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这个社会不需要上帝/基督徒的报复/天堂和地狱/基督徒追求社会公义实际吗/牧者六大特質
發佈時間: 9/17/2013 12:56:43 AM 被閲覽數: 100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音乐和你] 试贴 (一)

来源: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wenxuecity

 

基督徒的报复



[福音论坛]


如何面对强盛的仇敌?对手高不可攀,自己却既软弱又渺小,怎么办?电视剧《家仇》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活著,就是为复仇

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一个12岁的小女孩亲眼目睹父亲被仇敌所杀,鲜血几乎喷了她一脸,母亲也含恨而去。从此,惊惧、仇恨、愤怒深深地渗透到女孩的血液里;从此,她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为父报仇.

父亲的旧部下收养了她,并送她去上海读书,她完全可以开始新的人生。可是,为了报仇,12年后,她不顾养育恩人的劝告,回到仇人生活的地方。这时候,那个仇人已经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这个弱女子难以接近。但仇恨却让一个弱女子成为刚强的勇士,她处心积虑地制造复仇的机会。为此,她不惜牺牲一切。

在仇恨面前,爱情失去了力量,爱她的男人只是她用来复仇的工具。友情遭到抛弃,少年时那个曾给过她许多温暖的好姐妹,居然是仇人的女儿,于是,她不再与之来往。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她的弟弟本有很好的戏剧表演天赋,可以在艺术舞台上大有作为,她却一次又一次地逼迫弟弟学武术以报仇,可怜的弟弟最终竟被逼疯。

因为她的复仇计画,许多人受到牵连和伤害。最后,仇人终于死在她的手下。古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一点,她做到了。然后,又怎么样呢?友情没有了,亲情没有了,爱情没有了。

仇虽然报了,但她因此快乐了吗?没有!她原本可以去开始新的生活,享受爱情,成立幸福的家庭,她的弟弟也可以在艺术的天地里大有作为。但她却选择了以复仇为生存的目标,于是,这一切就都化为乌有了。
那么,难道不应报仇吗?难道应该任凭仇人消遥法外吗?

复仇,上帝的特权

先知那鸿从上帝那里得到这样的话语∶“耶和华是忌邪施报的上帝。耶和华施报大有忿怒;向他的敌人施报,向他的仇敌怀怒。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那鸿书》1∶2-3)面对种种罪恶污秽——流人的血,充满谎诈、强暴和抢夺,尸首成了大堆,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上帝大有忿怒,上帝要向他的敌人实行报复。

从《那鸿书》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所依靠的上帝是会报仇的上帝,万不以有罪为无罪。这就是一切冤屈之人的出路。任何人受了冤屈,要不要伸冤?要!有了仇恨,要不要报,要!如何既报了仇,自己又不再受苦呢?很简单,交在全能上帝的手中,让上帝去报仇,因为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9)

《那鸿书》不是教导我们要自己报仇雪恨,乃是大声提醒我们,上帝是公义的上帝,上帝必审判一切罪恶。因此,任何人依靠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依靠上帝,就是要自己当神。到最后,即使一时报了仇,自己和他人也会成为复仇行动中的牺牲品。

宽恕,另一种复仇

安徒生曾讲过一个童话故事∶一名骑士被俘了,他的仇敌侮辱他到极点;后来,骑士终于自由了。有一天,那位使他痛苦至极的仇敌居然成了他的俘虏。于是有了骑士和俘虏的对话∶

“你想你会得到什么待遇呢?”

“我知道!”土耳其人说,“报复!”

“一点也不错,你会得到一个基督徒的报复!”骑士说。

“基督的教义告诉我们宽恕我们的敌人,爱我们的同胞。上帝本身就是爱!平安地回到你的家里,回到你的亲爱的人中间去吧。不过请你将来对受难的人放温和一些,放仁慈一些吧!”

这个俘虏忽然哭起来∶“我怎能梦想得到这样的待遇呢?我想我一定会受到酷刑和痛苦。因此我已经服了毒,过几个钟头毒性就要发作。我非死不可,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在我没有死以前,请把这种充满了爱和慈悲的教义再讲给我听一次。它是这么伟大和神圣!让我怀著这个信仰死去吧!让我作为一个基督徒死去吧!”

这就是基督徒的报复。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罗马书》12∶20)让我们在上帝的爱中自由,把报复的权利交给上帝,求上帝来医治自己的委屈与痛苦,从上帝那里求得仁慈、怜悯、平安和自由。

最感恩的是,你虽受伤害,却能自由地成为对方的祝福。在你的爱中,对方若悔改,那么他必定为自己对你的伤害而羞愧、不安和悔恨,良心的不安和悔改比一切的惩罚更可怕;如果他仍然不悔改,那么永远的惩罚将与他同在,而你却得到了上帝的赏赐。

 

 

 

这个社会不需要上帝

 



[福音论坛]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明显的特征,是世俗化。什么是世俗化?世俗化是一种现象。欧美社会本来高举基督教的价值观,圣经被看为是道德抉择的基础和权威。但是到了现代化的社会,宗教与政治、公民权利、学校教育甚至道德行为,没有了必然的关系。宗教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层面已失去了权威。这世俗化的现象,建基于一种信念∶认为社会透过现代化和理性主义,不断“进步”。社会和大众不再认为上帝的存在对于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取而代之,世界才是价值和意义的来源与权威。

本文旨在探索现代人在世俗化思潮中为何否定上帝的存在。

社会不需要上帝

现代人会寻找上帝吗?世俗化认为,人类社会不需要上帝,人可以不需要上帝而快乐地生活。基于这信念,在2010年底,美国纽约有人花了大量的金钱,在各大交通工具上写著∶“没有上帝,没有问题!”
在今日的欧美年轻人的思想中,“社会不需要上帝”的思想特别普遍。他们认为,社会和教会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宗教与现代化是绝不相关的。人并不一定要与宗教产生关系,“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比“人与上帝的关系”更重要,更具实际效益。

根据梵蒂冈的统计,在1900年,欧洲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的数目,占了全球的49.9%,但到了2000年,只占21.4%。这些数字表明,越来越多欧洲人离开宗教信仰。

