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猜拳/所谓十恶不赦/5个哥哥轮奸武则天 催生一代女皇/震撼全世界的一段碑文
發佈時間: 4/17/2015 12:31:27 AM 被閲覽數: 17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猜拳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所谓"十恶不赦",到底是哪十恶?

(图)


backchina

 

  “十恶”是历代法律的重点打击对象,其中的不少罪名只要有预谋即罪名成立,甚至只要表示了犯意就构成犯罪,表现出礼教所谓的“诛心”原则。“十恶”罪名的处刑一般也都比较重,大量施用死刑,以及“不分首从皆斩”。尤其是对于侵害皇帝或皇权的罪名,还往往要实行“缘坐”,连带处罚罪犯的亲属。但是最严重的后果是 “十恶”的罪犯一律不得被普通的大赦所赦免,即使贵族官员犯有十恶的,也不得援引“八议”、“收赎”之类的特权来逃避刑罚。所以在民间就有“十恶不赦”的说法,强调罪恶深重。

  十恶的具体罪名如下:

  谋反――谋反这一罪名从秦朝就已确立,一直沿用到清末。律文的注解很简单,就是“谋危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社稷历来作为国家和君主的象征。谋反就是企图害君主或国家。

  谋大逆―― “大逆”在秦汉时用来指一些罪大恶极的犯罪,并没有具体的罪名指称。唐朝的法律明确规定这类犯罪有三项具体罪名:“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宗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庙宇,山陵是皇帝先人的陵墓,宫阙是皇帝本人居住的地方,这些都是皇帝和皇权的象征,图谋破坏就是企图侵害皇帝的祖宗和挑战皇帝的权威,因此必须严惩。《唐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者,本人不分首从皆斩;其父亲和十六岁以上的儿子皆绞;妻妾和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母亲、女儿、儿子的妻妾、孙子、祖父、兄弟姐妹全部入官为婢;家中的部曲、奴婢、资财、田宅也全部没官;伯叔父、侄子无论是否同居,皆流三千里。即使仅是图谋没有实际实施,仍然要处绞刑。明清时进一步加重到参与谋反大逆的全部凌迟处死,大功以内满十六岁以上的男性亲属全部处斩。

  谋叛―― 谋叛是指“谋背国从伪”,即图谋叛逃投向敌对皇朝,这也是自春秋时代就有的罪名,以后就是在战场上放下武器投降敌军也算重罪。现从秦简中可以看到,凡是被认为已经战死的人后来又活着回国的,就要罚为官府的奴隶。如果是主动放下武器的,则要株连家属。《唐律疏议》规定有叛国企图的,首犯处绞刑,从犯处流刑;已经“上道”即已实施叛国行为前往投向敌对国的,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而百姓“亡命山泽”不听从官府召唤的,也以谋叛论罪;胆敢抗拒官兵,亦以 “上道”论。

  恶逆――唐以后专指家族内部犯上侵害的罪名,包括子孙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侄子杀害伯叔父母、姑母;弟弟杀死哥哥、姐姐;外孙杀死外祖父母;妻子杀害丈夫或丈夫的祖父母、父母。《唐律疏议》规定不分首从皆斩,明清律进一步加重到凌迟处死。

  不道――“不道”常和“大逆”连称,隋唐后专门指一组恶性侵害罪名。指一次杀死一家没有犯死罪的三人以上,罪犯要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

  大不敬―― “大不敬”至少从秦朝开始专指侵犯皇帝尊严的罪名,隋唐以后包括如下罪行:盗窃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盗窃皇帝的生活用品;偷盗或伪造皇帝的印信;因失误在为皇帝合药时没有按照药方配药或写错了封题;为皇帝烹调“御膳”时因失误而触犯“食禁”;为皇帝制造车辆或船只因失误而不牢固;根据礼教臣子对于君父有所冒犯;“指斥乘舆”,即严厉指责皇帝;对于皇帝派出的使者不够尊敬。对于大不敬的处罚也以斩、绞为主。

