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红高粱/高華:毛澤東何時開始想廢掉林彪/劉少奇死于自挖糞坑/中國何以成爲近現代科技創新不毛之地
發佈時間: 3/7/2015 3:41:46 PM 被閲覽數: 14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红高粱


高華:毛澤東何時開始想廢掉林彪? 



        2015-02-15      
高華:毛澤東何時開始想廢掉林彪?
本文爲高華老師在香港科技大學“重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講座”上的演講,題目爲《再探林彪事件》。
林彪事件是非常非常大的事件,對當時和以後的中國都産生了很深遠的影響。這個事情從1971年9月開始,當時的中國官方就已經發布一些文件,提供對林彪事件的解釋。有關這個事件更詳細全面的檔案,到今天還沒有開放。關于三叉戟飛機是自己下來的還是被打下來的,有無窮的疑問,但是我既不知情也不清楚,有待于將來材料對外開放以後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解釋。
我希望對林彪事件能有一個新的考察,一個再探索,從曆史的一個比較長的時段來看林彪事件。我有幾個問題,比如當時林彪爲什麽要出山?毛澤東爲什麽要他出山?等等。我認爲,我們應該對林彪事件從一個比較縱深的角度來談,它反映著當年的中國體制方面的一些因素,反映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的方向,不僅僅是一個林彪個人命運的問題。

毛澤東爲何拉林彪出山

文革初期,毛澤東已經下定決心要打倒劉少奇,對這個問題,毛是有反複有思考的。毛以後和斯諾在1970年有一個解釋,毛說我在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條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個想法,就是在政治上必須把劉少奇搞掉。1965年到1966年上半年,毛澤東在倒劉這個問題上是一層一層地剝筍子,毛在1966年6月10日和越南的胡志明主席談話的時候就說過,他的政策就是剝筍子,一層一層剝。應該說,毛澤東已經決定在1966年的上半年必須把劉少奇徹底打倒。這是基本上可以肯定的,這是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毛澤東對鄧小平已經有很深的失望。鄧小平早先就是毛澤東接班人梯隊的重要成員,毛澤東的接班人從來不是一個人,他有一個接班的梯隊,有一個候補對象在那。當毛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比較明確了劉少奇的中共第二號人物的同時,毛實際上已經爲劉少奇准備了另外一個同事,這位同事就是鄧小平。1953年鄧小平被任命爲黨中央秘書長,1954年鄧小平擔任政治局委員,到1956年黨的八大上擔任總書記,這都是毛對黨的接班人體制上很重要的一個人事布局。應該說,他的本來意思是制約牽制劉少奇,但是沒有想到,原先劉和鄧這兩位同事是毫無工作淵緣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兩個人居然慢慢走到了一起,在許多問題上,劉和鄧有高度的默契,這是毛沒有想到的。

當然我們知道,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鄧小平的主要工作是領導中蘇論戰,也就是反修的問題,他對國內的工作當然也參與領導,仍然對國內的政策有重要的影響,也參與決策。六十年代初劉少奇的一些重要的政策,特別是七千人大會前後的政策鄧都是表示支持的。從六十年代初開始,鄧小平對林彪的一些過分吹捧毛主席的言論已經表示出不同看法。當時,鄧小平就已經提到,現在出現了一種對毛澤東思想和對毛主席庸俗化的宣傳。鄧小平是唯一一個在中央領導層中敢于在毛面前說這個話的,這是在毛主持的中央常委會上鄧小平說的,他說出現了這種庸俗化的宣傳思想,要改變。1964年下半年,對劉少奇指導的四清、王光美的桃園經驗,鄧小平是有一些保留意見的,但在大的方面上,沒有把他的意見全面地表達出來。劉少奇在1964年下半年的四清,引起了毛澤東的很多不滿,鄧小平和劉少奇有差異,但鄧沒有公開、明確、全面地站在毛的這一邊,特別是當毛主席批評了劉少奇以後。1964年的12月底,毛主席當面對劉少奇說:“你有什麽了不起?我動一個小指頭就能把你打倒”,像這樣的一種明顯的公開的批評以後,鄧小平沒有迅速地跟上,沒有跟毛主席批劉。當然,1964年底毛對鄧小平還有一個不滿意,就是鄧小平對毛主席健康的關心,請毛不要來參加一些具體的工作會議的討論,引起了毛主席很深的誤會。一個不讓我發言,一個不讓我開會,毛主席不高興。特別是到1966年的6月和7月在派遣工作隊問題上,劉少奇和鄧小平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本來鄧小平是毛主席重要的接班人梯隊裏面的成員,但是到了1966年的上半年,毛主席開始對鄧小平有了想要放棄的想法,不想讓他接班了。這是我講的第二點。

