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锦衣卫/胡耀邦诗: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蒋经国与台湾的民主之路/盲目的民族主义/经济硬着陆?
發佈時間: 1/14/2015 10:30:19 PM 被閲覽數: 10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古装悬疑剧《古装悬疑剧《锦衣卫》35集 马伊琍/黄志忠/谭凯/文章/刘文治






享受星空

 
来源: 2015-01-02  wencuecity
                   
2014年,开始练习拍星空。拍星空的确是容易上瘾的。没有了白天的烦躁,夜幕中,被繁星包围着,天地间的距离是那么小,那么亲切。
1. 第一次拍银河,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3月的一天, 决定要在这里拍银河。在park转悠了一个晚上之后,终于没有拍成。两天以后,不甘心于前一次的失误,决定再去一次。半夜1点多从palm spring出发,来到此地,大概凌晨3点。大约4点多点时候看到银河升起。手忙脚乱地拍了一个多小时,到银河消失在启明星升起之后。感谢若影同行,令我有勇气和胆量迈出星空摄影第一步。

_MG_9958-1020
2. 新疆五彩城的星轨。和众摄影师一起拍星轨是一件兴奋的事。谈笑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感谢秋华兄打灯。

3. 新疆五彩城,子夜时分,子夜之光映繁星。感谢秋华兄打灯,子夜歌造型。

4. Lake Tahoe上的月全食。10月8日,经过用心研究,几经周折,秋桦兄,骄阳和我最终选定在lake tahoe 的sandy harbor 拍月全食。从凌晨1点拍到6点多。 那天,风平浪静,晴朗无云,气温也不低,非常适合拍夜空。虽然湖边只有我们三人,但通过微信,我们和各地拍月全食的朋友们相互调侃,乐趣无穷。

5. 月全食与银河相对




蒋经国与台湾的民主之路




 蒋经国与台湾的民主之路


    
    蒋经国1986年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女士(国民党党史馆提供)
    
    蒋经国1986年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女士,说出次年将开放报禁。现任台湾总统马英九(图中)时为现场翻译。
    
    1月13日是台湾前总统蒋经国的忌日,虽然已经去世20多年,但是到了现在还是有许多人把现任的总统与他对比。
    
    蒋经国如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在台湾推行民主,使得台湾被称为“华人世界最民主的地方”。
    
    在蒋经国去世后接任总统的李登辉就曾经多次指出,如果不是蒋经国打下了基础,接任者就很难落实在台湾推行民主。
    
    众所周知,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儿子,而蒋介石在1975年去世之前也就已经有计划地安排蒋经国在其身后接班。
    
    表面上看,蒋经国生前几乎是党政军情一把抓、大权在握的样子,但是从他去世之后。国民党发生的权力斗争来看,其实似乎也并非如此。
    
    “太子爷”的政治手段
    
    蒋经国执政期间,党内的保守势力依旧相当庞大,而且根据后来解密的文件和口述历史来看,当年蒋经国在接班初期也很难大幅度改革、推行民主。
    
    但是蒋经国采取的是逐步、分阶段地和保守势力对抗;以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为例,老兵能够拿着标语走上街头抗争,后面如果没有一定的授意和鼓励,在那个戒严时代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从老兵返乡探亲变成了外省人返乡探亲、逐渐地成了如今的两岸往来。
    
    蒋经国在推行台湾民主方面似乎也是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从解除报禁、党禁开始,改善了当年所谓“党外”反国民党力量的生存空间。
    
    至于蒋经国为何在晚年决定施行民主?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揣测,没有定论,有的说,是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也有的说蒋经国见到民主是大势所趋,所以不得不而为之。
    
    除了先前提到的李登辉,曾经被视为蒋经国亲信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就算到现在,很多台湾政治人物都还是推崇蒋经国“勇于在台湾推行民主”,无须质疑蒋经国在台湾推行民主的决心。
    
    对那些在蒋经国执政期间受到过打压的人而言,他们则是怀疑蒋经国是否真有推行民主的决心,例如曾经因为美丽岛事件而受到军法审判、以叛乱罪名被判入狱十多年的姚嘉文就说过“蒋经国只干过一件好事,就是死得早”。
    
    蒋经国执政的时候,国民党拥有大笔的党产、党政军掌握了电视、电台、报纸等等媒体,在逐渐放松之前,异议人士几乎是没有发表言论的空间。
    
    时空背景与环境因素
    
    不能否认的是蒋经国任内曾经发生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而当局当时也是大力追捕和打压当时的“党外”。
    
