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我是歌手/说说老的滋味/曲啸在美国演讲遭遇毁灭性提问/守住三底线,就得拥抱、传播西方价值观
發佈時間: 2/4/2015 1:32:33 AM 被閲覽數: 27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我是歌手 3》第二期完整版 





守住三底线,就得拥抱、传播西方价值观



 2015-02-04 


 
 ┌──────────────────────────┐
 │    守住三底线,就得拥抱、传播西方价值观    │
 │                          │
 │            洪哲胜            │
 │                          │
 │                          │
 │ 一个国家的最基本政治底线应该是人民的真正当家、确 │
 │ 实作主。“为了“守住政治底线”,就得传播西方价值 │
 │ 观,让草民有机会通过公民运动,“多快好省”地自我 │
 │ 升级为够格公民,当好家,做好主。         │
 │                          │
 │ 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底线在于遵行宪法,兑现其中的 │
 │ 人权清单。所有人权清单的项目主要都来自西方价值  │
 │ 观。因此,协助并让人民熟悉西方价值观本身,才是  │
 │ “守住法律底线”的重点。             │
 │                          │
 │ 中国自身有着不少私德的规条,但是,当代,民主社会 │
 │ 所切需的公德却需要向有着久远民主经验的西方取经。 │
 │ 因此,“守住道德底线”不是排斥西方价值观,而是拥 │
 │ 抱它,传播它。                  │
 │                          │
 │ 因此,为了坚持这三个底线而鼓吹“防堵西方价值思  │
 │ 想”,不但莫名其妙,而且简直就是反其道而行。   │
 └──────────────────────────┘

    〔本文首发于《民主论坛.电子日刊》2015-01-27〕


~~~~~~~~===≡≡≡⊙⊙≡≡≡===~~~~~~~~


 ┌──────────────────────────┐
 │          中国教育部:          │
 │      大学校园应防堵西方价值思想入侵      │
 │                          │
 │           《民报》           │
 └──────────────────────────┘


〔许铭洲2015-01-30综合报道〕英国《BBC》报道指出,中国教育
部部长袁贵仁1月29日在一场高等教育座谈会上表示,绝不能让传播
“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大学课堂,高校教师必须守住政治底线
、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等三大防线。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高等教育,
已经出现紧缩言论空间的箝制作为。

袁贵仁周四,出席中国教育部所举办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作了上述的谈话。当
天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的负责人,参与这次座
谈。

中国一直都对高等教育,抱持着严加把关立场。去年12月间,华东政
法大学教授张雪忠,因为拒绝为其批评政府的言论,做出道歉行为,
因而遭到校方解雇。

香港《开放杂志》相关报道指出,张雪忠教授曾公开上书教育部长袁
贵仁,呼吁取消大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科目,并主张将马克思
主义哲学原理,从大学必修课程中删除。张雪忠在《新常识》一书内
容中,有一段话说得很有意思。他说:马克思这个已在坟墓里躺了
100多年的德国死人,在中国共产党眼里,却远比今天13亿的中国活
人,更有资格决定中国的政府形式以及执政的归属。这种荒谬绝伦、
暴虐透顶作法,可以说是一切叛国行为中最严重最恶劣的;一般叛国
行为只是出卖国民的外在利益,而这种做法是出卖“国民灵魂”。

去年10月间,北京大学一位素以坦率直言著称的经济学教授夏业良,
也遭到解除教职。理由为,教学评比全院倒数笫一。夏教授反驳说,
他在北大任教13年,复旦二年,每年在全国有几十场演讲,在北大开
经济学原理课程,最多时有376位学生选修,怎么会是教学倒数第一?
