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文明的根基/联合国公布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
發佈時間: 1/20/2014 9:58:07 AM 被閲覽數: 71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文明的根基

——評《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


荔枝


橡樹文字工作室




(《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封面,2013年6月即出)




教會史就是一部文明對抗野蠻的曆史。





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去讀教會史,人們對此抱有偏見。“不看,這是教會自己寫的吧?這種神棍編出來的東西,不值一信。”就此,他們永遠在自己的偏見中看待宗教,他們無法改變既有的認知。這不是一個好現象,至少不利于互相交流。基督教編寫的東西是不可信的,那又憑什麽說非基督教編寫的才是可信的呢?什麽時候無信仰無宗教成了政治正確?是啊,無信仰無宗教一直是政治正確,在我們這個國家裏,光榮無尚的共産主義國度。





對整個西方文明的一知半解來自對宗教的偏見。這使得中國人很難理解西方文化,也無從進入西方文化的精神世界,哲學也好,文學也好,都是如此。東西方隔閡的大裂痕早已在思想精神這一維度上劃開,以至于東西方都在各說各話。我想要問的是,我們爲什麽不願意接觸宗教?就好像避免什麽危險的東西一樣唯恐不及地回避宗教問題。這種鴕鳥的方式真的有利于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嘛?





誠如本書所言,就連西方社會的人士也在忽略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越來越少的人關心教會生活,宗教成了生活的附屬品,而不像過去的人們那樣渴望生活在信仰之中。大學和學術機構早已從神學院中分離出來,神學院成了無人問津的知識殿堂。就連法律來自宗教也成了一句被嘲諷的話。這年頭沒人信這句話了,你要這麽說真的容易被人當作神經病。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整個西方社會在偏離宗教,基督教在西方社會打下的基礎磐石還是很紮穩地存在,那些潛移默化的價值觀恰恰來自基督教的核心內涵。比如,反對虐殺、反對殺嬰、反對通奸、一夫一妻制、婦女地位的提升、生命是神聖的(因它來自上帝的主權)誰也不可剝奪、保護私有財産、人人平等……這些基督教教義的核心內涵是如何改變當時的羅馬人以及歐洲後人的,書中有詳細的論述,在此我就不再贅述了。





世界上第一所醫院、紅十字會由基督徒創立。基督徒在醫療、護理、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傑出貢獻改變了這個世界的面貌。醫院、學校、紅十字會、瘋人院、孤兒院等等,都是從基督教教會而來。有些基督徒被世人所記住,例如南丁格爾,而更多的基督徒則以自己的生命活出了天主的榮耀。





我始終認爲,開明達觀的人願意去讀一讀,這樣他們甚至還能知道幾千年來被迫害的基督徒殉道者無以計數。但不願意放棄自己偏見的人永遠也不會去翻開這一本書。即便我告訴他公元311年伽勒裏烏斯簽發《寬容法令》的由來恰恰證明了基督教早期是如何遭受羅馬人迫害的,他也未必取信于此,他永遠捂著耳朵在那兒自說自話:“不,羅馬人對宗教很寬容。羅馬人沒有幹涉別人的宗教。你們基督徒都有受迫害妄想症?”





國家福利與教會慈善





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有那麽幾處,其中之一就是關于慈善。慈善這個事兒,到底是由國家來做,還是由教會來做好呢?這涉及了主導國家福利還是促使民間慈善的思考。時下大多數國人認爲,國家的職責之一就是提高國民福利,難道對此還有任何疑問嗎?提倡國家福利者每逢爭論必要提及北歐高福利國家,但我建議他們最好再捎帶上“高稅收”三個字,否則怎麽看都不覺客觀。其實,教會慈善與國家福利的最大區別就是,前者是自願性的捐助,而後者則是強制性的征稅。國家主導的福利工程幫助了窮困潦倒的人沒錯,但也助長了不負責任的心態。在美國非婚生兒童的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上升了近600%。國家福利無意中産生的另一個有害後果就是獎勵懶惰,這樣就廢除了基督教的“若有人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飯”的誡命。(帖撒羅尼迦後書3:10Walter Benjamin 把這些後果稱爲“輕率的慈善”之産物。





