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釘痕/失去盼望的小鎮/基督教的政治现实主义与宪政民主/柏林大主教呼吁教会扶贫
發佈時間: 4/10/2012 5:45:17 PM 被閲覽數: 150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The Lord's Prayer 主禱文

来源: naivekid 于 wenxuecity
 
 
 
 
 

 

耶稣复活记

来源:
 

从两年前开始,有一个做了房地产发财的富商,每逢复活节的Good Friday,就组织一些专业和业余演员,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广场,免费为群众演出耶稣受难复活的故事。

今年得空,拿了相机,去拍些照片给大家介绍一下。

1)耶稣的形象

1

2)导演说戏

2

3)富商制片人

3

4)和演员聊天

4

5)教堂背景下的祭司

5

6)演员排练

6

7)等待耶稣

7

8)耶稣的背影

8

9)瘦祭司和胖士兵

9

10)群众演员

10

11)耶稣谴责神殿里的商业行为

11

12)祭司们用钱袋买通犹大,布置陷阱

12

13)最后的晚餐,耶稣和十二门徒共十三人。。。

13

14)逃避罗马士兵

14

15)被士兵带走

15

16)带着荆冠的犹太人的王

16

17)牺牲在十字架上

17

18)耶稣复活了!

18

19)飞鸽报喜讯

19

20)可爱的小演员

20

21)随时等待上场

21

22)演员和观众聊天

22

23)观众们享受阳光

23

24)官方媒体的摄影师

24

25)剩下的都叫摄影爱好者

25

欢迎砸砖,俺先睡觉去也,明日再回复哈。。。

大家复活节愉快!

 

 

釘痕   

 

 

                                                      1-4-2012

網路文章

 

有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壞,喜歡罵人、說髒話、講狠話,已經成了生活習慣。有一天,他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要求他說:「你每次想發脾氣開口罵人的時候,就把一根釘子釘到籬笆上去。」

 

第一天,小男孩釘了三十七根釘子到籬笆上。

 

幾星期以後,他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他每天釘到籬笆上的釘子越來越少了。後來,他已經能夠控制自已不發脾氣了,可以不必再釘釘子了。於是他把那袋剩下的釘子拿去還給爸爸。

 

他爸爸反過來要求他:「從現在開始,每次當你能夠自我控制住,把罵人的話吞回肚子去的時候,就可以把一根釘子從籬笆上拔出來。」

 

幾天過去,小男孩告訴爸爸,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於是爸爸牽著兒子的手一起去看籬笆。爸爸說:「兒子,你做得很好!顯然你已經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了。可是你看看這些籬笆上的洞,千瘡百孔,籬笆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你要知道,只要你一發脾氣,就傷了人。不管事後怎麼彌補,都還是會留下疤痕的,看哪!就像這籬笆現在的樣子。

 

當你對人發脾氣,不管事後說多少次對不起,疤痕都還是會在那裡。苦毒、咒罵、忌妒的言語,就像磨利的刀、比準的箭,一旦發出,非常傷人。

 

「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1

 

「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然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箴言30:33

 

即使事後澄清是「說者無心」,但傷害已經造成。所以下次,當想說一些會讓自己後悔的話時,記住!控制脾氣。

 

 

一首我很喜歡的詩歌,希望與您分享 : 釘痕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9AnZw3EzB8

 

 

 

 

 

失去盼望的小鎮  

 

 

                                             7-4-2012

作者:蘇拾瑩

 

取材自:一念之間-心靈故事

 

 

 

美國緬甸州要蓋一個大型水力發電廠,一個小鎮被選中作為廠址。

 

計劃中,將在河上蓋一個大水壩,整個城鎮會被淹沒。

 

所以興建水壩之前,必須先遷鎮。

 

當這個計劃提出之後,一些原本打算遷入小鎮的居民都紛紛打消了念頭。

 