显然是他在课堂上讲学太自由,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夏业良,同时
也是《零八宪章》──中国民主改革重要文献──的联署人之一。

部长袁贵仁在会座谈会上强调,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
线、道德底线。他还指出,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管理,特别是
教材以及课堂讲坛内容的管理。对于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
方面,其标准是,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中国高校
课堂。

袁贵仁还提出了三个“绝不允许”,包括

  1、绝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言论于大学
    课堂出现;
  2、绝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
    延”;
  3、绝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
    导给学生。

报道指出,从去年开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指示必须强化对高
校教育的意识型态之“控管权”,强化共产党对于高教的“主导
权”,而且要在大学校园内,取得意识型态、政治工作的“统御
权”。

〔原载《民报.全球》2015-01-30;http://www.peoplenews.tw/
news/c5063439-e995-4e5e-9b5a-9a9e3e188340。提供者:(高雄
市)Babuza〕




说说老的滋味


唐夫


读了你寄来的一篇关于说老之文,让我想到这个“老”字,有了些纷繁思绪。写出来,以抵消你那些口水话吧。

我们经常忘记自己的东南西北,我们的思维随时短路,我们突然追悔莫及,而后拊膺长叹,在复杂多变的日子,百态丛生的生活中,我们的头发渐渐要飞流直下三千尺,发灰变白,开始银亮,我们的凹凸眼袋下垂起堆,纵纹四布,骨头僵硬,黑癍开始出现,肢体容易疲乏,我们还不时在睡梦中得到与童年般的惊颤,那是恰恰相反的萎缩,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面就会出现一个“老”字! 孔子说“老而不死谓之贼”。他本人活到(那时的)古稀之龄,是不是贼?没人去记载,可能偷过书,古人说那不为盗。

其实,人们常把老字当贬义词,比如:老家伙,老东西,老不死,老混蛋,老糊涂,老癫东是四川人的口语,意指癫癫萎萎的东西。总之,一个老字,令人颓丧,萎靡,失意,甚至时常无可奈何。要被淘汰了嘛。

其实,我认为老非坏事,老是自然规律,老是一种包罗万象而又千奇百怪的越历,老是从跌宕颠簸的岁月中,有了难能可贵的积淀与收获,是集大成者的运气与养生之道的华章,是历经丛丛风险,自己封自己的常胜将军,去罗马跨越凯旋之道而不惭愧。

长寿毕竟是人生最基本的追求和期望,一旦获得,别是一番滋味的慰藉,像老农获得满足的秋天,象百川折冲反转,迂回曲折而后归流于浩瀚的大海,像蜜蜂;劳作营造最美的春天,而后积累金色的糖膏,为了献给货真价实的伟光正,那令人珍惜的味道。

其实,老是一种体会,一种灵性,一种抗力,一种韧性,高度的结晶,浓缩的酿造,那是梵高的向日葵。有人老得普普通通,有人老得平平常常,有人老得味同嚼蜡,有人老得丰富多彩,余味无穷。品味人生苦尽甘甜,.无论如何,活到老,走遍人生是自然而然。没有像雷锋那样被电线杆制裁,得不偿失;没有像曲啸那样成为脑瘫,物极必反。我们不计得失,没有必反,生活在欧美,老得滋润,老,也是一种尊严,因为这里不需要说谎,造谣和认贼作父。试想,要是袁世凯不在五十六岁就去世,中国能产生常凯申这样无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么?按理说,中国最开放最革新,最出人才的年华,还是在袁大头时候成为雨后春笋。如果袁公能活到我今天的年龄,日本不敢进攻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即使想闹事,可能也只有像办家家酒一样的儿童玩具。孙中山修的铁路大概也是胡子工程,或者半途而废罢了。但中国至少不会打乱,不会被呼喊革命口号的人干出丧尽天良的事来。看来,长寿是个更关键的因素。让我们活得更长,才能让世界更好。据说圣经里面的事几乎都经得起验证,比如以色列要在一天之内复国,圣经里还是亚当活了960岁,这可能是太久了点,我的希望,就照他的岁数缩小十倍,也差不多可以让位了。

回首过去,我感觉到造物主在冥冥中的惠顾,让我从出生在社会最底层,接受过家暴的鞭挞,执政者的牢狱,几次车祸,还有误诊的手术,一生经历过六年的饥饿(人祸三年,牢狱三年),经历升降沉浮,九死一生,到而今望七之龄,仍然健康。从一个仅读了不到七年书的学历半文盲,到写出滔滔不绝的华章(有点自吹,的确不少),有的自信可流芳百世之作,我拿来冒教授学者竟然没遭怀疑,不能说不是一种满足。感谢上帝没有让我在一个愚昧环境里面成长为一个傻瓜,我感谢上帝没有让我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成为墓地里的年轻长眠者,为了心灵的呼声,我在中年逃离黄土地后,来到全世界最圣洁的国度,成为这里的公民。

在这里我获得革面洗心的环境,自我完善的跨越,我在这里知道了做人必须读书,必须有知识,必须有开阔的心胸,深远的眼界,包罗万象的思想,这样活着,而且长寿,并具健康,那就是我的一种完美人生。

有人老来的顾影自怜,那是因为带着几分恋恋不舍流逝的时光,而不能挖捞回的遗憾。当然,老是一种潜伏的强势基因,如“神来之笔”布施于后代,是无量功德。谁不愿意家中有老人长寿呢?但谁又愿意和老人交道,并尽孝道呢,即使有,也凤毛麟角。据说在湖北十堰的考古发现有弃老洞穴,当年楚国人把六十岁以上的人放进洞里饿死或拿石缝卡死,中华之邦也有独到的礼仪。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当年的社会的进步吧。设想要是毛邓之流也能享受到十堰之洞见,中国一定别现在好得多。最少,上亿人的冤死可能免去,天安门前的坦克不会碾人。到今天在中国说实话要坐牢,是不可能有的。

所以,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但老是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归宿。
人都要老,谁不想老,不怕瘫,就去找电线杆,去美国宣传党大妈,试一试?