國家福利誘導很多人以爲政府理所當然地要提供他們所不能承擔的費用,以生活必需品之名。但持有這種想法的人確忘記了國家除了征稅以外,它本身不可能創造任何財富。奧地利經濟學家Wilhelm Ropke曾經說過:“福利國家是一種廉價的道德主義的遊樂場,廉價的道德觀絕不是道德。”這種道德觀和基督教的道德觀完全兩碼事,我認爲國家福利壓根就不存在任何道德可言。因爲任何出于非自願的,強制性的逼迫就是非道德的,這首先違反了正義正當性。沒有正當性的所謂的“善”,是僞善。





我的一個思考認爲,隨著16世紀的宗教改革,新教脫穎而出。衆所周知新教有大大小小的教派,僅目前我所了解的數據是新教有兩千多個教派。這無疑是削弱了基督教的力量,這讓教會舉辦慈善增加了困難。羅馬大公教會的力量猶存,但與宗教改革之前的社會相比,基督教的不團結讓政府對慈善有了插足之地。何止是慈善,學校、醫院、孤兒院等領域都被國家侵占,所謂公立的,成了國家大公無私的一面招牌。尤其是我們這個國家,沒有信仰的傳統,就更容易接受唯有國家和政府才能把做公益和慈善做好。盲目地相信國家政府,卻對民間力量極其缺乏信任。





世俗政府做得越少越好





但是作者在論述公立教育這一章時,似乎不能以理服人。因爲這一章對公立教育的肯定與前一章質疑國家福利的邏輯相悖。我並不反對教會辦教育,那沒有強制性動用別人的錢。但本書作者認爲義務教育是值得肯定的,就像路德一樣堅持認爲送每一個孩子去上學是世俗政府的責任。我們都知道缺乏教育的社會是會走向毀滅的,而人人享有教育的權利雖很崇高,卻值得問一問,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真的有必要讓政府舉辦義務教育嗎?





標准化的應試教育幾乎是義務教育制度無法避免的産物,爲了適應這一制度,兒童從小就被淹沒在一套標准體系之中,淡化了個人特長。義務教育只是一條以教育爲名的生産線,生産出來的商品是基本掌握閱讀和寫字的人。義務教育的普及消滅了文盲,它有一定的好處,但這種好處未必只有通過這一方式達成,識字率的提高有多種途徑。





義務教育是在德國誕生的。在1717年,普魯士帝國國王弗裏德裏希·威廉一世就頒布了一項《義務教育規定》,明文規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貴賤,都必須接受教育。在普魯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樣被視爲公民必須的義務,而國家則爲它的公民提供免費教育,通過教育,灌輸民族統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國民的素質。義務教育算算也就這麽300年不到點。但我們現在已經認爲上學是一種社會規範,誰不去上學就是個異類並且要承受別人怪異的目光,更可惡的是不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的了。





我們希望幫助窮人接受教育,但是因爲辦學基本上被世俗政府所壟斷,各式各樣的學校就此消失,只有政府的公立學校,他們貫徹義務教育。我們應該想一想,這種在軍國主義思想裏誕生的教育制度,是我們所渴望的教育嗎?即使它是免費的,公益性的,也並不見得多麽高尚可人。





財産權和個人自由





缺乏自由和私有財産權,一個人的工作和經濟生活幾乎沒有尊嚴。兩者根植于十誡“不可偷盜”和“不可貪戀”的誡命。私有財産對人的自由至關重要,兩者不可分離。沒有私有財産權與沒有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或者新聞自由的權利緊密相關。政治自由來自《聖經》和基督教的根源這一點並未被人所共識。




