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神探包青天/历史上10大悲壮的瞬间/中国书法最俊的216字/中国历史上一条最可怕的食物链
發佈時間: 4/29/2015 12:27:43 AM 被閲覽數: 15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神探包青天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中国历史上10大悲壮的瞬间,令人肃然起敬!



backchina

自古英雄多遗恨,然而正因为这无穷的遗恨,才令人肃然起敬,才令人感动不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悲壮瞬间。这篇文章所选出的十大悲壮瞬间,虽然只是历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毕竟是被波澜壮阔的浪潮涌起的最为耀眼的浪花。

1、张自忠壮烈殉国

张自忠壮烈殉国后,蒋介石、冯玉祥、孙科、于右任等在码头迎灵祭奠(网络图片)
 
张自忠作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将领,所以将他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不仅仅是张自忠将军一人,更是代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了中华民族之存亡而牺牲的抗日英烈。

张自忠将军在日军四面围攻之下,身中七弹,弥留之际只说了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凭这一句话,张将军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2、岳飞尽忠风波亭
 

岳飞尽忠风波亭(网络图片)
 
岳飞勇抗金兵、保家卫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可叹这南宋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疆场,却惨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狱之中。

这里以岳飞作为悲壮英雄的代表,实际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历代以来冤死于自家朝廷手里的名将贤相,类似这种自毁长城的行经,人们在愤怒之余,更多的只有唏嘘叹息。

3、崖山一战天下亡

崖山一战天下亡(网络图片)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亡了天下。

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南宋军队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
  
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也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

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最后,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4、文天祥宁死不屈

文天祥宁死不屈(网络图片)
 
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马踏长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

文天祥本来是个文官,可是为了反对蒙元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祥兴元年,即西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败被俘。

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挥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诗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赴难。

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5、南明英烈不北王

南明英烈不北王(网络图片)
 
〝甯作南鬼,不为北王〞是南明英烈的真实写照。从史可法到张苍水,历史告诉了人们,华夏民族不只有贪慕富贵、屈膝投降的六大汉奸,更有高风亮节、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

想来史可法、张公若投降满清,绝对可以封王拜侯,但是,可以毁灭一个民族,却无法让一个民族降尊屈膝。看到一个个壮烈殉节的英雄,实实在在的感叹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确实有着所独具的原因。

当投降满清的南明故将刘良佐,妄图劝降死守江阴孤城的南明守将阎应元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应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义所在,绝不服事二君。将军位为侯伯,掌握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见我江东忠义士民乎?〞每读此话,不觉泪流满面。

6、史可法扬州抗清

史可法扬州抗清(网络图片)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弘光元年,即西元1645年,满清入侵中原,兵困扬州。史可法率兵抗清,督师扬州。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清军多铎劝降,史可法大呼:〝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于是,壮烈殉国。

清军疯狂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清代诗人张尔荩为其撰写楹联曰:〝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十四个字言简意赅,让后世领略到史可法与扬州共存亡的凛然正气、飒飒风采。

7、李定国客死异乡

李定国客死异乡(网络图片)
 
李定国,这位南明乃至中华历史上的绝代名将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悲恨相续,鞠躬尽瘁八个字来形容。满清入侵中原,李定国率兵屡破清军,连杀满清四大汉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满清敬谨亲王尼堪。实在是万历朝以来中华对外族战争之从所未有的胜利。

可惜的是,他的战功遭到了同为大西军出身,又同为南明军事领袖的孙可望嫉妒,最终孙可望投降了满清,被封为王,并将南明军的虚实尽数告诉了大汉奸洪承畴,最终李定国被迫退向缅甸。不久又传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的消息。

李定国,这位南明最后一根支柱终于病倒了。临终之际,他对儿子说:〝宁可死于荒野,也绝不可投降。〞一代名将如此客死异乡,不禁令人动容。

8、夏完淳为国赴难

夏完淳为国赴难(网络图片)
 
西元1647年,既是明永历元年,也是清顺治四年。就在九月十九日这一天,清兵如林的南京大狱中,43位抗清义士慷慨赴死,为国捐躯。

其中有一位年仅17岁少年,临行前面不改色,一如平常。同时赴难的一位老人问他:〝孩子,你年纪轻轻,为何就要赴死呢?〞他微笑答道:〝甯为袁粲死,不作禇渊生!老人家为何看不起我呢?〞说罢,从容就义,为国赴难。这位少年就是史上为国捐躯年龄最轻的抗清英雄夏完淳。

在清军的大牢中,夏完淳写下一首题为《别云间》的五言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当后世人们看到这首诗时,谁能品味出昔日少年英雄的悲壮与豪迈?谁能体会出一个十七岁的短暂生命的真正含义呢?

