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穹顶之下/胡适贪恋的是什么/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古书中的人生智慧
發佈時間: 3/4/2015 9:54:35 AM 被閲覽數: 11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穹顶之下》揭示雾霾危害(图)


搜狐

  2月28日,去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围绕雾霾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搜狐财经根据《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整理出了干货版,以供大家阅读。



  雾霾污染到底有多严重?

  2014年,整整一年的北京,污染天数175天。



  中国PM2.5的24小时浓度和其他国家比较

  PM2.5当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苯并芘它是国家标准值的多少倍呢?14倍。



  PM2.5当中有15种致癌物

  前卫生部部长,陈竺的测算结果是,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

  在2013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有27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

  世卫组织说,颗粒物是被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1976到1981,那个时候的大气污染已经跟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分布一致。

  2006年年均PM2.5浓度要高于今天,就在这一年中国提出节能减排。

  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

  中国这么多煤 很多烧在了京津冀



  烧一吨煤带来这么多的污染物

  中国这么多煤,用在了哪儿?2013年36亿吨,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其中3.8亿万吨烧在了京津冀,3.8亿万吨有3亿烧在河北。



  一吨钢排出的污染物

  在中国有60%以上的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环评法甩在一边不用。

  一千万吨钢是多少人就业,十万人就业,河北的钢铁是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到了你取缔不了的程度。

  褐煤一烧,PM2.5在1000以上

  褐煤,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煤,一烧的时候将近也一半会变成黑灰全都飘在空间。它造成的后果是这样,2013年10月21日,第一天供暖的哈尔滨,它的雾霾报表,PM2.5在1000以上。当天的哈尔滨人们是这样生活的:公共汽车都开丢了,环保局长走丢了。

  煤是可以弄干净的,英国人是95%以上都给它洗干净,那么在中国我们洗了多少?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上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

  在中国城市里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太大只有20%,但这20%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

  最要命的是,它的毒性还非常大,在北京冬天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25倍,它的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散烧煤炭是主要原因之一。

  云南的宣威有一个叫虎头镇的地方,因为散煤变成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

  汽车成最大污染源之一

  光北京2010年一年我们增加的车是多少呢?80万辆。把所有这些车头和尾这些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列到深圳,再从深圳排回来。北京本地的污染源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

  还有一个城市出乎我的意料,“某城市一年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你可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杭州。

  在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一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

  北京每一天在凌晨的时候都会出现污染的峰值,永远比当天下午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大概要高出两倍。

  货车配置全面造假

  外地半夜进京汽车大面积造假,或者说说的更严重一点叫全面造假,这个行业内的秘密,90%基本上配置都不符合。

  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四车的500倍,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致癌性要高出一个量级。

  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

  环保部门肯定是有惰政的嫌疑,但环保部也很尴尬,“不敢张嘴,怕别人看到我们没牙”。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

  车企也挺尴尬,造假的老板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真的,别人生产假的,明天我就垮了。

  油企垄断:中国最好油品比发达国家低2个等级

  北京加的柴油,基本是最好的油品了,硫含量是欧盟国家的25倍。

  我们国家的油品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只要提高一个等级的话我们排放可以减少10%。

  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把油品弄的干净一点呢?在我国,国家车用燃油质量标准是由石化石油行业主导的。石化行业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国家标准不够高。

  问环保部、环科院参与制定油品标准的人,你为什么不把标准定高一点呢?

  环保部门说,分歧在哪儿,就在钱上。

  国三升国四的时候,环保部说一升涨7分就够了。石化行业说那不行,得五毛钱。就摊开成本算一算,到底是多少钱,很简单的事情。

  国家发改委某官员倒出无奈:人家(石油石化企业)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他搭理你啊,你价格司今年不涨价,明年逼上门来,你涨不涨,不涨我断供了,就这话。

  发改委说:控制不了,比如你是独生子,你这个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什么太大办法,只能全心全意打一顿呗,别天天打啊,人家有十个孩子,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对吧。

