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寒冬/告密窥伺和骂街是酱缸文化的极致/20幅未成现实的地图/张国焘:我为什么脱党
發佈時間: 4/15/2015 11:43:22 PM 被閲覽數: 17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寒冬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告密窥伺和骂街是酱缸文化的极致


           2015-04-11 小思维


毕福剑同志有胆呀,竟敢胆大包天,公然调侃解放军、对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大不敬”。本来是私下活动,但他的朋友中混进了险恶者,卑鄙无耻的人,录下并泄露这段不雅的视频,引发舆论大举进攻。攻击者要求: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脾气火爆者更是想把毕福剑踢出央视,给予严格的处罚(哈哈,置之死地而后快)。

我本人并不十分喜欢毕福剑主持节目的风格,也不觉得他有什么顶天立地的贡献,或有大智若愚的才能。主要是他的有时过分随意,漫不经心或些微的矫揉造作。但是我要出来唱反调,请大家消气,放他一马。毕福剑是个性情中人,他在视频里说的话尽管上不得大堂,见不得公众,但是可以在自己厨房厕所里发泄,在私人饭局里讲讲,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丑行。他说的话,不说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好几十的人,包括毛粉和毛黑,连那些文革的洗脑产品(遗老遗少)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看法,都可能在私人聚会时发过相同的牢骚。为什么只许州官放火,而不许百姓点灯呢?


我是反应慢半拍,还没有来得及动笔,批判之声已经铺天盖地了。尽管也有人帮他喊冤,但是舆论的主导似乎要毕福剑倒台。我想借题发挥谈谈(砭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极其腥臭的酱缸文化。

1。保守,冥顽不化。不少的人(毛左,准毛派或遗老)抱着文革僵尸不放。不允许对以前和现在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有不敬,过去有错也不能纠,更不能批评现在的大官员,只能拣好听的话来说,指鹿为马。

2。骂大街,看热闹。乘机捣乱,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喜欢聚众闹事,骂大街,恨不得天下大乱(本人写次文也是助纣为虐呀)。


3。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民主。尽管当局提出要实行民主与法制,但他们的实际行动有距离,似乎南辕北辙,距离愈来愈大。

4。告密,恶人先告状。民众自相残杀,任意践踏别人的人权,隐私权。谁还敢相信自己的朋友,即便是闺密和红颜知己也不能相信了。今后人的关系更加恶劣,尔虞我诈,两面三刀。除了上班必须说假话,现在连家里,厕所,床上都不敢说真话,谁知道您的好朋友,恋人,老婆(公)不会把你给出卖了?

5。不诚实与虚伪,人的伪装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有了想法不敢暴露,否则会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因为人们在互相算计,暴露了真实观点,就可能失去官职甚至工作。

6。强势控制下新闻不自由,压制了舆论和思维的萌芽。政府也是口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民主和法制是官样文章,实际上给人的自由度非常有限。与主流导向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不能抒发,没有市场,好的想法往往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被同化,限制,和压下。自由民主的土壤极其薄弱。无脑者都停留在半殖民的思维态势,人云亦云,过的却是(现代化的)雾霾薰陶的生活。

7。一定程度上讲,现在比文革的社会环境更为恶劣。那时人还纯洁,只是物质不丰富。现在可好,物质丰富了,但道德更加沦丧,官贪得无厌,民众也是寻找发财机会,甚至不择手段去牟取暴利,谋求官职,因而腐败加剧。

8。窥伺是酱缸文化的极致。老中特好探查别人的隐私,门缝里看,嘴里掏,别人处打听,唯恐别人不倒霉。尤其是有了工作的过节,私仇,唯恐天下不乱,搞臭对手为止。受洗脑影响,或所谓正义感,嫉恶如疾。某些人甚至出于无聊,无缘无故,看不顺眼,也要搞些阴谋手段,.....。

酱缸文化太丰富了,有人问都有些什么调料,其实多得很,包括腐败的,酸臭的,邪恶的,但是告密,窥伺,和骂街是酱缸文化的登峰造极之处。好了就此打住,否则看官浪费休息时间,并且七嘴八舌,慵文满网,洛阳纸贵。

结束语,人是贪婪的,腐败的驱除需要制度的完善。而民族的虚伪性的根除,当局和民众都可以出力(西方人职业生活,文化体育业余活动丰富,对如此区区小事的注意力和耐受性比咱们还是高些)。


20幅未成现实的地图:美国解体之

后竟这样(图)


京港台:2015-4-16 05:58| 来源:十五言 |


来源:倍可亲

  地图是这样一种事物——它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也可以告诉我们世界可能但却未能变成的样子。江湖遠人译于微信号十五言的文章告诉大家下面这些地图都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们的世界并非维斯特洛(Westeros)或中土世界,但是,隐藏在这些地图背后的计划与假想却从未变成现实。欢迎欣赏这些地图,虽然它们背后的世界并不存在,但你却可以想象另一种可能。