林彪在曆史上一貫支持毛澤東

我們都知道,在曆史上,劉和鄧是鐵杆毛派,林彪情況更是這樣。林彪在曆史上一貫是支持毛主席的。在曆史上的幾個關鍵時期,特別是在1929年關于江西的紅四軍發展問題上,關于建軍路線的這些討論中,林彪以一個青年將領的身份公開地批判他的老上級朱德,在朱毛爭執中旗幟鮮明地站在毛的這一邊,這是曆史上林彪對毛主席的第一個最大的支持。林彪是朱德的部下,他敢于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馬上把臉放下來,堅決支持毛,這是曆史上給毛留下的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事。

第二次支持是在困難時期的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會議的基本調子是檢討過去的錯誤,只有林彪的發言和整個會議氣氛完全不一樣。他說,檢討我們以往的曆史,當我們的工作順利的時候就是毛主席的指示得到尊敬的時候,當我們不順利的時候往往就是毛主席的指示不被大家重視,不尊敬的時候。他這次的發言,是在毛澤東最困難的時候給了一個巨大的支持。第三點,早在1945年共産黨七大開會的前後,毛澤東安排他的部下,革命的同事,在前面領頭,開展對彭德懷的批判,在這次批判中,林彪的講話雖然不多,但也是公開地批判彭德懷的。

給毛澤東的看法是,林彪這個人能充分領會偉大領袖的意圖,再一個敢于承擔,有擔當,旗幟鮮明。1959年毛澤東把林彪搬上廬山來批評彭德懷,林彪都是面對面地對彭德懷進行批判,所以說這個人是旗幟鮮明,敢于擔當,而且對毛主席的意圖有充分的領會。到了1966年2月至3月,毛部署江青搞了部隊文藝工作會議紀要,爲了加強對這份文件的重要性和分量,毛澤東指示林彪對于江青的這個會議要給予支持。毛親自在會議紀要上加了幾句話,就是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組織的部隊文藝座談會的會議紀要。林彪是欣然接受,這些都使毛對林彪滿意。

第四點,毛澤東要發動“文革”,這不是一般的事情,林彪說過,發動“文革”靠兩個東西,一個靠毛主席的偉大威望,一個靠人民解放軍的支持。我覺得林彪這句話講的是對的,毛澤東發動“文革”離不開軍隊作爲堅強的後盾,他雖然是軍委主席,但是還是需要有一些人幫他打理軍隊,林彪在黨內在軍內都有很高的威望,林彪代毛主席管軍隊,毛放心。毛更知道,他必須再給林彪一些東西,激勵林彪的東西。

第五點,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林彪這個人戎馬一生,但是老天對他不公平,身體不好,多年來精神萎靡不振,毛澤東對于林彪的健康情況了如指掌,他一方面關心林彪的身體,鼓勵他振作精神加強鍛煉,另外一方面也很滿意林彪的這種身體和精神狀況。

“文革”中葉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點,控制林彪接觸的信息,林彪所有的信息都是由葉群控制的。第二點,給林彪的意見和批示“把關”,這都是林彪同意的,因爲林彪知道他太太有這個政治敏銳性,所有的文件都一定要等他老婆看了以後才能送給毛主席。一定要遲一個小時,甚至要遲一天,等太太的意見

