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世界週報/高岗李力群延安换妻狂潮的典型/带颜色的历史冷知识/时间本质是什么
發佈時間: 1/31/2015 1:39:16 PM 被閲覽數: 15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文茜的世界週報》20150131 大陆

官方批淘宝卖假货!列阿里巴巴五大罪

 
来源: 2015-01-31 wencuecity
                  









史海:高岗李力群 延安换妻狂潮的典型(图)


文章来源:
        

  高岗早年在西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后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政治委员、红二十六军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务,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共建政后,高岗在路线斗争中失败,自杀殒命,此后遗孀李力群为高岗平反奔走半生。不为人知的是,高岗与李力群的婚姻恰恰是延安“换妻狂潮”时期的产物。作家韩三洲撰文《李力群是如何嫁给高岗的》披露,与目不识丁的高岗原配夫人杨芝芳相比,李力群年轻漂亮,李力群对自己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大事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自称很害怕高岗,曾对陈云等人说,是你们把我强配给他的!

  

  1940年元旦李力群与高岗结婚。这是2008年李力群手持当年全家照片,对记者述说几十年风云

  《高岗传》记载,1940年,年方19岁的江苏姑娘李力群嫁给了35岁的陕北汉子高岗。这跟毛泽东在井冈山与贺子珍结婚时的男女年龄一样大。

  在此之前,高岗有过一段婚史,16岁那年,由父母包办,他娶了15岁的杨芝芳,并生育两个孩子。后来,高岗参加革命,九死一生,步步高升了,成为陕甘宁边区第一任参议会议长,而且是中共历史上惟一一个连任三届的参议会议长。此后,随着边区新婚姻法的颁布,不少革命领导干部开始寻找新伴侣,追求自己的新幸福,在延安掀起了一阵“换妻潮”,女方不同意的,往往由组织上出面做思想工作,韦君宜《露莎的路》、莫耶《丽萍的烦恼》,都是讲述的这类被捏合的婚姻,有多少露莎、丽萍都是出于无奈而嫁给革命者的。这些年,媒体反复叙述的黄克功逼婚不成,枪杀19岁的女青年刘茜后被处决的悲剧,也发生这段历史时期。所以,才有了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有了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再就有了贺老总贺胡子的一声怒吼:“老子在前方卖命,你们在后方骂娘!”这对身处这种风气之中,平时就性喜渔色高岗来说,更未能免俗,于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政厅厅长就出面了找到了杨芝芳说,高岗活动很多,经常出头露面,你是小脚,与高岗一起出面不太合适,最好与高岗分开。杨芝芳同意离婚,但他们分开后还是革命同志,高岗作报告她还去听呢!

  与目不识丁的杨芝芳相比,李力群年轻漂亮,她是江苏宿迁人,曾是徐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17岁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后来还参加了共产党。李力群对自己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大事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是这样描述与高岗的婚姻结合的——

  到延安后进党校学习,有一天高岗去党校讲党建课,我个子小,听课时始终坐在前面,他可能在讲课时就看上了我。党校学习结束后,陈云就把我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秘书处。当时我很不情愿,我愿意去敌后,我觉得这里的人太土,但组织上的安排必须服从。不久,高岗就带我出差去了安塞,大约有三四天。出差回来后,毛主席请我们吃饭,是高岗带着我一起去的。毛主席请我们吃腊肉,席间,毛主席说了许多高岗的好话,让我向高岗学习,而且说,你将来能找到这样的对象如何如何。我听了当时心里一惊,因为那时候我看到高岗就害怕,他样子很凶,又是大首长,但毛主席的意思我已有所察觉。又过了几天,王明、王若飞、习仲勋又请我和高岗吃饭,还请了一些周围的小姑娘来吃枣,并说今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一听到这话,我撒腿就跑,一直跑到了延河边。但这时候王若飞找了我说,你学过党建吗?党员要听党的话,这也是党的安排。他劝我回去,但我当时还是没回窑洞吃饭。就这样,我们没有任何感情,一天也没恋爱,就结婚了。结婚后,高岗半年内不许我下山,怕我见到同学们。后来,我曾对陈云等人说,是你们把我强配给他的!

