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四大名捕/文革武鬥/家庭资产超美是泡沫/新土地革命矛頭指向何方/士兵辱彭德怀
發佈時間: 7/19/2012 12:00:35 AM 被閲覽數: 63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四大名捕高清完整版-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tKRprs21pPs新增1 天前 - 118 分钟 - 上传者:Han888z
劉亦菲[2012.06.14]電影四大名捕》主題曲『夢 2:34. Watch Later Error 劉亦菲[ 2012.06.14]電影四大名捕》主題曲『夢不死』MV(高 ...

 

 

文革最慘烈十大武鬥事件




文革傷亡最嚴重、最慘烈十大武鬥事件(組圖)

“文革”結束後成立的“中共中央文化大革命武鬥事件調查組”,于1978年6月-1979年8月,經向當事人了解情況、經整理相關材料、複核有關資料後統計出:從1966年至1975年間,向當地革命委員會、政法部門、軍管會(組)報案、備案,傷亡10人或以上的武鬥事件有57227件,其中傷亡100人或以上的武鬥事件有9790件,地方駐軍奉命介入的事件有2355件;申報、報案親屬失蹤的有227300多人。
以下是其中傷亡最嚴重、最慘烈的十大武鬥事件:





一、1967年青海西甯“二二六”事件





1967年2月26日,青海西甯武鬥擴大到省委、省政府、軍民用機場。省公安廳、西甯市公安局被占據,3所大學、12所中專、職校、35間軍工企業職工參與造反,從2月26日到3月5日持續武鬥,曾出動"T55"型坦克等重型武器,造成2177人傷亡,死亡822人。




二、1967年7-8月黑龍江伊春武鬥事件





1967年7-8月,黑龍江省伊春市林業局籌備革命委員會,因派性激發,對立的兩大派都以“革命造反派”“毛澤東思想捍衛者”自居,經過15天協商,雙方均拒不接受在席位上的妥協,又因爭奪財權,矛盾激化,發生沖突,開始搶掠市財政、銀行。地方駐軍參與支左,導致武裝對峙。8月2日-8月25日,武鬥升級。37座政府建築物被毀,兩座軍營遭炮彈攻擊,230多名官兵傷亡。在武裝沖突中,有3750多人傷亡,有記錄的死亡名單爲1944人,多數是林場職工和家屬。




三、1967年8月-11月湖南懷化武鬥事件





1967年8月-11月,湖南省懷化市職工紅衛兵造反派占領、接管了懷化勞改農場、勞改工廠。軍隊奉命進駐,遭到武力阻止。勞改農場、勞改工廠的囚犯們被武裝起來編成敢死隊,向軍隊發動進攻。軍隊奉命鎮壓反革命武裝叛亂,造成37700多人傷亡,其中死亡13300多人,軍隊傷亡430人。




1967年,武鬥中被抓獲的人員








四、1967年6月-68年3月四川宜賓大武鬥





1967年6月-68年3月,四川宜賓地區兩派群衆組織,就“劉結挺、張西廷,是毛澤東司令部戰士還是劉鄧司令部黑幹將”發生激烈鬥爭。中央文革1968年1月表態:劉、張是毛主席司令部戰士,長期受到劉鄧在四川的代理人李井泉、廖志高之流的迫害。當地駐軍隨即跟著表態,對另一派群衆組織實施無産階級專政,展開了激烈的武鬥。參與動用武器武鬥的有17萬多人,有兩個團兵力介入,造成43800多人傷亡,死亡21100多人。軍隊在宜賓地區實施戒嚴長達15個月。




五、1967年10月-69年5月內蒙古內人黨事件





1967年10月20日-69年5月底,內蒙古發生"內人黨"特大慘案。中共黨員、幹部、知識分子、農牧民、知識青年(主要來自北京、河北、山東的66屆、67屆、68屆大專畢業生),有56200多人被殺害,多達377000多人被關押,受冤案打擊迫害的人達355萬多人,占當時內蒙古自治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六、1968年5月-9月安徽蚌埠、淮南武鬥