以荷兰为例,荷兰一直都是宗教的城堡,是基督教改革宗教会的桥头堡。根据在1970年的统计,荷兰人有76.4%属于天主教和基督教,但是到了1979年,有41%人口不去教会聚会。

其它欧洲国家也是如此。这使我们看到,现今社会是世俗化社会,现代欧洲人逐渐觉得宗教信仰与他们不相关,社会渐渐脱离开宗教机构(教会),把宗教边缘化。宗教已经不是社会和文化的主要特征,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已逐渐减弱。宗教(例如基督教)被看成是个人的抉择,而非社会必需遵守的责任;宗教是私人的约定,应该将它搁置在家中,而不应让其挤入公众的范畴。

科学不容有神

为什么世俗化产生“社会不需要上帝”的想法?这想法与现代人对科学的态度息息相关。现代人认为,科学是获得知识的最优越的途径,而且“科学不容有神”。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现代人在道德和宗教问题上是相对主义者,在科学、数学及科技上,却是绝对主义者,相信科学是一切真理的标准,科学必然排斥神的存在。这种矛盾的态度,说明相对主义对人的影响是微妙的。
今日的年轻一代受这种世俗化思潮的影响,认为自然科学的知识是最优越的,自然科学所宣称的真理胜过其它学科。这些年轻人的观点,充分表现在新无神论者Christopher Hitchens, Sam Harris和d Richard Dawkins等人的书籍中。这些著作以自然科学为名,攻击上帝的存在,批评上帝在科学、历史和哲学上的可信性,甚至声称科学的真理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

这种否认太简化

被誉为“当今爱因斯坦”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认为,解释宇宙的存在不需要以上帝的存在为基础。他在2010年新著《科学不容有神》中再次宣称,根据他的科学研究,世界没有上帝,宇宙不需要上帝的存在,也不需要上帝的创造或推动。宇宙是自然而来、自行形成、自动运作的。宇宙是无中生有的,宇宙中的行星、恒星及各种星系,都是依从物理规则自发形成,它们的出现是必然的,并不是上帝因为眷顾人而创造的。

霍金认为,“相信有造物主是违背科学的”,“由于世上有自然定律(例如万有引力),宇宙能够从无有中创造自己”。

霍金提倡的科学观,其实是有前设的,并不是中立的。他已经假设上帝是不存在的,相信的是自然主义或物质主义。而且,他相信,科学能够测透一切,包括上帝是否存在。然而,当我们观看科学史时,便会发现,科学家常常“故意”简化问题。例如,牛顿的天体力学,在同一时间只处理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因他知道,3个天体的分析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牛顿的研究策略是一种“简化”的方式。当代科学在此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仍无法处理数以百计的天体问题。太阳系中就有数以百万计的天体在移动,何况整个宇宙?科学又怎能准确地描述其情况呢!由此可知,科学是有限的,科学不能如此“简化”地否定上帝的存在!
已经把神杀死了

霍金的见解并不新颖,早在19世纪,哲学家尼采指出,虽然基督教的上帝作为西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基础,已经超过千年,但是现代科学和欧洲世俗化“杀死基督教的上帝”。上帝的死亡最终引致人不再接受客观真理的存在,也会使人相信生命是没有目的的,因为人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透过一位狂人,表达现代人如何把上帝杀死∶

有一狂人在早晨阳光极猛的时候,点著灯笼,冲进市集,不停地大叫∶“我要寻找上帝!我要寻找上帝!” 很多围观者都不相信上帝,大声笑著说∶“上帝是否迷了路?”另一人说∶“上帝是否像小孩般迷了路?他在隐藏?他可能惧怕我们?他是否去旅行了?或移居外地?”

正当所有人都大声叫喊和欢笑时,狂人忽然跳进他们中间,用锐利的眼神看著他们,大声呼喊∶“上帝在哪里?让我告诉你们,我们已经把上帝杀死了—-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

尼采认为人类已把上帝杀死(即不容许上帝的存在),人类欲取而代之,透过各种方法取代、扮演上帝的角色。

心灵不渴慕上帝

很多人受了“科学不容有神”的思想影响,称自己是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他们认为自然界发生的事件与基督教的上帝没有关系,上帝只能够在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上存在,为的是要给人一个“合理”的结论。在科学能够解释的事情上,上帝不需要存在。根据这观点,科学研究和基督教是对立的。

很多大学都接纳这种观点。根据哈佛大学和佐治马新大学的教授在2006年对全美大学的研究,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在大学的比例,较其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高3倍。超过一半的大学教授认为∶圣经是古代的寓言、传说、历史和道德的教条;圣经是不可信的,耶稣与其他宗教人物并没有多大分别;达尔文进化论胜于创造论,上帝是不存在的;很多基督徒的思想都是古怪的,有些更是盲信者,不能忍受甚至仇视异见┅┅

爱丽丝念大学第一年的时候,发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各方面挑战她的信仰。这些挑战,加上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及缺乏基督徒导师,使她活在信仰的挣扎之中,几乎放弃自己的信仰。

今日仍有很多人像爱丽丝,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抵挡世俗化的“科学不容有神”的挑战,对基督教信仰产生怀疑。世俗化“科学不容有神”的思潮,并不是欧美社会独有的,它正入侵世界每一个现代化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中的大专院校。年轻一代被世俗化的科学观影响,认为上帝不存在,上帝的存在与科学是背道而驰的。

为什么世俗化的科学观在现今大学中势不可挡呢?原因并不是科学能够证明上帝不存在,而是人的心灵不再渴慕上帝。当人的心灵不渴慕上帝,心中宝座被自己占有,内心没有空间接纳上帝时,即使他所获得的证据指向上帝是存在的,人也不会相信。

圣经上有一个例子∶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亲眼看见上帝透过摩西所行的大事。然而他们死后,他们的后人就全然忘了(《士师记》2∶7-10)。上帝行了大事,为什么以色列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忘记了?因为他们无心去查考真理,宁愿敬拜别的神只。

