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十五首【20141028】 借我一首
歌
来源:
eth 于
2014-10-28 wencuecity
- 张国荣 - 明星
- 吕珊 - 浪子情歌:浪子心声+双星情歌
- 彭羚 - 情书
- 林志炫 - 从来不肯对你说
- 关淑怡 谭咏麟 - 唱一首好歌
- 陈洁仪 - 你把我灌醉
- 李克勤 - 痴情意外
- 林忆莲 - 领悟
- 齐秦 - 我愿意
- 王菲 - 但愿人长久
- 张智霖 许秋怡 - 难得有情人
- 张清芳 -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 南方二重唱 - 张三的歌
- 林志美 - 情非得已
- 许景淳 - 最爱
20141028 by Eth on Mixcloud
公安国安军情统战齐出动 北京指挥「反占中」内幕
2014年11月30日
《博讯》杂志11月号 記者周嘉思
這幅催淚彈煙霧中舉傘示威的圖片,成為香港此次雨傘革命的象征。

香港「佔中」行動迄今一月未了。這場民意與強權的抗衡誰勝誰負已不重要,因為強權是不會退讓的,單從佔中本身而言,行動必輸無疑;但全世界已聽到了香港人用這種方式發出的聲音,它再次撕破北京虛偽的民主表像,更宣告由鄧小平發明、旨在和平統一台灣的「一國兩制」徹底失敗。
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抗爭。一邊是普通學生市民,一邊是傀儡政府以及背後那個強大的專制獨裁的國家政權。當成千上萬熱血學生、市民在中環、旺角、銅羅灣日曬雨淋、餐風露宿時,一支由北京組織的「特別行動小組」就在他們身邊,在隱蔽的地方虎視眈眈地注視著示威的人潮,並設算、推出一招又一招「反制」措施,交給港府和中共在香港的地下組織、社團去執行。
後方總部設在深圳紫荊山莊 據瞭解,這支「特別行動小組」的成員,來自國家安全部、公安部、解放軍總參謀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聯辦保安部等涉港部門,他們的後方總部在深圳,在深圳西麗湖畔的紫荊山莊;而他們的前線總部,則在香港西環的中聯辦、中環添馬艦的駐港解放軍總部,以及遍全港的各秘密據點。
他們派出大量扮裝市民、佔中支持者、記者、訪客等身份的便衣人員,每天在佔領區內收集情報,瞭解現場情況,然後報告前線總部,總部再進行分析判斷,作出反制決定,然後通過在港府內、香港警隊高層中的代理人,以及由他們組織的社團,或可靠的親中團體,執行反制方案。
深圳紫荊山莊

本刊早在今年初就披露,北京對香港佔中己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即「大亂最後達到大治」,從而讓香「脫胎換骨」,達到北京希望的、真正意義上的回歸。本刊2014年第10期還披露,為應對反制佔中,內地國安、公安、統戰及軍情部門一起組成特別小組,派出數千名人員以各種身份潛入香港,收集情報、應對佔中。
9月27日,星期六,這是個必定載入史冊的日子。以香港學生為主的數萬示威者,重奪位於中環政府總部的公民廣場築,示威抗議,要求全國人大收回定命,給香港人真正普選,示威者築起人牆、撐起傘子,阻止員警清場,他們沒有想到,香港警方當晚竟出動防暴員警,用警棍、長盾牌和胡椒噴霧,對付示威者,強行
拘捕一批示威者。
他們更沒有想到,當更多市民聞訊趕來,約6萬人包圍政府總部、要求警方放人時,28日淩晨,警方以更強硬的姿態鎮壓示威者,而且向密集的人群發射催淚彈。當呯呯的響聲在示威者人群中響起,當一股股刺鼻刺眼的白色煙霧引起人們不停流淚、咳嗽之時,己經近50年沒有經歷類似場面的香港人明白,他們已經和這個政府結下了不解之怨。
當晚,警方向示威者一共發射了87枚催淚彈。87個催淚彈化成87朵白色的煙花,給香港市民、示威者銘上了難以消除的記印,更把香港的政治中心金鐘一帶籠罩上一層毒霧。示威者無所畏懼,許多人打開隨身所帶的雨傘,用傘遮隔毒霧,用傘來保護他們不受員警警棍的毆打。
「雨傘革命」稱謂的來由 示威者在催淚彈毒霧彌漫的馬路中間,高舉著雨傘,無所畏懼地面對全副武裝的防暴員警,這些畫面被現場眾多記者所拍到,定格,刊於世界各大報章、互聯網、電視,這個畫面就如同25年前,1989年6月4日淩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那位勇敢的青年隻身撐坦克那個畫面一樣,感動讀者觀眾,更感動無數現場採訪的中外記者。有西方媒體將香港的這場佔中運動,形容為「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
佔中後的入夜金鐘

於是,「雨傘革命」由此成為2014年香港民眾力佔領中環、要求民主普選行動的代稱。
9月28日淩晨,香港政府出動員警,用暴力和催淚彈對付香港的學生和市民,無意間也為兩天後的中共建政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紀念日,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警方的暴力和催淚彈令眾多學生示威者流血受傷,哭聲和尖叫聲震天,但卻激怒了香港社會。就在群情激奮之時,發起佔中行的香港大學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牧師朱耀明(俗稱佔中三子),在示威的人群中振臂宣告:佔中行動正式啟動!