  中石化已经是一个世界500强之一了,刚刚公布的是去年营业收入2万亿,如此庞大一个国有企业了,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能够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现在世界平均的天然气占能源结构的比例是很高的,大概24%,因为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那中国是多少呢?我们只有5%。中国并不是煤多、贫油、少气的国家,我们天然气探明占22%,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埋葬在中国大地之下,黑暗不知名的深处。我们石油探明量是38%,在每年探明这些储量当中,比如说天然气探明9000亿立方米,但我们开采了多少呢?1000亿立方米,有大量的资源我们知道它在哪儿,但却没有去开采,为什么会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来说,他们有6300家天然气石油公司,我们有几家呢?3家,其中70%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如果我们开放这个市场的话,我们天然气的产量可以翻一番,我们探明储量可以翻一番。

  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

  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

  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50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60%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

  中国二十多万艘这样的船,它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的码头上你可以用手把黑炭一粒一粒的拣起来。

  广州白云机场排污量相当于60万辆出租车的同时排放。

  英国怎么做的?

  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的时候,英国的能源结构中将近90%是煤炭,1953年颗粒物的平均浓度超过欧盟标准的10倍,他们控制污染的压力比我国当前更大。

  英国人在1956年通过的清洁空气计划。政府出钱,承担家庭壁炉改善70%的费用,但惩罚同样严格,违反者可以处以100英镑的罚款甚至坐牢。

  烟雾事件发生后20年中,石油替代了20%以上的煤炭,天然气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煤炭在整个国家能源结构中从90%下降到30%,而重工业站GDP的比例也下降了10%,很多煤矿和燃煤的工厂关停,这里曾经有上百万人就业。1960年到1970年,在英国治污的前十年,经济不但没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之后十年终,英国进入了油气时代,他们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

  英国的能源大臣:要给新兴的产业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们会带给你惊喜。  

  城市化下的概念重工业严重过剩

  我们36个重工业中,现在22个严重过剩。中国还有将近一半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仍然把钢铁煤炭列为支柱产业。

  

  中国还有将近一半的省份,仍然把钢铁等列为支柱产业。  

  清华的江亿院士告诉我,中国的城市也已经到了严重过剩的程度,甚至比工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中国每天要消失80个自然村,我们房屋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在中国一共有200多家地级市,其中184家要建成国际大都市,现在中国有13亿人,

  但如果我们把目前城市规划当中这些人口都加起来的话它是34个亿。

  十五年之后,我们的耗煤量会达到60亿吨,我们的用车量会达到4亿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将在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这意味着在中国五买还只是刚刚开始,堵车只是刚刚开始。

  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

  美国加州1700多万人,吃不上1300多万辆车,快人手一辆,所有的燃料加起来足够来回月球1600趟。

  所以所有的柴油车都被要求安装DPF,这种颗粒过滤器,相当于给车戴上口罩,可以过滤掉99%的颗粒物。

  如果按要求安装要加装DPF,但他没有加,虽然车的尾气是达标的,但司机还是要罚1000美金。

  环保部有权力抽查任何新车,一旦发现厂家违规,要从出厂当天开始,每一天罚25000美金。

  餐饮污染严重

      在北京餐饮代理的PM2.5的污染占到至少6%,而北京的餐饮业占到全国12%。

  伦敦餐馆没有味儿,为什么呀?这个老板就把我带进了他们的阁楼,然后看到这么一个东西,叫油烟净化器,伦敦政府要求他们强制按准,而且有人定期来检查。

  如果我们目前环保设施(和法律),就目前全100%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我们的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排放应该低35%。






【百家争鸣】我反对雾霾但我也反对柴片


(2015-03-03 07:31:01) 给我悄悄话 wencueciy


- 柴静PK丁仲礼 环保女神其人 谈哥本哈根协议
-
这两天柴静关于雾霾的短片热了起来,但对这个片子为何原来大家一致反对雾霾的舆论分化了,这为何分化才是关键。甚至有挺她的人咄咄逼人的质问反对她的人,你反对雾霾吗?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我反对雾霾,我支持环保,但我反对柴片!我要探讨的,就是为何会有这个分化,为何大家要反对!