  一 战争计划

  (1)红色战争计划——入侵加拿大

  

  

  

  1927年日内瓦海军军备限制会议之后,无仗可打的美国海军显然已经对上世纪20年代的和平与繁荣感到了厌烦,于是他们决定把大英帝国作为自己的假想敌,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档案显示,“红色战争计划”于1930年为美国战争部所批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解密。该计划假定英国将会发动对美战争,当时英国海军实力略强于美国,而陆军则强出更多,因此战略的关键是——首先进行必要的防御,直到更为强大的美国工业足够支撑起一只能对英国进行封锁的海军。但是,保卫美国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发起先发制人的进攻,而进攻的目标则是当时还为英国所领属的加拿大,行动的代号为“深红”(Crimson)。

  (2)没落行动——入侵日本本土

  

  

  

  在美国人向广岛和长崎丢下两颗的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之前,美军曾经计划对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代号为“没落行动”(Operation Downfall)。整个计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奥林匹克行动”(Operation Olympic),是由10个师在九州岛南部海岸进行登陆作战。九州成为攻击目标一是因为在那里登陆可以得到来自冲绳的空中支援,而九州一旦落入美国人之手,这座岛屿就将变作空军基地,为进攻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小王冠行动”(Operation Coronet)提供支援,而后者的规模更为庞大,计划投入的兵力超过14个师。

  (3)东部总体规划——东欧的纳粹化

  

  

  

  阿道夫•希特勒曾预计自己能够在军事上击败苏联并重新征服中东欧,于是他制定了“东部总体规划”这一可怕计划。地图中虚线以西所有“被征服领土”上的原住居民都将被有计划地以屠杀、奴役以及驱逐到西伯利亚等方式予以清除,而他们的土地将属于德意志移民及其后裔。在虚线和乌拉尔山脉之间,即莫斯科以东的俄罗斯中部地区,会处于德国人的军事统治之下,以防止俄罗斯国家以任何形式重新崛起。莫斯科城则会变成一个大湖,因为德国人打算拆除一座大坝引发洪水来淹没莫斯科。在现实中,希特勒的军队被苏联军队阻截在了离莫斯科很近的地方,虽然残酷的战争又持续了三个半年头,但希特勒失败的命运在莫斯科郊外便已注定。

  (4)苏联进攻奥地利和意大利

  

  

  

  这张地图是中央情报局在1970年获得的,其中描绘了华约组织企图通过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基地武力进攻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奥地利虽然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国家,但在冷战中保持着名义上的“中立”,而且在结束盟军占领之后也没有加入北约,但意大利则是北约成员国。这份计划似乎是预想穿越中立的奥地利对可能防御相对薄弱的意大利西北部地区发动闪击。

  (5)齐默尔曼电报

  

  

  

  1917年,德国人预计无限制潜艇战将促使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于是德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发出了一份加密电报。该密电指示大使,如果美国对德宣战,应促使墨西哥政府同德国结盟,条件是德国将向墨西哥提供资金援助,以支持其依靠军事行动收复70年前在美墨战争中失去的领土。这张地图反映了齐默尔曼的建议: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将被并入墨西哥(红线是1845年以前的墨西哥领土边界)。但是这份密电被英国人通过海底电缆截获,在破译了电文之后,他们将密电的副本交给了美国人。齐默尔曼密电内容一经公布,便在美国社会激起了轩然大波,要求美国参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促使美国在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于此同时,墨西哥政府也意识到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击败美国,于是他们拒绝了德国人的提议。

  二 假想的政治改革

  (6)得克萨斯州一分为五

  

  

  

  随便哪个得州人都会跟你说(比如我老婆、我以前的室友或者我在Vox的同事凯尔西•麦克金尼)——得克萨斯有权单方面宣布一分为五。不过这事儿当然不会发生,去看看美国宪法第四条第三款你就知道了,不过琢磨琢磨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要实现分立自然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蒂米•亨特-基尔莫(Timmy Hunter-Kilmer)在这张地图里提出的方案。按照他的想法,得克萨斯州有四个主要城市——休斯敦、达拉斯、圣安东尼要和奥斯丁,每个城市都应该以自己为中心建州,虽然这样一来第五个州就只能分到西北部地广人稀的乡村地区。

  (7)加利福尼亚州一分为六

  

  

  