葉群如何成爲林彪的當家人

葉群這個人物在林彪的身邊特別重要,她是個所謂知識分子出身,屬于1937-1938年去延安的革命女性,那時去延安的女性很多,她是其中之一。

葉群在延安整風中被整過,整的時候不知道是神志昏迷還是半真半假,曾經把面盆當成尿盆,用一個盆,那個時候比較困難,這個盆洗臉用,打飯用,尿盆用,三用,也就是說被整得不輕。當時葉群曾經是王明擔任校長的中國女子大學的校部機關的一個科長,所以從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一定要找一棵大樹,找一個大錘,終于找到了林彪。

她是有文化的,懂俄文,曾經在50年代翻譯過俄文的東西,在50年代漫長的十年中,跟她的夫君一同韬晦,閉關不出,深刻地研究宮廷政治,深有心得,夫妻共同在讀書。林副統帥讀書不是在“文革”,“文革”期間基本不讀書,他讀書是在50年代,苦讀,天天讀書,研究宮廷政治學,而且是夫婦共同把書讀。

葉群和江青有共同點也有差異,兩個人都有野心,都有文化,當她們跟夫君結婚以後,都還增加一個新特點,就是作風霸道,本來不霸道,但與權力接近了以後就霸道起來了。這兩位都會說話,一方面這兩人都會講意識形態的大話,江和葉是一樣的,都會說,滿嘴大話,同時又有農民革命女寨主的風格。

江青自稱老娘,葉群自稱姑奶奶,這是很有意思的革命文化中出現的情況,所以既會講革命的意識形態的文化,馬恩列斯毛都會講,同時也會講寨子裏面的語言,跟她們的先生都學會了很多。但是林彪在這方面說得很少,林彪是不太說的。

那麽,葉群和江青的不同點在哪裏?江青完全不能當毛的家,江青是聽毛的,當然,江青能影響毛,這是肯定沒問題的,但是,江青不能左右毛,毛太英明了,誰都不能騙他。

而葉群基本可以當林彪的家,林葉是夫妻店,林彪在50年代漫長的賦閑十年裏面,已經形成了對葉群的依賴性,他們兩個在家裏冷冷清清,但應該講夫妻是共患難的,他對太太形成了高度依賴。

而葉群是很聰明的一個人,對宮廷政治學很有研究,林彪從多年的經曆中間相信葉群的判斷力之准確,而且林彪身體不好,精神倦怠,成天沒有興趣,又不喜歡吃,也不喜歡玩,這個灰暗的人生啊。成天研究宮廷政治學有什麽意思?比如我們的賀龍元帥對食品對體育等都有一些愛好,可是他們兩個都沒有,天天枯坐在房間研究二十四史,所以心情灰暗,而且需要葉群打理內外事務。

“文革”中葉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點,控制林彪接觸的信息,林彪所有的信息都是由葉群控制的。第二點,給林彪的意見和批示“把關”,這都是林彪同意的,因爲林彪知道他太太有這個政治敏銳性,所有的文件都一定要等他老婆看了以後才能送給毛主席。一定要遲一個小時,甚至要遲一天,等太太的意見,他對他太太的這個政治敏銳性有很高的評價。

每一次上天安門,葉群給林彪的意見把關,把關的核心是捧毛、捧江,給他的所有意見都要加上捧毛主席、捧江青的內容。我們現在知道林副統帥每一次上天安門都是葉群導演的,就是只能比毛主席早一分鍾到,爲什麽呢?早到太多的話搶毛主席的風頭,遲到的話,對偉大領袖大不敬。對這個一分鍾的把握是很難很難的,葉群不知道費了多大勁,林副統帥跟隨毛主席八次檢閱紅衛兵,非常非常吃力的一件事,你早到五分鍾十分鍾在那兒幹嗎啊?你是不是結黨營私啊,你是不是跟別人打招呼,要拉攏人心啊?所以葉群給林彪設計的是早到一分鍾的策略,這是我講的第二點。