不僅如此,小鎮原來的居民也紛紛打聽鄰鎮或親戚朋友們居住的鄉鎮,準備若有需要就搬家。

 

當這個計劃通過之後,政府給鎮上的居民半年的時間,用來安排搬遷的事宜。

 

但就在消息公佈後幾個星期,整座小鎮完全變了樣,就像個被人詛咒廢棄的死城。儘管鎮上的居民還沒有遷離,但是所有的修建工程都停頓了。建築物、街道、人行道破損的地方都沒有修補,也沒有人油漆。

 

公園裡雜草叢生,沒人管;街角垃圾亂倒,沒人理會。沒有人整理花園,沒有人清理公共設施。

 

不過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整個小鎮就已變得非常殘破,看起來像是無人照顧的廢墟。但是,離水壩動工還要好久呢!一個居民望著破落的牆壁及雜草滿地的公園說:「這個城鎮被絕望所詛咒了,因為它沒有未來。」

 

「只要對未來沒有信心,一切能力都失去了。」大家都這麼想。

 

 

 

朋友!失去「盼望」的結果真可怕!就像這座小鎮,成為沒有人理會的廢墟。

 

一旦「盼望」失去,一切能力也跟著失去。

 

對未來的信心與盼望,是人類上進的動力。有盼望,人生是活潑的;沒有盼望,一切變得灰暗。

 

聖經勉勵人:「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加拉太書五章五節)又勉勵說:要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哥羅西書一章廿三節)

 

因為,失去盼望,就失去了未來。

 

 

 

金句: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籍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羅馬書十五章十三節

 

一首我很喜歡的詩歌,希望與您分享 : 以愛還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25P1wGgig&feature=related

 

 

 

基督教的政治现实主义与宪政民主 2012-04-09 08:45:57

刘宗坤

基督教政治现实主义与二十世纪美国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的名字似乎连在一起。不过,基督教政治现实主义传统却源远流长,它深植于《圣经》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只是,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政治灾难后,对于尼布尔阐述的基督教政治现实主义的智慧有了更深的体会。

立足点

基督教政治现实主义的立足点在于:正视人类本性的缺陷。用神学语言讲,就是人的罪性;用哲学语言讲,就是人的局限性。任何政治学说都与对人性的理解分不开。比如,孟轲讲性善,人皆可为尧舜,圣人修齐治平,这自然就有了圣王政治论;韩非讲性恶,人人天生叛逆,所以需要高压政治,严刑峻法。而《圣经》对人性的理解既非单纯的性恶论,也非单纯的性善论。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人类有上帝的形象,一切均为美好,这似乎倾向于人性为善。但是,始祖的沦落改变了这一状态。上帝的形象即使没有在人类身上完全丧失,也已经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人既沦落到罪的状态,故无法继续生活在非政治的伊甸园中,必须通过政治手段组成社会,因而有了法律,有了强制,有了政治暴力。

奥古斯丁神学的看法

奥古斯丁以降的主流基督教神学家认为,尽管世俗体制有其存在的正当性,但它毕竟是人类罪性的后果,是人陷于沦落状态之后的权宜安排。在历史上,基督徒可以容忍世俗社会中许多不合理状况,比如奴隶制、暴力、强制、压迫等,但这并不意味基督徒认同这种种不良状况。一方面,人类因沦落所造成的混乱和罪恶必须受到扼制。在世俗领域,国家便承担起这项任务。国家要维护最低限度的和平与正义,使人类在沦落状态中不至于弱肉强食、彻底毁灭。就此而言,国家法律无异于上帝对人类沦落所做的补救。国家既是对罪性的惩罚,也是对罪性的补救。另一方面,基督徒也必须看到,人类无法借助政治手段达到完善状态,建立人间天国。上帝的国度是非政治性的。

