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婚前协议/十大军事奇才/中国已经掉进美国的石油圈套/游侠刘邦/左右台湾政治的中、美因素
發佈時間: 4/30/2015 11:00:25 AM 被閲覽數: 15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婚前协议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世界十大军事奇才 中国1人入选高居

第一(图)


京港台:2015-4-28 20:15| 来源:香港联合早报 |


  

  

  一、 成吉思汗(元)

  这个世界上有人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名字么?没有。成吉思汗,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他的蒙古骑兵让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他 生平争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胜无人能及。他的子孙建立起的蒙国帝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轻骑兵之王。
  二、亚历山大(马其顿)

  一直感觉亚历山大是个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伊苏斯一役,他以四万余人对抗波斯大流士的十六万人。以五千人伤亡的代价击毙敌军十万。

  在高加米拉之战中,更是一 举打败波斯军20余万人(有史料称:大流士集结了来自24个部族的军队约100万人),而自己仅伤亡数百。这一切都太让人无法相信了。他的战争的触角一直 到达印度。有时候想一想,如果那个时候,他的军队继续前进,前进,最终到达中国,将会是怎样一副情况,中国的战国名将能敌得过他么?

  三、汉尼拔(迦太基)

  如果有人问我在世界历史上你最喜欢的将领是谁?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汉尼拔这个名字。他是一个孤胆的英雄。在与罗马的战争中,他率领六万人插入罗马境内,孤 军奋战,屡创奇迹。坎尼一役更是把他的生命推上的巅峰。但是,愚蠢的迦太基的权贵们却断送了这个上帝赐给他们的天才。汉尼拔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但是,他 的名字比任何一个胜利者都让人尊敬。

  四、拿破仑(法国)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谁能和拿破仑相提并论?拿破仑,这个差一点就成了全欧洲大皇帝的人,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才。土伦战役拿破仑初露峥嵘。之后,他在 军事上的成就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试问有谁还能像他那样取得那么多场辉煌的胜利?试问有谁能像他那样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 他是法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整 座阿尔卑斯山都在我的脚下!”

  五、儒略·凯撒(古罗马)

  凯撒大帝,古罗马的象征。同时他也是一位极会用兵的人物。

  

  他征战高卢,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来,他与庞培争雄,在法萨罗一战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庞培。其后兵锋指处,无人能敌。小亚细亚、北非、西班牙,一次次战争中,凯撒几乎成了胜利的代名词。

  六、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

  你知道坦克战么?你知道闪电战么?如果是,那你一定听说过古德里安这个名字。因为他是坦克之父,因为他是闪电战英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堪称二战中陆 地上最优秀的统帅。初战波兰,闪电战粉墨登场,一举击溃了坚强的波兰人。再战法兰西,他在两周之内横扫法国。

  他的进攻速度不仅令对手,甚至令他的上级和 希特勒都感到心惊胆寒。三战苏联,他更是将闪电战发挥至极诣。在五个月内,连战连捷,兵锋所指,挡者披糜,战车直逼莫斯科城下,俘虏苏军几达两百万人。虽 然德国战败了,但请你记住这个人的名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七、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俄罗斯)

  苏沃洛夫,俄国历史上的第一名将。他是西方战争史上罕见的用兵奇才。他在俄土战争中屡建奇功,他在远征意大利时大败法军。他是拿破仑时代唯一一个能于拿破仑相匹敌的统帅。可历史却遗憾地没有能给他们正面交锋的机会。

  八、卡立德(阿拉伯)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英雄。阿拉伯民族也不例外。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民族的扩张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名将。卡立德便是其中之一。他被阿拉伯人骄傲地称为“安拉 之剑”。他率阿拉伯大军在雅穆克战役中大破东罗马军。他使得当时另一杰出人物东罗马皇帝希拉克悲哀地和叙利亚告别:“美丽的叙利亚,永别了!”