自2013年初,面臨北京極可能拒絕香港真普選的前提,戴耀廷提出以和平方式佔領中環、癱瘓香港的政治金融中心,以逼迫港府和北京正視香港人要求普選的願望開始,到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決定,為2017年特首普選方法設下框架,拒絕香港社會建議的一人一票普選要求,佔中行動如弦在箭,佔中三子一直認為,要等到合適的時間,正式啟動。
但是,香港學聯為首的學生組織卻等不及了,他們選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到來的前兩天,發起了這場示威抗議,不料遭到警方無情的暴力鎮壓,無疑成為佔中行動最佳時機。
警方發射催淚彈

28日淩晨1時38分,在警方催淚彈的煙霧中,在一批又一批市民聞訊趕到金鐘的人潮中,佔中倡議人戴耀廷上臺,發表佔中宣言,宣告蘊釀了一年多的佔中行動正式開始:「今天學生站了出來,學生啟動了香港最大規模的公民抗命運動。我要在這裏作一個重要的宣佈,大家等了很久的一個宣佈,我在這裏宣佈:佔領中環,正式啟動!」
戴耀廷說:「我們會由佔領政總開始,所有支持佔中、民主的市民,我們會一同開始一個新的抗命時代!我們有兩項訴求:一,撤回決定,撤回人大不民主、不公義的『落閘』決定。二,重啟政改。我們要求梁振英必須重新交出反映香港人真實意願的政改報告,不能做到的話,佔中行動將會升級!
「現在開始,所有佔中的糾察隊、物資將會全面進場。對香港民主運動重要的,不是佔中三子、不是學聯,而是每一位愛香港、愛民主的香港人,讓我們一起走這條抗命之路!大家準備去飲,現在立即開始,飲杯、飲杯、飲杯!爭取民主,誓不罷休;公民抗命,誓不低頭!沒有公民提名,那就公民抗命!飲勝!飲勝!」
北京叫停鎮壓煽動「人民反人民」 從9月27日下午學生包圍政府總部開始,到本文截稿為止,佔中行動已持續了三個多星期,雨傘革命一度全面開花,學生和市民曾分別佔領金鐘、銅羅灣、旺角、尖沙咀等,香港政治和商業中心,但出乎意料的是,香港警方除了派出批員警高度戒備,卻沒有採取大規模的暴力驅散行動,而是由示威者佔領、癱瘓這些地區的交通。
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示威行動,香港政府的表現進退失據,梁振英更是龜縮一邊,面對要求他下臺的呼籲,他拒絕面對示威者,甚至在澳洲媒體「適時地」在關鍵時刻踩他一腳,曝光他在參選行政長官以及當選後,私下接受澳洲公司為收購他任亞太區主席的戴德梁行而付給他5000萬元港幣的顧問費,對這宗在文明社會絕對不能願諒的醜聞,梁振英居然視若未聞,還強辭奪理為自己的醜聞辯護,上演一齣只有在專制獨裁政體下才可能發生的別腳戲。
示威者睡馬路佔中

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應該從本文開頭的陳述中得到答案:那就是,對這場佔中行
動的應對處理,不由港府負責,甚至也不由梁振英負責,而是由藏在西環中聯辦、駐軍總部,特別是深圳西麗湖畔的別墅群中那些來自北京的官員負責。
對於這些幕後的指揮者,美國《紐約時報》駐香港記者儲百亮是這樣描述的:在香港示威活動期間,許多個上午,都會有掛著特殊黑色牌照的白色豐田考斯特(Toyota Coaster)麵包車從政府總部出發,前往深圳紫荊山莊。在那裡裏,一群來自北京的中共官員正等待著部署應對示威活動的方案。
紫荊山莊由中聯辦所有。中國官員常常把紫荊山莊作為應對香港爆發政治衝突的前沿指揮所。這座度假村位於一片樹木茂盛的政府保護區內,緊鄰一座純淨的水庫。參天大樹讓賓客遠離了高度商業化的深圳的喧囂和塵土。這裡有幾百間客房和10棟別墅,並配有網球場和一個大型游泳池。在香港爆發抗議期間,這裡雖說與外隔絕,卻也是一個打發時間的舒適之地。
儲百亮還聯系了紫荊山莊。一名前臺表示,只有在特批名單上的政府官員和商界領袖能租住房間。她說山莊目前已經全部訂滿,不好說什麼時候可能有空房。
據指,習近平每天都要聽取一次來自香港的情況報告。對這場危機的過程中,掌控方向的更多是中央政府領導人,而不是香港領導人。他們把北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尋求平衡:既要堅定地拒絕對抗議者的民主選舉訴求做出讓步,又要避免將會令這座城市更加動蕩的大範圍流血衝突。
