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隋唐群英会/中国人已进入互害模式/大清裸官庆亲王/人生最曼妙的风景/野有蔓草
發佈時間: 2/25/2015 10:44:39 PM 被閲覽數: 12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隋唐群英会(经典港剧全)张兆辉,谭耀文


宫廷宦变,隋唐风云变色!《隋唐群英会》故事编排独特,全剧分为四个单元,人物雕塑玲珑浮现,将几许民间英雄事迹,逐一为你细数……
《绝代双雄》:时值洪荒遍野,虬髯客(林嘉华)与李世民(张兆辉)开仓救民以普天下。后民被朝臣杨素(秦煌)嫁祸欲置诸死地,虬冒死相救,二人堪称绝代双雄。
《风尘三侠》:杨素暴虐无道,残民自肥,并垂涎美色,囚禁突厥公主柏尔斯(江希文)。虬决建造地下城招揽义士。另一厢,红拂女(曹众)、李靖(谭耀文)亦密谋伺机杀素。三人志向相投,遂结义以救苍生为己任。
《瓦岗寨风云》:虬与红、靖为灭素组织地方势力,时翟让(朱铁和)力邀虬等上瓦岗寨共相反隋。素得知派出李密(伍卫国)作地下城奸细,以阴谋暗中将一切罪行嫁祸虬,欲造成内讧,里应外合瓦解地下城!
《义师勤王》:素挑拨民父李渊(黎汉持)与虬对敌,令民与虬顿成陌路。二人更在潼关一战中互不相让,后民占领潼关,素亦被诛之。而虬亦察觉民确是人君之才,遂双手让江山,令民顺利统一天下,开国立唐!











佚名:中国人已进入互害模式,人

人逃不脱


你觉得你占了便宜,我觉得我占了便宜,最后谁也占不了便宜——这就是处于互害社会生态链中个人的典型心理。处在这个链中的每个人,都逃不脱伤害和被伤害。 



农民——农民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菜有毒,我吃肉。

农民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肉有害,我吃菜。

食品加工者——腐乳、榨菜、鲜辣酱添加苏丹红,加工者说:我知道这个害处多大,不吃。

奶粉、乳制品里有三聚氰胺,加工者说:这个有毒,我不吃。

餐馆用得是地沟油,老板员工说:这吃了不好,我不吃自家饭菜。我吃别家的。

大米添加白蜡,加工者说:白蜡是不能食用的,大米我不吃,我吃别的谷物。

如果农民种的不能吃,养的不能吃,食品加工者加工出来的东西不能吃。大家可以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吗?不可能。

有毒的食品谁吃掉了呢?医生、工人、服装生产者……甚至还有他们自己。



服装生产者说:我生产的服装添加了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虽然甲醛能够赋予纺织品放缩、抗皱、免烫、易去污的功能,PH值在弱酸范围内有利于保护皮肤,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用于染色、印花和着色。

但是甲醛对人体的呼吸道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易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PH值呈强酸性或弱碱性,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

所以,我生产的有问题的服装我不穿,卖给别人。我只穿安全的或者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服装。

问题衣服虽然只是穿在身上,不是吃进口里,也可能致病致癌的。那么有害的服装穿在谁的身上呢?农民、食品加工者、医生、工人……都有可能。

住,行

开发商——开发商拿下工程,一部分的钱用于打点,一部分钱要用来盈利,剩下的才是建筑资本,偷工减料在所难免。

桥塌了。房倒了。路断了。

开发商说:我要为自己建造一所坚实的房子,我不走我修过的桥,建过的路。我把豆腐渣房卖给别人。

这些房子谁在住,路谁在走,桥谁在过?农民、工人、医生、食品加工者……都有可能。



医生说:过度输液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肝肾等器官、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使用抗生素增加患癌风险、破坏肠内生态、增强微生物耐药性、产生过敏反应。