第三點,協調和毛、江的關系,因爲林彪有的時候和江青打交道的時候需要葉群協調。

第四點,代表林彪指導軍中重要的人事事務,葉群是管軍隊的,這個女人不簡單,她是軍委辦事組的女當家,林彪看起來是個當家的,但所有指示都要經過她。

葉群參加軍委辦事組是毛的意見,毛對葉群的攬權都知道,但是不加以制止,他是把葉群看成林彪的替身來看待的。

林彪的“一號命令”

毛主席最喜歡的是林彪不管事,或者是指定性的,我叫你做什麽你做什麽。我們知道1969年珍寶島事件以後,有一個中蘇兩國副外長的談判,在北京談判的前幾天,林彪非常緊張,林彪開始管事了,他提了一個口令傳達給黃永勝,叫全國的機場把飛機都隱蔽進去,開始戰備,等等,被軍委的一個副總參謀長閻仲川加了幾個詞叫林副主席一號命令。這件事犯了大錯,爲什麽,他是報給毛主席的,報毛和報給黃永勝是同時,他應該先報給主席,主席批准以後再往下報,他不應該同時。這件事情果真毛主席知道以後,極不高興,下令汪東興燒掉。林彪自己也知道他犯了一個大錯,就在這一天他批了這個通令以後,當天晚上他書寫了“悠悠萬事,唯此爲大,克己複禮”,提醒自己,要順從毛主席,他後悔了。因爲1967年有一天,林彪調動一個連的兵力都報到毛澤東那裏,毛批准以後才調動一個連的軍隊。全國進入戰備緊張狀態你是這樣一個態度,果真毛澤東不高興,林自己也知道了。林彪並不是十全十美的,經常會犯錯誤的。毛主席最喜歡的是林彪不管事,一旦林彪要發號施令了,毛主席就不高興了,而這一次應該講林彪並不是有其他的野心,是毛主席的猜疑心在作怪。

廬山會議之後毛是怎樣對付林彪的

第一個抛出陳伯達。第二個批陳整風。第三個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第四個,向全國人民公開毛澤東會見美國客人斯諾的談話。我印象還很深,林彪事件之前,人民出版社發行一個小冊子:毛主席1970年會見斯諾的談話,發行小冊子在全國宣傳。就在這個講話中,毛主席說,四個偉大討嫌,四個偉大是誰封他的,是林彪封給他的,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簡稱四個偉大。林彪事件之前,這個小冊子就傳啦。

1971年8月份開始,毛主席南巡,打招呼,爲批判林彪做准備,他的南巡講話,汪東興寫的紀要基本上是真實的,各地的講話大致內容相同,是爲廢林彪做准備的。還有一個,毛主席和江青真是高度配合,真的是政治夫妻,兵不厭詐,江青在1971年夏天爲林彪拍一個照片,名字叫“孜孜不倦”,林彪在學毛選,麻痹林彪。

“九大”之後,林彪由盛轉衰

林彪的一些想法在九大上和毛澤東是有分歧的,林彪是比較主張“文革”結束國家開始搞現代化,恢複常規恢複秩序,毛澤東要不斷革命。毛廢棄了陳伯達給林彪寫的稿子,那個稿子是林彪比較欣賞的,就是“文革”結束以後,應該搞經濟建設。毛不看,用的是張春橋的稿子,張春橋的稿子就是繼續革命不斷革命。那麽,林彪在九大作政治報告的時候,事先稿子是一個字都沒有看的,他是很不高興的。九大上,毛主席正式安排林彪爲接班人,又來試探林彪了。九大時間開得很長,開了20多天。有一天開會選舉大會主席團,毛主席說選舉林彪同志作主席團主席,嚇壞了林彪,好在林彪反應快,馬上拉了話筒說選偉大領袖毛主席作主席,然後林彪說流眼淚就流眼淚,流著眼淚歌頌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在九大莊嚴的主席台上,兩個人演出了這一場試探與反試探的一場戲。另外,毛主席在這次會議上,借用外電的話表達了自己的不安,主要借用蘇聯人的話,說“我們現在是軍事官僚集團”。