  不孝――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罪莫大于不孝”的说法,据说这是夏朝法律就已确立的原则。隋唐以后的不孝是一组被认为严重违反孝道的罪名,具体包括:①子孙告发或诅詈祖父母、父母,告发者和谩骂者都要处以绞刑;②祖父母、父母“别籍异财”,即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③违反祖父母、父母的“教令”(教训和指令),徒二年;④“供养有缺”即对祖父母、父母的供养不充分,徒二年;⑤在服丧期间违反孝道,徒三年,如娶妻、出嫁、奏乐、脱掉丧服改穿“吉服”;⑥“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⑦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不睦―― 不睦是一组亲族内部互相侵害的罪名,因有违礼教“亲亲”的原则,也列为十恶。《唐律》规定这类罪名包括:①谋杀缌麻以内的亲属。谋杀缌麻以内尊长的,流二千里,尊长谋杀缌麻以内卑幼亲属的,各依故杀罪减刑二等;②出卖缌麻以内亲属。将期亲以内的卑幼亲属强行出卖为奴婢的,和斗殴杀死期亲以内卑幼亲属同样处理;③妻子殴打、谩骂或告发丈夫和大功以上的尊长及小功以内的尊属。妻子殴打、谩骂丈夫及尊长亲属的,比照丈夫的同样行为减罪一等,告发丈夫以及丈夫的祖父母、父母的,徒二年。

  不义――不义是一组违反礼教尊卑等级之义的罪名。隋唐以后主要指平民谋杀本地各级地方长官,士兵谋杀本部五品以上的长官,学生谋杀老师。凡是预备谋害的,流二千里,已伤害的绞,已杀害的,皆斩。

  内乱――内乱是一组亲族内部的性犯罪罪名。隋唐以后主要指小功以内的同辈亲属通奸,双方均流二千里。如果是强奸的,男方处绞刑;但如果是和祖父、父亲的妾通奸的,或是和小功以内不同辈分之间通奸的(指伯叔母、姑、姐妹、儿媳或孙媳、侄女)就要处绞刑。

  实际上除了“十恶”以外,还有许多被认为是严重触犯统治秩序的犯罪同样不可赦免。历代发布的大赦令中,一般都列举谋杀以及故意杀死他人、放火、劫囚、受财枉法等不得赦免,明清法律明确规定,十恶以外的杀人、盗窃官府财物、强盗、窃盗、放火、盗墓、犯奸等罪犯,也是“常赦所不原”。







5个哥哥轮奸武则天 催生一代女皇扭

曲人格(图)


京港台:2015-4-16 21:21| 来源:唐朝很邪乎 |


  武则天在13岁时经历过这样一段恐怖的历史:在一个黑暗的小屋子里,武则天因为极度惊骇,死死的把拳头塞入到嘴里,她不敢喊叫出声,因为她所面对的是五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这五个男人都是她的哥哥。他们组成了一支轮奸小分队,肆无忌禅的摧毁着这个未成年少女。而且这伙坏蛋所选择的时机,恰是武则天的人格形成时期,他们的兽行告诉她:在这世界上,没有父女,没有兄妹,没有母子,只有男人和女人。而血亲关系,只不过是彼此伤害的关系而已。本文摘自《唐朝绝对很邪乎》一书,作者雾满拦江,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剧照

  武媚娘改造李治的手段,实际上并非是她自己的独创。事实上,这种导致了历史发生重大改变的人格养成,最早发生在她自己的身上。

  13岁那年,武媚娘的父亲死之,武媚娘被母亲带着,投奔到了亲戚家里。武媚娘在这里遇到了至少四个表哥,年龄都比她大几岁——都已经过了14岁,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

  这四个哥哥的名字分别叫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及武怀运,其中武元庆及武元爽是武媚娘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而武惟良及武怀运,是武媚娘父亲的哥哥的儿子,总之血浓于水——那么这四个帅哥哥是如何宠爱小表妹武媚娘的?这事不好细说,但武媚娘是如何回报他们的,这个史书上倒是详细的记载了:

