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趣说三国/李克强暗示普京硬挺不求/普京命悬一线/俄罗斯危机中的中国角色
發佈時間: 12/17/2014 11:05:29 PM 被閲覽數: 15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趣说三国】张辽篇













油价暴跌:一张图看中国该怎样从美国手中夺权(图)


文章来源:
        



李克强暗示愿意救援 普京硬挺不求(图)


文章来源:
        


石油价格接连暴跌之后,卢布迎来崩盘危局。继12月15日,美元兑卢布历史首次突破60大关,16日卢布又狂跌20%,达到1美元可兑换80卢布的难以想象的高位。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福汇16日发布公告,美东时间17日上午8时停止卢布交易。美元兑卢布的50关口是卢布“生死线”,如今卢布一骑绝尘,离这个门槛值越走越远。石油危机、卢布危机、俄罗斯告急。普京面临政治生涯的最大挑战。

而与此同时,中国总理李克强12月1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上说,中国准备向本组织各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以应对经济滑坡。中方愿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伙伴国采取双边及多边合作措施以防止经济下行并实现产业升级。李克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要对俄罗斯施以援手,但明显的是中国将帮助作为上合成员国的俄罗斯度过危机。不单单卢布崩盘对中国在俄企业有所影响,俄罗斯崩溃将从地缘政治上对中国构成威胁。外界普遍认为,拥有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将出手挽救俄罗斯危机。
 

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中国没有明确提出救助俄罗斯实际上是没有收到俄方的请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上,李克强15日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Dmitry Medvedev) 举行了会谈。二人并没有提到就油价或者卢布问题,仅仅称中俄将加快在远东开发上的合作。反而是梅德韦杰夫在会议期间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巴耶夫 (Nursultan Nazarbayev)谈了经济问题,并指出了将于明年1月1日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的重要性。梅德韦杰夫对于李克强暗示援助并没有回应表明在应对卢布危机上,不是中国不救而是俄罗斯不求。

首先,俄罗斯虽然面临着严重的卢布危机,也十分需要救援。但面临美欧压力同时,普京从根本上并不想产生对中国的依赖感。目前与中国达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俄罗斯对中国的警惕十足。

与其说美国和欧洲的威胁在全球无处不在,是俄罗斯明面上的对手,那么中国对俄罗斯而言则是潜在的对手。中国成功在中亚和东欧施展存在是比美欧更高明地与俄罗斯争夺地缘政治势力范围。

中国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构想是包括中亚、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一条经济西行线路。中国以“一带一路”为载体的欧亚战略本身与俄罗斯的欧亚战略有部分重合的地方。普京意在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包括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前苏联国家)是俄罗斯重新恢复前苏联势力范围的载体,是俄罗斯的欧亚战略载体。李克强在去年访问中东欧国家之后,日前再次访问中东欧国家和中亚,谈论帮助上合国家度过危机。中国对于中亚和中东欧染指并逐渐做大让俄罗斯坐卧难安。

目前,中俄双方在中亚能源输出和上游份额的争夺趋于激烈,中国要扩大与中亚和中东在欧亚大陆上的能源合作,时刻面临着来自俄罗斯钳制的可能;在中亚经济一体化上方向迥异,俄罗斯将中亚国家悉数纳入独联体一体化的政策,实际上是对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的釜底抽薪;在地区安全机制上各成一体,集安组织在吉国政变等地区突发事件上置中国于不顾,上合组织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两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也截然相反,俄罗斯视其为自己的后院多次横加干涉,中国则坚持不干涉立场,导致部分中亚国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来回摇摆。中俄两国在中亚的竞争性关系由来已久,受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短期内也不会改变。中俄之间的矛盾已经隐现无法避免。