所以说呀,能老是运气,是自豪,是骄傲,是站在珠穆朗玛峰凝视大地。
写到此,我得问问你,到底还还想不想老,还怕不怕老,还爱不爱老?




曲啸在美国演讲遭遇毁灭性提问,心理崩溃!



作者:润涛阎

  引言

  曲啸是中国1949年以来的三大演说家之一(当时的排名顺序是:曲啸,李燕杰,彭清一)。八十年代中后期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人物。有一部电影《牧马人》,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曲啸先生。但曲啸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至于早一点来美的留学生不知道曲啸何许人也。当时留学生能否按时回国,是政府担心的大事,便考虑曲啸先生来美国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提高大家的爱国热情。
  曲啸由国务院刘中海先生陪同来到美国给留学生做巡回演讲。但出乎他本人所料,在美国第一站就发生了令他不得不中断演讲计划的场面。这个事件导致了曲啸教授立刻心理崩溃。曲啸教授回国后也没有休养过来,不久就大脑出了毛病。几年后半身不遂,躺在床上达十好几年,直到去世。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曲啸到底为何突然间大脑出了毛病。而润涛阎本人亲自经历了这个事件,有必要交代一下,虽然有点迟。

  (一)曲啸求我讲故事

  “老阎吗,我今天求你一件事,而且很急。你今晚在家吗?”
  这是我们学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在跟我通电话。当知道我没有出门的打算后,他接着说:“今天晚上你包饺子吃行不?”我听着有点纳闷,会长不会关心我吃啥吧,便问他是不是馋我做的水饺了。他说他当然想吃,但今天有客人来,是大使馆教育处刚给他打来的电话,说国务院派来到美国到各大学巡回演讲的二位因为吃不惯西餐,提出要求到同学家里吃饭。他问大使馆教育处的领导这二位想吃哪类中国饭,二位说当然水饺最好了,其它也行。只要是中国饭就可以了。另外,二位提出招待的人最好是性格开朗的、好客的,千万别是书呆子类型的,这样,大家可以边吃边聊。
  这位会长想了想,还是润涛阎符合这几个条件,尤其是他做的水饺最棒。他就打电话跟我商量这个事。我说,不论是谁,更不管他的观点,党派,只要喜欢吃我做的饭,我就高兴。所以,热烈欢迎。但需要告诉我时间,尤其是吃不吃肉、虾米、白菜、韭菜等具体要求。会长说他再打电话过去问一下,如果没问题就不打电话给我了,我就可以按照我自己的设计而为了。时间是下午3点半到机场,估计4点多一点就可到我家一起包饺子了。
  会长没再来电话,我就去采购一些包水饺的猪肉、虾米、韭菜、白菜等原料。4点刚过,面也和好了,馅也准备好了,会长便带领二位看上去非常精明的仪表堂堂的风度翩翩的穿着西装戴着领带蹬着皮鞋拿着文件包的领导模样的年龄属于中年晚期的国务院赴美演讲团团员到了我家。会长说他有急事不能作陪,便离开了。
  我的任务是包饺子,就立刻忙着包了起来,还问了一下他们二位是否也愿意一起动手,边干活边聊天。至于他们姓甚名谁,什么职位,对我无关痛痒,也就没问及,只要饭后他们喜欢我的水饺就够了。
  倒是二位觉得应该来个介绍,然后再包饺子。所以,其中一位就说:“会长告诉了我们您的名字是润涛阎,在读博士研究生,因为您这名字比较不常见,我们就记住了。我们也介绍一下吧。我叫刘中海,在国务院工作。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曲啸教授,是心理学教授也是法学院教授,著名的演说家,还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这次国务院派我来,主要是陪同曲教授来美国给中国留学生们做巡回演讲,我只是陪同,做个伴而已。曲教授是中央宣传部调研员。