  九、隆美尔(德国)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隆美尔这个名字。当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人,因为他有一个美丽的外号“沙漠之狐”。他是二战中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法兰西战役中他率领的 第七装甲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该师歼灭敌人之多、自身损失之少、运行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都让人无法相信。

  

  在北非的战争中,他更是屡屡以弱胜 战,创下无数辉煌战绩。他强悍勇猛,如同下山之虎;他狡诈多智,如智,如同机警之狐。他是勇敢和机智的梦幻组合。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 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十、李舜臣(高丽)

  是朝鲜历史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人物。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海战奇才。很难相像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中没有了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鸣梁海峡之战中,他以十二艘战舰击退倭舰三百三十余艘更是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中国已经掉进美国的石油圈套 美日同

台演戏


京港台:2015-4-30 09:57| 来源:商业见地网 |

  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头脑VS头脑的世界。今天,中国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我们"宁与外寇不与家奴"的财富就越多。中国已经掉进美国的石油圈套。

  2009~2010年,美国页岩气和页岩油产量进入规模化效应。美国经济出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爆炸性上升的局面。2008年以来,美国从欧佩克成员国的原油进口量减少了一半,造成了沙特、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产油国,只能向亚洲地区大规模倾销石油的困局。

  2009年开始,美国社会最热烈话题有两个(一)页岩革命(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

  2007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跌至510万桶;2008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跌至500万桶。但是,2009年开始,美国石油产量进入了爆炸性增长。到2012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到634万桶;2014年,则是惊人的1127万桶。

  不过,更疯狂的是,奥巴马2009年开始的美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美国燃油经济性标准上升到26.6英里/加仑;2011年,上升到29.3英里/加仑。2012~2016年将是35.5英里/加仑;2025年,美国疯了,要达到54.4英里/加仑。

  也就是,2010年美国市场的汽车用1加仑汽油,可以跑26.6英里;到明年,要跑35.5英里;到2025年,必须跑54.4英里。

  2007年,美国石油日消耗2068万桶;而2014年,美国石油日消耗下降到了1893万桶。

  2007年,美国GDP为13.7万亿美元;2014年,美国GDP为17.4万亿美元。2007~2014年,美国GDP上升27%,美国石油日消耗反而是减少了175万桶。到2030年,美国石油消耗将下降40%。

  请注意,石油的战争一直是白人游戏。美国和欧洲是一体的。

  欧洲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更加疯狂,2012~2015年,要达到43英里/加仑;2020年,将是60英里/加仑。

  日本的目标,到2020年汽车制造商需将其燃油经济提高24.1%。

  现在,美国汽车保有量2.5亿辆;欧洲汽车保有量3.2亿辆;日本汽车保有量7400万辆。全球汽车总保有量为12亿辆。2016年开始,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石油消耗将进入爆炸性下跌的永久性时代。

  2009年开始,美国、欧洲和日本全力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包括大量使用乙醇添加剂等大幅度降低石油消耗的政策,应该是一件好事情。

  问题是,2009~2014年5月,美国石油产量高速度上升和美欧日大幅度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大背景下,全球石油价格却被一种神秘力量维持在100美元的泡沫水平一带。

  2011年,笔者指出————全球石油将进入长期的大暴跌了,因为,美国经济必须依赖长期接近于零的利率,直到美国的再工业化能够达到规模效益。而中国必须全部储备美元单一货币,绝对不能购买石油资产、欧元、日元、英镑、黄金等资产。

  毋庸置疑,发达国家都进入了高债务、大退休潮和高医疗保险时代,全力推行长期通货紧缩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无可非议。而发达国家集体性合伙全力做空石油,只是为了确保经济能够长期处于通货紧缩式的发展空间。

  问题还是,2009~2014年6月,美国石油产量高速度上升和美欧日大幅度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大背景下。也就是,发达国家集体性合伙全力做空石油的大背景下,全球石油价格被什么神秘力量维持在100美元的泡沫水平一带呢?

  那么,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能够在石油过剩的大背景下,维持住石油价格在100美元的超级泡沫价格呢?

