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三国野史/炎黄子孙称谓的来龙去脉/10年来令中国丢脸害人的八大孽/《清查三种人》运动始末
發佈時間: 1/24/2015 3:57:23 PM 被閲覽數: 35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三国野史】郭嘉和曹操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炎黄子孙”称谓的来龙去脉


 
来源: 2015-01-21 
                  



  “炎黄子孙”是海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的真正出现与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雏形“黄炎之后”、“炎黄苗裔”、“黄帝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态。《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 成。”炎黄时代没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这样的名词,但却为后世此类名词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诸子争鸣,“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孔子称赞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庄子认为“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大约半个世纪以后,齐威王铸敦铭记“高祖黄帝”,自认为黄帝子孙。《国语·鲁语》说:“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说明舜、禹皆为黄帝之后。《国语·周语》说:“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姓氏。……夫亡者岂系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秦汉时期是“黄帝子孙”等称谓出现并得到认同的时期。汉高祖刘邦编造了赤帝(炎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为以汉代秦制造舆论。汉初黄老学盛行,“百家言黄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10余万大军北巡朔方,归途中“祭黄冢桥山”,开创了黄帝陵祭。王莽代汉时自称黄帝之后,声称“姚、妫、陈、田、王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真正把黄帝华夏始祖之地位确立下来的是司马迁。翻开《史记》,第一位进入我们视线的人物就是黄帝。在司马迁的笔下,不仅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圣贤明君是黄帝子孙,而且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们也是黄帝之后,甚至连匈奴、闽越之类的蛮夷原来亦为黄帝苗裔。如此一来,便把各族统统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族谱系中去了。司马迁坚持大一统历史观和民族观,将黄帝民族共祖的地位典籍化,上承“百家杂语”,下启二十四史,对于国人自称“黄帝子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补《史记·三代世表》时称“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王充在《论衡·案书篇》中亦云“《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孙”,这说明“黄帝子孙”一词在汉代主要是指圣贤明君,并未泛指平民百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称炎黄之后者不乏其人。贵族墓志中祖述炎黄者不胜枚举。这么多人竞相自称炎黄之后,未必合乎历史事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时人对以黄帝为核心的民族先祖谱系的认同。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姓氏之学最盛于唐”。唐人林宝的姓氏名著《元和姓纂》“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而《世本》简直就是一部黄帝和炎帝的族谱。唐代族谱已不可见,宋明以后的族谱大都攀附历史上的同姓名人,甚至远祖炎黄二帝,故而梁启超感叹“寻常百姓家谱,无一不祖黄帝”。宋王朝尊奉炎帝为感生帝,宋真宗尊黄帝崇道教。与宋对峙的辽统治者自称炎帝后裔。《辽史·世表》曰:“庖羲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契丹人究竟是不是炎黄之后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这正是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魏晋以降至清末以前,虽然炎黄二帝备受尊崇,但“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等词语却隐而不显,很少使用。究其原因,大概与古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较淡,对炎黄二帝的尊崇文化性大于血缘性,“炎黄子孙”一词的指代范围较小等因素有关。古代中国是“王朝国家”,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王朝国家更需要的是本朝本宗之祖,正如杜佑在《通典》中所说:“远祖非一,不可遍追,故亲尽而止。”窃以为“炎黄子孙”一词的含义与使用,可能经历了一个由直系到旁系,由贵族到平民,由血缘到文化,由实指到泛指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尽管炎黄二帝在古代备受尊崇,但其“文明初祖”和“帝王鼻祖”的形象较之“民族始祖”的形象更为突出,故而“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等词语无法成为普遍使用的称谓。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侵华加剧,清廷治国无方,中华民族危机,民族主义传入,长期蛰伏不显的“炎黄子孙”等称谓好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频频见诸于书刊报纸,成为广泛使用的流行词语。改良派是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而革命派则是真正的主导者。二者虽然同样使用“炎黄子孙”,但含义却明显不同,改良派认为“我国皆黄帝子孙”,革命派却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己任的国粹学派,视黄帝为国粹、国魂。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诗云:“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满族贵族盛昱大声疾呼:“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清末“炎黄子孙”称谓的勃兴一方面促进了反清革命的兴起与胜利,另一方面在促使“炎黄子孙”真正成为国人广泛使用的自我称谓的同时,又缩小了“炎黄子孙”一词的指代范围,不利于民族国家的构建。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取代了“驱除鞑虏”,“炎黄子孙”亦由汉人的同义语转变为中国人的代名词。经过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洗礼,国人进一步形成了“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的共识。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浴火重生的时候。“炎黄子孙”称谓终于在抗战的烽火中定型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中共中央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蒋介石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国共两党同祭陕西黄帝陵,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蒋介石亲题“黄帝陵”三字,他们都以“炎黄子孙”自居。学者们纷纷以笔代枪,弘扬炎黄二帝伟绩,激励军民抗战士气。陈子怡先生在《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一耶?二耶?》一文中指出:“非黄帝子孙者,皆纳入黄帝子孙之中,而无论何姓,皆黄帝子孙矣”;“所以后世之人,咸谓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也”。钱穆先生在《黄帝》一书中认为,“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表达了对“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称谓的认同。

