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好声音/国际政坛上的诡秘毒杀/福布斯:中国经济即将继续增长还是惨烈崩溃/真相是这样的
發佈時間: 7/17/2012 12:35:39 AM 被閲覽數: 57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好声音》 120713 首播完整视频

来源:
 

 
 
 
 

点国际政坛上的诡秘毒杀:隐秘 离奇 难以分辨(图)

 
 
文章来源:
 
 


资料图:阿拉法特

毒杀,这个词因为一个已去世将近八年的当代风云人物,再次成为热词。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毒杀这一古老的暗杀手段,其手法愈发高明、科技含量愈高,也越难以被察觉。而在诡谲凶险的国际政治军事领域,毒杀事件更是隐秘、离奇、难以分辨。

7月9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已故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委托法国律师向法国当局提出调查丈夫死因的要求。她在法律材料中请求法国法官宣布阿拉法特死于谋杀,并对其死因展开深入调查。

阿拉法特

毒:钋(未证实)

时间地点:2004年,法国

“被害人”身份: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已故主席

结局:脑大面积出血死亡

2012年7月4日,瑞士洛桑放射物理学研究所里传出了骇人听闻的消息:在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时的遗物中检测到远超出正常水平的钋,阿拉法特很可能是死于钋中毒。不过,这些衣物是由阿拉法特遗孀苏哈交给半岛电视台,再由后者委托检验的。

阿拉法特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事业。1989年,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阿拉法特2004年10月12日晚饭后发病,11月11日去世。迄今,死因报告仍未公布。医生称他死于脑大面积出血,但病因不明。苏哈说,当时谁都没想到放射元素下毒,也没做辐射化验。他的医生则坚信他被毒杀。

此次瑞典洛桑的研究所传出的消息无疑使阿拉法特死于中毒的说法更有“市场”。而且很多人坚信,投毒者就是以色列特工。

钋是一种放射性元素。由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在1898年发现。钋毒性极强,即便是肉眼看不见的钋也足以置人于死地。当年就是因为实验室被钋污染,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才遭辐射而患上白血病,最终死亡。

死于钋中毒的人还不止以上两位。利特维年科曾是苏联克格勃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后叛逃并流亡到英国。2006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因为上吐下泻被送到伦敦巴尼特医院,医生在其尿液中发现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钋-210,23天后不治身亡。临终前利特维年科告诉父亲,自己是因批评并曝光莫斯科当局的丑闻而被俄罗斯特工暗杀的。

不过,以色列专家伊利·卡蒙指出,钋-210半衰期只有138天,而阿拉法特已去世8年,衣物中含量本来就有限,如何至今尚有大剂量残留?

7月12日,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推断中毒身亡成立,但是否为钋中毒尚不能证实。

尤先科

毒:二恶英

时间地点:2004年,乌克兰

被害人身份:乌克兰前总统

结局:破相

2004年,乌克兰总统库奇马的任期届满,美男子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大选。当时,尤先科最大竞选对手是时任总理的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宣布胜利之后,尤先科指责对方竞选舞弊,并在再次选举中获得胜利。

当年9月,尤先科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前往一家奥地利私人医院治疗。医生发现尤先科血液中的二恶英含量严重超出正常值。

二恶英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是目前人类已知最毒的物质之一,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危害严重。经过治疗,尤先科血液中的二恶英已被清除,但脸上因为中毒长出了很多脓疮,而且有怪异的蓝斑,整个五官也跟着变形。

尤先科认为,自己是被政敌陷害,政敌和国家安全部门的人串通,在他和安全局的官员共进晚餐时被投毒,得手后,那些凶手都逃到了莫斯科。

哈达德

毒:带慢性毒药的巧克力

时间地点:1978年,伊拉克

被害人身份: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组织前领导人

结局:毒素积累慢性死亡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组织领导人哈达德一度鼓吹对以色列采取恐怖行动。1968年7月23日,哈达德手下的恐怖分子将一架以色列飞机劫持到阿尔及利亚,胁迫以色列释放20名巴勒斯坦俘虏。1976年6月27日,在哈达德的策划下,一架法航班机被劫持至乌干达。两次劫机事件惹恼了以色列的摩萨德。摩萨德将其列为头号追杀对象,哈达德闻风而逃,躲到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摩萨德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内务委员会(克格勃)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情报组织”。

