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入政治和媒體風暴中心的普拉姆和她的丈夫。 《對抗性游戲︰我的間諜生活,我被白宮出賣》(英文名FAIRGAME︰MyLifeasaSpy,MyBetrayalbytheWhiteHouse)。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審查並大段刪減。 作者︰瓦萊麗‧普拉姆。 對作者感到陌生?那麼換一個說法。她就是引發美國布什政府一場強烈“地震”並令布什最終痛失高級顧問卡爾‧羅夫的“特工門”女主角———那位曾為CIA秘密效力20年,卻被政府官員蓄意泄露了身份的前CIA探員。 時隔4年,瓦萊麗‧普拉姆的回憶錄將在23日正式出版。她在新書中猛烈抨擊布什政府,痛批美國總統布什和他的前政治顧問羅夫、共和黨議員們及涉及這宗泄密丑聞的記者。 成長 不為人所知的生涯 出生于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普拉姆10歲時隨父母到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定居。大學畢業後,22歲的普拉姆選擇加入中情局,這也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在以美國國務院初級職員身份進行的一次希臘之行後,普拉姆放棄她的外交護照和任何與美國政府公開相關的聯系,開始了她CIA秘密特工的生涯。 普拉姆表面上成了一名無業游民,搬回了父母家苦學法語。當很多同齡女孩還在做著“我為CIA工作”的春秋大夢時,普拉姆已經在默默實踐了,不過,她不能向任何人說。 此後,普拉姆一直在歐洲表面從事著風險評估和其他各種商業工作。雖然CIA由于擔心普拉姆的身份已被雙料間諜泄露給俄羅斯而在1997年將其召回,普拉姆還是每天利用不同方式工作,包括“利用眾多假名扮作普通乘客往來飛行”。因此當20年後她成為轟動全美的“特工門”女主角時,她最好的朋友們都瞠目結舌,而她也擔心這些朋友會因為自己這麼多年的“謊言”而不原諒她。在雙胞胎女兒出生後,瓦萊麗‧普拉姆‧威爾遜在家休整了一年。2001年4月,她重返CIA反擴散部門的伊拉克分部工作。“當我必須處理掉一大堆迫在眉睫的事情時,我只能在周末把剛會走路的雙胞胎女兒帶到辦公室來。” 震驚強有力的講話是假的 但當《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羅伯特‧諾瓦克在2003年7月14日的文章中披露了瓦萊麗‧普拉姆作為CIA秘密探員的身份後,她的隱秘生活的平衡被打破了。普拉姆發現自己成為一場政治和媒體風暴的中心。而就在一個多星期前,普拉姆的丈夫、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威爾遜剛剛在《紐約時報》上撰文,嚴厲指責布什政府歪曲和夸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此前在2002年,威爾遜被中情局派往尼日爾調查“伊拉克從尼日爾購買鈾以制造核武器”的情報是否屬實。他的結論是該情報不成立。但白宮卻並未重視這一報告,相反卻在2003年3月發動了對伊戰爭。 “被效力的政府出賣”,普拉姆感覺“好像被人痛打一頓”。她認為,那無疑是布什政府對她丈夫質疑有關伊拉克情報言論的報復。 普拉姆在書中承認,當她听到布什總統在2003年1月28日發表當年國情咨文時說“英國政府得知薩達姆近期從非洲尼日爾購得大量‘黃餅’”(核反應燃料重鈾酸銨或重鈾酸鈉的俗稱)時非常震驚。而當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向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講話,提交所謂“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後,普拉姆的這種震驚情緒已無以復加。“那是一個強有力的講話,但我知道關鍵部分都是假的,”她寫道,“我一直在密切追蹤伊拉克政府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動向,而我所了解到的情況與鮑威爾所提交的完全不符。” 