   “炎黄子孙”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血缘符号,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符号。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寻根”和“文化自觉”的需要。因此,只要这种认同心理继续存在,“炎黄子孙”称谓就会继续使用下去。



10年来令中国丢脸害人的八大孽


 
来源: 2015-01-24

                  
来源:民族复兴网

  第一孽:食品

  三聚氰胺、毒大米、地沟油、塑化剂、毒月饼、染色馒头、蛆虫门、致癌门、牛肉膏、毒生姜、瘦肉精、催熟剂、膨大素等这些世界特有的中国名词,无不记载着中国百姓受害的声声血泪史。

  善良的中国百姓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于是逃离本土去海外买。中国那些害人的食品不仅让国人损命,让食品业丢人,让全体的中国大陆百姓蒙羞!更让中国人二个字扣上了悲哀的帽子!

  第二孽:汽车

  1955年,新中国就具备了汽车的制造能力,那时的韩国几乎没有汽车产业。可是,同为1967年成立的韩国大宇、韩国现代汽车已现已风靡世界,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在用脸贴上别人的屁股,共享“北京现代”之荣耀。

  诸不知,北京并没拥有真正的现代,而“现代”却拥有了北京。同样,还有拥有上海的通用、拥有广州的本田、拥有武汉的日产、拥有吉林的大众......

  如今的中国城市大街上跑的几乎是外国车,而韩国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外国车,日本所有城市几乎是本国的本田、丰田、日产、三菱......

  对此,同行李书福开始咬牙跺脚了:“看到中国满街跑的都是外国汽车时,我的心情是按捺不住这种澎湃的痛苦”。

  老李的感概何尝不是所有中国人的痛——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可是我们老祖宗用几百年锁国政策为代价换来的核心资源。

  可如今,这个国家战略资源却让整个汽车行业整得只是为人做嫁衣裳,真是“卖了老婆还帮别人去数钱”,丢人现眼到老祖宗!

  第三孽:电信

  远在美国读书的刘翰每次都会掐断父母从国内打来的电话,原因是在国内打到美国每分钟要8元以上,即使IP电话也要2.40元,还不包括市话费。

  而在美国,往国内打电话每分钟往往小于一美分,比较常见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1000分钟,由此推算中国的电话费竟然高于美国100倍呀!

  要知道中国人的收入只有美国人的十分之一呀。好了,美国太强大了,我们不好比了,阿Q就是阿Q,撑什么阿!

  那我们和朝鲜比吧;2013年元月,以谷歌董事长施密特与美国前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为首的访朝团在朝鲜逗留了3天后,美国《时代周刊》表示“朝鲜的网速远远超过中国”。

  真的让百姓不明白,这个具有核心价值的国家电信资源,即使WTO谈判时国家也是没有随便让国际电信巨头来分享的。

  试想,如果我们将这个资源投放到市场竞争,中国百姓如今已得到多少实惠?“中国三大电信第一季度运营Q1净利润共330亿不及苹果一半”的比例还要拉大,也许时下还牛皮哄哄的三大通信运营商早已被市场淹死了。

  当然,电信业也不是完全没有真心英雄,至少中国出了个华为、中兴......只是真心英雄是放养,三大通信运营商是包养而已。

  第四孽:教育

  中国孩子已成了高考流水线上的畸形产品。在这凹凸不平、千刀万剐的高考线上,不知扼杀了多少伟人天才,包养了多少听话会考的低能废物。

  如果国家对西部边穷地区考虑尚可理解,可北京上海为何还要剥夺其它省份的入学名额?如果说禁止湖北的孩子以海南户籍参加高考可以理解,为何自称“首善之区”的北京、你却要让生于京、长于京,只是没有所谓”北京户口”的上百万孩子被迫沦为“职业学校”的学生?

