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阡陌曲/来势凶猛/图揭世界上最壮美的29座古堡/民主建政无前路! 经济绝处可逢生?
發佈時間: 6/11/2015 5:00:55 PM 被閲覽數: 22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来势凶猛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图揭世界上最壮美的29座古堡(组图)


 【1】 美国“buzzfeed”网站近日搜罗整理了世界上最壮美的29座城堡,有的古堡已经成为废墟遗址,但仍旧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感受它们曾经的壮阔,有的城堡虽然历经数百年,但依旧保存完好,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英国约克郡霍德华城堡该城堡是英国最大的私人府邸之一。霍华德家族已经在这座美丽的城堡中居住了300多年。

 【2】 美国加利福尼亚迪斯尼乐园睡美人城堡这座城堡是仿造德国的新天鹅湖所建,是迪斯尼乐园的标志性建筑。

 【3】 德国霍亨施旺高城堡(又称旧天鹅堡)霍亨施旺高城堡是一座19世纪的宫殿,每年接待超过30万名游客。

 【4】 英国诺森伯兰郡安尼克城堡《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就是在这座城堡拍摄的。每年来此的游客达到80万。

 【5】 英国博迪亚姆城堡博迪亚姆城堡由爱德华·戴利格瑞治爵士(Sir Edward Dalyngrigge)于14世纪修建。城堡周围是护城河,这样的设计是为在百年战争期间抵御法国的入侵。

【6】波兰马尔堡马尔堡是世界上表面面积最大的城堡,也是欧洲最大的砖砌建筑。

 【7】 英国海克利尔城堡海克利尔城堡是一座19世纪的城堡,它是英剧《唐顿庄园》的拍摄地。

 【8】 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堡香波堡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 ois I)的狩猎行宫,是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香波堡于2007年对公众开放,至今已接待了超过70万名游客。

 【9】 日本大阪城大阪城是日本最著名的城堡之一。从外看大阪城有5层,但是它的内部实际是8层。大阪城于16世纪建成,整座城堡建在很高的石头砌成的基座上,以便抵御入侵者。

 【10】 德国莫里茨城堡 这座宫殿以莫里茨·萨克森公爵(Duke Mortiz of Saxony)的名字命名。它位于一片人工土地上,周围是用来狩猎的树林。

 【11】 奥地利霍亨维尔芬堡 这座11世纪的城堡四周被贝希特斯加登阿尔卑斯山和博格山脉环绕。它曾是电影《新婚告急》(Just Married)的外景拍摄地。

 【12】 爱尔兰基尔肯尼城堡 基尔肯尼城堡由威廉·马歇尔(William Marshal)建于1195年,如今它被用于举行会议和毕业典礼。

 【13】 俄罗斯凯萨琳宫 这座宫殿始建于1717年,是俄皇凯萨琳一世(Catherine I)避暑的行宫。1752年,它被重新设计成洛可可式建筑风格。

 【14】 罗马尼亚派勒斯城堡 这座位于喀尔巴阡山脉的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建于1873至1914年间。 

 【15】 西班牙科卡古堡这座城堡位于罗马君主狄奥多西(Theodosius)的出生地考卡省。现在这座城堡被用作林木工人培训学校。

【16】苏格兰爱丁堡这座12世纪的宫殿耸立在死火山岩城堡山上,是爱丁堡的象征。

 【17】 爱尔兰凯利莫修道院凯利莫修道院原本是富有的伦敦医生米切尔·亨利(Mitchell Henry)的私宅。后来这座庄园被卖给了曼彻斯特伯爵和伯爵夫人,但随后他们为还赌债被迫将其出售。

 【18】 德国什未林城堡 关于这座城堡最早的记录在973年,如今它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州议会会址。

 【19】 英国温莎城堡 建于11世纪,它是英国王室的行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且仍有人居住的城堡。

 【20】 美国奥兰多市环球影城霍格沃兹城堡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成功,人们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按电影原型建造了一座真的霍格沃兹城堡。

 【21】 英国巴尔莫勒尔堡 巴尔莫勒尔堡自1852年来一直是英国皇室的住宅,由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和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所购。

 【22】 北威尔士康威城堡这座中世纪的防御工事由英王爱德华一世于1283年修建,当时花费大约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23】 瑞士西庸城堡这座伫立于海岛上的城堡由100座独立建筑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古堡如今的样貌。
(谢谢)





阡陌曲

   
    
    
    阡陌曲


谢选骏



   
   靈魂空悠掠過陽春
   菜花飛香林間小屯
   明徹呈現天上秘密
   氣氛融洽心地清純。
   
   (1974年3月)






林行止:民主建政无前路! 经济绝处可逢生?




2015年6月11日

    一、
    
     如无意外,政府将于下周三(六月十七日)向立法会提交政改方案。这是已知的事实,同样已知的是,方案获立法会通过的机会,用署理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昨天在行政会议例会后答记者问︰「恐怕通过的机会很渺茫! 」(郑女士在三大滚动民调显示反「袋住先」比率创历来新高公布前数小时有此结论,真有「先见之明」);正在多伦多公干的行政长官梁振英,则公开指出「方案如被否决,政府没有『B计划』」,明示有关方面没有「猪栏效应」的设计,不通过便拉倒,就是这样简单。  
                        
     香港团结基金近日连续在传媒上刊登以「团结一心跨步向前」为口号的广告,发表各界「精英」支撑「袋住先」的言论,可惜他(她)们的说词缺乏新意,能否打动人心,扭转方案被否决的劣(也许是优)势,看来更不乐观。
     