  2013年12月,风险投资家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向人们介绍了由他提出的把加州一分为六的建议,而且他还希望把自己的建议作为公民表决提案提交议会投票。按照其官方的说法,把大州分成小州将使政治变得更为民主且更在行政上容易治理,不过在反对者们看来,把最大的蓝州(民主党占优势的州)搞得分崩离析,很明显就是为了增强共和党的实力,而且这也可能为新立的“硅谷州”强制推行减税政策创造了机会,这样富裕地区的居民就再也不会为该州的低收入地区提供财政支持了。不论德雷珀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他的方案因为没能征集到足够的签名而宣告搁浅。

  (8)美国各州,人口均等

  

  

  

  假如美国的50个州按照各州人口均等的原则重新划分州界,那么美国的行政区划图会变成什么样子?应该就是尼尔•弗里曼(Neil Freeman)所画的这个样子,这个假想同时也是一项改革选举人团制度的建议。从党派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提议在选举人团层面上是有利于大佬党(共和党)的,例如,内特•科恩就曾计算过,如果按照这幅地图来计票,米特•罗姆尼将以微弱的优势赢得2012年总统大选的胜利,尽管他的民众选票会比现实中减少四个百分点。

  (9)某位俄罗斯教授关于美国解体的想象

  

  

  

  俄罗斯的伊戈尔•帕纳林教授在1998年预言:美国将在2010年解体!这一预言后来被俄罗斯媒体宣扬了好几年(虽然改了改具体时间),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由于美国遭遇金融危机而俄罗斯经济却趁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机会走高,美国解体论又开始被媒体拿出来炒作。帕纳林教授就曾经设想,在经过一段混乱时期及内战之后,美国将一分为四,每个分裂出来的地区都将与不同的外国势力结盟。肯塔基、田纳西和南卡罗莱纳将同东北部各州自然联合,多多少少保留了一些那个人们曾经熟悉的美国社会的样子。这位教授的想象就像是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心态的一扇橱窗,让我们了解到这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在想什么,在他们眼中俄美地缘政治竞争可能会是个是什么样的结局。

  三 公共建设计划

  (10)奥巴马的高铁计划

  

  

  

  2009年出台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包含了一项金额达11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计划,被用于升级美国城际客运铁路,提高其运行速度与载客量。不过政府还有另外一项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建设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高速铁路。拜登副总统于2011年2月公布了计划中的部分线路,并且申请了530亿美元的投资来启动这一工程。不过这项计划最终被国会否决,虽然计划中的某些项目颇具价值,但这个铺得实在太大的摊子,反而凸显了美铁的先天性薄弱。建造一条从杰克逊维尔到哥伦比亚——或者从默里迪恩到伯明翰、从小岩城到德克萨肯纳——的铁路虽然在政治上有利于东西部的联合,但这些地方不论公路还是航空都不存在过度拥堵的问题,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建造高铁——有这个必要吗?

  (11)NAFTA超级高速公路

  

  

  

  所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超级高速公路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也从来没有人制定修建这样一条公路的计划。不过穿越美墨、美加边境,以及连接美国南北方的高速公路是真实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时不时地寻求赞助来扩建或修缮这些公路(以及与之并行的货运铁路)。一些阴谋论者认为,NAFTA高速公路不过是一个更庞大的计划中的一部分,而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废除美国的主权,以北美联盟(North American Union)这个阴谋产物取而代之。

  (12)LOMEX

  

  

  

  这幅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地图描绘了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的下曼哈顿快速路(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计划,而这项计划如果实现就会毁了纽约城。通过拆毁苏豪区的大片建筑来建造一条连接布鲁克林和新泽西的10车道高速公路是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不过由于改项目最终黄了,本来要被拆除的区域又重新恢复了生机。整个20世纪中叶,拆毁街区建筑建造市内高速公路,鼓励人们放弃市中心的生活搬迁到市郊的想法风靡一时。曼哈顿虽然幸免于难,但曼哈顿以外的四个行政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部分的美国城市都在那个时代被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搞得伤痕累累。

  (13)抽干东河

  

  

  

  汽车的发明带来了新的标志性问题——交通拥堵,于是《流行科学月刊》在1924年提出了一项大胆的方案来解决纽约城的拥堵困境,即“抽干东河”。按照他们的方案,河水被排干后,河床上将架起“甲板”似的东西,市政厅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物将被搬到“甲板”上面,其下中空,用来走车。这些生活在爵士时代(Jazz Age)的人们还计划修建今天看来规模浩大的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与皇后区的城市快速路。负责交通管理的纽约市警察局警官约翰•哈里斯(John Harriss)被任命负责这项计划,他呼吁建设两座大坝,其中一座建在“地狱之门”附近以防止哈德逊河的水流进东河盆地,另一座则靠近曼哈顿大桥,同样是用来封闭河床。

  (14)卡塔拉工程(Qattara Project)

  

  