    但是每次提到台湾最令人怀念的总统,蒋经国总是排名第一,以前台湾的媒体就分析说,很可能这是因为蒋经国从担任行政院院长开始,就时常与民间接触,他会突然出现在街头的小摊、食肆,他那随意饮食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
    
    蒋经国执政期间对公务人员要求甚严,吃饭推行“梅花餐”(五菜一汤)、婚宴不得超过十桌、不得出入“不正当场所”、鼓励穿青年装等等,起码表面上那个时候的公务人员相对“廉洁”,那个年代也让民众耳目一新。
    
    另外就是虽然国民党内也有不服从他的势力,但是蔣經囯到底还是某些人口中所說的“太子”,他在施政上挥洒的空间,自然也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台湾前内政部长李鸿源在他新出版的书中就提到,如今就算是蒋经国执政时担任行政院长的孙运璿也应付不了现在的台湾政治。
    
    这似乎说明了时空环境不同是蒋经国当年能够成功地在台湾打开民主大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施政的果断除了来自养成背景之外,他那不能挑战的血统,多少也有所影响。
    
    所以有台湾的媒体评论说,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出现蒋经国这种政治人物了,但是“因为蒋经国打下的基础,现在的台湾的民主已经走上了制度化”,“执政者也要记得,选民会以选票教训无能或者无良的执政者”。
    
    来源:BBC



历史的教训应当牢记 盲目的民族主义会把中国引向歧途 



 和讯网


  在民族国家时代,不管人们喜欢与否,民族主义无处不在。自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精神始终反映在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民族主义(尤其是爱国主义),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美德。但同时,民族主义也不时地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近代以来各国之间的战争,无一不和民族主义有关,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民族主义。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其产生的第一天起,民族主义便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歌颂,有人诅咒。今天,随着地缘政治的变迁,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和复兴,对国际和平和民族国家的统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民族主义也再一次成为人们不得不关心的重大议题。

  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只要这个世界是由主权国家所组成,民族主义就不会离开人们而远去。因此,一个现实的选择是构造一种比较理性的民族主义,避免各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尤其是那些建立在民粹之上的民族主义。这也正是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政治挑战。这种挑战既发生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宏观层面,也发生在社会心理的微观层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精神,就是通过把自己融合进世界而崛起和强大。当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时候,他表达了其民族主义精神,这种民族主义精神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追求国家的强大。邓小平实现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因为正是他的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中国走到了今天,在短短30来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转型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但近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2008年以来,西方长期处于危机之中。中国本身没有危机,也有效地防范了金融危机扩展到中国。在很多年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不过,在同一过程中,西方和中国之间的各种冲撞也表现出来。从前西方经济好的时候,信心十足,并没有感觉到崛起中的中国真能“威胁”到西方。但是,深陷危机的西方,开始对自己信心不足,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对西方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这种被中国“威胁”的感觉,促成西方做出各种有悖于中国利益的事情。这种外在的变化,无疑为中国新一波民族主义的崛起,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此外,很多内部因素,例如社会所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传统意识形态的衰落、民族精神的萎靡不振等等,也是民族主义的内部驱动力。

  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几种力量。第一,传统比较左的力量。传统左派对西方的批评或者憎恨,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他们强调传统意识形态的“纯洁性”,一旦涉及到西方的东西,便恐惧起来,很害怕西方会改变中国的一切。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左派一直对之抱怀疑态度,经常对改革开放发难。尽管中国通过和世界体系的融合变得更强大了,但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他们对西方的看法和敌视。人们可以把这一力量称之为原教旨主义者。在任何国家,都会存在这种敌视其他国家的力量。

  第二,保守主义力量。无论何地,保守主义力量都是强调“国家利益”的,他们并不相信任何超越“国家利益”的东西的存在。中国的“国家利益”既包括硬力量如经济力量,也包括软力量如文明和文化。对保守主义来说,民族主义代表的是中国国家利益的软力量,因此只要是民族的,也就是产生在中国的,就是好的。很自然,他们很抵制西方的文化“侵入”,提倡用“民族的”来对抗“西方的”。

  第三,愤青式民族主义。很多“愤青”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贫穷落后的中国,成长在富裕的时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成长过程也刚好是国家的强大过程。对他们来说,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大并非难事。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同时,他们也目睹了近年来西方的衰落。因此,他们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甚至是自我欺骗的感觉,那就是,“西方衰落了,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了”。

