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游行 马英九亲自主持
2015年7月05日
在台湾,总统马英九周六主持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游行及战力展示。马英九说,纪念抗战是为了防止战争,不是卖弄军力或者和「别人」拼场较劲。
“真相只有一个,八年抗战是中华民国政府主导,抗战胜利是蒋中正委员长领导全国军民英勇奋斗的成果,不容任何人窜改和扭曲。”
周六上午马英九亲自主持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游行及战力展示活动。发表讲话时他格外激动,意有所指地强调中华民国在对日抗战历史的主导地位,也强调在台湾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不是要炫耀胜利,而是要防止战争;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谴责侵略,追求和平。
马英九也说道,今年正逢“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国军结合起来办理纪念活动的目的,就在缅怀那八年可歌可泣的历史,凝聚全民保国卫乡的共识;而不是卖弄军力,或和“别人”拼场较劲。
一百三十四位曾经参加抗战的前辈官兵,是周六纪念会上的亮点。其中二十五位坐着车参加了游行行列。
马英九也向参战官兵代表并颁赠了抗战纪念章。马英九说,不只政府和国人会永远记得抗战先进的贡献;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不会忘记。
现年八十八岁的欧重遥受访时说,穿上军服觉得很高兴,感觉又回到七十年前。今天的感觉,除了内心万分高兴,也非常感谢传媒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视,自己心裡对这件事永远不会忘记。
海军退役上士徐铭德受访时分外激动与感伤。他说自己的同学有六十人,到今天就剩下他一个人,其它陆续都死在海上,有人连尸首都找不到。他也说,如果纪念抗战的活动提早二十年,多数人还健在,史料也比较齐全,“如今只剩下我们几个人,找不到人了”。
退役飞官朱安琪抗战时是从美国返国投入空军的华侨。被问道回台湾参加纪念的感想。他说这次参与抗战胜利纪念让人非常高兴,像是回了老家一样,特别有很亲切的感觉。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中美俄三角关系的七大演变
格致夫 2015-06-21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本月23至24日在华盛顿举行。6月18日,美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吹风会上表示,美国决不会与中国搞军事对抗,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南海问题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是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之间的问题。美国希望中国与周边国家保持强有力的、健康的、积极的关系。美国期待各方能够以和平的外交途径解决南海争端。 如果此时你想起美防长卡特要派军机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空、不承认中国主权主张等,大可一笑了之。他的老板奥巴马总统在为其莽撞言论做修正时说,事实上中国将会成功。中国是一个大国、强国,中国人民非常有才华,他们非常勤劳。也许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是合法的,如果合法,人们会承认它。 而就在3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国家已经占据了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在最近的10年里,这些国家的市场将成为世界商品与服务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不管世界政治、经济将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这一趋势”。普京还提到,(俄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想正在落实对接。中国是俄罗斯的头号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为850亿美元。“但我认为,未来数年双方贸易额完全能达到2000亿美元”。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则透露,两国已经和准备签署的经贸协议总额高达3万亿美元!普京强调,北约在扩张,但俄罗斯与中国不会组成任何军事同盟,“我们(中俄)没有同盟的思维”。 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两年半来,已三次访问俄罗斯,而今年9月将对美国进行第二次访问。 这些只是广阔背景下,反映无数事实支撑的中美俄最新三角关系的几个小镜头而已。最令人惊异的是,奥巴马和普京对本国与中国关系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美、中俄关系的基本看法一致!换言之,中美俄最高领导人对彼此间关系的基本定位并无重大差别。