不幸,薄熙来现在重蹈覆辙,也成了别人的口香糖。引人好奇的是,在薄熙来离开之后,胡锦涛会到重庆吗?

中共“两会”刚刚落幕,官方就发布了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由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消息。刚看到此消息时深感诧异,很难相信前几天“两会”上还频繁露面的薄熙来怎么可能一下就被免职了?但回过头仔细想想,其实从此前的种种迹象看,薄熙来的政治仕途就早已决定。

首先,自薄熙来07年接任重庆后,无论重庆官媒还是小报舆论都只闻薄熙来的“五个重庆”, 不见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如此以来,中央当然不满,所以尽管薄熙来拼命搞大声势望图吸引高层注意,但胡锦涛却始终视而不见,并从未踏入重庆一步。只是到后来,出了“王立军事件”后,薄熙来才赶紧向中央举手投降,开始高举胡的科学发展观旗帜,可惜为时已晚。

其次,在9日的重庆团记者招待会上,有外媒记者询问“胡锦涛为何不去重庆”时,薄熙来称“相信胡锦涛主席会去重庆。”薄熙来的这个说法“已经有明显的逼宫的味道,严重违法中共党内的政治伦理。因为这样一来,如果胡锦涛不去,就会让外界看破中共内部分歧的马脚,胡锦涛要为此承担责任。而如果去了,就等于迫使胡锦涛公开表态挺薄。表面上看薄熙来的这种政治手腕很高明,但这也是一步险棋,因为这有可能会令胡锦涛更加恼火。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最后,温家宝14日的记者会上“一扬一抑”,先是肯定了重庆为改革建设事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随后温家宝话锋一转语气严厉地称:“但是,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温家宝这段坚决的表态,根本的意思是把重庆历届政府的表现与薄熙来区分开来,只对薄熙来开炮猛轰,反映出胡、温对薄熙来的否定。

正如牛泪在《薄熙来已无任何机会!》一文中说的,温在14日的记者会讲话中谈及文革,搬出“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重大决议”绝非吃饱了撑的。温家宝此番言论,和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出奇一致。这不仅等于在说薄熙来在开历史倒车,也可充分说明,胡温此前不去重庆,绝非时间上排不开,而是要刻意和薄熙来保持距离。

记得王立军事发之初,有传言说王立军曾对朋友说自己是政治口香糖,随时可能被别人吃完吐在地上,粘到别人鞋底。很不幸,薄熙来现在重蹈覆辙,也成了别人的口香糖。引人好奇的是,在薄熙来离开之后,胡锦涛会到重庆吗?

多维南方博客

 

 

薄熙来被免职 日媒﹕玩完(图)

2012/03/15 


图為薄熙来日前出席两会大会。(网上资料图片)

薄熙来被免职 日媒﹕玩完
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
明报/中共中央在「北京两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就立即宣布免除薄熙来的重庆市委书记职务,这一决定来的之快令人震惊。

新华社15日上午发出一条简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日本新闻网报道指,这意味?,薄熙来的政治生命正在趋于完结。他曾希望通过推行「重庆模式」获得进入中共十八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门票。

李源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

15日,重庆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张德江在领导干部会议上作了讲话。

张德江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先后任吉林、浙江、广东三个省份的省委书记,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广东省经济开始高速成长。

在14日的温家宝总理的记者会上,这位对于中国政治颇有忧心的政府当家人,在谈到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问题时,使用了两个「必须」,要求薄熙来领导的重庆市委和市政府作出深刻的反思,并汲取教训。

薄几天前还表现高扬气势

许多人认為,温家宝虽然口气坚定,但是并没有透露出要立即处理薄熙来的意向。而在几天前的重庆人大代表团讨论会上,薄熙来还表现出一种高扬的气势,认為自己虽然对王立军事件负有责任,但主要是「用人不当」,并没有对自己的领导责任展开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批评。

这显然,中央高层决心处理薄熙来的决意,并没有让薄熙来知晓。

中国有许多人认為薄熙来是一位「野心家」,而他指挥重庆武警越界到成都围困美国总领事馆,也被戴上了「西南王」的帽子。作為他重庆打黑运动的最得力干将,王立军的反叛,让薄熙来的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并很快成為眾矢之的。