对柴静这个片子,揭露问题是真实的,环保部说的公众环保意识也是真实的,但揭露问题不等于立场没有问题,善意的揭示问题和恶意的妖魔化是大家可以看得出来的,社会不是傻子!揭示问题首先要实事求是,而不是利用社会的软肋,这个片子开篇就是妈妈、孩子和肿瘤,这对中国人的爱孩子是痛下催泪弹的,而肿瘤也是社会最关心的事情,但这与雾霾有关吗?未必!而且其后大家就看到揭露出来的高龄产妇、没有做足够的胎儿检查(或者这样的检查中国发现问题要堕胎的,美国不做这个检查。按照肖传国的说法,柴静的孩子是脊膜膨出,如果是脊膜膨出,则是吃叶酸不足,与雾霾基本无关,中国怀孕检查要是发现这个是要让你堕胎的,这也解释了她为何要美国生孩子,美国很多地方是反对堕胎的。)、母亲吸烟等等,而其所提到的中国癌症发病率提高300%的背后,实事上是雾霾最严重的地区癌症发病率最低,中国的癌症是人数世界第一但发病率在50名开外,世界上发病最高的国家,反而是环境最好的北欧国家,因此从一开始,这个片子的拍摄就不是把科学精神放到第一位,而是为了抓住眼球不惜可以撒谎和科学不严谨。这里不要说柴静只不过是记者她不懂的话,她能够采访那么多的专家,对这样的关键性问题是可以问也可以查数据的,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能是故意的。

从她这开场的投机取巧,就知道下面肯定也是夹带了大量的私货,这里且不说她自己也开着不环保的豪车,更关键的是她的药方,她的药方是要油气化,是要拆散中国油气供应体系,这个药方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当年北京为了申奥把市区的锅炉都改成燃油燃气的了,结果油价高涨的时候,根本买不到也买不起油和气,中国天然气的供给缺口很大,这是难以实现的,而中国如果在这个方面有动作,则全球的油气价格必然大涨,美国要破产的页岩气及其垃圾债有有救了,但中国以后能够买到这么多的油气吗?要知道石油是有配额的,不是有钱就能够买的,美国消费了全球45%的石油,中国目前的消费量是美国的三分之二,如果中国要是人均达到美国水平,全世界的油气给中国都不够的。这个药方是毒药,而且只要中国行动,油价就上天,符合外国石油利益集团的需要。而所谓的打破中石油的垄断就能够降价更是一个骗人的逻辑,因为石油不是买方市场是卖方市场,打破垄断的结果是重演当年铁矿石暴涨的悲剧,世界发展中的各国都是国家石油公司,发达国家是4大公司垄断,你分割了就便宜了?笔者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天然气分割了,天然气管道公司就牛了,这管道公司可不是全部国有,是大量城市的天然气管道公司被外资控制的!

当年韩国公司成为中国燃气第一大股东,我就专门写过文章。所以这个药方私货多多,并不解决问题。而对雾霾的解读,就真的是公正的吗?我以前就分析过,这个东亚地区,在在中国发生严重雾霾的时候,哪里的污染物增加最多?!当时中国的钢铁企业是大量减产的,而今年雾霾少多了,却可以看到报道是钢铁企业利润最好的一年,生产是增加的,这背后是什么?这背后是日本地震之后,核电全部变成火电,而且是已经废弃多年的火电重新发电,污染要有多少?!有人说那么日本为何雾霾不大?那是因为烟囱下面当然没有烟了,日本到中国华北是大气环流的,总见日本支持的环保部研究怎样的中国污染可以吹到日本,不见有人研究日本的会大气环流到中国?这本来是对等的!雾霾的形成是低压区,低压是四周的污染物都可以涌入的,日本的涌入是增加的最后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部分!现在日本排污增加导致总污染物增加,却是通过我们自己减少排放来减少总污染物,这国际环保博弈可没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说的。不要讲APEC蓝,那几天确实是中国减少排放的蓝天,但你不能总不生产啊!日本的核电改火电带来的增加怎么就没有人说呢?!凭啥你增加了要通过我的减少来改善?环保很重要,环保话语权和国际博弈也不可忽视的。每当我看到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中国的环保话语权就是被日本人控制的,这个中心就是日本人主要投资的中国环保部的事业单位。它的环境信息部、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部、环境技术交流与公共教育部、公害防治技术部、环境监测技术部、开放实验室;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环境保护部中日合作项目办公室;等等,这中心左右了中国环境的智库!日本人合作出资占了90%啊!!!