  先是武元庆,他被流放龙州,忧虑而死,实际上是活活吓死的。

  接着是武元爽,他是被流放振州,史书上没有说他是吓死的,但也没有说他不是吓死的,这样一来,对此事我们心里有了个谱。

  接着是武惟良及武怀运这俩倒霉蛋,史书上说,武媚娘一枪俩鸟,一箭双雕,由于李治看上了武媚娘的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魏国夫人,于是武媚娘就在肉酱里下了毒药,让魏国夫人吃下去,结果魏国夫人死之。武媚娘将凶手定义为表哥武惟良及武怀运。于是这俩哥哥被处死,他们的姓氏,从此改为了蝮氏——意思是说这些哥哥们,心肠比之于蝮蛇还要毒。

  事情还没完,武媚娘父亲的哥哥家里,生下的其实是三个儿子,除了被武媚娘杀死的武惟良及武怀运之外,还有一个大哥武怀亮。可是武怀亮早就死了,死了也不行——武媚娘将武怀亮的妻子善氏掳入宫中为奴,每天用荆棘刺狂抽这死了丈夫的寡女人,把善氏的背部全都抽烂,露出了根根骨头,善氏就在莫大的痛苦之中,哀嚎着死去。

  客观评价,武媚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政客,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只要惹她不高兴,杀就一个字,绝不讲什么亲情温柔——但她应该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这种酷厉寡毒,视亲人为死仇的阴毒个性,必然是形成于某一个至关紧要的契因。

  一定是因为有人以错误的方式对待幼年时代的武媚娘,并将这种错误的人伦观念输入到她的大脑之中,这人会是哪一个呢?

  14岁是人类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在这时候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所谓人生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从此能够判别是非对错,并依据不同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好先后次序。

  而在13岁那一年,武媚娘遇到了她的五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武怀亮,武惟良和武怀运,五个大帅哥带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应该是备受宠爱的了,但史书上却说,这五个大帅仔“对武媚娘的母亲不敬”,所以导致了小表妹武媚娘的激烈报复。

  五个大哥哥对武媚娘的生母“不敬”,到底是怎么个不敬法呢?

  还有,就算是五个哥哥对武媚娘的生母不敬了,可是他们又是如何对待这个小妹妹的呢?要知道,武媚娘在第二年就进了皇宫,而她之所以被老头李世民弄到宫里去,只是因为武媚娘的美貌之名,传布天下。

  才不过13岁的小丫头,屁事也不懂,艳色就传布天下了,史书上可真敢瞎吹——五个哥哥面对如此美貌的小妹妹,男人的天性会疼爱美貌的小妹妹,这五个大帅哥,对小妹妹至少也会和颜悦色吧?

  可是武元庆,武元爽这两个哥哥竟然是在武媚娘得势之后吓死了。而武惟良和武怀运被杀,改为蝮姓。武怀亮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死掉了,可是他的妻子却被武媚娘拷掠而死,由此我们知道,这五个大帅仔,对美貌小妹妹的态度,绝非是那种疼爱的感情。

  单从武元庆,武元爽活生生吓死这件事情上来看,他们都知道这个小妹妹心中积淤着深仇大恨,而且也知道她的报复手段绝不会轻松。所以他们竟然是活活吓死了——活人被吓死,可知他们是何等的害怕武媚娘的报复。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武媚娘如此仇恨她的哥哥们?

  五个哥哥对武媚娘的态度与方式,构成了武媚娘对这个世界的最根本解读。

  武媚娘的帝王之路,伴随着的是一路杀戮,一路血腥。最早的皇后王氏是被斫去手足,浸泡于酒缸之中。朝臣们的酷毒死法就不要说了,她在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杀自己的孙子孙女时,冷静而残酷,完全颠覆了女人天性中的温柔与善良。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她的五个帅哥哥教给她的——他们以对待她的方式,帮助她建立起了一种冷厉酷毒的性格。

  武媚娘入宫之后不久,就对老头李世民提出了她的鞭锤锥一体化的驯马方案。这个方案必然不会是忽发奇想,而是早在13至14岁那一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为的铸造在她的人格之中。