料中央已掌握薄一些问题的材料

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称薄熙来犯了「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是,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公开宣布,对于王立军的调查已经取得了进展。这意味?,中央已经从王立军的手中,掌握了薄熙来一些问题的确凿证据和有力材料。可以估计,王立军不会被宣布為「神经病」,而薄熙来也不可能进入中常委。至于薄熙来的最终处理结果,温家宝14日已经在记者会上做出了答覆:会给人民一个经得起歷史考验的结论。

十八大人事安排会变得顺畅

也许,通过「重庆问题」的处理,中共十八大的人事安排,会变得顺畅。

 

港专家:薄熙来政治前途不明确

2012/03/15 

港专家:薄熙来政治前途不明确
据中央社报道﹕中共中央15日突然公布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香港分析家认為,薄熙来的政治前途还不明确。

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秘书长李风认為,目前很难确定薄熙来的政治前途是否就此结束。他指出,新华网的报道还称呼薄熙来為「同志」。此外,报道只表示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推测他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风认為,事情发展至今,只能说薄熙来需要為「王立军事件」负上政治责任,但个人政治前途最终如何,目前还不确定。

另有熟悉大陆事务的专家说,当前中共内部局势相当复杂,估计在中共十大举行前夕,类似薄熙来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

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当前中共缺乏像邓小平那麼权威的人,以致人事安排变得非常复杂,有能力的人都希望争取进入中共政治局常委,并须由阵营协调。

薄熙来遭免职 李源潮解释中央决策有深意

2012/03/15 

多维新闻/经过长久的焦急期待和各种猜测,薄熙来终于被宣布遭到解职。北京时间3月15日,中共组织部长李源潮在重庆宣布,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由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入替。在中国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宣布该任免顿时掀起海内外热议。张德江在重庆任免大会上高调指出:“重庆发展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而解读李源潮对此的讲话,不难发现其中的深意。

李源潮在讲话中指出,王立军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事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中央十分重视对王立军事件的调查。这次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中央从当前的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

人们震惊之余,对薄熙来下一步的动向于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熟知中共高层干部任免的知情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仔细推敲中组部长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觉得这事的后续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弄不好,这可能只是前戏,高潮还在后面。该人士甚至戏称,薄熙来不当重庆市委书记,也许正像时下当红某女博客所云,干爹不让她穿齐B小短裙。不是要剥光她,而只是希望她以后变得更淑女而已。

免去一名政治局委员的直辖市委书记职务毕竟不是小事,因此,同为政治局委员的中组部长李源潮亲赴重庆宣布这项人事任免。李源潮的讲话是这样说的:“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根据官场语言,对薄熙来,不是撤职,也不是免职,只是不再“兼任”。这就意味着,薄熙来的其他职务,如政治局委员等都将保留,这实际上意味着薄熙来已经“软着陆”,同时也给他未来的发展空间留下了令人想象的空间。再看看对王立军的处理:“中央已决定免去王立军的重庆市副市长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其用词方式和处理轻重,截然不同。薄熙来是不再兼任,而王立军是免职,并且还要做进一步处理。

之前,人们都在猜测,根据近廿年中共处置高层官员的几种模式,薄熙来断不可能是往死里打的陈希同和陈良宇模式;最可能的是王乐泉模式或者杨白冰模式的“软着陆”。

王乐泉作为封疆大吏,靖边不力,被调回中央,虽然升迁仕途已断,但作为干吏,依然活跃官场。杨白冰当年尾大不掉,威胁江泽民执政,只好拿下,任其赋闲,颐养天年。对薄熙来,除非胡温恨之入骨,非把他往死里打,抖出薄熙来其他劣迹,如贪腐之类。否则,仅以“用人失察”,难以治他重罪,顶多也就是“不再兼任”而已,于是,软着陆就是薄熙来目前暂时的结局。胡温十八大后就要下台,习近平接班态势已成,薄熙来既威胁不到胡温的晚年安逸,也影响不到习近平如朝阳般喷薄而出,大家犯不着非取他项上首级而后快。

仔细推敲李源潮的讲话,他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这话什么意思?该知情人士称可以作两种理解。

其一,讲政治,顾大局是胡温这些年挂在嘴边的话,万变不离和谐其宗。胡温其实本来不想在十八大鞠躬下台前“折腾”的,但王立军事件爆发,只好被迫把薄熙来折腾一下。临去秋波做恶人,胡温只好让李源潮带话,不是我们要故意整你,实在是形势迫不得已做的慎之又慎的决定,希望你老兄顾全大局,多包涵一点。