  第四,民族主义的利益相关者。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出现在各个领域,包括意识形态、战略、文化、文学(包括网络文学)等等。“利益相关者”意味着通过使用民族主义,他们可以获得具体的利益,例如得到更高的地位或者更多的经济利益。对这个群体来说,民族主义不是一种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只是一种获取其他利益的工具。简单地说,就是用“国家利益”的名义来追求个人的利益。对这个群体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外部的“敌人”,即使没有,也要把之塑造出来,因为通过这个“敌人”,可以追求到自己的利益。例如,他们往往通过夸大来自西方的威胁,包括军事战略、意识形态、文化等等。他们在把社会吓住了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的利益。

  所有这些民族主义力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过分“自信”。对一些人来说,是自然的自信,对另一些人来说,“自信”只是“自卑”的另一种表达。自信很重要,不过,如果过分自信,或者假装自信,就会出现“义和团式”的自信。如果这样,民族主义就会走向愚昧。

  在知识群体中,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所呈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既是对国内自由派的回应,也是对西方那些同样愚昧的、专事攻击中国的人的回应。这里是两种错误的逻辑所致。中国自由派一向倾心于西方的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中国病了,西方没有病;中国要医治好自己的病,必须用西方的药方。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相信,中国可以成为西方那样的国家。这一群体的思维,从近代到当代从来就没有缺失过。

  民族主义者的逻辑刚好和自由主义的相反。在他们看来,西方病了,中国没有病。这个群体的公共知识分子,因此列举了西方的种种病症。当然,有些病症的确是存在的,而有些病症便是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符合西方的实际。

  客观地说,这两群人都是有问题的。自由派的民主自由观往往来自西方的教科书,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在西方生活的实际经验,他们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没有任何信心。民族主义者的逻辑也不能成立。一个人不能通过论证别人生病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别人的确生病了,这不能证明你自己没有病。别人生病了,你自己也可能有病,甚至是更严重的病。用证明别人生病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健康,那只是愚昧,最后会害了自己。

  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一些民族主义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泛道德化”的不正常倾向。一些人总以为自己的是爱国的,而爱国的就是道德的。只要是爱国的,什么样的手段都不重要,包括欺骗,为了爱国的欺骗也是道德的。因此,一些人并不了解西方,但他们任意曲解西方,希望激起人们对西方的憎恨。一些广受欢迎的所谓的民族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实际上并没有资格充当公共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有关西方的知识。在没有成为一个好的知识分子之前,是很难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

  这种民粹性民族主义,最终不可避免使得国家走向衰落。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任何一种孤立而纯洁的文化。即使是传统文化,也是在不同文化沟通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

  现代主权国家并不是封闭国家。强大的国家都要善于学习外国的经验,同时也不能盲目地学。所以,各国需要批判性地学习外国经验。不存在一个不变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是在演进过程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从来就不会有终结点。学习他国的最优实践,同时避免他国的沉痛教训,是进步的动力,也是塑造一个更好的制度的前提。这里的结论就是,人们可以批评他国,但不可拒绝学习他国,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时代,既需要人们对民族的自信,也需要保持虚心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塑造新型的理性民族主义精神。从这个视角看,人们应当花大力气纠正目前日渐盛行的民粹性民族主义。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发动新一轮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浪潮。文明的进步都是在开放状态下取得的。在全球化时代,谁最终能赢得国家间竞争的胜利,并不取决于谁最民族主义,而是谁最开放。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制度建设,这需要更大的开放,向其他国家学习他们的制度细节,尤其是技术层面的制度细节。这里没有那么高调的意识形态,而只有人类发展出来的、用于解决人类各种问题的制度技术。这些正是中国的制度建设所需要的。

  一句话,盲目的民族主义会走向封闭,封闭会走向落后,走向衰落。这既是世界历史的经验,也是中国本身的历史的经验。




中国:2015年经济硬着陆?



