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天和局/人生三学/郑延龄临的在昔篇/王昌龄边寨军旅诗/赤壁赋
發佈時間: 3/19/2015 2:11:08 PM 被閲覽數: 16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年代剧《天和局》刘烨/孙俪/杨幂/杜雨露/王奎荣



人生三学 人生三善 人生三处

2015-03-17
点击因为爱关注我哟

? 回归传统文化,重德行善,正本清源。无私、纯净、唯美……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人生路上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同行!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本公众微信号:yinweiai-boyuan;小编微信号:improvefl-boyuan)


 

人生三学 人生三善 人生三处



(网络图片)

人生三学:学而无厌,学无止境,学以致用。人生三善:善待他人,善解人意,善始善终。人生三处:发现长处,理解难处,不忘好处。

 

1、有时候,我们做过的最艰难的选择,最终成了我们为自己做过的最棒的事。

人生并不在于获取,更在于放得下。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2、不要等待,不要渴求,别人给予的毕竟是有限的,生活靠自己。

人生总有一些攀比的心态,超越的心理。把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了量化,于比较中生存,在对比中发奋。一辈子,好累。真的不需要苛求自己,一切要达到完美。你的世界,有了你的脚印,你就来过。一辈子,好美。

3、原来只要分开了的人,无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

4、给自己一个甜美的微笑,并为此陶醉,然后永远转身向着阳光温暧前行。

这微笑里你懂得,有伤痛、无奈、嘲讽、非议、宽容,只是现在的你感到很欣慰,你不会哭,让眼泪在你的体内流淌温润你干裂的心房。伴着清新淡雅的花香,缓缓悬浮在蔚蓝的天空中,只为化解一滴滴落在心尖的血泪。

5、人生在世,行路匆匆,有两种东西让人迷失:一是谎言,二是欲望。

有两种东西让人沉醉:一是酒精,二是名声。有两种东西把人束缚:一是物质,二是爱情。有两种东西让人觉醒:一是真理,二是苦痛。有两种东西让人释怀:一是智慧,二是心态。

6、衰老攻占你,生活俘虏你,只有旅行,把你还给自己。

旅行是不期而遇,是兜兜转转,是华丽冒险,是决不妥协。当一切落幕,还有回忆的珍宝在熠熠闪光。在那里,阳光灿烂,青春不老。

7、自己的世界,好好绽放自己的美丽。

走过了春夏秋冬,见过了大事小事,唯有坦然面对才会看到希望就在眼前。一辈子,好短。真的需要好好的疼自己,你的世界,有了自己的那束阳光才更加的耀眼。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

8、一些事,不一定再经历。一些人,不一定再遇到。

时刻提醒自己,珍爱一切。让心中怀着爱与慈悲,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懂得体谅,懂得理解,懂得宽容,懂得谦让。每一个生命,都独一无二。每一个日子,都不可多得。愿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温馨,安宁,幸福。

9、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别人害怕见到别离,我却害怕看见重逢,等眼泪变成了钻石,等浪漫变成了理智,等突然梦见发过的誓,以为说看见,爱就不会死,因为那年我们都是不顾一切的孩子。现在终于明白有些人再喜欢也不是你的,再留恋也得放弃。

10、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有时候,莫名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发呆。有时候,夜深人静,突然觉得不是睡不着,而是固执地不想睡。有时候,听到一首歌,就会突然想起一个人。有时候,别人突然对你说,我觉得你变了,然后自己开始百感交集。





郑延龄临的“在昔篇”

 
来源: 2015-03-18
                  
            在家中有些上了年纪的字画,不是赠给我曾祖父,就是赠给我先高祖父的,要搞清楚上面的署名往往很费时间,好在现在互联网开通,说不定就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不仅使我对家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增长了不少知识。  下面是署名郑延龄的写给我曾祖父吴筠孙的四条屏,文字为:

笃生许君,集成群艺。司农侍中,师承有自。俗儒啬夫,漓真即伪。其文既讹,其字曰诐。

发愤成书,厘非归是。上之朝廷,垂之奕
。五百四十,建首顺从。九千三百,孳乳而系。

统以六书,象形指事,转注形声,假借会意。既说其文,复解其字。分别布居,不相杂厕。

五经无双,万世攸赖。上下古今,纵横华裔。帝德圣功,民情物态。不有祭酒,斯文谁系。

康成伯喈,服其精诣。吕忱江式,得其奥秘。魏晋唐宋,承之弗坠。《篇》《韵》迭兴,形

义渐晦。行楷谐俗,《仓》《雅》沦弃。之推少温,二徐昆季。探厥渊源,审彼蹠盭。聿乎

元明,俗学愈炽。睹籀则蒙,视篆若眯。刻印虚造,阔扁可图。

筠孙母舅大人教正丁卯菊秋甥郑延龄节临濠叟篆在昔篇”。




从称谓来看,我的曾祖母应该姓郑,这在我的家谱上还是空白。  丁卯年是1927年,我祖父生于1884年,我的曾祖父此时可能已近古稀之年。字是在深秋时节写的,郑延龄节临了清代书法家杨沂孙篆书的《在昔篇》。 