  这种“两手都硬”的政策,促成了北京有的一所中学每年就输入近200名学生到北大、清华,几乎相当于几个省的总和。

  真是有些人出生就有的东西,却是更多人一辈子追求的东西。那么所谓的”北京户口”又是一个”神马”东西?只不过是:他(她)爷爷姥爷们早几年先到了北京那个地方找个“窝棚”住下罢了!

  于是,部分人群开始向教育部进行无用但持续的请愿,更多的人开始向国学寻找教育的公平。由于出国留学人群如洪水,让经济不景气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如获救命稻草,纷纷抛起政见,来抢中国的生源了。

  试想,一些无奈出国的孩子经过西方的流水线的改造后,以后对我们传统教育和封闭不公的决策者而言该是多么的悲哀?别丢人了,让人人都享受公平的资源吧。

  第五孽:房地产

  中国政府的行业政策,没有哪个像房地产政策这样频出,又是“限购”房产税“,可每次政策出台基本又是一个笑柄:

   什么国六条、新八条,国九条,国十条,国十一条,国五条,今天六部委发文,明天八部委检查,其实大家都明白,假如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自己没有房子,或远 离房地产商与他们没有勾结,或没有利益通吃,假如地方政府不把房地产业当经济核财政支柱,或”政绩爬升的资本,政府制定的政策就不可能屡次都成为房价的丢 人笑柄与助推器。原因是什么?

  第六孽:煤炭石化

  有人统计,近三十年非战争非正常死亡人数,中国比全球其他国家合计还多。造成中国死亡的人数原因主要有地震、交通事故和煤炭开采,其中让世界震惊的是煤炭开采为何死这么多人。中国的煤炭行业到底怎么了。

  最近遭遇的北京雾霾天气,80%的原因归根结底于煤炭石化的燃烧。可祖先给我们留在地下的煤炭石油这点家产按如今的速度和方式,我国煤炭有效开采不过100年,石油不过80年,其中大庆油田不过30年。

  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把优质煤卖给日本存入海底留给日本人的后代使用;眼睁睁地看人家越南、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甚至印度在我们南海开采,自己却守着河北、东北、西北等平原疯狂开采有限的资源;求爹爹似的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这都是中国石油煤炭行业的不争的事实。

  第七孽:医疗卫生

  让国人震惊和愤怒的医药事故近些年层出不穷,杀医生事件频繁发生,即使把狼狈为奸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们判死刑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来就是社会制度和体制问题,官员们却高喊,找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了!

  中国仅有的一点医疗卫生资源,也向干部官员公务员群体过度倾斜,万恶的给药“分级制度”,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也耍按照他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划分等级,级别越高的,得到的医疗服务质量越高,药品供应也耍越好,而老百姓就连基本的医疗都难以保证!

   “  自锯病腿”的悲剧,是生在中国老百姓的真正悲哀!就医难,治病贵,有病不敢医,大病不敢住院依然是中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的客观现状。政府们医 改喊了这么多年,老百姓几乎就骂了这么多年,可黑了心的医院,坏了良心的医生,为了骗取患者钱财还在乱下处方胡乱开药。

  他们内处勾结, 为拿回扣,会把药价虚高到100倍,放任那么多黑心医生大发黑心财,索要红包明幕张胆,不送红包就会缝上你缸门,把纱布留在肚子里!

  市场化医疗下,中国官员们享受的是全额医药免费,对老百姓患了大病无钱医冶跳楼自杀无动于衷,官员特权医疗,黑了心的医生成为杀害病患老百姓的无形屠刀赢利赚钱的黑医生是杀病患老百姓的刽子手!

  第八孽:交通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我认为最丢人的还是我们大众平日开车的不文明行为:酒驾、闯红灯、向窗外扔杂物、乱停车、超车、不排队、地铁上吃东西......

