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风云南北朝/距离/精辟句子/中国思想界停留在中世纪/丑闻主教的豪宅
發佈時間: 4/11/2015 5:11:15 PM 被閲覽數: 18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百家讲坛 20150409 风云南北朝苻坚 4 平定叛乱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最美不过是懂得的距离


作者:YHOO 于 2015-4-9 贝壳村





喜欢这样一种生活,一人,一心窗,一份淡雅的情怀,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以清水涤心,用文字取暖,简单着,明媚着,便快乐着;
欣然于这样一种日子,独坐于岁月一隅,指尖流淌着阳光的美好,
读着那些锦瑟年华的句子,将点滴的感悟融入水墨情怀,
朝霞中,捧着一缕岁月的暖香,
夕阳下,轻拥落日余晖的绚丽,
窗外是红尘喧嚣,心中却是风轻云淡。


清简如水日子,婉约了似水流年的情怀。独处的时光,可以思考;可以遗忘,可以清扫心灵的尘垢,是灵魂修复的过程,生命的感悟就在这份静好中得到领悟,灵魂就在这份静谧中得以升华,岁月如一条河,纵使是风平浪静的湖面,偶尔会起点点涟漪,那些彷徨的心境,便能在这份独处中得以慰藉,那些微风吹起的薄凉,就在这份寂静中得以温润,时光,终是温暖了记忆,沉淀了美好,一种清欢,不关悲喜,只在浅释岁月静美,一个人的世界亦能婉转成歌。


生命,在冷暖交织中前行,人生,在悲欢离合中继续。常常站在擦肩接踵的人群,看那人来人往,心中涌起的依然是那熟知的感动。岁月的深深浅浅的足迹里,相遇与别离,每一天都在上演。


遇见,是为了给彼此留下暖意;别离,只是为了走出不属于自己的季节,时光,可以沧桑了容颜,唯不变的,是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相信最美的风景在前方。


走一段路,看一段风景,听一首歌,念一个人,我们总喜欢在别人的故事中驻足,期待别人给天长地久,只是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的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人世间的聚散依依,不过是心与心的距离,红尘中终会有人来人往,学会在遇见中感恩,在经历中感动,在包容中丰盈,总有一天,懂与不懂,爱与不爱,都不重要了,缘聚缘散,本是寻常。


只是那些拥有过的,那些逝去的,都曾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惟愿,每一次遇见都是温情的相拥;每一次对望都能看到彼此最美的微笑。


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懂得给心灵留白,方能在纷杂繁琐的世界,淡看得失,宠辱不惊,去意无留;
懂得给感情留白,方能持久生香,留有余地,相互欣赏,拥有默契;
懂得给生活留白,揽一份诗意,留一份淡定,多一份睿智,生命方能如诗如画。



人心,远近相安,时光,浓淡相宜。
有些风景要远观,才能美好;
有些人情要淡然,才会久远,
人生平淡更持久,留白方能生远,莲养心中,随遇而安,
生命的最美不过是懂得的距离。



生活终究是美好的,有阳光,有雨露,有白云,有清新的花朵,有的时候不快乐,是自己给心房驻了一道墙。

揽一份诗意,学会风起的时候笑看落花;

雨落的时候聆听心语,让每个素白若水的日子,有了流过眉梢心底的浅淡清欢;
让一些过往在时光的沉淀中释怀。



人生一程山水有一程盛放,身边的风景一直曼妙,重要的是看风景的心情,清晨寻一米阳光的暖,黄昏捡拾夕阳余晖的诗意,赏春之明媚;夏之繁华;秋之沉淀,冬之丰盈,只要心中充满阳光,眼中就有美景。走遍人生的山山水水,最美的仍是,心中的那一片花海。






一字之差的精辟句子!很有深意值得



backchina




(网络图片)

1.脑袋测得出的东西叫智商,脑袋测不出的东西叫智慧;

2.胸口摸得着的尺寸叫胸围,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襟;

3.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视线,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视野;

4.眉毛皱得出的形状叫情绪,眉毛皱不出的形状叫情感;

5.耳朵听得到的动静是声音,耳朵听不到的动静是声誉;

6.鼻子闻得到的味道叫气味,鼻子闻不到的味道叫气息;

7.嘴里说得出来的话叫内容,嘴里说不出来的话叫内涵;

8.脸上看得出的表情叫气色,脸上看不出的表情叫气魄;

9.掌纹看得出的线条是命理,掌纹看不出的线条是命运;

10.脚下走得到的距离叫梦想,脚下走不到的距离叫幻想;

11.背后摸得到的硬度叫脊椎,背后摸不到的硬度叫脊梁;

12.手比划出来的动作叫手势,手比划不出的动作叫手段;