在奥古斯丁的神学中,这反映在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的分立。世俗国家本身不具终极目的,而成为向另一更高目的演进的环节。她的本质不在别处,就在于其政治性。这意味国家不能以神圣价值的承担者自居,国家权力不能超出世俗事务的范围,而进入信仰领域。属灵事务乃在国家的许可权之外。因而,在人类沦落的状态,国家权力在世俗事务方面仍然能起积极作用,这是一种消极状态中的积极,是一种否定状态中的肯定。

“沦落”成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现实,也成为奥古斯丁思考人本性和命运的出发点。人类社会的一切建构、一切法律和学说都必须从这一基本现实出发,否则便会导致不切实际的乌托邦。不过,尽管他承认国家法律及其所维护之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但是他却不认同强权逻辑。换言之,尽管奥古斯丁在世俗范围内容忍强权的存在,但是强权永远不可能成为真理,建立在强权之上的国家和社会也永远不可能成为正义的国度。奥古斯丁的政治现实主义之所以具有这种特征,其奥秘就在于他所阐发的人类沦落与救赎的生存图景。这一图景把人之生存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形态,即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世俗之城并非以信仰为生命,它只寻求地上的和平。其自身的和平目的,及臣民之间权力与服从的和谐关系,都当出于自愿,而限度则为:能够共同获得并维持有限生存所必需
的物品。而上帝之城——就是有限的人生中以信仰为生命和圣洁的那一部分——必须利用地上的和平,直到我们那需要地上和平的有限生命终结为止。”1

新教对世俗权力不同的看法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张力,构成了后来基督教国家理论的特征。尽管随着教会权威的起落兴衰,人们对于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所代表的空间有不同的解释,但是二者之间的张力,却从没有随着历史上种种世俗政治运动或宗教运动而消解。比如说,改革宗的《比利时信条》就重申,国家、君王和官吏均是人类沦落后的产物,上帝因人类处于沦落状态而赋予世界以法律和制度。世俗权利由此出现,并具有存在的合法性。但是世俗权力之许可权只限于关注世俗国家的福祉和保护圣职,却永远不能取代圣职。

不过,在国家和政治问题上,新教改革却存在着不同的走向。路德宗更多强调保罗所讲的世俗权力来自上帝的观念,把世俗秩序看作是上帝的安排。因此,在路德的神学中,遵守世俗秩序便成为基督徒的义务和美德。国家权力赋有神圣性质,它不容质疑,更不容摧毁。即使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也是如此。不过,路德宗并没有取消国家法律之上的上帝的律法。比如,《奥斯堡信条》就明确指出,上帝的律法高于世俗律法,若二者相矛盾,则信徒应当选择顺从上帝,而非顺从人。

加尔文恢复了人的罪性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在加尔文看来,人类既是平等的,又是不平等的。之所以平等,乃是因为在上帝面前,人人皆是罪人,人人皆要靠上帝的恩典得救;之所以不平等,则是因为上帝让一部分人服侍别人,另一部分人则统治别人。这与人类始祖的犯罪无关,而是人类社会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就此而言,上帝的意志是人类靠理性无法把握的,人永远不可能知道上帝为何会做如此的安排。加尔文派据此而以人的罪性作为社会学的出发点,即人不是因上帝所造才处于平等地位,而是因皆犯罪才有了平等。没有人可以逃脱这种犯罪的命运,掌握世俗权力的统治者更是如此。因而,加尔文反对路德神学中把世俗权威神圣化的倾向,他更多承袭了奥古斯丁神学的政治现实主义传统,把理性的个人主义与非理性的权威主义联系起来。

那么,对于加尔文而言,人的罪性和沦落,在社会政治方面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简单地说,这导致了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制约权力:“从人的堕落这一原理中,加尔文所引出的第一条结论是,统治者必须受到统治,换言之,应该施行某种‘控制与均衡’系统(简称制衡系统)。……在政府之中对政治权力的行使实施‘制衡’,这在加尔文看来无论如何都不会贬损上帝的主权;事实上,它是对统治者内在悖逆上帝、自命不凡倾向的永恒控制,是对压迫人民之专制暴虐的永恒羁绊。”2 显然,就人性沦落的现实和制衡权力的必要性而言,加尔文的思想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理念更具有实际的意义,更具实践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加尔文派的政治学说之所以能成为近代宪政民主革命的滥觞,并不是偶然的。