为什么以色列人宁愿敬拜别的神只而非真神呢?因为真神要求凡是相信的人,要行在神的旨意之中。假神对人却没有这种要求。偶像崇拜的特征,就是人可以操控偶像,要求偶像跟随自己的心意行,填补人内心的空间。如果偶像不合或不能服务于人的意愿,人便以其它偶像去取替它。

所以,拜偶像的人真正敬拜的,不是偶像,而是自己。这些人表面上寻找真神,询问∶“上帝在哪里?”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心灵不容许真神的存在。

现代人信奉科学,就是因为心灵不渴慕上帝。如果人细心观察,并且谦卑地以信心仰望,便能发现自然界的知识都指向造物主上帝。

上帝却一直供应

“科学不容有神”的观点,从一开始便把上帝排除于自然定律以外,认为无需上帝,科学上的自然定律就可以“自然地”运作。然而,这观点本身并没有被科学证明,这只是无神论科学家的假设而已。无神论科学家认为,自然定律是恒常不变的,并不需要上帝的供应和支援。

基督教则认为,自然定律(“自然界的规则”)并不是自给自足的,必需依靠上帝的不断供应,才能维持和继续。为什么呢?因为世上一切事物都会朽坏,就如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太阳也正步向灭亡。如果一切自然的事物都会步向灭亡,为什么世上的自然界定律会永恒不变呢?只有上帝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没有上帝不断供应自然界定律的需要,自然界定律并不会正常运作。通过上帝对自然定律的供应,所有被造物都被上帝所规划与管理。

神学家加尔文说∶“上帝引导所有的创造物,是根据他在创造时赋与其条件和本质而达成的。”并且,雨水从天上降下、太阳从东方升起等等自然现象,并不是从“盲目的自然本性”引发的。相反地,乃是出于上帝的不断供应。

加尔文解释道,上帝“是世界万物永远的主宰和保存者;他支持、养活他所创造的万物。”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掌握在上帝的手里,绝对不是出于幸运和偶然,也不是会朽坏的自然定律所控制的。

上帝创造宇宙以后,没有退休、睡觉,或以任何形式放弃了宇宙,让它自生自灭。相反地,宇宙需要上帝的不断供应,才得以维持原先的模样。假若没有上帝的供应,自然定律并不能维持下去。“‘万事’包括自然定律,都是由上帝奥秘的旨意所统治的”。上帝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直接、有意识地供应万事万物。否则,这个世界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

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基督教没有把自然事件(例如苹果熟了会自然地向地面跌落)和超自然事件(例如耶稣复活)分开。基督教认为,一切事件都是从上帝而来,都需要上帝的不断供应,才能够维持。因此,自然事件和超自然事件,都同样根据上帝的权能和意旨,都是基于上帝的供应,才能得以成就。只是,自然事件依靠上帝的“一般性供应”,而超自然事件是从上帝的“特殊性供应”而来。这两者彼此配搭,让这世界平稳地发展。

简言之,上帝是存在的。他创造世界后,没有离开,反而一直供应这世界,让自然定律可以“自然地”运作。人只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大自然,便能认识上帝的存在。

总结

由于世俗化的影响,年轻一代认为社会不需要上帝,“没有上帝,没有问题”,不信上帝才是正确。这种世俗化的观念被认为建基于科学理论。事实上,这种理论是从一开始,便假设上帝不存在,然后才去找科学的资料说明上帝不存在。人有这种假设,是由于心灵不渴慕上帝。结果,人没有察觉上帝的存在,也没有注意上帝一直供应自然定律的运作!

井中蛙

 

 

 
 
天堂和地狱,真的存在吗?
 


[福音论坛] 影响深远的问题

“我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这是传福音的时候常常听到的。可是,是否我们不相信,那个东西就不存在呢?当然不是,还要看证据。

不信的人于是说∶“你拿不出证据!你无法把天堂和地狱证明给我看,也无法把神证明给我看。所以我的不信是有理由的。”

听上去他的话有道理,可实际上,他的不信,也是没有证据的。他能拿出证据,证明没有上帝、没有天堂地狱吗?所以他的不信,也是盲目的。

假设赌局

既然大家都无凭无据,是否就不需要讨论“天堂”和“地狱”了呢?不是!平时我们常常在没有凭据、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做事,即使要付出很大代价,且不一定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还是要做,因为如果不做的话,后果更严重。讨论天堂和地狱问题,就属于此。

17世纪法国天才的科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在他名垂青史的巨著《思想录》里说,即使不能用有限的理性证明无限的上帝,人在“有没有上帝”这个问题面前,还是要相信有。因为理性虽然不能证明上帝,却能够计算出信或不信上帝的后果。

我们可以把这个假设成一个赌局∶

假如我们赌上帝存在,那就有两种结果∶第一,最后发现上帝不存在,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那后,这个选择就无关紧要。第二,上帝真的存在,那后,我们就赢得一切。

赌上帝不存在呢,也有两种结果∶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无关紧要;如果他存在,我们就失去一切,永远沉沦。

因此我们所面对的,是50%赢得一切的机率,和50%失去一切的机率。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选择。另外50%都无关重要,不需计算。

相信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赌徒,在这种情况下,都知道该押哪一方。

天堂和地狱的问题,后果是如此严重,实在不容我们草率抉择,也不容我们不做选择。因为,最后只有“有”和“没有”两个可能,不做选择,就等于用实际行动选择了没有,最后还是要面对后果。

这个问题,不只影响到我们将来的结局,也对我们的现在有巨大的影响。帕斯卡尔认为,我们对永恒福乐有没有盼望,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价值,都是由“目标”决定的;一切“现在”的意义,都是由“将来”决定的。所以,如果天堂、地狱决定了我们最终的目标和最长远的将来,那后必然也会影响我们现在的每一天、每一步。

“永恒先生”

本人居住的城市澳洲悉尼,有一个人,名叫亚瑟·斯特斯。他曾因酗酒,沦落成流浪汉和街头恶棍。有一天,他走进市区的一间教堂,牧师刚好讲到人要思考自己的结局,赶快悔改。然后,牧师忽然对著前方,大声说∶“Eternity,eternity(永恒、永恒),我真恨不得让城中每一个人听见永恒这个字!你必须面对它∶你会在哪里度过永恒呢?”