1968年5月-9月,安徽省蚌埠、淮南,85間企業單位的職工發動第二次造反,要揪出“李葆華在安徽的代理人”,包圍了兩地的革命委員會,占據了鐵路、公路交通長達12天。中央文革派調查組,毛澤東派往東興帶隊下去了解情況。中央文革把事件定性爲反革命性質,說“搞反攻倒算要追查黑後台”,從合肥等地調動5萬武裝民兵,配合駐軍限時繳械自首。期限到後,展開進攻和逮捕。在長達35天圍剿、追捕中,有7300多人傷亡,其中死亡3433人,軍隊、民兵傷亡525人,827間建築被損毀。




七、1968年12月-69年2月陝西寶雞武鬥





1968年12月-69年2月,陝西省寶雞地區八間兵工廠展開“清理階級隊伍”政治運動,7萬名職工有45400多人(一多半)被列爲階級異己分子、曆史反革命、現行反革命,其中有297人被當地軍管會宣判死刑立即執行。第二天,全地區發生大動亂,駐軍報稱發生反革命暴亂,展開追擊,于是追擊和反追擊戰鬥開始,出動了坦克、裝甲車、四筒平射炮、噴火器等投入戰鬥,死傷48300多人,其中死亡13300多人,死者中包括軍管組組長、政委、寶雞市革命委員會軍代表。寶雞駐軍營房兩棟被炮火擊毀。




1968年8月廣西XXX和聯指包圍422據點









廣西,被武鬥摧毀的房屋









八、1968年4月-7月廣西南甯“四二二”慘案





1968年4月-7月,廣西南甯地區兩派群衆組織130多萬人參與武鬥和自衛反擊,軍區5間武器庫的槍支彈藥被搶掠一空,包括支援越南抗美戰爭的武器在鐵路線上就被搶掠。4個月時間,發生規模性武鬥22起,有175000多人傷亡,其中死亡人數101000多人,報失蹤33115人。周總理派去的調查組中,也有3人被槍殺。據說,廣西南甯武鬥是文革中死傷中嚴重的。




九、1975年5月新疆生産兵團“兵變”大鎮壓





1975年5月,新疆生産兵團石河子、奎屯梁地區的生産建設兵團發生所謂“集體兵變”、造反,投向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事件,于是出動軍隊、建設兵團進行整頓、整肅,引發武裝對抗,展開激戰,石河子地區有7330多人傷亡,其中2170人死亡。兩地報失蹤8137人。武裝鎮壓中,出動了武裝直升飛機。




十、1975年雲南回民事件





1975年4月,雲南省施甸“XXX共和國”事件,造成3700多人傷亡,其中回族村民有1220人死亡。施甸地區政府建築物被炸毀。這是一宗人爲造成的政治性冤案,當年中央撥下2000多萬撫恤金才平息了這個事件。




文革武鬥死傷者照片







文革武鬥死傷者照片














文革武鬥的破壞力









1967年,對嚴重混亂的狀況也不能不加以約束。人民解放軍執行“三支兩軍”任務,即支左、支工、支農、軍管、軍訓。這是廣州軍區的



“支左”誓師大會







軍隊支左前,武鬥使用冷兵器大刀長矛








支左後,武鬥升級爲現代化戰爭










1967年,武鬥中的俘虜









處決俘虜










重慶,沙平壩,文革墓群。全國唯一一個文革武鬥死難者墓群









廣西死的人不算少的,多是在被遣送回鄉的路上。
而廣西七個縣人吃人的事件至今還沒有正式公開。





[ 本帖最後由 雨夜 于 2012-7-16 13:44 編輯 ]


 


附件



23wtt9u[2].jpg (66.9 KB)

2012-7-16 03:16


23wtt9u[2].jpg



 
 

庭资产超美是泡沫 中国家庭没有美国家庭富(组图)

 
文章来源:
 
 


导语: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最近推出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宣布,中国家庭总净资产为69.1万亿美元,比美国高出21%。不过这个数据很难证明中国普通家庭享有远逾美国人的财富,却预示着极高风险的泡沫化危机。

中国家庭没有美国家庭富



5月14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发布会现场,主要负责人之一、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致辞

中国家庭人均净资产只有美国四分之一强

2010年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达69.1万亿美元,高出同年美国家庭净总资产(57.1万亿美元)21%。但是,2010年中国人口为13.41亿,而美国才3.09亿,中国人口数量是人家的4.34倍。按这个数据推算,中国的居民人均净资产是5.15万美元,仅为美国(18.5万美元)的27.8%。相比而言,中国家庭的净资产只有美国家庭的四分之一强。光这么看的话,中国家庭无论如何都不比美国家庭更有钱。