  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也让整个中国人的形象丢尽,尤其是当你如把某些习惯带到国外时,别人对我们同胞行为的眼神其实是整个中国这个国家在丢人。

  官员为什么总是对老百姓的疾苦无动于衷的八个原因

  1,官员们对房改不重视,是因为官员们各个都有3-5套,100--200平方米的公房,供官员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一辈子免费享用。

  2,官员们对医疗医改不重视,因为高级官员们都可住上高干部病房,豪华疗养院,享受的是去全中国各大医院,全额免费医疗,和特供的国产和进口药品的待遇。

  3,官员们对儿童,青少年教育不重视,因为官员们的孩子都上了国内外最好的学校,想留洋就留洋,想出国就出国,从不用为进个公办幼稚园而通宵达旦去排队。

  4,官员们对食品安全不重视,因为官员们吃的是为他们“特供”的食品,从不用担心“地沟油苏丹红和添加剂对他们身体的损害和破坏,他们子孙们一生下来就享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5,官员们对治安交通环境不重视,因为官员们的住宅有“重兵”站岗把守,公车享有特殊牌照和通行证出行,并有警车开道,可横冲直撞无所谓惧。。

  6,官员们对涨工资和商品价格涨价税收不重视,因为他们有每月万元的高工资,和高无上的权力,官员们都有免费的购物卡,一切物资都是免费拿来,来的都是那么傛易。

  7,官员们对扫黄嫖猖很重视,官员们只所以愿意抓小姐却不愿反贪官情妇门,是因为他们大多数官员们各个都是贪官!大都包二奶和包三奶,从不因为"基本问题"而伤心费神,还能升官出“政绩”。

  8,官员们从不把贪腐上千万元官员判成死刑,是因为官员们知道他们自己大多数都是贪官,是在为自己留着一条”罪该不死”的后路!



《清查三种人》运动始末


多维


“三种人”指的是”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1981年文革已经4年,华国锋已经下台,文革中长期在位的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苏振华等都随之离开,整肃文革派最后一道障碍已经排除。国家政权掌握在以邓小平、陈云、胡耀邦、赵紫阳等为代表的老干部及文革的反对派手里,对文革“秋后算帐”的时候到了。1982年陈云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对三种人要警惕,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要撤下来。此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领导班子中“三种人”问题的通知》,清查开始。然而,这场以清查文革余孽为名的运动,却因以人划线、挟私报复,演变成了秋后算账似的的清除异己行动。本文选自文史作者文贝个人博客,作者文贝。



清查三种人始作俑者之一陈云

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中国社会主义自建立的那天起,就采取了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方针,既体现在阶级斗争上,也存在于各种运动中。

由生产资料关系和思想意识决定的阶级是一种客观存在,保护无产阶级利益剥夺资产阶级和其它阶级利益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包括把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强迫进行工商业的改造,以及要求不同思想意识向社会主义意识靠拢都是强权政治。这种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却不符合社会主义公平原则。

历次政治运动都是抬一派打一派,这种自相残杀都是“批发”式的,无公平可言。

文革后清查三种人既有政治纠错,又存在着政治报复倾向。不公平地对待文革期间的人或事,为历史留下了许多垢病。

清查文革三种人始于胡耀邦执政的1981年。此时华国锋已下台,文革中长期在位的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苏振华等都随之离开,整肃文革派最后一道障碍已经排除。国家政权掌握在以邓小平、陈云、胡耀邦、赵紫阳等为代表的老干部及文革的反对派手里,有了对文革“秋后算帐”的权力基础。

1982年7月3日,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对于提拔青年干部要注意:一方面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决不是提拔几个或几十个;另一方面,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必须对“三种人”保持警惕,决不能提拔造反派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对这些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必须坚决撤下来。”

1982年9月6日,陈云在中共十二大上发言指出: “关于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我要说的另一句话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坚决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为什么一个也不能提拔呢?因为这“三种人”如果进到领导班子中,若干年后,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再次危害国家,危害人民。”

1982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领导班子中“三种人”问题的通知》。

1983年11月16日中央公开《邓小平同志关于如何划分和清理“三种人”的谈话》,指出“最危险的是文革三种人”,同时提出指出:“老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说了违心的话,做了违心的事,不能叫‘三种人’。”同时,陈云在北京市民上诉中央要求清查已经入党并担任要职的孔丹(中央调查部长孔原之子,文革早期红卫兵领袖。后任张劲夫秘书、中信集团董事长)时批示:“孔丹等人是我们自己的子弟,是我们将来可靠的接班人,他们不应当是清查对象。”1984年7月31日,中央再次发出《关于清理“三种人”的补充通知》。