  《高岗传》写道,这真让现代的青年男女无法想象,为追求民主、自由而来到延安的李力群,却遭遇了这样一场“包办婚姻”,竟然在“一天也没有恋爱”的暗箱中被操纵成婚。不过,这并非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只不过带有浓厚的现代政治色彩,但这种政治色彩还足足伴随着李力群度过了坎坷的半个世纪。尽管如此,李力群还说:“不过,结婚后他对我还不错。”由此看来,对敢于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者来讲,谁说捆绑不能成夫妻,日子长了,强扭的瓜自然也会滋生出甜味来的。




"好色"之人必看 5个带颜色的历史冷知识(图)


文章来源:
        
想必大家早已对大千世界里的种种色彩习以为常,也不会去想那些颜色是由什么来的?假如我告诉你,古董画上的棕色并不是普通的颜料,你会不会新奇。下文提到的五条冷知识出自维多利亚·芬利去年出版的新书《色彩在艺术中的辉煌历史》(The Brilliant History of Color in Art)。

全球颜色最丰富的城市

1.1925年前,某种常用的棕色颜料是从埃及木乃伊身上提炼出来的

根据《史密森尼》杂志(Smithsonian)记载,这种“木乃伊棕”直到1964年才彻底消失,原因竟是没有足够的木乃伊可供“制造商”碾磨成颜料了。几百年来,画家们一直在使用这种颜料。最早的时候,这种奇怪的物质是作为药物出售的。想想当年画家们从药店里买颜料,也是醉了。

在书中,芬利将这桩奇事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早在1300年时,木乃伊竟然是一味药。实际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画匠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着色剂几乎都是药物,包括铅白、红铅、朱砂、白垩、雌黄、乌贼墨、天青石和木乃伊。画家们获取这些颜料的主要途径是从药剂师处购买。当年一定有某个艺术家逛药店时突发奇想,‘这木乃伊磨成颜料应该不错?’”

1712年,巴黎开了一家艺术用品商店,店名就叫“寻找木乃伊”(À la Momie)。从那时起,这种颜色便火了。根据1797年出版的《颜色大全》介绍,当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善用“木乃伊棕”上釉,这种颜料来自‘木乃伊的肉,且肉质越好颜色越饱满。’”

如果你好奇碾成粉的木乃伊究竟是什么颜色,可以从上面这幅马丁·卓林画于1815年的《厨房内部》中得到答案。显然,这幅卢浮宫收藏的名画大量使用了“木乃伊棕”。

正如前文所说,“木乃伊棕”这种颜料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时代》杂志1964年的一篇文章中引述了伦敦颜料生产商杰弗里·罗伯逊-帕克的话,“我们可能还剩下几根残肢断腿,但已不够做颜料了。”

2.把大量的腐烂贝类泡在尿液里,然后就有了高大上的“皇家紫”

所谓“皇家紫”便是骨螺紫。芬利在书中写道,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无比迷恋这个颜色,她让手下把船帆、沙发等各种东西统统染成这个颜色。公元前48年,凯撒大帝来到埃及,他也迷上了这个颜色,并规定其为罗马皇室专用色。

虽然“皇家紫”成为了王孙贵胄们财富的象征,但这种染料的提取过程完全不是仅仅一个“恶心”可以形容的。从25万只染料骨螺中,只能提取半盎司染料,刚好够染一条罗马长袍。整个提取染料的过程散发恶臭,以至这项工作只能在城外进行。芬利的书中写到,那种熏天臭气是制成衣料后也难以除去的:

“腐烂的染料骨螺与木灰一起,浸泡在馊臭尿液与水组成的混合物中。这些泛着紫色的大桶只能安放在城外,因为人站在旁边会被活活熏死。用这种染料上色的衣服带有一股鱼类和海洋的独特腥气。罗马史学家普林尼说这种味道‘令人不快’,但其他罗马人闻到的却是金钱的气味。”

《史密森尼》杂志提到,这种令人反胃的生产过程一直持续到1856年。终于有位18岁的化学家威廉·珀金合成了苯胺紫染料,取代了令人作呕的“皇家紫”。

3.梵高标志性的黄色可能是导致其患精神病的元凶

梵高的精神状态究竟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至今都没有定论。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他可能是被自己的画弄得疯疯癫癫的。一篇题为《论梵高与颜料铅中毒》的论文提到,梵高使用的主要颜料,尤其是“铬黄”,可能是造成他患病的原因:

“梵高的厚涂颜料技法要给画作上许多层厚重的颜料,他在调色时用了许多含铅量极高的颜料,如白铅(碳酸铅)与铬黄(铬酸铅)等。这些颜料毒性相当高,使用过度会有铅中毒的危险。”

如果“铬黄”的毒性真能逼疯一个人,那当梵高把一整管颜料挤在嘴里的时候,他应该朝癫狂走了一大步。

4.拿破仑的绿房间可能是他的死因

1775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发现了砷酸铜的染色作用,后来人们把这种颜色称为“舍勒绿”。不幸的是,这种含砷的颜料,被大量应用于儿童卧室粉刷和服装行业,毒害了许多人的性命。

1821年,被流放的拿破仑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他的头发被发现含有少量的砷,当时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芬利在书中提到,1980年,一截被盗的拿破仑寝室墙布样本重现世间,上面描绘着舍勒绿的百合花 。由于圣赫勒拿岛湿度很大,拿破仑可能躺在床上不知不觉便吸入了毒气,慢性中毒死亡。

5个带颜色的历史冷知识:这些颜料的来源都很奇葩5个带颜色的历史冷知识:这些颜料的来源都很奇葩

除寝室外,拿破仑的浴室曾经也铺着绿色的壁纸。这名落魄的法兰西皇帝酷爱长时间泡热水澡,恐怕这正是他中毒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原因。

5.法国皇家挂毯的红色是从牛血和牛粪中提取出来的

这种听上去如此重口味的红色居然有个很小清新的名字——“茜草红”。罗伯特·钱锡纳在《茜草红:奢侈与贸易的历史》一书中写道,提取这种红有13个步骤,其中的几步尤其恶心。简单地说,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先把织物煮沸,然后用牛粪和油进行媒染,再过三遍油。然后要用碱水泡四次,洗净、揉搓,用鞣料和白矾处理,再最后清洁一遍。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后,织物呈现不同程度的白灰色,这时再用茜草染色,并加入各种染剂,其中最奇怪的当属牛血。”

根据作者的解释,当时那些迷信的“东方染工”们认为牛血具有魔力。美国作家霍桑在他的小说《红字》中,曾暗示性地提及这种染色方式——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胸前的红字带有血腥味。

芬利在书中追溯了这种工序的历史。这种方法最初来自土耳其,1730年终于由荷兰人在欧洲推而广之。

17世纪时,巴黎皇家挂毯厂特供给国王路易十四的墙面涂料里大量使用了这种红色。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牛血、牛粪、羊粪泡出来的涂料,混合着腐臭的蓖麻油,刷满太阳王的宫墙,是何等“大气”磅礴的场面。






21世纪十大待解科学谜团:时间本质是什么(图)


文章来源:
        




热门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剧照,片中的宇航员试图找到另一颗适居行星。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月28日报道称,过去几百年科学的发展很迅速。不过,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本世纪我们还剩86年去解开它们。



10.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却总是解决不了。对于生命基本构成是如何在原始条件下产生,或者是如何从太空来到地球的,不断有各种新发现冒出来。

9.暗物质到底是什么?