近代神学家重新阐释

近代以降,人类进步的观念风行,许多人相信人性的罪或缺陷可以借助社会进化或政治革命来克服。基督教的政治现实主义似乎被知识精英所遗忘。不管是卢梭还是英国的自由主义者,在其政治学说中,均不太正视人类的罪性。及至二十世纪,共产主义和纳粹运动先后兴起,席卷全球,造成史无前例的政治灾难,人们方觉察到近代各种乐观主义政治学说的悖谬。一些有远见的基督教思想家在现代政治的背景中,重新阐释基督教政治现实主义传统,并以此为宪政民主制度辩护。比如,尼布尔在阐述基督教人性论与民主的关系时就指出,人行正义的能力使民主成为可能,但是人行不义的倾向则使民主成为必须。3

同样,英国思想家鲁益师(C.S. Lewis)在为民主宪政论辩护时,也曾经求助于基督教政治现实主义所依据的人性沦落观:“自卢梭以来,很多人热衷于民主,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是如此贤明,如此善良,以致每个人都配得在治理国家中占一席位。这种维护民主的论据是很危险的,因为它根本是错误的,一旦这缺点暴露出来,赞成暴政的人便会利用这事实来支援他们的论点。我不需要观察别人,只需看看自己,便知道这论据是错谬的。我不配去参与治理一个鸡场,更遑论治理一个国家。至于其他大部分的人,就是那些对广告笃信不移、根据口号来思考、散布谣言的人,也是不配。支援民主的真正论据恰恰相反,乃是因人类如此堕落,以致我们不能把驾驭别人的绝对权力托付给任何人。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只配做奴隶,我并不反对这看法,可是我反对奴隶制度,因为

我认为没有人配做主人。”4 普遍的沦落状态使得没有任何人有理由做别人的主人,拥有绝对的权力。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理由为民主制度辩护,但这无疑是最有力的理由。

【作者为学者、作家和律师。】

注:
1. Augustine, City of God, New York:Image Books, 1958, 页464。 2.列奥·施特劳斯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上卷,1993,页386。 3. Reinhold Niebuhr:The Children of Light and the Children of Darknes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44, 页xiii。 4. C.S.Lewis:Present Concerns,见罗秉祥:《认识应用教义学》,校园书房出版社,1991,页85。



--原载:《恩福》杂志,总17期

 

属灵的争战 魔鬼要筛你


2012/04/07 


魔鬼要筛你

  ......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以弗所书4:13-14)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所以它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稀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11:13)

  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歌罗西书1:23)

  1964年12月,福建省被判刑过的劳教妇女全部集中,调到闽侯白沙,我们也从龙岩转到闽侯。在那里,我见到了全省各地因着不加入“三自”而被掳的姐妹们,我们的生活、住宿、劳动都在一个农场里,常常有机会见面、交通,在基督里得到新的供应。这是神特别的心意、恩典和安排,可是撒但也想要得着我们,像筛麦子一样!(参路22:31)

  到了白沙,这是我重新被判劳教的第三年。经过了六个月的治疗,我的肝病可以说是完全痊愈了。新的妇女劳教农场靠近福州,条件比以前有所改善,住宿的房子是新建的平屋,粉刷了白墙,装上电灯,再也不是古老破旧的庙宇、祠堂。早晨一般是天亮了才起床,不必摸黑、点小油灯吃早饭;晚上经常还是政治学习,也有休息天;饭菜也经常改善,由于农场靠海边,还有小虾米和鲜鱼吃。