(网络图片)

13.头发遮得住的地方叫刘海,头发遮不了的地方叫脑海;

14.额头上看得出来的是皱纹,额头上看不出来的是岁月;

15.喉咙吞得掉的东西是口水,喉咙吞不掉的东西是口碑;

16.舌尖尝得出的东西是味道,舌尖尝不出的东西是味口;

17.心里测得出的律动是心跳,心里测不出的律动是心绪;

18.证件上印出来的叫做文凭,证件上印不出来的叫文化;

19.看得见的自大表情叫傲气,看不见的自尊底线叫傲骨;

20.温度计量得出来的叫温度,温度计量不出来的叫温暖;

21.蜡烛点得燃的数字叫岁数,蜡烛点不燃的数字叫岁月;

22.还能尝得到的味道叫回味,已经尝不到的味道叫回忆。






胡少江:中国思想界停留在野蛮的中世纪



2015年4月11日

    
    
     央视名嘴毕福剑在一次私人聚会上的调侃变成了一个大事件。从表面上看,毕的私人聚会之所以能够引起公众关注,首先是因为毕福剑是一个名人,其次是因为有人告密;同时,也是因为毕的调坎牵涉到共产党的图腾毛泽东,牵涉到对中国执政党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评价。毕福剑在调侃中对这些事件和人物持一种不以为然态度,刺痛了那些至今仍然对毛泽东和共产党顶礼膜拜的人。  
                       
     从本质上看,这件事的展开方式和最后结果,是对当今中国社会性质的一次考问。毛泽东已经死了三十九年,不少人曾经认为,通过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虽然中国仍然是一个一党执政的国家,但是,老百姓在私人空间已经享有充分的自由,类似于“文化革命”的民族浩劫已经不可能重复,中国社会正在向一个更加开放的现代社会迈进。
    
    毕福剑的私下调侃能够成为一个事件,而且中国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对他进行口诛笔伐,这种现象足以说明中国社会离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现代社会,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它告诉人们,那些卑鄙的告密者仍然大量存在,而且仍然乐此不疲地为了帮助一个垄断政治权力的政府,去禁锢人民的思想。他们在中国无时无地不在:在大学的教室里,在媒体中,甚至在人们的私人聚会上。
    
    它也提醒人们,中国人的思想已经被毛泽东和他的喽啰们污染到了何等的地步。在网上对毕福剑展开声讨的人中,已经丧失了所有的常态思维能力。他们要诛杀毕福剑的职业生涯仅仅因为毕福剑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政治见解。反过来想,他们不是也持有与毕福剑完全不同的政治见解吗?凭什么他们有权利不同意毕福剑,毕福剑们就没有权力不赞同毛泽东和共产党?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毕福剑在调侃中并没有违背中国的法律。不错,毕在调侃中使用了不雅的语言,但是,这既不构成违法犯罪,也不构成道德过失。人们遇到不满的事情,在心底来上几句国骂是一件常事。毕在私下调侃,无可指责。至于有人说,毕福剑在公开场合和私下场合表现不一。这一点,与其说应该谴责毕福剑,不如说应该去谴责那个逼迫人们在公开场合违心表达见解的政治制度。
    
    一个党、一个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中世纪的思维。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从来就把自己当作神,他们不仅要拥有所有的世俗权力,同时津津乐道于充当精神导师的角色。这一现象并没有随著毛泽东的离世而消失。只有邓小平稍微有一点自知自明,在生前没有大张旗鼓地搞自己的主义。随后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明明都是凡夫俗子,却个个装神弄鬼,争相往神坛上爬。
    
    党国领袖们挥舞那些缺乏逻辑、前后矛盾的“理论”招摇过市,也偏有那些丧失了独立思想能力的人们乐此不疲地造神。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充当精神奴隶,一天没有主子教训就感到不舒服。可恶的是他们还狐假虎威地充当精神警察,去监视和打击那些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现代公民。他们的无耻,不亚于他们的领袖。中国社会充斥这这样的党国奴才,这才是这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二):丑闻主教

的豪宅


作者:miumiuwonwon  于 2015-4-11--贝壳村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离法兰克福不远的小城林堡(Limburg an der Lahn)。林堡?大凡德国人听到“林堡”这个名字都会扬起眉毛,一幅不解的样子:为什么要去林堡?除了天主堂和丑闻主教Tebartz-van Elst留下的奢华官邸林堡还有什么可看?没错!我正是冲着这座豪宅而去。