经过长期的观察,摩萨德发现这位200多斤的大汉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爱吃巧克力。但是在当时的巴格达,上好的巧克力不易买到。摩萨德买通了一名巴勒斯坦人,并让其将带有慢性毒药的巧克力转交给了哈达德。享用完美味的巧克力后,哈达德一病不起。医生始终查不出他得了什么病,因为他的症状与白血病相仿,可血液化验的结果却显示为正常。1978年3月,哈达德因为毒素积累而慢慢死去。

菲德尔·卡斯特罗

毒:被真菌感染的潜水服、毒丸、铊盐

时间地点:上世纪60年代,古巴

被害人身份:古巴前领导人

结局:逃脱暗杀638次

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一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视为眼中钉。据卡斯特罗的保镖法比安·恩斯凯兰特估计,美国中情局曾对卡斯特罗进行过638次暗杀。其中最惊险的一次当属潜水服暗杀计划。

CIA得知卡斯特罗很喜欢潜水,于是特意制作了一件带有真菌孢子和结核杆菌的保温潜水服,利用不知内情的中间人士转送给卡斯特罗。如果卡斯特罗穿上这件潜水服,他的皮肤会在接触病菌后慢慢腐烂,整个人也会因此死亡。但是,负责送潜水服的人觉得这份礼物不够贵重,于是重新买了件更好的潜水服送给了卡斯特罗,致使中情局的毒杀计划最终落空。

为了除掉卡斯特罗,CIA的技术专家们还制成了一种肉毒杆菌毒丸,并收买了卡斯特罗的朋友,德国美女玛丽·洛伦兹,让她乘机将毒丸放进卡斯特罗的饭菜中。CIA甚至试图用铊盐下毒,让卡斯特罗脱掉他魅力的“根源”——长胡须。然而,CIA的这些“毒招”最终都未能得逞。在“逃脱暗杀界”,卡斯特罗应该算得上是冠军。

日瓦尼亚

毒:一氧化碳(天然气)

时间地点:2005年,格鲁吉亚

被害人身份:格鲁吉亚前总理

结局:死亡

2005年2月3日,格鲁吉亚总理祖拉布·日瓦尼亚在第比利斯市朋友的公寓中因天然气泄漏,中毒身亡。

日瓦尼亚1995年11月至2001年11月担任格鲁吉亚议会议长,2004年2月起任格鲁吉亚总理。

日瓦尼亚的突然死亡,引起了格鲁吉亚国内外广大民众的震惊和疑问。日瓦尼亚死后不久,总理办公室职员、总统赦免委员会成员赫拉什维利(此前曾在总统办公厅工作)也在家中面对亲人开枪自杀,这使日瓦尼亚之死的真实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日瓦尼亚的死,俄罗斯媒体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包括,与日瓦尼亚一起死亡的25岁国家官员尤苏波夫在第比利斯市其他地区拥有住房,为什么还会在第比利斯市萨布尔塔林斯克大街第53号楼租房?为什么他的父母、妻子和朋友都不知道这所租赁房屋的存在?此外,3个月前屋内刚安装过伊朗生产的“尼卡拉”牌天然气取暖炉,使用正常,尤苏波夫为什么还要更换一个同样品牌的取暖炉?很多人因此认为,日瓦尼亚中毒事件的背后有人操控。

马巴胡赫

毒:致突发心脏病毒药

时间地点:2010年,阿联酋

被害人身份:哈马斯重要成员

结局:“突发心脏病”死亡

马哈茂德·马巴胡赫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重要成员,也是以色列军方暗杀的目标之一。

