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毛里塔尼亚奴隶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惊讶的悲惨经历
毛里塔尼亚是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边缘的非洲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从1981年起,毛里塔尼亚曾三次试图废除奴隶制度,最近的一次是在 2007年,但均以失败告终。在现实生活中,毛里塔尼亚一望无际的沙海中藏着一个公开的秘密———奴隶制的残余依然随处可见。联合国数据显示,该国至今仍有10%到20%的人口是奴隶。去年底到今年3月期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派记者到毛里塔尼亚、美国等地采访多位已解放的奴隶、昔日奴隶主,令一段段闻者心酸的故事浮出水面。
女奴
她
自嘲为牲口
多次遭强奸
马尔可艾尔·雅尔巴出生在毛里塔尼亚北部的沙漠,生来就是一个奴隶。孩提时代,她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帮助主人照料羊群。小小年纪,便要干各种重活,打谷、挤奶、打扫、洗衣,天不亮就得起床,忙到深夜方能睡觉。如此辛劳,却从未获得任何报酬。“我就像一个牲口,整日和牲口为伴。”她自嘲道。
刚刚进入青春期后,马尔可艾尔就被主人在一群山羊面前强暴,并接连生下了几个孩子。一天,马尔可艾尔·雅尔巴放羊后回到家中,发现悲惨一幕:前一天还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女儿死在门外,躺在黄沙中。虽然这个女儿是马尔可艾尔被主人强奸后生下的“私生女”,但是当她问主人是否能为女儿举行葬礼时,主人却厉声呵斥道:“不行,回去干活!”
政府曾对她“假救援”
然而2007年,当“拯救奴隶”组织的活动人士第一次解救马尔可艾尔时,她却拒绝离开。因为她从未想过外面的生活怎样,城市让她害怕,残暴的主人可能会把她抓回来后一顿暴打。
当时,毛里塔尼亚刚刚通过法律,正式废止奴隶制。但马尔可艾尔所在的地区官员为了掩盖奴隶制的存在,于是组织了对马尔可艾尔的“假救援”。主人给了她6只羊和一些衣服,让她带走5个孩子。然而事实上,她这次的“自由生活”非常短暂,很快马尔可艾尔和孩子就被交给一名军队前上校,重新受到非人的奴役,新主人一如既往地暴打她和她的孩子。
马尔可艾尔的大女儿赛尔卡拉从13岁起,就受到新主人的殴打。2009年,16岁的赛尔卡拉遭遇了跟母亲同样的惨剧———被衣冠禽兽的主人强奸并怀上了身孕。主人知道后,竟然暴跳如雷。在赛尔卡拉怀孕9个月的时候,主人把她拖上一辆卡车,卡车在公路上高速前进,挺着大肚子的赛尔卡拉当时就像洗衣机里的衣服一样在卡车的拖斗里翻来滚去。就这样,她即将出世的孩子尚未出生就被生生折磨致死。女儿的遭遇让马尔可艾尔陷入极度痛苦,她想到了逃离,于是找到了“SOS奴隶”组织寻求帮助。
教育让她真正“脱奴”
现在,马尔可艾尔与其18岁的女儿塞雷克哈在首都努瓦克肖特的一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该学校由国际反奴隶组织“SOS奴隶”以及欧盟提供经费,专门招收已经获解放的女奴,传授扎染、美发、编织以及缝纫技术,目前已有30名女学员。
据学校负责人阿里奥尼·欧尔德·贝卡耶介绍,许多奴隶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即使获得了自由之身,迫于贫穷,往往不得不再度沦为奴隶,“这是另一种解放她们的方式”。目前,马尔可艾尔已经初步掌握了织布技术,对于她而言,能够学到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已经心满意足。

两名毛里塔尼亚人打水归来
男奴
他
有幸上了大学
成立反奴组织
现年40多岁的布巴卡尔·梅萨德也曾是一名奴隶。他从小在毛里塔尼亚南方的一个奴隶家庭长大,父母都是奴隶,从五六岁起便在主人的田里干活。一位有正义感的校长破例让梅萨德上学,才让他幸运地成为家族中第一个上学读书的人。
时至今日,梅萨德仍记得身为奴隶时做过的事情。“我得下地干活、播种、割树胶、筑篱笆……即使上学了,我也得在放学后帮忙做这些事情。”由于来自低种姓,他时常被班上一些调皮的同学欺负。“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生存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梅萨德说。
