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霞浦/兩岸關系/楊家將事件/美国式的精英统治将会走向寡头政治/电影:非常绑匪
發佈時間: 7/14/2012 2:58:52 AM 被閲覽數: 82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月中国映像(6) . 霞浦,流金溢彩

来源:   wenxuecity

无论你欣赏何种艺术流派,写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你善于何种美术形式,是国画的简洁,油画的斑斓,还是版画的强烈,水彩画的通透,在霞浦蜿蜒丰饶的海岸线上,你都能找到为之一振的审美趣味点,都能获得满眼满心的全新感受。

忘了加引号了,上边这段文字不是我写的(原文见下面的网址)。当时看完这篇优美抒情的散文,确实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成了我霞浦之行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http://culture.gdcct.gov.cn/agritourism/201205/t20120504_686915.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VOA現場:兩岸關系前景及挑戰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以及中共十八大的來臨,美中都將面臨一個重要的政治新版圖。亞太地區的政治氣候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美國在亞太“再平衡”、台灣新政府、南中國海主權爭端,以及愈加動蕩的全球經濟。

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和台灣行政院陸委會以及台灣政治大學聯合主辦本次兩岸關系研討會,邀請美中台主要專家審視美國-台灣-中國的關系現狀以及未來的挑戰。

時間:2012年7月12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
地點:1779 Massachusetts Ave. NW Washington, DC



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Developments

With the upcoming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in China, both countries are facing an important political year. The political climate in the region is influenc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U.S. "rebalance" toward the Asia-Pacific, Taiwan's newly reelected government, controvers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 still shaky global economy.

The Carnegie Endow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R.O.C.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and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will host a two-day conference featuring panels of leading Taiwanese, American, and Chinese thinkers examining the state of U.S.-Taiwan-China relations and the challenges in the months ahead.

Agenda: 日程
Thursday, July 12, 2011
10:00-10:30 am: Opening Remarks

The Honorable Raymond Burghardt, Chairman,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歡迎辭/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薄瑞光

10:30 a.m.-12:00 pm Panel I:
Challenges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兩岸關系挑戰

Presenting:
Arthur S. DING,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丁樹範,台灣政治大學
Alexander Chieh-cheng HUANG, Tamkang University
黃介正,台灣淡江大學教授

Moderator: Richard Bush, Brookings Institution
蔔睿哲,布魯金斯學會
 
Commentator: Michael Swaine, Carnegie  Endowment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
 
1:30-3:00 pm
Panel II: The Beijing-Taipei-Washington Triangle

北京-台北-華盛頓三角關系

Presenting:
TSAI Ming-Yen,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蔡明彥,台灣中興大學
Robert Sutter,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羅伯特.薩特,喬治.華盛頓大學
SUN Zhe, Tsinghua University孫哲,清華大學

Moderator: Douglas Paal, Carnegie Endowment
包道格,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

Commentator: Bonnie Glaser,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葛來儀,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
 
3:30-5:00 pm
Panel III: Developments in Mainland China

中國大陸發展

 

Presenting:
HUNG Chin-Fu,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洪金富,台灣成功大學
Steven Goldstein, Smith College史蒂文.戈德斯坦,史密斯學院
Dali Yang, University of Chicago楊大利,芝加哥大學
 
Moderator: David M. Lampt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AIS蘭普頓,霍普金斯大學

Commentator: Nancy Tucker, Georgetown University南希.特克,喬治敦大學
 
Friday, July 13, 2011

12:00-1:30 pm    
Panel IV: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亞太地區及兩岸關系

Presenting:
HSIAO Hsiu-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台灣政治大學
KUO Yu-Jen,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郭玉仁,台灣中山大學
       
Moderator: Kenneth Lieberthal, Brookings Institution李侃如,布魯金斯學會

Commentator: Michael McDevitt, CNA麥德偉,海軍分析中心
 
 
 
 