    在应否「袋住先」的言文攻防战中,奇兵突出的反对者应属「公务员要真普选」,该临时组织本于「公务员也有基本人权」而定在本周五「登报发表反『袋住先』声明」,由于有支持「雨伞运动」的公务员不慎暴露身份而被上司警告的先例,此次筹集资金登广告的反应虽很踊跃,但做法将较前谨慎。该临时组织的发言人答立场新闻记者问,真是掷地有声︰「司局级官员不断借助很多资源做政治宣传,但要求公务员政治中立。」言下之意当然是指高官这样做不公道不合法··· ···要真普选的公务员基于「生于乱世有种责任」,不惜挺身而出,要求「立法会议员本着良心,否决政改方案」,这些与政府持相反政见的公务员,勇气可嘉,不过,他们对上司「要求公务员政治中立」而自己却政治不中立的指摘,可能「文不对题」,以那些政治任命的官员是可以有政治倾向的。要真普选的公务员,只能说他们不认同政治任命上司的政治取向,亦正是与上司「道不同」怕被「秋后算账」,他们因此不敢用真名而要用「匿名(把公务员编号遮盖抹黑)证件相」。
     
    二、
    事到如今,对于不认同「八三一框架」、不赞成政改方案、不肯「袋住先」的港人(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各色人等」)来说,政改方案能否通过的意义已不关乎「民主建政」是否有望,因为香港人已看到鸟笼政治的空间正在大幅收窄,不但如此,这个空间日缩的鸟笼还不断挤进愈来愈多习惯受专政约束的新港人!
     
    争取「民主建政」已被《白皮书》等「中央文件」宣判死刑,立法会定期「审议」政改方案只是行刑的序曲;京官与泛民的深圳会面,不再是和颜悦色,而是语带威迫的「敦促」——不要敬酒不喝喝罚酒!路人皆见,西方的民主精神,愈行愈远,中国特色的真封建假民主,已敲锣打鼓地迫在眼前。
     
    坚决不肯凭媒妁之言定婚事的泛民议员否决方案,是否如建制权威人士所说,会在以「票债票偿」中断送政治生涯?有待未来各级议会选举时见真章。不过,如果当权者继续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令泛民议员的政治前途成为反「袋住先」的陪葬品,那是泛民付出的代价,是已在预算中将要承受之「重」!如果确以民主为念而非视争取真普选为一个幌子,在北京压顶之下,投不投反对票,其政治生命都不再堂正磊落,只是坚持否决的反对者死得没那么难看而已。大家应明白,在北京以其有别于香港的一套政治理念强加于香港的前提下,否决了政改方案,并不等于胜了一仗或夺下一个桥头堡!落实「民主建政」已基本无望。
     
    否决政府方案,重启五部曲可能性不大,但即使行之,看来亦于事无补,不过,争持不下的僵局如何解冻,责不在泛民而在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在香港摆开一个什么摊子——这个摊子能否招商引客和留住人才,那是他们的烦恼,却亦是希望香港现状不变的港人的忧顾。
     
    三、
    「民主建政」希望破灭,香港的开明开放与公平必定不及从前,却并不等于进入完全难有好日子过的绝境。回归前百余年,香港托庇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港人的确曾经活过好日子;今后托庇一党的专制领导,香港人能否闯新天、建新城?放眼当前世界纷乱,管治得法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资本主义世界少有的财政盈余,说不定香港在北京督导下仍然可以保持福地的美誉,这虽然是近乎一厢情愿的祈盼,有点不切实际,却比彻底绝望易于承受。
     
    从刚成过去悼念六四的群众活动看,组织此一年度集会的团体纵有内部割裂之痛,但参与悼念的人数特别是年轻一代,却有增无已,充分体现了八十后九十后对北京镇压异己和不信守承诺的愤懑。非常明显,不必派员来港「搜集民情」,北京应当看到香港的情况,香港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北京所作所为的反感,北京会否自省何以致此?在众目睽睽之下,北京公然侵蚀《基本法》给予港人五十年不变的权益,而且动辄抛出「危害国家安全」这顶抽象的、「酌情权」完全操诸京官之手的政治帽子,不把发出异议的港人视为国民,漠视他们试图打造可以媲美甚且胜于殖民时期(社会较公平)美好香港的建言。北京对占领运动的打压,令青年人不能不借着前朝遗下可以和平悼念六四的机会,宣泄其对北京治事失公失正的愤慨。
     
    香港的「民主建政」虽成镜花水月,向有的自由亦受有形无形的限制和规范而变质,不过,值此祖家全方位崛兴,「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带来无限商机之际,虽然香港人「自把自为」追求政治已成绝路,惟经济上仍有不少发展空间和机会(虽然这也许不再是平等的机会),「好自为之」的港人应该仍有好日子——物质生活当不会大倒退。大体来说,不想加入北京「变脸」游戏玩政治必须听京乐起舞的人,可以自愿地选择和政治说再见;商界仍有广阔的空间,料会吸纳更多精英投身其间,香港又成重商轻政的市侩之城,这也许正是北京所乐见。换句话说,经过这场政改风云的洗礼,没有蠢人的香港很可能重回殖民地时代的景象——政治留给「统治者」,厌倦政治的人在专业和商界闯荡!
    
    来源:香港《信报》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金星脱口秀/美国社会的自信/君是文革几世代?/春秋鲁国立嗣的基本原则
  • 中国好声音/中国工业化水平/评黄虫谈中西哲学/传统文化滋养台湾/蒙古国的集体化和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