后来,靠着勤学苦读拿到的奖学金以及开肉铺的叔叔的资助,梅萨德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建筑师。教育改变了梅萨德的命运,就像改变了他的前主人阿卜杜勒·纳瑟尔的命运一样。随着他对外部世界的日益了解,他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便愈是强烈。于是数年之后,梅萨德和在巴黎一家画廊工作的阿卜杜勒·纳瑟尔一起,于1995年共同成立了国际反奴隶行动组织“SOS奴隶”,致力于营救奴隶的行动。
一代为奴则世代为奴
在毛里塔尼亚严酷的种姓制度下,只要生于奴隶家庭,便终生为奴,世世代代承袭下去。如果女性是奴隶,她的后代亦是如此。“女性的身体一直被当做生育的机器”,布巴卡尔说:“她们的孩子同样属于主人,无论主人是不是孩子的父亲。主人享有对奴隶子女随意处置的权力。这些孩子一般都被在家里使唤,也可能为主人所在的部族放牧。不过有些时候,奴隶的子女也会被送到骆驼商队队长手里,让这个孩子把驼队护送到海湾国家,因为路途危险重重,谁也不会冒险让自己的孩子干这个活。”
被“洗脑”的奴隶难解救
对于千千万万已遭“洗脑”的奴隶来说,追求自由的第一步却是意识到自己处在奴役之中。布巴卡尔曾在一本有关奴隶制的书中写道:“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和古代奴隶制的相似之处让毛里塔尼亚人拒绝改变。许多人将其视作生活的正常一部分。相反,人们认为这是权利,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如果奴隶们获得自由,其他人会将其视作恶魔……”为此,梅萨德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大多数白人和大多数黑人,奴隶制是错误的,那么奴隶制就(永远)不会消失。” ·旺旺·
揭秘
背景资料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在马里以西、塞内加尔以北,国土面积中四分之三为撒哈拉沙漠所覆盖。国内地广人稀,人口分布又极不平衡。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是沙漠,有的地方连放牧骆驼的植被都没有,更为严峻的是,撒哈拉沙漠还在继续向南扩大。毛里塔尼亚全国总人口大约200万,其中三分之二是摩尔人,其余是非洲黑人。摩尔人起源于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操阿拉伯语的一种方言,与贝都因人的阿拉伯语很接近,他们绝大多数是穆斯林。就传统而言,摩尔人是游牧民族,但游牧在摩尔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1963年,大约83%的人口是游牧民,17%的人口是定居者。到了1980年,只有25%的人口继续从事游牧,75%的人口已经定居下来,许多人住在较大的城镇里。摩尔人分为不同群体,主要是白摩尔人和黑摩尔人。白摩尔人被称为毕丹,在历史上曾经奴役黑摩尔人。黑摩尔人有时又被叫做哈拉丁。这里的“黑”和“白”与肤色无关,而是指父系血统。 ·旺旺·
改革开放对文物的破坏远甚于文革
[文化娱乐]
发布: 2011-3-25 23:14 | 作者: 上山打老鼠
cctv-1主持人与同济大学周教授对话节目中,周教授说改革以来,中国文化遗产遭受全面的、根本性的破坏,远甚于文革时期。他说:"文革只是破坏了一些器物,而改革开放后二十年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根本性的。"他说相比较而言,"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是因为无知,后二十年则是因为愚昧和贪婪。"
周教授例举说,全国佛教名山九华山的情况,让人痛心疾首;八十年代还是满山古寺、木。现在已面目俱非,所有古寺都拆毁一空、古树名木十存一、二。而代之以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庸俗不堪,荒唐绝沦。他说;那都是中国古建筑的辛存精华,各朝各代都有,痛心啊。见此情景,他禁不住泪如雨下。
他说这都是钱害的,历代的战火都没遭毁,就是文革破坏也没这么彻底。中华民族永远失去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周教授的讲话一针见血!为了钱,什么人间坏事、恶事都敢做!在经济压倒一切的幌子下,中华大地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大浩劫!!!