2015年1月14日


Vincent Kolo


世界经济已感受到中国经济放缓

「在过去三十年和未来五年,世上最重要的数字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BBC经济版编辑罗伯特‧派斯顿宣布。连串数据证实中国经济明显放缓,社会愈来愈担忧,中国不再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的驱动器,反而将会拖累其发展。过去十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增长的火车头,但现在摇摇欲坠,商业投资和工厂产能也是如。中国政府不仅陷入25年来最缓慢的GDP增长,同时努力加快新自由主义重组,从而刺激私人投资和国内消费。这是其战略的一部分,以戒绝经济对债务的依赖。现在,中国债务已经超过GDP的250%,对发展中经济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许多评论家现在预计,今年GDP增长将低于政府7.5%的目标,这在16年来还没有发生过。即使7.5%也是中国24年来的最低增长数字。十二月中,中共领导人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结束,宣称「对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比较大」,现在普遍预计2015年GDP目标将下调至7%。
    
    中共采用了「新常态」一词,在官媒上也大肆宣传,强调GDP增速降低。习近平声称已将「新常态」发展成一门理论,但事实上这一词是从西方媒体抄袭过来的,本来用来形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时期。《环球时报》大肆宣扬,习近平申述的「新常态」理论将会是历史上其中一个标记。中共试图蒙蔽群众,让人以为经济放缓是正面,是政府有意的、预料之内的政策。的确,有些新自由主义改革派主张较慢的「优质」增长(这意味着更少的国家控制,减少借贷投资)。但是,今天有无数的经济因素是北京控制不了的,在接下来的时间可以引发对经济动荡。
    
    中国第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一份备受激烈争论的报告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如果是正确的,这代表美国由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当任总统的142年以来的第一地位结束了。通过衡量购买力平价(利用当地而非全球价格的方法),中国经济体目前价值176,000亿美元,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74,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在2020年前,中国经济体还会比美国大20%。各界因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此是否已经实际发生未有定论。一些学者推测,这将在未来几年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比单单GDP增长率放缓深远得多,因此愈来愈受到关注。
    
    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发生动荡,当中最触目的是原油价格的暴跌,这是全球供大于求的结果。从世界第一市场 - 中国 - 也可明显看到这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页岩革命」大大增加了该国的燃油产量。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产能过剩,由钢铁至太阳能电板皆是如此,最触目的就是房产市场。据房产专家艾经纬所言,2014年全国房屋销售下降了10%,现在未售出的房地产大约有七年的库存。一份北京商业报刊刊登了「鬼城指数」,说明至少在5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的住房是空置的。
    
    中国的建筑业消耗了全世界约一半的钢铁和水泥,雇用3,700万工人,这比英国整个的劳动人口多23%。因此,过去十年的建设热潮中是全球能源价格的驱动力,中国建筑业的活动占了全球超过一半,而建筑业占全球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
    
    大宗商品市场陷入震荡
    
    在12月,大宗商品的低迷是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主要诱因。上海市场也经历2009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5%)。大宗商品市场的低迷,令许多经济评论员再次质疑,中国官方的GDP数字是否能反映实况。正如《彭博》专栏写手William Pesek评论道:「对于任何人认为中国正处于近乎这数字(即7.5%增长),我有两个字要说 - 『铁矿』。关键的矿石价格下跌了一半,同时油价下跌44%,煤价等大宗商品也急跌,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将会急速煞停。」
    
    大宗商品市场不景气,令许多出口商陷于萧条及收支平衡危机。依赖石油的委内瑞拉已经陷入衰退,其国际债务(主要来自是中国的国家银行)更可能违约。有传言讲,委国的马杜罗政府希望北京会延长信用额度,也就是说紧急财政援助。「中国人是精明的,他们可能希望以援助方案换取奥里诺科地区的油田作为回报。」一名《中国日报》的评论员说。即使是俄罗斯,在货币危机(2014年卢布的价值下跌一半)、石油收入崩溃以及西方制裁情况下,也可能被迫向中国求援。
    
    赞比亚政府被迫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吸血鬼来「拯救」国家财政,意味着赞比亚人民将再面临紧缩措施。它的铜矿大多是归中国人所控制。「幸运国家」澳洲由于得益于蓬勃的中国贸易,迄今很大程度上逃过了全球危机。但即使如此,据报道,澳洲的贸易遭遇自196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出口收入下降,进口成本上升)。澳洲乘着中国的建筑热潮,采矿公司大大获益,但代价是国内制造业进一步下滑。但是,根据嘉能可的报告,今天澳洲煤矿产业中,一年里有一季是无利可图的。中国经济放缓令大宗商品市场急跌,意味着这些国家将面临艰难时期。因此,中国将以更公开的帝国主义模式,对依赖其经济力的市场和政府加强控制。
    