  由是我们知道,武媚娘在她13岁的时候,曾经遭受到了这样一个可怕的过程,她遭受到了暴力——暴力威胁,在她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她还曾不止一次的被置于死亡的状态之下,她虽然没有死,但死亡的印痕却已经牢牢的铸在她的心灵之中——在之后是暴力的持续释放,也就是说,她遭遇到了反反复复的胁迫与暴力凌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她的心态由屈辱转为了喜悦,她已经习惯于强加于她身上的一切了——她的人格终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这种人格是金字塔式的,由低而高,界定着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如果她不是处于最底层,那么就是在最高处,除了奴役与被奴役,她再也无法接受第三种观念。

  现在我们知道了,遭到五个大帅哥“不敬”的,并非是武媚娘的母亲,而是武媚娘本人。

  现在我们可以复原那段恐怖的历史,在黑暗的小屋子里,13岁的武媚娘因为极度惊骇,死死的把拳头塞入到嘴里,她不敢喊叫出声,因为她所面对的是五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这五个哥哥组成了一支快乐的虐待小分队,每天变着法子摧残这个漂亮的小表妹——这段历史,武媚娘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因为她很快就被李世民宣召入宫了,只要能够逃离这可怕的命运,她什么事都肯做——所以她绝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去,因为她担心这会引起李世民的厌恶与反感,从此让她失去机会。

  事实上,武媚娘确曾失去了机会,李世民对她很快失去了性趣,因为这经验丰富的老头发现,这个小女孩竟然有着丰富的性爱体验。尽管李世民更喜欢“熟女”,但是年龄这么小就“熟”了,还是让老头吃不消。

  于是武媚娘就被李世民丢到了一边。她14岁入宫,到得26岁李世民死去为止,始终是一个“才人”,在宫中的地位与最初入宫时没有任何改变,这实际上就表明了李世民的态度。

  历史上有“脏唐臭汉”之说,所谓脏唐,是指唐时代的性关系超级紊乱,这里有高宗李治继承父亲的女人,后面还有唐明皇强抢儿子的老婆,再往后还有一个宪宗李纯,此人更狠,悍然娶了姑姑当皇后,结果搞到皇家血统一片混乱,见了面大家都招呼都不好打……总而言之,唐时代的皇帝选妃子,没那么多的讲究,不象后世代非处女不可入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武媚娘本是 “熟女”之事,也就没被追究。

  说没有追究也不对,李世民考校宫人驯马之术,武媚娘提出鞭锤锥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时候,以李世民那已经老到成精的人生经验与智慧,马上就知道武媚娘入宫之前所遭遇到事情——可是李世民懒得管这闲事,管这事干什么?说到底武媚娘现在已经是他的女人了,徜若事情嚷嚷开,岂不是让人嘲笑他吗?

  徜若李世民追究一下,揪出潜伏在武家中的犯罪团伙,事情反倒好办了。可是李世民的态度是丢下武媚娘不管,自顾勇敢的去追求前隋的萧皇后。李世民这坏老头无知啊,他不懂得女性心理学,不知道武媚娘所遭遇到的事情,导致了她对两性关系错误的解读。

  要知道,武媚娘原本是她父亲的妾室所生,这就已经让她对正常的社会规范产生误解了,而后五个哥哥的所作所为,带给了她的彻底错误却偏偏和皇权思维贴了谱的两性关系的研判。

  武媚娘是这样解读这个世界的:

  第一:人类社会只有一种关系:两性关系——其余所有,不过是两性关系的附属或衍生而已。

  第二:两性关系是祟高的,神圣而不可侵犯。

  第三:情人之外,皆是死仇。

  这三个观点都有其正确性,只是太过于片面——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武媚娘的生平,就会发现,所谓大周帝国,不过是她对世界解读的后果而已,她对两性关系的解读,无巧不巧正切中在皇权思维的命门上,这促使她成为了权力最需要的女人。