你们出来的早,没听说过他的大名,但在国内,他和李燕杰齐名,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刘中海先生滔滔不绝地介绍了曲啸教授的名气,但我还是满头露水,不明白一个法学院教授怎么会全国出名,刘中海介绍的比我现在能回忆出来的还多很多,印象中他说曲啸是中国政法学院(有没有这么个学院?我不大敢绝对保证一字不差)的副教授,这个副字在前,我敢保证我不会记错。因为我当时想:一个副的,怎么那么出名?还到美国来做巡回演讲?我在国内,别说研究生了,就是上大学时就有两个一级教授非常喜欢我,那时的一级教授全国也不过百人,可他们也没有成为什么全国人民的良师益友。他一个副教授怎么这么厉害啊?当然,要是看气质,曲啸教授身材魁梧,模样酷似将军胜过学者,一米八几的个头,玉树临风,典型东北汉子形象。而刘中海先生的言谈举止跟周总理还真有那么一点像,是不是近朱者赤,我就不知道了。
  曲啸终于听完了刘中海的介绍,然后他也介绍了刘中海,说刘中海同志可是周恩来总理的秘书,工作经验丰富。
  刘中海立刻说:“阎同学啊,我读书读不过你,但包饺子你就不行了。总理和邓大姐就喜欢我做的水饺。总理总是夸我是包饺子快手。”然后,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包饺子程序。我借助这个机会,便想听听刘中海这位周总理的秘书讲讲周总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是在银幕上报纸上看不到的,就是属于名人轶事一类。透过这些跟凡人打交道的小事,才能窥测到伟人的另一面。刘中海还没开口,曲啸就不干了,跟我说:“我们来到美国可是不容易的,国家外汇很少,拿出来让我俩到美国,我们就要尽最大可能了解美国才对。所以,还是你讲给我们你们在美国看到的听到的故事,这样我们才有收获。”
  看到刘中海也认同般地点头,我说:“您是法学院教授,那我就讲两个最近发生的案件吧。一个是我们这所大学的校长被法院判决败诉的案子,另一个是北卡州州长败诉给了一个混子的案子。”
  曲啸立刻追问:“两个案子的最后结局是怎样呢?”我告诉他:“结局都是一样的,就是赔偿损失后辞职。”曲啸愣了一下,然后说很想知道细节。我就把我们大学校长因为开除了橄榄球教练而吃了官司的案子大概说了几句。本来都认为那次比赛一定能赢的,结果那个教练心理压力太大导致胡乱指挥瞎来,结果输得很惨。因为这个教练的合同期还差两年,所以他就拿着校长的开除信找律师告状了。法院当然判决校长败诉,因为合同上没有必须赢球的前提啊。结果,校方赔偿教练100万美元。
  曲啸毕竟是学法律的,也是心理学教授,他立刻发现这个案子不合逻辑,因为校长不会明知故犯啊。我告诉他:“您说得对,但校长有他的算盘。他的名声非常好,深受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好评。大家都看了那场球赛,他认为把教练开除,是符合民意的,为大家出气。大不了法院判给那个教练一笔钱,他滚蛋了,那笔钱也就是小事一桩了,因为捐款的人不缺。可万没想到,法院判决赔偿100万美元后,判决书上标明校方不能开除该教练!这下可就麻烦了,本来校友们决定捐款这笔钱的,可知道赔了钱后还是不能开除那个笨蛋,那不等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校长也太无能了,比那个笨蛋教练还笨啊。忍两年,那个教练不就完了吗,这么干还是等两年。这样就没人捐款了,这100万美元就找不到出处,校理事会开会决定换校长。”
  曲啸教授立刻给出评论:“从这个事件可看出中美两国的文化心理差异。中国人比较讲究案子是否公平。可美国人更崇拜强者。校长败诉了,反而得不到大家的同情。典型的成者王侯。”从曲啸教授的评论中我发现他是个非常精明之人,喜欢总结规律的人。
  曲啸说还想听下一个案子。我就把北卡州发生的大案讲了几句。就是有一个河,河边上本来有个牌子上书《禁止游泳》。可那个牌子被人拔走了,一个无赖无所事事没有工作,就到河里游泳,脚被扎破了,他不看医生,直到脚丫子烂了,才告到法庭。因为他每一步都有照片,照片上有日期,算是证据确凿,法院判决州政府败诉,没及时检查牌子,赔偿那个无赖120万美元。
  曲啸一听愣了很久,他说: “那州长就不上诉?就查不出那个牌子就是那个无赖拔走的?”