周教授曾于八十年代投身于上海周围地区古镇的环境保护,他提倡的对周庄古镇的保护规划,当时几乎被视作异端,他只好自己出资,进行设计,并到处奔波呼 吁,他说:"一些领导无非是为了面子,为了自己说的话一定要算数,明知拆周庄建公路是错误的,还是死不更改。"无奈之下,周教授只好横下心来,以死抗争。
他宣布:如果动工建路,他将躺到路上,阻止工程施工。但即使如此,也阻止不了某些领导的决心,连下文件,限令开工。最后救了周庄的,是APEC会议。因为会议有一项议程指定要在周庄举行,这才使更上层的领导确定了保护周庄的计划。同时使周教授得以顺利开展对同里、鸟镇、泗塘等古镇的规划保护。
周教授动情地数说全国文化遗产情况,他说:八十年代他参与新疆的考察,看到许多原汁原味的古城,高大的城楼,宽厚的城墙,以及满城各朝各代的古建筑,让他无比激动。但九十年未他再去时,却什么也没有了,只有偶尔可见的一、二座古寺,亦己风雨飘摇。
主持人在提问中不断地提出一些带反方意见的问题;比如:你认为经济利益是造成某些人急功近利的决策,那你认为经济利益不重要吗?或者说你认为金钱不重要?
对此周教授说;我对钱并不看重,我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不知多少,钱,只要够用就可以了,我们的设计并不只为钱,我们现在有若干个箸名的设计院,有许多博士、研究生。但如果有人要我们搞不顾国家民族,不顾子孙后代的设计规划,给多少钱我们也决不会接。
周教授还表示;他对现在有那么多人追这个什么明星、那个什么歌星很不认同, "全国有那么多人为一个足球投入巨资,怎么就没人关心一下对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
"他说:全国范围的城镇,己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带有历史遗韵的建筑巳荡然无存,这都要归功于房产商唯利是图的开发。这是多么骇人的民族性的不可逆的破坏啊!
中国文物最悲惨的年代是90年代
建国前中国文物经历了几次大量流失,第一次是八国联军入侵。第二次是伪清末代酋长溥仪的盗窃。第三次是日/本侵/华。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历史文物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老师认为中国文物流失分两个时期:一是建国前的100多年,因战乱以及中国遭受侵略,大量文物流失。另一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很多文物因盗墓、走私而流失。
49年前,我国的博物馆、考古工作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普通民众在对文物的保护上也没有任何意识,海关不独 立,大量的中国的文物都陆续用各种方法被运往西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文物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文物保护进入了较好的时期,第一个文物保护条例《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阻止了长期以来文物外流的现象,此后,《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文物保护暂行条例》相继出台。
60年代初,在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财力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国家还是坚决阻止了用出售部分文物来弥补财力不足的做法,保护了一大批文物没有流失。自1961年开始,国/家陆续公布了若干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对这一最高级别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供了一定的财力支持。
文 /革期间的文物保护与考古成绩举世瞩目 ,六、七十年代是我国考古发现和文物保护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这一期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近30年所不能比的,文/ 革期间的“破/四/旧”对文物并没有实质性破坏,所谓“破/四/旧”指的是“旧文化、旧风俗、旧传统、旧习惯”等和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东西,和重要文物的距离较远。砸的多是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神像等民间崇拜物如灶爷像、龙王庙、土地庙等。文革中对破坏古墓、古建筑的行为是按“反革命破坏罪”严加惩处的。
相反,文 /革中马王堆、曾侯乙、秦始皇兵马俑、九江汉墓、新乐遗址等伟大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令世界震惊。尽管也出现了一些重要文物被毁的案例,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目前,社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歪曲事实,编造出了文革中大量文物被毁的谣言,对此,谢辰生老师说:“文/ 革”对文物的破坏并不像人想的那样严重,绝大多数珍贵的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点意见》中,谢老师尽力地延续了此前《文物保护条例》的内容,“当时一个文件真是解决问题,破坏文物马上刹住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又出现了文物走私浪潮。