斯特斯坐在靠门口的地方,感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对他说的。特别听到那几声“永恒”,大为震撼,就在心里接受了耶稣作他的救主。

以后连续30多年的时间,悉尼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出现用粉笔写的“eternity”这个字。于是寻找“永恒先生”,就成了许多警察和记者的业馀爱好。最后终于找到,就是这位斯特斯。

原来,斯特斯信主之后,生命完全改变,不但戒了酒,还成家立业。他盼望全世界都知道福音,可他没有文化,又生性腼腆,于是选择用这个方式,几十年如一日,一周4个晚上,出去写“eternity” 永恒这个字,希望唤醒沉醉和睡梦中的世人。奇特的是,虽然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但一写“eternity”,却立刻出现漂亮、流畅的字体。

如今“eternity”这个字已成为悉尼的标志,常在澳洲重要场合和节庆日出现。“永恒先生”的故事,还被编成话剧、拍成了电影,成为福音大能的见证。

这就是永恒对今天的意义,这就是将来的盼望对现在的影响。

难怪《纳尼亚童话》的作者鲁益师说∶“基督信仰是一个宣言。这个宣言,如果是假的,无关重要;如果是真的,无限重要。唯一不可能的,是相对重要。”

所以,已经接受了这个“无限重要”的信仰的基督徒,就不能再过“相对重要”的平庸生活。

在永恒面前,在天堂地狱这个问题面前,我们必须谨慎地做出抉择——即使我们没有证据和理由,还是必须抉择。

可以信赖的依据

话说回来,相信有天堂和地狱,真的没有理由吗?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把天堂、地狱端出来示众,但我们还是有足够的依据,相信有天堂和地狱,且比不相信更为合理和明智。

第一个依据

第一个依据就是人的道德良知。圣经说,罪人入地狱,乃是审判的结局,是对罪恶的惩罚,是出于神公义的诉求。

其实我们心中也有对公义的诉求。古往今来,无论什后文化、民族、宗教,都有类似天堂、地狱的信念。虽然具体观念和描述不一样,可背后的道德诉求却是一样的。在人类内心深处,都知道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应该有最后的总结算,善行得到奖赏,恶行受到惩罚,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假如公平和道德律从来就不存在于这个宇宙中,假如上帝没有把道德良知放入人的心底,人类怎后会有这样的诉求?

而且,一个有道德性的宇宙,一个有公义审判的永恒,不是比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公平可言的世界,更理想、更合理,也更能够解释人类良心的诉求吗?

第二个依据

第二个依据,就是随著当代医疗技术发达,日益增多的“死而复生”经历。也就是那些在医学上被判死亡、经过抢救后复苏的人,对复苏前发生之事的回忆。

所有这类回忆都惊人地相似;他们都能看见病房,看见别人怎后抢救自己,听见医生说的话,甚至看见只有从天花板的角度才能看见的东西。他们能穿越屋顶往外飞,经过隧道,看见光。有些人感觉像上了天堂,暖洋洋的;有些人像是下了地狱,非常恐惧(注1)┅┅

这些人的证词加在一起,虽然我们不能肯定他们经历的就是天堂、地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除了身体,还有灵魂。人在身体死亡后,确实还有知觉和意识,而且有地方要去,不是哪儿都不去。

第三个依据

还有一个最强的证据,就是耶稣基督的复活(注2)。这个证据强过起死回生者的见证。因为那些人还可以不算是真的死了,但耶稣却是真的死了,然后复活。

有人说,没有人去过天堂或地狱,所以没法证明有天堂或地狱。然而,耶稣却是真的去过,又回来了。因此。他才是最有资格告诉我们死后情况的人,相信他的话也是最明智的。

必须面对的见证

在圣经里,耶稣多次提到地狱。圣经里有3个词代表“地狱”∶

阴间

第一个是“阴间”,是人死后灵魂要去的地方。“阴间”强调的,是与神的隔绝。

耶稣说过这样的故事∶一个落到阴间的财主,求天堂里的亚伯拉罕∶“可怜可怜我吧,打发那个拉撒路来,用指尖蘸一点点水,凉一凉我的舌头,哪怕只是这后一点都好,因为我在火焰里,极其痛苦。”亚伯拉罕回答说∶“这可不行。你我之间有深渊相隔,我们这里的人不能过到你们那里去,你们那里的人也不能过到我们这里来。”(参《路加福音》16∶19-31)

一个人将来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是由他的现在决定的。现在不悔改的人,一旦去了地狱,就再也不能得到解脱,而是永远与神隔绝,永远在痛苦、黑暗当中。

地狱

第二个词,就是“地狱”。在耶稣的口中,地狱极为可怕。他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唯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马太福音》10∶28)

耶稣还说∶“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马可福音》9∶46-49)

“地狱”这个词,本指耶路撒冷城外的大垃圾堆,城里所有的垃圾,甚至罪犯的尸体,都倒在这里。所以耶稣用“虫”和“火”这些现实中的东西,来形容地狱里那种极度的痛苦,那种无穷无尽的悲惨和懊悔。

这也给我们看到,那些人之所以会落在地狱,是因为他们对神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是污秽、可憎的。这样的人不适合住在天堂,只能像垃圾一样丢掉。

火湖

第三个词,是“火湖”。虽然这个词只在《启示录》中出现,却完全符合耶稣对地狱的描述。

火湖描述的,是末日审判的时候,魔鬼和所有敌对上帝的势力要受的刑罚。《希伯来书》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9∶27)。《启示录》说,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就是审判之后那些罪人的结局。所有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人,都要被扔在火湖里(参《启示录》20∶15)。

可见,地狱虽然可怕,虽然残酷,却是公平的。地狱并不是神给人预备的地方,而是为魔鬼和他的追随者预备的地方(《马太福音》25∶41)。如果有人落入地狱,一定是因为他们不事奉神,情愿事奉魔鬼,作魔鬼的使者,最后只好送他们去他们主人所在的地方。

天堂和地狱,乃是对人一生的总结和奖惩。天堂和地狱,就是要回应那个在公义的上帝里面,也是我们心里,对公义的诉求。

不可思议的救恩

既然天堂和地狱确实存在,那后我们怎样才能上天堂,而不是下地狱呢?根据耶稣的说法,在那审判的日子,“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翰福音》5∶29)但怎样才算是行善,怎样才算是行恶呢?