其二,如何处置薄熙来,党内高层意见并不统一。目前对薄熙来的处理,是高层为了顾全大局妥协的结果,尤其是在十八大交接班之前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是中共需要的一个局面,但薄熙来在重庆的折腾,与中央总体政策的背离,着实让高层有些被动。其实,从王立军事件开始,中国大陆媒体对事件定性的报道时而软时而硬的风向不一,就可看出对薄熙来的角力始终没有消停,也没有绝对优势方。虽然说有两会的原因,但拖到现在处理,时间之长,也说明高层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明快决定。

如果说邓小平是内外皆硬,江泽民是有软有硬;胡锦涛硬的变软,软的更软,那么即将上任的习近平则是外柔内刚的强势。夹在胡习交接关口的薄熙来,其命运似乎反映出数派不同的势力冲击消长的格局。目前,出于对形势和大局的慎重考虑,薄熙来不再兼任云云,李源潮代表中央煞费苦心的用词,除了表明薄熙来已经软着陆之外,更多的好戏,也许还在后面。

干爹不让那女孩子不穿齐B小短裙,不是要她脱光出去当鸡卖肉,而是要她规规矩矩在家当淑女。薄熙来这个不安定份子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只不过是甩掉那条只会卖弄性感的短围腰,下次想换身衣服再出来吓大家一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薄熙来遭免职 引发国际媒体骚动 台媒传谷开来被捕

2012/03/15 

多维

中国2012年两会结束的第二天,中共正式决定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由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兼任。中共这一决定立即引发外媒疯狂热议。有的媒体对中共在十八大之前公开宣布这一消息表示惊讶;有的尤其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针对王立军事事件的回应和“薄熙来唱红打黑及遭免职”联系在一起。而且,多数西方媒体认为,薄熙来政治生涯实际上已经结束,而且,中共十八大之前的权力更迭将更加激烈。

十八大之年的中共震荡

《华盛顿邮报》称,在中共高层震荡(shakeup)中,薄熙来被解雇,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将兼任重庆市委书记职位。

路透社题为“中共高层竞争者薄熙来被解除职位”报道称,王立军向美方寻求庇护的丑闻曝出后,中共新华网报道称,重庆市委书记已被解除重庆市官职。张德江保留副总理职位的同时接替薄熙来。

该媒体引述北京学者话称,从薄熙来被“突然免职”(abrupt removal)可以看出,他有可能保留某种职位直至今年十八大,但是,他得到升迁的机会已经没有。而且,现在看,温家宝14日的讲话代表了中共高层的集体观点:薄熙来需要离开。这将影响十八大大领导政治,因为谁将会当选十八大常委有出现新的不确定性。

《纽约时报》题为“自命不凡(upstart)的中国领导人被罢黜”报道详细报道了薄熙来选任王立军到王立军接受调查的过程,称性急(brash)的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职位是“(王立军)丑闻终结薄熙来政治雄心”的肯定迹象(unmistakable sign),这使得今秋中共权力更迭复杂化。一位接近中共高层的北京分析师称,他已经听说薄熙来会因王立军案件被调查并被指控违纪,但针对薄熙来的指控如何开展目前尚不明晰,可能要持续数月时间。该分析师认为,薄熙来目前无权无职。

不过,该报称,此类评价不可能随即得以证实,没有新的任命之前,薄熙来仍然有可能继续自己的政治生涯。

纽约时报还特别关注大陆新浪微博反应,称不乏嘲笑薄熙来的声音,但也有网友支持薄熙来为促进重庆市经济增长、改善农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所作出的努力。

中共领导更替突然转入高度戏剧化时期

《卫报》称,薄熙来被解职这一事件令人惊讶,因为在十八大举行前,中共尤其注重保持稳定和避免意外的发生。随着十八大热门人选(薄熙来)在“(王立军)变节丑闻”声中被“推翻”,中共领导更替突然转入极其戏剧化时期。中国取代(ousts)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一职,可以说是中国政界最具戏剧化的事件。