在更体现实际水平的家庭资产中位数上,美国高过中国十倍

资产净值中位数,是用统计学上中位数的概念来衡量统计范围内的资产净值状况。相比较于单纯的平均值,资产净值中位数更能说明统计结果的实际水平,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均家庭资产因贫富悬殊可能远远大于中位数,而净资产中位数则可以将这种差距反映出来。打个比方,如果比尔•盖茨和十几个穷光蛋在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十几个人的平均资产就都超过上亿美元。但因为比尔•盖茨和穷光蛋之间的家产差距过大,这个平均数值毫无实际参考意义。不过用中位数来衡量的话,就知道这房间里起码有一半人是穷光蛋。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家庭总资产中位数为37000元。其中,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位数为50000元;农村家庭总资产中位数为28730元。与之相对比的是,在今年6月18日美国人口调查局公布的数据中,2010年家庭资产中位数为66,740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等于455580元人民币。美国东北部的家庭资产中位数最高,为86,758美元,约等于592227元人民币。即使相当于美国乡下、家庭资产中位数最低的西部,这个值也是57,034美元,约等于389325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更具说服力的家庭资产中位数方面,美国每项数值都是中国十倍以上。[

中国家庭净资产值高不代表经济表现更好



按照学术界普遍采用的M2/GDP的计算方法,中国每1元GDP要1.89元人民币支撑或流通。

相关参数不同,光比较两国家庭净总资产没意义

一国家庭净总资产的多少和升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许多因素是一国特有的。一国家庭净总资产的多少,与该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关,又与该国一定阶段的资产价格特别是不动产价格有关。一户人家的住房去年值100万元,今年变成200万元,结果家庭净资产增加了100万元,但增加的这100万很可能对这个家庭没有实际意义。由于资产是按现值计算的,因此通货膨胀会使一国的家庭净总资产乃至国家的资产总值攀升;楼市上扬使房价大涨,居民家庭净总资产随之上升……这些例子都说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阶段家庭净总资产的上升未必是好事。

另外,由于不同国家的资产在居民、政府等不同板块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因此光凭家庭总资产数量,并无法比较两个国家的实力强弱和居民生活水平。一定意义上,财富在居民和政府等不同板块中的分布、居民财富在不同居民群体中的分布,这些内容的国别比较更有意义。



中国货币超发速度是GDP增速近两倍,家庭资产现值自然更高,但带来的通胀压力只由国人承受

反映经济货币化的指标是广义货币(M2)。M2既反映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潜在的购买力。按照货币学原理,一个国家经济每增长1元价值,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1元货币,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那么中国到底超发了多少呢?

5月份,中国国内有篇“地产财富不过是货币泡沫幻觉”的文章列了一组数据来说明中国货币超发程度到底有多严重。其中列举了中国M2变化的几个指标:一,截止2011年底,中国M2与GDP比值为1.89倍,这意味着1元GDP有1.89元人民币支撑或流通;而同样比值在美国为0.64倍,即1美元GDP只有0.64 美元在支撑或流通。二,中国货币发行增速远远快于GDP增速,近十年中国的M2增速平均是18%,而GDP是9.5%;三,2011年底M2存量为85万亿,与2000年底的13万亿相比,增长了6倍以上,同期GDP仅增长4.7倍。考虑到美元是世界货币,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流通,而中国主要在本国流通,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压力主要由本国人民承受。


高储蓄率不是经济高增长原因,储蓄率四成左右的秘鲁和委内瑞拉相当长时段内经济停滞

1978到2011年,33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10%,同期世界各国的GDP年均增速是3%,美国为2.9%;过去30年中国的年均总储蓄率高达 42%,美国只是6%,世界平均水平为22%。尽管储蓄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家庭净总资产快速提升的原因,但并不是中国家庭资产中的高储蓄比例保证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理由很简单,投资收益大,投资需求就大,利率就高,储蓄自然拉高,高储蓄率是高增长下的一个必然现象,只要认可正常供求定律就能认可这个道理。并不是资金什么都不干,往银行一趟都能趟出个经济增长来的。