  我们曾经分析过,武媚娘不幸落入到了五个人面兽心的哥哥手中,他们组成了一支轮奸小分队,肆无忌禅的摧毁着这个未成年少女。而且这伙坏蛋所选择的时机,恰是武媚娘的人格形成时期,这导致了大唐帝国未来的悲剧。

  武媚娘对五个哥哥恨之入骨,然而奴性人格的养成,又使得她渐而迷恋这种丧尽人伦的暧味关系。所以她一旦得势,立即毫不犹豫的追杀四个哥哥,但由于她在心灵深处又泥陷于这种黑色的人生,所以她不唯是仇恨四个还活着的哥哥,同时又对业已死去的长兄武怀亮怀有一种既渴望又痛恨的复杂情感。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感,她将武怀亮的妻子掳入宫中,以带刺的荆条击抽背部,令那女人受尽万般痛楚而死去——武媚娘的这个做法,一如她斫去皇后王氏的手足,浸泡于酒缸中一样,都是因为她不能容忍别人和她争夺男人——所有的男人都是她的,早在她13岁的时候,五个哥哥就在施虐的快感之中,将这个观念灌输给了她。

  她深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两性关系之外,绝不可能再存在其它类型的人伦关系——这个观念也是她的哥哥灌输给她的,如果她的生命之中曾经存在过亲情,那么不可能不在她的人格中留下丝毫形影。

  这种特殊的经历,导致了武媚娘与其它宫人迥然不同的心路历程。别的宫人入得宫来,无不是琢磨着能找个机会贴近老头李世民,替他生下了儿子,徜或儿子再立为太子,那么自己这辈子就够了。

  武媚娘却全然不是这个心思,她并不反对老头李世民对她毛手毛脚,事实上,她不反对任何人对她毛手毛脚,可是诺大的皇宫里空空荡荡,除了老头李世民之外,居然再也找不到一个男人,这让武媚娘说不出来的郁闷。然而终于有一天,她在皇宫中遇到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当时她想也没想,就立即扑了过去——男人入得宫来,不可能有别的目的,铁定是来找她的。此前她所有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而现在,李治又用他的实际行动,雄辨的证明了这个真理。

  再接下来,就是以她那娴熟到了令人目眩的性技巧迅速的征服李治的过程,整整十二年才逮住这么一个男生,她不可能不使尽全身的技巧。

  此后李世民死,她被送往感业寺,但是李治很快又来找她了,这又证明了她的观念之正确——她就是这个世界中的中心,所有的男人都会围绕着她转动。

  皇后王氏召她入宫,这让她愤怒而惊讶,她无法理解,自己的男人身边,怎么可以有别的女人——当初五个大哥哥带她一并玩性游戏的时候,整个世界上只有她这么一个女生,她希望一切都恢复到正常状态。

  五位大帅仔到底教导了她些什么?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什么叫好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坏人。但是,举凡符合我的心思,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举凡让我看了讨厌,不符合我的心思的人,肯定是坏人——实际上这正是大众对好坏善恶的解读,也是皇权专制得以在中国延续三千年之久的思想基础。理性的思维在判别一个人的时候,是依据这个人所做的事情,一个人在维护公益,仗义执言的时候,他表现得是一个好人,但当他为了私利而抵辱公义的时候,这时候他就是一个坏人。正如佛家所言,众生皆苦——人无好坏之分,事有善恶之别。好的社会表现为激发一个人心中的善念,让他多多的做好事,从而成为一个好人。而一个恶的社会,则是不断的激发心中的邪恶,让他不停的做坏事,最终成为了一个坏人。

  理性的思维,是对事不对人。而基于本我的皇权思维,则是对人不对事。后者先是依据自我观感,强行为别人定制好人坏人的标签。并坚定不移的认为,好人做的事都是好的,如果一个好人杀害人命,那也是逼上梁山。坏人做的事都是坏的,如果一个坏人乐善好施,那也是假仁假义,收买人心。

  武媚娘在五个哥哥的训导之下,形成了她的独特皇权思维,这种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神性人格裁决——一切从自我的观感出发,先为人打上坏人的标签,再以残暴的手段伤害对方,并在这个施暴的过程中体会到无比的愉悦与快感。