  我告诉他:“州长当然上诉了,但市中级法院维持县法院的判决。他上诉到高级法院,就是州法院,州法院也是维持原判。他就没辙了。另外,即使那个牌子是那个无赖拔走的,也不能免除州政府没有及时发现这一条。”
  曲啸一言不发,苦苦思索。过了一段时间,他告诉我:“阎同学,你今天给我上了一堂司法独立的法律课。虽然法院判决太过分,但这个司法独立对政府的约束力太大了。”
  刘中海先生听着有点不大乐意,觉得这不符合党的原则。他虽然没有立刻表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他几次欲言又止。他在猜测我们这些留学生在这样的大染缸里泡几年,回国一旦掌握权力,就有和平演变的必然。他在思索着这个道理。当我提议让他讲点周总理的故事时,他似乎脑子没有空间思考往事,继续眯着眼睛思索,没有答复我的问话,可能他根本就没听进去我说什么。诚然,刘中海先生包饺子的速度还是可以的。水饺包完了,我在厨房煮,他们在外面客厅的沙发上悄悄谈论着什么。吃饭的时候,刘中海先生就问我一些有关留学生奖学金的数目和开销,访问学者们的生活情况。我便一一作答。
  吃完了水饺,在刘中海先生去厕所的空间,曲啸教授悄悄跟我谈:“阎同学,我这次来其实压力很大的。我回去后必须给我的听众们一个交代。但我这么到处演讲,对美国也就是走马观花。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我一听立刻明白了,便告诉他绝对没问题。他说:“那太好了,散会后你到我们的旅馆,我们俩谈谈。你把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美国哪些方面不如中国的例子告诉我一些。我来的时候有个想法,就是说美国的物质生活比较发达,但精神生活不如中国。但我没有例子啊。你给我讲点这方面的例子。你看行不?”
  “绝对没问题。你要听多少美国不如中国的例子?”
  “越多越好啊,要是很多,那就救了我的命了。”
  “那这样好不,反正今天是周六,明天是周日,闲着也是闲着,咱俩就来个通宵。我保证给你讲一夜,而故事没有重复的。”
  “真的?那太好了。我还担心找不到同学帮我这个忙呢。不是说不想帮,而是大家找不到例子。咱俩还真是有缘,什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就是了。”
  “你一夜不睡身体顶得住?”
  “哈哈,阎同学,论身体我可是不会败给你的。我啥毛病都没有,当真是健壮如牛啊。咱就来个通宵达旦,只要你给我讲我就听。不过,咱俩可是说好了,讲的内容必须是美国哪些地方不如中国。”
  “一言为定!”