该媒体还评价薄熙来是一位非常容易“造成不和”(divisive)的人物,其打黑运动虽然获得公众的高度欢迎,但也有人说,薄熙来践踏了法律,担心他成为一名铁腕人物。而且,温家宝总理在薄熙来被解职前1天还批评重庆市委要从王立军事件中汲取教训。而薄熙来本人在前几天坚称王立军事件是一孤立事件。

温家宝公开批评极其少见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4日记者会上表示,“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虽然作出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行了改革开放。但是“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

温家宝称,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金融时报》14日引述内部消息人士话称,中共官媒宣布薄熙来被解职正好时10天人大会议结束后第2天,而中共高层13日晚就已作出这一决定。13日当天,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对中共保守派官员予以警告,称开展政治改革要有紧迫感,否则中国可能面临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即将退休的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回应王立军事件,直接瞄准薄熙来,对薄予以公开批评,这在中共高层是极其少有的。王立军案件目前仍在调查当中,而曾在朝鲜学习的经济学家、副总理张德江接替薄熙来。

《华尔街日报》称,中共高层公开互相指责,即便是拐弯抹角地指责,也极其少见。所以,温家宝在记者会上的讲话可以被视为是针对薄熙来,以及薄所代表的政府模式的支持者的一大直接攻击(direct attack)。

西方媒体中,《华尔街日报》(该媒体3月14日曾对温家宝记者会进行网络博客文字直播)最早报道薄熙来被免职的消息,随后《彭博社》和《路透社》等相继转述中共官媒报道并予以评述。

《华尔街日报》称,自王立军事件以来,薄熙来就已卷入这场政治丑闻。而在周三(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露骨地抨击”(thinly veiled swipe at)了薄熙来,称重庆市官员必须从王立军事件中认真反思和汲取教训。更新报道后,该媒体称,在温总理最后一次公开记者会上对薄熙来进行了“不寻常” (unusual)指责的公开指责后,薄熙来这位引领和重振毛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共领导人被解除了重庆市职位。而且,温家宝就王立军事件的回应“明显打击” (clear blow)了自由派阵营。

该报称,温家宝此番讲话前,分析人士认为薄很有可能在继续留在中央政治局,但很难成为常委。但是,目前看来,尽管薄熙来可能仍然留在政治局(新华社声明也未提及接触其政治局委员职位),但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结束了。该媒体还注意到,温家宝在记者会末尾还提到文革,而在2011年,温家宝也曾首次提及自己父亲曾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华尔街日报》随后一篇报道分析称,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职位暴露出中共内部精英在今秋十八大前的“深度裂痕”(deep rifts)。

BBC也提到温家宝记者会上要求重庆市委反思王立军事件。该媒体称,薄熙来被解职正好是今年中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第二天,在两会期间,薄熙来有时缺席会议则引发他未来仕途的猜测。后来,薄熙来告诉记者,对王立军事件,他自己也没有想到,非常意外,他用人不察。

薄熙来升迁无望

《时代周刊》称,中国政治在最佳时期是朦胧的,但是薄熙来被免职正值中共领导层更迭这一敏感期,因为这段时期中共更神秘,决策往往都是幕后的。但王立军事件却将这种幕后操纵公开化。

薄熙来在重庆掀起的“唱红打黑运动”使得其国内外名声大振,但是,批评人士认为,薄熙来的打黑运动是对公民权利的冷酷对待,而“唱红运动”则使得某些人想起文化大革命。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4日记者会上就提到“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

该刊还提到,政治分析人士此前推测,薄熙来可能被予以某种名誉性职位,可能在人大担任某种职位。虽然中共官媒没有暗示薄熙来未来职位去向,但可以确定的是,薄熙来不会得到升迁。

《每日电讯报》称,目前尚不清楚薄熙来是否是自己请辞还是被迫免职。替代薄熙来的张德江是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曾在浙江和广东等地主政多年。

美联社题为“王立军事件后,薄熙来遭解职”报道称,薄熙来是中共内部“最具雄心且异常绚丽”(most highly ambitious and unusually flamboyant)的官员之一,重庆职位被替换看来实际上是他政治生涯的结束。薄熙来被免职后,中共内部就18大常委的争夺很有可能更加激烈。但是中国国内有关薄熙来未来仕途的猜想基本可以歇一歇了。