北京底線是不退讓不流血 中國領導人希望避免在香港出現類似於1989年北京鎮壓抗議活動時的那種流血衝突,不過,北京也非常不願意讓步。因為他們擔心,哪怕是最小程度上的妥協跡像,都可能會令中國各地的其他挑戰行為受到鼓舞。他們也不會拋棄陷入困境的香港領導人梁振英。
白天佔中示威的壯觀景像

儲百亮認為,在香港問題上北京越來越多地採取一種國家安全的視角,共產黨政權現在的首要目標是,維持和鞏固共產黨的權力。北京公開警告,已被稱作「雨傘運動」的示威活動,絕不能演變成「顏色革命」。這個短語被北京用來指代在它看來由西方精心策劃的反共動亂。
另有海外媒體引述北京政界人士透露,就香港佔中行動,中共成立了一個由人大委員長、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國安會副主席張德江領導的特別小組負責搜集情報,每天向政治局至少提供一份專題報告、執行政治局常委會的決議。早於今年四、五月,北京已著手派人前往香港摸底,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安委常委孟建柱和軍方將領直接指揮,成員主要來自公安部、國安部、總參二部三部、幾大軍區的情報部,人數達數百。
政治局常委會還為此召開了兩次專題會議,定下了「絕不妥協,堅定挺梁,支援港府處理方式」等原則,並將佔中運動定性為「外國敵對勢力企圖搞垮香港的顏色革命」,蓄謀已久。指佔中運動策劃者為此籌備了20個月,召開了30多次會議。其目的是:將香港局勢搞亂,讓經濟崩潰,傷害港人實際利益,削弱港府執政能力,同時威脅中國、動搖中國共產黨執政。
特別小組向中央提供的報告中還有一些強硬方案,如讓香港問題徹底暴露,看它亂到什麼程度,到了不可收拾了,中央才出手,徹底清除影響香港長期穩定的隱患;或是發動香港反佔中的市民,必要時調動一些內地居民,將佔中分子包圍起來,切斷其一切後援等等。
警察為一名被催淚彈煙傷的示威者洗眼

報道認為,港府最初採取的強行驅散抗議人群的措施,包括動用催淚彈,引發了香港公眾的強烈不滿。於是,轉為採取坐等抗議活動自生自滅的做法,從而給香港社會民生帶來巨大壓力,挑起社會不滿,對佔中者反擊。這一切都是北京的決策者在決策,他們正在採用早己擬好方案,現在正按部就班執行。
動用香港黑社會反佔中 令外意想不到的,還有這些背後指揮者竟然調動香港黑社會「反佔中」。10月3日,旺角、銅鑼灣兩個被和平佔領的地區,同時遭受有組織暴力衝擊,大批兇神惡煞大漢圍攻毆打集會人士,行動如黑幫「曬馬」,警方卻冷眼袖手旁觀,縱容暴徒氣燄,導致旺角陷於失控,佔中運動首爆發流血衝突,最少37人受傷,學生浴血街頭。
香港《蘋果日報》偵探發現,黑幫暴力衝擊佔中,負責帶隊衝擊的小頭目,原來分別是「和勝和」背景的「上海仔」郭永鴻及「囝囝」張銓漢的人馬,兩人曾在兩年前為梁振英競選助陣。黑幫清場行動背後其實由內地國安部負責拉攏協調,每名有份參與的地區頭目,每日可獲20萬至30萬元的維穩費,負責假扮占中及反占中人士在場內場外動武,圖抹黑及阻嚇學生的和平運動。
報道引江湖人士指,是次衝擊行動主要由主理香港地區社團事務的國安第9組一手策劃,該組在中聯辦有辦公室。早於學聯開始發動學生罷課初期,已聯絡港九、新界多區黑幫,出錢要求他們「做嘢」,又與一眾黑幫頭目去到和勝和摣fit人都文龍旗下的賭船開會,商討行動細節。
蘋果日報被反佔中者包圍堵出報

是次行動的黑幫以和勝和最為積極,幾乎傾巢而出。酬勞方面則按工種計算,只到場內舉牌反占中的,每3小時1,000元;會叫口號挑釁在場人士的每3小時可獲2,000元;至於戴上黃、藍絲帶武力衝擊的則一日有5,000元,可吸引傳媒焦點則另計,最多可獲1萬元。
帶隊的地區頭目獲利更豐,是前線人員酬勞的兩倍。拖馬越多,獲得維穩費也越多。國安部每日會一筆過付款予社團話事人,10月3日、4日在銅鑼灣及旺角搞事的黑社會分子總共約有近2,000人,以此計算每日的維穩費最少千萬元。