  看看表还有时间,曲啸教授就让我先讲一点美国哪些地方不如中国。我就慢慢地谈了起来。比如,美国虽然没有世袭制度,但个别家族还是代代为官的,比如肯尼迪家族。而中国早就在时代结束了世袭制,毛岸英即使活下来也不会把江山交给他的。我敢肯定,未来的江山决不会交给高干子弟的。这一点,你回国后可以大胆宣传美国腐朽的变相的世袭制。此时刘中海先生从厕所里出来了也参加了我们的讨论。
  刘中海先生说:“周总理多次讲过,我们的政权永远是工农大众的。”曲啸教授立刻让我接着讲。我说,美国虽然科学发达,可还是有矿工到地下挖煤的,你看,去年就发生了矿难,有两人被埋在里边,政府出动了力所能及的力量,连夜打洞,挖出来的俩矿工还是死了。这在中国不会发生的!过去没有过矿难的报道,现在没有矿难,将来也不会有的。曲啸教授说这个很重要,可以告诉国内。刘中海先生说:“周总理一直要求安全第一,所以不会有矿难发生。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追逐利润,怎么会管矿工死活?”曲啸教授很高兴说他回国后要讲这一点。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永远都不会有像美国这样不顾矿工死活的矿难。然后他让我继续讲。我告诉他俩最近报纸上登载了一个案子,是一个保姆遭到了雇主的性侵犯。这种事,在我党领导下根本不需要法院解决,党组织就彻底解决了。把保姆当成第二个老婆,就是变相多妻制,这在我党领导下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糜烂现象将来也不会发生。曲啸教授点头赞同,对我对未来的预测非常认同。
  看看表,时间到了,我们就开车去听曲啸的演讲了。

  (二)曲啸心理崩溃的前前后后

  我开车把二位拉到会议室,令曲啸教授心理崩溃的事件就开始了。
  联谊会会长通知大家去听国内来的曲啸教授演讲,但几百人的留学生中只有二三十个人去听了。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曲啸在国内很红,但来到海外的人没几个知道他是何许人也。另一原因是大家都厌烦了几十年的政治说教,对爱国教育的说教不怎么感冒。但有两位“爱国华侨”教授参加了。这两位教授是从台湾到美国留学并留下来当教授的,由于他俩恨透了蒋介石的国民党,也就非常热爱拱摌攩。这样,他们俩不参加台湾的联谊会,而专门参加大陆(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学生学者联谊会。由于他们俩的热情,其中一人便成了联谊会的顾问,仿照当时邓小平给胡耀邦当顾问的头衔办理的。也就是说,不论谁被选为会长,他都是深受大家尊重的长者和领导。他的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近代历史学家汪荣祖教授。
  事就出在了汪荣祖教授的幡然醒悟。
  虽然大家从刘中海先生的开场白里知道了曲啸教授的名字在国内已经响彻云霄,但一开始也觉得刘中海先生在讲大话空话,一个大学教授怎么可能成为全国人民妇孺皆知的人物?估计有点忽悠。
  曲啸教授的演讲非常精彩,第一句话就说:“当年我也有跟你们一样出国留学的机会,虽然那时只能是去苏联。可是,我却被打成右派,还进了监狱。”听到这里,大家立刻聚精会神地倾听他的遭遇。曲啸先生绝对有演讲天赋,那声音时而抑,时而扬,时而顿,时而挫,时而高亢,时而柔和,时而激愤,时而婉约,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天地含悲。
  比如当他讲到当时如果他有200块钱,他就可以给他心爱的女人治病,他的女人就不会离他而去的时候,演讲进入了高潮。高潮一过,他又开始讲一些小事。突然间,又有了更令听者心理震颤的故事,就是因为在劳改农场里一位当地女孩给他送大饼,他后来就娶了那女孩当老婆,也就是他演讲时依然在任上的妻子。
  他爸爸让苏军卡车压死了,非但没有给一分钱赔偿,反而把他定为反革命,因为他爸爸被苏军卡车压死了,猜测他心里必然恨苏联,反苏就是反党,就是反革命,坐牢22年。
  曲啸的演讲由于是亲身经历,又经过了无数次演讲锻炼早已熟记于心,几乎找不到哪怕一点点破绽和前后逻辑不符的地方,甚至连一句病句都很难找到。
  对于经历过三年大饥荒、文革动乱的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他的故事虽然震颤,但毕竟他没有我们当年亲自看到的被活活打死的地富反坏右那么悲惨,我们听起来也就是赞叹他的演讲能力,对得起他那法学家兼心理学家的头衔。
  坐在我旁边的汪荣祖教授受不了了,他几次想打断曲啸教授的演讲而提问题,可是当时不是在教室演讲,是一个小屋子,汪荣祖教授在曲啸教授的右边靠后,他没看到汪荣祖教授举手提问。汪教授也就不再提问了,也许他要问的问题曲啸教授在他后面的演讲里很快就逐一给出答案了。
  当我们听到故事的最后,那就是他被胡耀邦同志平反一切冤假错案而得到昭雪了,我们以为他的演讲也就结束了,突然间,但听曲啸教授一个“但是,”才知道他的演讲还没完。他后面的演讲应该不算是演讲了,而是对年轻人的教育了。“党就是妈妈,妈妈打错了孩子,孩子是不会也不应该记仇的!”