轉變 原來真相並不是一切 普拉姆回憶錄的書名就引用了布什的政治顧問卡爾‧羅夫對她的“贈言”———“Fairgame”(可開玩笑、嘲弄、攻擊的對象)。普拉姆措辭謹慎地描述了由副總統切尼辦公室所領導的一場針對她和她的丈夫進行的名譽詆毀戰。 至少有4名白宮官員與記者討論過普拉姆的特工身份。他們分別是美國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白宮新聞秘書阿里‧弗萊舍、切尼的前辦公廳主任斯庫特‧利比和前總統顧問卡爾‧羅夫。普拉姆在書中寫道,丈夫威爾遜曾說服自己,認為羅夫將會被控。但在獲悉羅夫可以逍遙法外後,她感到“迷惑不解及憤怒”。 利比是唯一一名遭指控並獲刑30個月的官員,並且未因泄露特工身份獲罪。切尼和羅夫則未被提起指控。今年7月2日,布什還動用了總統特權免除了利比的刑期,僅保留對其25萬美元的罰款判決。 如今的普拉姆對白宮和媒體的態度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我曾相信我們的民主制度,”她寫道,“我曾堅信真相必將大白,但我很快意識到,在華盛頓,真相並不是一切。” 普拉姆的書中毫不掩飾對布什政府的失望,“傲慢自大、不容異見”。她認為一手策劃了整個對他們夫婦攻擊誹謗的白宮前政治顧問卡爾‧羅夫“專門與別人理直氣壯的地方過不去。那些抹黑行為就是“典型的卡爾‧羅夫式的”。 普拉姆還批評卷入“特工門”的記者,“這些記者任由自己被布什政府利用,對調查百般阻 撓。” 成書 大段被CIA審查時刪除 FairGame一書還透露了普拉姆一家此前不為人知的事情,包括她本人如何擺脫了產後抑郁,在遭遇“特工門”丑聞沖擊的最初時期,他們曾幻想搬到新西蘭居住並最後逃亡墨西哥。 雖然此書是普拉姆首次公開談論“特工門”丑聞細節,但媒體長篇累牘的報道以及為期一個月的庭審已透支了她可獨家披露的素材。而審問前白宮辦公廳主任劉易斯-利比時浮出水面的諸多疑點,普拉姆也未能一一解釋。事實上,普拉姆打算收錄的一些內容,諸如她在中央情報局的工作和職責,已經在CIA的事先審查中被大段刪除。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被白宮出賣的”普拉姆,恰恰是美國情報界中更傾向于布什政府所主張的薩達姆政權對美國安全造成威脅的一派”。普拉姆也在書中寫道,當美國情報部門在伊拉克搜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未果後,她和同事們都非常意外,而當聯軍後來在伊拉克北部發現懷疑是移動生化武器實驗室的“裝有生物實驗設備”的拖車時,她感到“松了一口氣”。 ◇事件回放 “特工門”重創美國政壇 王靚 2003年7月14日,專欄作家羅伯特‧諾瓦克撰文抖出“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威爾遜的夫人普拉姆是CIA秘密特工”一事。 諾瓦克解釋說,他的消息來源于兩名不願公開姓名的政府高級官員。普拉姆的丈夫、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威爾遜認為,是布什政府故意泄露了他妻子的特工身份,目的在于對他進行打擊報復。因為他曾抨擊布什在2003年國情咨文講話中使用的“伊拉克試圖從尼日爾購買鈾”的情報不真實。 根據美國1982年頒布的《情報人員保護法》,泄露秘密特工的姓名屬于重罪,最高可被判處10年監禁。美國司法部從2003年9月底開始正式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之後,包括副總統切尼、國務卿鮑威爾和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切尼辦公室前主任劉易斯‧利比和布什的政治顧問卡爾‧羅夫在內的多名美國政壇要員接受了調查人員的質詢。 盡管布什承諾“將立即開除任何參與‘特工門’事件的相關人員”,但經過三年多的調查取證,僅有利比以妨害司法公正罪和偽證罪被提起指控,並在今年3月被判處兩年半有期徒刑和25萬美元罰款。 一個普遍觀點是,羅夫參與了“特工門”事件,但卻一直沒有受到懲罰。媒體認為利比當了羅夫的替罪羊。羅夫在今年8月底辭職。“特工門”事件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