同樣,由內地公安、統戰部門暗中組織的「反佔中」也相繼登臺。10月3日下午,在香港旺角聚集的所謂反佔中人群,不僅有本地黑幫成員,還有來自大陸的各色人等。搶在封鎖線前、戴墨鏡及口罩的神秘講普通話的大陸人,被網友披露是現場圍攻的指揮。這個女子當日拿著小型電喇叭,不停辱罵集會人士,也不迴避記者的鏡頭。現場網友講她在網絡曝光。
組織內地人來港充數反佔中 隨後有人在微博上揭其身份:口罩女叫李紅霞,生於1961年,籍貫石河子。2000年後新疆軍區轉入後勤部,2005年進入香港中聯部編製大校軍銜,老公是人大教授。其實這些來自大陸的反佔中者,是由統戰部門組織,她們大多是有親戚在香港,在統戰部門的組織下,以探親、旅遊方式持雙程證來港,加入反佔中行列,但這些人不願曝露真相,戴黑超、口罩參加活動,成為笑柄。
包圍《蘋果日報》人士不敢真容示人。

由國安、公安和統戰部門組織的反佔中招術,還有包圍《蘋果日報》,10月9日開始,《蘋果日報》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大樓一連多日遭大批不明人士包圍,他們在大外高喊口號,罵《蘋果日報》是佔中的黑手,又於深夜時在大門外安營紮寨,用貨車停在大門外,阻運報車出廠。
有趣的是,這些參與者多是來自福建、廣杔的家庭婦女,她們連《蘋果日報》都沒有讀過,就被動員參加包圍《蘋果日報》,而她們打出的標語橫幅,上面全是簡體字,甚至連《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的綽號「肥佬黎」也寫成「胖子黎」,令人不知所雲。而警方後來到場查證她們的證件顯示,大部份都來自福建、廣東潮汕等地,不得已,《蘋果日報》後來只好用高音喇叭,用福建話和潮汕話宣讀高等法院頒佈的禁制令,告知她們,她們的行為涉嫌違法。
10月13日,圍堵《蘋果日報》更升級,黑暗勢力昨淩晨向將軍澳壹傳媒大樓發動圍堵行動,各路人馬除了繼續用中港車從深圳接載大批男女來港聲援外,更動員了一批來自元朗、觀塘、將軍澳、旺角的和勝和、新義安成員,混在示威人群中壓陣,而被指是行動搞手的,則包括近年崛起的新義安紅棍,以及被稱為江湖「梁粉」一眾勢力人士。
發動了第三次圍堵行動,今次參與行動的各路人馬,除了繼續用中港車從深圳接載大批男女來港聲援外,更動員了一批來自元朗、觀塘、將軍澳、旺角的和勝和、新義安成員,混在示威人群中壓陣,行動搞手則包括近年崛起的新義安紅棍,以及被稱為江湖「梁粉」等勢力人士。
更有意思的是,反佔中的背後指使者,甚至動用一些有前科的人作為領頭反佔中。香港家長聯會會長、「正義聯盟」召集人李偲嫣啟動反佔中的「藍絲帶」行動,她不斷替中共佔台,其行動為香港市民所不恥,妓女身份也再遭曝光。香港媒體指她原從事色情行業,後因認識了前夫從良。2007年再次踏上色情行業。後因在家中與數名嫖客玩3p時被發現,因而夫妻離異。
反佔中召集人李偲嫣

至本文發稿時止,佔中行動為象徵的「雨傘革命」仍未有終結,雖然背後的強權指揮者策動一波又一波反擊,甚至唆使對佔中不滿的社團向高等法院成功申請到禁制令,禁止佔中者佔據旺角、金鐘等地方,令佔中示威者面臨法制責任,但示威者們表示,革命既起,坐牢何足惜!
香港這場「雨傘革命」,是繼上世紀文革時期的「六七暴動」後第二次大規模的社會動亂。也是香港回歸17年來,最大規模的針對北京共產黨政權的反抗示威行動。有趣的是,六七暴是一場由香港親中共的左派在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針對香港政府的英國的示威行動,而「雨傘革命」針對的卻是北京當局,發生在香港回歸17年後。
40多年前的六七暴動,由最初罷工、示威到後來暗殺、炸彈放置和槍戰。暴動最少造成10名警員殉職,幾十名工人死亡,逾千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今天的「雨傘革命」會否遭遇六七暴動同樣的與否,不但要看香港市民的態度,更要看躲在梁振英政府背後的那些北大人的智慧和文明度了。
附:為甚麼要佔中 (編輯注:本文為香港中文大學通識學部教師梁啟智搜集了17個中國大陸讀者最常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成為內地民眾了解香港佔中事件前因後果的最佳範文,本刊收錄於此,以饗讀者。)
佔中集會舉手機亮燈表抗議

問題1:香港發生什麼事了?
