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孤独死/电路板/动荡世界/中共为何厚胡薄赵/出恭/中国现状/游走台湾
發佈時間: 1/17/2015 10:39:35 PM 被閲覽數: 12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老梁观世界 20150114 孤独死 终老之痛



摄影师航拍纽约夜间奇景 如“电路板”(高清组图)


文章来源:
        



1/6
 
1月14日报道,法国著名摄影师Vincent Laforet近日完成了一项惊人之举,他趁着夜色爬上直升机在7500英尺(约2300米)的高空捕捉纽约市那令人难以呼吸的美景。



2/6

Vincent Laforet全身绑着安全带,整个身子探出直升机,只有这样的独特视角才能将纽约市的灯红酒绿、明暗相间的夜景收入自己的相机中。



3/6

摄影师表示,这个拍摄任务既兴奋又恐怖,也是其摄影生涯“最令人心惊胆战、最美的”挑战。



4/6

纽约市的灯红酒绿、明暗相间的夜景一览无余。



5/6

纽约密集的灯光勾画出美丽的夜景。



6/6

纽约街道交错如“电路板”。




下台前总书记,中共为何厚胡薄赵?(图)


文章来源:
        

1月17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十周年。这位在89民运期间因“不做开枪的总书记”而被逼下台的领导人在世时遭到软禁16年,死后骨灰至今无法安置,每年自发纪念他的人士也被当局打压。相比之下,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而下台的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则在近年得到中共的高度评价,中国官媒甚至在 2015新年之际将胡耀邦诞辰一百周年列为今年最重大的纪念日之一。同为被逼下台的中共前总书记,中国当局对胡耀邦赵紫阳的评价为何反差极大?能否公正评价胡赵二人,为什么被看成是测试中国政治趋势的风向标?

参加这次讨论的四位嘉宾是:中国民间学人王康先生;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晚年周恩来”一书作者高文谦先生;政论作家、时事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先生。

高文谦表示,中共官方厚胡薄赵的根本原因在于,牵扯到对六四的重新评价,而六四镇压是维持一党天下的基石,动摇不得。另外,胡是可以利用的正面资产——开明、清廉、亲民,可以为习近平一年多来种种左转倒退的举措化妆补台。

陈破空说,就生前达到的思想高度而言,赵紫阳高于胡耀邦。在历任中共总书记中,唯有赵紫阳和陈独秀可以相提并论。对民主,陈是先知先觉,赵是后知后觉。胡耀邦下台,是六四事件的原因,邓小平始料不及;赵紫阳下台,是六四事件的结果,由邓小平一手铸成。如果当权者还没有准备好重评六四,还继续高举邓小平旗帜,那么,就不能指望他们把重评赵紫阳提上议事日程。

程晓农认为,胡比较率性,赵则善于以柔克刚,两个人做事都不计较个人得失。胡赵都是党内民主派,主张开明政治;但赵对经济改革的贡献比胡大得多,后人无法超越。胡赵两人都是光明正大的性格,不搞权术;邓小平有时支持胡赵推动的改革,也起过破坏作用;80年代的改革,功在胡赵。但在阴谋为体、制度为用的中共政治中,胡赵都被邓小平和保守的老人们搞垮了。这是中国和中国人的悲哀。

王康认为,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死沉浮,是现代极权国家的最高机密和非常事件。纪念或不纪念他们,反映的是现实政治状态,折射着当下权力消长和统治思维的演变。真实的胡赵留存于官方密籍与民间记忆。他们不仅因与六四有特殊联系而名垂青史,而且始终或暗或明地影响着中国。采取厚此薄彼、避实就虚的选择性纪念,是对亡者的不恭,也是对国人心智的侮辱。能否公正评价胡赵,始终是测试中国趋势的历史尺度。





国家元首如何“出恭”? 意大利艺术家画给你看(组图)


文章来源:
        


 
【国家元首如何“出恭”? 意大利艺术家画给你看】 《查理周刊》调侃伊斯兰教先知引发巨大争议,在美国,种族问题也不允许调侃,但在世界不少国家,调侃有一些人是肯定安全的,那就是政治人物。最近,意大利艺术家Cristina Guggeri就创作了系列作品:国家领导人如何蹲马桶。






