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猎魔/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是做官/四大民族英雄后代今何在/运动了!运动了
發佈時間: 1/30/2015 12:53:36 AM 被閲覽數: 24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战争剧《猎魔》刘小锋/陈紫函/韩烨/方子哥/舒耀宣






重演的历史:“运动了!运动了!”


 
来源: 2015-01-27 wencuecity


 
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80年代电影《芙蓉镇》结尾处,在政治运动中混得风生水起吃香喝辣的地痞王秋赦已经疯掉,他敲锣过市,兴奋地高喊着:

“运动了!运动了!”

当时许多人认为这只是疯人疯语,不幸的是30年后的今天,谢晋导演的预言正在上演。在二十一世纪,那些一心想升官发财的文痞五毛们把“运动了!运动了”的铜锣越敲越响。


这一意味深长的影像长时间地闪烁在中国的政治天空里,人们时不时会想到政治运动频仍而让人胆战心惊的岁月,也会对那些整人杀人逼人自杀和家破人亡的政治运动是否会再来心有余悸。

最近,这样的疯锣再次响起,继《辽宁日报》发表批判高校教师“呲必中国”之后,201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的求是网发表了署名徐岚的文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以下简称“《高》文”),表示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声称“要肃清高校的负能量,……让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敢抹黑,不能抹黑,不易抹黑。”并点名批判贺卫方、陈丹青──“贺卫方在微博中大谈宪政,陈丹青在其微信公众帐号以《大家别去美国!一个愚蠢而落后的国家》为题,内容却是对美国的过度美化,诱导效果可见一斑。”将他们作为“高校负能量”的典型代表。

对于大致了解中国政治运动史的人来讲,《高》文的这些论调并不陌生,每一次政治运动都有基本相似的程序与结果。比如几乎总是先由党政部门发红头文件,声称敌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严厉打击他们云云。虽然“我们”是谁不一定清楚,但敌人是谁一定是清楚的,也就是说,我说你是敌人,你当然就是敌人,如果你不是敌人,我怎么会认为你是敌人呢?接着是舆论动员,党刊党报上大字报社论,无论点名或不点名,反正接着运动就来了。

中国几十年间的人道主义灾难之发生,有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法治秩序的阙如与践踏,许多遭到迫害和杀害的人们是在完全没有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受难的。自从1949年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之后,中国就进入无法无天的时代,竟以出现人口数的比例来确定要镇压和迫害的人数指标,例如镇反时期的1.2─2.2‰镇压指标,反右时的5%划右指标,许多地方为了凑够人数完成指标,以至肆意诬陷他人以自保或邀功,这种荒谬的恐怖主义暴行也延续到1983年的“严打”。

今天的中国,虽然法治尚未正式进入轨道,民主政治也还很遥远,但人们已经自发地在朝着正常治理的方向努力,通过践踏法治来寻求治理不但南辕北辙,而且也会遭到反对──即使发动者可能依然会获得暂时的无限风光,但它绝不可能持续。

贺卫方教授和陈丹青们,之所以获得如此众多的共鸣,是因为人们看到现实中几乎无所不在的丑恶,并且思考消除这些丑恶之道。贺卫方陈丹青们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批评与建设力量,倘若共产党不能忍受这些批评,不能容忍正常的议政,反而利用暴力和谎言来打击骨鲠之士,那就有重回乱局的危险。再者,彼时那些大大小小的康生、姚文元们,也早已被历史和现实双重抛弃,即使官方不许人们回顾历史,但正常人没有人会将康生、姚文元这些政治恶棍视为政治楷模,而只会轻蔑地鄙视他们。今天如果还有谁想要步他们的后尘,一要做好不可能永坐胜台的心理准备,构陷人者往往也被人构陷;二要做好即便安度此生也会死后臭名远扬的心理准备。

几家重量级党刊党报这几年已多次对一些参与公共事务或发表公共议论的公民做出过康生式的政治指控。我不知道这些党报党刊的负责人是否了解历史:政治运动向来迫害无辜消灭优秀,制造人群无谓的自相残杀,而且每次政治运动中踊跃整人的那些流氓地痞往往也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被整,被杀者也大有人在。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著名翻译者巫宁坤先生,曾经写过另一部同样著名却无法在大陆出版的回忆录《一滴泪》,全面回忆了自己被整的数十年非人生活,他曾写到过一位参与过批斗他的同事法语系徐教授的忏悔:

“……我不管你是否怪罪我。我怪罪我自己。我随大流,胡说八道坑害你,实在卑鄙。我更对不起我亲哥哥。他在天津也被划为右派,我跟他断绝关系,直到他最近也被改正。哦,为了保护自己,一个人能堕落到什么地步!”