答:香港人現在正以和平方式爭取一個平等和開放的普選方案。《基本法》規定香港的行政長官最終由普選產生,而人大常委於2007年也決定了香港最早可於2017年實行普選,現在香港人對普選的期望正是基於這些承諾。現時香港的行政長官由一個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候選人只要得到當中601人的支持便可以當選,整個過程和香港的民意沒有必然關系。
許多人認為這1,200人不能代表所有的香港人,因此要求改變選舉制度。然而人大常委於2014年8月31日的決定卻列明日後就算實行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參選人也一定要先經由同樣是這1,200人出任的提名委員會篩選,要得到當中的過半數支援才可以成為正式候選人。換言之,香港人爭取普選是因為覺得這1,200人沒有代表性,現在改革的方案不單止沒有換走這1,200人,反而給予他們更多的特權,香港人感到被忽悠了。
問題2:我不明白。這1,200人的委員會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
答:這1,200人的正式名稱是選舉委員會,而人大常委則決定要讓他們成為普選行政長官時的提名委員會。這1,200人的代表性是現時爭議的其中一個核心。首先,香港現時有超過350萬選民可以在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當中投票,但是可以直接參與產生選舉委員會的選民卻不足24萬。也就是說,一開始就已經有300多萬人是這個選舉委員會所代表不了的。
再細看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則發現它的代表性是極不平均的。舉個例,委員會當中有30人是教育界的代表,由中小學的教職員選出,而登記在教育界的選民共有81,831人。委員會當中又有60人是漁農界的代表,香港是一個現代城市,漁農業只占人口和經濟產量很少的部分,現在只有4千多人的工作是和漁農業相關的,但漁農界的代表卻竟然比教育界多一倍。更大問題的是這4千多名漁農業工作者其實是沒有資格投票選出那60個代表的,只有政府認可的158個“投票人”才有資格。為什麼選舉委員會的代表組成要這樣分配,誰才有資格成為“投票人”,基本上都是上屆政府說了算,這點就足以決定這個委員會的組成不可能是公平的。
選舉委員會當中有不少界別是以行業劃分的,例如飲食界、旅遊界和出版小組等等,但這並不代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都可以參與,而是只有這些行業的老闆可以參與。這種安排產生了兩個問題。首先,有意種票的人可以給錢開設很多間的空殼公司,便能夠增加在選舉委員會的影響力。第二,選舉委員會明顯地向商界傾斜了,參選行政長官必須要先討好商界而不是香港市民。
問題3: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選舉制度向商界傾斜也是應該的?
答:選舉制度向商界傾斜不利於香港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往往會拉闊貧富不均,而過度的貧富不均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需要政府適當的介入來維持。香港過去十多年機的貧富不均已經越來越嚴重,為社會增加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一個向商界傾斜的政治制度會訂出很多短視的政策,引發社會不穩定,最終其實同樣不利營商環境。資本主義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公平的市場環境,而民主制度是掃除貪汙腐敗的重要條件,所謂向商界傾斜很容易會變成向個別利益集團傾斜,市場也就變得不公平了。
其實環顧全球運行資本主義的國家和地區,其經濟和政治制度雖然有所差距,但公平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須的。香港現在已列全球裙帶資本主義的首位,這樣的制度只會於短時期內有利於一小撮人,對其餘所有人也是不利的。
問題4:不要和我說外國怎麼樣。無論香港的選舉制度如何改變,也要顧及中國的國情,要按實際的情況,不可以照搬外國的一套啊!
答:中國政府答應了香港的政治發展要按國際標准。《基本法》規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香港適用,該公約列明公民參與政府管治的時候,不應該設有不合理的限制。甚麼叫作不合理的限制呢?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對公約的進一步解釋,公民的參選權是不應基於一些不合理或帶有歧視性質的原因而被剝奪,例如參選者的政治聯系,個人的政見亦不應成為剝奪任何人參選權的理由。
有關按實際情況這一點,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是沒有真普選的話政府將會難以運作,對真普選的追求是為了理順香港的各種政治和社會問題(詳見問題六)。事實上,沒有人要求把美國或英國的選舉模式照搬到香港,大家要求的是“確保市民在選舉中有真正的選擇”這一點能夠在選舉制度中得以落實,具體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案。
至於中國國情這一點,1944年2月2日《新華日報》的社論清晰地說明:“真正的普選制,不僅選舉權要‘普通’、‘平等’,而且被選舉權也要‘普通’、‘平等’;不僅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選舉權,而且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被選舉權”。相信在承受政治改革這一方面,今天的中國各方面發展迅速,國情應該不會比解放前還要差。
問題5:民主要一步一步來,就算提名的過程有問題都好,但最終投票的人數從1,200人變成350萬,這不是也算是走前一步嗎?