“三种人”指的是”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

一.“三种人”的定义模糊

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问题无法界定,因为文化大革命起来造反是中央的号召,是追随毛泽东和中央,而非追随个人。况且文革开始时是刘少奇邓小平主政,红卫兵运动揭杆而起是在那个历史时期。林彪根本没有造反过,江青等人只是作为中央文革成员积极参加组织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全国各地的造反群众组织都是自发产生的不同派别,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央精神统一意志,根本没有所谓的追随谁。

帮派思想严重无从说起。文革中的人都属于不同的组织派别,可以说都有帮派思想。虽然每个帮派都有头头和政治倾向,却无法分清谁轻谁重。

打砸抢分子存在政治概念和刑事概念之分。文革中的打砸抢是一种政治符号,打的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砸的是封建文化,抢的是无产阶级政权。对于具体的行为和后果时行刑纠符合法律原则,作为政治符号则不违法。

显然,这三条罪名基本属于思想问题而非法律范畴,是不合法的政治整肃。

二.清查三种人中的不公平

治理国家理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清楚,无论是保皇派还是造反派都属于造反群众组织。对社会危害最大和起来造反的始作蛹者恰恰是保皇派。

破四旧、揪斗老干部和文化人、制造“八月红色恐怖”、“联动”冲击国家机关、在官僚机关和军队支持下围剿群众组织并制造震惊中外的流血事件都是红色红卫兵和保皇派组织。

卜大华、孔丹、谭力夫、宋彬彬、邓楠、邓榕、贺鹏飞、叶向真、刘涛、刘婷婷、刘鞠芬、李黎风、陈小鲁、董良翮等等一大批曾经响誉全国的红卫兵头头的罪行远比红卫兵五大领袖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王大宾要大的多。如果追究的话,应当首先惩罚这些“八旗子弟”头头,而不是因为被迫害奋起抗争的平民子弟。

北京清查首都红三司,不触及红一司。上海清查工总司,不查上海红革会。山西查“红总站”,不查“红联站”。山西查湘江风雷,不查高司。四川查”8.26”,不查产业军,广东查旗派,不查地红总。辽宁查辽革,不查辽联。黑龙江查“炮派”,不查捍卫总。湖北查工总司,不查百万雄师等等。只有广西是个例外,因为都是围绕韦国清展开的,而且他一直在位,只好所有的群众组织一锅端,全部打成反动组织。江西因为出了个造反派头头李九莲要当否定文革的典型,只好一边平反一边留点政治尾巴。

全国各地清查的都是造反派,平反的都是保皇派。说明这种所谓的清查三种人其实是清查反官僚体制的群众派,维护的是官僚利益。

一大批老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是说了违心的话或违心的事那样简单,而是直接参预了帮派斗争和加入了迫害队伍。他们不仅在争权夺利中利用和组织造反派,而且直接参预指挥并造成重大恶性事件。

山西老干部分成太岳派、太行派、晋察冀派,青海省委书记杨植霖省长张昭,安徽前省委书记曾希圣与后省委书记李葆华派、河南的吴芝圃与刘建勋、上海的柯庆施与陈丕显派。广东的叶剑英体系与林彪体系,云南省委书记赵建民与省长周兴的矛盾,黑龙江的潘复生与赵其非派的争夺,甘肃的汪峰与胡继宗两派的斗争等等。这些老干部之间的矛看无法分清谁是谁非。他们支持不同的派别的目的是保护自己,打击别人。

陈再道支持百万雄师、赵永夫夺军区司令刘贤权的权、滕海清清查内蒙内人党、韦国清广西大屠杀、湖南地方部队制造的道县大屠杀等等文革期间发生的惨案都有老干部的影子。这些人的犯罪既有事实又有后果。

三.对三种人的刑罚是一种秋后重算帐

事实上文革中的造反派在清查五一六和一打三反中大部分都进行过处理。“王关戚”、“红卫兵五大领袖”、山西的刘格平、贵州的李再含、河北的李雪峰、山东的王效禹、黑龙江的潘复生、内蒙的滕海清包括林彪线上的人早在几年或者十年前都已经由中央定性处理。然而有的被选择性平反,有的重新提起定罪。

文化大革命是一种“三结合”的领导班子,都是经过中央批准并正式任命的。然而在清查三种人时,只保留了与当权者亲近的,对包括工农兵出身的人进行了几乎全部的清洗。最明显是中央委员中的工农和劳模代表被清理,既出了气又让出了位置。