传薄妻谷开来被捕

据台湾《旺报》报道,目前在上海台商高层间传闻,薄熙来妻子谷开来已经遭到逮捕。谷开来是薄熙来第二任妻子、职业律师,自1997年就持有新加坡绿卡。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在这种重大的突发新闻发生之初,各种小道消息都会出来。尤其是这种传言,在这一两日内一定会层出不穷,漫天乱飞。“这一段时间是媒体的躁动期,为了抢先发布一手消息,任何的谣言都会当做新闻发布出来,即使是《纽约时报》,在开始报道薄的消息时也说薄熙来被开除党籍。《旺报》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饥不择食的愚蠢行为”,该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

据已经公开的谷开来简历介绍,谷开来,曾用名谷开莱,生于1960年。谷开来是薄熙来的第二任妻子,是中共原总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区委第二书记谷景生的五女,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攻读北大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职业律师,任北京开来律师事务所所长,1995年,开来律师事务所由大连迁往北京。

在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记者会上,薄熙来公开为自己和家人涉贪传闻辩护,称妻子谷开来为避嫌早已关闭名下律师楼,夫妻俩无任何个人财产。

香港媒体曾经报导说,谷开来与薄熙来相识于1984年,当时薄在大连金县任县委书记,谷跟老师去考察,被薄熙来富有理想的言谈举止吸引,于是放弃留学美国,跟薄结婚。两人育有儿子薄瓜瓜。

2010年3月6日,正当薄熙来在重庆进行“唱红打黑”最高潮的时候,在回答记者“你的律师夫人是不是给了你很多帮助?”时,薄熙来回答,他的夫人谷开来是中国第一批律师,不仅精通法律知识,国际文化的知识也很丰富。她的知识,特别是法律知识在“打黑”中给了他很大帮助。不过外界对于薄熙来“打黑”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过于注重“人治”,忽视“法治”。

薄熙来被免职:官方网站关闭评论栏目

2012/03/15 

法广
薄熙来仕途前景连日来一直是中国民间舆论热切关注的话题。周四,他被免职消息公布之后,有关消息的点击率,三、四个小时内就达到了280万,但是,中国各大网站的评论及跟帖全部被关闭。不过,新浪微博上仍有不少评论。南方报系著名记者笑蜀评论认为此事意义重大,但是薄熙来的社会基础没倒,他代表的传统意识形态没倒,所谓中国模式权贵割据及相关的刚性维稳譬如73条都在。路还长,未来并未因此明朗。
薄熙来落马正是包含有秘密关押条款的刑事诉讼法修改方案在争议声中经中国人大通过,有推友于是在微博上调侃薄熙来是第一个测试新刑诉法第73条的人。但媒体人洪晃在新浪微博上写道:“我不是重庆模式的支持者,但是也不喜欢看见一系列落井下石的嘲弄。我希望薄熙来和他的家人不会成为新的刑法73条的第一个执行对象,希望当过官的人下台能好自为之,返老还乡,平安无事。洪晃指出:目前文化中喜欢”整人“的素质是文革噩梦永远伴随我们的原因之一。”

另外,被看作是毛派网站的乌有之乡、红色中国网、民声网周四均已无法访问。


 

小聪明害了薄熙来!

2012/03/15 


对于一个政客来说,政治前途无疑是他的生命。薄熙来政治生命的猝然终结,正是他缺少真正的政治智慧导致的。

许多人都说薄熙来充满政治智慧,不论是大连还是重庆都干得风生水起,当地百姓大多不知前任领导为何人,但对薄熙来却无人不晓。其实,在真正懂中共政治文化的人看来,这只能叫政治聪明而不能称政治智慧,如果真有政治智慧,今天也不会突然下台。

作为苗正根红的“红二代”,因政治出身原因,形成了薄熙来极端自负的政治性格,触犯了高层以及各方官员最大的忌讳。无论是“五个重庆”还是“唱红打黑”,从当地民众看是备受称赞。但从中央高层看,无视胡锦涛的“314部署”和“科学发展观”,无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绝对是“另搞一套”的过火行为。当王立军事件出来后,薄熙来才幡然醒悟,重提“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开放”,希望借此向胡、邓两派势力讨好,但为时已晚。