  

  埃及的卡塔拉低地(Qattara Depression)靠近地中海,和安大略湖一般大小,平均深度低于海平面200米。卡塔拉工程源自德国水利工程师弗雷德里希•巴斯勒(Friedrich Bassler)的一个脑洞,他的想法是:挖一条连通地中海和卡塔拉低地的运河,把海水引入低地,用大约十年时间使低地的水深与海平面基本持平,由于这一地区属于沙漠性气候,低地内的水蒸发迅速,蒸发使水平面降低,而水平面一降低海水便会倒灌,这样一来,水位差产生的流量便可用来发电。与此同时,新形成的“卡塔拉盐湖”也将把荒无人烟的荒漠变成富有生机的渔业社区。然而,挖掘运河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相比微乎其微,因此这个计划从未变为现实,不过中情局再某个时期内对该计划还保有兴趣,当然其目的还是为了把冷战中和苏联走得很近的埃及拉到自己这一边来。

  (15)北美水电联盟(North American Water and Power Alliance)

  

  

  

  阿拉斯加水量丰富但实在太冷,不适合农业种植,而美国大部分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区又十分干旱。上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工兵队设计了“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案——利用“和平的”核爆炸让几条阿拉斯加的河流改道,让它们穿过落基山脉流入科罗拉多河与黄石河,由此带来的流量将被用于美国西南部的灌溉工程。然而,工程的花费简直和建造洲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开支有的一拼,而且更为复杂的原因是,这项工程要想干成,就得向加拿大政府请求合作。

  (16)阿特兰特罗帕(Atlantropa)工程

  

  

  

  当阿道夫•希特勒梦想着在东欧为德国人民征服大片“生存空间”时,建筑师赫尔曼•瑟格尔(Herman Sörgel)却怀着一个更为和平的愿望,即向地中海要土地。按照他的计划,先在直布罗陀海峡建一个带水电站的大坝(这座大坝将为欧洲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其次再西西里岛和土耳其附近建造辅助坝,这座大坝将使地中海的海平面下降,从而产生大量的可供耕种与居住的土地。不过要说明白的是,虽然索格尔自己认为这个计划可以取代发生在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但计划本身依然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他认为这一计划如果实现将会促进欧洲对非洲的殖民统治。索格尔还呼吁扩建苏伊士运河并保持贸易开放。虽然索格尔的计划会令亚得里亚海走向消亡,但对威尼斯风光情有独钟的他希望能够建造一条运河来保住水城,这份对水城深沉的爱实在令人感动……

  四 被规划的国家

  (17)分割巴勒斯坦

  

  

  

  当英国的委任统治结束之后巴勒斯坦该往何处去?一个由联合国委任的委员会给出了一个答案,他们在1947年绘制了这幅地图,图中显示,英属巴勒斯坦将被分成两个独立的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而耶路撒冷周边地区将被划为特殊的国际区域。巴勒斯坦的土地被两个规划中的国家对半平分,虽然当地的阿拉伯人要比犹太人多出一倍。犹太领导人和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都对这个方案表示支持,但阿拉伯人拒绝接受。以色列宣告独立之后,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冲突不断,并夺取了他们的大片土地,现在以色列国的国土面积可要比联合国分给它的大得多了。

  (18)南美联合省

  

  

  

  在拿破仑征服了西班牙帝国的欧洲本土之后,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就变得难以维系了。当西属拉丁美洲崩解之后,继承它的政治实体会是怎样的组织形式,这个问题也变得破朔迷离起来。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西属美洲的南端,很早便有人提出要建立一个名叫“南美联合省”(United Provinces of South

  America,也叫“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家,即地图中被标记为蓝色的部分。与今天的阿根廷一样,“南美联合省”以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为中心,但并不包括当时尚无人定居的潘帕斯高原地区,联合省西北部的大片土地位于今天的玻利维亚境内。联合省的支持者们宣称今天的乌拉圭全境与巴西的部分领土也是联合省的一部分。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局从来都没能控制他们所宣称的领土,这个国家的雏形在频繁的内战及与巴西的冲突中变得支离破碎。1828年左右,南美洲基本形成了今天的版图。

  (19)库尔德斯坦

  

  

  

  美国入侵伊拉克以及后来的叙利亚内战使得这两个国家里的库尔德人获得了很大的自治权,但库尔德独立运动积极分子和部族领导人们早在奥斯曼帝国解体时便为之奋斗的那个主权、统一的库尔德国家却从来没有被组建过。这张地图中的高亮部分展示了多年以来关于库尔德斯坦建国问题的不同方案。其中《色佛尔条约》是一战胜利者瓜分今天土耳其大部分领土的计划,但由于凯末尔革命的胜利,这一条约没有变成现实。地图中绿色阴影的“库尔德人居住区”也居住着不少非库尔德人,而一些以非库尔德人为主的地区(例如伊拉克城市摩苏尔)也有着大量的库尔德人居住。

