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好声音/让流氓来讲讲文化/古代当了十次寡妇的极品红颜祸水/毛手里丢失了多少国土
發佈時間: 7/31/2012 12:52:18 AM 被閲覽數: 39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好声音》第三期 20120727

来源:
 

优酷超清

 

 

 

让流氓来讲讲文化(1)

茶坛说有人在讲中华传统文化。讲明白中国,就要讲世界;讲明白传统,就要讲历史。但是世界要讲明白,历史要讲明白,别人都习惯于去1234567,子子孙孙无穷溃的讲法。这讲法没问题,是思维方式有问题。思维方式有神马问题?这种讲法所代表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法,但是世界和历史的事例太多,身处无穷细节之中的人,归纳是归纳不出来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要跳出这个传统啊、中国啊,等等的细节,扔掉礼仪廉耻儒释道法这些玩意,才能找到把这个问题理解清楚的真理。先说说一个谁都知道的例子:囚徒困境。那位问这个跟传统文化没联系。不是没有联系,而是文化都在这里面了。

说有甲乙两个嫌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仅靠他们的自己供述判 案。假设一个被证实的罪犯(不是自己认罪,而是客观证据)应当受到10年惩罚。但注意这个例子里是没有客观证据的。根据甲乙的供述应该有四种结果: 

甲认罪,乙不认罪,判甲10年,乙无罪。

甲认罪,乙也认罪,判甲10年,乙也10年。

甲不认罪,乙认罪,判甲无罪,乙10年。

甲不认罪,乙也不认罪,判甲5年,乙也5年。

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甲认罪的话,就 10年。甲不认罪的话,就无罪或5年。乙也是一样的局面。这时候甲、乙肯定都不会认罪。这就是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情况。人只要为己就是硬道理,这是自然的丛林法则。

接下来,我们修改一下规则,目的是让甲乙都讲真话,也就是树立一下社会道德的价值:

甲认罪,乙不认罪,判甲5年,乙判无罪。

甲认罪,乙也认罪,判甲5年,乙也5年。

甲不认罪,乙认罪,判甲无罪,乙5年。

甲不认罪,乙也不认罪,判甲10年,乙也10年。

这下子局面不同了。甲认罪的话,就 5年。甲不认罪的话,要么无罪要么10年。乙也是一样局面。罪犯是一个普通人,是不喜欢冒风险的,他肯定认罪。

但是罪犯要是个赌徒可怎么办?他会赌一把。如果面对赌徒,我们的规则就应该修改一下,让赌博的成本更高。如下:

甲认罪,乙不认罪,判甲5年,乙判无罪。

甲认罪,乙也认罪,判甲5年,乙也5年。

甲不认罪,乙认罪,判甲无罪,乙5年。

甲不认罪,乙也不认罪,判甲20年,乙也20年。

这样不认罪的局面就有可能20年了。这个赌博的风险太大了,承担不起还是认罪了吧。

中国在三皇五帝时候是第一个例子的情况,人们的丛林的行为为主。秩序混乱但规律简单。夏和商处于转型过渡的时代。直到周朝,有了周礼,这个过渡就完成了,社会到了第二个例子的状态。秩序明显,但规律开始复杂化了。加了一条坦白从款的道德价值。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春秋时期光坦白从宽已经不能维持社会秩序了,就是赌徒越来越多,大家都只把赌博当常事了。儒家出来,孔老二要复礼。这属于长久之计,儒家需要好几代君王的持续努力才能实现。

只有法家简单明了立竿见影。这就是秦代,就是第三个例子所讲的加强法制力度的问题。到这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发展全了。剩下的2000年就是在前人的文化基础上添油加醋了。看上去美丽很多,花哨很多,但核心上没有什么可圈点的。文化的基本状态不断的在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之间反复变化。

有人说我这讲的是政治。也是也不是。比如你说儒家,仁义礼智信,这哪一条不在传输一种道德的价值观,他们在坦白从宽这里面都包括进来了。我就不花时间讲细节了,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呢?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儒法两家之间。儒家所指示的复礼扶德的文化方向,不能形成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都归到法家的重法重罚上希望短期重振社会文化秩序。法家也不是救命的稻草,因为严酷法律带来社会不公。

但是我们2000年来忽略了一个道家,所以让道家退化到一种类似宗教的状态了。道家的核心就是人地天道,道法自然,道一二三,三生万物。这跟儒和法比起来,是一种极右派的文化理念,就是顺以自然之法,一切都交给invisible hands来办他。这种理念比较合的是早期的那个被称为民主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是那个组织形式后来又怎么样了呢?改天再讲。