这种有聪明无智慧的行为,在两会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在没有和中央通气的情况下,让黄奇帆透过凤凰对王立军案公开表态表态,指官方微博造谣,又把包围大使馆的责任推给四川,是十分愚蠢的做法。薄熙来本想左右舆论,推卸责任,但无端给调查工作造成的阻力,让中共高层震怒。

随后,在重庆团开放日的记者会上,薄熙来犯了同样的错误,只不过这次树的政敌更大一些——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当媒体问到王立军事件时,薄熙来首先撇清责任,说自己只是用人不察,但打黑的功绩无可否定。如果话说到这里为止那就好了,坏就坏在后面把中纪委也拉进来:“涉及到重大案件,我们还要按照严格的程序,上报最高检察院和法院,重要干部的问题都上报中纪委。”潜台词是如果自己有责任,贺国强也脱不了干系。

接着,薄熙来又自断退路,针对港媒提问他之前的辞职传闻,薄熙来明确否认:“子虚乌有。昨天没有出席人大会议,是身体稍有不适。”本来还能自行辞职,现在落到陡然被免的地步,只能说是自食其果。

最要命的还是那句:“相信胡锦涛会去重庆。”这是什么昏话?此话一说,无异于逼宫胡锦涛。你让胡锦涛怎么平衡?去重庆就是支持薄熙来,不去重庆就是不支持薄熙来,是在搞党内分裂。那好,为了不让涛哥难做,就只能委屈你薄熙来,别呆在重庆了。

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温家宝昨天的讲话:“多年来,重庆市历届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革建设事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温的话说直白点,就是把重庆的成功和薄熙来分割开,猛轰薄熙来。

对于一个政客来说,政治前途无疑是他的生命。薄熙来政治生命的猝然终结,正是他缺少真正的政治智慧导致的。

多维李园客博客

 

薄熙来政治变故缘起“太折腾” 走错两步致命棋

2012/03/15 

苹果日报

薄熙来走错两步致命棋

香港苹果日报张华的文章早已有言在先,说薄熙来栽在王立军事件上,是咎由自取,活该。

文章说,薄熙来的第一个错误,是处死重庆市前司法局长文强。文强长期任职重庆公安,是本地帮代表人物,汪洋主政时深受赏识。但薄熙来视文强为障碍,于是指控他是黑社会保护伞,将其处死。事件在国内引起极大争议,批评重庆当局漠视法纪的“黑打”,更质疑处死文强是政治报复。

任 何空降各省市的“一把手”都要面对本地帮的挑战抵制,有人就任后会展开反贪去打击本地帮,但绝少像薄熙来那样,将数百名本地干部拘控,甚至将对手处死。这 破坏了党内潜规则:你可以反贪或经济罪等打击对手,但不能置其于死地!因此,薄的“黑打”在党内多受非议,埋下今天“失道寡助”的伏笔。

薄熙来的第 二个错误,就是过度鼓吹“重庆模式”,令他俨然成了党的理论家。中共历来只有最高领袖才可推出自己的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 涛科学发展观。以示他们不仅掌握军政人事等决策权,也掌握党理论的话语权。这是最高领导人的专利,也是巩固权位的杀手锏。薄熙来只是政治局委员,却大肆 宣传“重庆模式”,称之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可在全国复制等。如此僭越,自然受到最高层猜忌。

虽然今年初薄熙来已意识到犯忌,公开否认“重庆模式”之说,但始作俑者是重庆官员,大肆宣讲的也是他们,市长黄奇帆也多次公开推销“重庆模式”,一时间,“重庆模式”之说比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更受瞩目!中共领导层又岂会坐视?

链接>>

薄熙来政治变故缘起“太折腾”

中共官方3月15日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这意味薄熙来这位在重庆掀起轰轰烈烈“唱红打黑”运动的“政坛明星”政治前途已然走到尽头。北京政情观察人士指出,薄熙来此番变故,王立军事件只不过是个导火索,其中根本原因是出于薄熙来的“太折腾”。

2008年12月,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表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不移决心时,胡锦涛连续用了三个“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其中“不折腾”一词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热点。而在2009年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强调了“不折腾”。反观薄熙来在重庆的种种,显然有违“不折腾”的底线。

在以低调为特色的中国官场上,薄熙来是个高调的异类。主政重庆以来,薄熙来以其一贯高调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眼球。薄熙来自2007年主政重庆后主导推行的“唱红”,被外界解读为是“重返毛泽东时代”,甚至有人给他戴上“复辟文革”的政治帽子。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是“薄熙来承担不起的政治代价”。