共十四大前的“楊家將”事件


《新史記》特約記者 葉茂之


歷史常常有似曾相識之處,中共歷史尤為如此。


不可一世的薄熙來在中共十八大前轟然倒下,令海內外人們大吃一驚。然而,如從十四大前的“楊將”事件,十五大前的陳希同事件,十七大前的陳良宇事件來看,薄熙來大案就偶然中的必然了。讓人感慨的是,江澤民一生竟然經歷了兩次極爲相像的活劇,只不過他自己變換了角色:第一次,他是爲挽救自己,說動鄧小平搞掉“楊家將”;第二次,則是他爲了保住自己青睞的接班人習近平,而不得不同意胡、溫,“揮淚斬馬謖”,拋棄了薄熙來。


論職位,論權力,薄熙來與時“超級常委”“攝政”的國家主席楊尚昆,及其弟、中央軍委秘書長兼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相比,當然都只是“小巫見大巫”。楊家兄弟在軍中的勢力如此強大,“槍杆子”足以威脅到中央政權。







1991年春,鄧小平、楊尚昆在北京玉泉山。


楊尚昆與鄧小平交情極深


說起“楊家將”,還得從楊尚昆跟鄧小平的關係談起。


1907年8月3日出生的楊尚昆,是重慶潼南人,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是中共已故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楊尚昆與鄧小平算四川同鄉,早在十年代的中央蘇區,兩人關係就很緊密。中共建國後,楊尚昆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1956年的中共八大,鄧小平出任中共總書記,楊尚昆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兼中辦主任,兩人愈加密切,成為相知相交的親密戰友。


“文革”中,楊、鄧先後打倒,鄧小平被流放江西,而楊尚昆則與彭真、羅瑞卿、陸定一被稱為“彭羅陸楊”黨集團,比鄧遭遇更慘,1966年7月起即被捕入獄,直到“四人幫”垮台後的1978年底,鄧小平復出重新掌握大權,楊尚昆才得以重見天日,前後離開政治舞台達十二年之久。


楊尚昆復出後,得到鄧小平充分信任。1979年2月,被任命為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兼中共廣州市委第一書記、廣東省副省長,與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一起主持廣東工作。


1980 年9月,楊尚昆從廣東調入北京,被補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1981年7月,任中央軍委常委兼秘書長;1982年9月,陞任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協助鄧小平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在1982年和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楊尚昆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繼任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1987年,經鄧小平批准,楊尚昆同父異母的弟弟楊白冰從北京軍區政委直接陞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在鄧小平竭力堅持下,1988年4月,在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楊尚昆更以80歲高齡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六四”事件後,楊白冰更上一層樓,陞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秘書長兼總政治部主任,主管軍隊日常事務。




軍中楊家勢力非常強大




可以說,鄧小平與楊尚昆的友誼非比尋常,楊尚昆可以隨意出入鄧家,楊尚昆更成為鄧小平退出權力核心圈後,向中共中央政治局發號施令的欽差特派員,中共中央政治局遇有重大事情向鄧小平請教,是通過楊尚昆轉達。


楊尚昆在軍隊中有著非常強大的勢力,他與廖漢生、蕭克、賀龍家屬有著親屬關係,非一般人能夠抗衡。廖漢生,楊尚昆的親妹夫,十大元帥之一賀龍的親外甥,1955年被澤東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南京軍區、瀋陽軍區政委。當時廖漢生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雖從軍界退休,仍擁有一定影響力。


而賀龍雖早在1969年“文革”中就被迫害致死,但他是紅二方面軍創始人,建國後曾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中央軍委國防科工委主任。作為一種象徵,賀龍在軍中的光影仍然不可忽視。


更有甚者,蕭克,開國上將,時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曾與賀龍一起出生入死並結拜為兄弟,一起締造了紅二方面軍,並娶了賀龍妻子騫先任的親妹妹騫先佛作妻子。建國後又歷任國防部副部長、農墾部副部長等職務。


