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神马都有的杂图/新东方疑云 中美上演谍对谍/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改革进程开始逆转
發佈時間: 7/21/2012 2:41:31 AM 被閲覽數: 32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神马都有的杂图

博讯

 

 
新东方疑云 中美上演谍对谍
 

    来源: 旺报
    
      在美股上市的大陆企业尽管标志着「中国成长」,但该板块却一再暴露财务及公司治理漏洞;这予美方专门从事「做空」机构可趁之机,藉大陆当地调查公司获取相关情报,丢给市场大放利空消息。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大陆官方正积极「整肃」此类调查公司,「寒蝉」般噤声效应正在发酵。
    
    
      在美股上市的大陆教育系统龙头新东方,17日传出因调整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遭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两个交易日市值缩水一半以上,可谓「损失惨重」;期间颇值玩味的倒不是事件本身,报导指出,美国知名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在消息曝光后隔日发表抨击新东方的报告;但类似报告今后愈来愈「稀有」和「可贵」。
    
      浑水公司报告称,新东方的学校网路实际上并不归其所有;消息来自新东方和1家潜在加盟商的对话,极可能就是大陆当地尽职调查公司的杰作。新东方旋即发布声明指其报告错误,19日股价收复部分失土。
    
    

新东方疑云 中美上演谍对谍


    
    

  透明度愈来愈低
    
      在新东方事件前,仅过去两年就有数十家中国公司遭监管机构调查和做空机构攻击。报导引述对中国公司做尽职调查的投资者说法,过去几个月,随公司信息获取难度加大、研究人员遭到骚扰,对大陆企业的调查更加困难。
    
    
      投资基金GeoInvesting LLC副总裁戴维(Dan David)证实,8、9个月前,在大陆当地调查开始变得危险;他说,去年下半年,公司调查人员站在工厂马路对面清点进出卡车数量时,被保安打倒在地,身分证被抢走。
    
    

  上升至国安层级
    
    
      报导观察,起初似乎只是公司保安和地方政府骚扰调查研究人员,局限于当地,但现在则上升至中央层级采取措施箝制调查人员。
    
    
      浑水公司创始人布洛克(Carson Block)表示,在调查新东方过程中,他的员工曾被大陆国家安全部人员找上门,该部门给调查公司传递的信号是「我们不想让你们继续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展开调查行动。」
    
    
      报导引述《人民日报》头条消息,凸显大陆打击商业调查的风声鹤唳。今年4月20日,大陆公安在20个省针对私人调查公司展开严打,至28日止,计有1900多人在这波严打中被拘留。
    
    
      不仅「机密资料」,大陆现在就连「公开资讯」都管制;报导根据律师、投资者和研究公司说法,在此波严打前,就几乎无法从大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取企业工商纪录;查阅这些文件,通常是投资者考虑投资时对标的公司做尽职调查的起点;该机关上月拒绝透露是否采取措施限制这些一度公开的讯息,但据北京市工商局说,过去曾有律师透过转卖方式滥用这些数据。

 

 

谢选骏: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似乎是“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外交的行事规则”。例如有分析指出,在1980年代,美国支持了独裁者萨达姆 侯赛因,因为他是美国当时的头号敌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敌人。但是萨达姆却又丧命于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一场因指控他支持恐怖主义、支持基地组织而掀起的战争。事实是,萨达姆并未与基地组织有染,但是他确实支持了另外一个恐怖组织——伊朗人民圣战。
   
    美国有些官员也希望美国能够将伊朗人民圣战组织化为己用,因为他们与伊朗为敌。据《纽约客》杂志刊发的一篇文章,布什政府曾经向伊朗人民圣战提供过金钱、枪支,甚至还从2005年开始在内华达州给他们进行培训。换句话说,如果此文章属实,美国则是向他敌人的恐怖分子盟友提供了支持,因为这些恐怖分子是美国另外的敌人的敌人。就此,美国《大西洋周刊》刊文指出,支持伊朗人民圣战的这种立场看起来令人困惑,甚至还有争议,而且当下呈现出这种局面其实也并不是巧合。现在的世界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种理念被普遍当作外交准则使用,已经变得太过于复杂与盘根错节。这样的思维使得美国与自己的长期利益在不断地背道而驰,“解决”短期问题的同时却又制造出更为严重、更为长期的问题。
    
    利用阿拉伯的独裁者去压制阿拉伯的伊斯兰势力,到头来这些独裁者又一个个被推翻;力推拉丁美洲的右翼势力上台,这些人却最终沦为了臭名昭著的独裁者;支持反抗苏联的游击队,尔后他们的枪口又调转朝向美国,这样的例子几乎是不胜枚举。一些时候,美国甚至还会去支持那些虽然确实是敌人的敌人,但同时却又还在与美国处于敌对状态,积极对抗美国的势力,这比如阿富汗贩毒集团头子阿赫梅德 卡尔扎伊(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弟弟),以及自2003年开始获得美国援助的利比亚卡扎菲。
    
    美国对苏联的冷战也是如此。那时起源于美国对苏联的扶持:为了对抗纳粹德国,美国不顾英国的坚决反对,无私地援助了苏联,结果把苏联培养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并为此付出了五十年冷战的残酷代价。
    
    看英国首相丘吉尔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即使在大英帝国最艰难危险的时候,丘吉尔也始终没有把苏联作为真正的朋友。他对斯大林的任何要求和建议都持怀疑态度,都要留一手。果然,1944年8月,当苏联军队已经打到维斯杜拉河东岸,与波兰首都华沙隔河相望的时候,被德军占领的华沙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指出:残暴的苏联军队故意隔岸观火、借刀杀人,拒绝援助起义抗德的人民,听凭德军将起义残酷镇压下去。说起来波兰和苏联都是“同盟国”,是各自敌人的敌人,但是历史的经验表明: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美国与中共的关系也是如此。为了对抗苏联,美国不惜抛弃战时盟国中华民国来扶持中共,结果用了整整一代人时间(1971——2011年),把中共培养成为第二个苏联,经历总量位于世界第二。现在却被形势所逼,不得不准备和中共进行一场新的冷战。
    
    钓鱼岛和南海的局势其实是一体的:那就是美国正和中共进行一场新的冷战。
    
    为了这场新的冷战,越南这个“美国的死敌”都被动员起来了。但美国怎么可能和杀害了那么多美国人的越南真正和解呢?
    