回忆录中虽然没有交代这位徐教授有没有挨过整,但那时候一位法语系教授在那么多次的政治运动中从未挨整的概率是相当低的。

众所周知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里,原胡风的朋友舒芜反戈一击直接置胡风于死地,虽因反戈卖友有功而暂避厄运,但没过几年依然无法逃脱被右派的命运,虽然那时如胡适之先生所言是连沉默的自由也没有的时代,但毕竟像舒芜那样主动交出私人信件踊跃参加整人实在是无法原谅的;而整胡风的主将周扬,这位中国的日丹诺夫就更不必说了,他整了那么多人,后来自己也一样挨整,而这才导致了他后来的忏悔。

1951年,后来被公认为“中国遗传学之父”的李景均教授因不堪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乐天宇(行校长职,兼党总支书记)的政治迫害而出走美国,后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系主任、校座教授,以及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成就斐然,成为遗传学史上重要的大家。而迫害者乐天宇则在文革期间也深受迫害,1969到1970年先后被送到广西邕宁和辽宁兴城接受劳改、审查、和批斗,直到1978年后才平反并获原先待遇。

韦君宜的回忆录《思痛录》可能是近20年来共产党人里最真诚的忏悔之作,书中她写了政治运动中的大量故事,其中涉及她自己参与整人,例如三反五反时为了同事丁磐石的三五角钱而整他,韦君宜说:

“我,实在是从这时开始,由被整者变成了整人者,我也继承了那个专以整人为正确、为‘党的利益’的恶劣做法。这是我应当忏悔的第一件事,所以记在这里。”

她还记述了反右时何其芳的表现:

“何其芳说:‘不能划陈涌(右派)。如果陈涌该划,那王秋耘也该划。’天!这已经到了人和人互相用嘴咬以维持生存的程度!”而众所周知,何其芳在胡风案中出力落井下石,但他并没有因此就逃脱了厄运的降临,在文革中一样遭迫害。

在韦君宜的书中,最让人难以同情也难以谴责的一个人是李兴华,他“原是天安门前警卫部队的干部。他出身很好,历史纯洁,19岁进解放区,很快入了党,参了军。他调来的时候才26岁,……他虽然是个编辑干部,可凡是那些搞专案、审讯性谈话,或单位里专别人政的事情,就自然地都落到他头上。他也全力以赴,想主意,外调跑腿,都不辞劳苦。他的心是纯洁的。他干的一切,他都认为符合真理,是应该干的。”

结果到了1957年,这位忠心耿耿、勤勤恳恳无恶意整人的李兴华也因指标的原因而被“平衡”为右派,下放到农场劳改,直到四人帮倒台后,李兴华虽然获得平反,但不久即罹患癌症去世。

……

类似上述这些故事,昨天你整我,今天我整你,明天他整我,后天他们整他,几乎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轮流挨整,这比霍布斯所谓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残酷百倍,因为它是“所有人迫害每个人的屠戮”……这无穷无尽的整人链条在毛时代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近来陆陆续续曝光的重庆黑打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整人链断裂后崩溃的现世报案例(可悲的是,现在调查组的调查程序就合法了吗?)早在重庆黑打风生水起光芒四射之际,就有无数人反对他们践踏法律程序的暴政,也恰是贺卫方教授写了那篇著名的长文《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兜头泼了重庆当政者冷水,告诫破坏法治者可能最终也会受自己手段之害,果不其然,墨香未尽,薄王落马,重庆黑打即成明日黄花。一切怀有政治运动可以整人不整己的幻想,不仅是人格低劣的妄想,也是鼠目寸光的短见。

宫廷政治里,只有永远的利益,绝无永久的道义和友谊,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最基本的常见现象。那些为政治运动做打手的宣传官员,给别人当马弁之前,通常都会急切地评估自己平步青云的运气,但通常会忘了衡量自己挡灾避祸的能力而跌落尘埃。虽然,我可能也会在政治运动中被整被肃甚至被杀,但我不会觉得冤枉,不会为此不值,不会因此看不起自己,而那些靠着整人向上爬,最后跌下来摔死的人,在落地之前难道不会有追悔莫及的闪念吗?