毛主席在九大上安排林彪系統的人當了政治局委員,但又做了其他的布局。他任命了許世友、陳錫聯擔任政治局委員,他也讓李先念擔任政治局委員,幾個老臣,劉伯承雖然雙眼失明了也還是政治局委員,葉劍英也是政治局委員。所以,林彪並沒有真正實現清一色,特別是大軍區司令員這一級,林彪最希望能洗牌的這一級,毛澤東堅決不讓林彪染指,大軍區司令員這一級全是毛主席定的,林彪對廣州軍區只能有一個建議。

林彪推出林立果犯了大忌

毛岸英同志犧牲了,毛岸青的身體又不太好,1970年的7月份,林立果被隆重推出,給毛主席和江青造成巨大的心理上的一個反應,因爲他們兩位都沒有兒子啊。怎麽推出的?七月二十幾日安排得很好,專門安排的,林彪視察軍委的一個新工廠,特地安排兒子跟他一起走,錄像在軍中所有單位播放,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七月下旬,林立果作學習毛主席著作的講用報告,這個講用報告長達七個小時,講了一天,七萬字,這個報告毛澤東當然看到了。

林彪昏了頭了,居然在家裏欣賞得不得了,說這個報告不僅語言像我,思想像我,連講話的聲音都像。他韬晦了幾十年,所以我們講人有的時候會利令智昏的。這個報告到了毛澤東那兒,包括軍隊空軍對林立果的吹捧,毛産生了負面的看法。本來毛澤東對林立果是有一點欣賞的,因爲林立果是好動腦筋的人,動手能力很強,他是北大物理系的,喜歡搞一些軍械等。特別是在1969年林立果突發奇想,將張家口以北的一個山劈掉一半,放一個雷達,說這個雷達放上去以後,莫斯科要對中國放戰略導彈的話這個雷達可以提前知道。毛主席非常高興,親自接見林立果,稱他是革命小將,敢想敢做。毛主席鼓勵了,林彪本應該謙虛一點,但是他忘掉了,他以爲毛澤東稱贊他兒子了,他就要隆重推出。主要林受了刺激,毛遠新這個時候在沈陽軍區不斷受提拔,現在他要趕緊提拔林立果。毛主席的反應是,林彪同志認爲自己身體不好了,這麽快這麽著急地把他的兒子也推作接班人了,這是主席跟江青、康生等人的小範圍的談話。康生直接在主席面前說,林彪昏了頭了,怎麽能隆重推出自己兒子呢,特別是毛主席沒有一個健康的兒子的時候,更不能推出。
高華講座



微博精粹:劉少奇死于自挖糞坑 圖


Diana:【自掘墳墓】 劉少奇在50年代關于法律的講話:“我們的法律不是爲了約束自己,而是用來約束敵人,打擊和消滅敵人的。如果哪條法律約束了我們自己的手足,就要考慮廢除這條法律”;“共畜黨委決定抓捕的任何人,檢察院要閉著眼睛蓋章”。劉後來死在自己挖掘的糞坑中。 自挖糞坑 圖 



 蟲子在北京:想要在短時間之內了解下中華文化糟粕,看一晚上春晚就夠了。



王福重:我猜,今天關于春晚的新聞,大約是:央視自己的統計表明,收視創新高,滿意率在99.87%以上,並配有托兒們的現身說法:今年春晚家庭味特別濃特別感人。春晚就是大新聞聯播,就是一個國家性格的逼真展現。


Google爲慶祝中國新年推出數字春聯網站chinesenewyear.withgoogle.com,可以自己書寫也可以觀賞其他人創作的春聯,當然,它被屏蔽在中國大陸之外。


而成爲中國人過年傳統的春晚則在YouTube等國外視頻和世界社交平台上首次直播,當然,這些社交平台也是被屏蔽在中國大陸以外的。


wangwuusi:#春晚#賣良心油條的也能成爲全國道德模範,可見中國的道德問題和早餐問題有多嚴重。


hnjhj:每個小品都有警察,終于知道什麽叫警察國家了。


薛蠻子:中國昨天出現一個癫狂的人民幣交易市場,交易量極大,每筆交易極少,流動性極高,風險極低,交易者心態極好,空頭與多頭不顧一切的向對方發錢,完全屬于人類曆史上前所未見的和諧盛世啊!