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深入建设,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对抗压力已经今非昔比。从失去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到在西藏问题上越来越谨慎,从在东北亚问题上将朝核问题交棒中国,再到在日本问题上逼安倍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美国越来越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传统横亘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障碍已经越来越小。通过此次卢布危机,俄罗斯吸取了对欧洲外交独立性高估教训的同时也对中国对抗美国意愿有了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普京既需要向美欧展示实力,也需不断向中国展示威慑和存在感。在亚太俄罗斯与越南军事上的合作十分密切,俄罗斯对与印度的关系发展极为热衷。就在普京参加APEC期间,俄罗斯潜艇在南海进行了实弹射击演习。俄罗斯转向亚太既是为了寻求合作,也是为了展示拳头。

实际上任何的合作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的。中国纵然早前与俄罗斯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石油协议,但油价是以市场价格为浮动参考的。普京谈到中俄之间的石油谈判时曾明确叹息被中国喝了不少血。 普京出席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中俄签署向中国出口24架苏-35先进战机的合同。此外,中俄还很有可能就从俄进口4艘“阿穆尔”级潜艇、S-400防空导弹、伊尔476运输机及AL-31N、F-117S和D-32KP-2发动机与核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等进行深入磋商。这些军备尤其是苏—35号称俄罗斯王牌,为了谋求与中国签订石油协议,普京只能忍痛割爱、步步退让。

一方面,同为欧亚玩家,俄罗斯担心在中国目前露怯,并不想向中国透底求援。另一方面有所得必有所失,俄罗斯与其向中国求援,不如广交朋友找出路。这些决定了在李克强承诺为上合国家提供资金度过危机时,梅德韦杰夫并没有主动寻求资助。

其次,卢布下跌对俄罗斯国内民众的生活影响有限。俄罗斯目前国内稳定,并未因此爆发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或者颜色革命。普京目前的支持率依然在70%的高位运行。对于卢布连续大跌,目前莫斯科街头尚未发生骚乱,因为用俄罗斯当地居民的说法,就是“习惯了”。1998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历多次卢布暴跌。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战争后,外资纷纷逃离。之后的全球金融风暴直接引发了卢布持续贬值,一直持续到2009年下半年。今年初,莫斯科对乌克兰的军事介入再次导致俄罗斯卢布暴跌。卢布连续暴跌两日,难免引起俄罗斯民众恐慌。但这场由于油价下跌、西方制裁引发的经济动荡似乎更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普京一贯以强人的形象自居,这也是他在国内拥有高支持率的原因。动辄向中国求援,只会损害普京的威信。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紧急局面,俄罗斯断不会放下身段向中国张口。

第三,俄罗斯目前正在释放应对卢布贬值的新政。普京在12月初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俄罗斯不会放任卢布汇率成为金融投机对象,“俄政府清楚这些投机者的身份,并有对他们施加影响的手段,现在该是使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了”。俄罗斯央行16日的紧急大幅加息措施就是普京口中的“手段”。俄罗斯央行手腕之强悍让畏首畏尾而一味地光说不练的德拉基望尘莫及,也令看涨美元兑卢布的投资者口瞪目呆。该消息宣布十五分钟后,美元兑卢布自日高66.22急速下挫。卢布一度上涨报59.43。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表示,加息之后,俄罗斯央行将采取更多措施。 俄罗斯实施资本管制或许将成为卢布保卫战的下一步。

卢布的暴跌与油价的下跌不无关系。在经济上,俄罗斯做好了长线作战的准备。俄罗斯央行从4月开始就斥资110亿美元维持卢布稳定,同时继续维持该国4,900亿美元的外汇总额。俄罗斯国有银行在第三轮制裁开始前也基本转移了此前存储在西方银行的资金。在纽约交易所原油价格从79美元的最低价开始缓慢回升之际,俄罗斯央行已做好了油价跌至60美元一桶的最坏准备。且俄罗斯石油低价危机预备的准备金更可让俄罗斯在低油价的前提下支撑到2017年下任总统大选。因此眼下一两年的石油低价并不会让俄罗斯伤筋动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6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引发的经济冲击的能力有信心。虽然卢布暴跌,但俄罗斯政府不会受到动摇。他表示,俄罗斯不仅会从西方的制裁下脱险,而且还会强势走出当前困境。