  听到他这句话,大家沉思着。也就明白了曲啸教授来美国巡回演讲的目的了。这也是他开始演讲时我本能地预料到他最后要说的话。我看了一眼刘中海先生,他此时的眼睛仔仔细细观看留学生们的表情。
  本来会议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可突然间,汪荣祖教授说他要发言。大家对汪教授要说什么早就知道了,反正每次大家开会他都发言,告诉大家国民党蒋介石是何等独裁何等残忍。对他的发言大家也没有啥反感,早已习惯了,再说了,只要大家有难处的时候,他会尽力帮忙的。
  汪荣祖教授脸色通红,跟过去判若两人。他非常震惊的内心世界在他的发言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我过去只知道蒋介石国民党是如何独裁,如何玩政治,不诚实,专门欺骗台湾人说拱摌攩是多么独裁,多么血腥,多么残酷地对待不同政见者。对国民党的宣传我从来都反着读,绝不相信国民党的骗子把戏,而真心相信大陆拱摌攩的报纸,因为那些报道都是跟国民党的说法相反的。可是今天,曲啸教授的演讲,当真是血泪的控诉,句句血,声声泪!一个青年学者平白无故就坐牢22年!而这些,我在台湾时也看到过类似的报道,但报道的事件没有这么邪乎,没有这么真切,没有这么令人愤怒。”
  听到这里,我看了看刘中海先生,他已经坐不住了,他的脸色苍白,表情显示着后悔、吃惊、恐惧与遗憾。我忍不住去看曲啸教授,他的嘴唇在颤抖,他的腿也在颤抖,突如其来的打击如同晴天霹雳打得他晕头转向。他不知道是该坐下听,还是继续站着等待问问题的讲完后给出回答。
  相比之下还是刘中海先生比较镇定自若,在汪荣祖教授停下来的一刹那,便立刻站立起来,想停止汪教授的评论。可汪教授摆手给他往下压的手势,意思是他还没有讲完。他继续着他幡然悔悟的评论:“什么党是亲娘,可如此长期地打自己的孩子,那还是亲娘吗?比后娘都残忍,还有什么资格要求被虐待的孩子忠诚于她?母亲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文明国家都是非法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汪教授如此愤怒令我震惊。我震惊的不仅仅是他的愤怒,也不是他的表情,而是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怎么可能如此无知。想来想去是他的偏见造成的。当真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但这也表明,汪荣祖教授的内心是真诚的,他是个想说实话的历史学家,而非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政客。
  联谊会会长一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汪荣祖教授的继续发言,就在汪教授间歇的一刹那,他立刻站起,说二位刚下飞机,匆匆忙忙从国内来到美国,十分疲劳,明天他们还要赶路呢。会议到此结束。
  按照跟曲啸教授谈好了的计划,我还是去了他们的旅馆。把二位送到旅馆后,我有心想离开,可觉得还是需要跟曲啸教授谈谈,看他还需要不需要我给他讲他想听的故事,毕竟言而有信乃做人的基本道德,便跟随着他们进了屋。
  刘中海先生把门插好,便看着我和曲啸。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曲啸的脸色还是苍白得像白纸,似乎眼球都不转了,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痛苦地挣扎着。
  “阎同学,以你的看法,那位所谓的爱国华侨是真的痛恨国民党?而非潜伏到我们留学生内部拉拢同学,在关键时刻不惜暴露了身份?”刘中海先生警惕地探问汪荣祖先生的用意。我实话实说,告诉他汪教授绝对是可靠的历史学家,不是什么特务,他对大陆的不了解产生的误会被突如其来的真实报告给打醒了。
  刘中海先生点头认同了我的看法,然后他说:“我认为曲啸先生的巡回演讲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个后果是没有预料到的,但可是在情理之中的。我刚才在车里想,即使在国内也未必没有人跟汪荣祖的观点一致,只是没人说出来而已。所以,曲啸教授的演讲如同一把双刃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实难预料。你认为呢?”曲啸看着刘中海一句话也没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看得出来曲啸教授内心的痛苦已经到了极点。这表明他的演讲生涯结束了。刘中海先生回去后一定会向上级如实汇报在美国发生了什么,因为终止曲啸的巡回演讲他需要跟大使馆教育处商量的。曲啸教授明白他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对这一点,曲啸教授刘中海先生和我三人当时的想法应该是一致的。