  因为农场采用新的管理方法,我们的劳动量比以前渐少一些,但领导比较注重思想改造了。管理我们的干部都是年轻人,他们是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有一些知识,不像以前多是军人。

  周围的环境虽然有改变,但是内心的压力比以前更重了,这是我的感觉。那些有知识的人,更会针锋相对地对付你的“思想问题”了。

  紧接着来了一个和风细雨的“社教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注32],全省的劳改农场以我们这个农场作为典型,召集了其他各个农场的场长、总管教、指导员共百来人,到我们农场“蹲点”)[注33],进行社教运动。因靠近福州,省公安厅厅长亲自抓(领导)试点,开展运动!

  我们一百多人的小队,派来了十多个干部,与我们同住、同劳动:拿起锄头,卷起裤脚,下水田,作田间“三光”(除草)、插秧、施肥;晚间教我们唱歌。他们在学习会上当了小组长,真像是同伴一般;问寒问暖,无所不谈。这运动足足进行了几个月,真叫作“和风细雨”,不停不歇,是经过长期的酝酿。其目的乃是用柔和的方法来改造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信仰。

  原先在龙岩的总管教主动要来我这个小组,因为他比较了解我过去的一些情况,特意要来改变我的信仰!以前他真是个很威严的人,在他面前谁敢不听话呢!有一回,一个新进场的人晚间躺在床上,不参加政治学习,给他碰到了,叫了一次,不肯起床。他发起脾气,拿着手枪当场要开枪,吓得大家不敢动。本来怕场长,现在更怕他。

  他原是一千多人的总管教,现在为了试点工作,来做我们的小组长,而且真像披着羊皮的狼,讲话既小声又柔和,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谁能猜得出他是带枪的人呢?我们小组有一个厦门大学的女助教,深受他感动,把他捧为“救星”、“救命恩人”,写上万字的坦白悔过书,在生活上把这个干部照顾得如亲人一般(她负责煮菜给他吃),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实在是被他迷住一般。不少人在干部离去时还真是依依不舍地掉下眼泪来。

  这个总管教自己要到我这个小组,我相信他是要提高自己的威信,证明他有方法、手段,在管教上有成绩。他对我也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起初,他要和我谈话,我不愿意搭腔,他就请了别的干部来和我谈,因为他在龙岩的农场实在太凶了,我不爱理他。

  但是他偏偏要以我做重点,来搞我的信仰问题。经过很久的动员,要我写坦白交代,我拒绝。他就召集了一个小组会,一定要我写检查,并签字盖章,即使不交代,也必须写下“没有可交代的”这几个字。我就真地写上了“没有可交代的”这几个字,而且要盖手印,我就盖了手印。他所采用的软硬兼施的方法都失败了,让他很恼火,就打电话给院部。我在门口清楚听到他请示上级:“是否把她送进禁闭室反省?”结果没有成功,因为我属于“解放后的大学生,可以改造过来的人”。他换了三次手法,打过三次电话,都没能使我进禁闭室。

  后来,他的态度变得很柔和,与我个别谈话合计有十七次,经常是不用劳动,或是劳动一半就谈话。有一次,我病倒了,他就坐在我的床边,不停地和我谈话。别人真是感动得流眼泪,而我明明知道,这是出于那恶者。他的目的乃是要我否认我所信的神,然后才肯让我出农场,给我恢复原来的工作。但是无论怎么样的引诱、迷惑,我绝对不肯放弃创造天地的真神!我坚定了自己的心,日夜祈求主赐给我力量!

  有一次,我心中突然有感动,知道“公安厅厅长会找我谈话。”我在山上劳动,看见一些人走过来,我心里知道他们是来找我的。结果真的一个人上山来,叫我回宿舍。

  我到了办公室,干部说:“厅长找你谈话。”我进到里面,看见了胖胖的厅长。他问了我的姓名、籍贯后,就开门见山地说:“恩立,你现在还信仰神吗?”