另外,很多人認爲公有制是基督教的一個反映,由于一些早期的基督徒賣掉了自己的財産並且所有的東西都大家使用,分配“照各人所需用的”,使得人們認爲公有制的思想根源來自基督教。首先他們忘了並不是所有新約時代的早期基督教變賣財産,第二,他們應當指出早期基督徒所實踐的“凡物公用”完全是出于自願,而不是任何政府高壓所迫。行爲被強加,無論出發點和目的是多麽高尚,永遠都不是基督教的。基督雖然希望所有的人來跟隨他,但他也允許人們有背棄他的自由。在精神上強制總不是他的辦法。上帝不希望在屬靈的事情上強迫人,他也不希望人們在世俗事務上被強迫,比如在經濟活動當中。





第一批居住在美洲的英國人于1607年登陸並稱他們在新大陸的居所爲詹姆斯敦。這些人由約翰史密斯船長帶領。這些殖民者在經濟上組成一個社會主義的共同體,要求所有的居民將勞動産品全部貢獻給“公共倉庫”。個人沒有私有産權和經濟自由。這種制度很快變成災難,引發饑荒,甚至餓死人。因爲這種公有制制度是在對懶惰進行獎賞,只適用于懶惰者,這些人很快就決定自己沒必要去工作,因爲有其他人爲他們工作。因此從1611年開始,行政官托馬斯戴爾著手廢除公共倉庫,四年後他讓一家倫敦公司分給每一個殖民者一份五十英畝的土地,假如他們自己願意開墾的話。注入了私有財産和經濟自由給詹姆斯敦帶來戲劇化的改變。基督徒不是狂想家,它不試圖在改變人的內心之前去更新這個世界的習俗。基督教對人的自由和私有財産權利的支持爲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或者資本主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時也反對嚴重縮減人的自由和任何毀滅私有財産的行爲和計劃,以及不道德的命令式經濟。





資本主義是自由市場的同義詞。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對資本主義有相關的定義:“假如資本主義意味著一種經濟制度,而這種制度確認了商業、市場、私有財産在根本意義上的積極特色,以及由此而來的生産方式相應的責任,還有在經濟領域中人的自由創造力,那麽答案理所當然是肯定的。”正如約翰張伯倫指出,資本主義或者說自由市場,不是屬于基督教或者基督教本身,它僅僅是摩西律法的一個物質上的副産品。即資本主義是基督教的自由價值觀應用于經濟生産和經濟活動的一個副産品。可以確定的是,資本主義的經濟自由有時會被濫用,然而資本主義不僅僅生存下來了,而且還帶給更多人以更大的繁榮和自由。尤其是在美國實行的那種制度,是所有經濟制度中最爲道德的了。因爲它沒有強制或強迫個人進行指定的經濟交易活動,它允許個人或公司自願自覺的行爲。個人不必購買或銷售其産品,除非他們願意。而且,個人不被強迫去生産一種未被自己意願的産品。【當然有人反駁說美國不見得是最好的制度,我們當然不能那麽說。確實這個世界還沒有充分實踐完全符合自由倫理的一切。但筆者提醒諸位,爲了有效地批評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必須嚴格區分兩種批評對象:自由(資本)主義理論和自由(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區分至關重要,因爲在某種程度上,自由(資本)主義一直是一種沒有實現過的渴望。自由(資本)主義理想僅僅是不完美地體現于現存自由(資本)主義社會中。結果,同時批評理念和現實,這在根本上是混亂的。】


轉自新浪博客:巴別塔荔枝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4c270a0101ckok.htm




排行榜 联合国公布全球国民素

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 前十名

国家 1 日本 2 美国 3 ...