在王秋赦的锣响起之际,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政治运动员们不妨重温下他们前辈韦君宜大姐下面这段沉痛之语:

“我想,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如果尽情去写,写写这些年都搞了些什么运动,写了些什么文章、那真要清夜扪心,不能入睡了。”



揭秘四大民族英雄后代今何在ZT

 
来源: 2015-01-29 wencuecity


                  
邓世昌誓死抗日,林则徐虎门销烟,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子孙又身在何方?

 

  邓世昌后人:倾尽全力传承历史

  邓家的后人多受先祖影响参加革命。邓世昌大儿子承袭父职继续供职于广东水师。小儿子邓浩乾曾供职于民国海军部。后一辈中,更是和先祖一样与日寇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广州的七位邓氏后人中有六位投笔从戎,其中竟有五位(含一名女侄孙)毕业于黄埔军校。据至今健在的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邓权民介绍,他也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在毕业后和他的四个兄妹投入抗战。邓权民说:“抗战期间,最开心的时刻是在广东博罗县接受当地一支日军联队的投降。据了解,邓世昌直系后人分布在河北、江苏等地,1918年在广州出生的邓权民祖父邓佑昌与邓世昌是堂兄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邓世昌直系后人举家搬迁到北方。

  邓权民说:“作为英雄的后代,应继承先祖遗志,为建设祖国再立新功”,出于这种愿望,1998年,邓权民向中山医科大学提出了捐赠遗体的申请,并得以接受。

  邓权民给儿子取名邓浩然,他希望儿子一身浩然正气。如今,他已经94岁,年纪实在太大,腿脚也不如从前灵活。他希望儿子能和他一样,为邓氏历史传承添砖添瓦。

  儿子也不负所望,却将所有的报道珍而重之,关于先祖的一切,他也希望能再传承给儿子。

 

  林则徐后人:为明祖志从不吸烟

  道光年间,极力主张对英开战的林则徐在朝廷上被主和派谗言发配后,政治抱负始终未酬,他的直系儿孙便立志归隐,林则徐的长子林汝舟一生只是翰林,修史不言政,而林则徐的长孙更是在写诗作画中意表不做官不参政。

  其后,林氏直系子孙(汝舟一系)便一直恪守祖训,读书但少有从政,加上子孙始终单传,这一支林家后裔几乎完全隐没了。而相比较之,林则徐的支系子孙则枝繁叶茂,并继续在中国政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第四代中的一位支系孙,曾为民国政府最高法院副院长,而另一位第五代孙凌青(原名林墨卿),是首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

  据了解,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是福建人,现在福建还有其庞大的家族,其后代子孙多达数百人,不少林氏子孙卓有成就。据林则徐直系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介绍,“林家子孙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会被要求尽到最大责任,发挥最大能力”。

  林鸿汉这样说,因为祖先是林则徐,他们自小就接受了严格甚至于近乎苛刻的教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是他们的座右铭。

  另外,因为祖先曾经虎门销烟,林则徐的直系子孙们几乎无人吸烟。林鸿汉表示,在南京的众多林则徐子孙中,除了一个当厂长的弟弟因为应酬需要偶尔吸烟外,所有的林家后代都是坚决的戒烟者。

 

  郑成功后人:多次挽救濒危鱼类

  史学界一直认为郑成功没有后人留在世上,但是根据史学家近十几年的不断追踪,证明郑成功其实有后代分布在台湾、福建等地。

  原来,郑成功共育有多子,施琅攻占台湾后,杀害的是郑成功其中一子的全家人。早在施琅攻占台湾之前,郑成功的三子已经逃到福建,后来辗转逃到怀集,隐姓埋名隐居在现在的大浪村。而郑成功的六子郑宽携次子郑星往北逃亡,幸运躲过施琅的追杀,开始隐姓埋名过日子,“不可泄漏自家身份”,成了郑宽一家的祖训。

  如今,郑成功在台湾第九代的子孙中只剩下93岁高龄的郑守让。郑守让是位鱼类学家,也是台湾复育樱花钩吻鲑的主要功臣之一。20世纪80年代,他成功复育、放生了2000条樱花钩吻鲑,还曾在当时造成轰动。除了成功复育樱花钩吻鲑之外,郑守让也被称为“台湾香鱼之父”,因为他让香鱼在台湾“复活”了。

  据了解,郑成功的后人目前已传到第十三代,但每个人都很低调,不愿受访。

 