  2011年,美国、欧洲和日本合伙、集体性强力制裁伊朗。

  2011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第1245条规定,任何国家通过与伊朗央行交易大量从伊朗购买石油,将会受到美国的金融制裁。

  2012年1月~2012年5月,中国从伊朗石油进口减少了至少20%。2012年6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明指出,美国将会根据国防授权法案对伊朗和相关国家施加新的制裁。中国、新加坡等一共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大幅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因此美国对这些国家将不予制裁。

  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美国、欧洲和日本合伙强力制裁伊朗的一幕。那纯粹就是闹剧。表面上,美国、欧洲和日本制裁伊朗石油出口,会造成石油市场供给的紧张。

  但是,美国经济是陷入高债务、大退休潮和高医疗保险的结构性问题。所以,美国的货币政策只能是长期保持连续QE。

  而美联储的QE手段,却是有一个致命的对手,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威胁。如果,全球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那么,美联储是全球第一个破产的央行。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美国、欧洲和日本制裁伊朗石油出口的时候,石油价格还是维持在100美元的水平道理。

  美国、欧洲和日本2011年开始的制裁伊朗一幕,只是在演戏。

  接下来,日本开始演戏了。

  2012年9月3日,日本政府与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土地所有者"就"购岛"事宜达成协议,并签订买卖合同。2012年9月7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是"为了继续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

  于是,中国和日本在的钓鱼岛军事冲突一触即发。那为什么,一个老龄化和高债务的中等国家会突然疯了,开始军事挑衅强大的中国呢?

  2012年,本人笔者指出——美联储必然会推出QE3。而QE3战略(一)诱骗中国央行加速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二)全力做空黄金。

  当时,中国市场全部认为美联储绝对不会推出QE3。并且,本人的美联储两点战略,都是胡说八道。结果,2012年9月,美联储如期推出QE3。而QE3推出后,黄金立刻从1790美元进入了长期大暴跌。

  现在,我们看到一个清晰的大场景。2012年5月,中国刚刚大量减少进口了伊朗的石油;2012年9月3日,日本发动了钓鱼岛的军事挑衅;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推出QE3,美元指数大暴跌。

  2010年,笔者指出——中国央行和中国经济学家们已经是美国经济教科书的优等生了。他们已经成为美国教科书控制的机器人了。

  因为,教科书的理论是货币印刷越多,货币就会面临"通货膨胀和贬值"的危机。但是,这是为了给中国洗脑用的理论产品。

  但事实上,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印刷的货币大量进入了美国核心企业、美国债券市场和美国股市,美国核心企业和美国银行业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些利润大规模释放的时候,美国经济会迅速进入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时代。所以,美联储QE次数越多,美国经济大腾飞的时代就越猛烈、越长久。

  现在,笔者指出的非常清楚——2015年美联储不会加息;2016年,美联储会推出QE4。QE4将是美国再工业化大腾飞的开始,也就是美元指数超级上升的时代来了。今天,这一点在中国市场还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可是,这是全球套利的基本常识。

  2012年,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合伙演戏,制造爆炸性的视角冲击下,中国央行的头脑牢牢被美国、日本和欧洲控制了,成为了美国、日本和欧洲死心塌地的机器人了。

  2012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31万亿美元;201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82万亿美元;2014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99万亿美元。

  2012年,成为了美国、日本和欧洲死心塌地机器人的中国央行,开始加速度投资石油、加速度投资"非美货币"了。

  2013年6月,中俄签订史无前例的石油合同,俄方将在25年内向中国增供3.6亿吨原油(每年1440万吨),按照当时95美元的石油价格,合同总价值2700亿美元。

  2014年5月,中俄签订创纪录的4000亿美元天然气合同。另外,2010~2014年,中国疯狂抢购了非洲、叙利亚、委内瑞拉、加拿大地区的大量石油。

  现在,中国手上至少有1万亿美元的石油投资,购买石油的成本不低于90美元。

  2014年5月,中俄签订巨额天然气合同的时候,石油市场神秘力量把石油价格维持在100美元。但是,过了两个月时间,2014年7月,石油市场神秘力量不再维持石油价格了。石油价格立刻爆炸性崩盘。

  短短6个月时间,石油价格从100美元暴跌到50美元。一场美国、日本和欧洲合伙的精心大骗局,就这样简单的完成了。

  2014年11月8日,日本安倍晋三参加中国举办的APEC会议。中日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钓鱼岛军事冲突,一夜之间变成了中日四点原则共识。

  单从钓鱼岛一个问题看世界,我们得到的答案只能是毫无章法。

  但是,我们把伊朗制裁、钓鱼岛、石油过剩、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和发达国家大幅度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发进同一个空间。那么,这个世界所有的答案都是清清楚楚的。

  美国页岩革命和发达国家大幅度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必然导致全球经济进入石油过剩时代。如果,没有兵不厌诈的阴谋,那么,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在进入全球石油过剩的时代,必然是大腾飞。

  中国必然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所以,美国、欧洲和日本在非常清楚石油即将进入过剩时代的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办呢?