与三国间高度复杂、奥妙无穷的博弈无关,与三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迥异无关,但与三国各自综合实力密不可分,与利益导向的国家间关系追求相吻合,与三国当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扮演高度一致,中美俄“三国演义”构成的新三角模式基本框架已经足够清晰。 本文不限于给出当下三角关系模型的具体结论,笔者认为,亦有必要将其运用于三国过往65年的演义史中,这亦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今日型态。我们将会看到,该三角模型并非某种稳定形态。新中国成立65年来,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冷战落幕25年来,它一直处于演变中! 型态1 1950年代,这是新中国向世界证明身份的年代。一场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将中美关系打入深渊。美国纠合西方国家对红色中国实施全面封锁。有一件小事足以说明两国间关系有多么糟,1954年,美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拒绝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苏作为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年则处于真正的蜜月期,苏联全面援华156个大型项目,并派大批专家赴华长期帮助中国搞基本建设。正是这些援助为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从工业、水利,直至高等教育等诸多领域打下了宝贵基础! 当年的三国关系非常明显。套用直角三角形模型(参见示意图),前苏联处于直角的顶点,中俄关系是直角的短边,俄美关系则是长边,而中美关系就是那条最长的斜边。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型中,不仅边长具有象征意义,其三个内角同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位居三角形直角(最大内角)顶点的国家,处于最灵活的位置。在与另外两国博弈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腾挪空间。当时的苏联正是如此,不仅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且美苏争霸尚未进入全面对抗阶段,彼此存在交易空间。如在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苏方很有限的空中支援甚至不愿暴露其身份,就很说明问题!而处于两锐角顶点的国家则相对比较“刚性”,缺乏自由挥洒的空间,以位于最小锐角的国家为甚。如当时位居最小锐角顶点的美国,对中国完全没有妥协空间,对苏联也只有很有限的余地。而中国对美虽然也无余地,但对苏联则有相当空间。 型态2 1960年代,这是一个国际局势危机四伏的时期。以苏联催还贷款(包括抗美援朝部分)、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异议、意识形态分歧等为背景,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人除了美苏争霸的重头大戏,自身更陷于越战泥潭难以自拔。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真正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论“美帝”,还是“苏修”,不买任何一方的账!这边厢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大论战,那边厢高呼“美帝国主义及其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期间还打赢了中印边境之战,成功搞出“两弹一星”。但两相比较,虽然中国支持北越胡志明领导的越共抗美,并在美国撤出后,越共统一了南方,但中苏关系更糟!按中方说法,在从新疆到黑龙江漫长的边境线上,苏联陈兵百万,对中国虎视眈眈。两国间不时发生边境冲突,最严重事件是珍宝岛之战。勃列日涅夫政权甚至一度想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但被美国人泄露于世。毛泽东提出应对苏联核打击或常规大战的9字战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就是当年全中国到处大挖防空洞的背景。在这个三国关系同时处于危难中的时代,三角的每个边都明显拉长。三角模型也演变为:中国成了直角的顶点,中美关系仅仅因为几乎不存在直接威胁而成为直角的短边,中俄关系则因一触即发的现实危险而只能是长边。而因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美苏争霸关系成了那条最长的斜边。期间曾发生“猪湾事件”和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几乎被拖到了核大战的边缘!毛泽东对此危机的立场则是:“全力支援古巴人民,粉碎美国的战争挑衅!” 型态3 1970至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发生巨变的时代,也是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解的时代。1971年,中国政府取代台湾当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建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于1976年相继去世。