在俄罗斯单独与美欧过招的同时,也是在向中国等国家展示实力、表明姿态。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的制裁在导致近来的油价下跌和卢布贬值,制裁的恶果才刚开始显现。第一轮较量未完成的情况下,俄罗斯如果撑不住求救只会自爆弱点,被美欧穷追猛打。有能力解决制裁危机是梅普目前最想向外界展示的。





普京大帝命悬一线 习大大何时出手成关键(图)


文章来源:

卢布一贬再贬,俄罗斯金融市场陷入崩溃边缘,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落井下石,普京命悬一线,在此敏感时刻,中国救还是不救,将成为这场石油与货币战的关键。

  俄罗斯货币卢布汇率近日的走势可以用极其惨烈来形容,一度从一美元兑换四十贬值到八十左右,股市亦一落千丈,通胀则拔地而起,莫斯科市面日用品价格短短几日上涨两成,经济市场风声鹤唳,人心更是一片惊慌,普京的支持率亦直线下降。在此敏感之际,美国得势不饶人,继续加码制裁俄罗斯国防企业,欲一举击溃普京的经济防线。

  不客气地说,俄罗斯已到最危险的时刻。虽然普京有四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庞大的黄金储备,但在美国、沙特联手发动的石油价格战,以及国际金融大鳄一拥而上的货币战面前,普京的这些本钱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一旦弹尽粮绝,强人很可能被迫下台,俄罗斯也将步前苏联后尘四分五裂,失去大国地位。

  从近期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美国与沙特打压油价,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油价走低,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与复甦,而且也可以让俄罗斯更加倚重中国的市场,北京在油气谈判中可佔据主动位置。但中国也应意识到,如果俄罗斯彻底崩溃,石油出口中断,美国与沙特掌握定价权之后,国际油价可能掉头直上,一举突破二百美元一桶,这对中国反而不利。

  从政治利益考量,俄罗斯与美国的缠斗,有利于中国拓展外交空间,左右逢源。如果俄罗斯垮台,美国不仅可以坐享俄罗斯财富,提升综合国力,而且掉转枪头直接朝中国而来。中美俄之间关系相当三国时的魏蜀吴,吴蜀面对强势的魏国,只有联合才能自保,中俄也是如此,唇亡齿寒,普京彻底垮台对中国绝对不利。

  无论经济帐还是政治帐,中国都应该出手相助。另外,中国这几年出手打造金砖国家银行,号召关键时刻各国相互援助,中国若是在这场经济热战袖手旁观,不仅金砖五国银行将彻底虚化,而且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将一落千丈,改变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目标也会落空。

  但中国出手相助,也要讲究时机、把握火候和掌握尺度,既要形成雪中送炭之势,给普京送去最关键的援助,同时付出的代价不能太高,更不要惹祸上身,被俄罗斯拖入到万丈深渊。这当中考验中共第五代的政治与经济智慧。另外,中国也应从这场美俄货币战总结经验与教训,西方国家今次利用石油与金融工具对俄罗斯大开杀戒,今后也可能将同样的伎俩复制到中国身上,届时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十分引人注目 俄罗斯危机中的中国角色(图)


文章来源:
        
  




摘要:从年初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开始,一直再到最近卢布的自由落体式暴跌,尽管中国在5月和11月相继与俄罗斯签署了两项巨额天然气合同,但在普京与西方国家的对抗中,中国并没有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为普京的鲁莽行为提供鼓励和支持。 



普京在与中国代表团谈判(资料图)

俄罗斯危机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十分引人注目。很多舆论认为,中国是俄罗斯对抗西方的坚强后盾,为俄罗斯提供了很多支持。

这并不准确。

事实上,从年初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开始,一直再到最近卢布的自由落体式暴跌,尽管中国在5月和11月相继与俄罗斯签署了两项巨额天然气合同,但在普京与西方国家的对抗中,中国并没有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为普京的鲁莽行为提供鼓励和支持。