  戚继光后人:奔赴火线救死扶伤

  2011年《武汉城市圈特藏档案图集》出版,该书首次公布了三张“湖北革命实录馆”档案影印件。其中“实字第一百零五号卷宗”披露了管之卿、戚志云、魏斌臣三位首义志士的革命事略,而戚志云的身份、经历尤为特别。

  文中记载,1911年,戚志云时年40岁,“原籍湖北荆门州,寄籍江苏清河县”“明季戚继光先生十二世嫡裔”。辛亥革命前,戚志云在汉口发起上海中西医学会湖北分会汉口卫生公益会。辛亥革命爆发后,汉口红十字会成立,戚志云率红十字会奔赴火线,救治伤员,并充任战地调查员。汉口失守后,戚志云还被派往汉口侦察敌情。后在武昌萍煤局任临时副经理,因为民军转运战略物资得力,“蒙兵站总监给予褒奖”。

  民国成立后,戚志云在萍煤局任管理员。1913年5月,萍煤局经理毕登瀛将戚志云革命事迹呈报副总统黎元洪,并请求安排戚志云在陆军中担任官职。上面很快回复说,“志云并非陆军出身,与部章不符,该员建义时劳绩,既经汉阳铁厂蔡监督绍忠详细调查,报告于临时稽勋局湖北调查会核奖,暨咨送湖北革命实录馆立传,仰候分别办理,准先给铜纪念章一面,以示优异等批……”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是做官(ZT)



(2015-01-29 09:31:44)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胜过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的中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讠方、抢尸、李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英国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作方针是,一要隆重热烈,照顾好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证他们的心情愉快。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中国的富庶强大。

 

据估算,英国人一行使北京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白银,即十七万三千多镑白银。折成今天的币值,为一亿零三百八十万元人民币。这其中当然不包括皇帝赏赐的礼品,这些礼品价值要远远高于此数。

 

2】英国人对于乾隆盛世的感受。



1、盛世下极端贫困的中国人。



当时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而当时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如何呢?对此英国人也有详细记载。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十八世纪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穷困之中。



中国官员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繁华表象下的贫穷。



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还有随处可见的弃婴。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小手。弃婴在基督教国家中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很明显,这是人口压力和贫困所致。

 

2、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惊讶的,是政治上的贫困。

 

中国官员对于吃饭真是过于奢侈了。他们每天吃几顿饭,每顿都有荤菜许多道。与底层的普遍贫困强烈对照的,则是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奢。虽然底层社会中很少发现脸色红润的人,但敏感字高官中却不乏胖人,这些达官贵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吃。



  英国人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在其他国家里,富有者和赤贫之间,还有着许多不同等级的中等人家。



英国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是他们见过的国家中最厉害的。中国有一句名言:富者甲第连云,贫者无立锥之地’……但这句话在其他国家并不适用。



  英国人说: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独立的观念,在自己的国度里举足轻重;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事实上,中国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英国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国,所有的富人几乎同时都是权力的所有者。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权力来豪夺。中国的砖制是超经济的,经济永远屈居于政治之下,也就是说,财富永远受权力的支配,一旦没有权力做靠山,财富也很容易化为乌有。在中国,穷而无告的人处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们没有任何诉苦伸冤的机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做官便譬如他的宗教



在中国法律中,个人财产权却屈居政治权力之下。英国人研究了中国法律后得出结论说:中国所有的有关财产的法律确实都不足以给人们那种安全感和稳定感,而恰恰只有安全感和稳定感才能使人乐于聚积财产。对权势的忧惧也许使他们对那些小康视而不见,但是那些大富却实难逃脱他人的巧取豪夺……执法机构和执法方式如此不合理,以至于执法官员有权凌驾于法律之上,使得对善与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官员的个人道德品质。



  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是砖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进步只有当一个人确信不受干扰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才能发生。但是,在中国首先考虑的总是皇帝的利益,因为任何财产违反了他的主张是得不到保障的。马戛尔尼不否认中国存在着大土地产业,但他认为它们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如高利盘削和官职馈礼所获取的。它们是贸易或侵吞的短暂的积聚,而不是土地贵族或绅士的产业。他写道:在中国确切地讲没有世袭贵族。

 

 

3、中国人精神文化上的极端贫困让人震惊



在那些推崇中国政治的欧洲学者们的著作中,中国社会的和平、稳定、井井有条一直是他们赞美的重点。他们认为,这说明中国是民权、人道所主宰的理性王国。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组织