对雾霾还有一个问题气候的问题,没有风也是大问题啊!记得当年的兰州污染,是多么想开山有风啊!而我们建设大量的防风林也是逐步起到效果,雾霾天都没有风,我们冬天的大风少多了!这背后还有就是风力发电的贡献,各个风口都鳞次栉比的竖起了百米高的风力发电装置,对此没有影响吗?我知道的就是当地人已经游行抗议了,因为导致降雨减少,土地沙化了,而后来又听说张家口对防风林也是开口子了,为了让北京有风,这风能本来说是绝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风能却造成了雾霾吹不散了,如果你不信风力发电的威力,那么比它低矮很多的防风林能够防风不就是骗人的吗?而今年的雾霾减少,就是对风力发电和防风林进行了限制,不过这一点环保部和相关利益集团是不会说的,所以对雾霾的形成机理还是要深入研究的,尤其是为啥在经济放缓的时候雾霾反而大了!对此这个片子也是没有的。

我们另外要知道的就是环保的背后也是有概念的偏差的,中国人想的是自己居住的好环境,自己不受雾霾的不良空气,这一点我完全支持,这一点也不光是环保,更是一个契约精神和环境权利的法治问题,是一个法律问题,你的排污实际上是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我从不反对严查企业的治污的,因为这个污染侵害了大家的权利,我还曾经激烈的主张要让排污企业罚破产,并且2009年在我最早的著作《资源角逐》里面专门有一节《环境保护的赔偿博弈思考》进行探讨。但环保概念其实还有另外一面。而国际给我们压力的,不是我们呼吸雾霾,而是我们的排碳等指标,是COD、BOD,也就是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碳排放等,这是一个人的权利问题,你活着就要消耗资源,这消耗就要排碳,你的垃圾等就要COD、BOD等,你消费的产品生产也要这些指标,这是一个中国人的生存权利问题,西方的很多环保主义者背后讲的是人的生活要少消耗,要减少碳排放、COD、BOD等,这个减少是以牺牲生活质量来实现的,也就是你别开大功率的汽车,别高消费的,而中国的消费内需背后就是再分配世界资源,这个西方可不愿意,但我们却愿意,我们不能让西方卡脖子!柴的主张更多的是限制中国的资源消费,这个我反对,她自己都是大排量的汽车啊!

中国人想要有好环璄,决不是中国人民要少消费资源,中国崛起要再分配世界资源,西方就打出环保大棒,中国为世界工厂,工厂区肯定要比生活区、办公区污染大,这必然结果是全球该补偿你而非你污染有罪。讲责权发生制,谁享受污染产品谁承担,而非生产看承担,这样西方把污染生产转到哪里都一样。人活着就要消耗资源,就要破坏环境,这也是人权,人权平等,凭啥西方就比我们多?中国在基建阶段必定要多一些,这应当做历史摊销。就如你家薰腊肉时烟大,但这腊肉你全年消费,分摊下来可不高。因此中国建设期污染,应摊到以后上百年受益期,西方当年污染现在受益,我们是子孙受益,决不能因此不发展。《碳排放背后遏制中国的博弈》
因此柴静的这个片子《穹顶之下》出来,才会有舆论的分化,反对最激烈的,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国家民族主义者,他们被一些人扣以五毛的帽子,但国家与政权政党是不同的。我反对的原因就是这个片子的立场角度有问题,在环保意识唤醒当中有利益植入,不是科学第一而是背后的利益可以把孩子都搭上,因此我反对,看清了这个,会让爱孩子的人更觉得恶心的。






董桥:回答毛泽东 “胡适贪恋的是什么” 之问




2015年3月02日


    董桥:回答毛泽东 “胡适贪恋的是什么” 之问





张千帆: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2015年3月03日


     作者:张千帆 (被访者) 戈晓波 (采访者)