标准为何

本人从小就觉得∶好人应该上天堂,坏人应该下地狱。但我不能肯定的就是∶我到底要多好,才能上天堂?到底要多坏,才会下地狱?好人跟坏人中间的线,应该划在哪里?

长大后,更知道了,这个世界并不是那后黑白分明,还有灰色地带。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假如神要审判,根据什么标准呢?

我想,应该不会根据我们人类自己定的标准。一是我们会把标准定得很低,以确保自己上天堂,结果就是把天堂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二是,人的标准常常变化。就如20年前如果男女之间产生了暧昧关系,一曝光就会变成过街老鼠。20年后,这却被称作“艳遇”了,还有人羡慕呢。

所以,神一定不会根据人的标准,而会根据他自己公义、完美、永恒不变的标准。

圣经说得很清楚,根据神的标准,世界上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都没有(参《马罗书》3∶10-12)。没错,“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可是,世上没有一个行善的,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满足神的要求,因此都该被定罪,都该下地狱!

幸好,人能不能上天堂得永生,不是靠自己的行为,而是靠上帝的恩典。这恩典源于上帝的爱,成于耶稣基督的救赎——神让他的爱子,那个唯一没有犯过罪的人,耶稣基督,承担我们所有的罪,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承受神公义的愤怒,吞下地狱的全部痛苦,好让我们可以脱离地狱。

怎样得到

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份恩典呢?只要我们悔改,承认自己的罪,接受耶稣做我们的主,我们就能罪得赦免,得享天堂的福乐。将来,在那个圣洁的新天新地里,神会与我们同在。他会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参《启示录》21∶1-4)。

这是一条多后宝贵,多后容易的得救之路!可这又偏偏是世界上最受忽略的路!忽略的结果是什后呢? “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帖撒罗迦前书》5∶3)耶稣也说,挪亚洪水的日子怎样,他再来审判的日子也怎样,“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路加福音》17∶27)也就是说,在大难到来之前,人们“马照跑,舞照跳”,完全没有危机意识,就算意识到也不加理会。

按帕斯卡尔的比喻,这就好像我们明明已经被判了死刑,现在给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提出上诉,许多人却宁愿在那里打牌,看著时间一天一天过完。人类在永恒面前的麻木、刚硬,实在是不可思议。

罪无可逃

美国18世纪大觉醒运动的领导者、布道家爱德华滋,在他那篇点燃了复兴之火的讲道《落在愤怒之神手里的罪人》中,提出这样的警告(大意)∶

“不要以为你不会去地狱,曾经有很多的人也像你一样,以为自己一定不会去地狱。有无数的人也曾在心里盘算,觉得自己还有时间,还可以在世界上自由放任够了再悔改不迟。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应该算个好人,觉得自己的功过应该可以抵消,上帝应该不会计较他的罪。

“可是当他们还以为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就忽然临到他们。这些人现在正在地狱里呼叫,他们要永远在那里受痛苦,永远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他们要昼夜呼号,永远懊悔,永远痛苦,永远离开神的荣光。他们所渴望的,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解脱,一点安慰,也不能得到。”

爱德华滋又说∶“即使在现在这个时刻,那个托住你、使你没有立即掉到地狱烈火里的唯一的原因,也是上帝的恩典,因为上帝怜悯你,还在给你机会悔改得救。如果上帝不留你的话,无论是你的健康、聪明、善良、家庭、未竟的事业,都不能把你留住。假如你忽略这后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但愿我们都严肃面对自己灵魂归宿的问题,更愿我们在耶稣基督和他所赐给我们的永生面前,不再抗拒,不再拖延,而是用柔顺、谦卑的心领受,使自己早日脱离地狱的审判,得享天国的福乐。

注∶

1. 最有代表性的资料,当属美国心脏科专家罗林医生所著《生死之间》一书。

2. 耶稣的复活,是不能够否认的历史事实。因为亲眼见到了复活的耶稣,原先胆怯的门徒,差不多一夜之间,就变成勇敢无畏的见证人甚至殉道士。就算死,都没有一个否认耶稣复活。
 
 
 
 
 
基督徒追求社会公义实际吗?

[福音论坛] 自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就不断有人在问:华尔街是否需要更多的监管?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偏了?已经出轨了?已经忘记中产阶级的重要性了?

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社会问题。不过,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在这些问题背后,还对应着一些更基本的话题,即:社会公义重要不重要?追求社会公义有用吗?可行吗?实际吗?

下面我们就从4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 社会公义的必要性

上面一连串的问题,看起来并不容易回答。不如我们先换一个方式来问:一个没有公义的社会,能够健康正常地运作吗?

这时答案就显而易见了:2010年12月回教国家发生的“阿拉伯之春”,不正说明了社会不能长久没有公义吗?专制的政府,僵化的体制,贪污腐败的政客,基本人权的被侵犯,国民经济的衰退,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必定导致平民百姓对政府激烈的抗议和唾弃!