在楊尚昆擔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後,賀龍、蕭克、廖漢生的勢力在軍中再次強大起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楊尚昆親自關照下,賀龍之子賀鵬飛在軍中得以火箭式上升,1984年初39歲時,陞任總參謀部裝備部副部長。1986年41歲時陞任裝備部部長。這在當時絕無僅有。為讓賀鵬飛在中共十四大當選中共中央委員,同時晉陞為中將軍銜。自1991年下半年開始,楊尚昆、楊白冰多次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盛讚賀鵬飛,為他的晉陞進一步造勢。


楊尚昆本人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連任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1988年4月,在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他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政治舞台上形成三大集團:改革派,保守派,陰謀家派。陰謀家派就以楊尚昆為首——這是八十年代曾在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中央辦公廳工作過,“六四”後被關進秦城監獄的知名學者吳稼祥的評論。(《新史記》第6期)

 
 
 

约时报:美国式的精英统治将会走向寡头政治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7月12日撰文对比有关精英统治的观点。文中说知名媒体人克里斯托弗-海耶斯认为,精英分子虽然在一开始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向上发展,但随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便会变得腐败,并对后来人进行阻挠。因此精英政治最终会演变成寡头政治,导致极度的不平等和根本上的功能失调。

布鲁克斯却认为原因并不在于腐败,他认为当代精英分子恰因为不承认自己的精英身份,导致领导和责任意识缺乏,加上现代社会对成功的过于鼓吹、忽视道德发生了共同作用。布鲁克斯称克里斯托弗和他观点的差别犹如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前者想推翻社会秩序,而后者想维持现行社会秩序。

文章回顾过去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一直是小部分白人新教徒控制美国的大学、金融界、地方俱乐部,甚至政府高层。20世纪下半叶,精英阶层的组成更加多样化了。更多人能通过能力和成绩往上发展。然而这些精英在接管各大机构后,民众对他们的信任却大幅降低了。

作者布鲁克斯认为美国现在的体制是更公正了,但结果却未必尽然。获得成功的精英统治阶层并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很难说华尔街和政府是不是真的比60年前更好了。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和《国家》杂志社编辑克里斯托弗-海耶斯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精英统治模式的性质。他在《精英的黄昏》一书中写道,精英统治阶层能通过成绩、努力和才能获得取得上升,但为了维护他们的地位,他们会变得腐败。他们会创造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并进行操控,让后来人无法爬上他们身后的梯子。精英政治最终会演变成寡头政治。

克里斯托弗举例,棒球选手通过自己的能力进入职业联盟,但之后他们有些人会服用禁药保持其实力和地位;金融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获得在大型银行工作的机会,但进入后他们会为相互间的利益操控游戏规则。

他得出结论,精英统治远不是最公平的制度。它会导致巨大的不平等和根本上的功能失调。克里斯托弗感叹,难怪制度上的失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作者布鲁克斯不赞成其的观点。他认为现代精英统治阶层并非主要通过腐败来维护自身地位,而是雄心和自律。他们无法兑现承诺的原因在于他们根本不承认自己处在精英阶层,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主流文化的叛逆者,都对机构持批评态度。这在常春藤学校、公司董事会、乃至电视演播室中都很常见。

布鲁克斯认为,如今的精英缺乏过去种族主义者乃至性别歧视者所具备的自发领导精神。过去那些人知道自己属于特权阶层,意识到自己是各个机构世代延续下去的守护者。他们被告知特权面对道德如何岌岌可危,以及它所包含的责任。

现代的精英虽然才华更出众,思想更开放,但他们缺乏领导的意识和规范。人们过分鼓吹成功,忽视道德,比如华尔街公司多根据年龄和才华、而非经验和品格雇佣员工。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追溯于此。如最近一系列金融丑闻都传递同一种信息:这些人都是些毛头小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所依赖的机构的守护者,意识不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者形容他和克里斯托弗观点的差别就如同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他想推翻社会秩序,而我想保留现行社会秩序。”

 

电影【非常绑匪 Very Kidnappers (2012)】中国喜剧片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瀑布洗礼/青年网民的政治与社会倾向调查/汉武帝差点毙命/中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
  • 奥运废墟/甄嬛传/质疑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为什么中共不会崩溃/尴尬/陈良宇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