            沂孙1812或1813-1881),字咏春,自号濠叟,是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举人,曾官安徽凤阳知府。《在昔篇》是他在光绪三年, 即1877年春撰成, 全篇总共1040字,为四言诗体。光绪六年(1880)他把大篆和小篆相结合,把此文书写成篇。

     大篆和小篆是中国的古文字,大篆主要是今存的籀文(石鼓文);而小篆则是秦统一后,由李斯根据大篆等文字简化而来的。 两汉后由于隶书的盛行,大篆和小篆基本从平时的书法中退出。 清代金文研究的兴起,篆书又成为文人的追求。 但由于篆书长期脱离书法艺术的发展,篆书的书写需要有根本性的变革,《在昔篇》是一篇划时代的研究古文字和古文字书法的文章。 沂孙本人又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 下面是他书写的《在昔篇》一页:


             湖州晚报曾登过一篇邱鸿炘老先生的文章“下昂村的三位同盟志士”,其中提到他的老师郑延龄,号宇壶,归安下昂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理化科。回国后,在湖州府中学堂和浙江省立三中当数学教员。还任吴兴女中校长。中间跟胡维德到日本做驻日使馆的会计(日本地震这一年归国)。曾任吴兴县参事会(县议会)议员,他三年前(即1958年)故世于吴兴下昂镇家中,他一生好老黄佛学,晚年更甚。孩时我湖州家修篁馆(清周榜眼府书房)就挂着先生的隶书对联,惜乱世时被毁。日本关岛大地震是1923年,1927年郑延龄已在国内,从年龄和籍贯看这位郑延龄很可能就是写上述条幅的我曾祖父的外甥,同为湖州人,善书法。


     当然这些还只是一些推测,我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证实材料*。


* 最近已有郑延龄的后人后我联系。




丁钟吴书王昌龄边寨军旅诗四

条屏

 
来源: 2014-12-09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寨军旅诗人,他写的一些边寨诗充满了积极向上,英勇豪迈的精神,读来令人振奋,他在诗中细致地描写了边关的艰苦寂寞的生活,体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坚韧不拔的牺牲精神。他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七绝诗篇,被人称为“七绝圣手”,其中有些收集在唐诗三百首中,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他的一百七十余首诗。  著名的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等。  年幼时我也非常喜欢他的这些诗,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诗中的高昂格调,爱国情操深深地感动了我,喜爱它们更胜于其他类型的唐诗。
            在家中的祖传书画古籍中,有四条隶书的王昌龄七绝诗篇,其中尤其著名的那首“出塞(其一)”和“从军行”的三首(其一,其四及其五)。
1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3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漫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写这些条幅的是一位名叫丁钟吴的先生,我不是书法家,不敢对书法乱加评论,但心里还是挺喜欢的,并认为不错。这位丁先生是写给我曾祖父的,他称我曾祖父为世伯大人,和我祖父是一辈的,应该生于晚清末年,经历民国,不知有否生活到人民共和国时代。  我总觉得他的名字很有趣,是三个姓的组合,在百家姓中分别是第45组的“宣贲邓”,38组的“徐邱骆”,和第二组的“周郑王”。落款中他多处提到碧湖,不知现为何处,想来一定很美。在我的前一篇博文中写到和我曾祖父为甥舅关系的郑延龄先生,得到他的后人的回应,很是感慨,不知有否丁老先生的亲朋可以提供一些信息,使我对这些书法作者有更好的了解。  丁钟吴先生写这么四首诗给我曾祖父,当然他本人一定很喜欢它们,可以想象我的曾祖父也有同好,在那个国势贫弱的时代,这些诗篇能唤起人们对富国强军的期待。  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再读这些诗篇,真是感慨颇深。



赤壁赋 - 临帖 (书法)

 
来源: 2014-11-06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莲花/特赦贪官/斯大林晚年风波/江青自杀/当代农历山寨自西欧/文徵明蘭亭序
  • 烈焰/传统建筑/李九莲被虐杀辱尸/美政商学界看中国走势/以史为鉴什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