美国的“占领华尔街”则是另外一个例子。2011年9月,接近1000名示威者,进入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示威抗议,反对大银行、大企业的贪婪腐败,因为它们影响政府的财经政策,带来社会贫富极度悬殊的不良后果,产生出所谓“1%的超级富豪”,却造成了成千上万的穷苦百姓。

这种贪婪腐败的社会现象,使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2年11月中共18大开幕式的演讲中,也不得不承认:腐败的社会现象如果不被解决,就会对共产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诚如《箴言》14:34所言:“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这样看来,一个没有公义的社会,是不可能健康正常地运作的。换言之,真正的问题不是追求社会公义有用吗?可行吗?实际吗?而是我们不能不追求社会公义!因为没有社会公义,结果只会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社会大乱。

 社会公义的圣经基础

从圣经的角度看“社会公义”这个议题,就免不了要讲到创造主的公义。因为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像”造的(参《创》1:27),所以人类社会对公义的需求,根本上源自于创造人类的耶和华上帝。难怪摩西描述上帝时这样说:“我要宣告耶和华的名;你们要将大德归与我们的上帝。祂是磐石,祂的作为完全;祂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上帝,又公义,又正直。”(《申》32:3-4)

既然上帝是公义的,祂便要求以色列在“各城里,按著各支派设立审判官和官长。他们必按公义的审判判断百姓。不可屈枉正直;不可看人的外貌。也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智慧人的眼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你要追求至公至义,好叫你存活,承受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参《申》16:18-19,《赛》11:3-5,58:3-9,《弥》6:8,《太》6:33)

可惜的是,以色列没有理会上帝对他们维护社会公义的要求,以致先知弥迦指责那些有权有势的领袖说:“雅各家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当听我的话!你们厌恶公平,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弥》3:9-11)

他们中间的大地主,贪图别人的田地房屋,使弥迦不得不责备他们说:“祸哉,那些在床上图谋罪孽、造作奸恶的!天一发亮,因手有能力就行出来了。他们贪图田地就占据,贪图房屋便夺取;他们欺压人,霸占房屋和产业。”(《弥》2:1-2)

很不幸,旧约先知所说的这些话,使人想到的,不只是古代的以色列,也是今天的东西方社会!今天的首领、官长,还是屈枉正直,以人血建立首都;今天的地主、官员,还是在贪图别人的田地房屋。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府,就曾被形容为一个黑手党政权;而中国大陆官吏的贪污腐败,也是众所周知、举世瞩目。

 基督徒参与社会公义的动力

面对这么大的挑战时,我们很容易会想:

“当然,我们应当关心社会公义,这个事实不能逃避,但是其拦阻却广大无边。不仅问题太过复杂(我们并非专家),社会又多元化(我们没有独一的权力或特权),而且反对的势力强大(我们没有影响力)。基督徒信仰在社会已落入低潮,我们感到陷入困境、孤立无援。何况,人人都自私,社会又败坏,要期望社会改变,简直太不实际了。”

斯托得牧师指出以上这种基督徒的悲观论调,既没有历史根据,在神学上也说不过去。

事实上,历史中充满基督徒影响社会的例子,包括创办主日学的雷克斯、废除奴隶制度的威伯福斯、和创立“救世军”的卜维廉夫妇。

而在神学上,我们不要只将注意力放在人类的堕落,而忽视上帝的创造与救赎。

在创造方面,人类并没有因为堕落,而完全失去上帝的形像或良心,不少非基督徒还是婚姻美满、教养儿女有方、敬业乐业、关心社会安危的。

在救赎方面,上帝赐给信徒和教会2个无比丰富的属灵宝库:圣经和圣灵。我们千万不要长撒但志气、灭基督威风,而是要多开发和使用这两个属灵宝库。我们不要像扫罗王,只知道歌利亚的厉害,而不知道上帝的大能。我们要效法保罗和西拉,借着圣灵的大能大力,正面地“搅乱天下”(参《徒》17:6)!

 基督徒应如何实际参与社会公义

在《C型观点》一书里,斯托得牧师列出6种基督徒可以正面“搅乱天下”的方法。

第一,基督徒需要为我们的国家,以及国家领袖恳切祷告。诚如《雅各书》5:16所言:“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斯托得牧师举了 1986 年菲律宾政变、马可仕独裁政府被推翻这件事,作为祷告发挥力量的例子。他挑战我们:如果一个社会“暴力超过和平,压迫多过公义,世俗化大于良善,是否是因基督徒和教会祷告不够的缘故?”

第二,基督徒需要积极传福音,因为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能够改变人心。当福音被广传时,它“不仅会使个人全然更新,也会产生一种……防腐的气氛,使得亵渎、自私、贪婪、不诚实、不道德、残酷、不公,较难滋长”。福音既然能够改变人心,也因此能够改变文化。

第三,基督徒需要对真理有信心,因为上帝的真理比撒但的歪理更有力量。我们不需要为真理担心,以为真理岌岌可危,要知道上帝在看顾真理,不会容许真理完全被压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忍尼辛曾经说过:“一句真话的分量胜过全世界。”当然,我们要很小心,凡事不要太快下结论,免得过于简化事情,以为我们就是真理或社会公义的化身!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们是蒙恩的罪人,还是会常常犯错;与人相处,不但要持守真理,也要待人有恩(参《约》1:14)。

第四,基督徒需要效法主耶稣,为真理作见证(参《约》18:37)。我们要发展伦理护教学,参与公开的辩论,透过讲坛、电台、电视、写信给报刊、作诗、写剧本、写流行歌曲,为上帝的真理大胆发言。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地抗议愚昧、欺骗与邪恶。历史告诉我们,群众的抗议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在西方的民主国家。

第五,基督徒需要有生活的见证,活出福音的榜样。第三和第四点强调“说出来的真理”是有力量的,其实“活出来的真理”力量更大。医院的基督徒护士、学校的基督徒老师、办公室的基督徒秘书、商店的基督徒店员、或工厂的基督徒工人,所发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他们所占员工人数的百分比。

在这方面,但以理是我们的好榜样,他有美好的生活见证,以致在适当的时机,他可以对尼布甲尼撒王(他的老板)说:“王啊,求你悦纳我的谏言,以施行公义断绝罪过,以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长。”(《但》4:27)之后,他又有胆量,拒绝伯沙撒王的赏赐,并代表上帝责备王“向天上的主自高”(参《但》5:23)。

第六,基督徒需要有集体的见证,教会要活出福音的榜样。地方教会要比个人和家庭更具影响力,“因为上帝的心意,是要教会成为祂救赎的新团体,将祂国度的理想具体表现出来。”主耶稣和12使徒,就是一个集体见证的好例子。在教会历史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包括卫斯理兄弟和牛津神圣社、威伯福斯和克拉朋联盟等。

结语

回到本文开头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是否需要更多的监管?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偏了?已经出轨了?已经忘记中产阶级的重要性了?