9、石湖奉命出使日

石湖奉命出使日(网络图片)
 
如果说陆游只能是怀着满腔愤恨而老死山野,那么范成大就是用实际行动,扞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西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决心废除使臣向金国皇帝跪拜受书这一耻辱性的礼仪,朝中大臣无不畏惧,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奉命北上。

于是,范成大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金国。他在金国几乎被害,但终于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泪写下〝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首诗遂成为千古绝唱。

10、张巡尽节睢阳城

张巡尽节睢阳城(网络图片)

 
唐朝安史之乱中,张巡以数千人的兵力坚守睢阳城,与十三万叛军前后进行了大小四百余战,杀死敌将三百人,士兵十二万人。

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最后城破,张巡与麾下部将三十六人一起殉节,留下了大唐王朝最悲壮的瞬间。




中国书法最俊的216字,汇聚千年精华!






  今天为大家整编极具学习价值的216个字,相当漂亮!全部来自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名作,它们或笔法精湛,或结字险绝,或俊逸,或秀美,非常难得!相对适合读帖或单字选临,不过适合在入门后研习。当然,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先收藏保存好。!

  

  

  

  

  

  

  

  

  

  

  

  

  

  

  大家在垒实了一定书法基本功后,可以尝试单字“选临”,如果能把上面这些漂亮的字写熟练了,想必书法之笔法和结字就更具火候、更上一层楼了。








中国历史上一条最可怕的“食物链 ”!



backchina






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开始,经李斯--胡亥--赵高--子婴--项羽--韩信--吕雉。一条中国历史上的政治食物链,延续了一百多年,直到汉初,终于平息下来。

  ① 韩非是被李斯害死的。

  

  韩非子(约公元前281——公元前233),又称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韩王室宗族,韩王歇的儿子。《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有高超谨密的思辩能力和写作才华,却不能为世所用。投奔秦国,立即遭到秦国臣相李斯的嫉妒,蒙冤下狱,被迫服毒自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 李斯是被胡亥杀死的。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秦二世下令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③ 胡亥是被赵高逼死的。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胡亥是中国历史上最混蛋最糊涂的皇帝之一,荒淫无度且优柔寡断毫无主见。为什么雄心勃勃的秦始皇会生下这么一个愚昧的儿子呢?这是对中国式的血统论的极大的讽刺。

  胡亥杀死了李斯之后,逐渐就成了赵高的玩偶和傀儡,成了赵高施展野心的绊脚石。结果轻而易举地就被赵高的心腹逼死了。

  ④ 赵高是被子婴杀死的。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最阴险毒辣的奸臣,发明了遗臭万年的“指鹿为马”的诡计专利。在逼死胡亥之后,自己还不敢夺权,只好假惺惺地拥秦始皇的孙子子婴继位。子婴识破了赵高的险恶用心,用小计把毫不防备的赵高杀死了。为中国历史除了一条凶恶的害人虫。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总会有心狠手辣的专门搞阴谋诡计的并且总是会身居高位的奸臣出现呢?

  ⑤ 子婴是被项羽杀死的。

  

  秦王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扶苏的儿子子婴即皇帝位。

  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三族。

  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

  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历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假如秦朝按照秦始皇的遗诏让扶苏继位,秦朝的天下也许不会如此快就灭亡,可惜历史不允许有彩排的过程。

  ⑥ 项羽是被韩信逼死的。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复仇狂和杀人狂,尤其是坑杀二十万秦朝的降兵犯下了弥天大罪,为后来的彻底灭亡埋下了伏笔。

  项羽与刘邦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中计韩信的“十面埋伏”,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盖世英雄,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可惜历朝历代都受到文人墨客,特别表演艺术家们的歌颂、赞美和怀念。

  ⑦ 韩信是被吕雉杀死的。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后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过河折桥、兔死狗烹。韩信死得实在太冤了。

  ⑧ 吕雉得善终。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实际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坏女人。由其在对待戚夫人和刘邦的子嗣宗亲上可谓手段极其残忍,居然可以善终,难道是出于天意吗?令人感慨!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自由无价/中国经济第一次跑不过美国/俄中共产革命/自杀档案/ 民主只是被打扮的
  • 硅谷/英国漫画家笔下的现代病/加州暴旱记/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