  所以,石油市场的神秘力量+伊朗制裁+钓鱼岛+美国连续QE+美国经济教科书=洗脑。这个世界,高等的文化控制才是最完美的血腥文明。

  毋庸置疑,2009年开始美国核心层已经知道了石油过剩的时代来了。

  2009年2月,美国奥巴马宣布美国军队将全部撤离伊拉克。伊拉克石油储备高达1400亿桶,按照100美元/桶计算,价值高达14万亿美元。

  美国这个全球超级"流氓"帝国,突然之间变成全球最文明的人,为什么呢?14万亿美元的财富,这个全球超级"流氓"帝国一夜之间,却视而不见了,为什么呢?

  所以,对比一下美国2008年和2009年的石油产量,以及发达国家2009年开始提高汽车燃油效率的政策,答案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常识的世界。但是,中国央行和中国经济学家们却视而不见,拼命在100美元的时候,抢购再抢购石油,这是为什么呢?

  全球化是一个头脑VS头脑的世界。今天,中国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我们"宁与外寇不与家奴"的财富就越多。中国宁与外寇的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大萧条的灾难就越巨大。

  未来,石油到30美元以下的因素:

  (一)美国、欧洲和日本社会,高效率汽车使用达到规模效应;

  (二)美国国会批准石油出口;

  (三)美国向欧洲大规模出口液化天然气,欧洲的重型卡车和轮船用液化天然气来替代石油;

  (四)日本重新启动核电站。

  刘军洛,民间经济学家,著有《中国式金融魅影:地方债的危机与救赎》






 李开元:游侠刘邦为什么当上秦国公务员?



2015-04-30 10:21
 
来源:青阅读

作者:李开元

三联书店主办的“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第二季已于4月下旬开课,头三讲由历史学家李开元先生担纲,主题是“秦崩•楚亡•汉兴——楚汉之争的历史细节”。

主讲人:李开元

四川成都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田余庆先生,毕业以后留校任教,1989年获东京大学人文博士,现任日本就实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著有《秦崩》、《楚亡》、《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 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秦谜 : 重新发现秦始皇》等。

你知道刘邦和秦始皇的年龄差距吗?

长期以来我们的感觉,汉高祖刘邦和秦始皇,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没有一个历史学家把这两个人物放在同一个时代、放在同一篇论文里。后来我把这两个人的年表整理到一起——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他们之间只有3岁的年龄差。从这个小小的整理,你就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秦始皇只活了50岁,刘邦活了62岁,他们实际上在同一个天空下生活了47年,完全是同时代的人。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百姓,秦始皇根本不知道刘邦,可是秦始皇对刘邦的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我们老讲断代史,战国的历史和秦汉史被割裂开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断代史打通的话,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其实刘邦是一个游侠,不信你看他的朋友圈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死于公元前195年,一共活了62岁。以前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刘邦实际上是在战国时代生活了35年,而在秦帝国的时代他只生活了15年,最后有12年创建了汉帝国,他起兵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快50岁的人。所以刘邦的思想、风格,基本上都是在战国时代定下来的,影响到他后来创建汉帝国,这是我们以前很忽略的一个问题。

那么35岁以前的刘邦究竟是个什么人?司马迁说刘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现在很多人讲刘邦是一个无赖、流氓,或者干脆是一个农民、平民,可是这种说法怎么也讲不通的,非常表面。如果你没法理解刘邦早年的生涯的话,你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后面的历史。

我们简单地说,刘邦早年就是一个游侠,或者我们用现代说法,就是一个侠客。司马迁为什么没有这样写?我告诉你,司马迁不能写,原因我们后面再讲。

刘邦早年是楚国人,他确实没有参过军、做过生意,也没有种过田,他到处浪荡,到处喝酒,乱交朋友,乡里社会不喜欢他。他早年的游侠生涯史书上没有写,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朋友圈里找。《史记》的记载是非常零散的,一般地读是读不出来的,特别需要联想、推理、统合的能力。

刘邦的偶像是谁?

