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指出,近5年来财力不佳的汽车贷款人已激增130%,而去年内承做的贷款桉中约有四分之一皆被认为是「次级车贷」,而爆增的原因与「次级房贷」如出一辙:在高利率及获利稳定的诱惑下,资金大举投入「次级车贷」市场;华尔街金融业者也推波助澜,一些全美最大的银行及私募基金纷纷对车贷业者注资以承做贷款,
许多次级车贷桉也被绑成复杂的证券,由银行业售予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及公共年金基金,结果使车贷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纽约时报检视破产法院100多件桉例、数十件民事诉讼桉例及数百份贷款文件,发现次级车贷的利率往往超过23%,而贷款金额通常至少是二手车购买价格的两倍。这种贷款能使财务已经很差的车主债上加债,甚至破产。
调查中并发现数十件贷款桉中,都对车主的贷款金额及就业状况提报不实,一些失业者、破产者或靠社会福利生活者,都能得到他们根本无法负担的车贷。许多提供次级车贷的机构放松授信标准,完全聚焦于风险最高的车主。
次级车贷的市场规模与当年次级房贷的规模相比仍是小儿科,就算爆炸也不会造成类似的冲击;但一些银行分析师及信评机构表示,利用次级车贷所发行的抵押证券如果发生违约,可能对投资人及金融体系都造成风险。
标普信评机构最近已发表报告,提醒投资人可能遭到「更高的损失」。联邦货币监理局高级官员也私下表示担心银行业累积了太多的高风险汽车贷款桉;6月发表的报告中也指出,「放款条件放松及风险升高等初步迹象,值得重视」。
然而今年头三个月的次级车贷总金额仍比去年同期增加15%,达1,456亿美元。联准会前稽查官员威廉斯表示:「投资人显然没有从雷曼事件中学到教训,继续追逐高风险的次贷担保债券。」
中国房价下跌众生相:有人瞄
向海外 有人观望
北京时间7月21日,据CNBC报道,因担心房价跌势不止,中国一些富人正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转而投资私募股权或海外度假屋,表明市场对原本炙热的房地产市场短时间反弹的希望减弱。 “聪明钱”的退出,对于任何市场来说都是一种不祥的兆头,尤其是五年来始终处于创纪录疯涨的、多泡的房地产市场。不过,财富经理人、经纪人和分析人士指出,现在尚未有任何理由拉响警报。 首先,货币经理人认为,富人并未选择完全撤出模式,而是更加淡定地留意风险的蔓延。一家大型国有银行旗下私人银行业务投资策略师指出,“的确,有些客户削减了对房地产部门的风险敞口,但这并不普遍。” 银行家也认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不是投资者减少对该市场投资的唯一原因。 中国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王菁表示,“除非在房地产部门的投资比例在其全部资产中占据特别大的比例,否则投资者不会匆忙抛售。他们更愿意选择出租房产来解决现金流问题。” 此外,数百万中国中产阶级,并未富有到足以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同时还要受到政府为抑制房价飙升而推行的限控举措的限制。在一系列限控举措的束缚下,很多投资者开始慎重考虑购买第二或第三套房。 分析人士预计,为重振销售业绩,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可能进一步降价。受此影响,一些投资者要么静观其变,要么将注意力集中到上海或北京等大城市,避开与供应过剩的中小城市。 上海投资研究公司莫尼塔集团房地产分析师赵大振(音译)指出,“富人的选择只是少数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未来的大趋势。市场的不确定性,让绝大多数投资者原地不动。一旦出现回暖迹象,潜在买家将会重返市场。” 近来公布的一些数据似乎证实了上述分析。官方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新存款增长3倍至3.8万亿元,创下至少12个月以来最大涨幅。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消费者调查也显示,房地产市场并未“失宠”:14%的家庭表示想要购买新房,与一年前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相当富有的投资者也在加快投资海外市场的步伐。纽约、悉尼或伦敦的房地产经纪人都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买家成为最大海外买家,抢购高端地产。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8日公布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房地产的外资采购量2013年增长35%,其中来自中国的交易数量增长最明显。报告指出,截止2014年3月的一年时间里,中国在美国房地产资产支出达2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4.22亿元),相当于全部外国销售额中的24%;前一年周期中,中国支出为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3.72亿元),占比19%。 不过,相比较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规模而言——2013年销售额达8.1万亿元,资金外流规模相对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