  1、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后,中国并没有支持俄罗斯

今年3月16日,在俄罗斯武装的监视下,乌克兰克里米亚举行了全民公投,随后宣布从乌克兰“独立”,并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搜狐财经此前曾有分析报道:普京为何放不下乌克兰、为何必然惨败)。

俄罗斯的上述行为当然遭到了美国和欧盟的强烈反对,但也没有得到中国的支持——连口头上的支持都没有。

3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答记者问时称,中国“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方的一贯立场”,“当前形势下,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在尊重各方合理关切和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寻求政治解决”。

3月27日,联大全体会议通过决议,称克里米亚举行的全民公投“无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也没有像以往一样站在俄罗斯一边,而是和巴西、印度、南非、乌兹别克斯坦等58个国家一起投了弃权票,只有古巴、朝鲜和叙利亚等10个国家投了反对票。

如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Tom Donilon(供职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今年4月在接受高盛采访时所分析的那样。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几乎不可能和俄罗斯达成一致。

第一,“不干涉内政”是中国最基本的外交政策,一帮人投个票就能把一个地区分离出一个主权国家,对中国而言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第二,中国在乌克兰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每年都从乌克兰进口大量的粮食,还因此而经营着一些农场(搜狐财经注:乌克兰每年向中国出口的粮食超过300万吨)。

  2、天然气协议“奥援”了普京,但中国亦有所得

5月份,中俄两国签署了一份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俄罗斯每年向中国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为期30年。6个月后,两国再次签署了一项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未来4至6年内,俄罗斯将从西伯利亚西部通过阿尔泰管道向中国每年供应额外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

上述协议开始运作时,中国每年将从俄罗斯进口680亿立法米天然气,并因此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客户。

上述两项协议均把价格当成商业机密而未曾公布,搜狐财经此前曾有分析报道:

“由于其公布了供气量和合同金额,因此业内人士能推算出其价格区间在300和400美元之间。同时,据新京报今年5月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研究员孙永祥的观点称,“俄罗斯最后提出的价格是388美元/千立方米,而中方的建议是380美元/千立方米,最终价格可能居于两者之间”。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一价格显著的高于俄罗斯小伙伴白俄罗斯和亚美利亚的低价,显著低于俄罗斯政治敌手波兰和立陶宛的高价,略高于德国的友情价。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一价格高于从中亚国家进口的平均价格,但也低于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的平均价格。

“同时,与中国平均进口价格相比,这一价格低于中国2013年12月的平均进口价格,但随着油气价格的不断下降,又显著的高于中国现在的平均进口价格。”

尽管如财新传媒主编王烁所言,“近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不振,能源与资源的市场博弈中,时间在买方一边”,“中国本来有理由更从容”。

但是,上述协议确实使“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和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市场更加分散和多元”。同时,中俄天然气协议谈判历经十年,双方争吵不断,最终达成协议,必然是双方均有让步。

  3、货币互换协议有利于中国出口,不是为俄罗斯送钱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在卢布兑美元汇率连续暴跌的背景下,财经评论人叶檀称,在卢布下行时,以固定汇率互换货币无异于直接送钱,甚至有可能沦为送钱机器。

这一看法无疑是耸人听闻、大错特错的。

根据央行官方网站关于货币互换协议的介绍,货币互换协议是指互换双方可在必要之时,在一定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向两地商业银行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通过货币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的进口商品。

具体到中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当首次动用协议资金时,以人民币资金为例,俄罗斯央行将其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借给该国的商业银行,并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则用以支付从中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搜狐财经查阅央行官方网站后发现,目前还没有双方动用过协议资金的报道)

这样,在双边贸易中,中国出口企业可以收到人民币计值的货款(反之亦然),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在卢布近期暴跌的背景下,从理论上讲,如果上述互换协议能够签署的再晚一些,中国可能会获得更优越的条件(例如,1500亿元人民币 /10000亿卢布)。但是,自2008年12月以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已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上述要求可能过高了。