让流氓来讲讲文化(2)

上篇说到被边缘化的道家。道家的核心思想都在道德经里了,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方法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观,谈到社会政治理念,就是无为而治。这个说的,跟芝加哥自由市场学派( chicago school )的意思是一个。

说到这要跳过来说说西方的情况。西方的世界在中世纪之前,是比较自然的,丛林法则。别看他也叫封建社会了但是西方的封建可跟咱中国不一样。如果只认叫法就容易被忽悠了。你打我我打你,也都不需要架上反动和进步的名义开战,无非是谁看上谁的地盘或者老婆了,就打一把的事。那就是丛林状态。到中世纪宗教的盛行,就是加入道德成分了。靠一种虚拟的概念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中世纪大概 1000 年的长度,跟周朝的 800 年相当了。到最后,周礼也好,基督教也好,道德层面能够维持的秩序就这么长时间了,都崩溃了。跟中国不同的是,西方进入的是道家所描述的轨道,而不是儒法循环的圈子。

有人说这是巧合吧,西方人怎么会跟道家挂上钩呢?这根本不是巧合。社会文化价值其实基本上就这三种可能的方向,要么极尽自由,要么正确引导,要么强力阻止。从左右的尺度上来看,极尽自由的是右派,强力阻止的是左派,正确引导的是中庸派。这就是孔子怎么飞把自己叫做中庸的理由了。中庸岂是和事佬,顾其左右而言他罢了。对于孔子来说,他是看到自由无为,也看到了激进管理之后才走了一条中庸的道路。否则的话,换个理解,在引导正确行为和阻止错误行为之间,自由天然派何不称为中间派呢?

近代的西方抛弃宗教道德进入自由市场,如果站在万年的角度看,是一种返回当年丛林法则的状态。只不过这回人们发明了更文明的玩法,就好像把国际象棋改进成了大富豪。输赢不再主要是人的生死,而是口袋里的金钱罢了。

好,接着说西方自由市场无为而治的社会。自由,无为,就得讲民主啦。否则没有至高无上者,谁又有为能来有这个为?这就是从第二个例子的状态,要回归到第一个例子的状态。中国人没有选择这么走,因为中国那时候没法选这个,那时候中国社会文化比生产发展超前,没有商业经济,人与人之间的丛林还是肉搏态,这个回去太可怕了。不能回去,所以中国走了儒法。西方的情况不一样,生产发展超前于社会文化,这时候回到丛林可以选择以商业的方式进行,完全没必要肉搏为主。这大家就没意见了,最差也就变穷光蛋。所以西方可以选道家的路子走。

选择道家的自由市场,这不是终点。社会肯定还得左右摇摆。也就是说从非常自由到重视政府功能再到自由市场这样的圈子。而且这个状态下的政府功能,肯定主要是正确引导(儒家),而不是严格法令(法家),因为右派的道家距离中间儒家比较近,不能越过直接到法家那边去。有人不同意,说美国法律严格啊,怎么是儒家呢?只说最终要的一点,就是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的宗旨。这个宗旨之下,人首先被默认为无辜,是善的,直到有证据判定犯罪,否则权利平等不会消除。这就是以人善为基础的道德价值理念,是儒家的东西,它跟法家以人恶为基础的理念是格然不同的。

西方为什么要在自由价值和道德价值两者之间徘徊呢?很显然的答案就是,道德价值就是为了解决丛林状态的社会问题才发展出来的。丛林状态是自己不可能长久稳定的(两次世界大战充分说明问题了),必然加以道德引导。所谓的国际秩序,商业道德规范就出来了。但是有道德引导就能解决人类社会的持续稳定繁荣的问题吗?中国和西方的历史都回答了,道德不能长久解决问题。西方在 400-500 年前在生产有条件的时候,可以从道德回到丛林,然后再来引进新的道德,现在看来这其实也没解决问题。中国现在生产有条件了,咱回归一把丛林,回是回去了,但问题也肯定还解决不了。最后当道德不能再让社会进行下去的时候,再没有新的技术条件能回归丛林。肉搏丛林之后财富丛林,然后呢?没有别的丛林可以玩了。

西方文化最后是不是要走到崇法的阶段?是不是要承认人之初性本恶?承认了以后,社会会不会彻底改变这个民主的形式呢?该日再说。

 