这座豪宅是林堡教区主教Tebartz-van Elst为自己兴建的(说个题外话:带有von或van的姓氏都属于贵族姓氏)。主教是天主教会里的一个职位。天主教会由上至下一般分为教皇、大主教、主 教、神父以及修士、修女等。如果把教会看成一家公司,教皇就是董事长,大主教是总经理级别,或者是分部的总经理,主教是地方经理,神父是地方主管,而修 士、修女则是职员。由此看来,主教在教会里算是中上层干部,手里掌握了一些实权。

而Tebartz-van Elst的实权之一就是为自己建造主教官邸。该官邸原本预算550万欧元,2012年的时候,有媒体揭露说主教正在出售教区的一所房产,当时就有人分析: 正在建设中的主教官邸其实际费用可能大大超出预算,卖房款很可能用于填补预算漏洞。果不其然,2013年10月初,媒体爆料主教官邸最终耗资将高达 3100万欧元!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林堡教区的信徒联名上书呼吁彻底调查“豪宅丑闻”,并纷纷闹退教潮。其实Tebartz-van Elst自2008年初担任主教以来就一直不得人心,他所管辖的教区已有2.5万名教徒退出了教会。

连他重金订购了一辆宝马5系豪车的内幕也被挖了出来。

主教大人一时间成为媒体奚落和嘲讽的对象。

每年2月份的第二周的周一被称为“玫瑰星期一”,是莱茵地区各大城市花车大游行的日子。其中以科隆嘉年华最具代表性。每年的花车上都会出现嘲讽时政或社会现象的主题。2013年的主角当之无愧属于Tebartz-van Elst。

面对媒体一致的谴责,面对声势越来越浩大的退教浪潮,主教大人终于招架不住了。10月13日,他乘坐瑞安航空的廉价航班飞往罗马教廷。在教皇有意拖延召见十天后,23日,梵蒂冈宣布Tebartz-van Elst已被勒令停职,“林堡主教丑闻”就此告一段落。

林堡三万人口。是一座没多大特色的小城。

全市最高建筑——天主堂,建于800年前。我们将车停好后就直奔那里而去。

主教官邸与天主堂遥相呼应。

主教官邸大门紧锁,在预料之中。不过别丧气,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媒体拍摄的内部照片,欣赏下。

先来张英文介绍。

对媒体开放日。记者们争先恐后,都想先睹为快。

主教大人的办公室简洁明朗,摆设件件价值不菲。

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照亮了客人等待室。

会议桌上方是一个玻璃天顶,白天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夜晚则可以看月亮和星星。Hmm,这里真是用来开会滴么?

Wow!书橱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啊!

阁楼里还有一间小书房。

客厅。这样的壁炉我也想要一个,就是买不起。

主卧。可惜床尾正对落地窗,风水大好。难怪......

一个男的,用得着这么大的衣帽柜吗?

啧啧,马桶比代样样不缺,星级酒店的享受!

主教大人年岁已高(56岁),万一哪天腰酸腿痛进不了浴缸,还有无障碍全透明的淋浴间备用呢。

这个整体厨房可不是在宜家淘到的便宜货哦。

宴请亲朋好友的餐厅。大家能边吃饭边欣赏中世纪的遗址。

无需出健身房,健身、沐浴、更衣,一气呵成。

私人礼拜堂。这规模,都赶得上咱村里的教堂了!

仅纪念品就装了满满一房间。

馆藏之丰富,令人咋舌。

内透光照明的螺旋形楼梯。由此可以看出,主教大人并非“土豪金”之流,他的品味和他的贵族姓氏非常般配。

庭院里的池塘据说是为日本锦鲤挖的。

站在官邸的露天平台上,主教大人的领地尽收眼底。

肖像里的主教大人慈眉善目。

大门口的墙上刻有主人的名字,以彰显他的无量功德。

从天主堂出来,下山逛逛老城。这种半木结构的老房子在德国中小城市很常见。

市政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现代与传统并不相互排斥。

步行街上St. Georg(屠龙英雄)喷泉。

高耸的天主堂,抬头即见。

圣人和耶稣在默默地为你祝福。

路过一处貌似车间的建筑,看见有人进进出出,我们也跟着进去瞧瞧。嚇!里面居然藏着个偌大的购物中心!

老建筑进行了翻新改造,上面再加上个挡风遮雨的玻璃屋顶。

美食广场。

隔着橱窗看一家儿童用品店。

平移吊车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没有雨棚下这一列列购物车,很难猜出这是一家购物中心。

不知干啥用的一座塔,如今成了车库的一部分。

拜拜咯,林堡。一路走好,主教大人!

谢谢点阅!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钱钟书回忆吴晗之死/罪名大全/儒家和基督教为什么争战
  • 身边的幸福/中国人体器官买卖的黑幕/惨烈的大屠杀/刘亚洲上将:中国是告密成风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