  我说,“到目前为止我仍然相信神。”

  这一回答让他停了几分钟。这是我的立场,我应当站稳。

  厅长说:“信仰可以自由,不过你得检查那些不合乎政府法令的事。”

  我不说什么了,只等他自己一个人讲完,我就退场了!

  以后,又有一个科长要我写关于“三自”的问题。我怎么写呢?我告诉总管教:“我只能写上我的信仰,而我绝对不批判。你要了解我所信的,我可以让你们知道。”这里,神给我一句话,“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轻这个重那个。你们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6:24)。

  我真是无法讨他们的喜悦。在这个运动中,我被批斗了几场;他们怕我服毒自杀,甚至把我所有的药都拿走了,又派了人连续不断地看守我。我好好地安心睡着,那些人整夜不合眼地守着。年老的姊妹为我极其担心,常常要等我三更半夜回来才安心睡觉。我也被搞得身心都极疲倦,因为撒但在用筛子筛我们。

  接着来了一个控诉大会,有两个姐妹当场关进禁闭室。厅长大大发怒,作报告说,“要和基督徒较量较量!”一下子批了一笔钱,建好一排的禁闭室,要把那些坚持(信耶稣)的人关到死为止。

  随后又来了一个批判大会,到台上发言的有三十多个基督徒,一个个检查、批判自己的信仰:“我不祈祷,不读经,不信了。”其中只有一个姐妹没有批判自己的信仰。坚持信仰的姐妹都关进了禁闭室,有重新逮捕判刑四年、三年、两年、管制的,真是筛掉了三分之一。他们不知作了多少次动员,要我上台讲话,我就是不肯。

  后来改用了种种的恐吓。总管教因为斗不倒我,没有成绩,接下来使用的伎俩就是往人身上“抹黑”。他们开始在人群中散布谣言,说护士小姊妹在作护士时害死过两个人,还说所有的牧师都和会友发生性关系,还生了孩子;恩立就是其中之一。把我们涂得黑黑的,使我们无法见人。

  这种捏造、诽谤、假见证,使我感到人类的道德的败坏已到了极处。神是不会容忍的,他会把这种罪名加在那些作假见证的人身上。

  运动结束一年多,就有人来调查这位总管教,发现他真的在厦门与当时一个劳教妇女生了个孩子。在文化大革命时,两派相斗,他开枪打死了一个人。后来他被关进了监狱,可以说是神给他的报应。

  还有一个同伴把“恩立已经偷生了一个孩子”的话讲了又讲,我严肃地回答她说:“这种事情只有你们会做!假若我有孩子,尽可以公开带来劳改。大家不是都这样吗?”她当场气得又哭又闹。结果这个人是自己与同犯先有了一个孩子,事后才结婚的。神也这样报应她(参诗141:9-10)。

  快满三年了,小队的队长要大家写总结的事,前面已经说过了。我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愿他的旨意成全。

[注32]

  也叫“四清运动”(1962冬~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是一次“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对于一切犯有不同错误的人员,采取“说服教育、洗手洗澡、轻装上阵、团结对敌”的方针。──参<辞海>

[注33]

  “蹲点”:在一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进行观摩学习。

 

 

柏林大教堂大主教呼吁教会要多做扶贫工作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柏林天主教区大主教维克(Kardinal Woelki)警告,德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距离越来越大。他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在柏林每三个15岁以下的儿童都依靠领取德国社会救济金"哈茨四号"(Hartz-IV)生活。这位大主教呼吁,教会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多从事救济贫穷的工作,信徒应该积极参与政治讨论,并在议会中提出有关立场。
    
    本文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沧海桑田/耶穌與看門人/俄东正教会敦促中国尊重信仰自由/专制统治与国民素质
  • 那就是神/从富豪赌徒到虔诚基督徒/茶叶蛋/中国明确宗教界从事慈善活动不应受境外势力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