民主女神:【虧損興邦】爲了禍國殃民,它們拼了命的玩虧損。2014年,高速公路虧損、國家電網虧損、中石油虧損、中石化虧損、中國鐵路虧損、中國礦業虧損、中國郵政虧損、中鹽集團虧損、遠洋運輸虧損、忍民淫行虧損、維穩經費虧損、忍民政腐虧損、二奶性腐虧損、棺猿人性虧損、共畜道德虧損、惡黨洗腦虧損。


旁觀者馬勇:早些天,一位朋友說過類似的話:繁榮中國文化並不是多難的事,將過去六十多年被禁的電影、戲劇、書籍拿出來,一切ok。只是走到這一步需要勇氣,需要膽識,需要尊重人民文化選擇的權力。


Diana:【自掘墳墓】劉少奇在50年代關于法律的講話:“我們的法律不是爲了約束自己,而是用來約束敵人,打擊和消滅敵人的。如果哪條法律約束了我們自己的手足,就要考慮廢除這條法律”;“共畜黨委決定抓捕的任何人,檢察院要閉著眼睛蓋章”。劉後來死在自己挖掘的糞坑中。     



中國何以成爲近現代科技創新不毛之地?

2015-02-17       
        

中國何以成爲近現代科技創新不毛之地?
現代物质文明的基礎如物理數學化學,如蒸汽機電燈汽車飛機計算機等,都是西方世界發明創造的産物。中國近現代科學落後,對科學贡獻的極少,與其巨大的人口數量不成比例,一直是中國知识分子心中的痛。自鸦片战爭以来,时时都有人在追问,中國爲什么産生不了科學?是誰阻挡了中國的科學進程?中國人不會科學思維嗎?

科學之问的文革思維

這些追问中不乏真知,但也不乏荒誕。其中之一是大概起自文革时代的一個論點,中國没有哲學,中國文化下不出科學的蛋。

中國的两彈一星实驗成功後,擺功慶祝是自然的事。在当时的政治氣候下,毛太祖往哪裏擺?他老人家少时讀書,數學課大多不及格,说他科學上有直接贡獻实在说不過去。最後宣傳部門找到了一條妙計,说主席的哲學思想指導了科學研究,哲學是科學的母親,這樣把两彈一星的科學成果让毛太祖沾點邊也不爲過,畢竟毛選中有《实踐論》和《矛盾論》。

当然,毛本人清楚這是宣傳,連他自己也不相信,就像他不相信毛主席萬歲的口號,不相信自己放的屁同常人有異一樣。 世界上神經正常的科學家不會在遇到難題时去把從古希腊到黑格爾的哲學著作通讀一遍,更不會靠讀毛選解決。

現实当中,哲學作爲一門學问,只可能是對科學的哲學總結,它考察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探究理性的范圍,它依赖于科學而生存,而不是相反。從這個意義上讲,愛因斯坦和牛頓是自然的哲學家,是没有哲學專著的哲學家。

哲學決定科學是文革特殊时期的一個宣傳,類似没有康德就不會出現愛因斯坦一樣荒誕故事,應該抛棄。

西方學術界對科學創新的探討

那么科學究竟是如何産生和發展的呢?現代西方經濟學認爲經濟增長主要取決于勞動力,资本和技術三個因素。因此,科學技術及其發展成爲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對象。學術大腕如 Kenneth Pomerantz, Daron Acemoglu, James Robinson, David Landes及馬克思等都對科學问題展開過深入的研究。大致来讲,科技曆史學者們都試图回答两個问題,一是爲何現代科學当初最重要的几個發明都集中起源于英國,而不是其它的地方如法國荷兰或中國;二是十八世紀重大科學發現之後,爲何首先在英國,而不是欧洲其它的地方所采用。