答:如果按現時的方案改革的話,民主進程將會是倒退了而不是進步了。香港有過五次的特首選舉(四屆特首和一次繼任補選),每一次也是由選舉委員會過半數支持產生,但成為正式候選人只需要八分之一的委員支持,過去兩屆也出現過不同政見的參選人,可以以正式候選人的身份在電視直播的競選論壇上同台辯論。
因為選舉委員會都是由既得利益所把握(詳見問題二),把成為正式候選人的門坎從八分之一上調到二分之一(如每名委員可從眾多參選者當中選擇兩到三名成為正式候選人),那麼篩選出來的正式候選人已不能提供真正選擇,350萬選民所參與的已不是一場真正的選舉,而是變相被迫一起當群眾演員,為已經內定的候選人當橡皮圖章。因此,不少香港人也表示:“寧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行差踏錯”。
問題6:你們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香港怎麼發展?
答:無止境的政治爭拗確實令人煩厭!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爭拗呢?社會中總有不同利益,爭吵的出現本來很正常,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譴責那些爭吵的人,而是設計出一種大家都信服的制度來在爭吵過後做最終決定。這也是為什麼真普選是必要的。有了真普選,當權者大可以說自己是民意代表而堅持推行政策,不服氣的也大可以到下次選舉時卷土重來,雙方都不用無止境的糾纏下去。今天的香港政治亂局,就是沒有真普選所做成;而萬一繼續沒有真普選,爭拗只會變本加厲。現在爭取真普選的並不是要吵鬧,而是為解決無日無之的吵鬧而爭取。
有破壞沒建設當然不好,而真普選就是糾正這問題的終極方法。在香港的畸形選舉和議會制度之下,建制派永遠在朝,民主派永遠在野,這就是政治人才凋零的罪魁禍首。無論建制派支持任何後來被認定失敗的政策,例如地鐵和領彙上市,也不用受到懲罰;相反,民主派有什麼新的政策主張也不會得到實施的機會。如是者,建制派就沒有吸納政治人才的需要,而政治人才也沒有加入民主派的誘因,最終兩邊變成海軍鬥水兵,香港的管治水平越來越低。因此,如果為了糾正“只懂反對”的問題,才更有必要支持真普選。
問題7:但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總不能自作主張吧?
答:中國政府答應過香港人可以自作主張。以立法會選舉為例,《基本法》列明立法會的產生方法如果需要修改,只要向人大常委報備就可以,不需要批准。回到1993年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也表明:“將來香港如何發展民主,完全是香港自治權範圍內的事,中央政府不會干涉”,立法會的組成方法“不必要中央政府同意”。
回到行政長官選舉,香港有許多政黨和學者也提出過各種改革方案,當中不少都能完全合乎《基本法》的要求,完全沒有挑戰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權力。舉個例,如果把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改為立法會議員,只要有若干比例的立法會議員支持便能夠正式參選行政長官,這樣的安排完全合乎《基本法》的要求,而立法會相對於現時的選舉委員會也明顯地更能廣泛代表民意。這些相對溫和的方案很不幸地也被人大常委的決定排除了,才是做成今天民怨的原因。
問題8:但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呢?許多外國勢力想借作香港來為中國製造混亂,參選不設關卡的話怎麼辦?
答:真普選和國家安全沒有矛盾,大多數香港人也接受中央政府在行政長官選舉當中的最終決定權。《基本法》規定香港行政長官的人選於選舉後要報中央政府任命,也就是說中央政府有權不任命,而這一點在之前的諮詢當中沒有多少爭議。
如果有什麼外國特務要參選行政長官,中央政府可以立即公開相關線報然後表明拒絕任命,事情有根有據也容易操作。相反,提名委員會的成員大多不是什麼國際關系的專家,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按國家安全的需要為港人排除外國特務當特首候選人。除非提名委員會只由國際關系專家組成,又或參選提名委員會之前要考一個國際關系基準測試,否則所謂要為國家安全把關只可能是一個借題發揮的差勁藉口。
問題9:萬一選出一個對抗中央政府的特首怎麼辦?
答:那麼我們就要相信制度。美國總統由美國選民選出,紐約市長由紐約市民選出,兩個人不用是同一個政黨,紐約市長有時候會罵美國總統,也不見得紐約市的發展因而受到影響。曾幾何時,英國保守黨控制國會,工黨則控制倫敦市議會,議長天天在市議會拉橫額批評就對岸的西敏寺國會,這些都是成熟政治制度的表現。就算時在華人社會,中華民國的總統和臺北市的市長也不一定是同一套政治觀念的,一樣可以運作如常。如果我們對香港市民和中央政府有足夠的信心,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問題10:其實香港已經很自由了,為什麼香港人還不滿足,還要諸多要求?