香港成为了文物走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内地的文物到了香港,随后流散到了美国、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欧洲。尽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但是文物的流失仍然怵目惊心。一些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不法分子把走私倒卖文物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8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曾刮起一阵盗掘古墓之风,许多珍贵文物被盗流失。1987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1989年国家文物局、公安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对盗掘古墓葬、古遣址及盗窃馆藏文物的活动予以严厉打击。此外,国家还拨巨款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盗掘古墓及盗窃馆藏文物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从9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进入了最严重的流失时期,“现在的文物破坏是全面的,尤其是古建筑的破坏,看看现在的北京古城,历史上没有过的。”“对文物最大的破坏是在90年代,最大的出口量也是在90年代,问题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各个年代,“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是,90年代后被偷盗流失的文物,是以往任何年代文物流失之最,这是中国文物最悲惨的年代”。谢臣生老师说。
文物盗窃猖獗。在三峡坝址所在地———中堡岛,考古工作者们已经挖掘出了近3万件石器、陶器,这个岛上堆积了13个文化层面,最深的一层有6米,跨越五千年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中国通史”。当建设者们用挖掘机、推土机进行着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时,那些心怀叵测的文物耗子也垂涎三尺,纷至沓来。从重庆海关近年来不断截获出境文物的案件中也可看到三峡文物被盗流失的另一个侧面。
1995年3、4月间,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重庆海关就截获3起利用国际邮件走私三峡文物案。涉及战国、汉、隋、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及国家二、三级文物共70件。据不完全统计,重庆海关近三年来查获走私出口文物共195件。或许是由于加强了对馆藏文物的保卫,也许是由于国际文物市场要换换口味,在三峡库区文物成为文物耗子盗窃的重要目标的同时,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不法分子将文物盗窃的目标转向了分布广、范围大、放置于寺庙内和散放在广袤田野上的大型石刻。据国家文物局的不完全统计,在馆藏文物被盗案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大型文物石刻造像被盗案却急剧上升。在1997年前5月查获的2起文物被盗案中,有24起是盗窃石窟寺和田野里的大型石刻文物,占发案总数的96%,有105尊石刻雕像遭盗割。其中,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盗窃的重点目标。被盗割的大都为石佛造像,品级高、体积大、份量重。
1997年3月30日凌晨,一伙罪犯窜入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大万伍佛像龛”院内,在其南墙上挖了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洞,盗走一尊高196厘米、重750公斤的唐代立佛像(国家一级文物)。经当地公安部门昼夜奋战,半月后侦破此案,追回了被盗的佛像,但佛像已被犯罪分子在盗运过程中不慎断为三截。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在重庆市綦江县境内连续发生了三起更加骇人听闻的盗窃案,竟有45尊石佛的头被盗割,成为建国以来罕见的石刻文物盗窃大案。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为了更多、更快地攫取暴利,不法分子已经不满足于单兵作战、环节分散、零敲碎打式的文物盗窃、运输和走私。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纠集起来,织就了一张张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的文物盗窃、运输、走私网络,文物盗窃和走私已经向集团化、专业化、技术化发展。
1996年底,山东枣庄公安局破获一个内外勾结的盗掘、收购、运输、储藏、倒卖、走私文物“一条龙”团伙,查获文物154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130件,三级文物390件。该团伙以“文物收藏协会”的名义在14个省、66个地县设立非法收购文物网点,并将非法收集的文物装箱,用汽车送到北京丰台区一个仓库内。案发时,“文物耗子”已先后送过10余车文物进京。这个盗掘、倒卖、走私文物团伙涉及300余人。该案查获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涉及范围、人员之广,在全国尚属罕见。值得深思的是,该案主犯竟是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同时,盗墓问题也“可以说达到了几千年来最严重程度”。内蒙古辽代的墓葬,90%都是在90年代被盗掘的,大量的珍贵文物出现在英国的文物拍卖市场上,这种例子河南陕西更不用说了。有些地方还官商勾 结。”