    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再不好,毕竟没有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过。这就是俄罗斯人的狡猾之处:他们自己不动手,却让中国人到朝鲜去放美国人的血,结果把中国和美国做成了死敌,让俄国人坐收渔翁之利。据此我们不妨预测:未来的中美冲突,很可能要比过去苏美冷战远为险恶。
    
    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共产主义制度与自由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无法兼容的。 博讯

 

张维迎:改革进程开始逆转 2012-07-18 23:11:25


 


张维迎:改革进程开始逆转



  在改革30年后,凯恩斯主义不仅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而且指引了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国开始了事实上的“国进民退”浪潮,改革的进程开始逆转。

  自1978年开启的中国经济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经济高速增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选择越来越多,自由也越来越多;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改革前的第13位上升到现在的第2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越来越大,G2(两国集团)成为国际流行词汇,甚至有“全球领导力东移”的说法。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诸如收入分配不均、地区差异扩大、官场腐败严重、医疗和教育不公平、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使得人们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减少,反而有所上升。

  与这两种现象相对应,在如何评价过去的改革和指导未来的改革上,出现了两种我不认同的思潮:中国模式论和改革失败论。“中国模式论”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来自独特的“中国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强大的政府干预和国有经济主导,完全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于“华盛顿共识”所主张的自由竞争和私有企业制度。“改革失败论”者认为,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是市场化导致的,是企业家造成的,30多年市场化的改革政策基本上是错的。

  “中国模式论”最初由一些海外研究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学者提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得到一些国内学者特别是政府官员的信奉和追捧。“改革失败论”主要是国内一些左派学者的主张,在普通大众中也有不少附和者,甚至也得到个别相当级别的政府官员的认同。

  在我看来,这两种思潮看起来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迷信政府的力量,不相信市场的逻辑;迷信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不相信企业家的深谋远虑;迷信权威,不相信自由;迷信“国情”和“特色”,不承认普适价值。他们都反对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二者的不同在于:“改革失败论”者从否定过去的市场化改革开始,主张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甚至回到“文革”时代,由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消灭私人企业家,由国有企业统治经济,或许外加一点空想的大众的“直接民主参与”;“中国模式论”者否定的是未来的市场化和民主化改革,主张固化现有体制和权力结构,依靠产业政策领导发展,用国有企业主导经济。至于他们的主张是基于认识问题还是利益问题,我不敢妄加评论,大概兼而有之吧!

  这两种思潮表面上看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他们对事实的解释是错误的。是的,如果我们把中国与英美发达国家比较,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国家的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干预多,国有企业的比重大,我们也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和法治。但如果因此就把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归结于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如“中国模式论”所主张的那样,就不符合历史了。中国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下的全能政府开始。改革进程中我们之所以能有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是因为政府管得越来越少,国有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不是政府管得多和国有部门比重大。正是伴随着政府管制的放松,才有了市场价格,才出现了个体户、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形态,中国经济才不仅没有崩溃,而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还应该指出,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主要依赖的是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几百年所创造积累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这些技术和管理根本不可能在像中国这样高度政府干预和国有部门主导的经济体中创造出来。

  政府高度干预和国有企业主导不仅不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恰恰相反,它们倒是“改革失败论”者所大肆渲染的中国社会重重矛盾和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政府控制大量的资源和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是官商勾结的直接原因和官员腐败的主要温床,严重腐蚀了商业文化,破坏了市场的游戏规则。垄断性产业国有企业攫取的垄断利润使得国有部门职工的待遇远超出市场的公平水平,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能早点开放医疗市场,允许民间资本自由进入,而不是保持国有医院的垄断地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绝不会如此严重;如果允许民间自由办学校、办大学,中国的教育质量绝不会如此低;如果我们能树立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将政府的权力严格置于法律之下,绝不可能有那么多野蛮拆迁事件发生;如果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绝不可能有那么多对农民土地的不公平掠夺;如果做企业是每个人的平等权利而不是政府以审批的形式赋予一部分人的特权,官商勾结绝不会如此普遍;如果公民有真正的选举权和言论出版自由,官员的腐败行为绝不可能如此肆无忌惮。

  因此,无论是为了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种种社会矛盾,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对经济的干预,建立真正的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

  非常遗憾的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模式论”和“改革失败论”这两种思潮并没有停留在文字和口头上,而是走向实践,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导致改革停滞,甚至倒退。在过去几年里,改革的步伐被反改革的心态和政策所阻碍,一些传统计划经济的手段在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名义下复活,本已放开的价格又被重新管制起来,以“民进国退”为主线的所有制结构调整让位于“国进民退”,政府财政收入连续多年远超过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政府投资开始挤压民间资本的生存空间,企业家的创业激情被移民热情所取代。凡此种种,不仅给未来经济增长埋下了体制赤字,而且使得我们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

由万家述评张贴  wenxuecity
 

百合初生

来源: ProgrammerA 于wenxuecity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边境/懒人地图/人本主义的世界观/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有感/3陪女陈述
  • 老虎/黄石公园 2012预言之源/美媒揭林书豪被弃真正原因/湘西苗寨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