刘邦早年到处浪荡是有目的的,实际上他心中有偶像,他是去追星的,他追谁?追的是一个战国时代非常有名的人——信陵君。就是那个偷了虎符去救赵的魏国公子信陵君,刘邦最敬仰的人就是他。刘邦取得天下以后,每次到大梁,就是到信陵君家乡的时候一定要拜祭他,而他死的那一年又去了,还给信陵君专门设了守墓的五户人家,世世奉祀公子无忌。

刘邦的另一个偶像是秦始皇。信陵君是他游侠时代的心中的太阳,到了秦帝国时代,就换成了秦始皇。刘邦见过秦始皇,他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碰上秦始皇出来巡游,皇帝的仪仗过来了(大家想象一下兵马俑的那个气势),刘邦什么感觉?只有一句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你想想,一个从来没出过门的老土,到了北京天安门,他是什么感觉。我想,刘邦就是这样,他就好象突然见到太阳,眼睛都睁不开,这决定了他一生——秦始皇才是做人的榜样。

项羽也见过秦始皇的车马,他说“彼可以取而代之”,话里是仇恨,是贵族的高傲。所以之后项羽是一把火烧了咸阳,刘邦对秦国是宽待,他对秦有好感,所以他能把秦律、秦的制度整个接受下来。项羽、刘邦胜败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对秦国、秦人的不同态度。

刘邦的大哥和小弟是谁?

游侠本身并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有上下的关系,上面是大哥,下面是小弟,大哥照顾小弟,小弟要服从大哥。游侠里最高级的我们称为“国侠”,像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王子,富可敌国,门客数千人。次一级的有“县侠”,身居县城,饶有资产,手下的游侠能有百十来人,像外黄的张耳,沛县的王陵。

刘邦是信陵君的粉丝,但是他没直接跟过信陵君,因为信陵君死的时候他才14岁,那他怎么表达对信陵君的敬仰呢?张耳在信陵君门下做过门客,他娶了一个富有的太太,有了妻家的财产、势力帮忙,由此发达起来,黑道、白道两道都通。刘邦年轻时去见张耳,史料上只有简单几句话,说他曾经数次同张耳游,客数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地理概念,刘邦是在如今的江苏省丰县,张耳是在河南的民权县,一个年轻人要徒步数百里去参拜大哥,张耳很看重他,一住几个月。刘邦和张耳的关系终身不断,他们以后是儿女亲家,战国时代留下的关系一直影响到汉帝国时代。

在故乡沛县,刘邦还有一位大哥,就是王陵,在《王陵传》里有两句话,“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王陵是县里的豪强,刘邦是普通人家,刘邦还在沛县混的时候,奉王陵为大哥。后来这个关系影响很大。还有一个人——雍齿,刘邦一生的死对头,从沛县黑道的时候到后来起兵一直到刘邦做皇帝以后,都是恨不得随时杀了,但是杀不了,沛县这批人里的旧关系限制了他。

游侠里比“县侠”再次一级的有“乡侠”,可以聚集乡里少年,刘邦大概就是这一级别。至于刘邦的小弟,就是卢绾这一类闾里间的人物,他们是最下端的“里侠”。刘邦经常带小兄弟去兄嫂那儿吃饭,有一次大嫂实在烦了,看他的人一来就把锅敲响,说没菜了。刘邦取了天下以后,唯独不封他的哥哥的儿子,后来刘太公看不下去说一定要封,刘邦就给封了个“羹颉侯”,就是饭菜涮锅侯。

刘邦为什么当了秦国的公务员?