知识青年的恩人李庆霖被追究,对高考有意见的张铁生被打入监牢。相反公开反对毛泽东、私藏手榴弹进京的文革弄潮儿遇罗克、既反林彪又反华国锋的李九莲等曾经的反革命分子成了平反的对象。

毛泽东身边曾经的红人康生、四人帮、毛远新、谢富治、陈永贵及华国锋体系都成了“三种人”,而犯下重大错误并造成恶劣后果的陈再道、刘格平、韦国清、赵永夫、滕海清、陈丕显、杨成武、肖华、宋仁穷等老干部和巴金、周扬、夏衍等文化人不仅平反,而且位极人臣。一大批在文革中罪债累累的红卫兵头头和造反派骨干进了各级领导班子,这种以新的帮派划线清查是对清查三种人的极大疯刺。

四.对三种人的清查存在着挟私报复

最明显的事例是邓小平。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文革的造反派组织头目,参加了许多揪斗老干部迫害文化人的活动。他儿子的腿明明是自己摔断的,反而怪罪到与此毫无关系的聂元梓身上。这种挟私报复的阴暗心理和颠倒黑白的伎俩缺少其码的气量和基本的道德。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由高干子女组成的“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可谓无恶不作,血债累累。这些人为什么不作为三种人追究呢?原因正象陈云所言“是我们自己的子弟,是我们将来可靠的接班人,他们不应当是清查对象”,也正如邓小平所言“他们比较年轻,也比较有文化。”、“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

我们的子弟要留下接班,那些年轻有文化的文革新生力量不解决就会成为定时炸弹,这是一种什么政治思维?

正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干部都抱有这种思维,清查三种人运动成为各级打击政敌,挟私报复的一场无赖式的运动。

不管政治正确与否,不论青红皂白。完全以我划线,以个人好恶来定罪名。

文革中北京的池恒、梁效、洪广思、唐晓文、钟佐文,上海的罗思鼎、石一歌、丁学雷等写作班子成员全部作为三种人受到清查,中央和各省市一大批曾经在文革中在位的干部被审查、判刑和受到各种党纪政纪处分。有的省地方干部被处理超过70%,原一把手大部分受到清查。这些人被拘留关押,在种种酷刑下接受审查。尔后被突击判刑,依据的竟然是1980年1月1号生效的《刑法》、《刑事诉讼法》。而他们的罪名几乎一致是“三种人”,大部分纯粹是莫须有。

五.清查“三种人”无关政治正确

文革后的几十年里,对所谓文革“三种人”在意识形态上批判,在人格上侮辱,在行为上造谣抹黑一直没有断过。电影、电视、文化作品、回忆录等几乎都是声嘶力竭的控诉和漫骂攻击。给社会造成一种造反派是魔鬼,“三种人”都是匪徒的反面印象。

事实上包括那些登上领导岗位的所谓“三种人”都是普通民众,他们即使在掌握权力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洁身自好。他们坚持群众路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他们为集体经济效力,掘了官僚阶级的坟墓。

他们不是祸根,没有成为改革开放的绊脚石。掠夺国家资财不是他们干的,贪污腐化没有他们的份。他们一没权,二没钱。很多人因是三种人而贫困潦倒,政治上受歧视,生活上没待遇。

清查“三种人”是与平反冤假错案同时进行的,清查的大部分属于平民阶层,而平反的几乎都是老干部或文化精英。一面高喊平反冤假错案,一面制造大量的冤假错案,这就是当时的政治逻辑。

显然,当年清查“三种人”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只是人事上的考量和情绪上的泄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是融入了当时的时代或环境,没有犯罪的现行,并非是十恶不赦之徒。

就像任何社会都有善者和恶者一样,文化大革命中确实有人做坏事,甚至有恶行。但是,用“三种人”来定义或刑罚显然有违法治精神,其中的挟私报复应当予以鞭挞。

清查“三种人”是走资派还在走?是官僚阶层对平民百姓起来造反的一次集中整肃和剿杀?还是稳定政治局面,对曾经的犯罪进行法律追溯?这种秋后算帐有多少属于罪有应得?有多少是挟私报复?都是值得细化解析的历史问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清查“三种人”无关政治正确。这一点陈云和邓小平讲的清楚明白。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好听/被洗脑后的中国人有多可怕/五位终生不予平反的中央级右派/微信十大笑话
  • 民国名案/状告冯玉祥/6大忽悠/胡锦涛设宴求为亡父平反/一句歇后语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