闲聊中国现状。转帖。


 
来源: 2015-01-14 wencuecity


经济其实一塌糊涂。

我认识的几个人放的债一年多前就收不回来了。多的损失五百万,少的一百多万。房价除上海北京中心地段部在跌。杭州非中心地区己跌了40%。二线以下城市房价五年前就到顶了。饮食业更是惨不忍睹。认识几个上海开餐馆的,一个己将店面折价90%转手,回澳洲去了。基本是白送。其他几个都在挣扎。不可理解的是快餐店也不行,这应该和反腐无关。一朋友二年前投资一连锁旅馆,经济型的,说是很快换辆汽车。今年十月回去,还是那辆旧车。旅馆根本赚不到钱,一晚一百人民币都不到。上海最中心的Marriott 2br apt 才一千四百多一晚,比一年前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价格。退休的中学老师己好几年没加工资了。这都是我个人所知,但可见一斑。这些当然在官方宣传中看不到的。不知道中国7%增长从何而来。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好象都觉得中国人人很有钱。仔细观察,就会知道并非如此。中国真正有钱的是当官的。老百姓包括民营企业家都非常节省,当然面子上的东西除外。比如一由美国派回中国的以前同学,任一美国巨型公司在上海高管。他认为另外一个一直在国内的同学很富。其实据我所知,他的收入是国内那位三倍以上。只不过国外回去的都比较朴素低调。除去公款及极少数大富,自己掏腰包的都在非常简陋的饭馆吃饭,一个人不到100块钱。这就是为什么上海中餐馆质量差的原因,价位上不去。也是反腐对餐饮冲击巨大的原因。茂名南路近淮海路曾有一中餐馆,布置的很不错,由于没有包房,不适合中国土官僚。开了一年多就关门了。西餐在上海的价格是中餐一倍左右,主要是因为有洋人及高等华人维持。高等华人都是和洋沾边的,或在外企工作,或曾留洋,或和洋人做生意。在中国,除去当官,还是要和洋搭界。

上面说的是上海,至于其它城市更是一塌糊涂。脏乱差。每次到外面地回到上海,都有一种回到文明社会的感觉。所以除了万不得已,坚决不去外地城市,什么哈尔滨厦门之类,毫无旅游价值。鼓浪屿的唯一价值是提醒你共产政府对中国的破坏是史无前例的。倒是一些小地方不错。安徽皖南的几个村子,西递,宏村,非常值得一去。其beauty and sophistication, 不亚于意大利英格兰的小镇。

再去看看中国的医院学校,土地河流,民居施设,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整天鼓吹中国人富的不得了。



游走台湾 体验人情与文明

 
来源: 2015-01-14 wencuecity









(冯冰/上海)

 

很早就听闻「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起初我不以为意,觉得这种句子过于溢美,颇像观光部门推出的行销广告,亦或是大陆因为崇尚「小清新」,乃至于在观光客口中人云亦云的心灵鸡汤。

直至今年十一月分,我携父母、妻子于高雄台北等地自由行后,才深感此言不虚。到台湾环岛六日,由南至北,不分都市郊外,无论景点街区,台湾人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三个词:「礼貌、热情、秩序。」

在台湾的那段时间,我所听到最多、最频繁的语言就是「谢谢」。这其实并不稀奇,但不论付计程车车资还是买高铁车票,不论是在汉神百货选化妆品还是在忠孝夜市称几斤莲雾,吃101的鼎泰丰也好,尝华西街的滷肉饭也罢,在任何地方、有任何数额的消费,都能听见诚挚恳切、和谐悦耳的道谢声连连不断。

礼貌文明处处是景

甚至有一次,在高雄六合路一家不动产公司参观,儘管我们一开始就亮明了游客身分,明确表示没有购房的意思,只是随便看看、比比沪高两地的房价,营业员小姐的热忱也丝毫未减。她不但进屋拿出计算器为我们换算面积与币值,还详细罗列了高雄不同地段的房价,以求对比之准确,直到我们得到满意答桉。麻烦了人家半天,刚想道谢,营业员小姐面带笑容的「谢谢」已经抢在了我们前面,亲切无比。

寻人问路同样是一件极愉悦的事。台湾人对问路者的良好态度以及耐心程度,让人感觉好似熟人间的交谈。甚至有时候,仅仅在我们东张西望、满脸彷徨之际,就有热心友善的市民操着绵柔的国语趋前询问「想去哪裡?」。更有一次,在台北延平南路,一位之前给我们指过方向的女士,用小跑步把我们追上,只为跟我们说一句:「抱歉哦,刚才讲错了,去总统府不用走半小时,只要十分钟哦。」

在台湾游走,有时候真的不需要把路搞那麽清楚,不知不觉间,人就礼貌起来、舒畅起来,心情安逸甜美,眼中处处是景。

员警让路予人方便

印象深刻的,还有高雄台北两地的市容和秩序。海天一色的西子湾,水质湛蓝,清澈无暇;宽阔整洁的五福路,竖式店面招牌林立,色彩协调,赏心悦目;捷运中央公园站的电梯上,人人立于右侧,纵向一字排列;走下高铁车厢的时尚女孩,排着队把奶茶空杯丢入垃圾桶;机车众多的中华路上,骑士们清一色头戴安全帽,红停绿行次序井然;重庆南路台湾银行门前,上百辆机车摆放整齐,周边没有看见一个员警或管理员。