答:自由民主和法治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政府,就沒有壓力保持人民的自由。就算有公正的法院,如果法例本身不是按民主程序訂立的,法院還是要跟著來判案。過去十多年來,香港人發現香港的自由和法治正在不斷受損,而原因正正在於沒有民主的保障。《中英聯合聲明》要保障香港既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但是沒有民主制度的支持,這個承諾又可以由誰來監管呢。
問題11:你們要民主是一件事,就算要爭取也不該訴諸暴力手段吧?
答:沒有任何一個爭取民主的團體提出要訴諸暴力。示威者現在是透過公眾集會向政府提出要求,他們唯一的行為就是在這些地方出現,沒有帶同任何攻擊性的武器。現在唯一使用暴力的人士,是強行把這些示威者趕走的員警。號召示威的團體也多番強調,當員警要清場的時候他們將不會作任何的抵抗。事實上每次員警和示威者衝突,示威者的第一個反應也是高舉雙手,表明自己手無寸鐵。
在示威集會之前,香港人其實試過很多不同方法,和平地表達意見。例如香港政府就政治改革所作的諮詢,市民提供了124,700份的書面意見,然而當中的許多意見卻被香港政府所曲解,沒有如實反映給中央政府。今天示威者選擇以直接行動的方式表達不滿,是因為其他的方式也得不到響應。
問題12:學生們不是衝擊政府總部了嗎?
答:學生沒有衝擊政府總部,學生是爬過圍欄進入政府總部外面的廣場靜坐。這個廣場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公共空間,也有負責的官員答應開放公眾使用,市民過去也是一直使用這個地方進行公眾集會,圍欄是最近才加上去的。及後的衝突都是因為員警不容許市民在政府總部外面聚集而來的,並不是因為直接衝擊政府總部。(本段原稱此處規劃上為公共空間,唯有報導此說法存疑,現予以修正。)
問題13:這些抗爭只是政客撈選票的表演吧?根本是教壞學生!
答:這次抗爭完全由學生主導,政客一直被批評未能跟上時勢的發展,實情和所謂的“學生受政客唆使”的說法完全相反。
宏觀來說,有時候一些人示威看起來很激進,後面的原因卻很理性。在今天的香港,就算你獲得多數的選票,也只會得到少數的議席,更完全沒有機會執政。不正常的議會政治,源於不公平的政治體制。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過去數年以來,特首以及眾多問責高官醜聞不斷,官商勾結指控不止,卻往往連立案調查也困難重重。常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香港官場卻是背道而馳,這才為我們的下一代豎立一個極壞的榜樣。
問題14:我覺得這次抗爭一定是外國人指示的吧!
答:如果你擔心外國勢力影響香港選舉,你最好去查一查選舉委員會那1,200人當中有多少人有外國護照。除非政府把他們驅逐出選舉委員會之外,否則外國勢力這個說法還是不要提了。
問題15:這次抗爭只不過是香港人憎恨中國內地,看不起內地人的表現吧!
答:這個問題其實倒果為因,應該說是因為沒有真普選,香港人的不滿無路可訴,加速了香港人對中國認同的抗拒。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有很多個面向,有些時候香港人會刻意和中國人認同區分開,有時卻會表現出極大的愛國情懷。香港這個地方之所以存在,本來就是因為有很多害怕共產黨的人在從1949年起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而他們的選擇使他們逃過了中國多次的政治動蕩,故此對中國一方面會有情感上的聯系,同時又充滿懷疑。
以九十年代為例,一方面有數以十萬計的香港人移民外國,1991年華東水災卻又於短短十天之內向內地捐出4.7億元賑災。這些都是香港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那一個面向被反映出來,在乎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假設,如果香港能有真普選,現時刺熱的中港矛盾或能得到舒緩。
問題16:為什麼從前港英時代的總督不是香港人選舉產生的,卻又不見香港人爭取?
答:這問題很常見,但也錯得很離譜。首先,港英時代有大量針對港英政府管治的民間抗議活動。遠的不說,“爭取八八直選”運動就是這問題最好的反證。第二,港英政府其實一直有打算在香港推行更多的民主管治,但是因為中國政府表明反對而沒有推行。
早於1956年時,周恩來便向英國政府提出不容許港人治港的改革,當時英國政府為免給予藉口讓中國政府提早收回香港,才沒有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近至90年代,港督彭定康提出加快香港民主化,卻被中方批為“千古罪人”。因此,如果你認為英國在九七前沒有給予香港充分民主的話,請向中國政府而不是香港市民投訴。
順帶一題。從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中國如果要拿當年英國人的做法來把自己在香港的做法合理化,邏輯上說不過去,從人民立場上說也未免有失尊嚴。
問題17:既然人大常委已經決定了,你們還吵什麼?