有些高价药其实疗效一般。

有些检查可能并不需要。

但是为了能够多赚钱我要给病人输液、使用抗生素、使用高价药、进行不必要的全身检查。我自己很少输液、不使用抗生素、不用高价药、不过度检查,我只把这些开给病人。

那么谁在被医生摆布?农民、工人、开发商、食品加工者……都有可能。

互害生态链已经形成,每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个生态链里,无法逃脱。

自保式害人,终将害到自己。


(网络转载)




中纪委网站刊文: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


来源:倍可亲


  原标题: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


  


  庆亲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声也不太好,官运却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后负责外事、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最后升到首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当然忙得要命。


  但是庆亲王业余时间更忙,忙啥呢?吃饭、打牌、投资。


  请客和吃请是他每天必修课,主题多是庆贺生日。当时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庆亲王不是在主办宴会,就是在出席宴会的路上。


  然后就是打麻将。为了讨老佛爷喜欢,他竟然把麻将牌引入宫中,手把手地将搓麻技艺推广到人,从宫女到太监,无不乐此不疲。


  当时大清正是内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对麻将引进工作十分满意。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庆亲王不时让他的一个小老婆进宫,不是陪老佛爷、就是陪老佛爷身边工作人员来两圈。这位女士每次进宫陪打,随身带去的银票总是不够输。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亲王因此不断得到提拔重用。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郑重提出批评意见。慈禧耐心地做人家思想工作:


  “他啥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但是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


  说庆亲王没本事还真有点冤枉,至少他的理财水平出类拔萃。


  清朝中央政府官员工资并不高,要想理财,先要解决无财可理的问题。对此,监察机关直指庆亲王“细大不捐”,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他的生财之道就是卖官,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好得很。


  中层干部段芝贵送上白银10万两,立马买到了黑龙江代理巡抚。这样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他住的是和珅的老宅,社会上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庆氏公司总经理!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稍早,简·爱小姐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年薪30英镑,生活就比较体面了;达尔文买了一幢带花园的豪宅,不过2000英镑。


  庆亲王理财很有天赋,也有超前意识。虽然外国银行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八国联军侵华硝烟未散,人们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大家耻于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愿意到中国人的银行或钱庄存钱。


  庆亲王却格外青睐外资银行,特别是英资汇丰银行,民族金融机构里没有他一厘钱。要是迟生一百年,庆亲王肯定是个家小在外、见首不见尾的“裸官”!


  


  庆亲王的业余爱好直接引领了官场风气和社会风气。


  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当时北京的餐饮业、娱乐业十分发达。从前门大街到八大胡同,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洗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澡堂子、戏园子,茶楼、青楼的生意也被带火了,大小官员和成功商人永远是这里的主角。


  倒霉的段芝贵在上任途中就被撤职查办,而卖官的庆亲王却安然无恙,照样每天忙于饭局、牌局,进出外资银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梁士诒、那桐、曹汝霖等大人物,都是洋银行的大客户。对此,连老外都忍不住了,莫里循毫不客气地写道:庆亲王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在坑害这个国家。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仰天长叹:“锅里的水都烧开了,鱼竟然没感觉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日历已经翻到了1911年6月。


  辛亥枪响6年后,庆亲王奕劻寿终正寝。已经丢了江山的清皇室这才明白过来,给他加的谥号是“密”,意思是“查找不足,认真整改”!无论对于庆亲王本人,还是对于清皇室,这个时候再来总结经验教训,显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身处民族复兴大时代的我们,庆亲王是一本居安思危的好教材,是我们应该照一照的镜子。




杨绛一百岁感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野有蔓草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淫诗 