另外,当协议到期时,如果没有展期,双方将归还各自本金,动用资金的一方还要支付约定的利息。所谓“送钱机器”“直接送钱”,错的太离谱了。






中美图穷匕现,鹅毛凶多吉少

 
来源: 2014-12-17 wencuecity

1、鹅变天概率大。

俄本质亲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的。与中朝集权文化,伊朗宗教文化不同。俄更开明,换句话说,民众叛变的概率更高。

另外,中国朝鲜伊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想投降,资本主义世界都没人要。所以只能粪起,自强不息。高加索民族金发碧眼,人口资源令老龄化欧洲眼热,这些人比包头巾的跳街舞的更受欢迎。(很多鹅毛或许认为)在另一片欧洲,这些人可以更好的生活。实际上,只是二等公民,欧洲人的使唤丫头。

第三,俄国工业农业现在一团糟,全世界看不到俄国产品,而俄国内,外国产品横行。经济虚胖,不堪一击。

2、为什么说中美图穷匕现?

这两个国家外强中干,各自有本难念的经。

中国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崩溃尽头,国企膨胀也走到崩溃尽头。习李目前政策一方面鼓励民企,一方面打击蛀虫,国退民进,但目前步履蹒跚。根本无暇顾及鹅毛。

美国一样,实际貌似健康,比中国还惨。百姓到政府各个背一屁股债。

低油价,每吨节约300美元,中国一年节省1000亿美元,美国也一样,只多不少。而这些血来自俄国伊朗沙特。如果持续五年,中美这两个经济巨无霸逐渐调整到位,更可以为非作歹。

所以,中美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真正担心的是欧洲,鹅毛断天然气供应,鹅毛难民涌进欧洲。

3、留给鹅毛的时间不多。

5000亿外汇已经花了1000亿,油价才跌了3月。明年年底5000亿灰飞烟灭。

上策:未来一年,引进中国基建队资金,一年打通中俄能源通道,警告沙特,俄国玩得起。沙特收手,俄国过关。但是,这基本不可能。鹅毛本质是西方式,宁可投降欧洲,做白奴,也不会与小黄黄联手称霸世界。

中策:普京继续扯淡不干实事。无为而治,小打小闹,推迟死刑的到来。但那一天迟早会来。

下策:普京下台,亲西方上台。另一个叶利钦与西方势力勾结,从里到外彻底整垮俄罗斯。最后,俄国再次分裂,大卸八块。各财团瓜分俄国资源市场,中国也能坐享其成。

以普京的魄力,俄国就是在下策与中策间选择。普京也是个吹牛家,牛皮随油价而涨,随油价破灭。





俄罗斯需要中国什么帮助?

 
来源: 2014-12-17 wencuecity

俄罗斯需要中国什么帮助?
玄野
 
在乌克兰危机,两次马航事件以及伊斯兰极端组织依次惊呆世人之后,在接近年末时刻,石油暴跌和俄罗斯经济崩盘后来居上,成为今年的最大政治经济事件。


长期来说,经济是政治的主要目的;短期而言,经济异动的根源多是政治手段而已。西方政客深入骨髓的劣根性是其丛林政治法则,他的好日子总要伴随着别人的痛苦才行,中国所谓与民同乐和与人同乐在他们那里不太被理解。中东地区还没折腾明白呢,就来折腾东欧。这些年经历颜色革命的国家有几个尝到好果子了?罗马尼亚变革已经二十多年了,民众生活如何?共产主义那玩意儿把世界人民坑得好苦,如今这民主自由又过来呼悠,真他妈没良知。
这次石油危机的主要触发因素是乌克兰危机。本来乌克兰经济是和俄罗斯绑在一起的,俄罗斯可能在商业上可能让利不够,乌克兰人的肉汤喝得很不爽,所以就考虑西方那边是否有更美味的佳肴。欧美急功近利,没等时机成熟就把个乌克兰民选总统驱逐出境了。俄罗斯眼看着铁哥们要分道扬镳,按捺不住而出重手裂解了乌克兰。欧美各大佬吆五喝六,却都是纸老虎一个,搬出民主法宝来却把局面搞到更糟。乌克兰政客更是软泥扶不上墙,居然搞出马航事件来嫁祸于人。美国人明白底细,默不作声,而手下一帮喽啰觉得是表演机会了就妄下结论。岂不知,这俄罗斯哪是吃这种亏的主,三下五除二就让他们的美国主子落了个七荤八素。美国哑巴吃黄连啊。好在美国人不像俄罗斯那么一根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年初我亏了,年底我捞回来。于是这石油危机就出炉了。