爲回答上述两個问題,西方學術界主要有三個觀點,一是文化決定論,二是生産要素決定論,三是經濟條件決定論。

文化決定論

文化決定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当推 Joel Mokyr教授2009年的新作 《The Enlightened Economy: 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1700-1850》。對于第一個问題,Joel Mokyr認爲科學是特定知识环境的結果,如對專利權的保護。這種特定的知识环境还表現在英國有一個技巧熟练的工程師階層。Joel Mokyr研究發現,中國在英國工业革命之前和法國在英國工业革命同期都曾有重大的科技創新,但英國超出中法的地方是,英國有一個成熟的工程師隊伍,没有這群工程師,新科技只是一種個人嗜好,有了這批工程師,新科技可以通過不斷地改進發展,走向工业化。對于第二個问題,Joel Mokyr認爲,科學和理性是經濟進步的工具,經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經濟爲科技創新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刺激,科學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但是,文化決定論不能解釋古羅馬社會爲何發展不出現代意義的科學和资本主義,解釋不了文藝复兴從14世紀開始,爲何到18世紀,經曆了近4百年之後,科學才首先在英國發展起来。Joel Mokyr也没有解釋清楚,同是西方文化,主要科學創新和應用爲何首先在英國發展起来,而没有在当时經濟先進的荷兰和法國發展起来。

生産要素派

這樣,出現了以 Robert Allen爲代表的生産要素派。Robert Allen認爲,現代科學最重要的几個發明都集中起源于英國是因爲生産要素價格因素的影響。具體地说,英國工业革命出現之前,黑死病流行,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勞動力價格上涨;同时,由于人口縮減,煤炭使用量減少,價格降低。因此,使用低價的煤炭替代高成本的人工,並從中獲利,成了采納蒸汽機等新技術的推動力。學術界認爲,生産要素派比文化決定派能夠更好的解釋爲什么工业革命首先産生于英國,而不是法國的问題。

在該理論之下,资本家爲降低成本,提高生産效率,賺取利潤,選擇使用技術替代人工,才是科技産生和進步的真正動力。

统一成長理論

但是,無論是文化決定論还是生産要素派,都無法解釋爲何英國領先技術進步一段时間之後,活力不再,出現怠滞,被其它國家如美國等超越的问題。這就出現了第三種解釋,统一成長理論。這一派的代表學者爲Oded Galor。 他認爲,科學技術是現代經濟成長中最重要的因素。以前所有的討論都把科技發展看成是特定社會經濟环境的産物。而在 Galor 看来,科技像是種子,條件一旦成熟,種子就會發芽。所以,社會經濟條件,尤其是教育,是科技發展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统一成長理論聲稱可以適用于任何國家和地區。目前有一批人在研究,尚不很成熟。據说最近一次美國經濟學年會上,很多與會者本来期盼聆聽几位經濟學大腕的意見,却被Galor霸占讲台一個下午,大讲他的统一成長理論,时間都被他一個人用光了,但並没有多少新的創見,让很多人失望。

科學和技術創新是一種經濟現象

上述研究表明,科學和技術創新與其说是一種文化現象,毋甯说是一個經濟現象。簡單的中國文化導致中國科學落後是個假命題。科學與理性思維是人類的自然天赋,如人生来會呼吸一樣。所以佛家讲人人有慧根,孔子讲有教無類,基督教讲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均出于人類理性是自然天赋這一假設。但还是有人善于妄想,似乎認爲哲學可以造成人類理性甚至智慧的差異和不平等,哲學甚至可以高于造物主,學习西方哲學才會思維,這实乃一段小笑话。

科學和技術及其發展是社會自然進程的一部分,科技逐步替代人工,自動化智能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势,其第一推動力是资本。隨着中國人工成本的提高和资本的積累,期望中國在不远的未来有一個科技大創新时期。
史語,萬維博客  

hit tracker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新上海滩/专访中国民主人士陈子明/何清涟: 中南海占星术的密钥
  • 大时代/兰德公司为北京提供的选择题:治污还是治病/实验科学诞生于基督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