其实,华尔街不一定需要更多地监管,但一定需要更好地监管,包括更高的透明度,更多忠诚信实的财经主管。华尔街的问题,不在银行企业的规模太大,而在银行企业的银码太大,以致对财经主管形成无可抗拒的诱惑!银行界、企业界需要有像约瑟和但以理,这种认识上帝、敬畏上帝的人来领导和监管。教会需要培育出更多这样的领袖,成为世上的盐和光,荣耀主名!

而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其实一直都走偏了路,因为过分强调市场自由的运作,而忘记了人类堕落以后的罪性,忘记了上帝赋予人类渴望公义的人性,也忘记了上帝对人类社会公义的要求;换言之,西方的资本主义,忽略了上帝在圣经的启示、真理,以致在神观和人观上出了问题。

对于这背后更加基本的议题——社会公义重要吗?我们已在文中作出了回答: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一个没有公义的社会,不可能健康正常地运作!追求社会公义不但有用,而且非常实际。它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繁荣、进步。诚如《箴言》14:34所言:“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作者:许宏度, 现任教于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主授新约。作者保留本文版权。


井中蛙 博讯

 

 

 

敬畏上帝的牧者的六大特質

 

 6 Traits of a Pastor in Awe of God PAUL TRIPP/小約翰譯 本文譯自線上文章:http://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tgc/2012/07/01

 

  敬畏神會在服事者的心中,產生出哪些特質,而這些特質對一個有效的、榮耀神的、具有果效的事工是非常重要的呢? 1,謙卑Humility 沒有什麼比站在神無比的榮耀面前更讓人感到毫無防備了,它讓你回歸本位,矯正自己錯誤觀點,猛一下把你從慣有的傲慢中拉出來,還讓你的自以為義偃旗息鼓。在神的榮耀裡,我赤裸裸地敞開了,在我自己和他人面前毫無任何榮耀可言。只要我拿自己跟他人比較,我總會發現有些人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顯得正義。但如果我把自己極髒的破布跟神永恆的正義相比時,我只想在令人心碎的羞愧中快跑去躲起來。 這就是先知以賽亞身上發生的事情,記載在以賽亞書6章中。他站在神榮耀的寶座前,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5節)以賽亞並不是例行某種宗教儀式表現出誇張,他並不是想通過變得謙卑來取悅於神。他瞭解到,只有在神極大榮耀和聖潔的光中,你才會看清自己,看到自己需要只有神才能給予的拯救。 然而在有些事工中,太多服事者忘記了自己是誰。他們對自己有著臃腫的、扭曲的、宏偉的看法,似乎自己無與倫比,並總想證明自己的想法、慾望多麼合理,並不依據聖經。我也曾經歷過這麼一段時間。那段時期,我需要自己拯救自己。當你太多地尊崇自己時,你就變成了一位自以為義、控制欲強、過於自信、審判的、固執己見的獨裁式教會領袖。你不知不覺中就在建立著屬於你自己的「王國」,雖然你嘴上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神的榮耀。 2,柔和Tenderness 只有心中擁有因著敬畏神而來的謙卑,才能在教牧關懷中對那些同樣需要恩典的人們生出柔和。只有那些深深相信自己也需要耶穌基督恩典的人,才能更好地給予恩典。這份柔和會讓我在面對他人的罪時更大方、文雅、耐心、並充滿希望,卻並不會拿這些和神聖潔的呼召相比較。它保護我們免受致命評估的打擊,就如「我難以相信你竟然會做這樣的事」,相反,它告訴我,從根本上說,我跟其他任何人是不同的。當你輕看他人時,你很難將福音帶給他們。面對他人的罪,因著敬畏而來的柔和讓我不會去譴責,讓我不會以律法的方式來對待只有恩典才可能成就的事,並激勵我成為這一恩典的工具。 3,熱情Passion 不論我的事工中發生了什麼,不論我面臨怎樣的艱難,不論我正經歷著怎樣的爭戰,神的榮耀始終是每天早上叫我起床的理由,讓我去做那些神賦予了我恩賜的事情,讓我帶著勇氣、熱情和信心回應神的呼召。我的喜樂不會被環境或關係束縛。我的心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會驚慌失措。我有理由喜樂,因為我是被揀選的孩子,是被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偉大的創造者、救主、君王、勝利者、現在作王並將永遠作王的一位所召集的僕人。他是我的父親,我的救主,是我的上司。他永遠信實。我對於事工的熱情並不單單在於我是如何被接納的,它遠遠超過我被神接納的現實。我充滿熱情,不是因為人們喜歡我,而是因為神接納了我,他派遣了我。我的熱情不是因為事工有多麼好,而是因為神是永恆的,他永遠也不改變。所以我帶著對福音的熱情傳講、教導、輔導、服事,這也會激勵和點燃我身邊的人們。 4,信心Confidence 信心這種內心的幸福感和能力,來自對於我所服事的那一位的認識。他是我的信心和能力。除非祂已經賜予我能力,否則祂不會呼召我去完成一項艱難的工作。祂對於祂的教會的健康,比我的熱情還高。對於我的恩賜的使用,沒有人比祂更感興趣了。對於祂的榮耀,沒有人比祂更熱情。祂是自由永有的,祂全知全能,祂在愛中無限,在恩典中充滿了榮耀。祂永不改變,祂自始至終信實。祂的話語從不虛假,祂拯救的力量永無窮盡。祂的統治直到萬代。祂永遠不會被征服。帶著信心,我可以做祂呼召我去做的事,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祂是我的父親,每天祂都充滿著榮耀。 5,律己Discipline 事工並不總是充滿榮耀的。有時候你天真地期待,到頭來只能被證明是天真的。有時候,並不是事工的成功和人們的讚賞讓你從床上爬起來去完成你的呼召。有時候,你看不到努力的成果,對在未來的某段時間看到你的豐收也不抱希望。有時候,你會想你被拋棄了,你覺得很孤單。所以,你的律己必定植根在更深處,比你所見的事情的進展更深。我越來越告訴自己,在我的生活中學會自我約束,這是牧者事工的基本,它植根於敬拜當中。神的存在、品格、計劃、同在、應許和恩典的無比榮耀,給了我們努力工作、永不放棄的理由,不論對我們來說它是個「好」理由,還是個暴風雨般的理由。 6,安息Rest 當我面對我的弱點以及教會混亂和事工壓力時,什麼能給我的心帶來安息呢?神的榮耀給了你安息,對你所事奉的神來說,沒有任何事太過艱難,這給了你安息。如我們所知,給亞伯拉罕應許的神是信實的。看起來確實會有許多令人焦慮的原因,但我不會讓我的心被擔心和恐懼所捕獲,因為差遣我的榮耀君王應許說:「我與你同在。」我不必跟自己玩游戲。我不必否認現實或將其最小化, 以便讓自己覺得還好。因為神說他與我同在,所以,即使是在「已經」和「還未」之間的破裂時期,我也可以安息。 讓你的敬畏回來 我並沒有一系列的策略作為結論。但我勸你,現在就快點跑到你天父無比的榮耀中。承認你的過犯,懇求祂開啟你的眼睛可以看到360°,一週7天一天24小時地看到曾經被你忽略的神的榮耀。每天花些時間來默想祂的榮耀,並尋求他人的幫助,肯聆聽,別強勢。而且,要提醒你自己,感謝耶穌,祂給了你恩典,即便是在你無視恩典應有的價值的時候,祂也給了你恩典。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rainbow/bbsviewer.php?trd_id=880859#sthash.egIXcuFF.dpuf