2013-12-07


  著名淫诗《野有蔓草》,是以男子的口味,写陌生男女邂逅相遇,彼此爱慕,野合同居的故事。诗曰:“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婉兮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淫诗
  正如曹雪芹自叙:《红楼梦》“大旨谈情”,诗经之《十五国风》其实是“大旨谈性”。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说明的小问题,便是诗经时代,性情不分;所有的情诗,都是情欲的表白与呐喊,没打算“发乎情止乎礼”。
  从《周南·关雎》开始,爱情便意味着性的结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喜欢淑女,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为将来两人的婚礼做筹备。这意味着,爱悦等于婚姻的建立,这是君子与淑女建立合乎礼法的性关系的蕴藉说法。表现更鲜明的是《召南·草虫》,这种因有情而求欢的势头便喷薄而出。
  《草虫》是以女子的口吻,谈两人同心而离居的思念之苦;于是一得到相遇的机会,便行男欢女爱之事,痛苦方得稍稍解脱平服。诗曰:“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我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搁今天这样的开放社会,也不免要赞一声“豪放女”,但是,当时,不过是平常叙事耳。爱悦求欢,身心满足,毫无惺惺作态,坦白自然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令人震惊。这只能说明,在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情欲”是可耻的。爱人便意味着身体的爱悦,并非后人唧唧歪歪胡诌的“我爱你沧桑的老灵魂”。男女之情,就是身体情欲这回事,不是灵魂沧桑那么回事。
  著名淫诗《野有蔓草》,是以男子的口味,写陌生男女邂逅相遇,彼此爱慕,野合同居的故事。诗曰:“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婉兮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人坚定地认为:“我爱你,我便需要得到你的慰藉;我爱你,你便肩负着给予的义务。肉体的结合才使灵魂安妥,你我的结合才是人间的幸福。”而另一方呢?不消说,那自然是“同情地给予”了,并且双双成家去也。
  《野有死麕》说得更直白。诗曰:“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男子的猎物与聘礼,和女子的如玉肉体相呼应。一方面写出了对性关系的渴望,一方面也写出了对女子的爱慕。你能说他只为了得到她的肉体,才去打猎送礼的吗?你能说他的爱只是肉欲的渴望而非情的深挚吗?古人恐怕理解不了这种冬烘责备。得到和给予幸福的实质内涵,就是对两人间性关系的追求,统统是肉体性的欢乐,绝非后世的精神恋爱。
  《桑中》是以男子的口吻,讲述姑娘们如何多情对待自己的情人。见而悦之,约会上宫,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想彼时的两情缱绻。当然,人生自古伤离别。如果有情,身体的物理距离,自无法割断感情的联系。《伯兮》仿女子口吻言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分离使得感情更加坚贞,连形象都顾不上了,因为一切的花容月貌精心打扮,都是为了讨心上人的欢喜。而心上人远别天边,这女子情愿得相思病,“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爱情不能持久,男子喜新厌旧,女子固然也有薄情寡义之时;彼时的男女,也各有怨言。如《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感情的疏离,带来的是性关系的断绝。性关系与感情的不可分割,在《江有汜》中,男子薄幸,结果是男主人与小妾性关系的断裂。思妇孤影相吊的悲伤,到了《金瓶梅》时代,便是潘金莲式的偷情。大雅之书《红楼梦》中小红贾芸简单的密约赠帕,被偷听的薛宝钗搞得意味深长,其实没有实质性接触,却搞得很严重的样子,颇令读者失望。
  本来,社会越发达,人应该越有自主性,但是,不。越到后来,人类越发性情无法统一,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性情不分,也许正是黄金时代的投影,情爱与肉欲统一,爱的渴望夹缠着性的需索,性生活必然连带着感情投注,感情的滋润使得性趣盎然,性的结合填充了感情的苍白。非仅《国风》,通部《诗经》中亦然。我们约略知道了《诗经》时代的性情不分;至于情性分离,灵肉相悖,那是让古人瞠目结舌之外难以理解的现代病,除了思想和言谈的时髦,另有一种让世间男女更加昏迷沉醉的魔力。(本博客所有内容均经过博主福宁客精心编辑,文题结合属于独一无二的,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羊年春晚/永远的火药桶/国民素质调查/中国人为什么不幽默/最后胜利者还是官僚集团
  • 小品/中共与国民党的入党誓词/历史原是新闻的腹稿/李鹏六四日记里暗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