2010年1月20日,马巴胡赫住进了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附近一家酒店。大约5小时后,他的尸体在客房被发现。一开始,在马巴胡赫死亡现场警方并没有发现打斗的痕迹,认为其有可能是死于心脏病。但之后细心的医生发现死者身上有不同寻常的鼻血痕迹。

后来的尸检结果显示,很可能是有人将毒药注射到了马巴胡赫的体内,使得他突发心脏病死亡。警方在马巴胡赫尸体的边上找到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但警方怀疑可能是凶手故意丢下以迷惑警察和医生。

经过调查,警方认定这是一起暗杀,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是摩萨德所为。摩萨德有毒杀巴勒斯坦高官的前科,手法高明不易察觉。

后来,警方发现,摩萨德为了暗杀马巴胡赫制定了极为详细的计划。在马巴胡赫登机前往阿联酋时,摩萨德便派人跟踪。入住酒店时,摩萨德的人偷听了他的房间号并乔装打扮为女服务员诱使马巴胡赫开门,随后便冲入房间向马巴胡赫注射了毒药。

警察发现这些杀手全部使用了假护照,在暗杀前由巴黎、法兰克福、罗马、苏黎世等地飞抵迪拜部署,在得手后又分别离开逃到了巴黎及南非等地。

马沙尔

毒:耳中灌毒药

时间地点:1997年,约旦

被害人身份:哈马斯领导人

结局:重病一场,解药来救

以色列作家米什克·本·戴维曾经是名摩萨德特工,他写道:“特工虽不完美,却近乎完美……素质出色、经验丰富、策划谨慎。我们在全球任何一处地方获取情报的能力超群。”按照他的说法,摩萨德行动成功率高,“1000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

然而,或许就是本·戴维所说的这一次失败,就足以使摩萨德在国内外颜面无存。

1997年9月25日,摩萨德特工以加拿大“游客”的身份潜入约旦,将毒药注入哈马斯高官马沙尔的耳朵中,马沙尔当即昏迷,被送往医院抢救。由于事情被马沙尔保镖及时发现,两名摩萨德特工当场被活捉。其他特工则逃到了以色列驻约旦大使馆避难。

哈立德·马沙尔1956年出生在西岸城市拉姆安拉,1967年前往科威特,随后相继在卡塔尔、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1996年起出任哈马斯领导人。

事发后,约旦国王大怒,约旦和以色列的外交一度陷入危机。最后,时任以色列总理的内塔尼亚胡给马沙尔送来了解药并释放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以求“和解”。摩萨德头子丹尼·耶特姆也因行动失败而引咎辞职。此后,耶特姆在接受CNN采访时还对这次失败的行动表示遗憾。

而在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后,马沙尔就说:“我敢毫不犹豫地说,以色列应该为阿拉法特的死亡负责——我相信阿拉法特是被毒死的。”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白朝阳

 
 

布斯:中国经济即将继续增长还是惨烈崩溃?

 
文章来源:
 
 
投资界目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正处于热议之中。高盛以及诸如弗兰克·霍姆斯(Frank Holmes)、拉里·埃德尔森(Larry Edelson)等广受欢迎的投资顾问,对中国经济持乐观看法。《巴伦周刊》(Barron's)最近发表了由乔纳森·莱恩(Jonathan Laing)撰写的《流星》(Falling Star)一文,文章对中国经济提出了极其悲观的看法,其中提到了诸如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等看空中国者的诸多观点。

谁是正确的?中国经济接下来会如何?是持续繁荣还是毁灭性崩溃?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因为近年来中国已在全球经济中崛起,其对全球贸易、投资、资金流向及地缘政治都具有诸多深远的影响。我不想冒险对未来进行猜测,且让我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大家认清中国目前所处的局势。