2009年重庆掀起“打黑”风暴,在薄从辽宁带来的亲信王立军的帮助下,薄发动了重庆3万名警力,逮捕了许多“黑社会成员”和腐败官员,人数逾万,以致部分看守所、拘留所爆满,还把司法局长(也曾任公安局长)送上断头台。其后实施了干部“大下访”,要求与群众“三进三同”等一系列举措,并出台“民生十条”和“共富十二条”……这些也被冠以“重庆模式”而被外界所关注、议论、猜测。而“王立军事件”的发生则让薄熙来“苦心经营”的事业的急转直下,虽然薄熙来也曾试图为“重庆模式”降温,并打出“民主法制”牌,在“王立军事件”后极力向中央的“科学发展观”靠拢,但显然为时已晚。

在薄熙来为“重庆模式”降温时,分析人士就表示,舆论广泛关注可能是好事,也可能会形成“捧杀”效应,欲利用“民意”上位需把握好尺度。对于中共高层来说,对未来领导者的选定仅有民意是不够的,或者说中国的政治制度还不到仅靠民意就能决定领导者的时候。以目前的政 治现状来看,薄熙来如携民意“逼宫”,可以说胜算近乎为零。

在以低调为特色的中国官场上,不张扬的领导风格更容易被接受,胡锦涛的“不折腾”可谓一语道破其中玄机。这位熟悉北京政情的观察人士表示,事实上,1949年生的薄熙来,因其高调的行事风格在中共高层中并不讨喜,这也是他此番变故的源头。相对而言,其他中共高层竞争者仍保留着一种更为传统的、不那么张扬的领导风格。例如,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公开说,他更喜欢“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风格,他的座右铭是:“多干事,少说话。”


 

解除薄熙来职务 意在打左

2012/03/15 

   (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台北15日电)中共中央今天宣布解除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的职务,学者寇健文分析,近来大陆有左右之争,中共此意在「打左」,但「这刀要砍多重」,可能还要看王立军事件的调查结果。


  新华社今天报导,「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张德江目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陆国务院副总理。

  专研中共政治菁英的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寇健文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表示,薄熙来在重庆推动「唱红打黑」,「唱红」被认为是一种「拥毛」的举动,薄熙来某种程度被吹捧成左派的代言人。

  他说,大陆前领导人邓小平在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强力推动改革开放,大陆已经没有左右路线之争了,因为中共在1980年曾对大陆前领导人毛泽东「叁七开」(叁分错,七分功),虽然不否定毛泽东的建国功绩,但却否定文化大革命。

  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召开中外记者会,重申政改重要性,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大陆应循序渐进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他甚至说,若政改没有成功,文革历史悲剧可能再发生。

  寇健文分析,中国大陆社会近来有出现一股左派的力量,形成一种左右之争。从温家宝谈话来看,可看出中共领导班子想要压抑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解除薄熙来重庆市委职务,意在「打左」。

  中共今年秋天将召开象徵权力交班的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18大),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被视为是最高领导核心。薄熙来塬积极争取「入常」(成为政治局常委)。

  寇健文说,俨然被推为新左派共主、代言人的薄熙来倘若入常,不就代表了中共领导班子底会有左派的声音,因此,中共必须「斩草除根」,领导班子的路线必须是一致的,「不能有让路线翻过来的可能性」。

  他也认为,从温家宝的谈话来看,中共似乎有意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虽然不是民主化,但可能想推动党内民主的部分。

  目前薄熙来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接下来是否会发生变动?寇健文分析,中共「这刀要砍多重」,可能还得视王立军事件的调查结果出炉后的局势,但薄熙来极不可能入常了,因为领导班子内必须路线统一,不过也许还有保留政治局委员的可能。


王立军事件不再孤立

 

 


    
    自由亚洲电台2012-03-15报导
   
全国政协及人大会议刚结束,星期四上午,官方突然宣布,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评论认为,前一天温家宝的答记者问,已经暴露端倪。原来对外称孤立的“王立军事件”,开始发酵。    
     
    全国两会星期三刚刚在北京落幕,周四上午十点整,新华网发出五十多字的简讯称: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而在报道中,没有提及薄熙来政治局委员的职位,有否变动。
    