然而,与中国官员的交往,却让英国人看清了这个帝国维持秩序的基本手段,那就是王权、专职和严苛的礼法。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北上天津的途中,英国人在山东登州府短暂停留。登州知府闻讯前来拜访,知府带来了许多随从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在知府问到他话的时候,立刻跪下来回答,这给英国人一个很大惊异。知府安然接受这种礼貌,似乎他们之间一向是这样讲话,这给英国人更大的惊异。 更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官场的另一项规矩:在任何场合,上级都可能打下级的板子。



被扒掉裤子当众打屁股,对英国绅士来讲,是无法想象也无法容忍的耻辱。然而英国人却发现,中国人对此却司空见惯。



英国人说: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中国官员)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板子处罚,无需预审或调查。



3】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

 

1、偷奸耍滑成性



在英国人到过中国以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中国人被认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莱布尼茨说:他们服从长上,尊敬老人,无论子女如何长大,其尊敬两亲犹如宗教,从不作粗暴语,尤其使我们惊奇的,中国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歌德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道德。伏尔泰通过《中国孤儿》这样表达他对中国人的看法:我们的国朝是建立在父权与伦常的信义之上的,是建立在正义、荣誉和守约的信义之上的。孝顺忠信礼义廉耻是我们立国的大本。



与传教士所描述大相径庭,那些伺候他们的中国人给英国人留下了这种印象:撒谎、奸诈,偷得快,悔得也快,而且毫不脸红。”“他们一有机会就偷,但一经别人指出就马上说出窝藏赃物的地方。有一次吃饭时,我们的厨师就曾想厚颜无耻地欺骗我们。他给我们上两只鸡,每只鸡都少一条腿。当我们向他指出一只鸡应有两条腿时,他便笑着把少的鸡腿送来了。

 

2、官本位



英国人注意到,在没有官员的场合,中国人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员出现,立刻就变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谨,这是他们长期处在铁的政权统治之下自然产生出来的。在他们私下生活中,他们也是非常活泼愉快的。但一见了官,就马上变成了另一个人。



英国人说,这些事例再清楚不过地昭示了中国人自夸的道德品格中的巨大缺陷。不过就像先前说过的,其错当在于政治制度,而不在于民族的天性或者气质。”“就现政权(满清)而言,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几乎完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3



英国人认为,中国人缺乏自尊心,是因为敏感字从来没有把百姓当成成年人来看待,而是当成了儿童和奴隶。在这样的国度里,人人都有可能变成奴隶,人人都有可能因官府中最低级官员的一点头而挨板子,还要被迫亲吻打他的板子、鞭子或类似的玩意,跪倒在地上,为麻烦了官府来教育自己而谢罪。于是荣誉观和尊严感就无处可寻了……人的尊严的概念巧妙地消灭于无形。



马戛尔尼对中国政权的结论更广为人知:这个敏感字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制统治。这种制统治有着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英国人回国之后,西方人的中国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中国从天上掉到地下,从文明变成野蛮,从光明变为阴暗。



4】黑格尔对中国的结论让人害怕又脸红



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黑格尔仔细阅读了当时他所搜集到的全部有关中国的文字,得出了以下结论。



黑格尔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他认为,中亚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的少年时期,人类文明最早在那里发源。希腊文化则是青年,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罗马文化是壮年,而日耳曼文化是成熟理性的老年。



  那么,中国文化是什么呢?黑格尔说,是幼年。中国人在官府面前的逆来顺受给了黑格尔极深的印象。黑格尔认为,造成中国的落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的黑暗,中国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里,理性与自由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人还没有摆脱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状态。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都离它很远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得出这样结论,这是一个彻底的、奇特的、最具东方性的东方国家。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独立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敏感字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因此,中国是一个只属于空间的帝国。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读这些的时候我不得不把乾隆盛世真实与当下联系起来,想必乾隆盛世在国人和乾隆看来也是和谐社会吧。



参加过中国盛会的外国人是不是在表面赞扬中国的同时,暗地里发出和英国使团一样的感慨呢?



上海大火和北京大火都在冥冥之中警告我们:脱离现实的过度奢靡和炫耀必将遭天谴和报应。乾隆、慈禧等无数的超级败家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扩大。



  重复看了无数上演的历史大戏后,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千百年来在广阔的土地上重复庄严的毁灭,而又在本质上毫无变化。

图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未删减版武媚娘/康生整风:这么漂亮肯定是特务/江西王文革大杀四方/杀了50万反革命
  • 万水千山总是情/战后1个日本女人与32个男人的孤岛生活/蒋介石拍桌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