文物走私:多头渗透与全方位堵截。文物盗窃活动猖獗之日,必是文物走私出境活动频繁之时,这几乎已成定律。来自海关的消息表明,从个人携带或邮寄渠道走私文物转向通过货运渠道用集装箱大规模走私文物是1996年以来文物走私的一个新动向。集装箱运输的兴起,为促进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而这种先进的运输方式一旦被“文物耗子”所利用,对我国文物的保护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集装箱运输,一次装运量大,隐蔽性强。不法分子大都采用伪报品名的方式企图蒙混过关,却又被高度警惕的海关关员屡屡识破。旧木器中混藏文物。
1997年1月16日,天津海关在一韩籍旅客申报出口装入集装箱中的旧木器中一次就查获文物4837件。此后的几个月时间内,天津海关又多次从某公司或外籍旅客申报出口的旧家具中发现夹带的旧瓷器、旧钟表、铜器及古钱币等多件国家禁止出口文物。集装箱内藏大型田野石刻。就在国家文物局紧急通令严打盗窃田野石刻文物之风时,1997年5月,天津海关首次在货运渠道查获以大型集装箱混藏方式走私出口田野石刻文物104件,其中包括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12件,年代最久远的为战国时代,距今约2500年。据不完全统计,仅1997年一年,天津海关在进出口货运渠道就查获各类文物共计5675件,其中禁止出境文物4478件。按照国家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珍贵文物按其具有特别重要价值、重要价值、一定价值三个档次分为一、二、三级,一律禁止出口。但在海关近年来查获的走私文物中,此三类等级的珍贵文物占据了大多数。
北京,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政治文化名城。由于其作为首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文化历史渊源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成为文物的集散地。1996年11月,北京海关在货运渠道查获向韩国出口的1100公斤旧工艺品中藏有三级文物57件,禁止出境文物151件;1997年4月29日,又查获联协空运公司采取伪造单据、伪报货物品名方式向韩国出口1170公斤古旧物品。
深圳,毗邻香港。由于香港是经济贸易自由港,历史上原港英政府又未建立和实施有关文物保护及进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所以,香港的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一直处于无序活跃状态,也就成为内地走私出境文物的最大集散地。毗邻香港的深圳海关屡次查获用货柜车走私文物出境大案。
1995年1月3日,皇岗海关查获一粤港运输车司机走私出境中生代以来的历代珍贵文物3800件,其中有中生代恐龙蛋化石34枚。
1996年8月20日,文锦渡海关在广东某企业申报出口的童装中,查获文物15箱。经文物部门鉴定,内装恐龙蛋化石184枚,禁止出口文物3件,限制出口文物3件。我国海关在货运渠道查缉文物走私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仍时刻警惕着旅检渠道走私文物的动向。通过旅客携带或分离运输行李夹带文物走私出境是不法分子惯用的手法。1992年由天津海关查获的轰动全国的法国人莫丽雅走私文物大案就是采用分离运输行李夹带文物的手法。
1996年5月,一韩国旅客随身携带文物企图走私出境,被首都机场海关查获。随后,海关将其作为重点查控对象,对其进行严密布控。6月,当该旅客再次携文物走私出境时,又被我海关关员当场查获,查扣文物56件,化石15块。
1996年,广州海关在一日籍出境旅客行李中查获影青碗、青花碗共16件,经鉴定均为宋、明、清时期的文物。据不完全统计,仅首都机场海关1996年在旅检渠道查获的文物走私案件就达近百起,查扣文物2207件;罗湖海关查获文物走私案件59宗,查获文物559件。利用国际邮件走私文物虽属“老调重弹”,却仍是文物走私出境的一条重要渠道。究其原因主要是随身携带风险较大,一旦被海关查出,不仅文物被扣,还得受其他处罚。用邮件寄出,寄件人一般填的是假地址、假姓名,一旦被发现,文物虽然被扣,但不法分子却早已逃之夭夭。
1994年底,北京海关一举查获一寄件人向英国寄出的古生物化石66块,其中一块完整的“胡氏贵州龙”化石属我国特有的极为珍贵的恐龙化石,该化石的查获填补了我国恐龙化石的一项空白。
1995年3月12日,一个周日的下午,重庆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的关员对邮寄包裹中一个1米多高的木箱产生怀疑。开箱查验后发现其中有战国、西汉、宋、明时期的各类文物11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4件,出土文物5件,传世文物1件。1997年初,深圳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邮寄出境的21箱邮件中查获走私文物188件,其中珍贵文物就达36件。几乎是在同一时期,长沙海关也先后在寄往美国和荷兰的邮件中查获走私文物308件,其中属战国、汉、唐、宋、元、清等年代的禁止出境文物就有300件。