认为高储蓄是中国经济高增长之因的人不在意一个常识:是那些有办法的人拿了今年的一万元去生产成了明年的一万一千元,人们才有了将一万元按10%以下利率借出一年的讨价余地,绝不是你存个一万元就创造了增长。落后国家提高经济表现其实相当容易,移植发达国家的制度和技术对其来说就是巨大的创新,拥有巨大创新的它们不会缺乏发展所需的资金。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韩国、50年代到90年代的台湾都不爱储蓄,它们都能高速发展,相较之下,储蓄率在四成左右的秘鲁和委内瑞拉却在相当长时段内停滞不前


房地产推高国内家庭资产总值不是好兆头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认为房产是中国家庭资产重心所在。

日本、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前国内家庭资产总额都冲顶。两次危机发生后美国的家庭资产总额都缩水了近1/5

在80年代,日本国内受到“土地不会贬值”的观念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1991年日本皇宫3/4平方英里的土地价值曾经超过整个加州。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放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账面财产增加。因此,当时日本的家庭资产总值也是世界前列,但接下来“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经历了经济停滞和泡沫破灭,且由于家庭资产中套牢在土地上的金额通常极大,动辄超过一个人一生所得,导致许多家庭悲剧。而近百年来美国的家庭资产总值波峰出现时间是1929年和2007年第二季度,正好都是两次全世界最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前一年,当危机发生后,美国的家庭资产总额两次都缩水了将近五分之一。


占中国家庭资产大头的房产,泡沫化程度是美国二到四倍

作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西南财大教授甘犁本人就认为房产占中国家庭总资产的比重很高。而房产泡沫化程度有一个指标可衡量,即“房价收入比”(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一般来说,房价收入比在3到6倍为合理区间。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在进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

根据 “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数据,美国的房价收入比自08年房贷泡沫破灭后一直低于4,保持在3.50左右,最新的2012年一季度数据是3.20。相对应的,在今年3月22日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发布的《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调查研究结果中,我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为12.07。即使根据更乐观的3月6号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1年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也是7.50。按房价收入比衡量的话,中国家庭资产的大宗—房产的泡沫化程度是美国的两到四倍。


“中国家庭总净资产超越美国”这个讯息,认真追究起来是一个警兆,而非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新世紀中國新一輪土地革命矛頭指向何方?


  《明鏡月刊》姚監復


海陸豐農民點燃了第二次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


  上世紀彭湃在1923年開始發動的廣東海陸豐農民土地革命,目標是耕者有其田,這是中共黨史的重大事件和光輝一頁。新世紀到來了,在紀念中國共產黨一大90週年的2011年,具有革命傳統的廣東汕尾市的陸豐農民,第一次發動了轟轟烈烈的震動全國引起世界重視的農村革命,矛頭直接指向中共政權的最基層的黨支部、村委會、派出所,革命鬥爭的目的是維護農民土地所有權,新世紀的新一輪土地革命實質仍然是為了實現孫中山、毛澤東的口號:耕者有其田。


  汕尾市警方錯誤地采取了國民黨反動派鎮壓農民革命的暴力方式,12月9日將陸豐市東海鎮農民薛錦波拘留、關押,罪名是2011年年9月21-22日陸豐烏坎農民沖擊村委會、派出所,毀壞公共財物、警車的群體性事件,薛錦波被定為“主要組織者”、“涉嫌故意毀壞罪和妨害公務罪”。12月9日被關押於汕尾市看守所,12月11日薛錦波突然離奇地死亡。這樣,又製造了延續至12月20日的陸豐市烏坎村及周邊地區更大規模的萬餘農民的示威、抗議。烏坎農民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重新點燃了彭湃當年留下的土地革命的火種,已經在陸豐引發了農民捍衛土地所有權的革命怒潮。陸豐烏坎事件,是否能將每年18萬起群體性事件中的大部分土地權益受損的農民的革命熱情激活,形成遍及全國的大規模農民的正義抗爭怒潮?人們在觀察、領導人在警惕地注視著:下一步如何發展?最終結局是什麼?