    二○一一年九月,一个标题为《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的演讲视频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之后,演讲者,即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先生先是遭到了「爱国爱党」人士一阵猛烈的口诛笔伐;紧接着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的当天(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他又遭到了粗暴禁言与全网封杀。因这个被其称为「公民宪政宣言」的演讲,张千帆的微博被销号,在新浪、网易、天涯等门户网站的发言窗口均被关闭。

    张千帆: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张千帆教授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约请这位曾留学美国近十六年的文理双料博士,向读者诸君讲述他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让身为北大法学院与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北大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著名的宪政学家的他,畅聊其对今年以来我们共同经历或见证过的诸多重大事件的观点与立场。

    宪政大趋势与反宪政逆流

    戈晓波(以下简称戈):自一九九九年毅然回国后,您一直专注于宪政理论研究的开拓事业,然而,现实中国发展方向却是与您的理想相悖的。您如何看自己这种理想与现实极不对称的境遇?

    张千帆(以下简称张):即便经历了八九事件,尤其进入网络时代后,中国言论自由的总趋势是不断放开。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我的宪政著述得到了中国社会和学术界普遍认可,也是这个大趋势的体现。记得我的《西方宪政体系》上下册在新世纪伊始出版时,出版社内部是有争议的,因为以前介绍西方宪法的论著哪怕是从正面角度,结尾也要表个态、「批判」一下「虚伪」的资产阶级宪政是「欺骗人民的工具」。《体系》全面系统介绍西方宪政体制,并毫无保留予以肯定,可以说,它带有一九四九年后首次「试水」的突破性质。此后,国内研究西方宪政基本上无禁区,意识形态的陈词滥调已被宪法学界尤其是年轻学者抛弃,想回到「文革」式语境已无可能。你看,去年以来的几次反宪政逆流,有宪法学者参与吗?

    戈:好像还真没有,而法学领域里确有人参与了呀!

    张:但跳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搞法理学的,而且在法理学圈里他们也是边缘人,因为反宪政立场注定很弱智。

    宪政和法治理念在法学界已牢固确立,在大众社会则正在普及。这就是中国社会当前的大趋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宪政和社会发展方向「相逆」,而只能说官方因不甘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就动用「笔杆子」和维稳力量抵制这种趋势,而社会对国家暴力一时无力抗衡而已。学者的学说有社会的广泛支持,足矣!当然,我们会以较温和的语言表达主张,提出建议谏言;希望,但不强求官方接受(部分具体主张也确实获得了接受)。

    戈:假若官方拒绝接受呢?

    张:如果官方拒绝接受,坚持和人民对立,那么学者并没什么可选择的。我的教职是北大给的,工资是北大发的,北大的经费来自教育部、财政部,但最终给我们发工资的是全国纳税人,政府不能自己印钞票。所以我们著书立说,要对供养我们的全体纳税人负责。吃纳税人的饭,不为他们说话,甚至吃里扒外做伤害他们的事情,这和盗贼有何异?

    香港占中事件与苏格兰公投

    戈:您在美留学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选举问题的,基层选举,是您回国后的一个研究方向。最近,香港因普选问题引发了占中与反占中的巨大冲突。您如何看此事变?

    张:归根结底,香港政制发展问题是两种体制、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威权体制的条件反射就是把什么都「管起来」,而且不允许任何人和自己唱「对台戏」。其实对主权统一来说,香港实现真正的普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此问题,我在早先的《金融时报》评论中已充分阐述。只要脑子清楚,理性的领导人知道该怎么做。要统治一个国家,起点是信任这个国家的人民。统治新疆,就要信任新疆人;统治香港,就要信任港人。不信任香港,那就已把香港丢了;中央政府目前采取的措施,只会让香港离大陆越走越远。现在放下身段、改弦更张还来得及,就是不知他们有无此等觉悟。