 

让流氓来讲讲文化(3)

 

 

2012-07-27

接着前面的道儒法来讲。说的是社会文化的大的价值观取向只有左中右这三个可能:左边的是激进政府干预社会,手段是强力法治手段惩罚错误行为;右边的是无为政府不干预,手段靠invisible hands;中间的是道德政府引导社会,手段是体系的道德观念驯化。

惩罚要物质,鼓励就要精神,这一点容易理解。这样在文化价值观上就有了突出的不同。右派核心价值讲自由自然,个体角度是自由,群体角度是自然。讲自由的右派肯定不会喜欢存在至高权威的社会文化,所以有权威的社会里,右派很不爽就要遁世了。左派核心肯定讲权威,否则如果左派不搞权威的话,谁能相信社会里人人会认罪自罚呢?必须有权威来执行惩罚任务。中派核心讲道德观念,通过一个虚拟的价值观念来精神引导人人向善,仿佛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那么中派到底要不要权威呢?中派的意见是有。但是,有,中派也不想让他当什么真权威。儒家的理念里,皇权是一种靠仁德来维护其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极致的道德标兵才有理由被当作权威存在。所以这种权威是极度不自由的个体,就好像雷锋是个道德楷模,一旦做了楷模就不自由了,连手淫这种很快活的事雷锋是没有可能做的。道德是儒家为了圈大家从而维持社会秩序才来的,但是道德这玩艺圈的最厉害的,不是人民,而是权威。所以儒家价值真正执行的社会,这个权威做不得,做了的就知道很累很不爽。权威要爽,就得 Abuse

但是后来的2000年中国文化给儒家添了太多维护皇权的成分,上可以为所欲为,下必须三从四德。那这就变味了。这也就没法长期稳定。所以我说最近2000年的东西花哨多,都是添油加醋,甚至画蛇添足,即使搞明白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来说没有意义了。

相对中国近2000年文化在左半边晃晃悠悠的历史,西方遁入右半边的历史短,中世纪后只有500年。这500年文化是在右半边晃晃悠悠来着。一战之前是最丛林的时代,凡尔赛和约算是有了国际道德框架,二战之后的联合国算是把肉搏层面上的丛林道德完善了,布雷顿/关贸是在财富的层面上给丛林加上道德。

现在的情形怎么样呢?有很多人说布雷顿的体系不行了,要洗牌了。其实这个洗牌,从现在看来就是重排座次的问题。中国俄国不是不提新的体系玩法,而是提不出来。财富的丛林玩法现在看来确实到头了,寅吃卯粮的credit系统已经把财富玩法玩到猴年马月了,再接着玩能信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看非洲兄弟们吧,东南亚早就玩得哮喘了)。除了财富,你现在看不出还能有什么新的玩法。我们这里不妨总结一下玩法的基本要素。首先,必须某种可被占有和剥夺的东西。人的生命和财富都是具有所有权的。没有货币和自由市场的时候,人就是玩命。其次,这种东西必须可以被投入到人间的争夺斗争中去。否则它就是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玩。

这个国际社会的秩序只是座次重排,体系结构还是跟以往格式相同的话,也就是说那这个国际体系就等于早晚还是要不行的。为什么?

凡尔赛和约也引进国际的道德了,为什么不够有力?为什么还要有二战?雅尔塔又加进来以后就足够了吗?那冷战怎么又出来了?这一系列的历史说明一个问题。右派的丛林状态必然往中派的道德状态进化,而道德来了就必须有权威存在。凡尔赛提高同盟国地位,但是压不住轴心国。雅尔塔压住轴心国了,但是同盟国之间还是互相又压不住斗起来了,非要到干掉苏联然后美国独家权威的结果才行。但是你别忘了,在中派的意见里,权威的存在不是自由自在的。权威一旦自己abuse了,那会怎么样呢?

再来看看人类就真的没有别的玩法了吗?其实人类真正拥有的,除了生命、金钱,剩下的就是情感了。但是情感作为玩法的技术条件现在没有,要有的话,那又是什么呢?

由贾平凸张贴    wenxuecity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壶口消失/空军一号/无锡政府已经破产/世界經濟之怪現狀/中國銀行業14萬億美元負債...
  • 捕鲸/房山7.21/谷歌荷红灯区/纽约伦敦下水道/梦露同性恋秘闻/七律/二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