    本台致电重庆市委办公室询问,对方不愿回答。
    
    记者:您好,问一下,薄熙来是不是正式离开了?
    官员:这个不清楚。
    
    记者:你们知道薄熙来被免职的消息吗?
    官员:在网上有。
    
    记者:张德江什么时候来,你们知道吗?
    官员:不清楚。
    
    记者在重庆政务微博看到,在新华网发布消息的八分钟后,转载了新华网的这段简讯。
    
    温家宝总理周三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要求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反思王立军事件,认真汲取教训,言犹在耳。北京一位熟悉政情的匿名人士星期四对记者分析说,温家宝的言辞明显针对薄熙来:“据说中央形成共识,对重庆的‘唱红打黑’这种做法,昨天温在记者会上,实际上已经很明显的传递出这方面的信息,首先他讲粉碎‘四人帮’,以后讲‘历史决议’,以后讲‘文化大革命’,随后讲‘政治体制改革’,后来又讲‘阿拉伯之春’,最后讲到王立军的问题,这一系列的关键词,你把它串起来,温已经暗含这含义了,说文革那一套,封建的影响还是有,实际上就是讲重庆的很多做法,结果《路透社》记者突然提出这两个问题来,干脆他把这两个事情说出来。”
    
    对于高层安排副总理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该匿名人士称,张只是过渡性的人事安排:“因为重庆市委书记是政治局委员,所以必须要从政治局委员里面挑一个,这是一个临时性入选,十八大前后,肯定会有另外的(人事)变化,另外黄奇帆也保不住(官位),他是市长嘛”。
    
    薄熙来上星期在人大会议期间记者会上表示,对副市长王立军2月6日进入美国领事馆的事件,感到痛心,承认用人失察。他当时否认自己辞职。
    
    北京学者高瑜认为,这是十八大前高层的一次政治斗争:“中央拖了一个月,放出过各种政治气球,什么休假式治疗,孤立事件啊,现在看来不‘孤立’了,都提到了重庆市委和三十年前党的那个决议了,还提政治改革,两会倡导民生。但是这些民生问题在重庆好像都解决了”。
    
    她还批评:“至于说唱红打黑,但是你不能用党的决议来说事,温家宝念了一段三十年前的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那个决议当时只是邓小平为了接班,要打倒华国锋,树立毛泽东”。
    
    她批评薄熙来在重庆执政以来,采用的是毛泽东当年的方式,但最近突然要搞民主:“完全用毛泽东斗土豪劣绅,就是‘黑打’的形式,掠了五千亿到一万亿的浮财,全部投到民生中,执行的也是国家资本主义,也没有什么民主可言,但是今年薄熙来提出开始要搞民主,这个问题都是党内不同的执政方针,路线斗争,明白地说就是路线斗争”。
    
    也有评论认为,北京高层处理薄熙来的手法比较少见,显示中央认为要由更高层次来控制十八大前的局势。高瑜认为,薄熙来的结局要看政治斗争的结果:“ 离召开十八大还有半年,再有一个反复也很难说,重庆团开放日薄熙来的记者会,也没想到中央马上对他做这种决定,就是昨天14号做的决定,胡温占上风了,我认为戏还有,不算落幕”。
    
    《湖南日报》编辑肖建生认为:“下一步看怎么安排了,有可能给他一个(职位)安排,也可能不会有什么安排。温家宝看起来很坚决,(薄熙来)他这样级别的人贪污腐败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就是路线问题,最严重就是到秦城(服刑)去”。
    
    也有评论认为,薄熙来这样的有共产党贵族血统的太子党,一般不会去坐牢,如果陈良宇有薄那样的背景和血统,就不会被判刑。
    
    目前,薄熙来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也是当前25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没有兼职的国家领导人。情况与中共“十四大”时杨白冰相似,但肖建生认为,薄熙来的问题要比杨白冰严重。
    
    本文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置顶: ”红星罩儿去战斗“ 及 深度爆料 -梦一生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非洲泼墨/飞越阿尔卑斯山/林彪之死的雪泥鸿爪/乔布斯的真正伟大之处/兴亡周期率
  • 擦肩而过/中国社会究竟可以裁减多少官员/邱會作:在林彪問題上周總理.../绍兴俞正声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