公元前223年,秦就把刘邦的家乡淮北一带攻下来了,秦按照自己的办法来统治,设郡县,编户籍,每个人登记,姓名、财产、住所、爵位、家庭成员等等,比我们现在见到的任何户籍记录都详细,而且每年要查一遍,本人必须到。户籍登记以后,征兵、征税都是按这个,外出要有通行证,邻里互相监督,私自离开户籍是重罪。秦法的严密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在这种制度中谁受的影响最大?就是游侠。法家的理论认为,游侠是扰乱国家的,一定要严厉取缔。战国七雄,唯有秦国没有游侠。秦军攻占大梁以后,第一个通缉的就是张耳,张耳就逃亡了,躲了很多年。

但是另一方面,秦是法治国家,我们看了秦简就知道,秦人非常严格地按章程办事,法律看起来冷酷,但又非常公正,对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一视同仁。所以沛县归了秦国以后,按照制度,县长是中央派来的,而下层官员都是通过考试在当地招募,这就为一般人向上走创造了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年过三十的刘邦,游侠的路被堵死了,种田又不愿意,他选择了考试出仕。考什么?一是读写计算,二是武功。其实刘邦少年时好学上进,他通过这两项考试都没有问题,于是他就被任命为沛县泗水亭的亭长,这年刘邦34岁。他以前是体制外的反抗人士,现在进入体制了,虽然是一个小官,可是非常重要,他对于对抗和统治人民两面都有了经验,而他的交友关系也由地痞流氓变成下层官员,现在我们知道,刘邦是两头通吃了。

请想象泗水亭刘亭长的英姿

我解释一下“亭”,这个非常重要,有人说什么亭长就是村长,一听就是外行话。亭是什么?它是交通站兼警察署。亭本来是一个军事组织,设置在交通线上,要接待往来的使者,转发政府的邮件,大概三公里设一个亭,是准军事机构,刀剑配备很齐,而且有驿马。亭所在地区,称为亭部,亭还有维持当地治安、追捕盗贼的责任。

所以刘邦相当于兼任了泗水的邮政交通站站长和派出所所长。亭是由县政府办公室直接统辖,而办公室主任就是萧何,刘邦的顶头上司正是萧何,很多事,都是萧何替他盖过去的。我们想象一下刘亭长的形象,实际上就像美国西部片里的治安官,从历史图像里看,亭长戴冠,一手拿剑,一只手拿着绳子,准备抓人,非常的威风和豪爽。

刘邦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官,经常喝酒不做事,撒谎,他就是这个习惯,改不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要出事的小官员。游侠时代他交的朋友都是民间的哥们,这个时候交往就变成沛县的官吏了,特别是沛县的下级官员,后来汉帝国的政府都是这批人。我们刘亭长又有文化又有武功,体制内、体制外都混过,所以他后来能如鱼得水步步上升。

为什么司马迁不说刘邦是游侠?

我还要特别提一下,刘邦建立的汉帝国不是我们想象的统一帝国,它是“汉和六国”,互相往来都需要护照的,历史仿佛回到了战国末年。这个新的时代我们称为“后战国时代”,刘邦的皇权绝不是专制皇权,而是非常有限的专制皇权,这是历史学的新认识,而且得到了出土文物的证实。

后战国时代,大致就是从陈胜、吴广起义,六国复国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这六十来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它是国家的联合体,不是统一帝国,在这个时代豪杰蜂起,诸子百家复兴,游侠也再一次兴起,到了汉武帝以后,才进入了新的统一帝国时代。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司马迁没有把刘邦是游侠这句话说出来,(因为就像统一的秦帝国一样),汉武帝的时候又开始恢复了对游侠的严厉打击,他不敢说这个的。

我们看看刘邦一生的角色转换,他在战国时代是游侠,帝国时代是亭长,到帝国末期他是一个盗贼,到了后战国时代,最初他当了楚国的县长、郡长,然后是汉国的国王,再经过了五年的楚汉战争,最后当了皇帝。

人有两重命运,大命运是历史环境决定了你可能的范围,比如在秦帝国时代,刘邦混到顶就是个亭长,就是说在这个形势下人就是历史的工具。还有小命运,在历史环境提供的一个可能性当中,个人可以达到时代给你的最高点。刚好是后战国时代给刘邦提供了可能,他通过种种关系、种种能力、种种偶然命运的汇合,最终走上了人生的顶点。