至于高声喧哗者、争抢插队者、室内吸菸者、踩踏绿化者、着睡衣睡裤逛街者,此等行为在大陆,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但在台湾,自当属「奇人奇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在台湾的最后一天,我们全家漫步于台北八德路上,途经国民党中央党部。当时距离台湾地方上的「九合一」选举投票仅剩两天,一队员警正在门口架设拒马,气氛严肃紧张。我们好奇地走进党部大楼,并未受到任何阻拦。一楼党史馆内有十几名身着澹紫色制服的员警正靠牆而坐、备勤待命,一见游客步入,居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起身,自觉礼让出一条通道,方便我们参观。如此「高规格礼遇」,让我们心中暖意浓浓,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这些天不断接触到的淳朴人情和礼仪文明,深感台湾社会公民素养根基之深厚,四维八德价值传承之完整。

大陆确实仍需努力

回大陆后,生活虽依旧,思绪却万千。曾几何时,「团结友爱的同志关係、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整齐划一的革命秩序」是大陆引以为傲之处,并被宣传为「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利益至上、冷酷无情的明显特徵」。然而,文革十年浩劫,导致民族文化摧残、传统伦理断层、人心道德沦丧,其影响至今未能完全肃清。

近年来,大陆经济狂飙突进,生产总值屡创新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大陆社会人际关係日益冷漠紧张,社会成员互相戒备情绪不断蔓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公然盛行,人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种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屡见不鲜。

平心而论,以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核心商圈流光溢彩、高级酒店金碧辉煌等外在繁华而言,无论台北高雄,均已被大陆一线城市追上或超越,但这也只是经济实力的范畴亡已。如果是以看不见的精神层面而言,无论是公民道德修养或者是社会文明秩序等,台湾民间的文化软实力,早已向前走了不知多远,将大陆远远抛之在后。相对的,大陆「仍需努力」的空间显然还很广、很大。

台湾文明成果繁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海峡两岸,谁是中华文明的「正统」?谁又是中华文明的领航者?这些问题,学理上尽可以深入探讨和争论,未来的实践也会作出回答。但无论如何,我们在台湾旅游的过程当中,确实亲身经历了、也清楚地看见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在台湾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台湾同胞创造的文明成果让人佩服、羡慕,一定会成为大陆的对照和借鉴。



动荡世界:29张你从未见过的人性照片(组图)


文章来源:
        


1/29一个和尚和他的兄弟。



2/29阿肖潘,来自蒙古的13岁猎鹰人。



3/29众人合力挽救一个企图用水果刀自杀的女人。



4/29一个在加沙城拿着步枪的巴勒斯坦女孩。



5/29一个年轻的幸存者,他在西伯利亚森林住了11天。



6/29哈默部落的埃塞俄比亚女孩。



7/29西伯利亚家庭餐。



8/29酗酒的父亲和他的孩子。



9/29一个叙利亚反叛者,年仅7岁。



10/29这些充满渴望的眼神。



11/29母亲和女儿。



12/29两岁女孩喂养她失去双臂的妈妈。



13/29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下午茶时间。



14/29中国煤矿工人。



15/29一个士兵。



16/2972年后,爱荷华的第一对同性恋人终于结婚。



17/29母亲和女儿,被他们的丈夫和父亲用硫酸攻击。



18/29印度,白化病男孩。



19/29经过战争洗礼的18岁以色列国防兵。



20/29一个在休息的女人。



21/29患白化病的三周大的婴儿,睡在她的表妹身旁。



22/29一个种大米的越南农民。



23/29在埃塞俄比亚的游牧民族里,年轻男孩带着人体彩绘,穿着传统服装。



24/29马达加斯加女孩穿过森林。



25/29坐在伊叙边境的女孩。



26/29日本东京艺妓学徒。



27/29一个ISIS的女孩,说要用步枪保护她的家人。



28/29叙利亚,一个男人从倒塌的家中,救出了他的小妹妹。



29/29贫穷的农夫和他大学毕业的儿子。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湾区追雾/离骚1949/欢乐颂/因为爱情/政治脱敏再现 胡耀邦不再是党媒禁忌
  • 回顾/传奇故事:十八年,从死刑到无罪/史上功败垂成的六大起义者/康有为拟杀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