    产能过剩
    
    由于地产和基建的投机,中国钢铁产能疯狂膨涨。即产能过剩已达到荒谬的高水平,还是持续膨胀。中国当局已承诺加以控制,但这绝非易事。自2008年全球资本土义危机以来,信贷前所未有的膨涨19万亿美元。因此,同样的过度投资也已经在水泥业、玻璃业、采矿业、铝业和造船业等其他众多行业发生。
    
    两个政府的经济学家在11月发表一份报告,报告指过去五年的投资中多达一半(总值42万亿人民币)是浪费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徐策,以及宏观经济研究的王元)。他们指,过去两年习近平上台以来,问题持续恶化。
    
    现时中国钢铁的产量大于日本的7倍,世界排名第二。仅闲置的钢铁产能就已经超过美国钢铁业的两倍。过度生产导致一些地区的钢材价格跌至白菜价格。在2012年,中国的水泥产能达29亿吨,但实际需求仅为21亿吨。中国最大的200个机场有三季度都是亏损的,但还在计划建造多100个。
    
    类似现象在其他行业重复,各城市和地区之间彼此竞争,鲜少考虑国家整体的经济情况。市场商品泛滥,利润受到挤压,信贷成本则会飙升,其结果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会极为迅速的积累,有可能会爆发一波波的企业倒闭和银行危机。
    
    影子银行业增长至世界第三大,这突显了北京的困难,现在是世界上第三大。影子银行是非正式的渠道,让国有银行规避政府监管,从而保持信贷流动到陷入困境的企业借贷人手中。
    
    过去一段时期,很多投资项目都规划差劣,甚至纯粹是投机炒炸,但工人阶级不免此付出代价。其中一个指针是,建筑业工人罢工上升,从7月至9月有55次。这行业有着多层的外判制度,依靠无保障、不受保、低工资的农民工,因而恶名昭著。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劳工通讯》的一份报告指出,许多项目暂缓和变相违约,个案数字上升,「中国工人是最后拿到钱的一群。」2014年的下半年里,有一半的罢工是由于拖欠薪金引起的。
    
    煤炭业方面情况更糟,中国煤矿业有70%处于亏损状态,是由于全球煤炭的价格下跌(2014年下降了25%),加上产能过剩,还有政府治理污染的措施。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席王显正讲,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矿企业难以支付员工工资。因此,山西省等一线产煤区的财政压力最让人担忧,有报道指当地的影子银行即将违约。
    
    通货紧缩
    
    在12月21日,中国央行出乎意料地下调基准利率。可见,经济基础远差于政府想我们相信的情况。现在最令人担忧的是会发生通缩。中国政府来年想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十一月官方的通涨数字是1.4%,为五年来最低的水平。但是出厂的价格下降了2.7%(同比十一月)您是不是要找:rely on skin,是连续33个月价格下降。正如《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经济的诸多领域正濒临价格全面下跌的边缘。
    
    当金融泡沫破灭时,就如1990年代日本房产泡沫爆破,造成了通货紧缩,而今天的中国也会因产能过剩和过度建设造成同一恶果。当通缩波及整个经济体时,由于人人都期望市场价格继续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欲减低,企业推迟投资,价格下跌会抑制经济增长。最糟糕的是,通缩会令债务实际成本上升,令企业和政府债务负担恶化。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偿债费已经达到了中国GDP的17%,而2011年时只有7.5%。央行的降息举动,以及之后可能会增加银行的资本金(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主要是因为违约将至,所以要舒缓解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偿债成本。违约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但透过将坏帐从银行系统中的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掩饰了这一事实。由于通涨回落,借贷的实际成本已经从2011年的零飙升至5%。
    
    但是,11月降息的实时效果,是再次制造股市泡沫。上证综合指数在四星期内急升超过25%。大量资金透过「孖展」涌入(2012年才在中国合法化),这是高风险的手法,因为投机者用借贷而非自己的资本在作股票交易。过去几星期,名副其实的淘金热正在发生,有数千万计的新交易户口开设,银行急速推出新的借贷平台去满足「孖展热」。北京面对严峻的两难局面,其反通缩的措施有可能激起新一轮的金融泡沫,恶化债务危机。
    
    现时欧洲和日本央行实行类似的政策,就是不择手段来制造通涨。无论对习近平及其经济团队,以至对全球资产阶级,通缩危机的失控现象是最大的担忧。
    
    在下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被普遍定义为增长5%以下)是尚未有定论。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长期着陆」是最有可能的情况。这与我们的预言相似,中国正在进入日本式的低迷:通货紧宿、债务危机和经济停滞。阶级斗争和政治不稳正在到来。
    