作者:tsueict  于 2014-1-20 贝壳村



排行榜

联合国公布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

    前十名国家

1 日本

2 美国

3 法国

4

5 瑞士

6 加拿大

7 澳大利

8 德国

9 罗斯

10 新西

    10名国家:

  168 印度

  167 中国

  166 阿富汗

  165 刚果

  164 泰国

  163 乌克兰

  162

  161 墨西哥

  160 斯里兰卡

  159 东帝汶

  精神面貌、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礼仪素养、全民教育、经济条件,身体素质、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等等共计118项指标都体现了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是综合概念,包括思想、修养、礼仪、文化、政治、体能、道德、教育等等。

  中国国民素质让人非常堪忧,中国连续几十年排名世界160位以后或者倒数第二,而日本国民素质连续30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联合国的权威排名真实反应中国现状以及过去忽视的地方,以及未来中国需要改进地方可以说是全方面,中国与日本国民素质差距相差50-80多年,其中中国小学教育与日本差距是50年,中等教育差距70年,高等教育差距90年,其中有一个原因,中国教育公平性,经费,师资水平等相差90多年。可怕的巨大差距,中国未来之路漫长,任重道远……

  只要去过日本,或稍微了解日本的就知道,日本干净,礼貌文明,严谨认真。这背后原因是日本国民素质修养高,才产生日本产品世界一流,日本消费品如电子产品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复印机垄断全球,iphone系列,三星系列手机里的芯片,日本科技无处不在,产品无处不在世界五百强日本占了三分之一,日本汽车更成为世界民众汽车主流。

  我们常常认为中国人多,才发展不好。但我们忘记日本人也多,地少,资源几乎没有,但建立成为了世界超级强国,人民生活富足,国民素养高,社会生活环境美好。我们却还在为一日三餐担忧,养老社保担忧,还有几1.5亿人每天生活在贫困线上。所谓中国资产阶级却是豪宅好车,未富先奢,奢而无品。我们凭心而论,如果日本环境与中国调换一下,我们又会认为日本有今天,是因为日本人多自然资源丰富,人才多,地方大,然则中国没有资源,没有众多人口,还有很多天灾地震海啸,我们有资格说吗?

   真实原因就是人没尽其能,比别人差,就应该虚心接受自己不足和错误,而不是把有利说成不利的表面现象扭曲。我们总是在说中国地方大,人口多所以不好管理,真实情况我们不敢承认我们不会管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把一个省,再不行,先把一个市,一个区,实在不行,我们先把一条街做到绝对干净文明,我们又做 到了什么?

   然则形象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倒是不少,背后的腐败贪婪让人心痛。原因就是中国人大而化之,什么都只作表面功夫,对人对己没有要求,什么都无所谓,眼里和心里没有要求,什么都是差不多就可以,这样人生态度才是导致中国到现在都是一个对外不受人尊重的国家,对内不爱人爱己的民族。纵观世界优秀民族,都是严 谨,认真,执着,勤奋,积极乐观,主动永不服输的这些品质。

  东方日本大和,西方德国的日耳曼都是世界无不称赞的民族,我们即使发展到今天也只是所谓的大国,其中GDP七成以外资为主,人民升值,通货膨胀,房产泡沫让中国GDP大增,实际发展又是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天天雾霾的牺牲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代价换来的GDP

    这种GDP根本与人民生活无关,人民生活质量才是关键,我们可以对比日本生活质量,2010年日本人均GDP45800多美元,而我们是4000美元(其中还有许多水分,GDP经济主要指示,是官员升迁主要政绩,各个地方政府为了提供GDP,弄虚作假屡见不鲜)

  前不久报道广州成为国家首个超过人均1万美元城市,进入准发达国家行列。但这个人均GDP组成万分是怎么形成?原来广州是一个主要流动人口城市,在计算总GDP把所有创造价值都计算在内,但计算人均的时候,只算了广州常住人口,这样自然就产生发达人均 GDP ”

    中国,就算您GDP再高,国民素质没有提升上来,满大街痰迹斑斑,垃圾遍地,没有信仰,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没有为世界人民奉献的精神,您如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呀!

      人因梦想而伟大!

      也因学习而改变!

      更因行动而成功!

当您读完本篇文章时,您有两个选择:

1、您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您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您从未看见一样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王明道反革命集團案應立即平反/信仰和公權力對一個國家與社會的影響/灵命成熟的量尺——真爱
  • 更美的家乡/大战前的呐喊~风之翼作品【以馬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