  (20)阿尔克布-兰(Alkebu-Lan)

  

  

  

  在对非洲13世纪的族群与部落群历史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瑞典艺术家Nikolaj Cyon绘制了这幅地图——13世纪非洲部族成为了拥有固定边界的民族国家。博士生雷切尔•斯特罗姆(Rachel Strohm)认为这幅地图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被西方列强殖民,那么非洲将会是什么样子?在现实世界中,非洲国家的边界既无视民族分布又忽略自然地理,这些边界不过是欧洲人在达成外交妥协后拼凑的产物——他们对当地人的生活漠不关心,而当地人的命运本该是由自己决定的。在Cyon的视角之下,非洲拥有比现实中更多的国家——这也反映了这块大陆上的民族多样性——直线型的国界也少了很多。这幅地图倒转了南北,南在上而北在下,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欧洲人依靠军事强权塑造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实际上,地理学并没有规定“北在上”还是“南在上”,地图“上北”的概念不过是强权政治的产物罢了。




【口述】张国焘:我为什么脱党



2014-07-01 司马璐


今儿推送的是一篇类似口述体裁的文章。口述主观性强,说的细节又往往外人难以得知,所以很是吸引人。像这篇张国焘的口述里,说到他脱党经历,就提到他曾和周恩来在武汉小巷里捉迷藏;谈到毛泽东,他又说我和老毛还有一个不同。我们四方面军一向反对吃狗肉,他们一方面军在老毛带头下吃狗肉,我和老毛还有过一场狗肉路线斗争。非当事人,实在难以知道这样的细节。当然,口述主观性强,很多细节真伪也需要阅读者自己判断。

这篇文章的作者司马璐也值得一书。司马璐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他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到延安,1941年被开除出党,其后又办各种报刊,和中国众多政治人物都有交集。正因此,他才有机会和张国焘进行深入沟通,对于张国焘所说之事,他亦可做出补充。而他眼中的张国焘,虽只寥寥几笔,却传神,比如他写到因为张先生对于他的经济知识太过自负了,到了这个商业社会的香港,很快便卷进了炒黄金的买卖,最初赢了几次,最后输了。非亲近之人,也不能得知。这也是此文值得一读的原因。

正文

从延安到武汉,三请三逃

张国焘到陕北以后,表面上还有几个副职如中央军委副主席,陕甘宁特区(后称边区)副主席等,真正主要的工作是忙于反复写检讨和参加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会。斗争会节节升高,但无人能否认,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红军早期最主要的创造者。

我于1937年到达陕北延安。不久就在新成立的陕北公学听到过一堂张国焘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我对他最初的印象和以后在香港的交往中,始终觉得,他像一位大学教授,宽面厚耳,举止斯文,眉宇间常露出深思,书卷气很重。初见时,很难想到这是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革命家。

我与张国焘在延安时,没有直接谈过什么话。后来香港再见,长期交往,他对我研究中共党史帮助和指导很多,其中谈到他从延安出走的经过,紧张有趣,有一部分中共官方也报导过,但张国焘对笔者所谈的具体生动得多。

193844日,张国焘代表边区政府祭轩辕黄帝,趁机脱党。黄帝陵在中部县(今黄陵县),历来当权政府,每逢清明节,必派大员致祭。张国焘到中部县,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也到了,双方同时祭陵。祭陵时,两个人站在一起,张国焘对蒋鼎文说了一句:我想和你多谈谈。蒋会意,当即吩咐自己随从将张国焘的警卫隔开。张国焘上了蒋鼎文的座车又说了一句:我想见见蒋委员长

延安方面,获悉张国焘去了西安,立刻电告西安的中共最高负责人林伯渠,要林严加保护,林对张说,党内有什么问题都好商量,要张先回延安。由于张态度坚决,终于摆脱了林的阻挠。

411日,张国焘到了汉口,李克农率一批人把他从火车站劫走,他逃了,李克农派人追踪他,把他的行李从旅馆偷偷搬走,然后又再把他到八路军办事处,他又逃了。李克农、童小鹏等和张国焘之间的三三逃,过程曲折,惊险万分。其中,有一次李克农架着张国焘上车,周恩来挽着张的臂膊,张大叫:绑架啊!当时周恩来的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他身为国民党的高官,也有国民党的特务秘密保护,惊问何事。周回答没有你们的事,我们要带这个人(指张国焘)去看病。周恩来顺手把张国焘推进汽车,扬长而去。由于国民党的特务已把所见的经过报告上去,所以张国焘被周到八路军办事处时,很受礼待。但是实际上软中夹硬,准备挟持回延安。