当然了,美国人会否单纯为了折腾普京而搞石油危机呢?我觉得不可能,这应该是一石多鸟的策略。一来,经济波动虽然会惩治俄罗斯而为乌克兰救火,同时也会令欧美尤其是欧洲经济带来巨大伤害。二来,石油利益本是美国大资本的地盘,而石油暴跌的得利方主要是美国的小资本和民众,更要命的是中国将会因此而获益。美国政治由谁操纵?回答说是美国人民。您在做梦吗?那么为什么美国大资本要自己割肉送给美国和中国的民众与小资本呢?笔者的经济信息不很灵通,我的猜测,美国经济牛市当然对美国政治有好处,而股市和汇市的波动对美国大资本而言也是一个机会。同时,油价下跌对伊斯兰极端组织是何影响,应该也有很大奥秘在里面。这同时搞颠乌克兰和中东的绝招,应该在美国大资本那边得到首肯。俄罗斯经济崩盘也就成了年末一景了。

人们说,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垮台,其实欧美也不见得希望俄罗斯垮台。只要俄罗斯人别像二十多年前那样被民主自由玩弄了,就不会出什么大事。这个时刻,俄罗斯需要中国出手帮助,而他们需要中国帮助什么呢?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资金与政治,而是一种民族智慧而已。首先说,中国人的务实是最值得俄罗斯学习的,经历了苏联解体事件失败后的俄罗斯人应该不会重蹈覆辙而对民主自由抱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自然这务实智慧也很容易学到了。另外一个智慧,可能是俄罗斯人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依然没有悟到的,就是凡事留有余地,过犹不及,相信善恶有报,不求一时痛快。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你的容让最终必然会得到报偿。

俄罗斯在应对乌克兰危机过程中显然是过于咄咄逼人而没有一丝容人之度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恶而转投欧美怀抱,当然是俄罗斯的战略损失,而因此就出招裂解乌克兰,显然是出手过重了。俄乌五百年前是一家,除了乌克兰,世界上没有再亲近的民族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乌克兰政客没远见,你又何必强扭?像曹操送关羽那样,过关斩将都可容忍,经济上的关系又有何不可商量的?等乌克兰人明白了那民主自由是什么嘴脸以后,你再叙叙手足情谊,那又是何等局面呢?俄罗斯人一股子北极熊作风,不识以退为进的智慧,落得如今的狼狈,也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会成为俄罗斯的后盾,从国际政治搏弈上判断应该如此,从中国人的传统品格上看也会得出同样的判断。固然,俄罗斯在历史上曾经从中国掠夺了大量土地,但近百年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帮助却是巨大的。当代中国政治中坚力量有这样一个认识,就是说,百年来真正无私帮助中国发展的国家当首推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后盾作用,以及抗日战争中斯大林对毛蒋的支持,还有五十年代在工业技术上的完全开放性支援,都是巨大甚至前所未有的。五十年代末中苏交恶,几十年友谊一风吹,也可以看出俄罗斯在民族品格上的弱点。所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虽然关系波动了,但那种无私帮助却深深印在中国人心中。再近的一点,中国航天事业一飞冲天,其起步在哪里?其实业内人都知道,如果没有联盟号对中国的透明式开放,中国的神舟飞船如今可能依然停留在初样阶段。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基本是铁定的。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悉尼枪声/悲观的说说/新版中国癌症地图/前苏联间谍色情训练
  • 地理中国/海洋里的未解之谜/史迪威家族的中国故事/卢布暴跌 普京政权会否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