答:人大常委提出的是香港普選的框架,還要變成具體立案,經過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的同意,行政長官許可,再交回人大常委確認或備案。換言之,人大常委提出的並非定局,香港人還可以否決。博讯
俄专家告诫中国勿惹美:开战撑不到1小时(1张图)
虽然美会近日发表报告称,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的核武器力量将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构成威胁。但是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的核力量仍无法威慑美国,如若两国开战,中国撑不到1小时。
综合媒体11月28日报道,“中国拥有多少核弹头才能保障国家安全?才能让对手不敢对中国动手?”这是中国网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国人关心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外界总对中国核武的“质和量”妄加猜测。
最近一次是11月19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渲染“未来15年,中国能打到美国的洲际弹道核导弹很有可能超过100枚”。
今年初,也有俄罗斯学者夸张地说中国要部署600个核弹头载体才能在安全问题上“别无选择”。但从更多外媒报道、智库访谈和中俄专家的分析中,国内某著名媒体初步得出这样一个“模煳的数据”:为保障中国和平崛起不受他国核武器威胁,中国核弹数量应处在英法两个中等核武国家与俄美两个超级核大国之间。说它模煳,是因为拥有四五千枚核弹的俄美与拥有两三百枚核弹的英法,两者相差太悬殊。还是《简氏防务周刊》的分析人士说得相对客观:“中国的核武力量日趋科技尖端化,求精不求多。中国某种核弹头超过100枚就会让美国紧张的分析已经太老套。”
局外人很难知道中国如何强化核武器,中国网民关心“拥有多少核弹头才能保障国家安全”的问题,或许只有中国有答案,而中国也需要在环顾国际环境之后,才能给出答案。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安全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永远不会和‘核大国’比数量、比规模,但必须可靠、有效。未来确保国家安全,中国核武器数量应不少于或略超过中等核武国家。”
相似说法在俄罗斯学者中也有。今年1月27日,“俄罗斯之声”网站在题为“中国的核武器和亚洲形势”的文章中,援引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的话说,美国发展反导系统以及建立全球常规快速精确打击体系让中国除提高战略核武器的“质和量”外别无选择。卡申先是夸张地说,中国在未来10年中可能会部署至少600个核弹头载体。

俄专家认为,中国现在只有东风31A导弹能同美国周旋,但这样的导弹数量不多
接着,他又表示,如果此前中国与英法这样的中等核国家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那么以后它就会处在英法与俄美两个超级核大国之间。
他说,中国核潜力的急剧上升将迫使美国重新审视提供给亚洲盟友的安全保障。如果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国所面临的不仅是丢掉几座城市,而是彻底的灭顶之灾。
卡申强调,中国从来不谋求与美国核武库的对等地位,只是努力确保适当的战略威慑手段,保障本国核力量在一旦遭到核打击后能够生存,能够实施反击。
但在俄《专家》周刊今年也援引卡申的花说,“中国战略核力量还无法威慑美国,一旦发生真正的核战争,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这就是现实”。
卡申认为:“中国首个真正具有核遏制能力的导弹是‘东风-31-A’,是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的首次核打击并摧毁美国太平洋海岸城市的导弹,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2000枚。”
美国国会中的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最近发布份报告说,在接下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的核武器力量预计将会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构成更严重的威胁,同时抗打击的存活能力也更强。
此外,《简氏防务周刊》针对该委员会的报告表示,非政府专家和外国政府对中国核力量和核能力的估计一般都比美国的估计要高。在更多的移动发射核导弹、携带多目标打击再入式飞行器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5艘094晋级携带核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服役之后,中国的核力量将更加强大和致命。
中国的巨浪2洲际潜射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大约4598英里,使得中国可以从其周边水域对阿拉斯加发动打击,从日本以南水域对夏威夷发动攻击,从夏威夷以西海域对美国西部进行打击,以及从夏威夷以东海域对美国本土全境实施攻击。
《简氏防务周刊》说,在三到五年里,中国的核力量将削弱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威慑力量,尤其是对日本的保护。中国的陆基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型最早可能在2015年部署。这种导弹可携带10枚核弹头,打击半径达7456英里,可以打破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同时,在可见的未来,北京还将能够对美国的卫星进行动能和电子攻击。
来源: 多维新闻/日期: 2014-11-28
康有为拟杀孙中山 私函曝光
2014年12月03日
(明报) 一批记录晚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著名「保皇党」康有为1905年赴美活动的珍贵文献近日亮相上海,包括信件、日记等共250多件。其中,一封康有为1905年10月20日写给次女康同璧的信件显示,康有为得知孙中山即将到达纽约,策划「最我财力,必除之」。
中新社报道,这批文献是康同璧1904年至1906年旅美时期遗留下来的,尘封至今已110年。刺杀计划显示,由康同璧利用与中国近代首位留美学生容闳的良好关系,请容闳约出孙中山,计划在预先安排的地点暗杀孙。如纽约行动不成功,即派人跟踪孙中山,伺机行动。康有为另安排亲信独立行动,确保执行暗杀计划。1906年1月康有为亲信报告行动计划的书信中说道,「孙贼是日抵本埠,我将购枪相时而动以除贼,乞静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