  我知道曲啸教授此时再也没有必要让我给他讲一夜美国哪里不如中国的故事了,便想跟他们告辞,毕竟下一步他们该如何不是我应该参与的。别把自己太不当外人。“你们好好休息,我回去了。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立刻打电话给我。”我便把电话号码写在桌子上电话旁边的小本子上。刘中海先生问我:“你知道在美国可以更改机票吗?”我便问他更改机票是退票还是更改日期,他说可能要终止巡回演讲,就得把定好去各地的机票退掉。我不知道详情,便提议这个事最好跟大使馆有关人员联系。我便告诉他如何从旅馆里往外打长途,然后我就离开了。跟曲啸教授握手道别时,他还在苦苦思索。
  我回家的路上开始担心起曲啸教授来了。按理说他是经历过监牢炼狱的磨练的,应该经得起任何打击的,但文革开始时我们县的县长焦旭臣的例子在我眼前晃动。焦县长可是经历过战争的人,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人,可文革一挨斗就自杀了。
  人,包括焦旭臣甚至很多将军,为何在战争中屡屡受伤竟然挺了过来,而经不起文革挨斗而自杀呢?其实,懂得“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就不难理解了。在战争年代或监狱里,他们是一步步走的,慢慢就有了面对死亡的思想准备了。人,不论是谁,包括死人堆里出来的和炼狱里出来的,都无法战胜没有思想准备的突如其来的打击。
  我当时担心曲啸教授的心理崩溃会导致精神崩溃而使身体垮掉是有道理的,他那极端心理崩溃的眼神在苍白的脸上折射着死人般的昏暗,令你感到寒冷和哀凉。那已经不是失望,那是绝望。想必他在来美前已经计划好了回去后大展宏图,继续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然后便是中央委员?由“中央宣传部调研员”升为宣传部部长?这个,可是润涛阎的话,曲啸教授可没这么说。但他在汪荣祖教授没发言前的兴高采烈和对我给他介绍“美国哪里不如中国”故事的期待,可以看出他对此次赴美巡回演讲是何等志在必得。
  曲啸回国后基本上不再参加活动了,不久就大脑里得了病,1991年到南通演讲,病倒在演讲台,从此半身不遂,也失去了说话能力。一直靠他“一张大饼换来的婚姻”故事里的妻子(他讲这段故事的时候说,他跟她毫无感情基础更无共同语言)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十几年如一日,直到他去世。俺估计那卧床不起的十多年里,他又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是有感情基础的,是有共同语言的。从他妻子的角度来讲,曲啸教授突然心理崩溃而导致大脑得了病而卧床不起,对她的婚姻来说也许是好事一桩呢。

  (三)后记

  希望大家转贴这篇短文,故事里的主人公只有曲啸教授不在世了,而刘中海先生和汪荣祖教授都在世。希望他们能看到此文,尤其是刘中海先生,我离开旅馆后曲啸教授是如何度过那段时光的?彻夜未眠?你们二人是立刻回国了?还是在美国旅游了一段时间散散心?曲啸教授在美国是否已经由心理崩溃转成精神崩溃了?还是回国后经历了被冷落的打击才大脑出了毛病?希望刘中海先生能补充一下后面的故事,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曲啸教授那么健康突然就大脑出了毛病,最后导致半身不遂。毕竟曲啸教授成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三个呆婊,而他早期的经历已经由电影《牧马人》详细介绍了,后边的故事我只能写这么多,剩下的由刘中海先生补充,便是对当年“全国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共和国三大演说家之一”曲啸教授的崇拜者们的一个交代,也解答了他们对“曲啸热”突然冷却下来了的历史疑问。
  曲啸教授的故事毕竟拍了电影,平心而论他的经历和演讲能力比李燕杰毫不逊色,但李燕杰就比他幸运多了。下面看看国内网站的名人介绍,李燕杰走遍世界都没有遭遇到一次曲啸经历过的尴尬局面。文章对曲啸也曾到过美国做演讲的历史只字未提,表明国内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来到美国。难道曲啸教授就是悲剧的命运?他干嘛要碰上爱国华侨汪荣祖教授?
  我跟曲啸教授只有几个小时的接触,但无论如何也认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历经磨难的人,一个不抱怨只感恩的人,一个性格柔软到没有骨头的人,一个可以利用的人,一个可以交谈的人,一个可以交往的人,一个吃了我的水饺后说润涛阎做的水饺好吃的人。同样,汪荣祖教授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但作为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竟然如此天真,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作者: 唐夫   曲啸在美国演讲遭遇毁灭性提问,心理崩溃! 2015-02-03    独立评论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我本善良/中国历史相当多时间被女性统治/世界经济危机的新震源在中国?
  • 百家讲坛/全家福/是好汉/血统论与北京灭门惨剧/李锐论胡耀邦/杨勇女儿忆毛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