  領導人采取鎮壓手段與同群眾對話的兩手策略


  按照大陸官方歷次處理群體性事件的慣例,一手是定性為少數壞人打砸、毀壞公共財物、警車、沖擊黨政警機構、妨害公務、傷害國家工作人員等等罪名,事後扣留、關押、審判、處以徒刑,同時並宣傳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幕後宣傳、煽動、指揮,有國際政治陰謀背景,亡我之心不死等等。從政治上、宣傳上采取高壓態勢起到威懾作用,防止星火燎原,群起效之。另一手是對話談判,分化瓦解,為了安撫人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由省委、市地委出面,同村民直接對話,定性為村內利益紛爭,把政治抗爭降級為經濟抗爭、土地革命降級為經濟利益之爭,對農民被徵用土地的賠償額度大幅提高,把畜產公司、發電廠徵用地暫時凍結,先讓憤怒的農民在經濟誘惑面前平靜下來,分化瓦解的策略下打散團結的隊伍,分而治之。同時,加強武力威脅,必要時有可能調動當年鎮壓汕尾農民的裝甲車,2011年12月21日《新京報》A23版的新聞“汕尾市領導與烏坎村代表座談”,介紹了“市政府決定收回404畝涉事用地,並賠償徵地者損失;烏坎村支書、村主任被雙規”。在新聞稿下方是雄赳赳、氣昂昂圓睜雙眼、手握鋼槍的特警站在警方警備的兩棲裝甲車前的大幅照片。文字說明是:“19日上午,公安部為哈爾濱市公安局配備的GA-06輪式裝甲車在街頭亮相。這也是輪式裝甲車首次登陸哈爾濱。”據介紹,GA-06式裝甲車是在國產軍用WZ551 6X6輪式裝甲車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警用改進的中型裝甲車。車底7.62米,寬2.8米,高3.03米,重12.7噸,承載11人,造價約為160萬元。這個同烏坎事件併列的新聞預示著,當局將采取“兩手硬”的方式,一手談,一手打;一手給錢,一手重型裝甲車登陸。估計已經或即將開到廣東以備應急之需。表明當局、公安部門缺乏“以理服人”的自信,衹能依賴“以力服人”的專政手段控制農村。



  烏坎事件事出有因,根源不僅僅是利益分配問題,而是土地產權的所有權問題。


  但是,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權宜之計,衹是臨時應付的治標之策,而不是治本之法——沒有觸及到“耕者有其田”的要害和1982年憲法的惡法之惡害。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烏坎農民在這次爭取土地權利的鬥爭中創造了重要的組織形式,按人口數由同姓家族選出代表,最後組成了真正民選的“村民臨時理事會”和“婦聯”。領導全村村民進行合法抗爭。而且,政府當局承認了這種民選的村民理事會,進行對話。這是烏坎農民的重要勝利,使非政府組織合法化,組織起相當於領導農民運動的農民協會,類似於波蘭的“團結工會”的團結農會,很可能這將使今後中國農民維權抗爭逐步走向有組織的抗爭,由點到面波及全國各地,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鬥爭逐步成為更為自覺的上下結合左右相連的經濟與政治相配合的鬥爭。這樣,烏坎村使海陸豐在新世紀又一次發出更耀眼的新的革命光芒。(《明鏡月刊》第24期)


《明鏡》月刊 第30期

 

 

咸平: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

 
文章来源:
 
 
租房和买房,郎咸平告诉你区别在那里,聪明人怎么选!

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必然以不断的以通货膨胀和改革手段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无论是上山下乡时迷茫的知青们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大量国企纷纷倒闭时大量下岗职工。如果他们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话,那么我想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留一点后路。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文件以及过分相信生活不会突变,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有人说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白领破产,其实政府当然不愿意。可有的事情……怎么说呢。想想当年的下岗职工吧。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震动。又能怎样呢?今天的白领明天破产的时候也那样而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腾飞。但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更改。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由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以及改革领域里出现了各种失误导致房地产节节攀升。随着房地产的增加以及外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新民工也就是所谓的‘白领’收入表面上也在提升,以北京为例3000-15000元人民币的月薪处处可见。但这一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租房或还贷。

为什么99%的白领家庭会破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高在哪里?资金是运转的?(这里的白领指买房或者准备买房族。)以及发展趋势带来的相关效应。

1: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 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2: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错误: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为了早日缓解第一个错误所带来的资金黑洞。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所以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炒房团’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地擦屁股。

如何避免破产?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你有房吗。’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不买房子你住哪里?’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皇帝的新装’吗?不过既然WTO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所以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已经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 99%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 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兵辱狱中彭德怀 称这老家伙有点装模作样(图)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哨兵关押记录竟是这样的文字:“我看这个老家伙有点装模作样”、“这个老东西从报上点他名后就很少看报”。