邓小平先后访问日本和美国,果敢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期间,成功收复西沙群岛,并打了一场教训越南的“自卫反击战”。这个时期的三国关系,中国仍位居直角的顶点,处于蜜月期的中美关系为直角的一边;中苏关系自戈尔巴乔夫上台亦有显著改善,占据直角的另一边。但在该阶段,中苏与中美关系不相上下,很难分清两个直角边孰长孰短,模型变为直角等腰三角形。而美苏关系,不仅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冷战尚未落幕,更因苏联入侵阿富汗,两国关系雪上加霜,仍然维持那条最长的斜边。但总的来看,三角形的每个边都已明显缩短,世界大势趋于和平、稳定,美苏之间达成的几个核裁军协议就是一方面的佐证。 型态4 20世纪末期,以苏东剧变为标志,柏林墙被推到,冷战铁幕落下,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与美国进入一段相互暧昧期。而中美关系在遭遇90年代初的困难后,又于1999年发生震惊世界的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恶性事件,这标志着两国关系陷入低谷。美国朝野更寄望于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有一天会出现,能够如尼克松论著中所预言的那样:不战而胜!期间,邓小平逝世,香港、澳门主权回归中国。在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俄罗斯再次回到直角的顶点,暧昧期的俄美形成直角的一边;中俄关系以戈尔巴乔夫访华为标志,完全恢复正常,构成直角的另一边。与前一阶段类似,中俄与俄美关系不分伯仲,继续维持直角等腰三角形模型。而中美关系则短暂成为那条斜边。但邓小平最重要的外交遗产“蹈光养晦”拯救了中美关系,使中国得以继续在基本平稳的国际大环境中苦练内功,全力谋发展。 型态5 新世纪以来的15年,是中美关系恢复健康与中俄关系进入上佳发展势头的黄金时期。而在政治强人普京上台以来,美俄关系则逐步降温。2001年,美国遭受惨烈的911恐怖袭击,反恐成为美国和世界的新任务。2008发生的两件大事确认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角色和新形象,一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二是美国次级贷款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最大希望和火车头。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两年多来,中俄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和深入。习近平对中美关系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对国际关系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而俄美关系则因去年发生的乌克兰危机而再度恶化,美国联合西方国家正在对俄实施制裁,并将其剔除G8。三角模型的最新结果是,中国重新回到直角顶点,相互需要的中俄关系成为直角的短边,而中美关系因美国朝野始终放不下遏制中国的思维而变为长边,俄美关系则难以避免地重新演变为那条最长的斜边。 型态6 一个重要问题是,目前的三角模型在未来会保持稳定吗?基于65年来的三国演义史,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如果不考虑不可预见的极端事变(如发生核打击或爆发世界大战),这个三角模型的演变趋势是存在一些脉络的。其基本依据就是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美国势力的相对下降。与此相对应,其符合逻辑的演变大势并不乐观。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间的博弈,很可能导致这样的局面:中美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逐步疏离,而俄美关系则在克服现有障碍之后转而开始趋近。受此拖累,中俄关系也会在某个阶段开始逐步遭受侵蚀。三角模型的下一个形态很可能重回上世纪末:俄罗斯重新占据直角的顶点,中俄关系保持直角的一边,俄美关系转变为直角的另一边。但中俄与俄美关系难分上下,重回等腰三角形。中美关系则蜕变为那条最长的斜边!与上世纪末的重要区别是,中美关系的这条斜边将不再是短暂的,而会是长期的。一种更悲观的可能是,中俄关系在某个时段冷却至俄美关系之下,而成为一条直角长边!有一点可以明确,这一模型演变过程与中国复兴崛起的速度相关。中国发展愈快,演化进程就可能愈快。如果中美关系不能找到更有智慧的相处之道,新模型大约会在中国的“两个100年”纪念日之间的某个时段逐步显现出来,即大约在2020至2050年间。 型态7 另一个有些极端的问题是,中美俄“三国演义”是否存在一种长久稳定的三角模型呢?从理论上讲,答案是肯定的。当三国关系足够成熟、坚实、并稳定下来的时候,它不该是直角三角形,而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其实现的条件是:A)中国全面发展到与美国实力相当或略有超越;B)俄罗斯随后又重新强大起来;C)三国间实力不存在显著差距。该模型就有可能逐步趋向于等边三角形。即彼此间不存在明显的亲疏差别,相互间的制约可以令彼此关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稳定下来。如果考虑其不高的现实性,在本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年前后接近该模型,应该成为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性假定。现实世界中,稳定不变并非常态,变化才是永恒的主旋律。理想的彼岸只能是虚幻的海市蜃楼。