(青阅读根据现场速记稿编辑,未经主讲人审定)




何清涟: 左右台湾政治的中、美因素



中国时间: 17:04 2015年04月30日星期四

美国之音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2016年是台湾的大选年,从选前台湾政界的动静及民意来看,只要没有发生不可控制的事件,蔡英文女士的当选已然是水到渠成之事。真正的问题在于:无论是选前还是当选之后,中美两国对台湾的政治态度仍然是左右台湾政治走向的关键因素。

民进党重返台湾政坛前景已明

目前,台湾最大的政治势力只有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大派。在2014年11月“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痛失大量地盘,朱立伦是国民党在五大都市市长选举中唯一的胜选者,朱因此被推选为国民党主席。但朱立伦审时度势,多次表示不参加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这当然是为了回避面对选情的尴尬。2016年的台湾总统选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女士将独领风骚,就算是国民党推出总统候选人,大概也只能作为陪练的“牺牲打”,毫无胜算。

事到如今,对民进党重返台湾政坛执政、蔡英文将成为未来台湾总统一事,北京和华盛顿可能也都做好了思想准备,估计也有过一些沟通。这从美国在台协会(AIT)两位前任高官先后放话可知。习近平安排朱立伦进北京朝见,一是表示支持慰勉之意,二是向民进党展示北京将谁视为“自己人”,对改变明年大选形势并无多大助益。

台海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美国对台态度,通常由美国在台协会(AIT)官员非正式表达。今年3月下旬,两位前AIT官员先后明确表达过相同意见。一位是长期主管美台事务、号称“台湾通”的施蓝旗女士。3月21日,她在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举办的美台关系研讨会上表示,面对民进党2016年可能胜选的前景,过去几个月以来,北京领导人对“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的表态越来越强硬,这不仅是针对民进党和党主席蔡英文,也是对台湾全体人民发出的警告。她表示,“美国也非常关注民进党总统候选人的两岸政策,因为它可能影响台海稳定局势,也是美国最根本的关切”。因此,施蓝旗要求蔡英文阐明中国政策,“台湾民众在明年大选前,有权利知道民进党如果赢得选举后,如何处理两岸关系;美国虽不应介入台湾民主程序,但两岸持续合作符合美国利益,期待美国行政部门积极把握机会,向包括蔡英文在内的民进党领导阶层施压,形塑缩小两岸歧异的大陆政策”。与此同时,施蓝旗女士也警告北京, “北京当局必须在言行上做某种程度的自我克制,……任何试图影响选举的不必要动作都可能造成反效果。北京也必须好好思考万一民进党胜选它将如何自处的问题,避免双方的紧张升级到影响台海稳定,那将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现任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院长、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包道格(Douglas Paul)3月24日在华府主持《台湾在亚太区域的经济角色》研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

针对包道格的表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于3月25日回应说,民进党跟美国政府查对过了,卸任官员的话都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但她同时表示,“包道格所讲的事情、关心两岸的事情,我们都听到了。”
蔡英文这一表态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如何周旋北京与华盛顿,对民进党及蔡英文来说,实在是非常艰巨的事情。

台湾对中国应柔性接触、知己知彼

在对中国的关系与了解上,台湾的两大政治势力各有长处与缺陷:国民党与北京走得太近,民进党则距离太远。太近容易被眼前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牵着鼻子走,后果先是北京对台湾媒体实施红色渗透,再就是服贸协议的准备签订,离“和平统一”只差一步之遥,险些葬送台湾的民主制;距离太远其实是拒绝了解,希望以不接触来回避问题,结果反而导致不了解,使自己的党派对大陆应对失据,最后导致陈水扁身败名裂。为台湾前景计,这两者都不应该是今后台湾蔡英文政权应持有的态度。

蔡英文执政后,需要面对的至少有四大难题:

一、国民党不甘心做在野党的持续斗争。陈水扁执政之时,国民党几乎是永久性的反对,对此马英九有句名言:“国民党不习惯做在野党”。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国民党在野,就会闹腾不休,逢民进党必反。