“文革”中彭德怀遭批斗

本文摘自:《党史文苑》2009年第1期,作者:梁衡,原题:《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怀》

中国古代有一句为政格言:“文死谏,武死战。”国家的稳定全赖文武官员各司其职,各守其责。神武之勇,战功卓著,名扬疆场者被尊为开国功臣、民族英雄,如韩信,如岳飞。敢说真话,为民请命,犯颜直谏者为诤谏之臣,如魏征,如海瑞。进入现代社会,讲民主,讲法制,但个人的政治操守仍然是从政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在共和国历史上兼武战之功、文谏之德于一身并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当数彭德怀。

在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在解放后又和美国人打过仗的。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里,叙述他历经敌营,不知几死。彭德怀行伍出身,自平江起义、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解放战争、抗美,与死神擦边更是千回百次。井冈山失守,“石子要过刀,茅草要过火”,未死;长征始发,彭殿后,血染湘江,八万红军,死伤五万,未死;抗日,鬼子扫荡,围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彭奋力突围,未死;转战陕北,彭身为一线指挥,以两万兵敌胡宗南28万,几临险境,未死;朝鲜战争,敌机空袭,大火吞噬志愿军指挥部,参谋毛岸英等遇难,彭未死。

毛泽东对彭德怀曾是极推崇和信任的。长征途中曾有诗赠彭:“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十大元帅中,毛泽东除对罗荣桓有一首悼亡诗外,对部下赠诗直夸其功,这也是唯一一首了。抗日战争,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后期朱老总回延安,他实际主持总部工作。解放战争初期,彭德怀转战西北更是直接保卫党中央、毛主席。朝鲜战事起,高层领导意见不一,毛泽东急召彭德怀从西北回京,他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抗美,并受命出征。多次战役较量,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杜鲁门总统事先没有通知朝战司令麦克阿瑟,就直接从广播里宣布将他撤职,可见其狼狈与恼怒之状。从平江起义到庐山会议,这时彭德怀的革命军旅生涯已30多年,他的功劳已不是按战斗、战役能计算清的,而是要用历史时期的垒砌来估量。蔡元培评价民国功臣黄兴说:“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先生。”此句用于彭,“无彭则少军威,有军必有先生”。他不愧为国家的功臣、军队的光荣。

如果彭德怀到此打住,当他的元帅,当他的国防部长,可以善终,可以保官、保名、保一个安逸的日子。战争过去,天下太平,将军挂甲,享受尊荣,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林彪不就是不接赴朝之命,养尊处优多年吗?但彭德怀不是这样的人。他是军人,更是人民的儿子。打仗只是他为国、为民尽忠的一部分。战争结束,忠心未了,人民又有疾苦,他还是要管,要争。

1959年,建国十周年。对战争驾轻就熟的共产党领袖们在经济建设上遇到了新问题,并发生了严重分歧。毛泽东心急,步子要快一些;周恩来从实际出发,觉得应降降温,提出反冒进。毛泽东说,你反冒进,我反“反冒进”,并多次批周,甚至要周辞职。怎么估价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一步该怎么办?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庐山会议。会议之初,毛泽东已接受一些反“左”意见,分歧已有一点小小的弥合,但彭德怀还是不放心。会前,他到农村做过认真的调查,亲眼见到人民公社、大食堂对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和对农民生活的干扰,而干部却不敢说真话。在小组会上,他先后作了七次发言,直陈其弊,就是涉及毛泽东也不回避。他说:“现在是个人决定,不建立集体威信,只建立个人威信,是很不正常的,是危险的。”在庐山176号别墅里,他夜不成眠,心急如焚。他知道毛泽东的脾气,他想当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多么想,像延安时期那样,推开窑洞门叫一声“老毛”,就与毛泽东共商战事。或者像抗美援朝时期,形势紧急,他从朝鲜前线直飞北京,一下飞机就直闯中南海,主席不在,又驱车直赴玉泉山,叫醒入睡的毛泽东。那次是解决了问题,但毛泽东也留下一句话:“只有你彭德怀才敢搅了人家的觉。”现在,彭德怀犹豫了,他先是想,最好面谈,踱步到了主席住处,但卫士说主席刚休息。他不敢再搅主席的觉,就回来在灯下展纸写了一封信。这真的是一封信,一封因公而呈私人的信,抬头是“主席”,结尾处是“顺致敬礼!彭德怀”,连个标题也没有,不像文章。后人习惯把这封信称为“万言书”,其实它只有3700字。他没有想到,这封信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全党也没有想到,因这封信党史而有了一大波折。这封信是党史、国史上的一个拐点,一块里程碑。