 

 

 

耶穌如果做教會青年領袖會被開除的5個理由


 

ByGreg Stier | 基督郵報客座專欄作家


 

1.他在讓團契成長之前會縮小它


 

在福音書中,耶穌好幾次把那些喧嚷的群眾嚇跑,安居在委身的核心圈層當中。作為現代青年團契中一名青年領袖的他,會做出什麼不同的事嗎?


 

在耶穌極其難懂的有關聖餐的教導之後,他巨大而欣欣向榮的“青年團契”會縮小到幾乎沒有,如同約翰福音6章66節所說,“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在路加福音14章25-27節中,耶穌用更加直接的方式來實施他的群眾縮減策略,“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對委身如此徹底的要求,導致牧師們的孩子開始抱怨他們的父母。更別說耶穌被認為激怒人的教導方式(常常製造更多問題而非答案),將導致父母和牧師們一起變得畏縮。他們紅色的臉會很快轉變成一份解僱通知書。


 

Like us on Facebook


 


2.他會在青年活動室的四面牆壁之外做大多數工作


 

有多少時候我們看到耶穌在聖殿或會堂(在猶太人中相當於教會建築)使役?他有時在那,但是更多的時候是不在,他的講道台被發現在無花果樹旁邊、在小路上、在田野裏、在山上或船上。他用自然作為講道例證,用碰巧發生的意外事件作為他的教學課程。


 

耶穌是他自己的移動應用設備。他把真理應用在他大多數青年門徒的生命中,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這會讓他很快被大多數教會開除。


 

3.他會把那些“被否定”的人(骯髒、輕浮和不被接納的)帶入他的核心圈子


 

耶穌接觸那些骯髒的人……


 

“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凈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馬可福音1:40-41


 

耶穌接觸那些輕浮的人……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濕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裏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路加福音7:36-39


 

耶穌接觸那些不被接納的人……


 

“耶穌到了那裡,擡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路加福音19:5-7。


 

耶穌一開始把那些轉信的妓女、精神病患者和不被主流文化接納的人帶入青年團契,很多漂亮的、手提聖經、引用經文的青年馬上會疏散這些人。很快長老們會召集會議,那你知道後面會發什麼了。


 

4.他會挑戰青年團契和整個教會的既存現狀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見殿裏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什麼神跡給我們看呢?’約翰福音2:13-18


 

想象一下這個情節,耶穌推翻教會大廳的桌子,大喊:“為什麼你們把我父的殿變成賊窩?”當然,我們的教會沒有出售價格過高的牲畜做聖殿的犧牲。但是卻有很多主張消費主義的基督教的人在出售肥牛犢,只是侍奉自己而不侍奉神。你猜有多少主日學課程會被耶穌打斷,他問,“為什麼你們不一起出去到當地的避難所?我們可以餵養窮人,給飢餓的人穿上衣服,分享福音。我可以在回來的車上教導你這節課。”


 

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我們的領導小組走向另一個方向的對話。


 

5.他的頭髮太長以至於不被認真對待


 

(頭髮)在耳朵以下有點冒險,更何況是在肩膀以下呢?如果你不能信任一個很長時間才去一次理髮店的人,你怎麼可能信任他並讓他帶領一個青年事工呢?我不覺得。


 

格雷格·斯蒂爾(Greg Stier)是位於科羅拉多州阿瓦達市“Dare 2 Share”事工的主席和創始人,他通過該事工裝備青年領袖和學生在傳福音上更有成效。作為一位資深的教導牧師,他已經從事青年事工將近20年,以了解和連結當今的青年人而出名。他被公認為是青年靈性方面的權威和專家,也以發動、動員和裝備青年的積極改變聞名。更多關於“Dare 2 Share”事工的信息,請訪問網站www.dare2share.org

 

 

 

唐牧师布道团事件有关信件(网上收集,供参考) 送交者: ardmore 2013年08月29日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rainbow/bbsviewer.php?trd_id=888200#sthash.JKWliOxc.dpuf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神女变圣女/威尼斯/鬼斧神工卡帕多西亚/德国修道院/人类文明的发展大旗/教义和爱来爱去的问题
  • 小湖/宗教问题是中国问题的根本所在/基督徒岂可轻忽文化使命?/無神論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