众所周知,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曾把俄罗斯说成是“迷幻世界里迷雾笼罩下的神秘之都(a riddle wrapped in a mystery inside an enigma)。”我的一位导师、已故教授让·保罗·凯勒(Jean Paul Keller)认为,同样也可以如此形容中国。凯勒是我所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他在大学教授物理及众多语言,而且在西班牙早期文学领域堪称是世界一流的学者。父母都是传教士的他是在中国长大的。

在80年代中期,我力劝凯勒(当时早已安享退休生活)写些文章,分享他对中国的认识。他给我的答案令人难忘,他说:“我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无法自诩是中国问题专家。我只是在中国住了18年而已。”哇。如果在中国亲身经历了18年的一位杰出人士都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来解读中国,那么我们或许就更不应该过早对中国下结论。

已故的牧师保罗·维恩(Paul Winn)倒可以说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在1980年至1981年期间,我曾向当时已退休的传教士维恩租了一个房间。保罗曾在中国住了35年,甚至曾在中国的监狱里糟受过酷刑。当时中国经济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在我刚借住他那里的时候,维恩牧师就满怀信心地告诉我说,因为中国人非常注重实际,他们肯定会认识到共产主义正统观念的无益之处,然后抛弃之,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多么了不起的预言啊!

卓越而多产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赞同维恩认为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就将超乎预期的评估。在他撰写的有关文化的三部曲著作中,索维尔认为,中华民族和文化很容易在其所涉足的任何领域里获得经济上的突出成就。

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出现在出版物中的“类事实”(factoid),根本证明不了任何东西,但却充满重要的涵义:到2005年左右,中国在全球私人拥有的汽车中占有2%的份额,但在全球交通事故中却占有17%的份额。许多中国人现在都可谓是行色匆匆,因此都鲁莽赶路,“闪到一边去,别挡道,让我过去!”每当我读到某位渴望先富起来的中国商人“铤而走捷径”(比如,在宠物食品或人类食品中加入各种危险成分)然后被中国当局监禁甚至处决时,我就不由地想起这个统计数据。

如何才能理解中国反复无常的经济呢?一方面,位于北京的中央政府支持许多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如今的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会令人联想到“非常狂野的西部”,强大的国家政府似乎与日常经济生活无关。我猜测,外人往往不知道,在任何特定情况下谁才是真正的负责人。

要记住的一个经济事实是,无论中国人有多么聪明,他们都没有推翻经济规律。计划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发生一系列毫无意义的错误,比如鄂尔多斯这座基本上无人居住但已建成可居住100万人住宅的现代化城市。这种惨败的后果是否极其严重呢?唔,中国政府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为许多计划经济错误买单。然而,他们的误差边际并不是无限的。

中国人民无法免于各种狂热,因此,中国经济也无法免于各种泡沫(比如房地产泡沫),这些泡沫一旦破灭,便将给财富带来灾难。中国货币当局可能会认为自己知道该创造多少人民币以及怎样的利率水平才算“合适”,但是,他们未来有一天也可能会点燃通胀火灾或触发通缩性崩溃,其中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会对中国的中产阶层造成重大伤害。

中国经济一直以令世人炫目叹服的速度飞速前进,就像赛车那样,快速前进在短期内可能令人振奋,但其中不无风险。如果中国经济这辆超速行驶的车辆“轮子脱落”了,随后爆胎失控的状况可能会非常惨烈惊人,全世界都会遭受极大影响。

中国经济将会繁荣还是萧条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总会找到答案。

本文作者马克·亨德里克森(Mark W. Hendrickson)博士是格罗夫城市学院(Grove City College)的兼职教学人员、经济学家及该学院愿景与价值中心(The Center for Vision & Values)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研究员。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2012年7月03日 转载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浓烟/瞿秋白被出卖与项英杀妻/货币的教训/日本的帝国冲动/也说老红卫兵
  • 冲绳/此生必看/毛泽东会见赫鲁晓夫/邱会作夫人与叶群/《后出师表》剖析/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