范例哲学:“意识 = 绝对”的证明
一 公理:
I 意识存在
II 我存在
III 我的意识存在
IV 绝对存在
V 相对存在
二 公设:
I 我作为主体存在
II 在我之外的客体存在
III 局部存在
IV 整体存在
三 定义:
I 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II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主体对客体的反应”,的反应
四 定理:
1 主体意识 = 局部性绝对
2 客体意识 = 整体的绝对
五 证明:
1 已知绝对和相对存在,那么,绝对一定是整体,相对一定是局部。因为如果相反则不合逻辑。
2 已知整体存在而且意识也存在,整体一定是意识的最大范围,既整体意识。因为如果相反则不合逻辑。
3 已知局部存在而且意识也存在,局部一定是意识的部分范围,既局部意识。因为如果相反则不合逻辑。
4 已知意识存在,整体意识一定是客观意识,并且,局部意识一定是主观意识。因为如果相反则不合逻辑。
5 根据1,2,3,4,绝对一定是整体,并且,整体一定是意识;相对一定是局部,并且,局部一定是局部意识或主观意识。因为如果相反则不合逻辑。
六 结论:
1 所以,绝对 = 意识
七 证毕。
creaders
胡少江:连续三个黑色星期五是对中共的愤怒和羞辱
2015年7月04日
几个小时之前,中国股市再一次以暴跌收场。一天之内,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跌幅分别高达百分之五点七七和五点四一。上证指数跌破四千点的心理防线后继续下行,直至跌破了三千七百点。中国股市已经连续三个星期送来令投资者胆战心惊的“黑色星期五”。从中国股指的跌幅看,在过去三个星期里,中国股市投资者的损失高达百分之二十八。
在此次股市暴跌中感到惊慌失措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小户散民,还有中国政府。当股市暴跌两周之后,中国政府终于出手救市,连续宣布了多项金融政策,其中包括上周末出台的降准、降息政策,还有前天仓促出台的券商两融管理新规定。但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每次中国政府出台所谓的“利好”政策之后,第二天便是更加急切的下跌。
不少人认为,股市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该为股市负责,那种在股市上一赔钱便埋怨政府的心态是不对的。一般而言的确如此,但是中国股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这样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应该为这次股市的暴涨暴跌、尤其是为小股民的巨大损失承担绝大部分责任。
政府是这一轮来势汹汹的虚高“牛市”的始作俑者。与此轮牛市之前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中国经济的宏观面正面临多年不遇的巨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牛市的出现的确十分蹊跷。从事后看,推动这轮牛市出现的正是场内场外数万亿的杠杆资金,而中国政府无意甚或有意的对这些资金的放纵则是掀起此轮虚高行情的最基本的要素。
中国政府乐于看到股票市场出现牛市的初衷显而易见。它需要一些利好消息转移人们对经济增速下滑的负面效果的不满,从而在政治和社会层面缓解它面临的困境。从中国官员和媒体在牛市兴起指出发表的一些兴奋的评论看,他们期待股市高涨带来的收入效应推动中国长久低迷的消费,以此来帮助陷入困境的中国制造业解困,并缓解由于投资和出口下滑给经济带来的进一步下行压力。
不少分析者也认为,有意推高股市对效益低下而且负债累累的国有控股企业和居高不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从而解除由此带来的对国家控制的银行业的威胁。这也是人们所看到的国有控股企业借机高价抛售股权和中央政府抓紧进行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的的原因。从官方公布的消息看,大量国有基金和地方政府的确已经从这一轮的虚高行情中获利。
可以说,正是中国政府的短见和自私为中国中小股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尤其是,中国政府对于放任杠杆资金出笼所带来的负面效果缺乏遇见,对由此带来的市场混乱管理无能。一旦发现市场正在变成失去控制的“疯熊”的时候,一方面没有根据的指责外国资本,另一方面又出台一些零碎的政策仓卒应对。这种做法当然无法阻挡市场的下滑势头。可以说连续三个“黑色星期五”和连续三周股市剧跌市市场对中国政策制定者的无情嘲弄。
中国政府在这个周末很有可能出台更加激烈的救市举措。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样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市场继续不买账,需要政府为它所犯的错误付出更高的代价;或者是市场短期出现止血现像,但是会将定时炸弹留置在哪里,等待著下一个机会爆炸。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出现,真正的受害者都是那些将一辈子的储蓄投进股市的中小股民。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金灿荣老师正面硬刚小清新 论中美国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 Duration: 34:12. by 奥观海 Recommended for you