80多年前天文学家就发现,太空中的引力远比可见物质能产生的引力要多。探索产生额外引力的那种未知亚原子粒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些实验中得到的线索总是在其他实验中被推翻。

8.推动宇宙加速的暗能量本质是什么?

假如你觉得暗物质太难研究了,那么试试解释暗能量吧。有一种物质在推动着宇宙以日益加快的速度膨胀。但暗能量的本质仍是个谜。

7.如何衡量证据?

这个问题太神秘了,以至于许多科学家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举个例子:你做了一个实验,得到具有重要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结果,然后重复实验,结果一样,那你就会认为这样得到的证据比做一次实验要强。但假如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数据意义稍弱一些,那么两次实验的合并P值反而更弱了,尽管实验证据原本应被认为是更强的。

6.基因、癌症和运气

你最近可能听到了这样的说法,即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因为运气不佳,美国《科学》周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是这样说的。该研究引发了抗议之声,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会给公众“传递错误的信息”。专家们对随机突变(坏运气)、遗传(父母的原因)、生活方式(你自己的原因)和环境(别人的原因)等因素到底孰轻孰重也意见不一。把这些问题理出头绪,同时解决有关癌症的其他谜团应是21世纪科学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5.空间还有多出来的维度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这么问,就我看来,并没有多出的维度。不管有多少维度,它们都是必要的。这个问题或许应该这样问:空间到底有多少维度?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要想正确地解释宇宙,普通的三维肯定是不够的。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卡-丘”空间——这是个能以无数不同的方式蜷缩的高维空间,要想探查到其中有多少额外的维度存在是非常困难的。要想知道这其中无数可能性中哪种是与我们所生存的宇宙相对应,那就难上加难了。

4.时间的本质


这么多谜团,解决它们的时间又很紧迫,除非我们了解了时间的本质,也许就能找到些利用时间的捷径。时间持续和逝去的本质是什么——是虚幻的还是以某种难以琢磨的方式“真实”存在?时间的方向是什么——总是向前走吗?为什么?时间旅行可能吗?信息能向过去传递吗?也许最大的谜团就是,这些有关时间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还是各自独立的?

3.量子引力

量子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似乎都准确地描述了宇宙及其组成,但这两者看起来却互不相容。要把它们合并成统一的理论就像在美国国会达成妥协那么难。不过还是有线索的。1930年,爱因斯坦试图驳倒量子力学(主要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他提出,在秤上挂一个盒子,在盒子上绑一个时钟,这样就既能测量光子的质量,又能测量逃逸出盒子的确切时间(根据海森堡原理,两者是不能同时测量的)。不过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指出,时钟上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因为随着盒子在引力场中向上移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会需要时间的变化,那样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就与海森堡时间测定中的一样。

2.其他地方存在智慧生命吗?

似乎很有可能,因为外星球的数量太多了。但要找到外星生命肯定需要接收到确切的信息。搜寻外星文明研究所等机构就在寻找这类信息,但迄今还未成功。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根本没有这样的信息。第二,有信息,但没人知道怎么探测或破译。

1.量子纠缠的意义

所有关于量子的谜团都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不过假如量子纠缠问题得到解决,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纠缠发生在有着共同历史却又相互分离的部分组成的系统中;测量其中一个部分会揭示出测量其“远亲”时的结果。纠缠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在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它表明,时间和空间不会像束缚人类活动那样束缚量子现象。有关量子纠缠的最新需要解开的问题包括黑洞。黑洞看起来可以出现纠缠,这显然跟它们通过虫洞相连接差不多。相关研究显示,空间、时间和引力都是一个巨大的量子纠缠网络的组成部分。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潜规则/中国史上十大隐士/中共打赢内战之真相解密/人民币会持续贬值么?
  • 猎魔/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是做官/四大民族英雄后代今何在/运动了!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