  她斫去皇后王氏的手足,浸泡于酒缸之中。她将大嫂善氏的脊背用荆条抽到见骨,让她于极度痛苦中死去。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武媚娘心里怀有一种很神圣的情感——既然她已经先行将对方界定为恶人,那么,无论用什么样残虐的手段对待恶人,都是合理的。

  杀长子李弘,废次子李贤,这却是武媚娘承袭了五个哥哥为她所灌输的行为思想。事实上,武媚娘于亲情是隔膜的,早在她13岁那年,亲情的概念于她而言,不过是意味着最容易的摧残与伤害——五个哥哥若非是因为与她存在着亲缘关系,又怎么会那么容易的伤害到她?

  惨痛的生活告诉她,最贴近她的亲人,不唯是最容易伤害她的,而且是必然会以蛇蝎手段伤害她的——尤其是她生下来的儿子,这些男人,这些依靠了消耗她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男人,从他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恶毒的伤害她了。

  五个哥哥曾经他们那令人发指的兽行告诉她:在这世界上,没有父女,没有兄妹,没有母子,只有男人和女人——而血亲关系,只不过是彼此伤害的关系而已——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再也难以扭转。

  当武媚娘一口气生下了李弘,李贤,李哲并李旦四个儿子之后,心情并不是象普通的村妇那样沉浸入了多子多福的快乐之中,她是以忧虑的目光看着这四个男人——这四个家伙,会不会是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并武怀远转世回来了呢?

  她从未将儿子视为儿子,而是视为随时都有可能伤害她的男人——而她的的主观人格中,男人,不过是坏人的另一个称呼。

  坏人来啦!

  武媚娘是这样认为的,所有的坏人都在致力于伤害她,但是皇宫森严,这些坏人无法靠近一步。于是坏人们绕了个弯子兜了个圈子,经由她的肚皮而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

  坏人果然是坏人,竟然用了这么坏的法子找到她。

  那怎么办呢?

  杀!

  于是长子李弘,被她用了一剂大补毒药搞死,二儿子李贤,原本也可以用这个法子,但是李贤坏得有点彻底,这倒霉孩子竟然怀疑自己的生母不是武媚娘——你奶奶的,十月怀胎,含辛茹苦,多么不容易啊,可临到最后却被这王八蛋一笔抹煞,居然全都不认帐了,你说这种男人,心肠是何等之坏啊。

  杀了他,就太便宜他了,废为庶人,让他自己端个破碗沿街要饭去吧。

  即使是皇帝李治,也无办法阻止这些事件,毕竟是武媚娘师出有名啊,李治所能做的,最多不过是郁闷而死。

  李治死了,三儿子李哲立为皇帝,可是这老兄甫一登基,就大吵大闹,要将自己的皇位让给老婆韦氏。这个韦氏也敢瞎琢磨,你在朝中丝毫的政治势力也没有,谁会支持你接收皇位?

  三儿子的不成器,让武媚娘深切体会到了男人这种东西的软弱之处。所有的男人都和丈夫李治一个德性,都是用下半身思考,一旦被女人抓到命根子,就彻底没咒念了。

  怎么办呢?要不换老四李旦当皇帝吧——可这王八蛋同样也是靠不住,前面三个都靠不住了,你还能再相信老四吗?

  真的没办法了,只好自己继续垂帘听政了。

  武媚娘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深深的打动了。

  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付出了多少牺牲啊!

  武媚娘叹息道。

  于这声悠长的叹息声中,千古一帝武则天,横空出世了。






震撼全世界的一段碑文,很多人后悔

没早看到



backchina   想飞的兔子

在伦敦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

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地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lie on my death 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From their in 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译 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灵魂的一种自省。

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治暴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的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这条碑文和曼德拉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1、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灵。

2、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

3、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寒冬/告密窥伺和骂街是酱缸文化的极致/20幅未成现实的地图/张国焘:我为什么脱党
  • 天使的城/看中国天书之有感/中国医改失误导致医患矛盾严重/七律《青马大桥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