    戈:最近的苏格兰公投事件,正在中国大陆互联网上被网民们广泛议论著,您认为此事件对当下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张:苏格兰公投无论结果如何,对于中国来说都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在微信上,我看到的许多评论已表达得很到位,这说明国人的思维正在转变。过去,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占据着绝对道德制高点;无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打着「爱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做出来,动用国家暴力没商量,而且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既得利益集团最喜欢这种大众心态,因为他们掌握着国家机器,把自己和「国家」绑在一起;只要你的言论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可以动用国家机器,用「卖国」、「叛国」的罪名镇压你。

    戈:民间舆论对苏格兰公投的反映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张:苏格兰公投让我们看到,即便对于国家统一这种传统上的绝对「禁区」,也可通过自由辩论和投票的方式和平决定。允许「苏独」言论自由,甚至让他们组织公投,天塌不下来。事实上,公投之后,英国不但没分裂,反而统一得更稳固、更紧密了。假如没有这次公投,苏格兰分离主义势力会不断拿公投说事;如果不让他们公投,他们就会诉诸悲情政治,说国家压制了多数民意,而这种悲情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同情分离主义诉求,把更多的人转变为分离主义者。若不让他们自由表达诉求,那就会产生越来越多沉默的暴力恐怖分子。让他们投票,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在投票结果面前,他们心服口服。不论独立诉求多么强烈,他们毕竟是少数,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多数苏格兰人。至少在今后很长时间内,独立言论会收敛。

    伊力哈木、新疆问题与民主自治

    戈:您认为中央民族大学的维族学者土赫提‧伊力哈木先生是分裂国家的敌人吗?

    张:从目前公布的言论看,我并没看到伊力哈木分裂国家的证据。他只是批评目前的新疆治理政策,也许批评得对、也许批评得不对,也许有的表述比较愤激,但不能以此上纲上线,把他当作是分裂国家的「敌人」。现在处理统一和主权问题的时候,中国人还是停留在过去的「阶级斗争」、「敌我」思维,不能以法治思维平心静气地想问题。

    戈:那么,您对当局抓捕并审判伊力哈木先生的事件有何看法?

    张:即便他确实从事了分裂国家行为,也要把他当做公民看待,给他法律上的公正审判,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事实上,即便他的言论涉嫌分裂国家,也不应被治罪,除非国家能够证明这种言论确实会导致分裂国家的后果。如果边疆人心稳定,我们对国家统一很自信,那么分裂国家的言论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怕什么呢?如果边疆人心不稳,那就要找到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现在是认真面对此问题的时候了,不能再遮遮掩掩,因为这样只能延误问题的解决。统一面临挑战的根源何在、如何解决,必须要让人有说话和批评的自由;否则,政府不愿认错,把人的嘴堵上,问题的根源永远找不到,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分离主义倾向会越来越严重。

    戈:您如何看待当下日趋尖锐的维汉矛盾?

    张:国家统一的关键在于维系人心,而维汉不仅存在利益冲突,近年来感情恶化也很厉害,而这种恶化则和双方缺乏自由交流很有关系。如果汉族知道自己的制度和政策造成维族的困境,并有所反思,同时产生同情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彼此才有可能产生好感。一旦堵塞言路,双方都看不到基本事实,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是相互指责、相互谩骂、愈演愈烈。这样,双方的感情和关系怎可能好起来?这样的族群关系又如何维持国家统一?当局对付「搞分裂」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剥夺言论和出版自由,结果就造成了不明真相的汉族和维族彼此仇恨。现在互联网上的族群仇恨已非常可怕,完全放开也许一时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但是我信任汉族和维族的理性与智能。只要让他们自由交流,他们会以正常的心态重新认识自己和对方,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戈:由伊力哈木先生与维汉矛盾,我想到了您曾说过的一句话:「地方民主自治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绕不开的结」。据此,宪法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是否存在严重问题?