当时中共在武汉最高的机构是长江局。长江局书记王明对张国焘说:你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你应该是知道的。秦邦宪附和王明的话说:你的行动应该通过组织,报告中央;你是边区代理主席,擅离岗位,自由行动,错误严重!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暂时不要谈这些吧!国焘同志一路辛苦,我们办一桌酒席、为国焘同志接风;然后,让国焘好好休息。饭后,周恩来又笑对张国焘说:国焘,你大概很久没有喝过这么好的茶了,这是西湖最好的龙井。

张国焘呷了一口,也笑说:果然是好茶,好茶。周恩来见气氛缓和,于是就进一步向张国焘说:老朋友,老同志,随便谈谈吧,这些年,你对党做了很多艰苦的工作,你对党的贡献太大了,因此党对你也特别关心。国焘,你可以不可以告诉我,你这次到武汉来,到底是准备做一些什么呀?

张国焘见周恩来如此这般友善,心也软了一半,就随口说:看看老朋友,做做统战工作嘛。

周恩来笑说:我本来以为你只是散散心而已,原来你随时都想到党的工作,做党的统战工作,真是太好了。周恩来接着又问:你打算见些什么人呢?

张国焘坦率地说:我想见蒋介石,蒋委员长,我既然是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到了武汉,是应该向他报告边区工作的。

周恩来脸色一沉,向李克农招呼了一声:你把张副主席好好侍候,好好侍候,我有点事要办。说完,周恩来就匆匆走了,李克农会意,与张国焘寸步不离,连张国焘上厕所,也守在外边。

416日,周恩来对张国焘说:长江局已向中央请示过,中央同意你见蒋介石,我也与蒋介石的侍从室联系好了,我现在就陪你一起去见蒋介石。

你陪我?

是的,我一定要陪你,这是中央指示的。

于是,张国焘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去武昌见蒋介石,在汉口至武昌的轮渡上,周恩来对张国焘说:老毛的确胡来,但是,只有留在党内才能制止他,如果大家都走了,老毛不是更加胡来吗?

我问张国焘:你当时对周恩来的这段话,怎样看呢?

张国焘答我:我被周恩来骗过很多次了,他总是明一套暗一套的,怎敢相信他。

到了武昌,周恩来吩咐李克农说:在进入蒋介石官邸以前,你们必须和我们保持一段距离,避免蒋的警卫人员产生怀疑。李克农当然遵命。张国焘、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彼此只说了几句客套话,蒋说改天再详细谈。他们前后大约20分钟就出来了,在远处等候的李克农绝没有想到蒋介石接见周恩来、张国焘这么快就草草结束。当他们从蒋氏官邸走出时,周恩来突然见到一位熟人,正想闪避,对方叫了一声:恩来,你看望委座来了?周恩来连忙向对方行了一个军礼,答了一个字。周恩来当时是蒋介石委任的中将。张国焘一看周恭敬的神态,断定对方一定是国民党中比周恩来官阶高的官儿。正当周走向对方寒暄时,张心想,天赐良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拔腿就跑,周恩来也顾不得他和国民党高官的礼貌,随后就追,两个中共大人物在武昌大街小巷像小孩子捉迷藏似的,绕了几个圈,张国焘终于又逃了。

李克农是特务高手,他手持蒋介石委任的上校证件,率领一班身着国民党军人制服的中共党员,在武昌市内作地毯式的搜索,声称捉拿逃犯,终于在一个旅馆内又把张国焘找到了。

李克农向张国焘鞠了一躬,抱歉地说:张副主席,你受惊了,这里不方便,随我上办事处吧?张国焘坚持不去办事处,他对李说:你们要杀我或者枪毙我,就在这个旅馆行事吧

417日,周恩来到旅馆见张国焘,面色凝重,向张国焘提出三个可以选择的办法:

第一、回延安;第二、向中央请假;第三、声明脱党,再由中央宣布开除。张表示接受第三个办法。

418日,中共中央宣布开除张国焘。

张国焘脱离中共的原因

后日张国焘对我说,他下定决心,脱离共产党,主要由于中共内部的斗争和整肃往往与共产国际、苏共内部的斗争有连带关系。他承认自己属于苏共的布哈林派。

张国焘又说,周恩来过去也属于布哈林派。在那个时代,他和周恩来、瞿秋白等都被称为旧留俄派。1928年中共六大是由布哈林代表共产国际指导的。1929年布哈林被开除出苏共中央政治局。其后中共的立三路线,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中共的权力斗争经过一再反复,基本上都是在斯大林路线下发展的。