二、民进党内及党外的台独势力。台独势力在马英九时期虽然淡出台湾政治,但势力犹存。台湾是民主政治,各种政治势力的存在与活动,均是于法有据的合理存在,但台湾政治圈毕竟太小,一种势力一旦扩大后,对政治生态的影响远比大国更容易放大。

民进党内的元老大都健在,这些人当年在台湾民主化过程当中起过重要作用。因各种原因,虽经政党轮替与沧桑磨炼,一些人还未能放弃永远的反对者姿态,在党内也持激烈的反对姿态。这些人的政治态度,将极大地牵制民进党内后进蔡英文的精力与行动。

没有台独势力,蔡英文就成了北京倾力对付的第一线;有而无法控制,蔡英文将成为本岛台独势力与北京的夹心饼干,两头为难。

三、争取美国支持是台湾保持事实独立的立身之道。蔡英文当然会明白处理台海关系,至少得考虑中国与美国的态度,对中国要巧周旋,以保住台湾的事实独立为最终目标。由于保持台湾的事实独立而非争取名至实归的独立(即台独),与美国目标一致,容易取得美国支持。陈水扁当年就是败在展现了“倚美求独”的姿态,既为中国痛恨,也失去美国支持。因此,对美国要善于借力,通过美国减缓大陆对台湾的压力。问题在于,美国虽然有《对台湾关系法》,但那法律只在大陆对台湾使用武力时才会获得美国保护,只要北京没逾越这条底线,美国不能也不会强行干预。这就是马英九政府为何能够与统一趋近,美国不能干预的原因。

三、如何周旋北京?对民进党来说,这是与任期相始终的“长考”。由于北京过去多年来持续采用各种软性渗透,如北京对媒体的红色渗透(见《红色资本渗透与台湾媒体“靠岸” 》,2010年12月16日),对军队政界商界的利益诱惑等,则需要台湾自己抵御。马英九执政失败,就在于对所有这些渗透都顺水推舟,乐见其成。

蔡英文所在民进党的主要基础是草根,台湾国民党多年经营,在政界、商界、传媒、学术文化界中均有很大实力,2014年的九合一选举中,只是政治精英受挫,商界与传媒、学术文化界、军界的实力受到的削弱有限。因此,今后民进党政权将面对这几方面的不合作以及见缝就钻的反对活动。陈水扁当年之败,就败在国民党与上述势力的合力围剿之中。

与上述三方面势力周旋,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目前民进党还无法做到这点。最近的例子是台湾民进党元老吕秀莲4月18日表示,明年选出的总统面临台湾生死存亡的挑战,因为她看到的资料是“习近平决定要决战2016,内部希望明年一举解决台湾问题”。这极可能是个误判。任何统治者在面临内外矛盾之时,都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目前北京的政治局势不允许习近平对外动武:政治上,高层内部未靖,面临曾庆红派系这一强大挑战;经济上,产业结构转换极不成功,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就业危机严重,官民矛盾尖锐,民心思变。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不可能对外轻启武力冲突,因为一旦用兵,对习有不臣之心的军队势力极易将武力转化为发动兵变的资本。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对专制国家是个教训,当时,沙俄军队全副武装开赴前线对德作战,彼得堡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罢 工,反战争、要面包,数万名彼得堡卫戍部队的士兵相继调转枪口站到工人群众一边,政治性罢工便发展为武装起义了,罗曼诺夫王朝倾覆的命运自此无法逆转。

台湾民主政治,不少大陆人深为珍惜,视为华人世界民主化的榜样。但因为台湾也同属于亚洲文化当中最擅长斗争的中国文化,陈水扁与马英九两位总统都是“清新上台,污水中下台”,由清新到污水,虽然有自身的责任,但更多缘于外部政治环境的凶险。因此,对蔡英文女士我只能送上一句祝福,愿她一路走好,永远是台湾人民的“小英”。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神探包青天/历史上10大悲壮的瞬间/中国书法最俊的216字/中国历史上一条最可怕的食物链
  • 自由无价/中国经济第一次跑不过美国/俄中共产革命/自杀档案/ 民主只是被打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