彭德怀是党内高级干部中第一个犯颜直谏、站出来说真话的人。随着历史的推进,人们才越来越明白,彭德怀当年所面对的绝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制度,一种作风。当时,毛泽东在党内威望极最高,至少在一般人看来,他自主持全党工作以来还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而彭德怀对毛泽东所热心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提出了非议,这要极大的勇气。对毛泽东来说,接受意见也要有相当的雅量。粱漱溟在建国初就农村问题与毛泽东争论时就直言: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雅量。毛泽东对党外民主人士常有过人的雅量,这次对党内同志却没有做到。

彭德怀与毛泽东相处30多年,深知毛泽东的脾气。他将个人的得失早已置之脑后。果然,会上,他被定为反党分子,会后被撤去国防部长之职,林彪渔翁得利。庐山上的会议开完,不久就是国庆,又恰逢十年大庆,按惯例彭德怀是该上天安门的,请柬也已送来。彭说我这个样子怎么上天安门,不去了。他叫秘书把元帅服找出来叠好,把所有的军功章找出来都交上去。秘书不忍,看着那些金灿灿的军功章说:“留一个作纪念吧。”他说:“一个不留,都交上去。”当年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后,把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那是一种对名利的淡泊;现在彭德怀把军功章全部上交,这是一种莫名的心酸。没几天,他就搬出中南海到西郊挂甲屯当农夫去了。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了三分地,把粪尿都攒起来,使劲浇水施肥。他要揭破亩产万斤的神话。1961年11月经请示毛泽东同意后,他回乡调查了36天,写了五个共十多万字的调研报告,涉及生产、工作、市场等,甚至包括一份长长的农贸市场价格报告。如:木料一根2元5角、青菜一斤3-6分。他固执、朴实,真是一个农民。他还是当年湘潭乌石寨的那个石伢子。夫人浦安修生气地说:“你当你的国防部长,为什么要管经济上的事?”他说:“我看到了就不能不管。”生性刚烈的毛泽东希望他能认个错,好给个台阶下,但更耿介的彭德怀就是不低头。

被贬的日子里,他一次次地写信为自己辩护。写得长一点的有两次。一次是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前。他正在湖南调查,听说中央要开会纠左,他高兴地说,赶快回京,给中央写了一封8万字的信。庐山会议已过去了三年,时间已证明他的正确,他觉得可以还一个清白了。但就在这个会上他又被点名批了一通,他绝望了。“文革”期间,这位打败过日军、美军的战神被一群红卫兵娃娃玩弄于股掌,被当作囚犯关押、游街、侮辱。作为交代材料,他在狱中写了一份《自述》,那是一份长长的辩护词,细陈自己的历史,又是8万字。他是用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那支派克笔写的,写在裁下来的《人民日报》的边条上。他给专案组一份,自己又抄了一份,这份珍贵的手稿几经周转,亲人们将它放入一个瓷罐,埋在乌石寨老屋的灶台下,直到“文革”结束才重见天日。那年,我到乌石寨去寻访彭总遗踪,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黑煳煳的灶台和堂屋里彭总回乡调查时接待乡亲们的几条简陋的长板凳。