1997年11月28日,一日籍旅游者委托上海某速递公司邮寄4个邮包的“碗”。经上海海关查验,发现邮包中有国家禁止和限制出境的珍贵文物130件。其中有西周原始青磁高足碟、战国印纹陶罐、汉青釉香熏、宋青釉罐、明龙泉窑盒等64件禁止出境文物。一个个文物走私出境案的破获表明,疯狂的多头渗透的文物走私活动遇到了来自全国海关全方位的堵截。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海关共查获文物走私案件600余宗,查获各类走私文物8000余件。
文物市场:雾里看花影重重。很多年以来,海关与文物走私分子进行较量时面对的大都是无任何合法证明的被盗文物。而近年来海关在进出境口查缉文物面临着的还有披着合法外衣的复杂情况。据了解,仅北京地区就有潘家园古玩城等多处相对固定的旧货市场。在北京海关查获的多宗文物走私案件中,许多当事人均称自己的物品是在这些古玩市场购买的。
按照《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要求,核准文物出境的主要凭证有三件:第一,火漆标识;第二,文物出境许可证;第三,外销发票。然而,据报道,在许多非法的文物市场里,除了可以进行文物交易外,只要再付一笔相应数目的钞票,那么,出关所需的火漆标识、文物出境许可证、发票就会全为你准备好。
文物拍卖是近年来兴起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新事物。它对于促进文物的交流,藏宝于民,规范文物的管理,吸引散失在境外的文物回流,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一轰而起的文物拍卖,也被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打着文物竞拍的晃子,干着走私违法的勾当。也有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将通过拍卖购得的文物带出境是顺理成章的。其实,按照有关规定,即使是通过拍卖购得的文物也只允许在国内流转,而且出土文物是绝对禁止拍卖的。带文物出境一律应经过鉴定并取得相应的凭证。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文物拍卖公司二十余家,北京最为集中,有十几家,但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拍卖公司具有拍卖文物的资金实力和专业文物人员的技术实力外,许多拍卖公司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看来,文物拍卖和文物市场的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尚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国家文物局社会文物管理处的屈处长强烈呼吁:“要使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首先要加强立法,其次要加强打击文物盗窃、走私的力度,而能否实施有力的打击还取决于文管部门、公安、工商、海关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联手配合,综合治理,同时应取缔非法文物市场。
文革中红卫兵运动对古迹和文物造成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只是文革初期不到一个月,由于总理当时制止比较及时,没有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使大部分的文物尤其是古建筑都在文革后得以恢复了。总理有几次专门针对文物保护的讲话,使狂热的红卫兵们立刻收敛了。
比如杭州岳王庙,我大串联去杭州时,早已经关闭,我围着围墙转,想进去看,可是根本无法进去,而且我看到不少学生也在周围转。记得听一个上海学生说,他们同学晚上有跳墙进去看的。这些古建基本没有破坏。
中国历史武将只有关羽,岳飞,项羽三人是被历代立庙朝拜,虽然文革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但是现在都修复的很有规模。
大串联时我在苏州西园,大门紧闭,谢绝参观,因为西园寺布局严格,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已经被周总理保护起来。正在这时,载着红卫兵学生摸样的两辆卡车来到门前,寺院内几个和尚打着“热烈欢迎首都红卫兵来我园参观指导”的标语在门前恭恭敬敬等候。原来是北京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红卫兵事先联系了苏州市政府来西园参观,只见为首的学生代表带着这些学生很有秩序的排队参观,我也混了进去,在那个时候,能看到如此完整的佛教建筑是很难得的。学生们很有礼貌的询问和尚寺院的典故,非常和谐。参观完毕,寺院和尚一字排开,鼓掌欢送,我们走过时,他们一个劲的微笑点头。我感到好象红卫兵也不是全都青面獠牙的。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如今一些导游基本没历史知识,信口开河。只要是毁坏的,见不到的古迹,就一个解释:文革中被红卫兵砸了(或烧了)!
在南京,路过明故宫遗址时,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明故宫,文革中被红卫兵烧了!”之后我单独和他说:“明故宫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就连红卫兵的爷爷都没见过明故宫,红卫兵去那里烧啊?”
明孝陵的享殿,原来规模巨大,也是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可那导游也居然加罪在红卫兵头上,说是被红卫兵烧了!反正现在也没人申辩!
大家随团出去旅游时可注意一下导游的解说,我说的保证不是个例。呵呵
TAG: 中华民族 主持人 同济大学 佛教名山 九华山
隔山打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