我问到周恩来这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张答:周恩来本来是德共党员,后来到苏联又成为苏共党员,1924年回国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中共五大才成为中央委员的,所以周恩来早期与中共的关系浅,而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较深。周恩来一向坚决执行共产国际路线,在苏联,在中共内部斗争中,错误的政治路线往往出于莫斯科的指示,一旦失败,周恩来总是勇于承担错误的责任。六届四中全会后,党内普遍不满,周恩来对张国焘说:这是国际的决定,中国党必须服从,否则纪律制裁。”“国际指示的正确,绝对不容怀疑。

共产国际由于苏共权力斗争,领导多变,周恩来也跟得快,这是他的天才。

我问张国焘:六大后你受到共产国际的处分,中共的一部分党史说,你在四中后为了争取回国,向共产国际认错,向王明派投降了。

张答:我在共产国际的检讨是193012月,六届四中王明派的上台是19311月,完全是两回事。当时每一次中共受了挫折,虽然出自共产国际的指示,事后都是由中共领导人出面代人受过,承认是自己的错误。我举一个例子,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瞿秋白在八七会议后号召组织暴动,对抗国民党;南昌暴动前夕,我又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阻止暴动,保存革命力量。结果南昌暴动失败,我和瞿秋白都在莫斯科认了错,我的罪名是右倾机会主义,秋白的罪名是左倾盲动主义。实际上我和秋白都是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我和秋白在共产国际的会议上公开地对质和认错。私下秋白却对我幽默地说:有什么了不起,人家说我错我就认错好了。’”

张国焘说,“19311月回国,说我受王明派的影响不如说是受了蔡和森的影响。

1930年秋,立三路线失败,共产国际秘书长柏金斯基找到蔡和森要他回国帮助处理立三路线的错误。

蔡和森一向恨透了共产国际代表对中国革命的瞎指挥,提到国际代表和苏共领导,他总是说这个毛子”“那个毛子。蔡和森反问柏金斯基:为什么要我去呢?

柏金斯基说:李立三这个人很难缠,你有一种技巧,能说服对方,而又不惹怒他,所以你是最适宜的。

蔡和森说:如果说我有这个长处,那么,我认为张国焘比我更合适。蔡和森随后去见张国焘,对张说:我学了《三国演义》中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故事,把你老兄举上了。

张国焘说:我不行啊,我正受国际的处分呢?

蔡和森说:我和你一样,不也一样受国际处分?现在机会主义当道,没有什么是非。国际认为你有利用价值,你就是正确的。我劝你写个检讨,向国际认了错,虽然对你个人来说,委屈了一点,可是只有如此,你还能对中国革命继续发挥一点作用。

 

张国焘同意了蔡和森的意见,经过表态和共产国际的政治考虑,在这期间,李立三已经垮台,到了莫斯科。19311月张国焘到达上海,六届四中已经召开,王明上台了。

张国焘谈长征途中

张国焘说:当年共产国际的威信很高,毛泽东也屡次表示,他绝对服从国际的决议。毛在江西苏区受到处分时,还说过要向共产国际告状呢!1935年共产国际派张浩(林育英)回国调解一、四两个方面军的纠纷时,毛对张浩说:你是国际来的,中国党听你的。’193711月,王明从莫斯科飞抵延安时,毛泽东主持隆重的欢迎仪式,我也在场,毛泽东把王明抱了又抱,亲了又亲,我见了真不是滋味。后来他们结成了毛王反张国焘联盟,周恩来一直是站在王明一边的,他们度了一个短暂的蜜月,然后就完了。

有一次我问张:你在领导方式上,和毛泽东有什么不同?

张国焘起初轻松地回答:我们领导的方式确实不同,红军行动时,我总是骑着马,老毛总是坐轿子,有时躺在担架上。我骑马,随时要应付实际的战斗,老毛呢,他在轿子或担架上,可以安静地思索更多的问题。张国焘突然严肃地说:老毛的领导方式可以做到,为了达到一个政治目的,可以不择任何手段,不顾一切代价。

我问:你有什么不同呢?

张国焘脸上闪出一片光辉,似乎在回忆他的过去,他说:我们红四方面军过去打胜仗,主要依靠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扰民,鄂、豫、皖、川、陕的苏区人民拥护我们。

他一面说着,还提起笔在纸上写着数字。同时解释说,我们那时组织一个战斗,多少军队,多少时间,多少后勤,多少粮食,都经过讨论的。

张国焘还补充了一个笑话,他说我和老毛还有一个不同。我们四方面军一向反对吃狗肉,他们一方面军在老毛带头下吃狗肉,我和老毛还有过一场狗肉路线斗争。

据张夫人杨子烈女士回忆,她初到延安时,还看不出毛张之间有什么严重的冲突,当时毛还请张夫妇吃了一顿饭。毛笑说:国民党有一对张杨(指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我们共产党也有一对张杨(指张国焘与杨子烈)

后来张夫人离开延安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要她转告张国焘一句话:我们多年生死之交,彼此都要留点余地。

我问张国焘:有一个传说,你曾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要求回党,有这回事吗?