他愤怒了,1967年4月1日给主席写了最后一封信,没有下文。4月20日他给周总理写了最后一封信,这次没有提一句个人的事,却说了另一件很具体的与己无关的小事。他在西南工作时看到工业石棉矿渣被随意堆在大渡河两岸,常年冲刷流失很是可惜。这是农民急缺的一种肥料。他说,这事有利于工农联盟,我们不能搞了工业忘了农民。又说这么点小事本不该打扰总理,但我不知该向谁去说。这时虽然他的身体也在受着痛苦地折磨,但他的心已经很平静,他自知已无活下去的可能,只是放心不下百姓。这是他对中央的最后一次建议。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后对彭德怀的评价只有一次比较客观。那是1965年在彭德怀闲置6年后中央决定给他一点工作,派他到西南大“三线”去。临行前,毛泽东说:“也许真理在你一边。”但这个很难得的转机又立即被“文革”的洪水所淹没。彭德怀最终还是死于“文革”冤狱之中。“文死谏,武死战”,他这个功臣没有死于革命战争却死于“文化大革命”,没有倒在敌人的枪炮下,却倒在一封谏书前。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文死谏”的含义,他远比“武死战”要难。当一个将军在硝烟中勇敢地一冲时,他背负的代价就是一条命,以身报国,一死了之。敢将热血洒疆场,博得烈士英雄名。而当一个文臣坚持说真话,为民请命时,他身上却背负着更沉重的东西。首先,可能失宠,丢掉前半生的政治积累,一世英名毁于一纸;第二,可能丢掉后半生的政治生命,许多未竞之业将成泡影;第三,可能丢掉性命。更可悲的是,武死,死于战场,死于敌人,举国同悲同悼,受人尊敬;文死,死于不同意见,死于自己人,黑白不清,他将要忍受长期的屈辱、折磨,并且身后落上—个冤名。这就加倍地考验一个人的忠诚。彭德怀因为这封说真话的信,前半生功名全毁,任人批判谩骂为右倾、反党、叛国、阴谋家,扣在他背上的是一口何等沉重的黑锅。在监禁中他被病痛折磨得在地上打滚,欲死不能。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哨兵关押记录竟是这样的文字:“我看这个老家伙有点装模作样”、“这个老东西从报上点他名后就很少看报”。这就是当时一个普通士兵对这个开国老帅的态度。可知他当时的处境,其所受之辱更甚于韩信钻胯。而许多旧友亲朋,早已不敢与他往来,就连妻子也已提出与他离婚。庐山会议后,全国有300万人被打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一纸薄薄的谏书怎承载得这样的压力?其时其境,揪斗可死,游街可死,逼供可死,加反党名可死,诬叛国罪可死。“文革”中有多少老干部不堪其辱而寻死自杀啊。但是,彭德怀忍过来了,他要“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清白。他在庐山上对毛泽东说过:“我一不会反党。二不会自杀。”就这样,经30年的革命战争生涯后,他又有15年的时间被批判、赋闲、挨斗、监禁,然后含冤而去。他是1974年11月去世的,骨灰被化名“王川”,送往成都一普通陵园。当时周恩来已在病中,特嘱此骨灰盒要妥善保存,经常检查,不得移位换架。直到4年后的1978年才得以平反。当骨灰撤离成都从陵园到机场时,人们才明真相,泣不成声。专机落地前在北京上空环绕三圈,以慰忠臣之心。

中国古代,君即是国。所以传统的忠臣就是忠君。但“君”和“国”毕竟还有不同。就是在古代,真正的忠臣也是:为民不为君,忧国不惜命。朗朗吐真言,荡荡无私心。既然为“臣”,当然是领导集团的一员,上有“君”下有民。他要处理好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对领导负责还是对人民负责。当出现矛盾时,唯民则忠,唯君则奸。“杜稷为重君为轻”,真正的忠臣,并不是“忠君”,而是忠于国家、民族、人民。像海瑞那样,宁愿坚持真理,冒犯皇帝去坐牢,而彭德怀在毛泽东号召学海瑞后,真的在案头常摆着一本线装本《海瑞集》。第二个难题是敢不敢报真情,提中肯的意见,说逆耳的话。所谓犯颜直谏,就是实事求是,纠正上面的错误,准备承担“犯上”的最坏后果。这是对为臣者的政治考验和人格考试。“谏”文化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一个特有的内容。披阅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串长长的冒死也说真话的忠臣名单:比千被剖心、屈原投江、魏征让唐太宗动了杀心、海瑞被打入死牢、林则徐被充军新疆……他们都是“不说真话毋宁死”的硬汉子。现在,这个名单上又添了一个彭德怀。

彭德怀爱领袖更爱真理,珍惜生命更珍惜国家的前途。他浴血奋战30年,不知几死,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庐山会议30天的争论和其后15年的折磨,他又不知几死,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他是一位为人民、为国家二死其身的忠臣。

人民永远记住了庐山上的那场争论,记住了彭德怀。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义和团/张学良替宋美龄守密/中国处于大变革前夕/胡宗南
  • 边疆行/专制亡于残暴吗/台湾距离真正的民主还很遥远/观点一团糟,事实一团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