    张:中国统一之所以成为一个如此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边疆治理失策造成的,而治理失策的根源在于长期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集权统治模式,而非自下而上的民主治理模式。下派的官员权力不受约束,必然造成贪污腐败和权力滥用。这在内地是一般法治问题,到了少数族群那里就变成了主权和统一问题。在此意义上,新疆、西藏所面临的问题和内地一样,源头都是欠缺民主与法治。只要让民主真正运行起来,实行藏人治藏、疆人治疆,百分之八九十的问题就解决了。所谓的「民族区域自治」至多只能也只需要它解决百分之一二十的问题。在民主选举和地方自治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民族区域自治和其它宪法制度一样,只能是摆设。

    国家政权是否合法与习氏反腐

    戈:您那个以「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为主题的演讲视频轰动了互联网,您说「国家的义务是通过宪法与法律制度尊重与保护人的尊严;对尊严的任何践踏都是不合法的,一个长期践踏尊严的政府则是一个不合法的政府。」据此,您认为中国目前的国家政权是否合法?

    张:国家政权是否合法,不只是政府的事,更是人民的事。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宪法,我们也有一部宪法,国家是否就合法了呢?政府不落实宪法,那么宪法就只是一张纸而已,宪法有无都一样;没有宪法,国家就成为纯粹的私人暴力、掌权者的工具,但是政府为什么要落实宪法?对于官员来说,不落实宪法再好不过,自己的权力无拘无束,想怎么行使就怎么行使。因此,行宪的真正动力在于人民。只有公民积极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才能把宪法权利框架撑起来,才能有效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进而使国家政权正当化。如果公民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国家永远不会合法,而最后倒霉的是逃避责任的百姓自己。因此,当务之急不是论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而是中国人如何担当起公民应有的责任。没有责任公民,就不会有合法的国家。

    戈:您说过「中国改革三十年之后,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法,而是有法却没有法治。」面对习近平发动的运动式反腐斗争,您如何评价之?

    张:众所周知,反腐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反腐不应是运动式反腐,而是制度化反腐,运用民主、法治以及言论和新闻自由等宪法工具,从源头上杜绝和清除腐败。当然,在既得利益阻力重重、制度化反腐难以启动的情况下,我并不反对运动式反腐。通过中央集权,也许能打破既得利益障碍,为制度化反腐争取时间和空间。但这里的前提是政府不破坏制度化反腐所依赖的社会力量,尤其是批评监督政府的言论自由。遗憾的是,当局在运动式反腐的同时,也大力围剿网络大V、打压维权律师。如果社会力量因此而大为削弱,那么就不可能从运动式反腐走向制度化反腐。换言之,这样的集权式反腐最终只会造成更大的腐败,因为腐败的根源就是权力过于集中、不受制约。反腐不仅没有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反而让权力更加集中不可约束,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宪政之路能否走通与尊孔崇儒

    戈:在宪政民主的呼声遭到持官方立场的媒体与学者的一再批判与围剿之后,您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宪政之路」是否还能走得通?

    张:中国无退路可走。走回头路,人民不会答应。如果当局铁了心不让走宪政之路,这条路会一时走不下去,甚至发生倒退,但是《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政府权力再大,也只能一时把违背人心的事情强加于人民头上,长久下去是维持不住的。譬如,宪政民主的概念已不是几个学者在那里呼吁,而是成为广大民众的普遍诉求。在此情况下,批判和围剿有何用?在普遍不得人心的情况下,当局也很难找到象样的学者为自己背书。最近几次攻击宪政的言论,都是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凡是珍惜自己羽毛的学者都选择沉默,而这些落伍于时代的言论却受到绝大多数网民的抵制。这说明徒劳的反宪政努力不可能阻挡中国宪政的进步。

    戈:最后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最近的习近平高调「尊孔崇儒」之现象?

    张:关于国家推行儒学问题,我一贯区别儒教与国教。几乎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其社会价值,因而传播思想总是一件好事,但是由国家推行任何一种学说,则几乎无一例外是坏事。儒学也一样,它在民间传播得越广越好。但一旦和国家绑定,那么它就成为统治和奴役人民的工具,儒家的精神就死了。借用一句名言,中国当下需要「把属于儒学的还给儒学,把属于国家的还给国家」。

    来源:网络



谁读谁受益!古书中的人生智慧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吁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名言语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文]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文]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马谡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文字版实录/中國之毀滅:中國生態崩潰緊急報告
  • 牛歌/林彪坠机现场如炼狱/刘少奇长子自杀死状凄惨/反寡头将成中国反腐败运动的新政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