    来源:中国劳工论坛 

胡耀邦诗“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图)


文章来源:
        


  今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其长子胡德平忆述父亲往事,提到胡耀邦毫不客气地批评党内歪风的故事,而一首胡耀邦痛骂贪腐的诗作也再次被挖出,“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这句含有粗口的诗,就出自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之口,可想见其痛恨贪腐、厉声喝斥之情状,可说是意外又不意外。

日前,胡德平在《炎黄春秋》发文《谈谈对当前反腐败的认识》,文章忆述其父胡耀邦的往事,提到1986年4月9日,胡耀邦在“端正党风工作座谈会”上毫不客气地批评党内歪风:“某些高级党委,谈不上有甚么健康的政治生活,关系学盛行,政治空气淡薄。或者说,低级的庸俗的气味太多,政治的原则的空气太少。”

  胡德平忆父作诗情由

  胡德平并提他与父亲罕有的一次争执,显示了胡耀邦对整顿党风的执着。“记得整党期间,我和父亲有次谈话。我说:现在改革的形势很好,但一些人不愿意改。改革方要说一万条理由才能允许改,反对改革方只要说一个‘不’字,就不能改。能否对整党中消极现象的处理也要有节有度呀?”

  出乎胡德平意料,胡耀邦大为光火并严厉训斥:“别人这么说,你也这么说!改革和整党有甚么矛盾,怎么不能统一!”当时胡德平虽惊呆了,但并未心服。

  据胡德平记述,1988年胡耀邦已从总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那年中国物价飞涨,公款吃喝愈演愈烈,茅台酒价每瓶从35元飞涨到140元。胡耀邦提倡的四菜一汤的内部招待标准,早被某些生活“时尚”方式,在揶揄搞笑中取消了。为此,胡耀邦在烟台根据李白的《月下独酌》即兴作诗一首: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酒价年年涨,酒瘾月月添。

  量小非君子,醉昏才算仙。

  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

  “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正是在这种忧虑和愤懑的情况下脱口而出。可想见胡耀邦痛恨贪腐、厉声喝斥之情状,可说是意外又不意外。胡德平称,若干年后他才慢慢醒悟,胡耀邦在中共的一个特殊的年代,不由自主地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不管扮演的是否是一幕悲剧角色,但他扮演得有始有终,心口如一,我认为值得!”

  中共罕见高度评价胡耀邦

  今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中国官方罕见高度评价胡耀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前刊文《2015年,不可不知的四个重要纪念日》,其中便包括胡诞辰100周年。文章给予胡耀邦很高的评价,包括中共最优秀领导人才能享有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称号,并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贡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称号,这是中共最优秀领导人才能享有的,引起广泛关注。旅居美国的前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文谦亦指,这回给胡耀邦带的帽子是“伟大的甚么甚么……”,这恰恰是当年胡病故后邓小平等人坚决不同意的,不同意称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当时还引起很大争论。现在重新把胡耀邦抬出来,可以解读出习近平希望充分利用现在还可利用的正面资源。

  胡耀邦获高度评价,也引起外界关于重评“六四”的猜想。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章立凡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习近平当局褒扬胡耀邦,意在突出中共的“正资产”。他表示:“其实中共目前所剩的优良资产不多,胡耀邦在历史评价上,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应该是一个正资产,但是这个正资产由于1989年的事件一直没有被盘活,中共如果明智的话,就应该盘活他们的正资产。”

  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资深传媒人士杨继绳认为,中共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公正地评价胡耀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完全为他平反的时机还不成熟,其中的症结就是1987年导致他被迫下台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他说:“胡耀邦为什么下台?1987年为什么下台?这就不清不白嘛,通过一个非组织程序的生活会下台,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就谈不上真正的平反,而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说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条件还不成熟。”杨继绳说,尽管中共党史文献披露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在当年批胡生活会上站在胡耀邦一边,但鉴于目前意识形态向左转的倾向,重新评价邓小平等中共元老发起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显然为时尚早。有分析人士指出,事实上胡耀邦“脱敏”讨论的再深处,是这届中共领导人,能有有勇气重新评论1989年前后的中国政治,当然包括重评“六四”。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武则天/饿乡纪程/孔子临终遗言/10大绝活/人生十乐/人生不必计较/刘少奇案中的伪证
  • 深喉是谁/中国也有不错的漫画家/中国的社会运动将主要靠青年人/毛派「崛起」的只是话语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