张国焘答:没有这回事。不过,1956年张向华(发奎)在电话中对我说,有一位你的老朋友想见见你。张国焘对我始终没有提及这个老朋友的名字,他继续说:这位老朋友带来口讯,表示毛对我的关怀,问我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张国焘说:我的二儿子楚江想考广州中大医学院,但又担心我的问题,这位老朋友说:没问题,没问题。因此后来楚江就去广州读书了

有一次张发奎和我谈到,南昌暴动与广州暴动时,叶剑英怎样地利用过他,他又怎样把共产党压制下去,张发奎又说:不过我和叶剑英至今还是朋友,他秘密来过一次香港,就住在我家。张发奎所说的叶剑英秘密访港,时间和他与张国焘的老朋友相晤大致吻合。

张国焘曾想与陈独秀组新党

我曾问过张国焘:听说你计划过和陈独秀先生合作另外成立一个新共产党,有这回事吗?

张答,我和独秀先生确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要另外组织共产党,一定要独秀先生领导。但是独秀先生一再坚决表示,绝对不能与蒋介石合作。因为独秀先生认为蒋与他有杀子之仇’”。另外,与陈独秀关系密切的彭述之(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也力阻陈独秀张国焘再度合作,周恩来则屡次派王若飞访陈,向陈解释过去他们辱骂陈独秀托匪汉奸是一种误会。又要求陈保证三不:一不要发表政治文章,二不要公开演讲,三不要与张国焘搞在一起。周又提出陈可到延安去看看老朋友,在延安长期休养也可以。如果陈不愿去延安,在四川的生活、医药费用,一律由中共负责,陈全部加以拒绝。但是,陈独秀与张国焘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组党的计划也胎死腹中,周恩来确实收到了破坏陈张合作的效果。

张国焘说,国民党方面,蒋先生总是被一些人包围,容不得外人插足。我和蒋先生谈过几次话后,有人就对蒋先生说:国民党应付一个共产党够头痛的了,如果张国焘再领导一个共产党,我们国民党的麻烦岂不是更多了!还有人说:张国焘和毛泽东一样,都出于个人野心。

国民党在19386月通过决议,恢复张国焘、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国民党党籍(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这些中共党人都曾经参加过国民党)。张在重组中共的计划失败以后,担任过一些挂虚名的设计委员之类的职务,有时作些时事分析的政治报告,当时国民党似乎很重视他的分析,编印成书,分发给训练班的学员作为学习文件1945年,张国焘在国民党六大中当选为中央委员,次年担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张国焘不惯于国民党官场习俗,两个月后便去了上海。

张国焘在上海办《创进》周刊,当时标榜独立超然。由于时局急变,便停刊去了台湾,不久又到香港。

张国焘早年在北京大学是读经济的,他对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和马列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都有过研究,因此他对于自己的经济学知识颇为自负。

国民党政权经济危急时,蒋介石也曾经要张写出他对挽救经济的意见。我和国焘在香港谈话时,他还有一个习惯,在分析问题时,用一支笔在纸上画数目字……

正因为张先生对于他的经济知识太过自负了,到了这个商业社会的香港,很快便卷进了炒黄金的买卖,最初赢了几次,最后输了。

张国焘晚年谈文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时,我曾请教张国焘,他常用最简单几个字,答复我的问题。例如:

我问:毛泽东如何?

张答:润之一天没有登基做皇帝,是不甘心的。

我问:林彪如何?

张答:他不是这种料子,不会久的。

我问:江青如何?

张答:明星嘛,这会做了主角,总算不错了。

我问:康生如何?

张答:有人说他如何厉害,我看不是,他永远是个工具,是个糊涂人。

我问:周恩来如何?

张答:恩来善泳,他自称弄潮儿;凡是善泳者,有时难保不会失足的。

张氏给我的答复,后来事实证明,观察深入,一语中的,他的确不愧为中共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不过,一个政治人物往往看别人易,看自己难。

文革期间,张国焘出版《我的回忆》,杨子烈出版《张国焘夫人回忆录》。1968年,张国焘夫妇移民加拿大。1974年我旅行加拿大,曾去看望过他们。国焘先生于197912月逝世。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天使的城/看中国天书之有感/中国医改失误导致医患矛盾严重/七律《青马大桥闲吟》
  • 风云南北朝/距离/精辟句子/中国思想界停留在中世纪/丑闻主教的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